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5623A -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5623A CN102815623A CN2012103238629A CN201210323862A CN102815623A CN 102815623 A CN102815623 A CN 102815623A CN 2012103238629 A CN2012103238629 A CN 2012103238629A CN 201210323862 A CN201210323862 A CN 201210323862A CN 102815623 A CN102815623 A CN 1028156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power
- power tower
- lifting
- assembly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包括动力装置、液压卷扬装置、液压动力站和吊钩组件,还包括上框架组件、支撑梁组件,吊钩组件安装在上框架组件的横梁上并位于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支撑梁组件上设有能容纳风电塔筒的开口,上框架组件安装在支撑梁组件的上侧,动力装置、液压卷扬装置、液压动力站安装在支撑梁组件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具有负载行走功能,可以在360°范围内转向,起吊点位于设备的几何中心,无需配重,起吊点在限定范围内具有缓冲功能,缓解了两台设备协同作业时的同步性问题,适用于超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和转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和利用该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起吊风电塔筒的起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风电塔筒起吊主要依靠履带吊、专用吊机和正面吊:1.履带吊用于风电塔筒吊装,但不能用于风电塔筒转场;2.两台正面吊配合使用,可实现风电塔筒的起吊和转场,但由于大臂前伸距离长,倾覆力矩大,彼此配合不默契,容易拉坏吊钩,甚至致使翻车;3.专用吊机:适用性好,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上述问题,但仍需要设置配重,故当风电塔筒超过一定吨位时,现有设备无法作业。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超大吨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以解决上述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具有负载行走及转向功能,可实现风电塔筒的起吊和转场,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起吊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重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适用于超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包括动力装置、液压卷扬装置、液压动力站和吊钩组件,所述动力装置为所述液压动力站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站带动所述液压卷扬装置旋转,所述液压卷扬装置与所述吊钩组件连接,还包括上框架组件、支撑梁组件,所述吊钩组件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的横梁上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所述支撑梁组件上设有能容纳塔筒的开口,所述上框架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的上侧,所述动力装置、液压卷扬装置、液压动力站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上。
风电塔筒起吊点位于设备的几何中心,起吊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的重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适用于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
优选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的下侧。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具有行走系统,可在风电塔筒堆场场内近距离行走,可实现风电塔筒的起吊和转场,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优选地,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车轮、第二液压马达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液压马达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所述车轮连接,驱动所述车轮行走。
液压马达带动减速机转动,驱动车轮行走,适合于风电塔筒堆场场内近距离行走,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优选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安装在所述行走系统与所述支撑梁组件之间,所述转向系统可在360°范围内转向。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在行走过程中可360°转向,提高了设备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优选地,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编码器,用以控制转向角度。
通过编码器的角度控制,实现两台设备的转向角度匹配,从而达到两台设备的瞬时转向角保持一致,保证两台设备协同作业的同步性。
优选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液压马达、第一减速机、齿轮和回转支承,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上安装有所述编码器,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一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带动所述齿轮旋转,所述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上的轮齿啮合,所述回转支承通过上法兰与所述支撑梁组件连接,通过下法兰与所述行走系统连接。
