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5300A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5300A CN103355300A CN2012100949756A CN201210094975A CN103355300A CN 103355300 A CN103355300 A CN 103355300A CN 2012100949756 A CN2012100949756 A CN 2012100949756A CN 201210094975 A CN201210094975 A CN 201210094975A CN 103355300 A CN103355300 A CN 1033553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yridalyl
- worm hydrazides
- methoxyfenozide
- furan tebufenozide
- chlor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该组合物的主要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其中活性成分A为啶虫丙醚,活性成分B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中任意的一种,且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1:80~80:1,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花卉、玉米上的多种害虫,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对人畜安全,无药害,环境相容性好;制剂粘着力增强,耐雨水冲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害虫的应用。
背景技术
啶虫丙醚(pyridalyl)化学名称:2-[3-[2,6-二氯-4-[(3,3-二氯-2-丙烯基)氧基]苯氧基]丙氧基]-5-(三氟甲基)嘧啶,分子式:C32H14F3NO3。啶虫丙醚具有与现有杀虫剂完全不同的结构,并且对蔬菜和棉花上的许多鳞翅目害虫有卓越的杀虫活性。同时具有触杀和胃毒的作用,对鳞翅目害虫有不俗的防效,对蓟马也显示出一定的活性,并且啶虫丙醚对各种节肢动物的影响很小,所以它有望成为一个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效的工具。
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化学名称:N-叔丁基-N'-(3-甲基-2-甲苯甲酰基)-3,5-二甲基苯甲酰肼。甲氧虫酰肼为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一种。蜕皮激素类杀虫剂,抑制摄食。主要是干扰昆虫的 正常生长发育即使害虫蜕皮而死。
呋喃虫酰肼,化学名为N-(2,3-7-氢一2,7-二甲基.苯并呋喃.6一甲酰基)一N’一特丁基.N’.(3,5二甲基苯甲酰基)肼,呋喃虫酰肼作为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一特丁基双酰肼类化合物,具有双酰肼类化合物所普遍具有的蜕皮激素调控作用。昆虫蜕皮激素的主要成份是类固醇激素20-羟基蜕皮素,这是节肢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生长激素。当20-羟基蜕皮素浓度升高时,幼虫进入蜕皮阶段,此时幼虫停止进食,表皮细胞进行重组,通过与蜕皮激素受体蛋白紧密结合,激活受体蛋白,含有多种蛋白水解酶的蜕皮液进入蜕皮空间,表皮细胞增加蛋白质合成,生成新的上表皮和角质层。当20-羟基蜕皮素浓度降低时,昆虫发育进入下一阶段,包括蜕皮液中酶的活化、前表皮的消化和蜕皮液的再吸收。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完成蜕皮过程所需要的其它激素被释放出来,随之昆虫恢复进食。
氯虫酰肼(halofenozide),化学分子式:C18H19CLN2O2,氯虫酰肼主要作用于昆虫的蜕皮激素受体,限制蜕皮化。具有很好的内吸性,主要作用于昆虫的幼虫,引起过早的蜕皮;对成虫处理,能降低繁殖能力;还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
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分子式:C24H30N2O3,环虫酰肼为双酰肼类杀虫剂,害虫取食后几小时内抑制进食,同时引起害虫提前蜕皮导致死亡。它通过调节幼体荷尔蒙和蜕皮激素活动干扰昆虫的蜕皮过程,引起昆虫的过早蜕皮死亡。因其能够快速的抑制昆虫的进食,相对于其他常用的同类药剂来说,可减少对作物的危害。对夜蛾和其他的毛虫,不论在哪个时期,环虫酰肼都有很强的杀虫活性。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害螨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害螨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发明人大量试验发现,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增效作用显著,环境相容性极好,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用药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杀虫剂组合物除了包含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中任意一种的两种活性组分外,还包含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 为啶虫丙醚,活性成分B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中任意的一种,且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8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4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呋喃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氯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20~1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环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应用,所述的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花卉、玉米。
所述的应用,防治害虫包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
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中至少包含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80%、活性成分B 1%~80%、分散剂3%~15%、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80%、活性成分B 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10%、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 1%~6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05~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 1%~6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05%~2%、抗冻剂0%~8%、稳定剂0%~5%、溶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 1%~60%、溶剂0%~30%、乳化剂1%~15%、抗冻剂0%~10%、增稠剂0.05%~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 1%~60%、溶剂0%~30%、乳化剂3%~20%、抗冻剂0%~10%、增稠剂0%~2%、消泡剂0.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余量。
组合物制成微胶囊悬浮剂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 1%~60%、高分子囊壁材料1%~12%、表面活性剂2%~10%、有机溶剂1%~15%、乳化剂1%~8%,pH调节剂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1%~60%、高分子囊壁材料2%~12%、表面活性剂3%~15%、有机溶剂1%~5%、乳化剂1%~6%、消泡剂0.1%~5%、增稠剂0.05%~2%、pH调节剂0.1%~5%、水加至100%。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 分散性 | 悬浮率 | 湿润时间 | 细度(通过45μm试验筛) | 含水量 |
本发明所有实例 | ≥90% | ≥90% | ≤90秒 | ≥98% | ≤2% |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 | ≥80% | ≥60% | ≤120秒 | ≥5% | ≤3% |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 分散性 | 悬浮率 | 湿润时间 | 细度(通过55μm试验筛) | 含水量 |
本发明所有实例 | ≥90% | ≥90% | ≤60秒 | ≥99% | ≤1.5% |
农药产品规格要求 | ≥80% | ≥60% | ≤120秒 | ≥95% | ≤3% |
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具有明显增效和持效作用;
