CN102903794B -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03794B CN102903794B CN201210372069.8A CN201210372069A CN102903794B CN 102903794 B CN102903794 B CN 102903794B CN 201210372069 A CN201210372069 A CN 201210372069A CN 102903794 B CN102903794 B CN 1029037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hotovoltaic module
- sealant
- fluid sealant
- transfer m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用注胶头将密封胶注入边框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注胶头的出口具有由平台和斜面相交组成的尖端,所述斜面与平台的夹角β为75°~80°,所述斜面的高度h为7mm~8mm;(2)将层压板置于装框机的升降平台,用装框机的压块从边框的四边角处压合边框,使边框的安装槽套装于层压板边缘而溢出密封胶,组框形成光伏组件;(3)通过多个自动线单元的履带接续输送光伏组件至密闭室以固化密封胶。本发明可形成良好的密封胶溢胶效果,保证光伏组件的绝缘密封,同时大大减少清理密封胶的次数,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主要由玻璃、EVA、电池片、背板和边框组成,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先通过EVA将电池片包夹于玻璃和背板之间,形成层压板(也称光伏组件半成品),然后将边框组装到层压板上最终构成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组框的具体过程是:(1)用硅胶做密封胶,通过注胶用的注胶头将密封胶填充在边框的安装槽中;(2)用装框机将边框的安装槽套装在层压板的边缘上(即层压板的边缘被压合于边框的安装槽内),安装槽内的密封胶溢出至安装槽的槽口边缘,在玻璃板和背板上形成密封绝缘层;(3)通过自动线将光伏组件输送至密闭室,经4~6小时固化密封胶。这一光伏组件组框的整个过程中,都需控制密封胶的溢胶效果,以最终保证层压板的密封绝缘,所以,这一光伏组件组框并保证溢胶效果的过程也就是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过程,其中,溢胶效果是指层压板与边框安装槽的缝隙,用塞尺插入至接触密封胶的深度不超过4mm,同时层压板的背板面有密封胶均匀溢出,不允许有缺胶、气泡、卷边的现象。足够的胶量可以保证绝缘效果,但易造成外观缺陷,需要修整清理,如果密封绝缘效果不好,将导致光伏组件湿绝缘电阻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并减少光伏组件使用寿命。现有的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所得到的溢胶效果通常达不到上述溢胶效果(是怎样的要求?溢胶效果的好与坏如何判定?溢胶量可否获得?,具体存在以下缺陷:
(a)如图1-图4所示,注胶时,注胶头1的出口面呈一倾斜角α的斜面11,使得注胶时,注胶头1自身在安装槽21内占用过多空间,最终不仅导致密封胶3在安装槽21内的注入量少,而且所形成的密封胶3上表面也呈一倾斜角为α的斜面,当层压板5压入安装槽21内后,将使密封胶3的溢出不均匀,通常还要再进行一次手动补胶以保证绝缘密封,且手工补胶对操作者的熟练度要求高, 成功率低;同时,由于注胶头1的出口斜面11的高度h小,所以在注胶完成后,注胶头1的出口处还容易被密封胶包裹堆积,若密封胶固化,将进一步影响注胶效果而最终导致溢胶效果差;而为了减少这一影响,就需要经常对注胶头1的出口进行清理;
(b)如图5所示,装框时,将层压板5置于装框机的升降台面,再将边框2置于装框机上层压板5四边角处的压块4上,由装框机驱动压块4将边框2的安装槽21套入层压板5边缘,此时,由于层压板5的挤压,安装槽21内的密封胶3将从层压板5和安装槽21间的缝隙中溢出,甚至从光伏组件6的四边角处溢出至各压块4上堆积固化,如不经常清理将影响组框时的平整度,边框2与层压板5间产生台阶或过大间隙,影响光伏组件6的外形尺寸;而为了减少这一影响,就需要经常对各压块4进行清理;
(c)如图6所示,输送时,为了便于工序调整及考虑到不同尺寸规格的光伏组件,将自动线分解成多个自动线单元7,光伏组件6通过各个自动线单元7上的履带71来接续传递输送。虽然光伏组件6在各自动线单元7上输送时,履带71仅跟边框2接触产生输送力,但由于各自动线单元7之间存在传送间隙,自动线单元7上的履带71很容易顶触到层压板5,导致层压板5与安装槽21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未固化的密封胶3易出现断层、再次溢出,污染履带71及光伏组件6,还造成缺胶、绝缘密封不良等现象;此外,如图7所示,为适应装框机及自动线布置的需要,有时需在自动线中设置一对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7,使光伏组件6的输送流向垂直转弯,这一对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7间隙较大,还由于履带71转向力的影响,光伏组件6在此处的垂直转弯过渡很不平稳,也很容易导致密封胶3不稳定溢出;也即,在密封胶3未固化的时间内,传统光伏组件的溢胶工艺方法在传送、搬运组件时,都易造成边框2与层压板5间频繁相对运动,导致密封胶3不受控地溢出,增加了后续修补密封胶3的工作量或影响光伏组件6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以形成良好的密封胶溢胶效果,保证光伏组件的绝缘密封,同时大大减少清理密封胶 的次数,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用注胶头将密封胶注入边框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注胶头的出口具有由平台和斜面相交组成的尖端,所述斜面与平台的夹角β为75°~80°,所述斜面的高度h为7mm~8mm;
(2)将层压板置于装框机的升降平台,用装框机的压块从边框的四边角处压合边框,使边框的安装槽套装于层压板边缘而溢出密封胶,组框形成光伏组件;
(3)通过多个自动线单元的履带接续输送光伏组件至密闭室以固化密封胶。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控制注胶头注入安装槽内的密封胶的截面积为14mm2~20mm2,以利于保证密封胶的溢出效果。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所述压块具有排胶口,以利于溢出的密封胶由排胶口排出,避免堆积。
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在每个自动线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加设有同步履带,利于光伏组件在各自动线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平稳过渡。
