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53295A - 电动车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3295A
CN102653295A CN2011100541738A CN201110054173A CN102653295A CN 102653295 A CN102653295 A CN 102653295A CN 2011100541738 A CN2011100541738 A CN 2011100541738A CN 201110054173 A CN201110054173 A CN 201110054173A CN 102653295 A CN102653295 A CN 10265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frame
trailing wheel
whee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541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541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3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的结构,至少包括车架、后避震器、后轮框架及后轮;车架的水平管部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后车架,后车架具有后避震器连结部;后轮框架设有连结部、后轮接设部及枢接部;后避震器一端连接于车架的后车架的后避震器连结部,另一端连接于后轮框架的连结部上;后轮框架的枢接部与车架的后车架连接;后轮设有轮毂马达,且后轮接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上,后轮的轮毂马达设有固定轴,后轮藉由固定螺栓与固定轴连结,固定轴朝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的方向侧延设有固定部,固定轴的固定部穿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后以固定螺帽来螺设于固定轴的固定部上,令后轮被固定于后轮框架上,令后轮的轮距的宽度的提升不再被后轮框架所限制。

Description

电动车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动车的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能提升后轮的轮距宽度的自由度,进而能提升电动车的行车安全性的电动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1,请参阅图1、2所示,至少包括有:车架11、后避震器12、后轮框架13、后轮14;
该车架11,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111,该转向把手111的下方接设有头管112,该头管112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113,该前避震器113固设有前轮114,该车架11后端设有朝车体后方延设有后避震器12;
该后避震器12的后端设有后轮框架13;
该后轮框架13为ㄇ字型的框架,其二侧端分别设有后轮接设部131,该后轮接设部131可供后轮14枢设用;
该后轮14为设有轮毂马达141,该后轮14藉由电池B的电力来令轮毂马达141作动,进而使电动车1行进。
另请配合图2、3参阅,该后轮14包括有双轮式后轮14a及单轮式后轮14b二种,不论是双轮式后轮14a或单轮式后轮14b的后轮14,其是以一固定轴15穿设于后轮14后,该固定轴15之二端再嵌设于后轮框架13的后轮接设部131上,并以一固定螺帽151螺设于固定轴15之二端,藉此来令后轮14得以固定于后轮框架13上。
现有之电动车1藉由上述方式固然可令后轮14稳固的固定于后轮框架13上,但如图2、3所示般,现有的电动车1的后轮14是被架设于后轮框架13所界定的内侧空间内,亦即该后轮14的外侧是介设有后轮框架13,因此该后轮14的轮距宽度会受到后轮框架13的限制,且后轮框架13占据该电动车1后部的横向宽度,而不利于该电动车1的行车;另、如众所周知,轮距越宽对于行车时车辆的稳定性就越加的稳定,是以现有电动车1藉由上述方式来将后轮14固定于后轮框架13上,会造成后轮14轮距宽度的自由度受到严重的限制。
有鉴于现有的电动车1的后轮14固定于后轮框架13的结构具有上述的缺失。因此,要如何开发出可增进后轮14轮距宽度自由化的后轮14与后轮框架13的连结结构,实为目前车辆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是在于克服现有电动车后轮轮距宽度受到后轮框架的限制,而无法提升后轮轮距宽度自由化来增进行车安全的缺失。
为此,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结构,至少包括有车架、后避震器、后轮框架及后轮;该车架的水平管部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一后车架,该后车架具有后避震器连结部;该后轮框架设有连结部、后轮接设部及枢接部;该后避震器一端连接于车架的后车架的后避震器连结部,另一端连接于该后轮框架的连结部上;该后轮框架的枢接部是与车架的后车架连接;该后轮设有轮毂马达,且该后轮是接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上,其中,该后轮的轮毂马达设有一固定轴,该后轮是藉由固定螺栓来与固定轴连结,该固定轴朝该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的方向侧延设有固定部,该固定轴的固定部是穿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后以固定螺帽来螺设于固定轴的固定部上,藉此来令后轮被稳固的固定于该后轮框架上,藉此来令该后轮的轮距的宽度的提升不再被后轮框架所限制,而能提升后轮的轮距宽度的自由度,进而能提升电动车的行车安全性。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与枢接部之间连接有支撑臂。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为只有单一支撑臂的单臂式后轮框架,且后轮为单轮式后轮。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为具有二支支撑臂的框架,且后轮为双轮式后轮。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设有刹车组,且该刹车组是位于后轮与支撑臂之间。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的轮框的轴孔设防尘盖。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固定轴于后轮的内轴承上设有C形扣环。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接设部设有穿孔。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固定轴于后轮的外轴承上设有C形扣环。