(2)扩大了防治谱,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花卉、玉米上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
(3)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4)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不易产生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应用实施例一
实施例1 8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1%、甲氧虫酰肼8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6%、无患子粉4%、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 6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30%、甲氧虫酰肼3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5%、蚕沙5%、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 8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20%、甲氧虫酰肼60%、木质素磺酸盐6%、润湿渗透剂F 5%、碳酸钠2%、白炭黑加至100%,混合制得8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 6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20%、甲氧虫酰肼40%、十二烷基硫酸钠6%、木质素磺酸盐5%、膨润土2%、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5 4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0%、甲氧虫酰肼3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蚕沙4%、C8~10脂肪醇类0.12%、羟乙基纤维素0.16%、丙二醇3.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6 3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5%、甲氧虫酰肼15%、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5%、拉开粉BX 5%、C8~10脂肪醇类0.13%、黄原胶0.16%、甘油3.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7 25%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20%、甲氧虫酰肼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6%、月桂醇硫酸钠5%、三乙醇胺盐4%、丙醇8%、硅酮类化合物0.1%、三聚磷酸钠0.08%、丙三醇4.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8 2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8%、甲氧虫酰肼12%、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6%、植物油5%、硅酮类0.14%、硅酸铝镁0.15%、丙三醇4.1%、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悬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9 4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1%、甲氧虫酰肼4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6%、N,N-二甲基甲酰胺8%、乙二醇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0.18%、C10~20饱和脂肪酸类0.08%,去离子水补足100%,混合制得4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0 33%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30%、甲氧虫酰肼3%、三甲基环己烯酮6%、酚醛树脂0.2%、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7%、硅油0.09%,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33%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1 3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5%、甲氧虫酰肼25%、丙醇6%、丁醚6%、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6%、硅酸铝镁0.2%、C8~10脂肪醇类0.0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2 4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30%、甲氧虫酰肼10%、N,N-二甲基甲酰胺5%、N—辛基吡咯烷酮6%、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6.5%、三聚磷酸钠0.13%、癸酸0.13%,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4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水乳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3 1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啶虫丙醚1%、甲氧虫酰肼10%、聚异氰酸酯3.5%、多官能团酰基卤多胺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4%、植物油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盐酸1.5%、氢氧化钠1.0%、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11%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4 2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啶虫丙醚15%、甲氧虫酰肼5%、多官能团酰基卤二元醇5%、麦芽糖4%、蚕沙5%、乙酸乙酯6.5%,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7%、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C8~10脂肪醇类0.10%、酚醛树脂0.11%、氢氧化钠1.2%、柠檬酸1.2%、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0%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甲氧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5 81%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80%、呋喃虫酰肼1%、烷基酚聚氧乙烯嘧6%、十二烷基硫酸钠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1%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6 8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40%、呋喃虫酰肼4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茶枯5%、轻质碳酸钙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7 7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45%、呋喃虫酰肼3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6%、蚕沙5%、碳酸钠2%、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7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8 4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20%、呋喃虫酰肼20%、茶枯5.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碳酸氢钠2%、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4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9 2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0%、呋喃虫酰肼15%、烷基萘磺酸盐6%、月桂醇硫酸钠4.5%、硅酮类0.12%、酚醛树脂0.17%、乙二醇3.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0 4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0%、呋喃虫酰肼3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无患子粉4.5%、硅酮类0.09%、明胶0.15%、聚乙二醇2.