转向系统上与支撑梁组件连接,下与行走系统连接,转向系统转向时,使行走系统与支撑梁组件间相对转动,实现所需角度的转向,满足行走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能将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举起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组件的下侧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在设备行走时,举升装置处于安装状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设备的行走;当设备转向时,举升装置将起吊的风电塔筒及设备自身举起,设备的所有车轮离开地面,然后通过转向系统实现所需角度的转向,满足转向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吊钩自动回位装置,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的所述横梁上,并可在所述吊钩组件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推动所述吊钩组件回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当协同作业的两台设备不同步工作时,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可以对两台设备行走或启动速度的不一致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作业不匹配、拉坏吊钩甚至翻车等情况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两带预紧力的弹簧和套设在两所述弹簧外的壳体,两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横梁外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的两侧,两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内端面和所述吊钩组件之间,当所述吊钩组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两所述弹簧保持所述预紧力的状态;当所述吊钩组件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一侧所述弹簧的受力大于所述预紧力,另一侧所述弹簧恢复至不带所述预紧力的状态。
当协同作业的两台设备同步工作时,弹簧处于初始的预紧状态;当不同步工作时,其中一弹簧可以被继续压缩,另一弹簧可以逐步减轻压缩至恢复原长状态。弹簧弹性好,能起到缓冲效果,加工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两侧的两阻尼油缸,每一所述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框架组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吊钩组件。
阻尼油缸缓冲阻力大,缓冲效果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支撑梁组件上的开口相对,同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吊钩组件间的距离为塔筒的长度;
步骤102:用吊钩吊起所述塔筒,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起吊速度相等;
步骤104:将所述塔筒放在目标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协同工作的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支撑梁组件上的开口相对,同时两台设备的吊钩组件间的距离为塔筒的长度,可以保证在起吊过程中吊钩处于设备的几何中心,无倾覆的危险,不需要配重,减轻了设备重量,降低了成本。两台设备协同工作时,起吊速度相等,保证了两台设备同步工作,适用于超大吨位塔筒的起吊。
优选地,在步骤102和步骤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103: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可带着所述塔筒转向和/或行走。
设备在吊起塔筒后,可以在堆场场内行走至目标地,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优选地,步骤103中所述的行走,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举升装置离开地面,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行走系统,驱动车轮进行行走。
设备行走时,举升装置处于安装状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设备的通行能力。
优选地,步骤103中所述的转向,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所述举升装置支撑在地面上以举起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向系统进行转向,同时转向系统中的编码器保证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动角度相等。
在行走过程中,用举升装置将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举起,然后进行转向,能更好的适应塔筒堆场的工作环境,用编码器控制两台设备的转向角度一致,使两台设备同步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和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在塔筒起吊过程中可以负载行走及转向,可实现风电塔筒的起吊和转场,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起吊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重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两台设备协同工作,适用于超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作业原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行走与转向驱动原理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行走状态示意图,其中图6a为局部主视图,图6b为俯视图;
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向状态示意图,其中图7a为局部主视图,图7b为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在同步作业状态下吊钩自动回位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在不同步作业状态下吊钩自动回位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上框架组件 101横梁 2吊钩组件 3支撑梁组件
4转向系统 41第一液压马达 42回转支承 43编码器
44第一减速机 45齿轮 5行走系统 51车轮
52第二液压马达 53第二减速机 6动力装置
7液压卷扬装置 8液压动力站 91壳体 92弹簧
10塔筒 11举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包括动力装置6、液压卷扬装置7、液压动力站8和吊钩组件2,所述动力装置6为所述液压动力站8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站8带动所述液压卷扬装置7旋转,所述液压卷扬装置7与所述吊钩组件2连接,还包括上框架组件1、支撑梁组件3,所述吊钩组件2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1的横梁101上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所述支撑梁组件3上设有能容纳塔筒10的开口,所述上框架组件1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上侧,所述动力装置6、液压卷扬装置7、液压动力站8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上。
风电塔筒起吊点位于设备的几何中心,起吊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的重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适用于超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
