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7135B -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7135B CN102817135B CN201210256462.0A CN201210256462A CN102817135B CN 102817135 B CN102817135 B CN 102817135B CN 201210256462 A CN201210256462 A CN 201210256462A CN 102817135 B CN102817135 B CN 1028171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overfeeding
- yarn
- composite
- front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式复合纺纱的装置、方法及应用,其方法是利用前罗拉的转动驱动超喂机构而引入长丝束或纱线超喂于前罗拉,并与同步喂入的短纤维须条一起出前罗拉钳口加捻合并成双组份复合纱。通过调节超喂机构的超喂量和喂入角度,可获得复合纱的超喂屈曲包缠效果。实现此方法的装置是由控制外系长丝束或纱线张力的张力控制器、超喂机构和同步位移定位器构成,可真正实现对须条的屈曲外包缠成纱。该复合纺纱方法独特、且易于实现,对应的装置简洁、且安装方便,可用于环锭细纱机上短纤维的包缠复合纺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锭纺纱领域中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包芯纱和包缠纱织物具有特殊的外观风格和保持良好手感与舒适性,因此是很实用的纺纱方法。而在传统的环锭纺纱机上纺制这类包缠复合纱的关键工艺在于长丝束或纱线的超喂方法和装置。国内外许多的科研人员以及纺织机械制造企业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并生产出一些机械和配件,其中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将长丝纱通过导纱杆后引入中罗拉或前罗拉后,在进入前罗拉前与短纤维须条并合,经加捻后形成复合纱,如范拥慧的专利适合纺制特高支纱的包缠纺纱技术(专利申请号:200910035434.4)中介绍了从前罗拉钳口后方喂入两根长丝,平行排列在牵伸须条的两侧,与其一起喂入前罗拉钳口,经加捻成包缠纱,但无超喂。如赵焕臣的专利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与装置(专利申请号:200510044026.7)介绍了有两种原料经牵伸区罗拉牵伸拉细后的短纤维须条以一定间距从前罗拉钳口输出,一根加捻成为芯纱,另一根在转移皮辊表面呈自由纤维状态,经气流附面层的作用,在包缠罗拉的沟槽出与芯纱产生包缠,形成包缠纱;另外还有如赵焕臣的专利短纤维包缠复合纺纱装置(专利申请号:200520085218.8)在环锭细纱机纱加装一套包缠装置,包括转移皮辊、包缠罗拉和链接杆,来纺制包缠纱。这些专利无法实现超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于环锭纺纱的超喂复合纺纱的装置,使生产中长丝束的张力稳定、可形成超喂,且对短纤维的包缠效果好、风格独特,不仅提高包缠复合纱的质量,而且改进外观风格。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理是利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前罗拉驱动超喂机构、使外系长丝束或纱线超喂输出,经定位喂入器喂入前罗拉钳口后,在前罗拉的出口处与输出纱条加捻合并成双组分复合纱。且通过调节定位器的位置可以实现长丝束以不同的角度与短纤维包缠,而形成不同外观效果和性能的包缠复合纱。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接罗拉,桥接罗拉分别与前罗拉及调速罗拉相接触,前罗拉通过桥接罗拉将动力传递给调速罗拉,由调速罗拉驱动超喂皮辊对使得超喂皮辊对的表面线速度大于前罗拉的表面线速度,长丝束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调整张力后,由超喂皮辊对通过夹持和摩擦带动长丝束或纱线超喂前行,长丝束或纱线出超喂皮辊对后经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喂入前罗拉钳口,出前罗拉钳口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的短纤维须条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
优选地,通过所述调速罗拉与所述桥接罗拉直径互补来调节不同的传递转速比。
优选地,所述调速罗拉与所述超喂皮辊对的下辊同轴相连,且调速罗拉的直径小于所述超喂皮辊对下辊的直径,以保证所述超喂皮辊对的表面线速度大于所述前罗拉表面线速度。
优选地,所述超喂皮辊对的表面线速度与所述前罗拉的表面线速度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2.5。
优选地,所述张力控制器包括张力盘及带有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先绕经张力盘后,再经由导纱器的弯曲圆槽内通过,由导纱器将所述长丝束或所述纱线定位于所述超喂皮辊对上。
优选地,所述导纱器带有2~4弯曲圆槽,并在其表面镀有陶瓷。
优选地,所述导纱钩固接在滑块上,滑块在定位导杆上可左右滑动,由定位导杆确定滑块滑动位置从而确定所述导纱钩的位置,定位导杆固定在固定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
长丝束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的上皮辊,绕经上皮辊后,再绕经超喂皮辊对的下皮辊,形成超喂输出;长丝束或纱线再经安装在左右移动的导纱钩喂入前罗拉钳口,通过导纱钩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长丝束或纱线能以不同的角度输入前罗拉钳口,出前罗拉钳口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的短纤维须条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环锭细纱机上所适用纤维的超喂包缠复合纺纱。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复合纺纱工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环锭细纱机上所适用纤维的超喂包缠复合纺纱。
本发明通过利用前罗拉的转动作用驱动超喂机构引入外轴系长丝束或纱线超喂于前罗拉并与同步输入的须条一起出前罗拉钳口加捻合后成双组份复合纱,可实现外轴系长丝束或纱线以不同角度对短纤维实施包缠,不仅可方便包缠复合纱的实际生产,而且方便安装调节。
