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104B -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12104B CN102812104B CN201180014157.4A CN201180014157A CN102812104B CN 102812104 B CN102812104 B CN 102812104B CN 201180014157 A CN201180014157 A CN 201180014157A CN 102812104 B CN102812104 B CN 1028121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polymerizable monomer
- photochromic
- acrylic
- grou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8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3—Photochromic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含有以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70~100质量%、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0~30质量%的比例含有这些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及光致变色化合物0.01~20质量份,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7倍。该组合物可以形成显示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硬涂层具有充分的密合性和耐擦伤性、且也没有褪色速度的延迟的光致变色涂覆透镜,进而保存稳定性也优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光学物品时有用的固化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所谓光致变色眼镜,为在太阳光这样的含有紫外线的光照射的室外中透镜快速着色而作为太阳镜来发挥作用、在没有这样的光照射的室内发生褪色而作为透明的通常的眼镜来发挥作用的眼镜,近年来其需要不断增大。
关于光致变色眼镜镜片,从轻量性、安全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塑料制的透镜,向这样的塑料透镜的光致变色性的赋予,一般而言通过与有机类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复合化来进行。作为复合化方法,已知在没有光致变色性的透镜的表面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含浸的方法(以下,称为含浸法);或者在聚合性单体中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而使其聚合,由此直接得到光致变色透镜的方法(以下,称为混入法)。
另外,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已知使用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涂覆剂(以下,也称为光致变色涂覆剂)在塑料透镜的表面设置具有光致变色性的涂层(以下,也称为光致变色涂层)的方法(以下,称为涂敷法)。但是,仅通过薄的光致变色涂层不容易实现光致变色眼镜镜片所要求的光致变色性,迄今为止被实用化的光致变色透镜的许多是通过含浸法或混炼法而制造的。
可是,近年来,可以应对上述那样的要求的光致变色涂覆剂得到开发,根据涂敷法具有优异的特征、即理论上不管对哪种透镜基材都可以简单地赋予光致变色性这样的特征,对涂敷法的期待急剧增强。例如,存在在含浸法中需要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容易扩散的柔软的基 材作为透镜基材、另外即使在混炼法中为了呈现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而需要使用特殊的单体等的问题,对此,在涂敷法中,没有这样的对透镜基材的制约。
迄今为止,作为涂敷方法,已知将在氨基甲酸酯低聚物中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了的溶液涂布在透镜基材的表面、使其固化的方法(参照国际公开第98/37115号小册子)。另外已知将使具有1个、2个、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以特定的比例组合、溶解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溶液涂布在透镜基材的表面上、使其固化的方法(参照美国专利第5914174号说明书)。进而还已知在仅由2种以上的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的组合构成的单体组合物中溶解光致变色化合物、将其涂布在透镜基材的表面、使其固化的方法(参照国际公开第01/02449号公报)。除此之外,已知将光致变色化合物、胺化合物、及含有具有硅烷醇基或通过水解生成硅烷醇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及/或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性单体涂布在透镜基材的表面、使其固化的方法(参照国际公开第03/11967号小册子)。
但是,在国际公开第98/37115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中,由于得到的光致变色涂层的交联密度低,因此不仅光致变色特性的温度依存性变大,而且恐怕在光致变色涂层上形成硬涂层时在硬涂液中光致变色化合物溶出,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美国专利第5914174号说明书以及国际公开第01/02449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中,光致变色特性不充分,进而光致变色涂层和硬涂层的密合性不充分,因此在形成硬涂层时需要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特殊的预处理,在这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另一方面,国际公开第03/11967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为即使在光致变色涂层上形成硬涂层时不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等特殊的预处理也具有充分的密合性,且具有充分的耐擦伤性,进而还呈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特性,因此为优异的方法。
但是,认为:在国际公开第03/11967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中, 因使用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配合比例不同而异,恐怕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下降。而且,有时发生如下问题:取决于保存状态粘度上升而向光学基材的涂覆变得困难、光致变色特性下降、进而与硬涂层的密合性变得不充分等,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认为这也因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配合比例不同而异,但在对于国际公开第03/11967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中,在形成了光致变色涂层后的光学物品中,虽然初期显示显色浓度高、褪色速度快这样的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但是随着长期间使用,有时发生褪色速度逐渐变慢的现象(以下,也称为褪色速度的延迟。),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可以制造光致变色涂敷透镜(光学材料),而且保存稳定性也优异,所述光致变色涂敷透镜可示出显色浓度高、褪色速度快这样的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硬涂层具有充分的密合性和耐擦伤性,且上述的褪色速度的延迟少。
本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了潜心研究。首先,进行含有各种聚合性单体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研究,明确为:通过调制聚合性单体分子内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数和该聚合性单体的配合比例,可得到褪色速度的延迟少的光致变色涂敷透镜、且可以得到保存稳定性也优异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且,进而进行了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且在光致变色层上形成硬涂层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密合性的同时具有高的耐擦伤性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研究。其结果发现,使用分子内具有特定数的(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且在含有该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性组合物中使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和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特定的比率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含有(I)(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及(II)光致变色化合物0.01~20质量份而成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包含:
(Ia)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70~100质量份、和
(Ib)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0~30质量份,
且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甲基丙烯酸基和丙烯酸基以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7倍的方式存在,且上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以如下比例含有: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60~80质量%、具有3个(甲基)丙烯酸基的3官能聚合性单体20~40质量%、及具有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4官能聚合性单体0~20质量%(其中,使2官能聚合性单体、3官能聚合性单体、及4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合计为10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基是指甲基丙烯酸基、或丙烯酸基。而且,所谓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是指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或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进而,上述(II)光致变色化合物优选含有具有茚并[2,1-f]萘并[1,2-b]吡喃骨架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包含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涂覆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为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光学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光学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由上述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构成的层。进而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为使上述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成的光致变色固化体。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使用的(Ia)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以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为主要成分。作为该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性单体、特别是塑料透镜中使用的聚合性单体。这些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也可以为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基和丙烯酸基的两者的聚合性单体。其中,考虑到聚合性单体的得到的容易性、得到的固化体发挥的效果,在本发明中,优选使1分子中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组合来使用。即,使1分子中具有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和1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根据情况与后述的单官能性单体组合,在含有这些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优选使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和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特定的范围。
(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
作为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由下述式(1)
所示的单体。
上述式(1)中,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式中,A为碳数2~20的2价的有机基团。具体而言,A优选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壬基等的亚烷基;氯原子、氟原子、溴原子等的卤基;由碳数1~4的烷基取代了的亚苯基;非取代的亚苯基;由下述式
所示的基团、由下述式
所示的基团、或由下述式
所示的基团。
(式中,R5及R6分别独立地为碳数1~4的烷基、氯原子或溴原子,
c及d分别独立地为0~4的整数,由下述式
所示的环为苯环或环己烷环,由下述式
所示的环为苯环时,X为由下述
所示的任意的基团、或者由下述式
所示的基团,下述式
所示的环为环己烷环时,X为由下述
所示的任意的基团。)
由上述式(1)所示的、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硬度、进而改善光致变色特性、特别是显色浓度的方面是有效的。