如图2所示,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行走系统5,所述行走系统5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下侧。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具有行走系统,可在风电塔筒堆场场内近距离行走,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如图5所示,所述行走系统5包括车轮51、第二液压马达52和第二减速机53,所述第二液压马达52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53与所述车轮51连接,驱动所述车轮51行走。
液压马达带动减速机转动,驱动车轮行走,适合在风电塔筒堆场场内近距离行走,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如图2所示,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转向系统4,所述转向系统4安装在所述行走系统5与所述支撑梁组件3之间,所述转向系统4可在360°范围内转向。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在行走过程中可360°转向,提高了设备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图5所示,所述转向系统4包括编码器43,用以控制转向角度。
通过编码器的角度控制,实现两台设备的转向角度匹配,从而达到两台设备的瞬时转向角保持一致,保证两台设备协同作业的同步性。
如图5所示,所述转向系统4还包括第一液压马达41、第一减速机44、齿轮45和回转支承42,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1上安装有所述编码器43,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1与所述第一减速机44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44带动所述齿轮45旋转,所述齿轮45与所述回转支承42上的轮齿啮合,所述回转支承42通过上法兰与所述支撑梁组件3连接,通过下法兰与所述行走系统5连接。
转向系统上与支撑梁组件连接,下与行走系统连接,转向系统转向时,使行走系统与支撑梁组件间相对转动,实现所需角度的转向,满足转向的要求。
如图1所示,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能将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举起的举升装置11,所述举升装置11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下侧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当设备行走时,举升装置处于安装状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设备的行走;当设备转向时,举升装置将起吊的风电塔筒及设备自身举起,设备的所有车轮离开地面,然后通过转向系统实现所需角度的转向,满足行走的要求。
如图3所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还包括吊钩自动回位装置,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1的所述横梁101上,并可在所述吊钩组件2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推动所述吊钩组件2回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当协同作业的两台设备不同步工作时,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可以对两台设备行走或启动速度的不一致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作业不匹配、拉坏吊钩甚至翻车等情况的发生。
如图3所示,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两带预紧力的弹簧92和套设在两所述弹簧92外的壳体91,两所述弹簧92套设在所述横梁101外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2的两侧,两所述弹簧92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91的一内端面和所述吊钩组件2之间,当所述吊钩组件2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两所述弹簧92保持所述预紧力的状态;当所述吊钩组件2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一侧弹簧的受力大于所述预紧力,另一侧弹簧恢复至不带所述预紧力的状态。
当协同作业的两台设备同步工作时,弹簧处于初始的预紧状态;当不同步工作时,其中一弹簧可以被继续压缩,另一弹簧可以逐步减轻压缩至恢复原长状态。弹簧弹性好,能起到缓冲效果,加工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2两侧的两阻尼油缸,每一所述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框架组件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吊钩组件2。
阻尼油缸缓冲阻力大,缓冲效果好。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支撑梁组件3上的开口相对,同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吊钩组件2间的距离为塔筒10的长度;
步骤102:用吊钩吊起所述塔筒10,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起吊速度相等;
步骤104:将所述塔筒10放在目标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协同工作的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支撑梁组件上的开口相对,同时两台设备的吊钩组件间的距离为塔筒的长度,可以保证在起吊过程中吊钩处于设备的几何中心,无倾覆的危险,不需要配重,减轻了设备重量,降低了成本。在吊起塔筒过程中,两台设备同步工作,起吊速度相等,适用于超大吨位塔筒的起吊。
优选地,在步骤102和步骤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103: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可带着所述塔筒10转向和/或行走。
设备在吊起塔筒后,可以在堆场场内行走至目标地,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优选地,步骤103中所述的行走,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举升装置11离开地面,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行走系统5,驱动车轮51进行行走。
设备行走时,举升装置处于安装状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影响设备的通行能力。
优选地,步骤103中所述的转向,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举升装置11支撑在地面上以举起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向系统4进行转向,同时转向系统4中的编码器43保证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动角度相等。
