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6651B -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96651B CN102696651B CN 201210192832 CN201210192832A CN102696651B CN 102696651 B CN102696651 B CN 102696651B CN 201210192832 CN201210192832 CN 201210192832 CN 201210192832 A CN201210192832 A CN 201210192832A CN 102696651 B CN102696651 B CN 1026966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ral shell
- mite
- component
- spotted spider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组分I和组分II,所述的组分I为螺螨酯,所述的组分II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和氟啶脲中的一种,所述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40∶1-1∶4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组合物制备得到的适合农业使用的制剂剂型以及上述组合物在作物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本发明的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果树、棉花、小麦、蔬菜、花卉、水稻等作物的害虫防治,尤其对鳞翅目害虫和螨类害虫防治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具体是涉及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许多害虫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抗药性,特别是菜青虫、菜蛾、夜蛾、灯蛾、菜螟、粘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和红蜘蛛、叶螨等螨类害虫,成为病虫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
螺螨酯属于新型季酮酸类杀螨剂。螺螨酯作用机制是抑制有害螨体内的脂肪合成,破坏螨虫的能量代谢活动,最终杀死害螨。它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适用于用来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对红蜘蛛、黄蜘蛛、锈礕虱、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均有很好防效,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螨害治理。此外,螺螨酯对梨木虱、榆蛎盾蚧以及叶蝉类等害虫有很好的兼治效果。杀卵效果特别优异,同时对幼若螨也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螺螨酯虽然不能较快地杀死雌成螨,但对雌成螨有很好的绝育作用。雌成螨触药后所产的卵有96%不能孵化,死于胚胎后期。螺螨酯的持效期长,生产上用5000倍稀释液能控制柑桔全爪螨害达40~50天。螺螨酯施到作物叶片上后耐雨水冲刷,喷药2小时后遇中雨不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对作物非常安全,对人畜及作物安全、低毒。适合于无公害生产。与其它现有杀螨剂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对多种作物的不同螨类均有很好防效和出色的持效性,既杀卵又杀幼螨,特别适合于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
茚虫威是一种新型恶二嗪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是通过阻断害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害虫的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而被麻痹,协调能力下降,最终死亡。药剂通过接触或取食进入虫体内而起作用,与其它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对蔬菜、甜菜、棉花、果树、茶树、马铃薯、园艺、花卉等农业园艺作物害虫,如甜菜夜蛾、甘蓝夜蛾、菜粉蝶、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活性高,且对各龄期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天敌昆虫非常安全,在作物中低残留,是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害虫防治的理想药剂。但是,茚虫威对害虫防治的持效期偏短,所以单一使用有一定局限性。
氯虫苯甲酰胺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主要是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直至最后害虫死亡。该有效成分表现出对哺乳动物和害虫兰尼碱受体极显著的选择性差异,大大提高了对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安全性。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麦蛾科、细蛾科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据初步试用,对鳞翅目的害虫效果确实非常好、控制时间很长,但对烟粉虱、黄曲条跳甲、猿叶甲的防治效果较差。
唑虫酰胺是原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其农药部分现属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还具有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该药杀虫谱很广,对各种嶙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该药还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一经处理,害虫马上死亡。广泛用于蔬菜、果树、花卉、茶叶等作物的害虫防治。
环虫酰肼为双酰肼类杀虫剂,害虫取食后几小时内抑制进食,同时引起害虫提前蜕皮导致死亡。环虫酰肼不仅对哺乳动物、鸟类、水生物低毒,而且对节肢动物类、捕食性蜱螨、蜘蛛、半翅目、鞘翅目(甲虫类)、寄生生物及环境无影响。因此,它是综合害物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理想的药剂。环虫酰肼经昆虫摄取后在几小时内抑制昆虫进食同时引起昆虫提前蜕皮导致死亡,其症状与二苯酰肼类化合物如RH-5849、RH-5992等相同。它通过调节幼体荷尔蒙和蜕皮激素活动干扰昆虫的蜕皮过程,引起昆虫的过早蜕皮死亡。因其能够快速的抑制昆虫的进食,相对于其他常用的1GR来说,可减少对作物的危害。对夜蛾和其他的毛虫,不论在哪个时期,环虫酰肼都有很强的杀虫活性。
三氟甲吡醚的化学结构独特,属二卤丙烯类杀虫剂,与常用农药的作用机理不同,主要用于防治为害作物的鳞翅目幼虫。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也具有杰出的防效。同时它对许多有益的节肢动物影响最小。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甲吡醚EC对小菜蛾防治效果优良,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5%氟虫腈SC和2.5%溴氰菊酯EC的防效。三氟甲吡醚100克/升乳油对大白菜、甘蓝的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药量为有效成分75~105g/hm2,于小菜蛾低龄幼虫期开始喷药。使用方法为喷雾。持效期为7d左右,耐雨水冲刷效果好。在推荐的试验剂量下未见对作物产生药害,对作物安全。
氟虫双酰胺是属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激活兰尼碱受体细胞内钙释放通道,导致贮存钙离子的失控性释放。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Ryanodine)受体的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有光谱防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非常适宜于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的防治。对幼虫有非常突出的防效,对成虫防效有限,没有杀卵作用。渗透植株体内后通过木质部略有传导。耐雨水冲刷。几乎所有的鳞翅目类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活性,不仅对成虫和幼虫都有优良的活性,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对水稻二化螟和卷叶螟效果尤其显著。对蜜蜂毒性很低,对鲤鱼(水生生物的代表)毒性也很低。在一般用量下对有益虫没有活性(几乎无毒)。
氟啶脲系新型含氟氮杂环类高效杀虫剂,属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很高的活性,其作用方式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一定触杀作用。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作用机制独特:氟啶脲主要是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阻碍昆虫正常脱皮,使卵的孵化、幼虫脱皮及蛹的发育畸形,成虫羽化受阻从而发挥杀虫作用。②高效:氟啶脲一般使用浓度为12.5-50ppm,每亩用药量约0.75-1.5克即可取得良好防效。③低毒:该药独特的作用机制决定了其对人、畜的低毒性,其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8500mg/kg,毒性极低。④对环境友好:该药在使用剂量下对鱼、蜂、鸟都无害,可有效地保护天敌。⑤持效期较长:该药对卵、幼虫、成虫都有作用,持效期可达15天以上。
