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0072B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0072B CN102630072B CN201110210783.2A CN201110210783A CN102630072B CN 102630072 B CN102630072 B CN 102630072B CN 201110210783 A CN201110210783 A CN 201110210783A CN 102630072 B CN102630072 B CN 1026300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suspends
- leg portion
- yok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5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40 moulding (composite 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99 solid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UYOGGFTLHZHEG-UHFFFAOYSA-N copper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Cu] IUYOGGFTLHZHE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包括:框架;振动板,外周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音圈,固定在所述振动板的下面;悬置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外侧边缘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在该悬置件的中心部形成贯通孔;轭,固定在所述悬置件上;永磁体,固定在所述轭的内侧收容槽的底面;以及板,固定在所述永磁体的上面,其中,在所述悬置件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在所述悬置件的形成有贯通孔的内侧边缘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各长孔连接的切开部,在所述悬置件上具备至少4个由所述长孔和切开部形成的支脚部,支脚部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其余一部分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所述上部及下部支脚部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轭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微型扬声器,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使支持扬声器磁路的悬置件具备立体形状,能够防止倾斜振动(tilting)的同时,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和高制动特性。
背景技术
通常,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装置。微型扬声器是主要使用于小尺寸的音响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耳机等近年来需求量大幅增多的便携式音响设备中的小型扬声器。
但是,具备微型扬声器的最近的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之类的移动通信设备将产生振动信号的结构作为必备结构。即,在最近的移动通信设备频繁地代替来电信号音而使用的振动信号,或者向画面直接输入信息的触摸屏方式中,具备用于产生确认输入状态的振动信号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微型扬声器是在具备发声结构的已有微型扬声器上追加了用于产生振动信号的结构的扬声器。微型扬声器被称为多功能驱动器或多功能电子音响转换器等。
现有结构的微型扬声器为通过使由盘簧支撑的振动体谐振而获得振动的结构。在现有的一般的微型扬声器中,在称为颤板的振动板的一侧的磁路上具有音圈,当向该音圈施加声音信号用电流时输出声音,当向该音圈施加振动信号用电流时使振动体发生振动。
参考图1说明现有结构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现有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00包括外壳110、声音发生用振动板101、音圈102、按上下方向配置N极和S极的永磁体104、板103、轭105以及悬置件106。电流通过导线a(114)和导线b(115)施加到音圈102。
所述音圈102的上端部固定在振动板101的下面而卷绕的同时向下延长。板103固定在永磁体104的上面。永磁体104与板103及轭105一起形成扬声器磁路部,同时构成发生振动信号的振动体。轭105被在中间形成贯通孔的圆板形态的悬置件106弹性支撑在所述外壳110上。
当通过导线a(114)和导线b(115),向这种结构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00的音圈102施加声音信号用电流时,磁路内的音圈102上产生电磁力,使振动板101振动,实现声音输出。
另外,当通过导线a(114)和导线b(115),向音圈102施加振动信号用电流时,促发由永磁体104、板103及轭105构成的磁路部(振动体)的上下运动,产生振动信号。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用于支持作为振动体的磁路部的悬置件构成为在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的平板形状,因这种形状特性,振动体(磁路部)振动时发生不希望发生的倾斜振动(tiling)或转动(rolling)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振动体的倾斜振动或(Tilting)转动(rolling),还有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悬置件的现有技术。