本发明的特点在:①本发明通过一套简单有效的装置实现长丝或纱线的超喂,结构简单,可控性强。且能有效的控制超喂的量,从而丰富复合纱的结构与风格;②不需要拆装细纱机罗拉,方便调整生产;③包缠的长度可变,以喂入位置确定;④包缠螺距调控容易,长丝或纱线的输出角度来控制;⑤该包缠复合纺纱方法实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喂式复合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超喂式复合纺纱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桥接罗拉;2-调速罗拉;3-超喂皮辊对;4-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5-张力盘;6-固定架;7-定位导杆;8-滑动块;9-导纱钩;10-短纤维须条;11-长丝或纱线;12-包缠复合纱;13-前罗拉钳口;14-前罗拉;15-中罗拉;16-后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如图1及图2所示的超喂式复合纺纱装置,包括桥接罗拉1,桥接罗拉1分别与前罗拉14及调速罗拉2相接触,前罗拉14通过桥接罗拉1将动力传递给调速罗拉2。通过调速罗拉2与桥接罗拉1直径互补来调节不同的传递转速比。由调速罗拉2驱动超喂皮辊对3使得超喂皮辊对3的表面线速度大于前罗拉14的表面线速度。调速罗拉2与超喂皮辊对3的下辊同轴相连,且调速罗拉2的直径小于超喂皮辊对3下辊的直径,以保证超喂皮辊对3的表面线速度大于前罗拉14表面线速度,其比值大于1且小于等于2.5。长丝束11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调整张力后,由超喂皮辊对3通过夹持和摩擦带动长丝束11或纱线超喂前行,长丝束11或纱线出超喂皮辊对3后经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出前罗拉钳口13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13的短纤维须条10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12。
张力控制器包括张力盘5及带有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4,长丝束11或纱线先绕经张力盘5后,再经由导纱器4的弯曲圆槽内通过,由导纱器4将长丝束11或纱线定位于超喂皮辊对3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纱器4带有2~4弯曲圆槽,并在其表面镀有陶瓷。
导纱钩9固接在滑块8上,滑块8在定位导杆7上可左右滑动,由定位导杆7确定滑块8滑动位置从而确定导纱钩9的位置,定位导杆7固定在固定架6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
长丝束11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3的上皮辊,绕经上皮辊后,再绕经超喂皮辊对3的下皮辊,形成超喂输出;长丝束11或纱线再经安装在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通过导纱钩9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长丝束11或纱线能以不同的角度输入前罗拉钳口13,出前罗拉钳口13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13的短纤维须条10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12。
实施例1
采用涤纶长丝经张力张力盘5和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4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3,当前罗拉14的转动通过桥接罗拉1传递给调速罗拉2后,调速罗拉2驱动超喂皮辊对3输出涤纶长丝,而后经安装在定位导杆7和滑块8上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超喂或折叠输出前罗拉钳口13与棉条须条汇聚加捻,形成超喂包缠复合纱12。具体的复合纺纱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采用绢丝经张力张力盘5和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4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3,当前罗拉14的转动通过桥接罗拉1传递给调速罗拉2后,调速罗拉2驱动超喂皮辊对3输出绢丝,而后经安装在定位导杆7和滑块8上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超喂或折叠输出前罗拉钳口13与毛条须条汇聚加捻,形成超喂包缠复合纱12。具体的复合纺纱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3
采用棉纱经张力张力盘5和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4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3,当前罗拉14的转动通过桥接罗拉1传递给调速罗拉2后,调速罗拉2驱动超喂皮辊对3输出棉纱,而后经安装在定位导杆7和滑块8上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超喂或折叠输出前罗拉钳口13与涤纶须条汇聚加捻,形成超喂包缠复合纱12。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复合纺纱工艺参数,如下表所示。
纺制不同外观效果的超喂复合纺纱工艺参数
Claims (10)
1.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接罗拉(1),桥接罗拉(1)分别与前罗拉(14)及调速罗拉(2)相接触,前罗拉(14)通过桥接罗拉(1)将动力传递给调速罗拉(2),由调速罗拉(2)驱动超喂皮辊对(3)使得超喂皮辊对(3)的表面线速度大于前罗拉(14)的表面线速度,长丝束(11)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调整张力后,由超喂皮辊对(3)通过夹持和摩擦带动长丝束(11)或纱线超喂前行,长丝束(11)或纱线出超喂皮辊对(3)后经可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出前罗拉钳口(13)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13)的短纤维须条(10)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调速罗拉(2)与所述桥接罗拉(1)直径互补来调节不同的传递转速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罗拉(2)与所述超喂皮辊对(3)的下辊同轴相连,且调速罗拉(2)的直径小于所述超喂皮辊对(3)下辊的直径,以保证所述超喂皮辊对(3)的表面线速度大于所述前罗拉(14)表面线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喂皮辊对(3)的表面线速度与所述前罗拉(14)的表面线速度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器包括张力盘(5)及带有多弯曲圆槽的导纱器(4),所述长丝束(11)或所述纱线先绕经张力盘(5)后,再经由导纱器(4)的弯曲圆槽内通过,由导纱器(4)将所述长丝束(11)或所述纱线定位于所述超喂皮辊对(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4)带有2~4弯曲圆槽,并在其表面镀有陶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钩(9)固接在滑块(8)上,滑块(8)在定位导杆(7)上可左右滑动,由定位导杆(7)确定滑块(8)滑动位置从而确定所述导纱钩(9)的位置,定位导杆(7)固定在固定架(6)上。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复合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
