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228B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74228B CN103974228B CN201310037580.7A CN201310037580A CN103974228B CN 103974228 B CN103974228 B CN 103974228B CN 201310037580 A CN201310037580 A CN 201310037580A CN 103974228 B CN103974228 B CN 1039742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 node
- x2proxy
- message
- node
- previ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7—Interaction amo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hop by h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X2代理的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有效地实现起始节点与邻近的、与第一跳节点之间无X2接口或由于其它原因不直接连接的目标节点之间的X2消息交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蜂窝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现X2代理(proxy)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带宽高速移动接入的需求,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推出了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标准。LTE-Advanced是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的演进,它保留了LTE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技术对频域、空域进行扩充,以达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等的目的。
无线中继(Wireless Relay)技术是LTE-Advanced中的技术之一,旨在扩展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通信中的死角地区、平衡负载、转移热点地区的业务和节省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发射功率。在Wireless Relay技术中,中继节点(RN,Relay Node)对接入自身小区的UE提供与普通演进型基站(eNB,evolved Node B)类似的功能和服务,还通过无线接口以类似于普通UE的方式接入一个服务于它的eNB;这里,服务于RN的eNB可以称为供给eNB(DeNB,Donor eNB),DeNB与移动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DeNB内置有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以及分组数据网网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功能,同时还有中继(Relay)网关(GW,GateWay)功能。当RN接入DeNB时,MME会为RN选择位于DeNB的本地S-GW及P-GW。其中,S-GW负责在基站与P-GW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转发和路由等,为下行数据包提供缓存;而P-GW是数据承载的锚定点,负责数据包的转发、解析、合法监听、基于业务的计费及业务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Relay GW具有S1/X2proxy功能,负责处理UE相关的S1/X2信令、区分不同UE的信令、进行正确的消息处理。举个例子来说,在固定中继场景中,包括:RN1等多个RN,X2proxy功能是指:DeNB与RN1之间存在X2接口,DeNB与周边的临近eNB或其它RN之间也存在X2接口,当具有Relay GW功能的DeNB收到RN1的X2消息后,会根据该X2消息里的小区信息,决定向哪些邻近eNB或RN传递相关X2信息;这里,如果收到的X2消息中携带有UE应用层协议标识,则DeNB为该UE分配新的UE应用层协议标识或使用已分配给该UE的UE应用层标识来替换该消息中携带的UE应用层标识,并作为DeNB分配的UE应用层标识携带在发送给其它邻近eNB的X2消息中;相应的,当具有Relay GW功能的DeNB收到来自于其它eNB或除RN1外的其它RN的X2消息后,会根据该X2消息里的小区信息决定是否向RN1发送相关X2消息;这里,如果收到的X2消息中携带有UE应用层协议标识,则DeNB为该UE分配新的UE应用层协议标识或使用已分配给该UE的UE应用层标识来替换该消息中携带的UE应用层标识,并作为DeNB分配的UE应用层标识携带在发送给RN1的X2消息中。例如,收到的X2消息中显示目标小区是RN1,则向RN1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例如,收到的X2消息为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则也会向RN1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通过这种X2proxy方式,实现RN与其它邻近eNB或RN之间的信息传输。其中,在RN与具有Relay GW功能的DeNB之间的S1/X2信令通过RN无线承载,经RN SGW/PGW路由转发进行传输。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地建设和投入运行,在列车上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大。当前高速铁路实用速度已达到了350公里/小时,受多普勒频移、小区频繁切换、以及高铁车厢穿透损耗大等影响,现有网络基站的覆盖很难满足高铁的通信质量需求。因此,业界提出在高铁上部署中继节点,称为移动中继(MR,Mobile Relay),图2为MR的部署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让高铁列车中的用户如UE1和UE2直接与相对静止的MR进行通信,而MR在随着高铁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DeNB之间进行切换,从而避免了高铁车厢中大量用户的同时切换,保证了UE和MR之间的通信质量。此外,通过增强移动MR与DeNB之间的骨干连接,能够较好地解决高铁存在的上述问题。
对于MR场景,目前已有多种架构提出,其中,在没有重定向(withioutrelocation)的Alt2重用固定场景的架构中,即:DeNB内置有S-GW,P-GW以及Relay GW功能的架构中,当MR接入在初始(Initial)DeNB时,可重用X2proxy的proxy方式实现MR与其它eNB的X2消息传输。但是,在这种架构下,随着列车移动,当MR远离Initial DeNB,切换到其它DeNB后,MR的Relay GW、RN、PGW还会驻留在Initial DeNB,由于Initial DeNB与MR当前的位置较远,且Initial DeNB与MR邻近eNB之间可能不存在X2接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可能会无法在MR与这些eNB之间起作用,如此,会影响MR与其它eNB之间的X2消息的传输,进而降低用户体验。
在家庭基站(HeNB,Home evolved Node B)场景下,HeNB与邻近eNB或HeNB通过X2proxy交互信息时,也可能出现上述类似问题,影响HeNB与其它eNB或HeNB之间的X2消息的传输。其中,在HeNB场景下,X2proxy也可以称为X2GateWay,与移动中继场景下的X2proxy有类似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X2proxy的方法及系统,能有效地实现起始节点与邻近的、与第一跳节点之间无X2接口或由于其它原因不直接连接的目标节点之间的X2消息交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
较佳地,所述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包括: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较佳地,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
较佳地,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所述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较佳地,所述切换过程为S1切换过程;所述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起始节点的源移动管理实体(MME)及所述起始节点的目标MME,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较佳地,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较佳地,
所述X2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X2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较佳地,所述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包括:
所述起始节点向第一跳节点发送X2消息;
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和/或,
所述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来自所述目标节点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倒数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
较佳地,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包括:
为用户设备(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较佳地,所述目标节点的类型包括:演进型基站(eNB)、中继节点(RN)、移动中继(MR)、家庭基站(HeNB)、以及微基站。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较佳地,所述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包括: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较佳地,
所述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或者,
所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一种实现X2代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起始节点、上一跳节点、下一跳节点、以及目标节点;其中,