上述式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通常以分子量不同的分子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因此,a及b的值为平均值。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a为0~20、b为0~20、且a+b为0~20。特别优选a+b为2~1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中,使用a+b为0以上且低于8时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a+b为8以上且低于15时具有丙烯酸基或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为16以上时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在得到更高效果的方面特别优选。
如果具体例示可以优选使用的由上述式(1)所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3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6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4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0的聚合性单体)、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氧杂环己烷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a+b为4的聚合性单体)、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3的聚合性单体)、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4的化合物)、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0的聚合性单体)等。
这些聚合性单体中,上述式(1)中,A具有由下述式
所示的骨架,特别是在得到高的显色浓度这样的方面优选。
如果例示特别优选的聚合性单体,作为a+b为0以上且低于8的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4的聚合性单体),作为a+b为8以上且低于15的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作为a+b为8以上且低于15的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作为a+b为16以上的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0的聚合性单体)。
这些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进而,作为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其它优选的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由下述式(2)所示的聚合性单体。
在此,R7、R8、R9及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对于由上述式(2)所示的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而言,在将得到的光致变色组合物作为涂覆剂来使用的情况下,在改善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光致变色特性、特别是显色浓度的方面是有效的。进而,在调制涂覆剂的粘度的方面也是有效的。
上述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通常以分子量不同的分子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因此,e及f的值为平均值。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e为0~25、f为0~25、且e+f为1~25。特别优选e+f为3~1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中,使用e+f为1以上且低于8时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e+f为8以上且低于15时具有丙烯酸基或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e+f为16以上时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在得到更高效果方面特别优选。
上述由式(2)所示的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具体而言,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14、平均分子量为736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23、平均分子量为1136的聚合性单体)、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662的聚合性单体)、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14、平均分子量为708的聚合性单体)、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7、平均分子量为536的聚合性单体)、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12、平均分子量为808的聚合性单体)等。
如果例示特别优选的聚合性单体,作为e+f为0以上且低于8的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e+f为8以上且低于15的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的聚合性单体),作为e+f为8以上且低于15的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 (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14、平均分子量为736的聚合性单体)。
作为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进而例如还可以使用后述的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这些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1分子中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也可以为1分子中具有丙烯酸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但如上所述,优选1分子中仅具有相同官能团(丙烯酸基或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
如果例示具体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则可以使用由下述式(3)
所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
式中,R11及R1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另外,R13表示碳数为1~10的3价、或4价的有机基团,g以平均值计为0~3的数,h为3及4的整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由R13所示的碳数为1~10的3价、或4价的有机基团中,设定为不含有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基团。
上述由式(3)所示的1分子中具有3~4个的(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硬度、进而改善光致变色特性、特别是显色浓度和褪色速度的方面是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中,具有3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与具有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相比,特别是在得到高的显色浓度和褪色速度这样的方面优选。进而,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特别是 在得到高的显色浓度和褪色速度的方面优选。
上述由式(3)所示的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具体而言,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乙二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乙二醇三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具有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酯低聚物等。上述化合物中的“四羟甲基甲烷”有时也用“季戊四醇”的惯用名来标记。
这些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中,特别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1分子中具有3~4个以上(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1分子中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进而例如还可以使用1分子中具有3~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优选使用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对该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而且,还可以使用1分子中具有丙烯酸基及甲基丙烯酸基的两者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但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优选组合1分子中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聚合性单体来使用。
该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确保得到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强度的方面是有效的。
该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大致分为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等的芳香环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与没有芳香环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其中的任意,其中,特别是从固化体的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没 有芳香环的无黄变型的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该多官能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作为以下的反应混合物的分子量为400以上且低于20,000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赖氨酸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或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与具有碳数2~4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己烷的重复单元的聚亚烷基二醇、或聚己内酯二醇等的聚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丁二烯二醇等的低分子的多官能多元醇、或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的公知的低分子量的多元醇类反应、形成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物质用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使其进一步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或使上述二异氰酸酯与可以具有环氧烷链的(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直接反应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
(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优选组合)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通过组合上述例示的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根据情况并用后述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组合物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和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特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可以仅使用上述多官能聚合性单体来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该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为了发挥得到具有高的光致变色特性、且褪色速度的延迟也少的光致变色固化体的效果,以如下比例含有: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60~80质量%、具有3个(甲基)丙烯酸基的3官能聚合性单体20~40质量%、及具有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4官能聚合性单体 0~20质量%(其中,使2官能聚合性单体、3官能聚合性单体、及4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合计为100质量%。)。
而且,作为上述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优选例,作为2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例如上述式(1)中A具有由下述式