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单臂式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设有连结座,该连结座设有复数个螺固孔,另该后轮的刹车组设有复数个锁固孔,藉由螺丝穿设于螺固孔来螺设于锁固孔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动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电动车双轮式后轮与后轮框架立体图。
图3是现有电动车单轮式后轮与后轮框架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车双轮式后轮与后轮框架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电动车双轮式后轮与后轮框架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动车单轮式后轮与后轮框架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的另一实施例。
Figure BSA00000445783000031
Figure BSA00000445783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首先,请先参阅图4、5所示,本发明的电动车2,至少包括有:车架3、后避震器4、后轮框架5、后轮6及外壳7;
该车架3,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31,该转向把手31的下方接设有头管32,该头管32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33,该前避震器33固设有前轮34,该头管32是被外壳7所包覆,该车架3由头管32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供脚踏部71设置的水平管部35,该水平管部35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一后车架37,该后车架37朝后轮框架5方向设有后避震器连结部371,该后避震器连结部371可供后避震器4连结用;另该后车架37向上延设有二上升管部36,该二上升管部36之间设有可供电池B容置的容室361,该容室361的上方设有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362;
该后避震器4一端是连接于后车架37的后避震器连结部371上,该后避震器4的另一端则连接于后轮框架5的连结部51上,藉由后避震器4的设置可消弭来自后轮6的震动,以增进行车时的舒适性;
该后轮框架5设有连结部51、后轮接设部52及枢接部53,该后轮接设部52与枢接部53藉由支撑臂54来连接,该连结部51是供后避震器4连结用,该枢接部53是供后车架37连接用,该后轮接设部52具有穿孔521,藉此该后轮接设部52可供后轮6固设用。
该后轮6是设有轮毂马达61,该轮毂马达61设有固定轴8,该固定轴8朝后轮框架5的后轮接设部52的方向侧延设有固定部8a,该后轮6是藉由电池B的电力来令轮毂马达61作动,进而使本发明的电动车2行进。
本发明的实施,请参阅图5、6所示,图式中是以双轮式后轮6a(即具有二支支撑臂54)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电动车2的后轮6轮式后轮6a)与后轮框架5的连结方式,该双轮式后轮6a各自以固定轴8穿设于后轮6的轮毂马达61上,并藉由一C形扣环C套设于后轮6的轮框63的外轴承65上,再以一固定螺栓81螺设于固定轴8上,令该后轮6先与固定轴8来形成连结,再将固定轴8由后轮6的另一侧的轮框63、内轴承62、C形扣环C及刹车组66穿出后轮6,使该刹车组66是位于后轮6与支撑臂54之间,而后该后轮6再各自以固定轴8的固定部8a由后轮框架5的后轮接设部52的外侧,向内穿设于后轮框架5的后轮接设部52的穿孔521内,再藉由一固定螺帽82来螺设于固定轴8的固定部8a上,藉此来使后轮6可以稳固的固定于后轮框架5上;另由于该后轮6是设于后轮框架5的外侧,因此该后轮6的最外侧仅是依靠固定螺栓81的支承,因此为避免后轮6于行车时产生偏移,该后轮6可藉由外轴承65与内轴承62处各设置的C形扣环C,而可避免后轮6于行车时产生偏移;同时为避免灰尘或地面水份进入轮框63内,于轮框63外侧轴孔631处设置防尘盖64,以避免灰尘或地面水份由轴孔631进入轮框63内而使外轴承65、轮毂马达61、固定轴8等构件的损坏。
次请参阅图7所示,当本发明的电动车2的后轮6与后轮框架5的连结方式,应用于单轮式后轮6b时,只须将该后轮框架5改变成单臂式后轮框架5a(即只有单一支撑臂54),同样的以固定轴8穿设于单轮式后轮6b的轮毂马达61上,并藉由一C形扣环C套设于单轮式后轮6b的外轴承65上,再以一固定螺栓81螺设于固定轴8上,令该单轮式后轮6b先与固定轴8来形成连结,再将固定轴8由单轮式后轮6b的另一侧的轮框63、内轴承62、C形扣环C及刹车组66穿出单轮式后轮6b,使该刹车组66是位于单轮式后轮6b与支撑臂54之间,而后该单轮式后轮6b再以固定轴8的固定部8a由单臂式后轮框架5a的后轮接设部52的内侧,向外穿设于单臂式后轮框架5a的后轮接设部52的穿孔521内,再藉由一固定螺帽82来螺设于固定轴8的固定部8a上,藉此来使单轮式后轮6b可以稳固的固定于单臂式后轮框架5a上;另再请参阅图8所示,该单臂式后轮框架5a的后轮接设部52向内设置一连结座55,该连结座55上设有复数个螺固孔551,该螺固孔551与单轮式后轮6b的刹车组66上的锁固孔661相对应,藉此可藉由螺丝S穿设于螺固孔551后螺设于刹车组66的锁固孔661上,来令该刹车组66可以获得稳定的定位效果;藉由单轮式后轮6b配置于单臂式后轮框架5a上,藉此可使电动车2的后部有一侧为开放状,进而可使电动车2的后部配件设置的自由度更能自由化。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固定轴8穿设于后轮6后,该后轮6以固定轴8的固定部8a来穿设于后轮框架5的后轮接设部52的穿孔521内,并于后轮6外侧端藉由固定螺栓81螺设于固定轴8的固定部8a上,藉此来令该后轮6与固定轴8形成连结,另于该固定轴8与后轮框架5以固定螺帽82来螺设于固定轴8上,藉此来令后轮6被稳固的固定于该后轮框架5上,藉由上述的后轮6与后轮框架5的连结方式,可使该后轮6的轮距宽度的提升不再被后轮框架5所限制,藉此藉由后轮6的轮距宽度设计自由度的提升,进而能提升电动车2的行车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上述之电动车的结构,确实能达成所诉求之目的与功效。