起始节点,用于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及已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的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与所述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
较佳地,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的X2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
较佳地,当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且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较佳地,当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且所述切换过程为S1切换过程时,该系统还包括:源MME以及目标MME;其中,
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依次通过所述源MME及所述目标MME,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源MME及所述目标MME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
较佳地,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Initial DeNB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较佳地,
所述X2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X2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较佳地,在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或者,
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较佳地,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较佳地,
所述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X2proxy的方法及系统,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通过所述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proxy,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如此,能有效地实现起始节点与邻近的、与第一跳节点之间无X2接口或由于其它原因不直接连接的目标节点之间的X2消息交互。
另外,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或者,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上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或者,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如此,能有效地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附图说明
图1为RN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MR的部署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实现释放/去激活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五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六实现去激活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七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八实现X2proxy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现X2proxy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
这里,当所述上一跳节点为第一跳节点时,所述下一跳节点为第二跳节点;相应的,当所述上一跳节点为第二跳节点时,所述下一跳节点为第三跳节点,依此类推。其中,第一跳节点、第二跳节点......最后一跳节点,是指:起始节点发送X2消息至目标节点的过程中的第一跳节点、第二跳节点......最后一跳节点。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包括: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
其中,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X2建立响应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相应的,所述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以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
其中,所述Serving DeNB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所述上一跳节点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X2切换响应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所述切换过程为S1切换过程;相应的,所述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起始节点的源(Source)MME及所述起始节点的目标(Target)MME,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Target MME及所述Source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以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
其中,所述上一跳节点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所述上一跳节点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后,所述下一跳节点充当所述上一跳节点与其它节点的X2proxy。
步骤301: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proxy,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
这里,所述目标节点为与所述上一跳节点之间无X2接口或由于其它原因不直接连接的节点。其中,所述其它原因具体可以是负荷过重等。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包括:
所述起始节点向第一跳节点发送X2消息;
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和/或,
所述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来自所述目标节点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倒数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
其中,所述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包括:
为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所述目标节点的类型可以包括:eNB、RN、MR、HeNB、以及微基站等类型的基站。
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当需要释放/去激活X2proxy功能时,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地,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以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其中,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会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具体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4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Initial DeNB与MR邻区的eNB之间无X2接口或由于其它原因比如负荷过重不能直接连接,Serving DeNB与MR邻区的eNB之间有X2接口,Initial DeNB与Serving DeNB之间可以有X2接口,或者,满足直接接口的条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均以两级X2代理为例,三级以上X2代理的具体处理过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描述的过程相同,不再赘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均以MR场景为例,HeNB场景的具体处理过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五至实施例八描述的过程相同,不再赘述;其中,在HeNB场景下,HeNB相当于MR场景中的MR,第一跳X2代理相当于MR场景中的Initial DeNB,第二跳X2代理相当于MR场景中的Serving DeNB,其它eNB或HeNB相当于MR场景中的邻近与MR邻区的eNB。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X2连接建立流程激活多跳X2proxy的流程由Initial DeNB发起。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Initial DeNB向Serving DeNB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
这里,本发明不对Initial eNB向Serving DeNB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的时机作进一步限定。
所述X2建立请求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指示。
步骤502:Serving DeNB收到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确认X2建立成功;
这里,所述X2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其中,Serving DeNB收到X2建立请求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X2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X2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这里,回复的X2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当X2建立失败时,Serving DeNB会向Initial DeNB回复X2建立失败消息,确认X2建立失败;其中,所述X2建立失败消息携带失败原因,这里,所述失败原因指示不支持X2proxy。
