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37591A -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7591A
CN102837591A CN2012103527506A CN201210352750A CN102837591A CN 102837591 A CN102837591 A CN 102837591A CN 2012103527506 A CN2012103527506 A CN 2012103527506A CN 201210352750 A CN201210352750 A CN 201210352750A CN 102837591 A CN102837591 A CN 102837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unting assembly
suspension system
type power
pend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27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慧
田畑俊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27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7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7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7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中,所述左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右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后悬置总成用于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了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从而改善了车辆在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的性能。

Description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般安装在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用于支撑动力总成的重量,并隔离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根据布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支撑式悬置系统和悬挂式悬置系统。
目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布置方式:三点钟摆式悬置系统,故名思议,它可以像钟摆一样上端固定,下端摆动。三点钟摆式悬置系统具有设计方便、布置容易、便于整车设计等优点,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三点钟摆式悬置系统在整车舒适性及噪声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较好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左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所述右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用于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悬置总成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总成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总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大于所述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橡胶衬套结构。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述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左悬置总成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所述右悬置总成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悬置总成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总成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总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大于所述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端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橡胶衬套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优化设计了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从而改善了车辆在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左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左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左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右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右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右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后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后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整车舒适性及噪声方面仍需改进的问题,提供一种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较好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左悬置总成1、右悬置总成2和后悬置总成3,其中:
左悬置总成1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右悬置总成2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后悬置总成3用于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了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从而改善了车辆在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的性能。具体地,1、右悬置总成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其作用是作为动力总成的一个上支点,通过其较高的布置位置,加大了动力总成旋转的力臂并减小了动力总成扭矩传递到右悬置总成上的作用力;并且通过右悬置总成前后方向大的刚度,更容易控制动力总成的转动及移动;2、右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高,该位置对于车身振动的敏感度较低,对乘员的舒适性影响较小;3、后悬置总成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较低的位置,后悬置总成只受到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垂直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力几乎为零,可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激励对车身的影响;4、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组合布置方式,因为右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高,后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低,这种钟摆式的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极限工况下的发动机转动的角度和位移。
为提高车辆性能,右悬置总成2优选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后悬置总成3优选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并且后悬置总成优3选采用这种结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支架连接;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而且,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优选为橡胶衬套结构。
另外,图2至图10中示出了与左悬置总成1、右悬置总成2和后悬置总成3相关的各支架的结构,其中,4是左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5是左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6也是左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7是右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8是右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9是右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10是后悬置总成的车身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11是后悬置总成的发动机侧安装支架的安装点。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图2至图10中所示出的各支架的结构仅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其他结构的支架,均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
综上,本发明的三点式钟摆式悬置系统通过右悬置总成的高度及刚度调节可作为动力总成上部的转动支点,发动机下部可以通过后悬置总成前后方向的刚度调节实现发动机下部摆动的控制,对于小振幅的振动来说,发动机的位移及转动都是非常微小的,主要是小位移的振动可通过悬置传递到车身上,影响整车的舒适性及噪声。根据力的传递率,激励频率大于固有频率
Figure BDA00002167627700051
倍即可减小85%,因此悬置总成的刚度越小,越能有效减小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力,而三点钟摆式悬置系统很大的优势之一在于后悬置总成的垂直方向刚度几乎为零,则发动机传到后悬置总成与车身连接点上的力也几乎为零,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垂直方向的激励力对车身的影响;优势之二在于右悬置总成的布置方式及刚度的设计,右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高,该位置对于车身振动的敏感度较低,对乘员的舒适性影响较小;优势之三在于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组合布置方式,因为右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高,后悬置总成布置位置较低,这种钟摆式的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极限工况下的发动机转动的角度和位移;优势之四在于三点钟摆式悬置系统布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具有上述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如图1至图10所示,该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总成1、右悬置总成2和后悬置总成3,其中:
左悬置总成1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右悬置总成2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后悬置总成3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
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了左悬置总成1、右悬置总成2和后悬置总成3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从而改善了车辆在整体舒适性及噪声方面的性能。
为提高车辆性能,右悬置总成2优选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后悬置总成3优选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并且后悬置总成3优选采用这种结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尺寸大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支架连接;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而且,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优选为橡胶衬套结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左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所述右悬置总成用于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身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用于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悬置总成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总成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总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大于所述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副车架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橡胶衬套结构。
6.一种汽车,具有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左悬置总成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左侧,一端与变速箱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所述右悬置总成布置在动力总成的右上方,一端与发动机支架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
所述后悬置总成水平布置在动力总成后下方,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悬置总成为液压橡胶悬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总成为抗扭拉杆式悬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总成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大于所述第二端,其中,
所述第一端与副车架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端与发动机连接;
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刚性支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为橡胶衬套结构。
CN2012103527506A 2012-09-20 2012-09-20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Pending CN102837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27506A CN102837591A (zh) 2012-09-20 2012-09-20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27506A CN102837591A (zh) 2012-09-20 2012-09-20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7591A true CN102837591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6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27506A Pending CN102837591A (zh) 2012-09-20 2012-09-20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75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747A (zh) * 2017-11-14 2018-04-13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前置前驱汽车动力总成的三点悬置系统及悬置方法
CN110816244A (zh) * 2019-11-16 2020-02-2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9806A (ja) * 2003-08-20 2005-03-10 Kurashiki Kako Co Ltd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システム
CN201217384Y (zh) * 2008-05-30 2009-04-0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CN201220591Y (zh) * 2008-05-14 2009-04-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201300707Y (zh) * 2008-10-21 2009-09-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US20100000107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tephen Ray Cobb Folding carpenter's level
US20100073453A1 (en) * 2004-12-17 2010-03-25 Jimena Velard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sual voice calls
CN201792733U (zh) * 2010-09-21 2011-04-13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三点式动力系统悬置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9806A (ja) * 2003-08-20 2005-03-10 Kurashiki Kako Co Ltd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システム
US20100073453A1 (en) * 2004-12-17 2010-03-25 Jimena Velard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sual voice calls
CN201220591Y (zh) * 2008-05-14 2009-04-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201217384Y (zh) * 2008-05-30 2009-04-0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US20100000107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Stephen Ray Cobb Folding carpenter's level
CN201300707Y (zh) * 2008-10-21 2009-09-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1792733U (zh) * 2010-09-21 2011-04-13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三点式动力系统悬置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1747A (zh) * 2017-11-14 2018-04-13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前置前驱汽车动力总成的三点悬置系统及悬置方法
CN107901747B (zh) * 2017-11-14 2020-08-25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前置前驱汽车动力总成的三点悬置系统及悬置方法
CN110816244A (zh) * 2019-11-16 2020-02-2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
CN110816244B (zh) * 2019-11-16 2022-08-2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度及限位间距可调的动力总成悬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63373A (ko) 쇽업쇼바 마운팅 브라켓 보강구조
CN201961398U (zh) 可变刚度前悬置装置
CN110143107B (zh) 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
CN103991372A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03974460U (zh) 一种房车独立悬挂装置
CN105705358A (zh) 无直接传动的串联式里程延长器的扭矩轴支承机构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201220584Y (zh) 无贯通轴式平衡悬架系统
CN102837591A (zh)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102030041A (zh) 汽车纵置动力总成的后悬置系统
CN201086746Y (zh) 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1769672U (zh)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支架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CN216943267U (zh) 底盘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3497041U (zh)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CN104139694B (zh) 一种用于悬置支架的悬置软垫结构及悬置支架总成
CN202319790U (zh) 非驱动桥空气弹簧独立悬架
CN206953921U (zh) 一种机动车的组合式悬挂装置
CN202088922U (zh) 车辆翻转座椅支撑座弹性铰链
JP5455553B2 (ja) エンジン支持装置
CN202271798U (zh) 汽车用空气弹簧悬架
CN203958352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简易装置
CN204915871U (zh) 并联弹簧式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3844600U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