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3116A - 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3116A CN102803116A CN2010800253698A CN201080025369A CN102803116A CN 102803116 A CN102803116 A CN 102803116A CN 2010800253698 A CN2010800253698 A CN 2010800253698A CN 201080025369 A CN201080025369 A CN 201080025369A CN 102803116 A CN102803116 A CN 1028031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equipment
- bearing
- carriage
- electrical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8—Driving gear with separate drive chain or belt that engages directly the carrying surface cha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07—Mining-hoist operation method for modernisation of elev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尤其是配设有阶梯(2)的自动楼梯或一种配备有托板(2′)的自动人行道,其中,阶梯或托板连接成连续的阶梯带或托板带,并且能够借动驱动件沿输送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设备(1)在下部的进口段(3)或出口段通过至少一个拱曲延伸的输送段与在上部的出口段(4)或进口段连接,沿输送段的长度(L)及其高度(H)看,该输送段通过不同的半径(R)互相过渡构成,其中,至少拱曲延伸的输送段由多个设计为直线形的机架段组成,它们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12)的区域内互相连接。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尤其是配设有阶梯的自动楼梯或配备有托板的自动人行道,其中,阶梯或托板连接成连续的阶梯带或托板带,并且可借动驱动件沿输送方向运动。
DE 23 141 20公开了一种有循环阶梯带的自动楼梯以及其导轨,该导轨在具有大体水平的踏板面的承载的输送带回行段中借助反方向或通过自动人行道分段连接的倾斜段导引分别具有两个彼此背对的固定阶梯或打靠面的踏梯,其中,踏梯带的导轨分成其中一个倾斜段和必要时为自动人行道段配设的路径段,并且后者连续互相过渡地设置于在区段端部的区域内互相可拆式连接的倾斜段机架上和必要时在自动人行道段机架上。
由DE 20 2004 020 583U1可知一种现代化的自动楼梯或现代化的自动人行道,它含有无核的支承机架,在该支承机架内,在转向区和按需要也在过渡区内,可以装入模板并且使其定向,这些模板在可规定的位置具有支承件作为需要新安装的部件的定向点。
JP 04371485A介绍了一种用于人员输送设备的扶手导引装置。
在下部的登入或跨出区与上部的跨出或登入区之间,延伸有按规定的角度倾斜走向的输送段,它们通过水平走向的输送段互相连接。
在US 5,052,539中介绍了一种所谓的弧形自动楼梯,其中有两个空间曲线段并且阶梯从一个弧形段向另一个弧形段导引。由于这种起始位置,阶梯必须专门与弧的轮廓形状相匹配。这同样适用于阶梯导引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员输送系统的可选的输送段,该人员输送系统这样将在下部的登入或跨出区与上部的跨出或登入区互相连接,使得除了外观美感外,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技术设计方案,使得即便在输送路径中出现损坏时也能简单地更换该受损的构件。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支座,用于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与倾斜角或弧形曲线的曲率变化过程无关,此支座保证准确定向和布设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各机架段。
除此之外还应提出一种现代化的驱动方案,用于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人员输送设备,其中,可以通过使用较小的驱动单元用较低的能量耗费渡越长的输送路径。
第一个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采取下述措施解决:将设备在下部的进口段或出口段通过至少一个拱曲延伸的输送段与在上部的出口段或进口段连接,沿输送段的长度及其高度看,所述输送段通过不同的半径互相过渡构成,其中,至少拱曲延伸的输送段由多个设计为直线形的机架段组成,它们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区内互相连接。
可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按本发明设备有利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支座解决,该支座用于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人员输送设备尤其是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机架段,该支座由多个互相连接并且可相对彼此进行调整的托架构成,该托架与调整机构有效连接。
可由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得知按本发明支座有利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个技术问题通过一种驱动系统解决,该驱动系统用在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尤其是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上,该驱动系统包含至少两台设计为功率大体相同的、按需要配设有传动装置的电动机,它们沿设备的输送路径定位在设计为链条的输送机构之间,并且通过变频器控制。