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1 3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10%、呋喃虫酰肼2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润湿渗透剂F 4.5%、苯基酚聚氧乙基醚7%、N,N-二甲基甲酰胺8%、硅油0.08%、三聚磷酸钠0.12%、二甘醇3.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2 3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5%、呋喃虫酰肼3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6%、蚕沙4%、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5%、三甲基环己烯酮8%、C8~10脂肪醇类0.09%、三聚磷酸钠0.16%、丙三醇4.0%、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悬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3 41%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40%、呋喃虫酰肼1%、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6%、三甲基环己烯酮4%、甘油4.1%、海藻酸钠0.16%、C8~10脂肪醇类0.11%,去离子水补足100%,混合制得41%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4 22%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2%、呋喃虫酰肼20%、乙腈6%、羟乙基纤维素0.2%、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7%、C10~20饱和脂肪酸类0.08%,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22%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5 1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10%、呋喃虫酰肼5%、三甲基环己烯酮4%、丙醇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酚醛树脂0.15%、硅酮类化合物0.09%,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5%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6 2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15%、呋喃虫酰肼5%、植物油5.5%、N,N-二甲基甲酰胺5.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4%、三聚磷酸钠0.15%、硅酮类1.8%,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2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水乳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7 3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啶虫丙醚25%、呋喃虫酰肼5%、多官能团酰基卤二元醇3%、褐藻酸钠2%、月桂醇硫酸钠5%、木质素磺酸盐5%、N-吡咯烷酮4%、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5%,柠檬酸1.4%、氢氧化钠1.2%、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3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8 2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啶虫丙醚10%、呋喃虫酰肼10%、聚异氰酸酯5%、多官能团酰基卤多胺3%、明胶2.5%、植物油7%,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3%、C8~10脂肪醇类0.07%、三聚磷酸钠1.2%、氢氧化钠1.4%、柠檬酸1.6%、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0%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呋喃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可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29 5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5%、氯虫酰肼5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拉开粉BX 5%、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0 6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40%、氯虫酰肼20%、脂肪胺聚氧乙烯嘧5%、皂角粉6%、尿素2.6%、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1 3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0%、氯虫酰肼2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4%、月桂醇硫酸钠4.6%、C8~10脂肪醇类0.13%、酚醛树脂0.1%、丙二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2 3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15%、氯虫酰肼1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6%、月桂醇硫酸钠4%、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6%、植物油5%、硅酮类化合物0.1%、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0.12%、聚乙烯醇2.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悬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3 11%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10%、氯虫酰肼1%、N-吡咯烷酮6%、海藻酸钠0.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C8~10脂肪醇类0.12%,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11%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4 2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5%、氯虫酰肼20%、丙酮5%、乙二醇甲醚5%、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6%、瓜胶0.18%、硅油0.08%、甘油3.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水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5 4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啶虫丙醚30%、氯虫酰肼10%、多官能团酰基卤多胺3%、聚异氰酸酯4%、蚕沙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2.8%、十二烷基硫酸钠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山梨酸1.4%、氢氧化钠1.6%、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40%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6 2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啶虫丙醚15%、氯虫酰肼10%、多官能团酰基卤二元醇5%、变形乳蛋白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乙腈6%,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5%、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3%、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0.09%、羟乙基纤维素1.2%、山梨酸0.4%、氢氧化钠0.5%、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5%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7 8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啶虫丙醚40%、环虫酰肼4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5%、无患子粉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可湿性粉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呋喃虫酰肼、甲氧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8 5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啶虫丙醚20%、环虫酰肼3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7%、月桂醇硫酸钠3%、葡萄糖3%、轻质碳酸钙加至100%,混合制得5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水分散粒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39 4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悬浮剂