步骤503:X2建立成功后,Serving DeNB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Serving DeNB已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的功能,释放/去激活多跳X2proxy的流程由Initial DeNB发起,本实施例实现释放/去激活X2proxy的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需要释放/去激活X2proxy功能时,Initial DeNB向Serving DeNB发送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去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去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指示。
步骤602:Serving DeNB收到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确认去激活X2proxy成功。
这里,所述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当不能释放/去激活时,Initial DeNB收到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向Serving DeNB回复X2proxy释放/去激活失败消息;其中,所述X2proxy释放/去激活失败消息携带失败原因。
X2proxy释放成功后,Serving DeNB将不再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需要进行X2切换时,进行MR从Initial DeNB到Serving DeNB的切换前的准备流程,之后执行步骤702;
这里,所述准备流程包括:配置MR测量、MR的测量上报,Initial DeNB进行切换判决等;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步骤702:Initial DeNB向Serving DeNB发送X2切换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X2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指示。
步骤703:Serving DeNB收到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X2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其中,Serving DeNB收到X2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X2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X2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这里,回复的X2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当Serving DeNB确定不能进行X2切换后,会向Initial DeNB回复X2切换失败消息;其中,所述X2切换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指示。
步骤704:进行后续的切换流程。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当X2切换成功,且确认激活X2proxy后,Serving DeNB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02中描述的激活X2proxy的指示还可以携带在MR发给Serving DeNB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携带;Serving DeNB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Initial DeNB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Initial DeNB的X2代理功能;
进一步地,Serving DeNB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其中,Serving DeNB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这里,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Initial DeNB决定发起到Serving DeNB的对MR的S1切换;
步骤802:Initial DeNB向RN的Source MME发送S1切换请求消息;
这里,所述S1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的指示。
步骤803:RN的Source MME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向RN的Target MME发送S1切换请求消息;
这里,向RN的Target MME发送的S1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的指示。
步骤804:RN的Target MME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向Serving DeNB发送S1切换请求消息;
这里,向Serving DeNB发送的S1切换请求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的指示。
步骤805:Serving DeNB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向RN的Target MME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
这里,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其中,Serving DeNB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这里,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当Serving DeNB确定不能进行切换后,会向RN的Target MME回复S1切换失败消息;相应的,RN的Target MME会向RN的Source MME回复S1切换失败消息;RN的Source MME会向Initial DeNB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这里,所述S1切换失败该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指示。
步骤806:RN的Target MME收到S1切换响应消息后,向RN的Source MME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
这里,向RN的Source MME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步骤807:RN的Source MME收到S1切换响应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之后执行步骤808;
这里,向Initial DeNB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步骤808:进行后续的切换流程。
这里,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采用现有技术。
当S1切换成功,且确认激活X2proxy后,Serving DeNB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2中描述的激活X2proxy的指示还可以携带在MR发给Serving DeNB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携带;相应的,Serving DeNB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Initial DeNB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Initial DeNB的X2代理功能;
其中,进一步地,Serving DeNB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其中,Serving DeNB收到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这里,发送给Initial DeNB的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需要进行进行配置更新时,Initial DeNB向Serving DeNB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这里,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指示;所述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指示。
步骤902:Serving DeNB收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Serving DeNB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负荷情况、有无X2接口等,确定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后,则在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其中,这里,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中携带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表明Serving DeNB不能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
当Serving DeNB收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确定不能进行配置更新时,会向Initial DeNB回复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其中,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步骤903:Serving DeNB确认激活X2proxy后,Serving DeNB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Serving DeNB已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的功能,本实施例实现去激活X2proxy的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需要去激活X2proxy后,Initial DeNB向Serving DeNB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这里,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指示;其中,所述去激活X2proxy的指示为去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指示。
