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和方法,其可提高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且移动终端携带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包括置于移动终端中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人脸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人脸采集单元用于扫描人脸信息;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人脸信息转换成表征所述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字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出去;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验证单元、以及动作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信号,并提取所述可见光信号中携带的数字信息;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当提取的数字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时,控制所述动作单元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方法,包括:
内置于移动终端中的发送端扫描人脸信息,将所述人脸信息转换成表征所述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并将所述数字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端接收所述可见光信号,提取所述可见光信号中携带的数字信息,并将该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当提取的数字信息与所述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时,执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人脸信息通过用户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采集,相对于用固定设备进行指纹采集,其不易于被伪装欺骗,可避免信息泄露,提高了安全性;另外,人脸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由于光信号的直线传输,用户识别信息不易外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光控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用可见光信号传输用户人脸信息,由于光信号的保密性强,从而提高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该人脸验证系统包括发送装置11和接收装置12。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作为人脸验证系统的发送端,内置有发送装置11。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MP3或者笔。
发送装置11包括人脸采集单元11a、数据处理单元11b、发送单元11c、电源11d、以及按键11e,人脸采集单元11a用于扫描用户人脸信息;数据处理单元11b用于将人脸信息转换成表征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发送单元11c,用于将表征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出去,发送单元11c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例如移动终端的照明灯或闪光灯。
电源11d内嵌于移动终端的电池槽中,电源11d通过外设于移动终端上的按键11e与人脸采集单元11a、数据处理单元11b、及发送单元11c电连接,向人脸采集单元11a、数据处理单元11b、及发送单元11c提供电能。当按键11e按下时,电源11d与人脸采集单元11a、数据处理单元11b、及发送单元11c实现电导通,从而人脸采集单元11a通过移动终端外壳上的透明部位采集用户人脸信息,数据处理单元11b将人脸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驱动发送单元11c发出表征用户人脸信息的可见光信号。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送装置11也可以不包括电源11d及按键11e,而采用USB等接线方式直接通电。电源11d可以采用充电电池或纽扣电池。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数据处理单元11b可将获取的人脸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再根据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上下沿触发信号。具体地,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将二进制数据“1”转换为上升沿触发信号,将“0” 转换为下降沿触发信号。发送单元11c接收到下降沿触发信号时发光,接收到上升沿触发信号时不发光。
接收装置12,包括接收单元12a、验证单元12b、以及动作单元12c;接收单元12a用于接收发送单元11c发出的可见光信号,并提取可见光信号中携带的数字信息;验证单元12b,用于将接收单元12a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当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时,控制动作单元12c执行相应的动作。其中,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指:预设的校验信息与提取的数字信息相同或者存在对应关系。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相对于实施例一,发送装置11还包括:
加密单元21,两端分别与数据处理单元11b和发送单元11c连接,用于对数据处理单元11b转换得到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
相应地,接收装置12还包括:
解密单元22,两端分别与接收单元12a和验证单元12b连接,用于对接收单元12a提取的数字信息进行解密。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一,对数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解密处理,进一步提高了人脸验证的安全性。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相对于实施例二,接收装置12还包括:
报警单元31,用于当所述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不匹配时,发出报警信息。
其中,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指:预设的校验信息与提取的数字信息相同或者存在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二,增加了报警单元31,发送的人脸信息与预设的信息不匹配时,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提高了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示意图,相对于实施例三,还包括:
存储单元41,用于存储用户的人脸信息。存储单元41可以采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快闪存储器。所述人脸信息可以由厂商直接编写或由用户编写。所述人脸信息可以采用二进制编写或采用其他便于识别的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阅读,所述人脸信息采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
特征比对单元42,用于获取人脸采集单元11a扫描的人脸信息的特征值,将该特征值与存储单元41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对比结果一致,向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1b发送人脸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对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特征对比,因此当该移动终端丢失的时候,陌生人无法通过捡到的移动终端发送携带人脸信息的可见光信号,进一步提高了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光控移动终端的立体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外壳51,该外壳上含有由透明材料构成的部位51a,移动终端通过该透明部位51采集用的人脸信息。该移动终端的一端外设有发光二极管51c,该发光二极管51c用于发送携带用户人脸信息的可见光信号,另一端设有电池盖51b,该电池盖可以通过罗纹与移动终端的其他部分连接,也可以通过滑盖与移动终端的其他部分连接。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方法流程图,该人脸验证方法包括:
S61:内置于移动终端中的发送端扫描人脸信息。
S62:将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通过人脸算法获得人脸信息特征值,以该特征值作为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
S63:将数字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出去。
S64:接收端接收所述可见光信号,提取所述可见光信号中携带的数字信息。
S65:将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当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匹配时,执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预设的校验信息为:与提取的数字信息相同,或者存在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采集人脸信息,由于人脸信息存留在移动终端上,相对于指纹或虹膜识别的固定设备来说,信息不容易丢失;通过可见光发送人脸信息,由于可见光的直线传输特性,不容易导致人脸信息丢失,从而可提高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方法流程图,该人脸验证方法包括:
S71:内置于移动终端中的发送端扫描人脸信息。
S72:将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转换成表征人脸信息的数字信息。
S73:对所述数字信息进行加密。
S74:将数字信息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出去。
S75:接收端接收所述可见光信号,提取所述可见光信号中携带的数字信息。
S76:对提取的数字信息进行解密。
S77:将解密后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提取的数字信息与预设的校验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执行步骤S78;否则,执行步骤S79。
S78:执行相应的动作。
S79:发出报警信息。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六,由于在发送端对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在接收端对人脸信息进行验证的时候,如果接收的人脸信息与预设校验信息部匹配,发出报警信息,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人脸验证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