在行走过程中,用举升装置将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举起,然后进行转向,能更好的适应塔筒堆场的工作环境,用编码器控制两台设备的转向角度一致,使两台设备同步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基于该设备的起吊点位于设备的几何中心,故不需额外的配重,同时,实际作业起吊塔筒时,必须由两台该设备协同作业,才能完成。因此,设备起吊吨位大,自身重量轻,能耗低。
如图5所示,该设备行走系统5主要由第二液压马达52带动第二减速机53驱动,实现车轮51的行走,适合于在风电塔筒堆场场内的近距离负载行走。
如图5所示,该设备转向系统4主要由第一液压马达41、回转支承42、编码器43、第二减速机44组成。第一液压马达41接通液压油时,第一减速机44带动齿轮45旋转,齿轮45与回转支承42啮合,从而通过回转支承42驱动下转台带动车轮51的转向。回转支承42上法兰连接在支撑梁3上,下法兰面连接在转向系统4上,通过第一液压马达41提供的驱动力,实现回转支承42自身的相对回转,从而带动行走系统5与支撑梁3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时,通过编码器43的角度控制,实现两台设备的转向角度匹配,从而达到两台设备的瞬间转向角度保持一致。
如图6a和图6b所示,设备空载或者满载行走时,举升装置11处于安装状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离地间隙A1,以不影响设备的通行能力,图中箭头示出了设备的行走方向以及每个车轮的运动方向。
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设备需要转向时,举升装置11通过内置的油缸将设备所起吊的塔筒10以及设备自身举起,设备的所有车轮51离开地面A2的距离,然后通过上述的转向原理,实现需要角度的转向,以满足行走的要求,图中箭头示出了设备的转向及每个车轮的转动方向。
为了避免两台设备协同作业的不一致性,吊钩组件2设计有限定位移内的缓冲功能,可以避免因两台设备行走和启动速度不一致,作业不匹配的情况发生。如图8,为两台设备同步作业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两弹簧92均处于同样的压缩状态;如图9,为两台设备不同步作业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另一弹簧恢复到原长状态。
如图10,为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吊起塔筒10的流程框图,步骤101中采用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吊起塔筒10,并使两台设备的支撑梁组件3上的开口相对,吊钩组件2间的距离为塔筒10的长度,这样保证了起吊点位于设备的几何中心,在起吊的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的重量,能耗低;步骤102中在用吊钩吊起塔筒10时,使两台设备的起吊速度相等,保证两台设备同步工作,防止拉坏吊钩;步骤103中两台设备带着塔筒10转向行走,可以在堆场内进行转场,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步骤104在目标地将塔筒10放下,完成塔筒10的起吊和转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和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在塔筒起吊过程中可以负载行走及转向,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起吊过程中无需配重,减轻了设备重量,节省了设备成本,两台设备协同工作,适用于超大吨位风电塔筒的起吊。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包括动力装置(6)、液压卷扬装置(7)、液压动力站(8)和吊钩组件(2),所述动力装置(6)为所述液压动力站(8)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站(8)带动所述液压卷扬装置(7)旋转,所述液压卷扬装置(7)与所述吊钩组件(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框架组件(1)、支撑梁组件(3),所述吊钩组件(2)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1)的横梁(101)上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所述支撑梁组件(3)上设有能容纳塔筒(10)的开口,所述上框架组件(1)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上侧,所述动力装置(6)、液压卷扬装置(7)、液压动力站(8)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系统(5),所述行走系统(5)安装在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5)包括车轮(51)、第二液压马达(52)和第二减速机(53),所述第二液压马达(52)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53)与所述车轮(51)连接,驱动所述车轮(51)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系统(4),所述转向系统(4)安装在所述行走系统(5)与所述支撑梁组件(3)之间,所述转向系统(4)可在360°范围内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4)包括编码器(43),用以控制转向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4)还包括第一液压马达(41)、第一减速机(44)、齿轮(45)和回转支承(42),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1)上安装有所述编码器(43),所述第一液压马达(41)与所述第一减速机(44)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44)带动所述齿轮(45)旋转,所述齿轮(45)与所述回转支承(42)上的轮齿啮合,所述回转支承(42)通过上法兰与所述支撑梁组件(3)连接,通过下法兰与所述行走系统(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将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举起的举升装置(11),所述举升装置(11)安装于所述支撑梁组件(3)的下侧并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钩自动回位装置,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框架组件(1)的所述横梁(101)上,并可在所述吊钩组件(2)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推动所述吊钩组件(2)回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两带预紧力的弹簧(92)和套设在两所述弹簧(92)外的壳体(91),两所述弹簧(92)套设在所述横梁(101)外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2)的两侧,两所述弹簧(92)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91)的一内端面和所述吊钩组件(2)之间,当所述吊钩组件(2)位于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两所述弹簧(92)保持所述预紧力的状态;当所述吊钩组件(2)偏离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几何中心时,一侧所述弹簧的受力大于所述预紧力,另一侧所述弹簧恢复至不带所述预紧力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吊钩组件(2)两侧的两阻尼油缸,每一所述阻尼油缸一端连接至所述上框架组件(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吊钩组件(2)。