可由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得知驱动系统有利的进一步发展。
构成输送段的各弧形曲线沿其长度看可以有固定的曲率,例如具有可规定长度的半径。
可选地存在这种可能性,即构成输送段的各弧形曲线沿其长度看由不同的半径互相过渡构成。在这里提供一些几何轮廓形状,如双曲线形、抛物线形等。
同样可以考虑,输送段有多个曲率相同或不同的弧形曲线,它们按需要也可以设计为沿相反的方向。由此可以实现凸的和凹的结构类型。
同样可以考虑,多个曲率相同或不同的弧形曲线在输送段的走向中与直线形延伸的区段有效连接。
特别有利的是,尤其也在更换受损部件的方面,拱曲延伸的各输送段由多个设计为直线形的机架段构成,它们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区内互相连接。
取决于进/出口段或出/进口段之间要跨接的距离,或要渡越的高度,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将拱曲或阶梯状延伸的输送段设计为悬臂式。
若出于间距和高度的原因这样做会同时带来静力学问题,则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将机架段支承在设在建筑物侧的拱曲形下部结构上。
如已提及的那样,各机架段设计为直线状,也就是说,它们并不随着下部结构拱曲的形状变化。为了在这里能保证顺利装配,建议在每个机架段的区域内设置至少一个支座,各机架段借助该支座可相对于下部结构进行调整地定位。
在此,一种具体的技术设计方案规定,在机架段侧和建筑物侧设置两个彼此对置的、可相对进行调整的托架,它们与调整机构有效连接。
按本发明的另一个思想,在每个机架段的区域内定位一个用于容纳多个支座的横梁,它至少在托架侧配设有倒圆的外棱边,其中,至少可调的托架配设有倒圆段,该倒圆段可在横梁倒圆的外棱边上导引。
各调整机构有利地由调整螺钉构成,它可以在定位在横梁内的螺纹衬套内部进行调整。
因为根据进口与出口段之间要跨接的距离,不能排除在拱曲或阶梯形延伸的输送段内产生由温度造成的机架段长度改变的可能性,所以按本发明另一个思想,调整螺钉在其面朝在建筑物侧下部结构的端部区内设有滑动体,该滑动体支承在设置在建筑物侧的下部结构上的、在需要时是金属的滑动面上。
有利地,在至少一个托架内设长孔,另一个托架的导引件可插入长孔中并可在相应地调节和定向各机架段后进行固定。
每台按需要与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配合作用的电动机按功率针对可规定长度的输送段设计。根据人员输送设备的输送长度,可以在设计为平环链的输送机构之间装入任意多的电动机。每台电动机与一个变频器配合作用,其中各变频器确定的测量信号传入中央控制器。
特别有利的是,按需要配设有传动装置的电动机装入输送机构之间。这缩减了人员输送设备的总长度。其中一台电动机配设有设计为链转向轮的转向件,其使输送机构在人员输送设备的端部区之一中转向。在另一个端部区内,可以在需要时设置带有转向件的另一个驱动器,但也可以只将链转向轮设置为转向件。在输送路径区域内定位在输送机构之间的所述至少另一个电动机与链轮配合作用,链轮的齿贴靠在平环链的螺栓上,并且仅保证输送机构的线性运动。
控制系统是指具有上级控制器的闭式转速控制驱动系统。上级控制器通过所属的变频器得到驱动器的信息。为此在每个驱动器上安置一个脉冲发送器。
因为这里指的是闭式转速调节系统,所以必须首先确定各驱动器彼此的定向,使所有驱动器的驱动轮(链转向轮/链轮)持续地与链条形状配合式地连接。
驱动器的相互位置通过回零运行确定。为此在上部驱动器下行或下部驱动器上行时制动链条。其它驱动器通过预先给定的扭矩驱动,直至链轮在链条内止挡。由此确定的位置储存在上级控制器内,其中对于上部(下部)驱动器引入手动确定的修正值。这是必要的,因为上部(下部)驱动器的链轮由于制动链条而停止在链条错误的止挡上。
现在为了继续运行,利用储存的驱动器相互的定向作为基准。上级控制器将系统调整为,使驱动器彼此的转速差保持为尽可能小的值。
现在借助附图中的实施例表示并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技术主题。在附图中:
图1表示按本发明的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的原理图;
图2表示一些机架段连同支承区的局部图;
图3和4表示各机架段,它们以不同的倾斜角支承;
图5表示自动楼梯输送段的线形导引形状;
图6表示自动人行道输送段的线形导引形状;
图7表示按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局部图;并且
图8表示按图7的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1作为原理图表示在本例中设计为自动楼梯的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1。按需要同样也可以是自动人行道,只要遵守法定的倾斜角。图中只表示了一条由许多阶梯2组成的阶梯带2′。不同的输送方向(向上、向下)用箭头表示。图中没有表示的用于阶梯带2′的驱动器可以定位在进口段3和/或出口段4的区域内。在本例中,图1的左下部分应表示进口段3,并且图1的右上部分应表示出口段4。设计为空间弧形曲线的输送段5在下部的进口段3和上部的出口段4之间延伸。在本例中,应提供一种弧形曲线,它有可预先规定的半径R,例如210m。在本例中,在建筑物侧设有拱曲的下部结构6,它承接输送段5。如已提及的那样,输送段5在满足规定的前提条件时也可以设计为悬臂式。输送段5本身由多个直线延伸的机架段7构成。每个机架段7有支座8,通过支座8可将机架段7可调地支承在下部结构6的表面9上。这尤其在图3和4中更详细地说明。
在各机架段上安装例如形式上为玻璃板的楼梯栏杆件10,扶手11在它上面沿输送方向运动。在进口段3或出口段4内,扶手11类似于阶梯带2′反转其运行方向。扶手11可以按需要由阶梯带驱动器驱动,或与自己的驱动机构配合作用。在本例中,在进口段3与出口段4之间的高度差约为21.4m,而自动楼梯1的总长度L约为79m。
图2以放大视图表示一些在图1中表示的机架段7和支座8。同样可以看到阶梯带2′以及各阶梯2。同样可以看到楼梯栏杆件10及扶手11。仅示意地表示各机架段7通过相应的连接件12互相有效连接。