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的结构,至少包括有车架、后避震器、后轮框架及后轮;该车架的水平管部后端向车体后方另延设有一后车架,该后车架具有后避震器连结部;该后轮框架设有连结部、后轮接设部及枢接部;该后避震器一端连接于车架的后车架的后避震器连结部,另一端连接于该后轮框架的连结部上;该后轮框架的枢接部是与车架的后车架连接;该后轮设有轮毂马达,且该后轮是接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上,其特征在于:该后轮的轮毂马达设有一固定轴,该后轮是藉由固定螺栓来与固定轴连结,该固定轴朝该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的方向侧延设有固定部,该固定轴的固定部是穿设于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后以固定螺帽来螺设于固定轴的固定部上,藉此来令后轮被稳固的固定于该后轮框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与枢接部之间连接有支撑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为只有单一支撑臂的单臂式后轮框架,且后轮为单轮式后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框架为具有二支支撑臂的框架,且后轮为双轮式后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设有刹车组,且该刹车组是位于后轮与支撑臂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的轮框的轴孔设防尘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固定轴于后轮的内轴承上设有C形扣环。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后轮接设部设有穿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固定轴于后轮的外轴承上设有C形扣环。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其中,该单臂式后轮框架的后轮接设部设有连结座,该连结座设有复数个螺固孔,另该后轮的刹车组设有复数个锁固孔,藉由螺丝穿设于螺固孔来螺设于锁固孔上。
CN2011100541738A 2011-03-04 2011-03-04 电动车的结构 Pending CN102653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41738A CN102653295A (zh) 2011-03-04 2011-03-04 电动车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541738A CN102653295A (zh) 2011-03-04 2011-03-04 电动车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295A true CN102653295A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29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541738A Pending CN102653295A (zh) 2011-03-04 2011-03-04 电动车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32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1373A (zh) * 2016-01-29 2016-04-20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滑板车后轮装配结构
CN110937064A (zh) * 2019-11-25 2020-03-31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压接结构及其平衡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1373A (zh) * 2016-01-29 2016-04-20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滑板车后轮装配结构
CN106741520A (zh) * 2016-01-29 2017-05-31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三轮滑板车的后轮装配结构及三轮滑板车
CN110937064A (zh) * 2019-11-25 2020-03-31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压接结构及其平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1216B2 (en) Motor mou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3144715A (zh) 具有龙骨骨架的双轮自平衡巡逻车
US20150048585A1 (en) Tricycle with foldable double -wheel assembly
CN105711713A (zh) 组合式三体两轮驱动电动车
CN206265228U (zh) 一种紧凑折叠自行车
JP2013209001A (ja) 二輪車
CN102653295A (zh) 电动车的结构
CN206242799U (zh) 自减震车轮
CN202063228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
CN101723012B (zh) 配备应急轮的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CN201395123Y (zh) 一种两用助行器
TWI570020B (zh) Electric locomotive
TW201235247A (en)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CN202624507U (zh) 一种无轴式防侧翻电动三轮车
CN102166992B (zh) 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承载装置
US20110017541A1 (en) Small Vehicle
CN20621809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104973119B (zh) 全地形车的电子转向辅助装置
CN221938385U (zh) 具有板式连接件的独轮车
CN215285131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踏板车
CN221293977U (zh) 一种机动两轮车用边车
CN215285122U (zh) 一种电动踏板车结构
CN204137254U (zh) 折叠自平衡电动车
CN20938218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1446943U (zh) 二、三轮车的支撑便利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