步骤1002:Serving DeNB收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
当Serving DeNB收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比如:作为X2proxy是否正在传输数据等,确定能去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的功能时,则在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中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不能去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的功能时,则在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中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拒绝/失败指示。
Serving DeNB收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还可能会向Initial DeNB回复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这里,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或拒绝/失败指示。其中,Serving DeNB向Initial DeNB回复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的触发条件可采用现有技术。
去激活X2proxy成功后,Serving DeNB将不再执行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Initial DeNB与目标eNB之间无X2接口,Initial DeNB和ServingDeNB已激活X2proxy功能,具体地,Initial DeNB已激活作为MR的X2proxy功能,ServingDeNB已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MR向Initial DeNB发送X2消息;
步骤1102:收到X2消息后,Initial DeNB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Serving DeNB发送相应的X2消息;
这里,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包括:为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步骤1103:Serving DeNB收到Initial DeNB发送的X2消息后,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根据消息中的目标eNB发送相应的X2消息给目标eNB,之后执行步骤1104;
这里,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包括:为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步骤1104~1106:目标eNB收到X2消息后,向Serving DeNB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Serving DeNB收到目标eNB的回复后,向Initial DeNB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Initial DeNB收到响应消息后,向MR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Serving DeNB与MR之间无X2接口,Initial DeNB和Serving DeNB已激活X2proxy功能,具体地,Initial DeNB已激活作为MR的X2proxy功能,Serving DeNB已激活作为Initial DeNB的X2proxy功能,本实施例实现X2proxy的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1:除Initial DeNB外的其它eNB向Serving DeNB发送X2消息;
步骤1202:收到X2消息后,Serving DeNB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并向Initial DeNB发送相应的X2消息;
这里,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包括:为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步骤1203:Initial DeNB收到Serving DeNB发送的X2消息后,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根据消息中的目标小区发送相应X2消息给MR,之后执行步骤1204;
这里,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proxy处理包括:为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用自身节点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步骤1204~1206:RN收到X2消息后,向Initial DeNB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Initial DeNB收到MR的回复后,向Serving DeNB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Serving DeNB收到响应消息后,向所述其它eNB回复相应的响应消息。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X2proxy的系统,如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起始节点131、上一跳节点132、下一跳节点133、以及目标节点134;其中,
起始节点131,用于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及已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代理功能的下一跳节点133的两级以上X2proxy,与所述目标节点134实现X2消息的交互。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及下一跳节点133的个数为一个以上。
其中,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的X2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X2建立响应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当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且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时,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131,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以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133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131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还用于收到所述起始节点131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所述上一跳节点132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代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X2切换响应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当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且所述切换过程为S1切换过程时,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Source MME以及Target MME;其中,
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用于依次通过所述Source MME及所述Target 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133依次通过所述Target MME及所述Source MME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依次通过所述Source MME及所述Target MME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Target MME及所述Source 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131,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以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133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131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还用于用于收到所述起始节点131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后,与所述上一跳节点132进行消息交互,激活自身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代理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proxy功能时,
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可携带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在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133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132,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以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133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或者,