所示的骨架的聚合性单体、及上述式(2)中e+f为3~15的聚合性单体。另外,作为3~4官能聚合性单体,优选为使上述式(3)中h为3的聚合性单体组合而成的聚合性单体。如果例示具体的聚合性单体,作为2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4的聚合性单体)、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10的聚合性单体)、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a+b为20的聚合性单体)、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的聚合性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e+f)为14、平均分子量为736的聚合性单体)等。另外,作为3~4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含有上述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和光致变色化合物,但是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必须含有70质量份以上的上述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除上述多官能性单体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Ib)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必须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的0~30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和(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合计为100质量份。
在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比例低于70质量份的情况下,不仅光致变色特性受温度的影响大、在高温下可看到显色浓度下降的倾向,而且即使在形成了硬涂层的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充分的耐擦伤性。
(Ib)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除了上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以外,还可以含有(Ib)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对该(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使用公知的化合物、特别是在塑料透镜中使用的化合物。
作为优选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下述式(4)。
式中,R14、R15及R16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另外,R17为氢原子、碳数1~20的烷基、碳数6~20的环烷基、无取代或可以由碳数1~20的烷基取代的苯基、无取代或可以由碳数1~20的烷基取代的萘基、或缩水甘油基。
上述由式(4)所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通常以分子量不同的分子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因此,i、j为平均值。而且,在该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中,优选i为0~25、j为0~25、且i+j为0~25。特别优选i+j为0~15。
如果具体例示可特别优选使用的(I 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举出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四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i+j)为9、平均分子量为468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i+j)为23、平均分子量为1068的单官能 聚合性单体)、甲基丙烯酸异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苯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i+j)为6、平均分子量为412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萘氧基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十八烷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这些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进而,除了上述由式(4)表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之外,作为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其它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由下述式(5)所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
式中,R18为氢原子或甲基。
R19为碳数1~10的亚烷基,R20为碳数1~6的烷氧基,R21为碳数1~6的烷基。另外,k为1~3的整数,1为0~2的整数,且k+1=3。
作为碳数1~10的亚烷基,可举出例如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等,作为碳数1~6的烷氧基,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等,作为碳数1~6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
如果具体例示可以优选使用的由上述式(5)所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在本发明中,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在这些(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中,从光致变色特性的温度依存性不变得那样大、可提高光致变色涂层与硬涂层的密合性这样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上述式(4)中i+j为0~3、R17为缩水甘油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或上述式(5)中R19为碳数1~4的亚烷基、R20为碳数1~ 3的烷氧基、R21为碳数1~3的烷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发挥以下作用:光致变色涂层与硬涂层的密合性的提高、光致变色特性的重复耐久性的提高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如上所述,由上述(I 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聚合性单体组合物)70~100质量份、上述(I 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0~30质量份构成。而且,为了抑制光致变色特性受温度的影响、且保持形成了硬涂层时的耐擦伤性,同时进一步发挥使用上述(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的效果,优选使(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为85~99质量份、使上述(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为1~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使(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为90~99质量份、使上述(I 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为1~10质量份。
接着,对(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进行说明。
(甲基丙烯酸基、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
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必须为特定的范围。具体而言,必须使(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7倍。通过使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和丙烯酸基的摩尔数满足上述范围,得到的固化体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进而,在该固化体上形成了硬涂层的情况下,可以发挥优异的密合性和耐擦伤性。为了进一步发挥这样的效果,优选使(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5~6.5倍、进一步优选为4~6倍。
在使用了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低于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倍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特别是光致变色特性的温度依存性变大,因此不优选。另外,在由该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层上形成了硬涂层的情况下,硬涂层的耐擦伤性 变得不充分,因此不优选。另一方面,在使用了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超过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7倍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可看到褪色速度变慢这样的光致变色特性的下降,因此不优选。另外,由该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层与硬涂层的密合变得不充分,其结果,不能得到发挥优异的效果的光致变色固化体,因此不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和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之比,可以如以下而算出。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以下的方法计算出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
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的质量)÷(其分子量)×(其官能团数)}。
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的质量)÷(其分子量)×(其官能团数)}。
在此,∑表示在使用多种单体作为该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为其总和。另外,上述分子量,在使用混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为该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例如,在使用由上述式(1)所示的那样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混合物的情况下,相当于由a+b的平均值求出的分子量。通过这样算出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除以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可以求出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理所当然的,但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仅由上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构成的情况下,可基于上述计算式而算出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另外,在含有(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的情况下,可算出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及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基及丙烯酸基的摩尔数。
接着,对光致变色化合物进行说明。
(II)光致变色化合物
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以采用示出光致变色作用的化合物。例如,熟知俘精酸酐化合物、色烯化合物及螺噁嗪化合物等的光致变色 化合物,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这些光致变色化合物。上述俘精酸酐化合物及色烯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通过USP4,882,438、USP4,960,678、USP5,130,058、USP5,106,998等而公知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的化合物,还可以优选使用本发明人等新发现的化合物,例如,特开2001-114775号、特开2001-031670号、特开2001-011067号、特开2001-011066号、特开2000-347346号、特开2000-344762号、特开2000-344761号、特开2000-327676号、特开2000-327675号、特开2000-256347号、特开2000-229976号、特开2000-229975号、特开2000-229974号、特开2000-229973号、特开2000-229972号、特开2000-219687号、特开2000-219686号、特开2000-219685号、特开平11-322739号、特开平11-286484号、特开平11-279171号、特开平10-298176号、特开平09-218301号、特开平09-124645号、特开平08-295690号、特开平08-176139号、特开平08-157467号等中公开的化合物。
在这些中,可以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01/60811号小册子、美国专利4913544号公报、及美国专利5623005号公报中公开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在这些光致变色化合物中,色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特性的耐久性比其它光致变色化合物高,而且利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特性的显色浓度及褪色速度的提高与其它光致变色化合物相比特别大,因此可以特别优选使用。
进而,在这些色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中,由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在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的组合中,得到的固化体中可以发挥特别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进而即使在含有由下述式(6)所示的化合物的固化体上形成硬涂层的情况下,得到的光学物品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硬涂层与固化体的密合性好,耐擦伤性也好。
(基团R31)
上述式(6)中,p为0~4的整数,R31为羟基、烷基、卤烷基、环烷基、烷氧基、氨基、含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和其键合的苯环直接键合的杂环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羟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原子、芳烷基、芳基、芳氧基、烷硫基,在p为2~4的情况下,相互邻接的2个R31可以一起形成碳数为1~8的亚烷基二氧基。