图3和4表示两个同样设计的支座8处于不同的定向位置。可以看到部分机架段7,它按桁架的方式构成。在各机架段7的下面固定第一托架14,它有圆柱形导引件15,导引件15朝第二托架16的方向指向并且可在该处导引穿过长孔17、18。各长孔17、18在有可规定半径的圆弧上设置在各自托架14或16的区域内。可选地也存在可能性,托架14配设有通孔并且采用螺栓(未表示)作为导引件15。图中表示了横梁19,它竖立着在各机架段7的下方穿过并与该机架段7连接。横梁19至少在机架侧的区域内设有倒圆的外棱边19′。至少一个托架16在外棱边19′的区域内有倒圆段16′,它可以在外棱边19′上导引。支承部位8定位在横梁19区域内的可预先规定的位置上。横梁19在设计为调整螺钉的调整件20区域内安装有螺纹衬套21,其中,调整螺钉20在其自由端区域内与滑动体22配合作用。仅示意地表示下部结构6,滑动体22支承在它上面。
图5用线的形状表示自动楼梯的进口或出口段与输送段相互连接的一些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可考虑使用不同的凸形和凹形的曲线段。用箭头表示不同的半径。如已表明的那样,这些半径可以大小不同。可以按需要将曲线状输送段与直线延伸的输送段组合。
图6用线的形状表示自动人行道的进口或出口段与输送段互相连接的一些在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对于自动人行道必须注意遵守法定的倾斜角。
图7表示在本例中由自动楼梯构成的传统的人员输送设备1′的原理图。在这里表示的所有部件也可以移植到按图1的人员输送设备1上。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动机24连同示意表示的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25定位在设备1′的上部转向区23内。
在本例中,在设备1′的下部区26内设有附加的扶手驱动器27。
设备1可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渡越任意大的输送高度和/或任意长的输送路径,即,另有至少一台电动机28、29、30连同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31、32、33在输送路径A的区域内定位在图中未表示的构成输送机构的平环链之间。这种配置构成极其节省空间的构造方式。在这里没有示出,设在区域23内的电动机24或者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25与两个由链转向轮构成的转向件配合作用,该转向件使平环链在区域23内转换其运行方向。全部电动机24、28、29、30按功率设计为大体相同,其中,每台电动机24、28、29、30用于输送机构在输送路径A规定的区段a、b、c上的运动。
电动机28至30或者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31至33与同样没有示出的链轮配合作用,链轮与平环链啮合并且只用于输送机构的线性运动。
图8以原理图示出图7所示的驱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原理图。每台电动机24、28、29、30与一个变频器34、35、36、37配合作用。扶手驱动器27也配备有变频器38。变频器34至38通过相应的数据线39、40、41、42、43与上级控制器44有效连接。
通过上级控制器44和变频器34至37构成的控制系统指的是一种闭式的转速控制驱动系统。上级控制器44通过相关的变频器34至37获得驱动器24、28至30的信息。为此在每个驱动器24、28至30上安置一个图中没有进一步表示的脉冲发送器。为了确定用于确定驱动器24、28至30彼此位置的回零模式,首先起动一次设备1′。在下行时驱动器24制动没有进一步表示的链条。其它的驱动器28至30通过预先规定的扭矩运行直至附属的链轮在链条内止挡。由此确定的位置作为回零模式储存在上级控制器44内。现在为了继续运行,利用储存的驱动器24、28至30相互的定向作为基准。上级控制器44将驱动系统调整为,使驱动器24、28至30彼此的转速差保持为尽可能小的值。
附图标记清单
1 人员输送设备
2 阶梯
2′ 阶梯带
3 进口段
4 出口段
5 输送段
6 下部结构
7 机架段
8 支座
9 表面
10 楼梯栏杆件
11 扶手
12 连接件
14 托架
15 导引件
16 托架
16′ 倒圆段
17、18 长孔
19 横梁
19′ 倒圆的外棱边
20 调整件
21 螺纹衬套
22 滑动体
23 上部转向区
24 电动机
25 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
26 下部转向区
27 扶手驱动器
28-30 电动机
31-33 减速传动装置或减速器
34-38 变频器
39-43 数据线
44 控制器
A 输送路径
a、b、c 区段
H 高度
L 长度
R 半径
Claims (26)
1.一种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尤其是配设有阶梯(2)的自动楼梯(1)或一种配备有托板的自动人行道,其中,所述阶梯(2)或托板连接成连续的阶梯带或托板带(2′),并且能够借动驱动件沿输送方向运动,其特征为,所述设备(1)在下部的进口段(3)或出口段通过至少一个拱曲延伸的输送段(5)与在上部的出口段(4)或进口段连接,沿所述输送段(5)的长度(L)及其高度(H)看,所述输送段通过不同的半径(R)互相过渡构成,其中,至少所述拱曲延伸的输送段(5)由多个设计为直线形的机架段(7)组成,所述机架段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区域内互相连接(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输送段(5)含有多个曲率相同或不同的弧形曲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段(5)的延伸过程中,多个曲率相同或不同的弧形曲线与直线形或倾斜延伸的区段有效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拱曲延伸的输送段(5)设计为悬臂式。