含有一种活性组分的杀虫剂在农业害虫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连续使用一种杀虫剂容易导致产生抗药性;同时,频繁施药又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更有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不能兼防。因此,目前急需高效、低度、环保、低残留的杀虫剂新品种,以达到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兼防治、减缓害虫抗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克服了含单一活性组分杀虫剂的不足,主要对抗药性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有出色的兼防效果,同时降低了施药量,减轻了农民了用药负担和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发现螺螨酯和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中的一种以一定比例复配,对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具有兼防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包括组分I和组分II,所述的组分I为螺螨酯,所述的组分II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中的一种,所述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40∶1-1∶4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进一步优选为20∶1-1∶20,其中,组分II选择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中的一种时,组分I和组分II之间的增效作用更为明显,共毒系数在120以上,对抗药性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的兼防效果较好。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10∶1-1∶10;所述的组分II为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中的一种,组分I和组分II之间的增效作用也较为显著,共毒系数CTC均在180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组合物制备得到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制剂,上述剂型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得到,比较好的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等,制得的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90%。
在保证兼防效果较好的前提下,为降低农民用药成本,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5%-50%,其中有效成分中组分II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茚虫威中的一种,选用该组成的农药制剂时,不但对抗药性螨类和鳞翅目类害虫的兼防效果好,而且成本低,施药量明显降低。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有效成分中组分II为茚虫威,且组分I和组分II的质量比为40∶1-1∶40。选用该组成的农药制剂时,组分I和组分II增效作用明显,且对棉花棉铃虫和红蜘蛛的兼防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同时施药成本较低。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有效成分中组分II为氯虫苯甲酰胺,且组分I和组分II的质量比为5∶1-1∶2。选用该组成的农药制剂时,组分I和组分II增效作用较好,对菜豆菜青虫和红蜘蛛以及茄子上甜菜夜蛾和红蜘蛛兼防效果以及速效性均较好,同时施药量较少。
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也可由氟虫双酰胺代替,此时,组分I和组分II的质量比为5∶1-1∶5,选用该组成的农药制剂时,防治观赏菊花斜纹夜蛾和红蜘蛛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制备成上述制剂时还需要添加辅助剂,所述的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pH调节剂、填料、水、助溶剂、崩解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上述辅助剂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实验确定。
上述辅助剂中:
所述的溶剂或助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己酮、二甲亚砜、乙酸仲丁酯、芳烃溶剂油、油酸甲酯和植物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化剂包括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或其磷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其磷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其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分散剂和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润湿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乙氧基化物和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消泡剂包括有机硅氧烷、聚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镁铝、聚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pH调节剂包括盐酸、磷酸、醋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氨水、三乙醇胺和苯甲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填料包括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白炭黑、玉米淀粉、凹凸棒土、膨润土、硅藻土和滑石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崩解剂包括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尿素和硫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制成产品使用时,即可以是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使用时直接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也可选择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果树、棉花、小麦、蔬菜、水稻、花卉中的一种或几种。尤其是鳞翅目和螨类害虫的防治。所述的害虫包括甜菜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棉铃虫、柑橘潜叶蛾、二化螟、红蜘蛛、叶螨等中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与单剂相比,该杀虫组合物对鳞翅目和螨类害虫有明显的增效、提高了防治效果;
(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以及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3)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有利于克服害虫抗性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4)与市场中大多单剂相比,扩大了杀虫谱,达到螨类和鳞翅目类兼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复配增效作用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组合物以螺螨酯和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中的一种为有效成分,它们之间组合对抗性甜菜夜蛾、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红蜘蛛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且不仅仅是两种药剂作用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1:螺螨酯和茚虫威复配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抗性甜菜夜蛾和红蜘蛛