作为上述烷基,优选碳数1~6的烷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等。
作为上述卤烷基,优选由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取代了的碳数1~6的卤烷基。如果例示优选的卤烷基,可举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氯甲基、2-氯乙基、溴甲基等。
作为上述环烷基,优选碳数3~8的环烷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环烷基,可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作为上述烷氧基,优选碳数1~6的烷氧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烷氧基,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
上述氨基可以为伯氨基、仲氨基或叔氨基。作为仲氨基或叔氨基的取代基,可举出例如: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碳数3~8的环烷基、碳数6~14的芳基、碳数4~12的杂芳基等。作为这些烷基、烷氧基、环烷基的例子,可举出和上述R31中已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另外,如果例示上述芳基,可举出苯基、1-萘基、2-萘基等。另外,如果例示上述杂芳基,可举出噻嗯基、呋喃基、吡咯啉基、吡啶基、苯并噻嗯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吡咯啉基等。如果例示优选的氨基,可举出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二乙基氨基、苯基氨基、二苯基氨基等。
作为上述含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和其键合的苯环直接键合的杂环基,如果例示优选的杂环基,可举出吗啉代基、哌啶子基、吡咯烷基、哌嗪基、N-甲基哌嗪基、吲哚满基等。进而,该杂环基也可具 有碳数1~6的烷基作为取代基,作为具体的取代基,可举出甲基等的烷基。在具有取代基的杂环基中,如果例示优选的杂环基,可举出2,6-二甲基吗啉代基、2,6-二甲基哌啶子基、2,2,6,6-四甲基哌啶子基等。
作为上述烷基羰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烷基羰基,可举出乙酰基、乙基羰基等。
作为上述烷氧基羰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烷氧基羰基,可举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
作为上述卤原子,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作为上述芳烷基,优选碳数7~11的芳烷基。如果例示优选的芳烷基,可举出苄基、苯乙基、苯丙基、苯丁基、萘甲基等。
作为上述芳基,优选碳数6~14的芳基。如果具体例示优选的芳基,可举出苯基、1-萘基、2-萘基等。
作为上述芳氧基,优选碳数6~14的芳氧基。如果例示优选的芳氧基,可举出苯氧基、1-萘氧基、2-萘氧基等。
需要说明的是,芳烷基、芳基及芳氧基的苯环活着萘环等的芳香环上的1~13个氢原子、特别优选1~4个氢原子,也可以由上述的羟基、烷基、卤烷基、环烷基、烷氧基、氨基、含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和其键合的苯环直接键合的杂环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羟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原子取代。
作为上述烷硫基,优选碳数1~6的烷硫基。如果例示优选的烷硫基,可举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正戊硫基、正己硫基等。
另外,作为相互邻接的2个R31一起形成的亚烷基二氧基,优选碳数1~8的亚烷基二氧基。如果例示优选的亚烷基二氧基,可举出亚甲基二氧基、亚乙基二氧基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p为2~4的情况下,多个的R3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团R32)
在上述式(6)中,q为0~4的整数,R32为羟基、烷基、卤烷基、 环烷基、烷氧基、氨基、含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和其键合的苯环直接键合的杂环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羟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原子、芳烷基、芳基、或芳氧基、烷硫基。作为这些基团,可以使用和以前作为R31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需要说明的是,在q为2~4的情况下,多个飞R3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团R33及R34)
另外,在上述式(6)中,基团R33及R34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羟基、烷基、卤烷基、环烷基、烷氧基、氨基、含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和其键合的茚环直接键合的杂环基、氰基、硝基、甲酰基、羟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卤原子、芳烷基、芳基或芳氧基。作为这些基团,可以使用与以前就R31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另外,基团R33及R34也可以相互一起与茚环的碳原子共同构成环。如果例示具体的环,可以是碳数为3~20的脂肪族环、在该脂肪族环上缩环了芳香族环或者芳香族杂环的稠合多环、构成环的原子数为3~20的杂环、或形成在该杂环上缩环了芳香族环或者芳香族杂环的稠合多环的环。作为优选的环,可举出下述的环。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所示的环中,由位于最下方的Z所示的碳原子应该理解为相当于基团R33及基团R34键合的碳原子。
(基团R35及R36)
在上述式(6)中,R35及R36分别独立地为由下述式(7)所示的基团、由下述式(8)所示的基团、芳基、杂芳基、或烷基。
上述式(7)中的R37,为芳基或杂芳基。在此,芳基为与对于R31已经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作为上述杂芳基,优选碳数4~12的杂芳基。如果例示优选的杂芳基,可举出噻嗯基、呋喃基、吡咯啉基、吡啶基、苯并噻嗯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吡咯啉基等。
上述杂芳基,其基团的1~7个氢原子、特别优选1~4个氢原子也可以由碳数1~6的烷基、碳数1~6的烷氧基、碳数3~8的环烷基、或卤原子取代。
另外,R38为氢原子、烷基、或卤原子。烷基、卤原子为与对于R31已经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m为1~3的整数。从原料获取的观点考虑,m为1是优选的。
如果例示由上述式(7)所示的基团的优选基团,可举出苯基-乙烯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烯基、(4-吗啉代苯基)-乙烯基、(4-哌啶子基苯基)-乙烯基、(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2-甲氧基苯基)-乙烯基、苯基-1-甲基乙烯基、(4-甲氧基苯基)-1-甲基乙烯基、苯基-1-氟乙烯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1-氟乙烯基、2-噻嗯基-乙烯基、2-呋喃基-乙烯基、2-(N-甲基)吡咯啉基-乙烯基、2-苯并噻嗯基-乙烯基、2-苯并呋喃基-乙烯基、2-(N-甲基)吲哚基-乙烯基等。
在上述式(8)中,R39和上述R37相同为芳基或杂芳基。另外,n为1~3的整数。从原料得到的容易性的观点考虑,n为1是优选的。
如果例示上述式(8)所示的基团的优选基团,可举出苯基-乙炔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乙炔基、(4-吗啉代苯基)-乙炔基、(4- 哌啶子基苯基)-乙炔基、(4-甲氧基苯基)-乙炔基、(4-甲基苯基)-乙炔基、(2-甲氧基苯基)-乙炔基、2-噻嗯基-乙炔基、2-呋喃基-乙炔基、2-(N-甲基)吡咯啉基-乙炔基、2-苯并噻嗯基-乙炔基、2-苯并呋喃基-乙炔基、2-(N-甲基)吲哚基-乙炔基等。
作为R35及R36的芳基、杂芳基、烷基,为与作为上述R37、R39已经说明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另外,R35及R36,还可以相互键合而与它们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脂肪族烃环或芳香族烃环。
如果具体例示脂肪族烃环的优选的环,可举出金刚烷环、二环壬烷环、降冰片烷环等。
另外,作为芳香族烃环的优选的环,可举出芴环等。
在上述R35及R36的基团中,特别是为了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优选至少一方、优选两方的基团为芳基或杂芳基。进而,特别优选R35及R36的至少一方、优选两方的基团为由下述(i)~(i v)所示的任意的基团。
(i)具有烷基或烷氧基作为取代基的芳基或杂芳基;
(ii)具有氨基作为取代基的芳基或杂芳基;
(iii)具有具有环氮原子且由该氮原子键合在芳基或杂芳基上的杂环基作为取代基的该芳基或杂芳基;
(iv)具有在上述(iii)中的杂环基上稠合了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的稠合杂环基作为取代基的芳基或杂芳基;
在上述(i)~(iv)中的芳基中,取代基进行取代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其总数也没有限定。为了发挥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对于取代位置而言,在芳基为苯基时优选为3位或4位。另外,此时的取代基的数量优选为1~2。如果例示这样的优选的芳基,可举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4-正丙氧基苯基、4-(N,N-二甲基氨基)苯基、4-(N,N-二乙基氨基)苯基、4-(N,N-二苯基氨基)苯基、4-吗啉代苯基、4-哌啶子基苯基、3-(N,N-二甲基氨基)苯基、4-(2,6-二甲基哌啶子基)苯基等。
另外,在上述(i)~(iv)中的杂芳基中,取代基进行取代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其总数也没有特别限定,其数优选为1。如果具体例示作为该杂芳基的优选的基团,可举出4-甲氧基噻嗯基、4-(N,N-二甲基氨基)噻嗯基、4-甲基呋喃基、4-(N,N-二乙基氨基)呋喃基、4-(N,N-二苯基氨基)噻嗯基、4-吗啉代吡咯啉基、6-哌啶子基苯并噻嗯基、6-(N,N-二甲基氨基)苯并呋喃基等。
(优选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上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中,如果例示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下述式的色烯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以色调调节等为目的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适当混合使用这些以外的光致变色化合物。
(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配合量)
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配合量,可以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以0.01~20 质量份来使用。在低于0.01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显色浓度变得不充分,在超过20质量份的情况下,有时因难以溶解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而变得不均匀、产生显色浓度的不均。从效果的方面考虑,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0.05~1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1~10质量份。
另外,在将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作为后述的光学材料的涂覆剂来使用的情况下,优选根据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层的厚度来调节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浓度。例如:在使涂层的厚度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浓度、在使涂层的厚度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浓度,可以得到适度的显色浓度。具体而言,当涂层的厚度为10μm左右时,特别优选光致变色化合物为5~15质量份左右,当涂层的厚度为50μm左右时,特别优选为0.1~5质量份左右。
接着,对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组合物中使用的其它的成分进行说明。
(其它的成分)
在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中,为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耐久性的提高、显色速度的提高、褪色速度的提高、成型性的提高,进而也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脱模剂、防着色剂、抗静电剂、荧光染料、染料、颜料、香料、增塑剂等的添加剂。另外,为了使固化性组合物固化,也极其优选配合后述的聚合引发剂。作为添加的这些添加剂,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化合物。
例如,作为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阴离子系、阳离子系均可以使用,从在聚合性单体中的溶解性考虑,优选使用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体举出可以优选使用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等。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时,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在该情况下,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单体组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1~20质量份的范围。
另外,作为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可优选使用受阻胺光稳定剂、受阻酚抗氧化剂、酚类自由基捕获剂、硫类抗氧化剂、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进而在这些非聚合性化合物的使用时,也可以将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并用来使用。该情况下,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紫外线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20质量份的范围。