如图2所示,另一现有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20具备外壳130、声音发生用振动板121、音圈122、按上下方向配置N极和S极的永磁体124、板123、轭125及配重126部件。上述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20具备两个悬置件。即,包括上侧悬置件127及下侧悬置件128。
但是,如果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具备2个悬置件,随着配件的增加,发生工序不良及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为了确定振动频率,还需要考虑并列构成的多个悬置件,因此还发生因配件及工序造成振动频率偏差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具备分别上下弯曲的多个支脚部的悬置件,无需增加配件也容易组装,制造费用低廉,防止倾斜振动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振动板,外周部固定在上述框架上;音圈,固定在上述振动板的下面;悬置件,由弹性材料制作,外侧边缘部固定在上述框架上,在该悬置件的中心部形成贯通孔;轭(yoke),固定在上述悬置件上;永磁体,固定在上述轭的内侧收容槽的底面;以及板(plate),固定在上述永磁体的上面,其中,上述悬置件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上述悬置件的形成贯通孔的内侧边缘部形成有分别与上述长孔连接的切开部,上述悬置件上至少有4个以上的由上述长孔和切开部形成的支脚部,上述支脚部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其余部分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上述上部及下部支脚部的各个端部固定在上述轭上。
另外,优选在上述轭的上端部具备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上述悬置件的上部支脚部固定在上述轭的凸缘部的上侧,上述悬置件的下部支脚部固定在上述轭的凸缘部的下侧。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振动板,外周部固定在上述框架上;音圈,固定在上述振动板的下面;悬置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在中心部形成贯通孔;轭(yoke),固定在上述悬置件的贯通孔中;永磁体,固定在上述轭的内侧收容槽的底面;以及板(plate),固定在上述永磁体的上面,其中,上述悬置件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上述悬置件的外侧边缘部上形成有分别与上述长孔连接的切开部,上述悬置件上至少有4个以上由上述长孔和切开部形成的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其余一部分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所述上部及下部支脚部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另外,优选地,上述悬置件的内侧轭的上端部具备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上述悬置件的内侧边缘部固定在上述轭的凸缘部,上述悬置件的上部支脚部的端部固定在上述框架的内侧面的第1支点,上述悬置件的下部支脚部的端部固定在位于比上述第1支点低的位置的第2支点。
另外,优选上述上部支脚部和下部支脚部采用嵌入射出方式固定在上述框架上。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长孔的形成,以从上部俯视上述悬置件的平面图为基准,对称于上述贯通孔的中心。
另外,优选上述上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相对于上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上述下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相对于上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效果是:即便具备一个悬置件,也可防止倾斜振动现象。
另外,根据本发明,其效果是:因为张力和恢复力同时作用于本发明的上下弯曲的多个支脚部,能够获得快速响应性和高制动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其效果是:因为具备1个悬置件,相比于具备2个悬置件的技术,容易组装,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是另一个现有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是作为图3中多功能扬声器的特征性结构的悬置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和图6是从侧面和下面观察图4中悬置件的图。
图7是图4中悬置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9是图8中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悬置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10-框架
20-振动板
30-音圈
40-轭
50-永磁体
60-板
70-悬置件
71-贯通孔
73-长孔
75-切开部
76,78-支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2至图7,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扬声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的示意性剖面图。但是,对图3中表示悬置件70截面的部分,将上部支脚部76和下部支脚部78全部予以表示,这是在表示上部支脚部76后,以图7为基准旋转90度后的状态下表示了下部支脚部68的截面。图4是作为图3中多功能扬声器的特征性结构的悬置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和图6是从侧面和下面看图4中悬置件的图。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主要用于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或PMP等小型设备,同时具备扬声器的声音发出功能及作为信号的振动功能。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包括框架10、振动板(diaphragm)20、音圈30、轭(yoke)40、永磁体50、板60及悬置件70。