长丝束(11)或纱线经张力控制器后,获得稳定的张力,而后在稳定的张力下喂入超喂皮辊对(3)的上皮辊,绕经上皮辊后,再绕经超喂皮辊对(3)的下皮辊,形成超喂输出;长丝束(11)或纱线再经左右移动的导纱钩(9)喂入前罗拉钳口(13),通过导纱钩(9)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长丝束(11)或纱线能以不同的角度输入前罗拉钳口(13),出前罗拉钳口(13)后与同步出前罗拉钳口(13)的短纤维须条(10)汇聚加捻,形成包缠复合纱(1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环锭细纱机上所适用纤维的超喂包缠复合纺纱。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纺纱工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环锭细纱机上所适用纤维的超喂包缠复合纺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6462.0A CN102817135B (zh) | 2012-07-22 | 2012-07-22 |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6462.0A CN102817135B (zh) | 2012-07-22 | 2012-07-22 |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7135A CN102817135A (zh) | 2012-12-12 |
CN102817135B true CN102817135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7301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5646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7135B (zh) | 2012-07-22 | 2012-07-22 |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171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5695A (zh) * | 2014-09-21 | 2014-12-10 | 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乐隆长丝伴纺弹性纱的制造方法 |
CN104313751A (zh) * | 2014-09-21 | 2015-01-28 | 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毛精纺花色纱线包芯纺纱的制造方法 |
CN104195697A (zh) * | 2014-09-21 | 2014-12-10 | 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毛精纺花色纱线包缠制造方法 |
CN108085818A (zh) * | 2018-02-08 | 2018-05-29 | 陆正明 | 涡流纺纱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5464A (en) * | 1981-01-28 | 1982-12-28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 Apparatus to uniformly control wrapping a filament around the surface of a spun core yarn during ring spinning |
US4455817A (en) * | 1981-06-30 | 1984-06-26 | Saurer-Allma Gmbh |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fancy yarn |
JP2867765B2 (ja) * | 1991-08-14 | 1999-03-10 |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 コア−ヤ−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
CN102296389A (zh) * | 2011-08-23 | 2011-12-28 | 东华大学 | 化纤长丝包覆刚性纤维长丝的复合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
CN102304796A (zh) * | 2011-08-23 | 2012-01-04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高弹力复合纱的三轴系对称复合纺纱工艺及其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30925A (ja) * | 1982-08-10 | 1984-02-18 | 東レ株式会社 | 制電性複合スパ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S60110930A (ja) * | 1983-11-18 | 1985-06-17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特殊意匠糸の製法 |
JPH0214033A (ja) * | 1989-03-16 | 1990-01-18 | Toray Ind Inc | 伸縮性を有する複合糸の製造方法 |
JPH0635689B2 (ja) * | 1990-03-12 | 1994-05-11 | 東レ株式会社 | 複合糸の製造方法 |
JPH09209226A (ja) * | 1996-01-30 | 1997-08-12 | Kanebo Ltd | 崇高紡績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