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在多个自动线单元中具有至少一对用于垂直转弯输送光伏组件的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在每对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上分别加设至少一个滚筒,各滚筒的转向均与转弯前输送光伏组件的自动线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同,以使光伏组件在垂直转弯时平稳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出口具有尖端的注胶头,尖端的平台和斜面的设置利于使密封胶在安装槽内形成较为均匀的形状,最大限度填充安装槽,有利于密封胶的均匀溢出,避免了人工补胶;同时,注胶头的斜面高度大,注胶时密封胶不易包裹在注胶头的出口周围,避免影响注胶;
(2)本发明的装框机的压块采用开有排胶口的压块,当边框受压块挤压力套在层压板边缘时,边框的安装槽内的密封胶溢出至边框外,溢出的密封胶在压块的挤压力下经排胶口排出,避免了密封胶在压块处堆积固化带来的组框缺陷,同时省去了清理密封胶的工序;
(3)本发明在两自动线单元之间加设有履带,利于光伏组件平稳过渡,防 止履带顶碰到层压板而发生密封胶不稳定地溢出带来的缺陷;
(4)本发明在每对各自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上各自加设有滚筒,利于光伏组件在滚筒的承托下转弯变向,防止履带顶碰到层压板而发生密封胶不稳定地溢出带来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注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注胶头往边框的安装槽内注胶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装框机的压块组框时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自动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光伏组件垂直转弯的自动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注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注胶头往边框的安装槽内注胶及密封胶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装框机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组框后光伏组件的截面图;
图14为本发明自动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光伏组件垂直转弯的自动线的俯视图。
图中:1、注胶头;11、斜面;12、平台;2、边框;21、安装槽;3、密封胶;4、压块;41、排胶口;5、层压板;6、光伏组件;7、自动线单元;71、履带;72、同步履带;73、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如图8-图11所示,用注胶头1将密封胶3注入边框2的安装槽21内, 其中,注胶头1的出口具有尖端,该尖端由平台12和斜面11相交组成,斜面11与平台12的夹角β为80°,斜面11的高度h为7mm;本实施例采用打胶机接入注胶头1的方式出胶,也可采用人工通过注胶头1注胶;边框2采用申请号为201120475537.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带有安装槽和溢胶槽的边框。密封胶3从注胶头1中均匀充实输出,在安装槽21上形成的表面形状与注胶头1的尖端形状相适应。在采用注胶头1具有上述尖端的同时,如图11所示,控制注胶头1注入安装槽21内的密封胶3的截面积为16mm2。
(2)将层压板5置于装框机的升降平台,调节升降平台令层压板5处于合适位置而对准边框2的安装槽21,由装框机驱动装框机的压块4从边框2的四边角处压合边框2,其中,如图12所示,压块4呈 形,在每个压块4的交角处具有排胶口41,使边框2的安装槽21套装于层压板5边缘而溢出密封胶3后,密封胶3在层压板5的玻璃和背板上绝缘密封,组框形成光伏组件6(如图13所示),同时在压块4的挤压力下,多余的密封胶3经排胶口41排出压块4外。
(3)如图14所示,采用自动线输送光伏组件6,将自动线分解为多个自动线单元7,由各自动线单元7的履带71接续输送光伏组件6,每个自动线单元71之间的间隙中加设同步履带72,同步履带72由额外的驱动装置驱动,输送方向与前后自动线单元7的输送方向相同;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设有两个用于垂直转弯输送光伏组件6的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7,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7上分别设置两个滚筒73,各滚筒73的转向均与转弯前输送光伏组件6的自动线单元7的输送方向相同,光伏组件6经各滚筒73的承托输送后,由转弯后的自动线单元7的履带71输送至密闭室以固化密封胶。在进入密闭室时,光伏组件6可通过机械手臂夹持边框来进行堆放。
此外,根据光伏组件6的尺寸大小及安装槽21的尺寸大小,也可通过设置使斜面11与平台12的夹角β为75°~80°,通过设置使斜面11的高度h为7mm~8mm,同时控制密封胶3的截面积在14mm2~20mm2,同样可产生良好的溢胶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 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注胶头将密封胶注入边框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注胶头的出口具有由平台和斜面相交组成的尖端,所述斜面与平台的夹角β为75°~80°,所述斜面的高度h为7mm~8mm;
(2)将层压板置于装框机的升降平台,用装框机的压块从边框的四边角处压合边框,所述压块具有排胶口,使边框的安装槽套装于层压板边缘而溢出密封胶,组框形成光伏组件;
(3)通过多个自动线单元的履带接续输送光伏组件至密闭室以固化密封胶,其中在每个自动线单元之间的间隙中加设有同步履带,在多个自动线单元中具有至少一对用于垂直转弯输送光伏组件的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在每对相互垂直的自动线单元上分别加设至少一个滚筒,各滚筒的转向均与转弯前输送光伏组件的自动线单元的输送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控制注胶头注入安装槽内的密封胶的截面积为14 mm2~20mm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72069.8A CN102903794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72069.8A CN102903794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3794A CN102903794A (zh) | 2013-01-30 |