一般来说,上述框架10由塑料制作,构成扬声器的外形,在其内部固定各种组成部件。框架10包括主体11和上盖12及下盖14。本实施例中,框架10整体为圆筒形状。
但是,在其他实施例的情况下,以俯视的平面图为基准,框架整体可以变形为椭圆形、四边形等形状,此时,可以按照各形状变更内部部件。
在主体11和上盖12之间固定振动板20的边缘部。
上述振动板20上下振动而产生人能听到的声压,即声音。振动板20的边缘部如上所述固定在框架10上。振动板20通常由高分子化合物制作。
本实施例的振动板20以音圈30的上端部结合的边界部分为基准,分为位于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外侧的外侧部分。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分别为拱形(dome)形态,边界部分形成为平坦,以便于粘接到框架上。外侧部分还被称为边缘(edge)。另外,振动板的具体形状、材质及厚度可以进行多种变形。振动板可由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制造,也可用不同的复合材料制造内外侧。
上述音圈30固定在振动板20的下面。音圈30的上端部固定在振动板20的边界部分的下面。音圈30是导线沿着上下方向卷绕而形成。音圈30与设在框架上的端子(未图示)电连接。音圈30通过端子,从外部接收电流信号。
音圈30的下部位于板60和轭40之间的空间。如果向音圈30流入高频电流,则因与永磁体50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从而,结合在音圈30上的振动板20振动而发出声音。
上述轭(yoke)40固定在形成有悬置件70的贯通孔71的边缘部上。轭40由导磁性好的材料制造,其内侧具备凹形的收容槽。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轭40的上端部具备向外侧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凸缘部42,该凸缘部42沿圆周方向形成。
上述永磁体50形成为圆板形态,对应于轭40的收容槽。永磁体50被固定于轭40的内部底面。上述板60的直径与永磁体50几乎相同,固定在永磁体50的上面。板60由导磁性好的材料制作。
永磁体50及板60,与轭40的内侧壁隔开距离固定。在永磁体50及板60的外侧面和轭4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空间,音圈30的下部位于此空间。
另外,永磁体50、板60和轭40构成振动体的同时还构成扬声器磁路。即,永磁体50产生的磁通形成经过板60而进入轭40的磁通路(path)。
上述悬置件70是形成本发明主要特征的结构,由弹性材料,如磷青铜、不锈钢、钛铜、黄铜等金属材料制作。悬置件70的外侧边缘部72固定在框架10上,在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71。
所谓悬置件70具备的弹性是指从外部向物体施加力时其体积和形状改变,当解除外部力时返回到原来形状的性质,根据变形种类,分为体积弹性和形状弹性。本发明中,悬置件70为立体形状,基本与形状弹性相关。
本发明的悬置件的制作方法是:将平坦的金属板按照所需形状切断后,将其立体成形。图7表示将本实施例的支脚部76、78立体成形之前的平坦状态的悬置件70的平面图。
但是,如果将图4至图6的悬置件70表示为从上往下俯视的平面图,其形状与图7中表示的金属板没有多大差别,将图7的平面图看作悬置件70的平面图也无妨。
在悬置件70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成形的长孔73。在本实施例中,长孔73沿着圆周方向,窄且长地形成有4个。但是,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只要能形成支脚部,长孔的形状及个数可进行多种改变。另外,本实施例中,各个长孔73以图7为基准,相对于贯通孔71的中心形成对称。
在悬置件70的形成有贯通孔71的内侧边缘部,形成有与各个长孔73连接的切开部75。针对每个长孔各形成一个切开部75,共形成4个切开部75。
在悬置件70的内侧边缘部74上,具备由各个长孔73和切开部75形成的共4个支脚部76、78。
共4个支脚部中相互对置的2个支脚部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76,其余2个相互对置的支脚部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78。
即,2个上部支脚部76以贯通孔71为中心相互对置,分别由平坦的内侧边缘部74的一部分和向上弯曲的上部弯曲部77构成。
另外,2个下部支脚部78以贯通孔71为中心相互对置,分别由平坦的内侧边缘部74的一部分和向下弯曲的下部弯曲部79构成。
各个上部及下部支脚部76、78的端部,即平坦的内侧边缘部74固定在轭40上。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上部支脚部76的内侧边缘部74固定在轭凸缘部42的上侧,构成下部支脚部78的内侧边缘部74固定在轭凸缘部42的下侧。因此,上部支脚部76的内侧边缘部的固定位置比下部支脚部78的内侧边缘部高。
另外,上部及下部支脚部76、78可由适当的粘着剂等粘着于轭突缘部42,各个外侧边缘部可由嵌入射出等方法固定在框架10上。采用嵌入射出方法将支脚部固定于框架时,其优点是,制造工序简单,固定力优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举例说明了支脚部共由4个构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可具备6个支脚部,3个构成上部支脚部,其余3个构成下部支脚部,其他情况下,也可具备8个支脚部,4个构成上部支脚部,其余4个构成下部支脚部,可以进行多种改变。但是,多个支脚部相对于贯通孔71的中心构成对称。
另外,若将形成于悬置件70上的长孔73的具体形状进行变形,则还可以调节悬置件70的弹力。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的优点是:因具备包括上部支脚部76和下部支脚部78的悬置件70,尽管只具备一个悬置件,仍能遏制发生倾斜振动。