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机架段(7)支承在设在建筑物侧的拱曲设计的下部结构(6)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每个机架段(7)的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支座(8),各机架段(7)借助所述至少一个支座(8)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结构(6)进行调整地定位。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机架段侧和建筑物侧设有两个彼此对置的、能够相对彼此进行调整的托架(14、16),所述托架(14、16)与调整机构(20)有效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每个机架段(7)的区域内定位至少一个横梁(19),所述至少一个横梁(19)至少在托架侧配设有倒圆的外棱边(19′);并且至少一个托架(14)配设有倒圆段(16′),所述倒圆段(16′)能够在所述横梁(19)倒圆的外棱边(19′)上导引。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各调整机构(20)由调整螺钉构成,该调整螺钉能够在定位在所述横梁(19)中的螺纹衬套(21)内部进行调整。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所述调整螺钉(20)在其面朝所述建筑物侧的下部结构(6)的端部区域内配设有滑动体(22),该滑动体(22)支承在所述建筑物侧的下部结构(6)上。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至少一个所述托架(14、16)内设有长孔(17、18),不能够调整的托架(16、14)的导引件(15)能够插入所述长孔(17、18)中并且固定在那里。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为,在所述输送段曲线状延伸的区域内,用于所述阶梯带或托板带的导引装置同样设计为曲线状。
13.一种支座,用于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1)尤其是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机架段,所述支座由多个互相连接的、能够相对彼此进行调整的托架(14、16)构成,所述托架(14、16)与调整机构(20)有效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在至少一个所述托架(14、16)内设有长孔(17、18),不能够进行调整的托架的导引件(15)能够插入所述长孔(17、18)中并且固定在那里。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所述长孔(17、18)在具有可规定半径的圆弧上加工到各自的托架(14、16)内。
16.按照权利要求13至15之一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所述导引件(15)由螺栓或螺钉构成,并在完成所述托架(14、16)的调整后用螺母进行固定。
17.按照权利要求13至16之一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所述各调整机构(20)由调整螺钉构成,该调整螺钉与螺纹衬套(21)有效连接。
18.按照权利要求13至17之一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在所述各调整机构(20)的自由端设有滑动体(22)。
19.按照权利要求13至18之一所述的支座,其特征为,所述托架之一(14)与所述机架段(7)连接,并且所述滑动体(22)支承在设在建筑物侧的下部结构(6)上。
20.一种驱动系统,用在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1、1′)尤其是按空间弧形曲线的方式导引的自动楼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所述驱动系统包含至少两台设计为功率大体相同的、按需要配设有传动装置(25、31、32、33)的电动机(24、28、29、30),所述电动机(24、28、29、30)沿所述设备(1′)的输送路径(A)定位在设计为链条的输送机构之间,并且通过变频器(34、35、36、37)进行控制。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至少一台所述电动机(24)或所述传动装置(25)配设有用于输送机构的设计为链转向轮的转向件,其中,所述电动机(24)定位在所述设备(1′)的端部区域(23)内。
22.按照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至少另一台所述电动机(28、29、30)或附属的传动装置(31、32、33)配备有链轮,其中,所述电动机(28-30)定位在所述设备(1′)的端部区域(23、26)之间,并且所述链轮的齿仅设置用于各输送机构的线性运动。
23.按照权利要求20至22之一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所述链轮的齿在输送路径(A)区域中啮合在所述输送机构内。
24.按照权利要求20至23之一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每一台电动机(24,28-30)无功率损失地设计用于可规定的输送路径段(a、b、c),然后由另一台电动机承担所述输送机构的运动。
25.按照权利要求20至24之一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各变频器(34-37)与上级控制器有效连接。
26.按照权利要求20至25之一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为,在所述上级控制器(24)内储存有确定的驱动模式;所述上级控制器(44)互相比较各变频器(34-37)输送给它的测量值,尤其是输送机构速度测量值,并且当偏离各自的变频器(34-37)的驱动模式时,作用在该偏离比较值的变频器(34-37)上进行修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9017076A DE102009017076B4 (de) | 2009-04-09 | 2009-04-09 | Einrichtung zum Personentransport |