所述上一跳节点132,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还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133,还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132的X2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132回复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上一跳节点132,还用于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133回复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X2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可携带去激活X2proxy的确认指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
所述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包括:
所述上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起始节点的源移动管理实体MME及所述起始节点的目标MME,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 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下一跳节点作为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建立响应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所述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X2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X2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和所述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包括:
所述起始节点向第一跳节点发送X2消息;
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和/或,
所述最后一跳节点对收到的来自所述目标节点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倒数第二跳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依此类推,直至所述第一跳节点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并向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相应的X2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收到的X2消息进行X2代理处理,包括:
为用户设备UE分配新的应用层标识,并用自身所分配的应用层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UE的应用层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标识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标识;和/或,
用自身节点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代替收到的X2消息中的源节点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的类型还包括:演进型基站eNB、中继节点RN、家庭基站HeNB、移动中继MR以及微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包括: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或者,
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 proxy功能指示的X2proxy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 proxy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去激活指示,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为:
所述上一跳节点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收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或者,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14.一种实现X2代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起始节点、上一跳节点、下一跳节点、目标节点、源MME以及目标MME;其中,
起始节点,用于通过所述上一跳节点及已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的下一跳节点两级以上X2代理,与所述目标节点实现X2消息的交互;
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依次通过所述源MME及所述目标MME,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回复的S1切换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依次通过所述源MME及所述目标MME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S1切换请求消息后,依次通过所述目标MME及所述源MME,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S1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建立X2连接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的X2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 X2建立响应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通过在所述起始节点从所述上一跳节点到所述下一跳节点的切换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且所述切换过程为X2切换过程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切换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起始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通过在所述上一跳节点与所述下一跳节点进行基站配置更新过程中的消息中携带激活指示,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X2建立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X2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S1切换响应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去激活所述下一跳节点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时,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请求消息后;或者,
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下一跳节点发送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并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收到所述上一跳节点发送的携带去激活作为所述上一跳节点的X2代理功能指示的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或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一跳节点,还用于向所述上一跳节点回复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上一跳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下一跳节点回复的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X2代理释放/去激活响应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所述基站配置更新失败消息携带去激活X2代理的确认指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7580.7A CN103974228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JP2015555559A JP6067145B2 (ja) | 2013-01-30 | 2013-12-31 | X2プロキシを実現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EP13873445.4A EP2953419B1 (en) | 2013-01-30 | 2013-12-31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x2 proxy |
PCT/CN2013/091259 WO2014117630A1 (zh) | 2013-01-30 | 2013-12-31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US14/764,901 US9853902B2 (en) | 2013-01-30 | 2013-12-31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X2 prox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7580.7A CN103974228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4228A CN103974228A (zh) | 2014-08-06 |
CN103974228B true CN103974228B (zh) | 2019-05-07 |
Family
ID=51243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37580.7A Active CN103974228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53902B2 (zh) |
EP (1) | EP2953419B1 (zh) |
JP (1) | JP6067145B2 (zh) |
CN (1) | CN103974228B (zh) |
WO (1) | WO20141176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4346A (zh) * | 2013-01-31 | 2014-08-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中继及x2接口代理增强、处理的方法 |