啶虫丙醚10%、环虫酰肼3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拉开粉BX 4%、C8~10脂肪醇类0.12%、海藻酸钠0.16%、丙二醇3.7%、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0 3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悬乳剂
啶虫丙醚20%、环虫酰肼1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6%、润湿渗透剂F 4%、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6%、丙醇5%、硅酮类0.1%、白糊精0.12%、二甘醇3.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悬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1 22%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乳剂
啶虫丙醚20%、环虫酰肼2%、三甲基环己烯酮6%、羟乙基纤维素0.2%、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7%、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1.4%,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22%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2 2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水乳剂
啶虫丙醚10%、环虫酰肼10%、三甲基环己烯酮5%、丙酮5%、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6%、白糊精0.1%、C10~20饱和脂肪酸类0.14%、聚乙二醇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水乳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3 25%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啶虫丙醚20%、环虫酰肼5%、聚异氰酸酯4%、甲醛4%、十二烷基硫酸钠6%、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乙腈6%、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5%、山梨酸1.8%、氢氧化钠0.9%、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5%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胶囊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44 2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啶虫丙醚15%、环虫酰肼5%、变形乳蛋白5%、聚乙烯醇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乙酸乙酯6%,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酮类化合物0.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2%、氢氧化钠1.4%、柠檬酸1.5%、水加至100%重量份,制得20%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微囊悬浮-悬浮剂。
将有效活性成分环虫酰肼换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时分别将各混配剂的母液稀释成五个系列浓度,分别置于烧杯中备用。采用先浸叶后接虫的方法,将未接触任何药剂的大小一致的叶片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泡5s后取出、自然晾干,放入养虫盒中,然后接上供试幼虫,在25℃条件下饲养,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所用试虫数为50头,同时设空白对照,于72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值。若对照死亡率大于10%,则视为无效试验。计算公式如下:
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
死亡率(%)=———————————— ×100
药前活虫数
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
校正死亡率(%)= ——————————————×100
100-对照组死亡率
将害虫校正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y),处理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值。按照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啶虫丙醚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啶虫丙醚的LC50
B的毒力指数(TI)= ——————————×100
活性成分B的LC50
啶虫丙醚的LC50
M的毒力指数(ATI)= ————————×100
M的LC5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 啶虫丙醚的TI×P啶虫丙醚+活性成分B的TI×P活性成分B
M的ATI
共毒系数(CTC)= ——————×100
M的TTI
式中:M为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活性成分B为活性成分B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P啶虫丙醚为啶虫丙醚在组合物中所占的比例。
注:活性成分B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中任意的一种。
应用实施例二:
供试害虫:水稻稻纵卷叶螟。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一
表1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
由表1可知,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复配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配在80:1至1:8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80:1至1:8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得配比在10:1至1:1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重量比为1: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发现,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复配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害虫也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大于220。
应用实施例三:
供试害虫:棉花棉铃虫。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啶虫丙醚、呋喃虫酰肼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二
表2 啶虫丙醚与呋喃虫酰肼不同配比对棉花棉铃虫的毒力测定
由表2可知,啶虫丙醚与呋喃虫酰肼复配防治棉花棉铃虫的配比在80:1至1:8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80:1至1:8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啶虫丙醚与呋喃虫酰肼的配比在10:1至1:1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啶虫丙醚与呋喃虫酰肼重量比为1: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发现,啶虫丙醚与呋喃虫酰肼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复配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害虫也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大于250。
应用实施例四:
供试害虫:甘蓝小菜蛾。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啶虫丙醚、环虫酰肼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三
