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153B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92153B CN102892153B CN201110206686.6A CN201110206686A CN102892153B CN 102892153 B CN102892153 B CN 102892153B CN 201110206686 A CN201110206686 A CN 201110206686A CN 102892153 B CN102892153 B CN 1028921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sgw
- source
- user terminal
- rele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4-decylbicyclo[2.2.1]hept-2-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C1(CCCCCCCCCC)C2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UE)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向源服务网关(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通过上述方法和系统,能够根据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特点,使得仅采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就能够实现删除源基站和S_SGW的RN相关资源,进而减少X2或S11或S5/S8的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继节点切换技术,特别是指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项目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这种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3GPP 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即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大于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MHz到20MHz多种带宽。
LTE-A是LTE-Advanced的简称,是LTE技术的后续演进。LTE俗称3.9G,这说明LTE的技术指标已经与4G非常接近了。具体的LTE与4G相比较,除最大带宽、上行峰值速率两个指标略低于4G要求外,其他技术指标都已经达到了4G标准的要求。而将LTE正式带入4G的LTE-A技术的整体设计则远超过了4G的最小需求。在2008年6月,3GPP完成了LTE-A的技术需求报告,提出了LTE-A的最小需求: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上下行峰值频谱利用率分别达到15Mbps/Hz和30Mbps/Hz。这些参数已经远高于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sector,ITU-T)的最小技术需求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LTE-A的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多点合作、接力传输、多天线增强、无线中继、和自组织网络等。
其中无线中继技术应用于临时性的无线覆盖需求。例如由于地形或者环境等原因无法架设普通基站的有线骨干网络连接的地区,或者覆盖死角的地区或热点地区。架设有线连接的基站设备解决这种覆盖需求成本较高,因此引入无线中继技术来解决。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中继节点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中继节点(RelayNode,RN)与现有网络的基站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并为自身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提供服务,从而达到覆盖范围扩展、减少覆盖死角、以及转移热点地区负载等目的。与RN进行无线连接的基站称为宿主基站(Donor eNodeB,DeNB),DeNB和RN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DeNB和RN之间的空中接口(简称空口)称为Un接口。RN和UE之间的无线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RN和UE之间的空中接口称为Uu接口。对于RN所服务的UE,该RN充当一个eNB的角色;而对于与RN连接的DeNB,该RN则充当一个UE的角色。下行数据先到达DeNB,DeNB将该下行数据传递给RN,然后由RN将该下行数据传输至UE,上行数据的传输则反之。
中继节点也可以应用于高速移动场景例如应用于车载设备中,为车内的无线通讯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覆盖。在此场景下,随着车辆的移动性,中继节点会在不同的宿主基站之间进行切换。切换过程根据地面侧信令路由方式可分为经核心网切换,例如S1切换,或直接切换,例如X2切换。
无论是经核心网切换还是直接切换,在UE随机接入目标小区之后,还存在路径转换、删除源基站/源服务网关保存的资源的流程,图2为现有技术中切换完成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UE随机接入目标小区成功后,由目标基站T_eNB发起路径转换请求,也就是说下行数据不再经过源基站S_eNB到达UE,而是经过目标基站T_eNB到达UE。UE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为UE选择合适的目标服务网关T_SGW,所述目标服务网关可以是源服务网关,也可以是MME为UE选择的新的服务网关。进一步的,目标服务网关T_SGW将切换后修改的UE承载信息通知给包数据网关PGW。当路径转换成功之后,由目标基站T_eNB发起删除源基站S_eNB保存的UE的资源,所述保存的UE的资源例如UE的上下文,由UE的MME发起删除源服务网关S_SGW保存的UE的资源,所述保存的UE的资源例如UE的承载信息。
在上述切换过程中,无论是经过核心网切换还是直接切换都会在切换完成时,通过释放UE上下文的流程来释放源基站保存的UE上下文,通过释放UE承载的流程来释放源服务网关保存的UE承载,某些情况下还进一步触发释放UE承载的流程来释放源包数据网关保存的UE承载。
而在车载等场景下,中继节点频繁地切换,因而频繁的触发上述释放资源的流程,造成信令开销过大。此外,中继节点的PGW还可以是本地PGW,意味着当中继节点切换时,中继节点的PGW随着中继节点的切换而变化。然而在现有技术中PGW是一个不变的锚点,因此也需要引入新的方法来实现PGW随中继节点切换而变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中继节点频繁地切换所导致的,频繁的触发释放资源的流程,造成信令开销过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向源服务网关(S_SGW),发送释放用户终端(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
其中,所述S_SGW释放UE的承载之后,还包括:如果UE的源包数据网关(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则所述UE的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其中,在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还包括:目标基站通知UE的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的流程。
其中,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
所述MME向S_SGW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指示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
源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源服务网关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GPRS隧道协议(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目标基站、源基站、MME和S_SGW,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所述MME,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所述源基站,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删除UE的上下文;
所述S_SGW,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释放UE的承载。
其中,所述系统中还包括:S_PGW,用于在UE的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的情况下,在所述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和/或所述S_SGW释放UE的承载后,所述UE的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其中,所述目标基站,还用于在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目标基站通知UE的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
其中,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
所述MME向S_SGW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指示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