DE102009017076.6 | 2009-04-09 | ||
PCT/DE2010/000392 WO2010115410A2 (de) | 2009-04-09 | 2010-04-06 | Einrichtung zum personentranspor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3116A true CN102803116A (zh) | 2012-11-28 |
CN102803116B CN102803116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233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25369.8A Active CN102803116B (zh) | 2009-04-09 | 2010-04-06 | 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76737B2 (zh) |
EP (2) | EP2698335B8 (zh) |
CN (1) | CN102803116B (zh) |
DE (1) | DE102009017076B4 (zh) |
EA (1) | EA021474B1 (zh) |
ES (1) | ES2546170T3 (zh) |
WO (1) | WO2010115410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8054A (zh) * | 2009-07-23 | 2012-06-13 | 通力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运客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9034346B4 (de) | 2009-07-23 | 2013-01-24 | Kone Corp. | Antriebssystem für eine Personenförderanlage |
US8950568B2 (en) * | 2011-05-25 | 2015-02-10 | Thyssenkrupp Norte, S.A. | Support, module, transport system for displacement of people/goods and modernization method of people/goods transport systems |
EP2751008B1 (de) * | 2011-08-30 | 2015-07-29 | Inventio AG |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mit einem untersichtblech |
CH707616A1 (de) * | 2013-02-18 | 2014-08-29 | Wrh Walter Reist Holding Ag | Fördereinrichtung mit einem flächig ausgedehnten Förderorgan. |
USD853676S1 (en) * | 2016-11-18 | 2019-07-09 | Kone Corporation | Ramp with paneling |
AT522646B1 (de) * | 2019-06-12 | 2021-04-15 | Innova Patent Gmbh | Plattenförderer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8346A (en) * | 1985-10-29 | 1988-04-1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unit for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 |
JPH07252073A (ja) * | 1994-03-11 | 1995-10-03 | Toshiba Corp | マン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
CN1211962A (zh) * | 1996-02-29 | 1999-03-24 | 通力股份公司 | 人员运送机及驱动装置 |
US20020153224A1 (en) * | 1999-12-06 | 2002-10-24 | Alexander Pietz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polygon effect in the reversing area of pedestrian coveyor systems |
US7137500B2 (en) * | 2003-01-07 | 2006-11-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odule arrangement |
CN101148236A (zh) * | 2006-09-19 | 2008-03-26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具有驱动器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314120A1 (de) | 1973-03-21 | 1974-09-26 | Rathgeber Ag Waggonfab Jos | Rolltreppe |
JPS51112084A (en) * | 1975-03-27 | 1976-10-0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Intermediate support structure for man conveyor |
CA1204696A (en) * | 1982-09-14 | 1986-05-20 | Hiroshi Nakatani | Curved escalator |