即,虽然只有一个悬置件70,但因向上部和下部弯曲的偶数个支脚部分别固定在轭的凸缘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其外侧边缘部固定在框架上,由此能够遏制对侧面方向的振动,能够遏制倾斜运动。如图3所示,因为是悬置件固定于3点的方式,比起2点固定的现有方式,遏制对侧面方向振动的能力非常优秀。
另外,因悬置件70具备2个上部支脚部76和2个下部支脚部78,其优点是,振动时张力和恢复力同时作用,从而能够获得快速响应特性和高制动特性。
另外,为了防止倾斜,只具备一个悬置件,所以具有如下优点:相比于采用2个悬置件防止倾斜的现有技术,因配件减少,降低发生组装工序不良的可能性,制造成本低廉。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用金属板制造悬置件70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悬置件可以利用拥有弹性的多种材料,如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材料制造,除了使板形材料塑性变形制造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倒入成型模具中来制造为立体形状。
另外,图8和图9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1a)。而且,图8以与图3一样方式表示悬置件70a的截面。
图8所示多功能微型扬声器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其区别是,悬置件70a的各个支脚部76a、78a不在内侧,而具备于外侧。
本实施例除悬置件的具体形状,其他结构与之前实施例相同,其作用效果也相同。因此,未说明的结构可以直接采用或适当变更前面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来应用。
图9是在将本实施例的支脚部76a、78a立体成形之前的、平坦状态的悬置件70a的平面图。本实施例的悬置件70a的外侧边缘部72a固定在框架10上,在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71a。
在悬置件70a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73a。长孔73a沿着圆周方向,窄且长地形成共4个。各个长孔73a以图9为基准,相对于贯通孔71a的中心形成对称。
在悬置件70a的外侧边缘部72a上,形成有与各长孔73a连接的切开部75a。针对各个长孔各形成一个切开部75a,共形成4个切开部75a。
在悬置件70a的外侧边缘部72a上具备由各个长孔73a和切开部75a形成的4个支脚部76a、78a。
共4个支脚部中相对于中心对称的2个支脚部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76a,其余2个相对于中心对称的支脚部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78a。
2个上部支脚部76a以贯通孔71a为中心相对称,分别由平坦的外侧边缘部72a的一部分和向上弯曲的上部弯曲部77a构成。
另外,2个下部支脚部78a以贯通孔71a为中心相对称,分别由平坦的外侧边缘部72a的一部分和向下弯曲的下部弯曲部79a构成。
各个上部及下部支脚部76a、78a的端部,即平坦的外侧边缘部72a固定在框架10上。在本实施例中,上部支脚部76a的端部,即外侧边缘部72a中构成上部支脚部的外侧边缘部固定在框架10内侧面的第1支点,构成下部支脚部78a的外侧边缘部72a固定在稍低于框架内侧的第1支点的第2支点。因此,上部支脚部76a的外侧边缘部的固定位置比下部支脚部78a的外侧边缘部的固定位置高。
另外,上部及下部支脚部76a、78a可由适当的粘着剂等粘着在轭的凸缘部42上,各个端部可由嵌入射出等方法固定在框架10上。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振动板,外周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音圈,固定在所述振动板的下面;
悬置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外侧边缘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在该悬置件的中心部形成贯通孔;
轭,固定在所述悬置件上;
永磁体,固定在所述轭的内侧收容槽的底面;以及
板,固定在所述永磁体的上面;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置件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在所述悬置件的已形成贯通孔的内侧边缘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各长孔连接的切开部,在所述悬置件上具备至少4个以上的偶数个由所述长孔和切开部形成的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其余一部分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所述上部和下部支脚部交替出现,所述上部及下部支脚部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轭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轭的上端部具备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所述悬置件的上部支脚部固定在所述轭的凸缘部的上侧,所述悬置件的下部支脚部固定在所述轭的凸缘部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孔形成为,从上方俯视所述悬置件的平面图为基准,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构成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所述下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
5.一种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振动板,外周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音圈,固定在所述振动板的下面;
悬置件,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在中心部形成贯通孔;