源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源服务网关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向源服务网关(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能够根据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特点,使得仅采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就能够实现删除源基站和S_SGW的RN相关资源,进而减少X2或S11或S5/S8的信令开销。进一步的,如果UE的源包数据网关(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则还可以实现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线中继节点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切换完成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MME向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向源服务网关(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消息。所述MME向S_SGW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所述指示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源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源服务网关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步骤302,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
具体的,由于源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基站,因此源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进一步的,在步骤30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UE的源包数据网关(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则所述UE的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进一步的,在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目标基站通知UE的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的流程。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场景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以下三个实施例中所述RN相对于宿主基站来说,相当于UE与基站之间的关系,因此等同对应图3所示方法中的UE和基站。
图4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中继节点的PGW不随中继节点的切换而迁移。在切换之前,中继节点的PGW位于中继节点的源宿主基站;在切换之后,中继节点的PGW仍然位于中继节点的源宿主基站。如图4所示,所述流程包括:
步骤401,中继节点(RN)接入目标宿主基站(T_DeNB)所辖的小区之后,T_DeNB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给RN的MME,开始路径转换;
具体的,RN接入T_DeNB所辖的小区具体为通过由切换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步骤402,RN的MME发送建立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T_SGW;
具体的,在发送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前,RN的MME为RN选择目标服务网关(T_SGW),由于RN的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因此RN的MME为RN选择位于目标宿主基站的服务网关作为目标服务网关。所述建立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RN的承载的上下文、RN的PGW的地址、RN的P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T_DeNB的地址、T_DeNB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等。
步骤403,T_SGW与RN的PGW交互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
具体的,所述T_SGW分配的TEID具体为: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PGW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交互后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由旧的路径,即PGW至源服务网关,变更为新的路径,即PGW至目标服务网关,也就是说PGW将下行数据发送给T_SGW。
步骤404,T_SGW发送建立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给RN的MME;
具体的,建立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tunnel。
步骤405,RN的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成功(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T_DeNB;
具体的,路径转换请求成功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
步骤406,T_D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给源宿主基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具体的,源宿主基站根据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的由源基站分配的eNB UEX2AP 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UE是中继节点,由于RN的源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或者,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RN相关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进一步的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但是源服务网关不释放RN的承载,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在步骤406中,由于T_DeNB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可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因此RN的MME不需要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RN的MME根据以下之一的方法可判断不发起所述删除会话流程:由于RN的MME已知触发删除的是RN的承载,并且RN是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的节点,因此RN的MME默认不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通过步骤401中T_DeNB发起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或者步骤404中T_SGW发起的建立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指示MME不触发删除会话的流程,使得RN的MME在路径转换成功之后不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
进一步的,除了步骤406中所述的方法之外,步骤406还可以替换为:
步骤406a:RN的MME发送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RN的源服务网关,源服务网关释放RN相关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具体的,源服务网关根据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的RN的MME与RN的源服务网关之间的隧道标识(TE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是中继节点的承载,由于RN的源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或者,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进一步的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但是源宿主基站不删除RN的上下文,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UE上下文释放流程,来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在步骤406a中,由于RN的MME发送的删除会话请求消息可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因此T_DeNB不需要发起释放上下文的流程来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T_DeNB根据以下之一的方法可判断不发起所述释放上下文流程:由于T_DeNB已知触发删除的是RN的上下文,并且RN是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的节点,因此T_DeNB默认不发起删除上下文的流程;RN的MME通过步骤402中的建立会话请求消息或者步骤404中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指示T_DeNB不触发删除上下文的流程,使得T_DeNB在路径转换成功之后不发起删除上下文的流程。
图5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中继节点的PGW不随中继节点的切换而迁移。在切换之前,中继节点的PGW位于一个既不是中继节点的源宿主基站又不是中继节点的目标宿主基站的宿主基站;在切换之后,中继节点的PGW仍然位于该宿主基站。所述既不是中继节点的源宿主基站又不是中继节点的目标宿主基站的宿主基站是中继节点初始接入的宿主基站,而不是通过切换接入的宿主基站。如图5所示,所述流程包括:
步骤501,中继节点(RN)接入目标宿主基站(T_DeNB)所辖的小区之后,T_DeNB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给RN的MME,开始路径转换;
具体的,RN接入T_DeNB所辖的小区具体为通过由切换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步骤502,RN的MME发送建立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T_SGW;
具体的,在发送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前,RN的MME为RN选择目标服务网关(T_SGW),由于RN的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因此RN的MME为RN选择位于目标宿主基站的服务网关作为目标服务网关。所述建立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RN的承载的上下文、RN的PGW的地址、RN的P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T_DeNB的地址、T_DeNB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等。
步骤503,T_SGW与RN的初始接入的PGW交互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
具体的,所述T_SGW分配的TEID具体为: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PGW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交互后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由旧的路径,即PGW至源服务网关,变更为新的路径,即PGW至目标服务网关,也就是说PGW将下行数据发送给T_SGW。
步骤504,T_SGW发送建立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给RN的MME;
具体的,建立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tunnel。
步骤505,RN的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成功(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T_DeNB;
具体的,路径转换请求成功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
步骤506,T_D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给源宿主基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具体的,源宿主基站根据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的由源基站分配的eNB UEX2AP 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UE是中继节点,由于RN的源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或者,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RN相关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进一步的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但是源服务网关不释放RN的承载,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在步骤506中,由于T_DeNB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可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因此RN的MME不需要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RN的MME根据以下之一的方法可判断不发起所述删除会话流程:由于RN的MME已知触发删除的是RN的承载,并且RN是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的节点,因此RN的MME默认不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通过步骤501中T_DeNB发起的路径转换请求消息或者步骤504中T_SGW发起的建立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指示MME不触发删除会话的流程,使得RN的MME在路径转换成功之后不发起删除会话的流程。
进一步的,除了步骤506中所述的方法之外,步骤506还可以替换为:
步骤506a:RN的MME发送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RN的源服务网关,源服务网关释放RN相关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具体的,源服务网关根据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的RN的MME与RN的源服务网关之间的隧道标识(TE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是中继节点的承载,由于RN的源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或者,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进一步的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但是源宿主基站不删除RN的上下文,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UE上下文释放流程,来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在步骤506a中,由于RN的MME发送的删除会话请求消息可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因此T_DeNB不需要发起释放上下文的流程来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T_DeNB根据以下之一的方法可判断不发起所述释放上下文流程:由于T_DeNB已知触发删除的是RN的上下文,并且RN是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的节点,因此T_DeNB默认不发起删除上下文的流程;RN的MME通过步骤502中的建立会话请求消息或者步骤504中的路径转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指示T_DeNB不触发删除上下文的流程,使得T_DeNB在路径转换成功之后不发起删除上下文的流程。
图6为本发明中继节点切换中路径转换和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中继节点的PGW随中继节点的切换而迁移。在切换之前,中继节点的PGW位于中继节点的源宿主基站;在切换之后,中继节点的PGW位于中继节点的目标宿主基站。如图6所示,所述流程包括:
步骤601,中继节点(RN)接入目标宿主基站(T_DeNB)所辖的小区之后,T_DeNB发送路径转换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消息给RN的MME,开始路径转换;
具体的,RN接入T_DeNB所辖的小区具体为通过由切换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实现。
步骤602,RN的MME发送建立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T_SGW;
具体的,在发送建立会话请求消息前,RN的MME为RN选择目标服务网关(T_SGW),由于RN的服务网关是本地服务网关,因此RN的MME为RN选择位于目标宿主基站的服务网关作为目标服务网关。所述建立会话请求消息中携带RN的承载的上下文、RN的PGW的地址、RN的P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T_DeNB的地址、T_DeNB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等。
步骤603,T_SGW与T_PGW交互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
具体的,所述T_SGW分配的TEID具体为: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PGW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下行数据的GTP tunnel),由此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由旧的路径,即源包数据网关至源服务网关,变更为新的路径,即目标包数据网关至目标服务网关,也就是说T_PGW将下行数据发送给T_SGW。
步骤604:T_SGW发送建立会话响应(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给RN的MME;
具体的,建立会话响应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tunnel。
步骤605,RN的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成功(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给T_DeNB;
具体的,路径转换请求成功消息中携带T_SGW的地址以及T_SGW分配的TEID,即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的标识之一,与T_DeNB分配的TEID共同标识所述承载上行数据的GTP tunnel。
步骤606,T_D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给源宿主基站,S_DeNB删除RN的上下文,源服务网关(S_SGW)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包数据网关(S_PGW)释放RN的承载。