在上述稳定剂中,作为在将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作为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有用的稳定剂,从防止使该固化性组合物固化时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劣化、或者其固化体的耐久性提高的观点考虑,可举出受阻胺光稳定剂。作为受阻胺光稳定剂,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化合物。其中,在涂覆剂用途中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是作为呈现防止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劣化的效果的化合物,可举出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旭电化工业(株)制造ァデカスタブLA-52、LA-62、LA-77、LA-82等。该情况下,作为添加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20质量份的范围,特别是在作为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0.1~10质量份的范围,进而特别优选为1~10质量份的范围。
另外,作为在作为涂覆剂而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有用的其它稳定剂,从固化体的耐久性提高的观点考虑,可以特别优选使用受阻酚抗氧化剂。作为受阻酚抗氧化剂,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化合物。其中,在涂覆剂用途中使用的情况下,特别是作为呈现防止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劣化的效果的化合物,可举出チバ·スペチヤルティ·ケミカルズ制IRGANOX 245:乙烯双(氧乙烯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IRGANOX 1076: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IRGANOX 1010:季戊四醇酯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等。该情况下,作为添加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 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20质量份的范围,特别是在作为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0.1~10质量份的范围,进而优选为1~10质量份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在不损害上述的特性的范围,也可以含有与上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及上述(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不同的这些以外的其它聚合性单体。其它聚合性单体的优选配合量,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下。作为这样的其它聚合性单体,例如可举出具有乙烯基的聚合性单体。作为含有乙烯基的聚合性单体,可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这些含有乙烯基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接着,对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调制方法、固化体的形成方法及用途进行说明。
(调制方法、固化体的形成方法、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调制,可以例如通过称取规定量的各成分、进行混合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各成分的添加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同时添加所有成分,也可以仅将(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进行预混合,然后,在例如如后所述就要进行聚合之前添加混合光致变色化合物、其它添加剂。需要说明的是,如后所述,也优选在聚合时根据需要进一步添加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其在25℃下的粘度为20~500cp。该粘度在作为后述的光学材料的涂敷用时是优选的,为50~300cp是更优选的,为60~200cp是特别优选的。
通过形成该粘度范围,将后述的涂层的厚度调节为10~100μm的厚度的厚度变得容易,使光致变色特性充分发挥变得可能。
作为使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光致变色性固化体的方法,可以采用根据使用的聚合性单体的种类的公知的聚合方法。聚合引发手段,可以通过各种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使用、或紫外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的照射或 者两者的并用来进行。
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化合物,如果例示代表性的化合物,作为热聚合引发剂,可举出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乙酰等的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枯基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这样的过氧化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碳酸二-仲丁酯这样的过氧化碳酸酯;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这样的偶氮化合物等。
在使用这些热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其使用量,根据聚合条件、引发剂的种类、聚合性单体的种类、组成而不同,不能一概限定,相对于聚合性单体(在使用其它聚合性单体时,也包括其它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1~10质量份的范围。上述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种混合使用。
另外在通过紫外线等的光照射使其聚合的情况下,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丁醚、苯并苯酚(ベソゾフエノ一ル)、苯乙酮4,4’-二氯二苯甲酮、二乙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异丙基噻吨酮、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等。
在使用这些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其使用量,相对于聚合性单体(在使用其它聚合性单体时,也包括其它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001~5质量份的范围。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多种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热聚合引发剂与光聚合引发剂并用。
由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得到固化体的特别优选的方 法,为对配合了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照射紫外线等使其固化、进而根据需要进行加热来完成聚合的方法。
在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使其聚合的情况下,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光源。如果具体例示该光源,则可举出超高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低压水银灯、氙灯、碳弧灯、杀菌灯、金属卤化物灯、无电极灯等。使用了该光源的光照射的时间,根据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吸收波长及灵敏度、以及光致变色层的膜厚等适当确定即可。另外,在光源中使用电子射线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添加光聚合引发剂地使光致变色层固化。
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通过使用上述聚合引发剂等使其固化,还可以其单独作为光致变色性的材料来使用,但是特别优选作为对基材例如光学基材、优选眼镜镜片等的光学基材进行涂覆的涂覆剂来使用。
以下,说明作为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的例子。
(作为涂覆剂的使用)
作为该光学材料,可举出例如眼镜镜片,房屋、汽车的窗玻璃等公知的光学基材。
作为眼镜镜片,公知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烯丙基类树脂、硫脲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硫环氧类树脂等的塑料类的眼镜镜片;玻璃类的眼镜镜片。在将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作为眼镜镜片的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可使用于任意的眼镜镜片,但是更优选作为塑料类的眼镜镜片用的涂覆剂使用,尤其特别优选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烯丙基类树脂、硫脲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及硫环氧类树脂等的眼镜镜片的涂覆剂使用。
在作为眼镜镜片等的光学基材的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以下方法是优选的:用旋转涂覆、喷涂、浸涂、浸渍-旋转涂覆等向该光学基材涂布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后进行光照射而使其固化的方法、或者使其加热固化的方法,更优选为通过光照射使其固化后、进一步进行加热以完成聚合的方法。在用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光学基材 时,优选对光学基材预先进行后述的预处理。
在将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作为涂覆剂使用的情况下,将该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在上述的光学基材的表面上而形成涂敷层,使其聚合固化,由此形成光致变色层。该情况下,在涂布前,优选进行光学基材的预处理,提高该固化性组合物对光学基材的涂布性及密合性。作为这样的预处理,可举出利用碱性水溶液或酸性水溶液的化学处理,使用了研磨剂的研磨处理,使用了大气压等离子体、低压等离子体等的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UV臭氧处理等。对这些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使用公知的方法即可,为了使光学基材的密合性提高,也可以组合使用。
在预处理方法之中,作为可以特别简便地使用的方法,利用碱性溶液的化学处理,特别作为上述的眼镜镜片基材(光学基材)的预处理是优选的,在使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使其与光学基材的密合性坚固。该处理法,一般而言,在碱溶液中含浸光学基材即可。具体而言,作为该碱溶液,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或者氢氧化钾水溶液。作为该氢氧化物的浓度,5~30质量%是优选的。另外,处理温度,考虑使用的基材的耐热性来适当确定即可,优选为20~60℃的范围。另外,该处理,可以通过在碱水溶液中含浸光学基材、或在将光学基材含浸在碱水溶液中的情况下进行超声波清洗来进行。其处理时间,根据处理条件而不同,优选为1分钟~1小时、更优选为5~15分钟的范围。另外,作为碱溶液,除水溶液以外,也可以为例如水、醇溶剂的混合溶液,醇溶液。作为使用的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低级醇,另外,作为更少量的添加剂,相对于碱溶液100质量份,也可以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等的有机碱1~10质量份。另外,碱处理后,可以用纯净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等的水进行洗涤后、进行干燥。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在光学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涂敷层前,也可以涂布聚氨酯系、聚酯系、聚乙烯醇缩醛系、环氧系等的底漆、进行固化。
在进行了这样的预处理的光学基材上,通过上述方法涂布涂覆剂、使其固化,由此可以形成光致变色涂层。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涂层,为了即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浓度低也能得到充分的显色浓度、另外光致变色特性的耐久性也变得良好,优选比较厚。但是,另一方面,涂敷层的厚度厚时初期的黄色度增加,因此该涂敷层的厚度优选为10~100μm、更优选为20~50μm。这样的厚度的涂敷厚度,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使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在25℃下的粘度为20~500cp、优选为50~300cp、更优选为60~200cp而容易地实现。
另外,在将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作为眼镜镜片用的涂覆剂而使用的情况下,优选调制配合的各成分、特别是聚合性单体的配合比例以使得其固化体的折射率与该眼镜镜片的折射率几乎相等。一般而言调节为折射率1.48~1.75左右。
这样被涂敷了的光学基材,可以直接作为光致变色光学材料使用,但是通常进一步用硬涂层进行被覆来使用。由此,可以使光致变色光学材料的耐擦伤性提高。
作为用于形成硬涂层的涂覆剂(硬涂剂),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公知的涂覆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以硅烷偶联剂或硅、锆、锑、铝、钛等的氧化物的溶胶作为主要成分的硬涂剂、以有机高分子体作为主要成分的硬涂剂。
硬涂剂向在被涂敷了的光致变色光学材料的被覆,一般而言,可通过与用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来涂敷光学基材同样的操作来进行。另外,同样地,也可以在对光致变色光学材料进行预处理、即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氢氧化钾水溶液等的碱溶液中含浸光致变色光学材料的预处理、或者在将光致变色光学材料含浸于碱溶液的情况下进行超声波清洗的预处理后,用如上所示的公知的方法将硬涂剂涂布在该光学材料的表面,该被覆了的硬涂剂,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加热来使其固化,形成硬涂层。