表3啶虫丙醚与环虫酰肼不同配比对甘蓝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由表3可知,啶虫丙醚与环虫酰肼复配防治甘蓝小菜蛾的配比在80:1至1:8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80:1至1:8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啶虫丙醚与环虫酰肼的配比在10:1至1:1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啶虫丙醚与环虫酰肼重量比为1: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发现,啶虫丙醚与环虫酰肼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复配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害虫也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大于220。
应用实施例五:
供试害虫:水稻二化螟。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啶虫丙醚、氯虫酰肼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四
表4啶虫丙醚与氯虫酰肼不同配比对水稻二化螟的毒力测定
由表3可知,啶虫丙醚与氯虫酰肼复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配比在80:1至1:8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80:1至1:8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啶虫丙醚与氯虫酰肼的配比在10:1至1:2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啶虫丙醚与氯虫酰肼重量比为1:2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发现,啶虫丙醚与氯虫酰肼配比在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时复配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害虫也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大于240。
应用实施例六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甘蓝菜青虫的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啶虫丙醚悬浮剂(自配),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市购),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
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前调查甘蓝菜青虫虫害指数,于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1天、3天、7天调查虫害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5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甘蓝菜青虫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 制剂用药量 | 药后1防效(%) | 药后3防效(%) | 药后7防效(%) |
实例1 | 15克/亩 | 97.01 | 97.14 | 97.09 |
实例2 | 25克/亩 | 99.59 | 99.87 | 99.64 |
实例15 | 14克/亩 | 98.17 | 98.54 | 98.28 |
实例16 | 15克/亩 | 99.66 | 99.99 | 99.94 |
实例29 | 27克/亩 | 97.24 | 97.51 | 97.40 |
实例30 | 25克/亩 | 98.14 | 98.49 | 98.33 |
实例37 | 16克/亩 | 99.89 | 100.00 | 99.92 |
实例38 | 30克/亩 | 98.79 | 99.13 | 98.94 |
10%啶虫丙醚悬浮剂 | 65克/亩 | 66.43 | 68.52 | 67.24 |
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45克/亩 | 65.51 | 66.78 | 66.09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 70克/亩 | 64.19 | 66.59 | 65.28 |
10%氯虫酰肼悬浮剂 | 100克/亩 | 62.69 | 64.71 | 63.82 |
10%环虫酰肼悬浮剂 | 70克/亩 | 63.49 | 64.81 | 64.02 |
由表5可以看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甘蓝菜青虫,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七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水稻三化螟的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啶虫丙醚悬浮剂(自配),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市购),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
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前调查水稻三化螟虫害指数,于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1天、5天、7天调查虫害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6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水稻三化螟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 制剂用量 | 药后1天防效(%) | 药后5天防效(%) | 药后7天防效(%) |
实例3 | 15克/亩 | 98.05 | 98.29 | 98.17 |
实例4 | 25克/亩 | 98.31 | 98.59 | 98.40 |
实例17 | 20克/亩 | 98.76 | 98.91 | 98.87 |
实例18 | 35克/亩 | 99.34 | 99.59 | 99.41 |
实例31 | 50克/亩 | 99.45 | 99.91 | 99.70 |
实例32 | 52克/亩 | 98.91 | 99.05 | 98.99 |
实例39 | 35克/亩 | 98.25 | 98.71 | 98.60 |
实例40 | 40克/亩 | 98.27 | 98.64 | 98.52 |
10%啶虫丙醚悬浮剂 | 60克/亩 | 64.21 | 66.39 | 65.18 |
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40克/亩 | 62.92 | 66.75 | 64.51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 70克/亩 | 63.19 | 67.55 | 65.93 |
10%氯虫酰肼悬浮剂 | 95克/亩 | 64.29 | 67.21 | 66.77 |
10%环虫酰肼悬浮剂 | 70克/亩 | 61.94 | 63.87 | 62.99 |
由表6可以看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三化螟,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八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棉花棉红铃虫的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啶虫丙醚悬浮剂(自配),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市购),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
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前调查棉花棉红铃虫害指数,于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1天、5天、7天调查虫害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7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棉花棉红铃虫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 制剂用量 | 药后1天防效(%) | 药后5天防效(%) | 药后7天防效(%) |
实例5 | 20克/亩 | 98.09 | 98.25 | 98.14 |
实例6 | 21克/亩 | 99.25 | 99.47 | 99.39 |
实例7 | 27克/亩 | 97.89 | 98.21 | 98.11 |
实例19 | 27克/亩 | 99.01 | 99.15 | 99.10 |
实例20 | 20克/亩 | 98.57 | 98.92 | 98.68 |
实例21 | 25克/亩 | 98.62 | 98.99 | 98.74 |
实例33 | 40克/亩 | 97.05 | 97.24 | 97.15 |
实例34 | 28克/亩 | 98.25 | 98.51 | 98.40 |
实例41 | 30克/亩 | 97.09 | 97.3 | 97.20 |
实例42 | 25克/亩 | 99.15 | 99.49 | 99.37 |
10%啶虫丙醚悬浮剂 | 65克/亩 | 64.15 | 66.91 | 65.83 |