EP0138372A1 (en) * | 1983-09-15 | 1985-04-2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 Escalator |
US4662502A (en) * | 1983-10-12 | 1987-05-05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urved escalator |
DE3526905A1 (de) * | 1985-07-24 | 1987-02-05 | Orenstein & Koppel Ag | Parallelantrieb fuer rolltreppen oder rollsteige |
JPH01209295A (ja) * | 1988-02-15 | 1989-08-23 | Toshiba Corp | マンコンベア |
US5052539A (en) * | 1989-10-24 | 1991-10-01 | Melvin Simon & Associates, Inc. | Circular escalator |
JPH04371485A (ja) | 1991-06-17 | 1992-12-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マンコンベアの手摺案内装置 |
DE29722551U1 (de) * | 1997-12-19 | 1998-02-26 | Zimmermann, Dieter, Jerzens | Aufstiegshilfevorrichtung |
EP1174382B1 (en) * | 1999-04-15 | 2004-12-0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Conveyor device |
DE19960491C5 (de) * | 1999-12-15 | 2010-06-10 |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s Antriebs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
JP3456932B2 (ja) * | 1999-12-16 | 2003-10-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スカレータの据付工法 |
US6457573B1 (en) * | 2001-02-02 | 2002-10-0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Belt drive back up device for escalator drive |
DE10128840A1 (de) * | 2001-06-15 | 2003-01-09 | Otis Elevator Co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Antriebs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
JP2004175529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乗客コンベヤーの中間支持装置 |
AU2003210227A1 (en) * | 2003-02-07 | 2004-08-3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achine |
DE202004020583U1 (de) | 2004-01-10 | 2005-09-22 | Kone Corp. | Modernisierte Rolltreppe oder modernisierter Rollsteig |
JP2007084181A (ja) † | 2005-09-20 | 2007-04-05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エスカレータ |
IL178466A (en) * | 2005-10-21 | 2011-05-31 | Inventio Ag |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especially an escalator or moving walk |
JP2008063028A (ja) * | 2006-09-05 | 2008-03-21 | Hitachi Ltd | 湾曲型乗客コンベア |
ES2301440B1 (es) * | 2007-11-12 | 2009-08-24 | Thussenkrupp Elevator Innovation Center, S.A. | Sistema de accionamiento de pasillos y escaleras moviles. |
-
2009
- 2009-04-09 DE DE102009017076A patent/DE102009017076B4/de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4-06 ES ES13005335.8T patent/ES2546170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4-06 EP EP13005335.8A patent/EP2698335B8/de active Active
- 2010-04-06 CN CN201080025369.8A patent/CN102803116B/zh active Active
- 2010-04-06 WO PCT/DE2010/000392 patent/WO2010115410A2/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6 EA EA201190204A patent/EA021474B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4-06 EP EP10717507.7A patent/EP2417048B2/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