11.一种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两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支撑梁组件(3)上的开口相对,同时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吊钩组件(2)间的距离为塔筒(10)的长度;
步骤102:用吊钩吊起所述塔筒(10),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起吊速度相等;
步骤104:将所述塔筒(10)放在目标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02和步骤104之间还包括:
步骤103: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可带着所述塔筒(10)转向和/或行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行走,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举升装置(11)离开地面,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行走系统(5),驱动车轮(51)进行行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电塔筒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3中所述的转向,先使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所述举升装置(11)支撑在地面上以举起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后启动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向系统(4)进行转向,同时转向系统(4)中的编码器(43)保证两台所述风电塔筒起吊设备的转动角度相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238629A CN102815623A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238629A CN102815623A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5623A true CN102815623A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0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38629A Pending CN102815623A (zh) | 2012-09-04 | 2012-09-04 |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15623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9830A (zh) * | 2016-10-31 | 2017-02-22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一种龙门吊全方位转向装置及方法 |
CN106927372A (zh) * | 2017-05-16 | 2017-07-07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轮胎吊的辅助顶升装置 |
CN110282546A (zh) * | 2019-07-09 | 2019-09-27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及门座式起重机 |
CN110529111A (zh) * | 2019-09-18 | 2019-12-03 | 恒岳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转载机辅助行走装置 |
CN111071936A (zh) * | 2020-01-16 | 2020-04-28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易操控集装箱跨运车 |
CN114572816A (zh) * | 2020-08-26 | 2022-06-03 | 成都世唯科技有限公司 | 叶片吊具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6605768A (zh) * | 2023-05-06 | 2023-08-18 |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 一种重载合力提升系统及其合力提升方法 |
CN117342295A (zh) * | 2023-10-21 | 2024-01-05 | 江苏中矿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自动横向平移轮胎式装船机及移动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83594A1 (en) * | 2002-03-26 | 2003-10-02 | Manuel Torres Martinez | Crane for the assembly of wind turbines and assembly procedure |
CN1562723A (zh) * | 2004-03-22 | 2005-01-12 | 武汉理工大学 | 混合动力电动轮胎门式吊船机 |
JP2005082352A (ja) * | 2003-09-10 | 2005-03-31 | Tadano Ltd | タワークレーン |
CN1799983A (zh) * | 2005-09-29 | 2006-07-12 |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大型门式起重机横向平移转场的方法和它的旋转装置 |
CN1914110A (zh) * | 2004-10-05 | 2007-02-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 |
CN200958014Y (zh) * | 2006-10-12 | 2007-10-10 |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轮胎式搬运机 |
CN101130421A (zh) * | 2007-06-12 | 2008-02-27 |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多起升机构吊机控制方法 |
JP2009113922A (ja) * | 2007-11-07 | 2009-05-28 |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 塔状構造物の建設方法および建設用クレーン |
CN100560469C (zh) * | 2007-11-26 | 2009-11-18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双向供电的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
FR2943743A1 (fr) * | 2009-03-27 | 2010-10-01 | Vergnet |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olienne et 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
CN101962155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设备吊装专用吊机 |
-
2012