US10841854B2 (en) | 2016-08-04 | 2020-11-17 | Sony Corporation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between active and inactive states |
US10299185B1 (en) | 2017-04-24 | 2019-05-21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relay quality-of-service based on relay-delivered media services |
CN109429273B (zh) * | 2017-09-01 | 2021-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0668B1 (en) * | 2001-11-27 | 2007-03-13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choring flows |
FI20070995A0 (fi) * | 2007-12-19 | 2007-12-1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Verkkosolmujen skaalautuva käyttöönotto |
JP4998316B2 (ja) * | 2008-02-20 | 2012-08-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処理方法並びにノード |
WO2009134178A1 (en) * | 2008-04-30 | 2009-1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elf-backhauling in lte |
JP5204310B2 (ja) * | 2008-10-20 | 2013-06-05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Lteにおけるセルフバックホール |
EP2426992A4 (en) * | 2009-04-27 | 2012-12-19 | Ntt Docomo Inc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038350B2 (ja) * | 2009-04-27 | 2012-10-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JP5225191B2 (ja) * | 2009-04-28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8406192B2 (en) * | 2009-10-02 | 2013-03-2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ndover mechanisms with synchronous PDCP protocol under various relay architectures |
US8687590B2 (en) * | 2009-10-02 | 2014-04-0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relays |
US9332582B2 (en) * | 2010-04-30 | 2016-05-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pee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02244935A (zh) * | 2010-05-11 | 2011-11-1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通信关系的方法 |
WO2011159211A1 (en) * | 2010-06-18 | 2011-12-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nodes for probing types of interfaces |
GB201010410D0 (en) * | 2010-06-22 | 2010-08-04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Relaying communications |
CN102469439A (zh) * | 2010-11-05 | 2012-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x2接口信息的指示和获取方法及系统 |
WO2012134111A2 (en) * | 2011-03-25 | 2012-10-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user equipment contex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703801B (zh) * | 2011-08-09 | 2018-04-1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JP6207397B2 (ja) * | 2011-11-04 | 2017-10-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3070247A1 (en) * | 2011-11-11 | 2013-05-1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obility of a plurality of relay nodes |
WO2013070244A1 (en) * | 2011-11-11 | 2013-05-1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relay enablement |
US9258745B2 (en) * | 2011-11-11 | 2016-02-09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relay enablement |
WO2013070246A1 (en) * | 2011-11-11 | 2013-05-1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an relay node for initiating a direct attachment to a target network node |
US9106711B2 (en) * | 2012-09-04 | 2015-08-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inimizing mapping and signaling for data path aggregation |
-
2013
- 2013-01-30 CN CN201310037580.7A patent/CN103974228B/zh active Active
- 2013-12-31 JP JP2015555559A patent/JP60671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2-31 US US14/764,901 patent/US98539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2-31 EP EP13873445.4A patent/EP295341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2-31 WO PCT/CN2013/091259 patent/WO20141176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Mobile Relay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LTE-Advanced);(Release 12).《3GPP TR 36.836 V2.0.1》.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72925A1 (en) | 2015-12-24 |
JP6067145B2 (ja) | 2017-01-25 |
EP2953419B1 (en) | 2021-06-16 |
EP2953419A4 (en) | 2016-03-09 |
WO2014117630A1 (zh) | 2014-08-07 |
CN103974228A (zh) | 2014-08-06 |
JP2016511570A (ja) | 2016-04-14 |
EP2953419A1 (en) | 2015-12-09 |
US9853902B2 (en) | 2017-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01926B1 (ko) | 이동 중계기를 이용하는 핸드오버 | |
US9560552B2 (en) | Enhancement to multiple handover preparation | |
EP2947951B1 (en) | Double-conne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EP3117682A1 (en) | Method, user equipment, master evolved node b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 |
KR20150022240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립 사용자 단말기에 대한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120000859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 |
CN101938795A (zh) |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02958122A (zh) | 群组切换时的承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 |
WO2011020413A1 (zh) |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的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 |
CN103974228B (zh) | 一种实现x2代理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582075B (zh) | 一种rn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系统的方法 | |
CN102892153A (zh)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中释放用户终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WO2012155613A1 (zh) | 一种中继节点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09804708B (zh) | 控制通信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接入点和无线通信系统 | |
US9894574B2 (en) | Mobile relay,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and processing X2 interface proxy | |
CN103220735A (zh) | 一种rn移动后的用户平面建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