具体的,S_DeNB根据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的由源基站分配的eNB UEX2AP 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UE是中继节点,由于RN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RN的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S_DeNB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RN的承载,并且S_PGW释放RN的承载。
或者,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RN相关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进一步的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服务网关的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但是源服务网关不释放RN的承载,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
或者,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包数据网关的RN相关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并且源包数据网关释放RN的承载。进一步的如果所述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包数据网关的承载的指示信息,则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但是源包数据网关不释放RN的承载,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删除会话的流程,来触发源包数据网关释放RN的承载。
进一步的,除了步骤606中所述的方法之外,步骤606还可以替换为:
步骤606a:RN的MME发送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给RN的源服务网关,源服务网关释放RN相关承载,源包数据网关释放RN相关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具体的,源服务网关根据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的RN的MME与RN的源服务网关之间的隧道标识(TEID)可知所述要释放的是中继节点的承载,由于RN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RN的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位于源宿主基站,因此S_PGW释放RN的承载,并且S_SGW释放RN的承载,并且S_DeNB删除RN的上下文。
或者,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并且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进一步的如果所述删除会话请求消息中不存在指示释放源宿主基站的RN相关上下文的指示信息,则源服务网关释放RN的承载,但是源宿主基站不删除RN的上下文,需要进一步的流程例如UE上下文释放流程,来触发源宿主基站删除RN的上下文。
图7为本发明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目标基站71、源基站72、MME73和S_SGW74,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71,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源基站72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74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由目标基站71向源基站72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 RELEASE)消息。所述指示UE的S_SGW74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源基站72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源服务网关74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73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所述MME73,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S_SGW74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74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MME73向S_SGW74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DELETE SESSION REQUEST)消息。所述指示UE的S_SGW74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源基站72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源服务网关74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73之间的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所述源基站72,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删除UE的上下文;
具体的,由于源服务网关74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基站72,因此源基站72删除RN的上下文。
所述S_SGW74,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释放UE的承载。
具体的,由于源服务网关74是本地服务网关,位于源基站72,因此源服务网关74释放RN的承载。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还包括:S_PGW75,用于在UE的S_PGW75是本地包数据网关的情况下,在所述源基站72删除UE的上下文,和/或所述S_SGW74释放UE的承载后,所述UE的S_PGW75释放所述UE的承载。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基站71,还用于在所述由目标基站71向源基站72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目标基站71通知UE的MME73不发起释放S_SGW74的UE的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完成路径转换后,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或者由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向源服务网关(S_SGW),发送释放用户终端(UE)的消息,所述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所述UE是中继节点;
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并且S_SGW释放UE的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_SGW释放UE的承载之后,还包括:如果UE的源包数据网关(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则所述UE的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还包括:目标基站通知UE的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的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
所述MME向S_SGW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
源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源服务网关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GPRS隧道协议(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6.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目标基站、源基站、MME和S_SGW,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所述UE是中继节点;
所述MME,用于完成路径转换后,向S_SGW发送释放UE的消息,所述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其中携带指示所述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
所述源基站,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删除UE的上下文;
所述S_SGW,用于接收所述释放UE的消息后,释放UE的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S_PGW,用于在UE的S_PGW是本地包数据网关的情况下,在所述源基站删除UE的上下文,和/或所述S_SGW释放UE的承载后,所述UE的S_PGW释放所述UE的承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站,还用于在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释放UE的消息之后,目标基站通知UE的MME不发起释放S_SGW的UE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用户终端上下文释放消息;
所述MME向S_SGW发送的释放UE的消息,具体为:删除会话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UE的S_SGW是本地服务网关的信息,包括:
源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S1连接标识(S1AP 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源服务网关与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GTP的隧道标识(TEID)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中继节点;和/或