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40克/亩 | 63.51 | 65.91 | 64.88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 65克/亩 | 65.19 | 67.42 | 66.81 |
10%氯虫酰肼悬浮剂 | 100克/亩 | 63.26 | 65.51 | 64.55 |
10%环虫酰肼悬浮剂 | 65克/亩 | 62.87 | 66.12 | 65.99 |
由表7可以看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棉花棉红铃虫,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九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的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啶虫丙醚悬浮剂(自配),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市购),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
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前调查玉米二点委夜蛾虫害指数,于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1天、5天、7天调查虫害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8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 制剂用药量 | 药后1天防效(%) | 药后5天防效(%) | 药后7天防效(%) |
实例8 | 40克/亩 | 98.34 | 98.69 | 98.51 |
实例9 | 20克/亩 | 97.01 | 97.09 | 97.06 |
实例10 | 32克/亩 | 97.10 | 98.18 | 97.12 |
实例22 | 25克/亩 | 98.05 | 98.14 | 98.10 |
实例23 | 20克/亩 | 97.02 | 97.13 | 97.10 |
实例24 | 39克/亩 | 97.12 | 97.20 | 97.15 |
实例35 | 20克/亩 | 98.45 | 98.87 | 98.52 |
实例36 | 37克/亩 | 98.59 | 98.99 | 98.88 |
实例43 | 38克/亩 | 98.25 | 98.43 | 98.37 |
实例44 | 40克/亩 | 98.43 | 98.59 | 98.48 |
10%啶虫丙醚悬浮剂 | 65克/亩 | 64.15 | 66.91 | 65.83 |
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40克/亩 | 63.51 | 65.91 | 64.88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 65克/亩 | 65.19 | 67.42 | 66.81 |
10%氯虫酰肼悬浮剂 | 100克/亩 | 63.26 | 65.51 | 64.55 |
10%环虫酰肼悬浮剂 | 65克/亩 | 62.87 | 66.12 | 65.99 |
由表8可以看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十 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茄子蓟马的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杨凌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啶虫丙醚悬浮剂(自配),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市购),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10%环虫酰肼悬浮剂(自配)。
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药前调查茄子蓟马虫害指数,于虫害发生初期施药,施药后1天、5天、7天调查虫害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9啶虫丙醚、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及其复配防治茄子蓟马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 制剂用量 | 药后1天防效(%) | 药后5天防效(%) | 药后7天防效(%) |
实例11 | 30克/亩 | 98.29 | 98.51 | 98.43 |
实例12 | 20克/亩 | 98.37 | 98.62 | 98.50 |
实例13 | 48克/亩 | 97.09 | 97.18 | 97.11 |
实例14 | 40克/亩 | 98.64 | 98.83 | 98.69 |
实例25 | 45克/亩 | 98.92 | 99.05 | 98.95 |
实例26 | 40克/亩 | 98.47 | 98.75 | 98.69 |
实例27 | 30克/亩 | 98.29 | 98.54 | 98.37 |
实例28 | 48克/亩 | 99.00 | 99.05 | 99.04 |
10%啶虫丙醚悬浮剂 | 70克/亩 | 64.51 | 65.93 | 64.90 |
240克/升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50克/亩 | 65.17 | 66.32 | 65.91 |
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 | 75克/亩 | 65.47 | 67.12 | 66.90 |
10%氯虫酰肼悬浮剂 | 100克/亩 | 62.19 | 65.34 | 64.27 |
10%环虫酰肼悬浮剂 | 75克/亩 | 63.18 | 66.31 | 65.07 |
由表9可以看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茄子蓟马,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且持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后经过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试验得出,啶虫丙醚与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环虫酰肼、氯虫酰肼复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后对各类作物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等常见害虫的防效均在95%以上,优于单剂防效,增效作用明显。
Claims (9)
1.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 为啶虫丙醚,活性成分B为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氯虫酰肼、环虫酰肼中任意的一种,且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1:80~8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40~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呋喃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氯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20~10:1。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啶虫丙醚和环虫酰肼的重量比为1:10~10:1。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应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防治害虫包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蓟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4975.6A CN10335530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4975.6A CN10335530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5300A true CN103355300A (zh) | 2013-10-23 |
CN103355300B CN103355300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4935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94975.6A Active CN103355300B (zh) | 2012-03-31 | 2012-03-31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55300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1388A (zh) * | 2012-12-04 | 2013-07-03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738038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环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43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呋喃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37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甲氧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41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氯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6857527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新昌县赛因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氯氟醚菊酯的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857526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新昌县赛因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