在使用了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体中,在硬涂层的形成时,例如,即使不进行使用了研磨剂的研磨处理、使用了大气压等离子体及低压等离子体等的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或uV臭氧处理等,也可以形成具有充分的密合性的硬涂层。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进行上述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硬涂层的密合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单独的固化体、在光学基材表面上具有由该固化性组合物(涂覆剂)构成的涂层的光学材料、或者在该涂层上进一步形成了硬涂层的光学物品的表面上,也可以实施利用SiO2、TiO2、ZrO2等的金属氧化物的薄膜的蒸镀、有机高分子体的薄膜的涂布等的防反射处理、抗静电处理等的加工及2次处理。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6和9为参考例。以下示出使用的化合物的缩写和名称。
(Ia)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
BPE 100: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2.6、平均分子量为478的聚合性单体)。
BPE 500: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0、平均分子量为804的聚合性单体)。
9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9、平均分子量为536的聚合性单体)。
14G: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4、平均分子量为770的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2个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
A-BPE:2,2-双(4-丙烯酰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10、平均分子量为776的聚合性单体)。
9G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9、平均分子量为508的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2个丙烯酸基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
UA-500:使3,3,6-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和丙烯酸羟基乙氧基乙酯以1∶2的比例进行反应而得到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分子量516)。
·1分子中具有3个甲基丙烯酸基的3官能聚合性单体
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338)。
·1分子中具有4个丙烯酸基的4官能聚合性单体
A-TMMT: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分子量352)。
(Ib)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
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子量142)。
TMSi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子量252)。
MePEGMA:甲基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亚乙基氧基的平均重复数为23、平均分子量为1068的聚合性单体)。
·1分子中具有1个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
G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分子量128)。
·(其它)1分子中具有6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
U6HA:六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低聚物(平均分子量1019)。
(II)光致变色化合物
·聚合引发剂
CGI1800: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和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的混合物(重量比:3对1)。
·硬涂剂
硬涂液A(将甲醇分散SnO2-ZrO2-Sb2O5-SiO2复合金属氧化物(日产化学工业(株)制HX-305M5)50质量份、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质量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3质量份、四乙氧基硅烷10质量份、0.05N盐酸7质量份、叔丁醇7质量份、异丙醇10质量份、三(乙酰丙酮)合铝1质量份混合而成的物质。)
受阻胺光稳定剂
LS765: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受阻酚抗氧化剂
IRGANOX 245:乙烯双(氧乙烯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
实施例1
在包含作为(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BPE50050质量份、TMPT 30质量份、具有丙烯酸基的9GA 17质量份、作为(Ib)单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GMA 3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中,添加3质量份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PC1,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该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的(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比例为97质量%,(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6.3倍。在其中添加5质量份作为光稳定剂的LS765、3质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IRGANOX245、0.5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CGI1800,进行充分混合。接着使用MIKASA制旋转涂布机1H-DX2、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混合液(涂覆剂)约2g在厚度2mm的塑料透镜(MR:硫代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塑料透镜;折射率=1.60光学基材)的表面上在转数60r.p.m下40秒、接着在500r.p.m下2秒、接着在1000r.p.m下5秒的条件下进行旋转涂布。将该表面被涂敷了的透镜在氮气氛围中使用功率100mW/cm2的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光150秒,使涂膜固化。其后进一步在120℃下加热1小时,制成具有光致变色涂覆层的光学材料。
接着,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具有光致变色涂覆层(膜厚40μm)的 光学透镜(光学材料)用丙酮清洗,充分风干,形成清澈的状态后,在10wt%NaOH水溶液中浸渍10分钟,充分进行水洗,再次风干。将该光学透镜浸在硬涂液A中,以30mm/分钟的速度提拉后,在60℃下预干燥15分钟,然后在110℃下加热固化2小时,形成具有硬涂层的光学物品。使用该光学物品,评价下述(1)~(4)中所示的光致变色特性及下述(5)~(6)中所示的光致变色涂层和硬涂层的密合性、耐擦伤性。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得到的具有光致变色涂覆层的透镜上,借助空气滤质器(コ一ニソグ制造),在20℃±1℃下、以光致变色涂层表面上的电子束强度365nm=2.4mW/cm2、245nm=24μW/cm2照射120秒(株)浜松ホトニクス制造的氙灯L-2480(300W)SHL-100而使其显色,通过(株)大塚电子工业制造的分光光度计(瞬间多通道光电探测器MCPD1000)求出此时的最大吸收波长。需要说明的是,该最大吸收波长关系到显色时的色调。
(2)显色浓度:求出光照射120秒后的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ε(120)}和不进行光照射的状态的固化体的该波长下的吸光度{ε(0)}之差{ε(120)-ε(0)},将其作为显色浓度。该值越高,可以说光致变色性越优异。
(3)褪色半衰期:光照射120秒后,停止光的照射,测定该固化体在最大波长下的吸光度下降到上述{ε(120)-ε(0)}的1/2所需要的时间{t1/2(min)}。该时间越短,可以说褪色速度越快、光致变色性越优异。
(4)耐久性:为了评价光照射所引起的显色的耐久性而进行了以下劣化促进试验。即,利用スガ试验器(株)制造的氙灯耐候试验仪X25使得到的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透镜促进劣化200小时。其后,在试验的前后进行上述显色浓度的评价,测定试验前的显色浓度(A0)及试验后的显色浓度(A200),求出{(A200/A0)×100}的值作为残留率(%)。残留率越高显色的耐久性越高。另外,在试验的前后进行上述褪色半衰期的评价,测定试验前的褪色半衰期(T0)及试验后的褪色半衰期(T200),求出{(T200/T0)×100}的值作为褪色速度的延迟率(%)。
(5)光致变色涂层与硬涂层的密合性在硬涂处理了的透镜的具有光致变色涂层的侧的表面(用硬涂层覆盖),使用前端锐利的切刀形成100个1mm×1mm的网格,接着贴附市售的セロテ一プ(注册商标),然后目测确认将该セロテ一プ(注册商标)迅速剥离时的硬涂层和光致变色涂层的剥离状态。根据没有剥离而残留的网眼数,用100(一点也没有剥离)~0(全部剥离)表示。
(6)硬涂层的耐擦伤性:使用钢丝绒(日本スチ一ルゥ一ル(株)制造的ボソスタ一#No.0000),一边施加1Kg的负荷一边往返摩擦透镜表面(硬涂层表面)10次,目测评价擦伤的程度。评价基准如下。
A:几乎不擦伤(目测有低于5道的擦伤的情况)。
B:仅仅极少擦伤(目测有5道以上且低于10道的擦伤的情况)。
C:稍微少数擦伤(目测有10道以上且低于20道的擦伤的情况)。
D:明显擦伤(目测有20道以上的擦伤的情况)。
将实施例1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组成示于表1中,将上述各物性的评价的结果示于表4中。如表4中所示,对于所有的物性得到良好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使用将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放入褐色的玻璃容器、在40℃下保存了3个月的物质而进行同样的评价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物性得到良好的结果。
实施例2~13
除了使用表1~3中所示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评价各物性。将结果示于表4中。如表4中所示,对于所有的物性得到良好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使用将上述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实施例2~13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放入褐色的玻璃容器、在40℃下保存了3个月的物质而进行同样的评价的情况下,对于所有的物性得到良好的结果。
[表1]
[表2]
[表3]
[表4]
比较例1~4
使用表5中所示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评价各物性。将结果示于表6。
[表5]
[表6]
比较例1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11.2倍。使用本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制作的光致变色涂敷透镜的硬涂层的密合性发生了问题。
比较例2中,(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存在的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2.4倍。使用本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制作的光致变色涂敷透镜的硬涂层的耐擦伤性发生了问题。
比较例3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的比例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为65质量%。因此,使用本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作成的光致变色涂敷透镜的硬涂层的耐擦伤性发生了问题。
比较例4中,使用了具有6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在该固化性组合物中,在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及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合计100重量部中不存在丙烯酸基。使用该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而制作的光致变色涂敷透镜的褪色速度的延迟发生了问题。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首先,使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为特定的比例来提高交联密度,由此可以呈现不怎么受温度所产生的影响、显色浓度高、褪色速度快这样的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
进而,通过使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为特定的 比例,随着长期的使用,未聚合部分慢慢地进行聚合固化,由此形成妨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显色这样的狭小微空间少、可以防止褪色速度的延迟。
进而另外,由于使甲基丙烯酸基和丙烯酸基为特定的比例,因此可以形成兼备形成硬涂层后可得到高耐擦伤性这样的由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形成的固化体的特性、和容易蚀刻且可得到高密合性的这样的由具有丙烯酸基的聚合性单体形成的固化体的特性的光致变色涂层。
另外,本发明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除了上述特性以外,其自身的保存稳定性变高,工业的利用价值高。
Claims (5)
1.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含有(I)(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及(II)光致变色化合物0.01~20质量份而成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中,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包含:
(Ia)1分子中具有2~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单体70~100质量份、和