既指示删除所述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又释放所述用户终端的承载的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6686.6A CN102892153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PCT/CN2012/072039 WO2012155610A1 (zh) | 2011-07-22 | 2012-03-07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设备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6686.6A CN102892153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92153A CN102892153A (zh) | 2013-01-23 |
CN102892153B true CN102892153B (zh) | 2017-08-01 |
Family
ID=4717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6686.6A Active CN102892153B (zh) | 2011-07-22 | 2011-07-22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92153B (zh) |
WO (1) | WO20121556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58951B2 (ja) * | 2013-02-01 | 2017-07-05 | ▲ホア▼▲ウェイ▼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データ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13473647A (zh) | 2014-03-05 | 2021-10-0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小小区系统中支持数据转发的方法 |
US10728952B2 (en) | 2017-01-09 | 2020-07-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ssion management |
JP2021514553A (ja) * | 2017-12-25 | 2021-06-10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端末のコンテキストを解放する通知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
WO2022067588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6992A (zh) * | 2008-08-19 | 2010-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释放方法和系统、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
CN102036325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或修改本地ip接入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9907B (zh) * | 2006-01-24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演进网络架构中隧道建立、释放方法及装置 |
CN101039507B (zh) * | 2006-03-14 | 2011-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演进网络架构中隧道建立、释放方法及装置 |
CN101472312B (zh) * | 2008-01-31 | 2010-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释放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
-
2011
- 2011-07-22 CN CN201110206686.6A patent/CN102892153B/zh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3-07 WO PCT/CN2012/072039 patent/WO201215561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6992A (zh) * | 2008-08-19 | 2010-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释放方法和系统、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
CN102036325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或修改本地ip接入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andover Duration Analysis for Relays;Fujitsu;《3GPP TSG-RAN WG3 65bis R3-092255》;20091015;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55610A1 (zh) | 2012-11-22 |
CN102892153A (zh)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5619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MeNB handover without SeNB chan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986462B2 (en) | Double-conne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CN111182600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ue移动的方法及装置 | |
US912521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ifying release of LIPA PDN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13142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6741024B2 (ja) | 無線端末、無線局、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
KR101465847B1 (ko) | 통신 시스템과 통신 제어 방법 | |
US2016004474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f service relea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617013B (zh) | 用于无线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123460B (zh) |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组呼业务切换的方法 | |
US2013032232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 |
US944531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184249B (zh) |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 |
JP2016529770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モールセルに対してデータを伝達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3473647A (zh) | 一种小小区系统中支持数据转发的方法 | |
WO2014079141A1 (zh) | 一种网关重定位的方法、移动管理实体及宿主基站 | |
CN102892153B (zh)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958122A (zh) | 群组切换时的承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2016504809A (ja) | ローカルipアクセス接続を解放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移動管理ユニット、無線側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 |
WO2012142883A1 (zh) |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WO2016107144A1 (zh) | 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974228B (zh)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
KR101372579B1 (ko) | 이종망에서 셀룰러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를 이용하는 단말 | |
WO2014044117A1 (zh) | 一种网关重定位的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 |
WO2012142895A1 (zh) | 无线中继节点切换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224000 north of Century Avenue and east of Zhenxing Road, West District,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d)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Yangao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