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156681A - 身份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身份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681A
CN104156681A CN201410363928.6A CN201410363928A CN104156681A CN 104156681 A CN104156681 A CN 104156681A CN 201410363928 A CN201410363928 A CN 201410363928A CN 104156681 A CN104156681 A CN 104156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veste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remote server
work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39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媛
刘洋
胡益浩
李敏
季华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RU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39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6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6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第二代公民身份证信息识别系统。发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用以根据身份数据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输出认证结果;采集装置,用于采集RFIC卡片记录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形成身份数据输出;工作站,分别连接远程服务器及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接收来自采集装置输出的身份数据,并将身份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及接收远程服务器输出的认证结果,并将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采集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采集装置内不存储敏感信息,故而在采集装置发生丢失后,不会导致敏感信息泄露;通过安全的网络连接手段,防止专用网络被入侵;采集装置内无需设置存储单元,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Description

身份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第二代公民身份证信息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公共场合的治安问题日益严峻。在车站、机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公众场合,警察通常随身携带有手持式身份证识别器,手持式身份证识别器无需安全设置,直接连接居民身份认证系统专网,通过查验身份证获知被检测人员的身份信息、犯罪信息。倘若手持式身份证识别器丢失,则很容易造成秘密泄露,对警务安全形成威胁。一旦个人信息被泄漏,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个人信息,这对市民的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且个人身份信息不易泄漏、丢失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远程服务器,用以根据身份数据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输出认证结果;
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采集RFIC卡片记录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形成一身份数据输出;
至少一个工作站,分别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及所述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的所述身份数据,并将所述身份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输出的认证结果,并将所述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采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工作站。
优选地,所述工作站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工作站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装置。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
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储存于RFIC卡片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并输出所述电子标签信息;
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以接收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适配的格式进行发送。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指纹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中预置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包括一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所述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与一预设端口相匹配的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解密。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显示所所述认证结果。
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蜂鸣振动模块,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蜂鸣振动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认证结果驱动所述蜂鸣振动模块工作。
优选地,所述工作站的为PC机或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集装置内不存储敏感信息,故而在采集装置发生丢失后,不会导致敏感信息泄露;
(2)通过安全的网络连接手段,防止专用网络被入侵;
(3)采集装置内无需设置存储单元,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安全且个不易造成身份信息泄漏、丢失的身份识别系统,包括远程服务器,用以根据身份数据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输出认证结果;
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采集RFIC卡片记录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形成一身份数据输出;
至少一个工作站,分别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及所述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的所述身份数据,并将所述身份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输出的认证结果,并将所述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如上述,警务人员手持采集装置,将被检测人员提供的记录有电子标签信息的RFIC卡片放置于采集装置的采集区域内,获取被检测人员的电子标签数据,并形成一身份数据输出至工作站;工作站接收来自采集装置输出的所述身份数据,并将身份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根据身份数据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向工作站输出认证结果;工作站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输出的认证结果,并将所述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采集装置。RFIC卡即为二代居民身份证,认证结果可为“此人身份可疑”、“此人为在逃犯罪人员”、“此人为身份状态正常”等,本技术方案中,采集装置内不存储敏感信息,故而在采集装置发生丢失后,不会导致敏感信息泄露,采集装置内无需设置存储单元,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同时工作站可设置于一固定位置,比如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商场、汽车站、火车站。警务人员通过采集装置获取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也可以流动设置于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工具中,例如在节假日,观光人口较多的旅游景区内,同时通过采集装置获取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防止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工作站。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工作站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工作站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装置。
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能够实现采集装置与工作站的远距离数据传输,可扩大警务人员通过采集装置获取流动人员身份信息的检测区域,提高检查效率。同时采用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可以使得采集装置和工作站的扩充数量不受硬件电路的限制,从而使得采集装置、工作站的设置更灵活。
如图2所示,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储存于RFIC卡片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并输出所述电子标签信息;
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以接收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适配的格式进行发送。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指纹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中预置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设置有指纹信息采集模块,能够有效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证欺骗警务人员。
于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身份识别器还可以设置有按键模块、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包括一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所述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与一预设端口相匹配的数据包。只将特定的数据包通过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发送至工作站,提高工作站的判断效率。也可采用RS232型专用安全模块。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解密。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显示所所述认证结果。显示的认证结果如上所述,此处不再陈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身份识别器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蜂鸣振动模块,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蜂鸣振动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认证结果驱动所述蜂鸣振动模块工作。当认证结果为特定结果时,蜂鸣振动模块会发出警报,提醒警务人员及周围行人,并对被检查人员进行重点检查,该特定的认证结果可为“此人身份可疑”、“此人为在逃犯罪人员”等非正常信息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工作站的载体为PC机或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采用PC机或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作为工作站的载体,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服务器,用以根据身份数据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输出认证结果;
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采集RFIC卡片记录的电子标签信息;并形成一身份数据输出;
至少一个工作站,分别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及所述复数个采集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采集装置输出的所述身份数据,并将所述身份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输出的认证结果,并将所述认证结果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采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工作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包括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所述工作站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
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储存于RFIC卡片中的电子标签信息;并输出所述电子标签信息;
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信息采集模块,以接收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并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控制器适配的格式进行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以采集指纹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指纹信息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所述电子标签信息中预置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控制器包括一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所述USB型专用安全网络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与一预设端口相匹配的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解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显示所所述认证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蜂鸣振动模块,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蜂鸣振动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认证结果驱动所述蜂鸣振动模块工作。
10.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的为PC机或移动终端。
CN201410363928.6A 2014-07-28 2014-07-28 身份识别系统 Pending CN104156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3928.6A CN104156681A (zh) 2014-07-28 2014-07-28 身份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3928.6A CN104156681A (zh) 2014-07-28 2014-07-28 身份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681A true CN104156681A (zh) 2014-11-19