- 2012-09-04 CN CN2012103238629A patent/CN1028156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83594A1 (en) * | 2002-03-26 | 2003-10-02 | Manuel Torres Martinez | Crane for the assembly of wind turbines and assembly procedure |
JP2005082352A (ja) * | 2003-09-10 | 2005-03-31 | Tadano Ltd | タワークレーン |
CN1562723A (zh) * | 2004-03-22 | 2005-01-12 | 武汉理工大学 | 混合动力电动轮胎门式吊船机 |
CN1914110A (zh) * | 2004-10-05 | 2007-02-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 |
CN1799983A (zh) * | 2005-09-29 | 2006-07-12 |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大型门式起重机横向平移转场的方法和它的旋转装置 |
CN200958014Y (zh) * | 2006-10-12 | 2007-10-10 |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轮胎式搬运机 |
CN101130421A (zh) * | 2007-06-12 | 2008-02-27 |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多起升机构吊机控制方法 |
JP2009113922A (ja) * | 2007-11-07 | 2009-05-28 |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 塔状構造物の建設方法および建設用クレーン |
CN100560469C (zh) * | 2007-11-26 | 2009-11-18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双向供电的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
FR2943743A1 (fr) * | 2009-03-27 | 2010-10-01 | Vergnet |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olienne et utilisation du dispositif |
CN101962155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设备吊装专用吊机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29830A (zh) * | 2016-10-31 | 2017-02-22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一种龙门吊全方位转向装置及方法 |
CN106927372A (zh) * | 2017-05-16 | 2017-07-07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轮胎吊的辅助顶升装置 |
CN110282546A (zh) * | 2019-07-09 | 2019-09-27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车行走机构及门座式起重机 |
CN110529111A (zh) * | 2019-09-18 | 2019-12-03 | 恒岳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转载机辅助行走装置 |
CN110529111B (zh) * | 2019-09-18 | 2024-09-10 | 恒岳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转载机辅助行走装置 |
CN111071936A (zh) * | 2020-01-16 | 2020-04-28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易操控集装箱跨运车 |
CN111071936B (zh) * | 2020-01-16 | 2021-06-01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易操控集装箱跨运车 |
CN114572816A (zh) * | 2020-08-26 | 2022-06-03 | 成都世唯科技有限公司 | 叶片吊具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6605768A (zh) * | 2023-05-06 | 2023-08-18 |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 一种重载合力提升系统及其合力提升方法 |
CN117342295A (zh) * | 2023-10-21 | 2024-01-05 | 江苏中矿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自动横向平移轮胎式装船机及移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5623A (zh) | 风电塔筒起吊设备及起吊方法 | |
CN202369282U (zh) | 一种移动式起重机 | |
CN201534755U (zh) | 一种微型吊车 | |
US10696166B2 (en) | Electrically driven machine with reverse power storage | |
CN102826465B (zh) | 一种旋转配重机构及起重机 | |
CN206088813U (zh) | 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装置 | |
US9284165B2 (en) | Method of moving large cranes in the setup system and system of carrying out this method | |
CN204342297U (zh) | 一种带有臂架结构的门式起重机 | |
CN202449769U (zh) | 可提升式自行履带车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 |
CN203568724U (zh) | 桅杆及配置该桅杆的工程机械车辆 | |
CN103434950B (zh) | 桁架臂加长节、具有该加长节的桁架臂及起重机 | |
CN203271146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泵的移动式臂架设备及混凝土输送设备 | |
CN203229338U (zh) | 简易的辅助起吊装置 | |
CN103253602B (zh) | 可提升式自行履带车超起装置及起重机 | |
CN111183833B (zh) | 一种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及气候舱 | |
CN108190765A (zh) | 一种高塔风电机组吊装轮胎底盘塔式起重机 | |
CN218665092U (zh) | 一种自带动力装置的轨道门式起重机 | |
CN205170224U (zh) | 履带式移动塔吊 | |
CN202322034U (zh) | 一种采用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的起重机 | |
CN104355238A (zh) | 一种带有臂架结构的门式起重机 | |
CN205114897U (zh) | 塔机内置内爬式支撑系统的自倒运装置 | |
CN203998710U (zh) | 具有混凝土布料功能的塔式起重机 | |
CN202346650U (zh) | 一种400kn吊车的吊臂 | |
CN202829384U (zh) | 一种新型随车起重机 | |
CN203284080U (zh) | 全液压伸缩吊桥式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