- 2011-10-07 US US13/317,024 patent/US827673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8346A (en) * | 1985-10-29 | 1988-04-19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riving unit for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 |
JPH07252073A (ja) * | 1994-03-11 | 1995-10-03 | Toshiba Corp | マン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
CN1211962A (zh) * | 1996-02-29 | 1999-03-24 | 通力股份公司 | 人员运送机及驱动装置 |
US20020153224A1 (en) * | 1999-12-06 | 2002-10-24 | Alexander Pietz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polygon effect in the reversing area of pedestrian coveyor systems |
US7137500B2 (en) * | 2003-01-07 | 2006-11-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conveyor drive module arrangement |
CN101148236A (zh) * | 2006-09-19 | 2008-03-26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具有驱动器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98054A (zh) * | 2009-07-23 | 2012-06-13 | 通力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运客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498054B (zh) * | 2009-07-23 | 2014-09-10 | 通力股份公司 | 用于操作运客装置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031729A1 (en) | 2012-02-09 |
EA021474B1 (ru) | 2015-06-30 |
DE102009017076B4 (de) | 2012-06-28 |
ES2546170T3 (es) | 2015-09-21 |
EP2417048B2 (de) | 2016-12-21 |
WO2010115410A2 (de) | 2010-10-14 |
EP2417048A2 (de) | 2012-02-15 |
WO2010115410A3 (de) | 2010-12-16 |
EP2698335B8 (de) | 2015-09-02 |
EP2698335A1 (de) | 2014-02-19 |
US8276737B2 (en) | 2012-10-02 |
CN102803116B (zh) | 2014-12-10 |
DE102009017076A1 (de) | 2010-12-23 |
EA201190204A1 (ru) | 2012-04-30 |
EP2417048B1 (de) | 2014-04-30 |
EP2698335B1 (de) | 2015-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3116B (zh) | 用于人员输送的设备 | |
KR101439383B1 (ko) | 이동가능한 측면 패널 부재들을 갖는 승객 수송기 | |
US4662502A (en) | Curved escalator | |
US9676597B2 (en) | Truss construction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 |
US10160621B2 (en) | Pallet conveyor | |
CN107580584B (zh) | 包括悬臂的用于人员输送机的踏板元件 | |
US9227818B2 (en) | Passenger conveyor with movable lateral panel members | |
US20060157320A1 (en) | Curved assembly line and/or conveyor belt | |
CN102897640B (zh) | 用于驱动自动人行道的驱动系统 | |
EP1718556A2 (en) | Travelor, moving ramp or escalator | |
EP0142363B1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a curved escalator | |
JPH02282187A (ja) | 円形エスカレータ | |
US20150259177A1 (en) |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s with Separate Chain and Pallet Tracks | |
EP1571115B1 (en) | Conveyor apparatus | |
JP4288183B2 (ja) | エスカレータおよび動く歩道の連続する駆動チェーンにおける多角形効果を減少させる駆動システム | |
US20170225928A1 (en) | Truss construction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comprising a drawer mechanism | |
US20190119075A1 (en) | Chain drive for a people conveyor | |
US10538416B2 (en) | Drive system for a people conveyor | |
CN113710604A (zh) | 电梯设备 | |
CN1984836B (zh) | 扶手补偿设备 | |
JP6873966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