Family

ID=5188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3928.6A Pending CN104156681A (zh) 2014-07-28 2014-07-28 身份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668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505A (zh) * 2015-02-16 2015-05-13 大连民族学院 儿童托管安全监控系统
CN108345799A (zh) * 2017-11-06 2018-07-31 广东信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服务与集成软件的IC卡咨询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42371A (zh) * 2018-11-21 2019-01-18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定位、信息识别的方法及调度系统
CN11138527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特征网关及身份验证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4995A1 (en) * 1998-06-10 1999-12-16 Barclays Bank Plc Secure transaction system
CN1979518A (zh) * 2005-11-30 2007-06-1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认证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1441700A (zh) * 2007-11-20 2009-05-27 内蒙古银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网络阅读控制方法
CN203327053U (zh) * 2013-07-16 2013-12-04 南京亿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证识别的网络集中解码设备
CN103559467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张良 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4995A1 (en) * 1998-06-10 1999-12-16 Barclays Bank Plc Secure transaction system
CN1979518A (zh) * 2005-11-30 2007-06-1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射频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认证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1441700A (zh) * 2007-11-20 2009-05-27 内蒙古银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网络阅读控制方法
CN203327053U (zh) * 2013-07-16 2013-12-04 南京亿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证识别的网络集中解码设备
CN103559467A (zh) * 2013-11-05 2014-02-05 张良 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505A (zh) * 2015-02-16 2015-05-13 大连民族学院 儿童托管安全监控系统
CN108345799A (zh) * 2017-11-06 2018-07-31 广东信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服务与集成软件的IC卡咨询服务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42371A (zh) * 2018-11-21 2019-01-18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定位、信息识别的方法及调度系统
CN111385274A (zh) * 2018-12-29 2020-07-07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特征网关及身份验证系统
CN111385274B (zh) * 2018-12-29 2022-07-0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服务调用方法、装置、特征网关及身份识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46379A1 (en) Ehf secur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703676B2 (en) Encrypting the output of a card reader in a card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03366423B (zh) 基于手机指纹识别的光控门禁系统
CN102521743B (zh) 基于无线通道的手机安全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7018130A (zh) 一种身份证云识别认证系统
CN104156681A (zh) 身份识别系统
CN104376348B (zh) 一种局域智能监控系统
CN104881648A (zh) 内置于有效身份证件中的指纹验证系统
CN101668291A (zh) 基于3g网络的多功能多采集的便携式身份识别装置及方法
CN10353091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银行款箱安全出入管理系统
CN111245783A (zh) 一种基于数字加密技术的隔离环境数据传递装置及方法
CN102750518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人脸验证系统和方法
CN205827374U (zh) 互联网身份认证可信系统及终端
CN112910837B (zh) 基于通讯网络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其可读存储介质
CN205788363U (zh) 一种多重认证智能家居门禁系统
CN207233066U (zh) 一种酒店入住管理系统
CN205354036U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的数据加密云存储系统
Shariati et al. Investigating NFC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urity, analysis of attacks and existing risk
CN106408818A (zh) 配电箱的防盗装置和系统
CN205451071U (zh) 机箱开盖数据自毁装置
CN203689576U (zh) 一种移动智能信息采集终端
CN202424738U (zh) 身份认证安全管理系统
CN108648289A (zh) 一种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于停车场道闸的方法
CN201514632U (zh) 基于3g网络的多功能多采集的便携式身份识别装置
CN203217592U (zh) 警用移动执法终端指纹身份认证签名半导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in Xinmi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

Inventor after: Li Min

Inventor after: Chen Jiaming

Inventor after: Gu Liu

Inventor before: Zhang Xueyuan

Inventor before: Liu Yang

Inventor before: Hu Yihao

Inventor before: Li Min

Inventor before: Ji Huazhe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