CN102903794B true CN102903794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757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72069.8A Active CN102903794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037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7470B (zh) * | 2014-08-21 | 2016-11-09 | 浙江创盛光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框工艺 |
CN105702801A (zh) * | 2014-11-27 | 2016-06-22 | 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免补胶太阳能电池组件制作方法 |
CN107716214A (zh) * | 2017-10-17 | 2018-02-23 | 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打胶机胶头及打胶机 |
JP7420482B2 (ja) * | 2019-05-14 | 2024-01-23 | ダイヤゼブラ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CN110112240B (zh) * | 2019-05-21 | 2024-04-09 | 江苏友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组件装框工艺 |
CN113171934B (zh) * | 2021-03-26 | 2022-10-25 | 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及打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498527U (zh) * | 2009-12-22 | 2010-06-02 | 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硅胶胶头 |
CN201584429U (zh) * | 2009-08-05 | 2010-09-15 | 常州德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装框机 |
CN102544242A (zh) * | 2012-03-19 | 2012-07-04 | 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晶体硅光伏组件智能化自动生产线 |
CN202363486U (zh) * | 2011-11-25 | 2012-08-01 |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装边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04114B1 (ko) * | 2008-12-05 | 2010-12-27 | (주)리드 | 태양 전지 모듈 제조를 위한 프레이머 시스템 및 방법 |
-
2012
- 2012-09-28 CN CN201210372069.8A patent/CN1029037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84429U (zh) * | 2009-08-05 | 2010-09-15 | 常州德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装框机 |
CN201498527U (zh) * | 2009-12-22 | 2010-06-02 | 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硅胶胶头 |
CN202363486U (zh) * | 2011-11-25 | 2012-08-01 | 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装边框 |
CN102544242A (zh) * | 2012-03-19 | 2012-07-04 | 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晶体硅光伏组件智能化自动生产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03794A (zh) | 201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3794B (zh) | 一种光伏组件组框的溢胶工艺 | |
CN103165854B (zh) |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注液方式及夹具 | |
CN202678451U (zh) |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注液夹具 | |
CN206840792U (zh) | 多色花样压粉机 | |
CN206833112U (zh) | 一种超薄无挡墙lcm模组的防跌落破屏结构 | |
CN103367529B (zh) | 一种光伏组件溢胶密封制作方法 | |
CN103000858B (zh) | 高容量碱性动力电池直线自动注液机 | |
CN110270468A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极板注胶设备 | |
CN201015799Y (zh) | 一种切耳装置 | |
CN205050936U (zh) | 一种平压夹具 | |
CN204156007U (zh) | 一种镍氢电池正极的制片系统 | |
CN201086350Y (zh) | 一种布料装置 | |
CN204161654U (zh) | 一种贴膜机的贴膜工作台 | |
CN202984448U (zh) | 一种带有限位的模具 | |
CN206953369U (zh) | 一种胶制品加工用自动除溢胶装置 | |
CN206752229U (zh) | 一种天然石材路面结构 | |
CN205988938U (zh) |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切割线边缘粘附玻璃粉的去除装置 | |
CN205428886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移载机的抓手 | |
CN205889581U (zh) | 采光瓦的生产设备的切边装置 | |
CN217098985U (zh) | 一种可调节式隧道防护门真空导入模具 | |
CN207859466U (zh) | 一种新型吸塑机加热装置 | |
CN203774358U (zh) | 一种清除太阳能组件边框外溢硅胶的修整刀具 | |
CN202117508U (zh) | 一种采用斜板封边方法的实木复合门 | |
CN202275876U (zh) | 一种半自动顶侧封机 | |
CN212602975U (zh) | 一种电视边框注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