(Ib)1分子中具有1个(甲基)丙烯酸基的单官能聚合性单体0~30质量份,且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中甲基丙烯酸基和丙烯酸基以甲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为丙烯酸基的摩尔数的3~7倍的方式存在,且所述(Ia)多官能聚合性单体以如下比例含有:具有2个(甲基)丙烯酸基的2官能聚合性单体60~80质量%、具有3个(甲基)丙烯酸基的3官能聚合性单体20~40质量%、及具有4个(甲基)丙烯酸基的4官能聚合性单体0~20质量%,其中,使2官能聚合性单体、3官能聚合性单体、及4官能聚合性单体的合计量为100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Ⅱ)光致变色化合物含有具有茚并[2,1-f]萘并[1,2-b]吡喃骨架的化合物。
3.一种涂覆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4.一种光学材料,其在光学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使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覆剂固化而得到的光致变色涂层。
5.一种光致变色固化体,其为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85223 | 2010-04-01 | ||
JP2010085223 | 2010-04-01 | ||
PCT/JP2011/058470 WO2011125956A1 (ja) | 2010-04-01 | 2011-03-28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12104A CN102812104A (zh) | 2012-12-05 |
CN102812104B true CN102812104B (zh) | 2015-05-13 |
Family
ID=4476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4157.4A Active CN102812104B (zh) | 2010-04-01 | 2011-03-28 |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63508B2 (zh) |
EP (1) | EP2554624B1 (zh) |
JP (1) | JP5738280B2 (zh) |
KR (1) | KR101741567B1 (zh) |
CN (1) | CN102812104B (zh) |
AU (1) | AU2011236960B2 (zh) |
BR (1) | BR112012024949B1 (zh) |
ES (1) | ES2523576T3 (zh) |
MX (1) | MX2012011406A (zh) |
SG (1) | SG184374A1 (zh) |
WO (1) | WO20111259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99547B2 (en) | 2004-11-18 | 2014-12-02 | Qspex Technologies, Inc. | Mold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or optical lenses |
US9335443B2 (en) | 2011-04-15 | 2016-05-10 | Qspex Technologies, Inc. | Anti-reflective lens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US9042019B2 (en) | 2011-04-15 | 2015-05-26 | Qspex Technologies, Inc. | Anti-reflective lens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5994296B2 (ja) * | 2012-03-08 | 2016-09-21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用装置、及び画像表示用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3205527A (ja) * | 2012-03-28 | 2013-10-07 | Hoya Corp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 |
MX2014012402A (es) * | 2012-04-27 | 2015-01-12 | Tokuyama Corp | Composicion curable fotocromica. |
JP6081295B2 (ja) * | 2013-05-30 | 2017-02-15 |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 可逆光変色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顔料 |
US20160116765A1 (en) | 2013-07-09 | 2016-04-28 | Tokuyama Corporation |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
EP3070142B1 (en) | 2013-11-11 | 2019-05-22 | Tokuyama Corporation |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
EP3173431A4 (en) | 2014-07-22 | 2018-02-07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
KR102274137B1 (ko) * | 2015-02-13 | 2021-07-07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하드코팅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드코팅 필름 |
AU2016228367C1 (en) | 2015-03-10 | 2020-04-09 | Tokuyam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producing photochromic cured body |
WO2017038865A1 (ja) | 2015-09-03 | 2017-03-09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ポリロタキサン及びその製法並びに該ポリロタキサンを含有する光学用組成物 |
HUE053843T2 (hu) * | 2015-11-13 | 2021-07-28 | Tokuyama Corp | Fényre keményedõ gyantakészítmény |
SG10202101422PA (en) | 2016-08-10 | 2021-03-30 | Tokuyama Corp |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and polyrotaxane monomers |
KR102565679B1 (ko) | 2017-06-20 | 2023-08-11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꾸야마 | 포토크로믹성 폴리로탁산 화합물, 및 해당 포토크로믹성 폴리로탁산 화합물을 포함하여 이루어지는 경화성 조성물 |
US11597874B2 (en) | 2018-03-23 | 2023-03-07 | Tokuyama Corporation |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
MX2021000494A (es) | 2018-07-20 | 2021-04-12 | Tokuyama Corp | Compuesto fotocromico y composicion curable que contiene el compuesto fotocromico. |
JP7149892B2 (ja) * | 2019-03-29 | 2022-10-07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光学物品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眼鏡レンズ、眼鏡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物品および光学物品の製造方法 |
US11564839B2 (en) | 2019-04-05 | 2023-01-31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gence matching of an intraocular lens with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US11944574B2 (en) | 2019-04-05 | 2024-04-02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layer intraocular lens and using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US11583388B2 (en) | 2019-04-05 | 2023-02-21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ectacle independence using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with an intraocular lens |
US11583389B2 (en) | 2019-04-05 | 2023-02-21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photic phenomenon from an intraocular lens and using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US12357509B2 (en) | 2019-04-05 | 2025-07-15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vision from an intraocular lens in an incorrect position and using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US11529230B2 (en) | 2019-04-05 | 2022-12-20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power of an intraocular lens using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US11678975B2 (en) | 2019-04-05 | 2023-06-20 | Amo Groningen B.V.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cular disease with an intraocular lens and refractive index writing |
EP3962411A4 (en) | 2019-05-03 | 2023-01-25 | Johnson & Johnson Surgical Vision, Inc. | HIGH REACTION INDEX AND ABBE NUMBER COMPOSITIONS |
US11708440B2 (en) | 2019-05-03 | 2023-07-25 | Johnson & Johnson Surgical Vision, Inc. | High refractive index, high Abbe compositions |
CN111234623A (zh) * | 2019-12-02 | 2020-06-05 | 安徽科创美涂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TW202140597A (zh) | 2020-02-28 | 2021-11-01 | 日商德山股份有限公司 | 濕氣硬化型聚胺酯組成物及積層體 |
US20230109024A1 (en) | 2020-02-28 | 2023-04-06 | Tokuyama Corporation | Photochromic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optical article |
US12060447B2 (en) * | 2020-02-28 | 2024-08-13 | Jiangsu Conant Optical Co., Ltd. | Photochromic resin lens with refractivity of 1.50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JP2021148814A (ja) * | 2020-03-16 | 2021-09-27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積層体、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
KR102358035B1 (ko) | 2020-04-21 | 2022-02-03 | 주식회사 가린시스템 | 이더넷 기반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102328320B1 (ko) | 2020-04-21 | 2021-11-19 | 주식회사 가린시스템 | 이더넷 기반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11795252B2 (en) | 2020-10-29 | 2023-10-24 | Johnson & Johnson Surgical Vision, Inc. | Compositions with high refractive index and Abbe number |
KR20220064600A (ko) | 2020-11-12 | 2022-05-19 | 주식회사 가린시스템 | 이더넷 기반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CN112852200B (zh) * | 2020-12-31 | 2022-04-15 | 广州市科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光致变色涂料及其制得的光致变色涂层和制备方法 |
TW202246453A (zh) | 2021-03-08 | 2022-12-01 | 日商德山股份有限公司 | 光致變色硬化性組成物、光致變色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3413A (zh) * | 2001-07-27 | 2004-09-29 | ��ʽ�����ɽ | 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体以及光致变色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EP1655342A1 (en) * | 2003-08-12 | 2006-05-10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urable composition |
EP1674460A1 (en) * | 2003-09-18 | 2006-06-28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hromene compound |
EP1714778A1 (en) * | 2004-02-03 | 2006-10-25 | Tokuyama Corporation |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CN101056904A (zh) * | 2004-11-09 | 2007-10-17 | 株式会社德山 | 聚合固化性组合物 |