试验方法: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用喷雾法。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三龄幼虫,接入置放10克新鲜人工饲料的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接10头,每处理接5个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皿,每皿喷药液1毫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个浓度梯度。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检查死活虫数,计算死亡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半致死浓度)和供试药剂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然后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理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测定结果表明,螺螨酯与茚虫威的配比在40∶1-1∶40之间时,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0∶1-1∶10之间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对甜菜夜蛾、红蜘蛛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时,共毒系数均在180以上,实验数据请参见表1。表1中,有效成分的加入量按照质量比计算。
表1不同处理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上述测定中的茚虫威用氯虫苯甲酰胺代替,共毒系数也在150以上,增效作用明显,实验数据参见表2,表2中,有效成分的加入量按照质量比计算。
表2不同处理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制剂,比较好的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或水分散粒剂等。以下用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所有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主要针对市场上单一制剂大部分不能螨类害虫和鳞翅目累害虫兼防而主要对菜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等鳞翅目类的一种和红蜘蛛等进行药效统计,兼防的其他害虫不做统计。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
将有效成分、各种辅助剂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过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
本实施例中的茚虫威可替换为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方法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应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和红蜘蛛。将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按4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防治效果分别为83.5%、93.2%、90.2%和87.2%、97.1%、93.5%。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150g/L茚虫威悬浮剂按25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52.1%、74.2%和80.4%、77.2%,药后7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4.3%、90.1%和91.8%、79.8%;药后15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0.2%、91.4%和89.7%、75.3%。螺螨酯与茚虫威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棉花棉铃虫和红蜘蛛的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2:21%螺螨酯·环虫酰肼悬浮剂
将有效成分、分散剂、润湿剂、抗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机研磨得到21%螺螨酯·环虫酰肼悬浮剂。
本实施例中的环虫酰肼可替换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21%螺螨酯·环虫酰肼悬浮剂应用于防治小麦粘虫和红蜘蛛。将21%螺螨酯·环虫酰肼悬浮剂按2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15天对粘虫和红蜘蛛防治效果分别为94.7%、96.2%和94.5%、91.6%。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5%%环虫酰肼悬浮剂按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7天对粘虫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77.3%、92.7%和92.4%、89.4%,药后15天对粘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2.5%、93.8%和94.6%、87.4%。螺螨酯与环虫酰肼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麦粘虫和红蜘蛛的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3: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
将有效成分、助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搅拌成均匀油相;将防冻剂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剪切机剪切下将油相跟水相混合,制成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
本实施例3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可替代为茚虫威、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应用于防治菜豆菜青虫和红蜘蛛。将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乳剂按4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的对菜青虫和红蜘蛛防治效果分别为87.1%、95.3%、92.7%和89.2%、96.4%、93.4%。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3000倍,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天的对菜青虫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60.4%、80.5%和86.2%、75.4%,药后7天对菜青虫和红蜘蛛防效防效分别为75.8%、95.6%和94.2%、83.3%,药后15天对菜青虫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71.4%、90.2%和90.5%、77.3%。螺螨酯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观菜豆菜青虫和红蜘蛛的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4:50%螺螨酯·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成分、崩解剂、填料等辅助剂混合均匀,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而后在加入适量的水在造粒机上造粒,干燥箱中干燥而成的50%螺螨酯·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
本实施例中的氟虫双酰胺可替代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50%螺螨酯·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应用于防治观赏菊花斜纹夜蛾和红蜘蛛。将50%螺螨酯·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斜纹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4%、98.2%、94.6%和88.2%、95.4%、90.5%。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按3000倍,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菊花斜纹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67.8%、83.2%和87.9%、76.3%,药后7天对斜纹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4.5%、92.7%和93.2%、81.6%,药后15天对斜纹夜蛾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70.8%、89.7%和90.2%、78.4%。螺螨酯与氟虫双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观赏菊花斜纹夜蛾和红蜘蛛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单剂。