KR100449660B1 (ko) * | 2001-09-14 | 2004-09-21 | 영남방직주식회사 | 전자파 차폐코어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2003306843A (ja) * | 2002-04-10 | 2003-10-31 | Unitika Textiles Ltd | 二層構造紡績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紡績糸が用いられた布帛 |
JP2005256212A (ja) * | 2004-03-11 | 2005-09-22 | Toray Ind Inc | 耐熱性複合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布帛 |
JP4594715B2 (ja) * | 2004-12-09 | 2010-12-08 | ユニチカ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 長短複合紡績糸の製造方法 |
-
2012
- 2012-07-22 CN CN201210256462.0A patent/CN1028171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65464A (en) * | 1981-01-28 | 1982-12-28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 Apparatus to uniformly control wrapping a filament around the surface of a spun core yarn during ring spinning |
US4455817A (en) * | 1981-06-30 | 1984-06-26 | Saurer-Allma Gmbh |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fancy yarn |
JP2867765B2 (ja) * | 1991-08-14 | 1999-03-10 | 日東紡績株式会社 | コア−ヤ−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
CN102296389A (zh) * | 2011-08-23 | 2011-12-28 | 东华大学 | 化纤长丝包覆刚性纤维长丝的复合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
CN102304796A (zh) * | 2011-08-23 | 2012-01-04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高弹力复合纱的三轴系对称复合纺纱工艺及其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9)
Title |
---|
JP平2-14033A 1990.01.18 |
JP平3-269129A 1991.11.29 |
JP昭59-30925A 1984.02.18 |
JP昭60-110930A 1985.06.17 |
JP特开2003-306843A 2003.10.31 |
JP特开2005-256212A 2005.09.22 |
JP特开2006-161227A 2006.06.22 |
JP特开平9-209226A 1997.08.12 |
JP第2867765号B2 1999.03.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7135A (zh) | 2012-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7411B (zh) | 一种前置式左右变位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01126188B (zh) | 一种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3276485A (zh) |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和产品 | |
CN101892533B (zh) | 高强力低张力纺纱装置 | |
CN102560759A (zh) | 一种环锭纺段彩纱及其成纱方法和装置 | |
CN102787403B (zh) | 二轴系纤维互动等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02704120B (zh) | 双长丝不等张力夹持短纤须条的光洁复合纺纱机构与方法 | |
CN100543207C (zh) | 短纤维包缠复合纱生产方法 | |
CN209082245U (zh) | 一种无限长制绳机 | |
CN107245782A (zh) | 一种羊毛混纺纱线的生产加工方法 | |
CN102817135B (zh) | 一种适于环锭纺的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与应用 | |
CN102808262B (zh) | 一种前置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205011920U (zh) | 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 |
CN102787413A (zh) | 前后互动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及工艺 | |
CN203065685U (zh) | 一种ab差异化多组份复合纺纱装置 | |
CN109056395A (zh) | 一种无限长制绳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787412B (zh) | 单侧两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02787410B (zh) | 对称斜面槽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02358971B (zh) | 非等汇集点羊绒高覆盖率的三轴系复合纺纱工艺 | |
CN102808261A (zh) | 一种双位间歇式超喂复合纺纱装置与工艺 | |
CN112725968B (zh) |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 | |
CN102808260B (zh) | 一种后置开槽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02517738A (zh) | 一种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皮芯式复合变形长丝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568961B (zh) |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 |
CN102747488B (zh) | 双辊差动式二级分劈展纱器、纺纱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