CN101360732A (zh) * | 2006-01-25 | 2009-02-04 | 株式会社德山 | 色烯化合物 |
EP2055698A1 (en) * | 2006-08-24 | 2009-05-06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hromene compound |
WO2009075388A1 (ja) * | 2007-12-13 | 2009-06-18 | Tokuyama Corporation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610709D0 (en) | 1986-05-01 | 1986-06-04 | Plinkington Bros Plc | Photochromic lenses |
JPH0745502B2 (ja) | 1987-11-10 | 1995-05-17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新規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
DE69015886T2 (de) | 1989-06-05 | 1995-08-03 | Tokuyama Corp | Fotochromische Verbindung, deren Zusammensetzung und Verwendung. |
US5230058A (en) | 1989-12-05 | 1993-07-20 | Zilog, Inc. | IC chip having volatile memory cells simultaneously loaded with initialization data from uniquely associated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via switching transistors |
GB9306587D0 (en) | 1993-03-30 | 1993-05-26 | Pilkington Plc | Photochromic compounds |
JPH08157467A (ja) | 1994-12-02 | 1996-06-18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及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材 |
JPH08176139A (ja) | 1994-12-20 | 1996-07-09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08295690A (ja) | 1995-04-26 | 1996-11-1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09124645A (ja) | 1995-11-02 | 1997-05-13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09218301A (ja) | 1995-12-06 | 1997-08-19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US5914174A (en) | 1996-12-05 | 1999-06-22 | Innotech, Inc. | Lens or semi-finished blank comprising photochromic resin compositions |
CA2281495C (en) | 1997-02-21 | 2003-10-07 |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 Photochromic polyurethane coating and articles having such a coating |
JP3982770B2 (ja) | 1997-04-30 | 2007-09-26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11279171A (ja) | 1998-03-30 | 1999-10-1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11286484A (ja) | 1998-03-31 | 1999-10-19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H11322739A (ja) | 1998-05-14 | 1999-11-24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301621B2 (ja) | 1999-01-29 | 2009-07-22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19687A (ja) | 1999-01-29 | 2000-08-08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19686A (ja) | 1999-01-29 | 2000-08-08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29973A (ja) | 1999-02-04 | 2000-08-2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29975A (ja) | 1999-02-04 | 2000-08-2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29972A (ja) | 1999-02-04 | 2000-08-2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29974A (ja) | 1999-02-04 | 2000-08-2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29976A (ja) | 1999-02-05 | 2000-08-2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256347A (ja) | 1999-03-12 | 2000-09-19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157225B2 (ja) | 1999-05-24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256985B2 (ja) | 1999-05-24 | 2009-04-22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0344761A (ja) | 1999-05-28 | 2000-12-12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157227B2 (ja) | 1999-06-01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1031670A (ja) | 1999-07-19 | 2001-02-06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3801386B2 (ja) | 1999-06-03 | 2006-07-26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2001011067A (ja) | 1999-07-01 | 2001-01-16 | Tokuyama Corp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567932B2 (ja) | 1999-07-02 | 2010-10-27 | ピーピージー・インダストリーズ・オハイオ・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ポリ(メタ)アクリルコーティングを含む物品 |
JP4118458B2 (ja) | 1999-07-02 | 2008-07-16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157239B2 (ja) | 1999-10-19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157245B2 (ja) | 2000-02-21 | 2008-10-01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JP4456795B2 (ja) * | 2002-05-28 | 2010-04-28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重合性組成物 |
JP2004078052A (ja) | 2002-08-22 | 2004-03-11 | Nof Corp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光学材料の製造方法 |
WO2004078476A1 (ja) | 2003-02-17 | 2004-09-16 | Tokuyama Corporation | 積層体、光学部品、これら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コーティング液 |
JP5773562B2 (ja) * | 2003-03-20 | 2015-09-02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コーティング液 |
JP5052355B2 (ja) | 2006-01-25 | 2012-10-17 |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 クロメン化合物 |
-
2011
- 2011-03-28 US US13/638,101 patent/US86635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AU AU2011236960A patent/AU20112369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CN CN201180014157.4A patent/CN102812104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ES ES11765856.7T patent/ES2523576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JP JP2012509640A patent/JP57382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WO PCT/JP2011/058470 patent/WO20111259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28 MX MX2012011406A patent/MX2012011406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28 SG SG2012072765A patent/SG184374A1/en unknown
- 2011-03-28 KR KR1020127021956A patent/KR101741567B1/ko active Active
- 2011-03-28 BR BR112012024949-5A patent/BR112012024949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3-28 EP EP11765856.7A patent/EP2554624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3413A (zh) * | 2001-07-27 | 2004-09-29 | ��ʽ�����ɽ | 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体以及光致变色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EP1655342A1 (en) * | 2003-08-12 | 2006-05-10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urable composition |
EP1674460A1 (en) * | 2003-09-18 | 2006-06-28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hromene compound |
EP1714778A1 (en) * | 2004-02-03 | 2006-10-25 | Tokuyama Corporation |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CN101056904A (zh) * | 2004-11-09 | 2007-10-17 | 株式会社德山 | 聚合固化性组合物 |
CN101360732A (zh) * | 2006-01-25 | 2009-02-04 | 株式会社德山 | 色烯化合物 |
EP2055698A1 (en) * | 2006-08-24 | 2009-05-06 | Tokuyama Corporation | Chromene compound |
WO2009075388A1 (ja) * | 2007-12-13 | 2009-06-18 | Tokuyama Corporation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X2012011406A (es) | 2012-11-29 |
ES2523576T3 (es) | 2014-11-27 |
AU2011236960A1 (en) | 2012-10-25 |
CN102812104A (zh) | 2012-12-05 |
BR112012024949B1 (pt) | 2021-03-30 |
US8663508B2 (en) | 2014-03-04 |
WO2011125956A1 (ja) | 2011-10-13 |
KR101741567B1 (ko) | 2017-05-30 |
AU2011236960B2 (en) | 2014-07-03 |
US20130015416A1 (en) | 2013-01-17 |
EP2554624B1 (en) | 2014-11-05 |
EP2554624A1 (en) | 2013-02-06 |
JPWO2011125956A1 (ja) | 2013-07-11 |
KR20130041760A (ko) | 2013-04-25 |
JP5738280B2 (ja) | 2015-06-24 |
EP2554624A4 (en) | 2013-08-07 |
BR112012024949A2 (pt) | 2020-06-30 |
SG184374A1 (en) | 2012-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12104B (zh) |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 |
CN103703029B (zh) | 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 |
JP6230165B2 (ja)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硬化性組成物 | |
JP2014056140A (ja)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コーティング液の前駆体組成物 | |
US9873819B2 (en) |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 | |
WO2017001902A1 (en) | Anti-scratch and photochromic coating, respective method of application and use | |
WO2011071183A1 (ja) |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 |
JP4500696B2 (ja) |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