实施例5:30%螺螨酯·唑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成分、崩解剂、填料等辅助剂混合均匀,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而后在加入适量的水在造粒机上造粒,干燥箱中干燥而成的30%螺螨酯·唑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本实施例中的唑虫酰胺可替代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30%螺螨酯·唑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应用于防治苹果树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将30%螺螨酯·唑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2%、98.8%、94.5%和85.3%、94.4%、91.2%。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15%唑虫酰胺乳油按3000倍,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67.2%、89.4%和86.2%、73.7%,药后7天对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6.5%、92.3%和93.2%、83.9%,药后15天对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0.1%、89.7%和89.9%、79.6%。螺螨酯与唑虫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桃小食心虫和红蜘蛛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单剂。
实施例6:25%螺螨酯·三氟甲吡醚微乳剂
将有效成分、乳化剂、助溶剂混合均匀成油相和防冻剂、水混合均匀成水相,而后把油相加到水相中搅拌均匀透明,得到25%螺螨酯·三氟甲吡醚微乳剂。
本实施例中的三氟甲吡醚可替代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25%螺螨酯·三氟甲吡醚微乳剂应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红蜘蛛。25%螺螨酯·三氟甲吡醚微乳剂4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二化螟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2%、96.7%、93.5%和87.5%、93.4%、90.2%。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10%三氟甲吡醚乳油按2000倍,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天的对二化螟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69.3%、87.1%和85.9%、71.7%,药后7天对二化螟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4.4%、93.2%和94.2%、78.5%,药后15天对二化螟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0.9%、89.6%和90.1%、72.7%。螺螨酯与唑虫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二化螟和红蜘蛛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单剂。
实施例7:50%螺螨酯·氟啶脲可湿性粉剂
将有效成分、各种辅助剂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过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50%螺螨酯·氟啶脲可湿性粉剂。
本实施例中的氟啶脲可替换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50%螺螨酯·氟啶脲可湿性粉剂应用于防治柑橘树潜叶蛾和红蜘蛛。将50%螺螨酯·氟啶脲可湿性粉剂按4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潜叶蛾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9%、95.2%、93.2%和87.6%、96.3%、92.4%。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10%氟啶脲水分散粒剂按25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潜叶蛾和红蜘蛛防效分别为64.1%、85.2%和75.6%、94.2%,药后7天对潜叶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2.5%、92.5%和93.7%、80.3%,药后15天对潜叶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69.8%、89.4%和90.4%、72.6%。螺螨酯与氟啶脲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柑橘树潜叶蛾和红蜘蛛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8:41%螺螨酯·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成分、崩解剂、填料等辅助剂混合均匀,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而后在加入适量的水在造粒机上造粒,干燥箱中干燥而成的即得41%螺螨酯·茚虫威可水分散粒剂。
本实施例中的茚虫威可替换为氯虫苯甲酰胺、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8制备得到的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应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和红蜘蛛。将41%螺螨酯·茚虫威可湿性粉剂按40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7%,98.2%、94.5%和86.2%、93.5%、90.2%。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150g/L茚虫威悬浮剂按2500倍,用同样的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54.3%、75.8%和83.1%、75.2%,药后7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8.6%、92.7%和91.9%、80.4%,药后15天对棉铃虫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2.3%、89.2%和89.7%、74.6%。螺螨酯与茚虫威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棉花棉铃虫和红蜘蛛的兼防、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单剂。
实施例9: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成分、崩解剂、填料等辅助剂混合均匀,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而后在加入适量的水在造粒机上造粒,干燥箱中干燥而成的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本实施例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可替代为茚虫威、唑虫酰胺、环虫酰肼、三氟甲吡醚、氟虫双酰胺或氟啶脲,按照相同的条件和配方比例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应用于防治茄子上甜菜夜蛾和红蜘蛛。将30%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4500倍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天、7天和15天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9%、98.3%、94.2%和86.4%、95.8%、92.4%。240g/L螺螨酯悬浮剂按3000倍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2000倍,用同样方法使用,药后1天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64.2%、84.6%和87.5%、70.2%,药后7天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8.1%、92.8%和94.6%、80.7%,药后15天对甜菜夜蛾和红蜘蛛的防效分别为70.2%、89.8%和89.4%、75.1%。螺螨酯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茄子甜菜夜蛾和红蜘蛛兼防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单剂。
以上实施例中我们使用的助剂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指: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系列)或其磷酸盐(农乳600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NP系列)或其磷酸盐(农乳NP-XP)、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系列)或其盐(AES)、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农乳33、34)、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70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BY系列)、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NNO)、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扩散剂MF)、聚羧酸盐分散剂(分散剂2700、T36)、十二烷基硫酸钠(K12)、脂肪醇乙氧基化物(AEO-4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TX-10)、萘磺酸盐(拉开粉BX),以上产品市场均大量有售。