CN109769817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19344342A (zh) * | 2024-12-27 | 2025-01-24 | 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农作物杀虫的环保型复配水乳剂及其制备工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4289A (zh) * | 1999-05-28 | 2001-07-18 | 瓦伦特美国公司 | 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JP2007246496A (ja) * | 2006-03-20 | 2007-09-27 | Mitsui Chemicals Inc | ペースト状農薬製剤 |
-
2012
- 2012-03-31 CN CN201210094975.6A patent/CN1033553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4289A (zh) * | 1999-05-28 | 2001-07-18 | 瓦伦特美国公司 | 杀虫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JP2007246496A (ja) * | 2006-03-20 | 2007-09-27 | Mitsui Chemicals Inc | ペースト状農薬製剤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OHN C. PALUMBO: "EVALUATION OF PYRIDALYL FOR CONTROL OF LEPIDOPTEROUS LARVAE ON FALL LETTUCE, 2004", 《ARTHROPOD MANAG TESTS》, vol. 30, no. 1, 31 January 2005 (2005-01-31), pages 1 - 3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1388A (zh) * | 2012-12-04 | 2013-07-03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738038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环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37A (zh) * | 2013-12-25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甲氧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43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呋喃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4738041A (zh) * | 2013-12-26 | 2015-07-0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三氟甲吡醚和氯虫酰肼的复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6857527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新昌县赛因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氯氟醚菊酯的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6857526A (zh) * | 2016-12-30 | 2017-06-20 | 新昌县赛因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啶虫丙醚和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
CN109769817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19344342A (zh) * | 2024-12-27 | 2025-01-24 | 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农作物杀虫的环保型复配水乳剂及其制备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5300B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5300A (zh) | 一种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 |
CN100586282C (zh) | 含氯虫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83764A (zh) | 一种含有溴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626110B (zh) | 含有茚虫威的复配农药组合物 | |
CN102396508A (zh) | 一种含噻虫嗪的新型农药组合物 | |
CN103283744A (zh)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300044A (zh) | 一种含环虫酰肼与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83734A (zh)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2035B (zh) | 一种含有甲氧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210321A (zh) | 一种含有乙螨唑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238613A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8833A (zh) | 一种含有氟啶虫胺腈与生物源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314987A (zh) | 一种含环虫酰肼和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50716A (zh) | 一种含螺虫乙酯和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300036A (zh) |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396471A (zh) | 一种含乙基多杀菌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5994275B (zh) | 一种环虫酰肼与生物源类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371154B (zh) | 一种含氟虱磺胺与生物源类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355299A (zh) | 一种含啶虫丙醚与沙蚕毒素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355320A (zh) | 一种高效环保农药复配组合物 | |
CN103478135B (zh) | 一种含环虫腈与双酰肼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83771A (zh)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246762A (zh) | 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796960A (zh) | 一种含噻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283738A (zh) | 一种含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715500 Pucheng Shaanxi chemical base industrial park, Shaanxi, Weinan Patentee after: Shaanxi yitianfeng crop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5500 Pucheng Shaanxi chemical base industrial park, Shaanxi, Weinan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OL01 |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 ||
OL01 |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