Claims (4)
1.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组分I和组分II组成,所述的组分I为螺螨酯,所述的组分II为茚虫威,所述组分I与组分II的质量比为10:1-1:10。
2.一种适合农业使用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农业使用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农业使用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5%-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192832 CN102696651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192832 CN102696651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41750.8A Division CN103518721A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氟虫双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N201310443140.1A Division CN103493809A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环虫酰肼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N201310443025.4A Division CN103518732A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唑虫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N201310443157.7A Division CN103493816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N201310444667.6A Division CN103518757A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氟啶脲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N201310444285.3A Division CN103493812A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三氟甲吡醚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6651A CN102696651A (zh) | 2012-10-03 |
CN102696651B true CN102696651B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6889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10192832 Active CN102696651B (zh) | 2012-06-12 | 2012-06-12 |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966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8199A (zh) * | 2013-11-26 | 2014-02-26 | 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含溴虫苯甲酰胺的杀虫剂 |
CN103931642B (zh) * | 2014-03-16 | 2016-09-14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茚虫威和丁氟螨酯的农药组合物 |
CN106172412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杀螨组合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1291A (zh) * | 2009-08-20 | 2012-05-23 |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用作杀螨剂和杀昆虫剂的3-三唑基苯基取代的硫化物衍生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32383A (zh) * | 2010-04-25 | 2011-11-09 | 青岛凯源祥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和茚虫威的杀虫组合物 |
CN102379299A (zh) * | 2011-09-13 | 2012-03-21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螺虫乙酯的超低容量液剂 |
-
2012
- 2012-06-12 CN CN 201210192832 patent/CN1026966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1291A (zh) * | 2009-08-20 | 2012-05-23 |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用作杀螨剂和杀昆虫剂的3-三唑基苯基取代的硫化物衍生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6651A (zh) | 2012-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6282C (zh) | 含氯虫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626110B (zh) | 含有茚虫威的复配农药组合物 | |
CN103300000A (zh) | 一种含环虫酰肼与酰胺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355300A (zh)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
CN102342291A (zh) |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菊酯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657176A (zh) | 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烟雾剂 | |
CN102696651B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2696655B (zh) | 含有螺螨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1485329B (zh) |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228056B (zh) |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609585B (zh) | 含有螺螨酯和噻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300036A (zh) |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246778A (zh) | 一种增效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584322B (zh) | 一种含氰烯菌酯与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609586B (zh) | 含有螺螨酯和呋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493812A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三氟甲吡醚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518721A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氟虫双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493816B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2077833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1926331A (zh) | 一种含多杀霉素与氟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493809A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环虫酰肼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518757A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氟啶脲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4472489A (zh) |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氯氟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518732A (zh) | 一种含有螺螨酯和唑虫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3141501B (zh) | 呋虫胺与乙螨唑复配杀虫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