轭,固定在所述悬置件的贯通孔中;
永磁体,固定在所述轭的内侧收容槽的底面;以及
板,固定在所述永磁体的上面;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置件上形成有多个沿着圆周长长地贯通形成的长孔,在所述悬置件的外侧边缘部上形成有分别与所述各长孔连接的切开部,在所述悬置件上具备至少4个以上的偶数个由所述长孔和切开部形成的支脚部,所述支脚部中一部分向上弯曲形成上部支脚部,其余一部分向下弯曲形成下部支脚部,所述上部和下部支脚部交替出现,所述上部及下部支脚部的各个端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悬置件的内侧轭的上端部具备向外侧突出形成的凸缘部,所述悬置件的内侧边缘部固定于所述轭的凸缘部,所述悬置件的上部支脚部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内侧面的第1支点,所述悬置件的下部支脚部的端部固定在位于较所述第1支点低的位置的第2支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支脚部和下部支脚部采用嵌入射出方式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孔形成为,从上方俯视所述悬置件的平面图为基准,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构成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所述下部支脚部为2个,位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对称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1-0011121 | 2011-02-08 | ||
KR1020110011121A KR101096788B1 (ko) | 2011-02-08 | 2011-02-08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0072A CN102630072A (zh) | 2012-08-08 |
CN102630072B true CN102630072B (zh) | 2014-10-29 |
Family
ID=4550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667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2489U (zh) | 2011-02-08 | 2011-07-26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CN2011102107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0072B (zh) | 2011-02-08 | 2011-07-26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2667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72489U (zh) | 2011-02-08 | 2011-07-26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096788B1 (zh) |
CN (2) | CN202172489U (zh) |
WO (1) | WO20121085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96788B1 (ko) * | 2011-02-08 | 2011-12-21 |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KR101208737B1 (ko) * | 2012-07-27 | 2012-12-06 | (주)에이피솔루션즈 | 진동자 장치 |
US9271084B2 (en) | 2013-07-30 | 2016-02-23 | Apple Inc. | Suspension system for micro-speakers |
US9288582B2 (en) | 2013-07-30 | 2016-03-15 | Apple Inc. | Suspension system for micro-speakers |
CN105472491B (zh) * | 2016-01-04 | 2019-08-0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振动功能和发声功能的多功能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54566A (ja) * | 2001-05-23 | 2002-12-06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多機能型発音体の端子部の製造方法 |
CN1463207A (zh) * | 2001-06-11 | 2003-12-24 | 并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 振动型传动装置 |
JP2004064169A (ja) * | 2002-07-25 | 2004-02-26 | Shinetsu Fujitsu Kk | 振動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装着構造 |
KR20050067496A (ko) * | 2003-12-29 | 2005-07-0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다기능 엑츄에이터 |
CN202172489U (zh) * | 2011-02-08 | 2012-03-21 | 宝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32757B1 (ko) * | 2007-11-12 | 2009-12-21 | 에스텍 주식회사 | 다기능 스피커 |
KR100962594B1 (ko) * | 2007-11-13 | 2010-06-11 | 에스텍 주식회사 | 다기능 스피커 |
KR101047548B1 (ko) * | 2009-06-24 | 2011-07-07 |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KR101047549B1 (ko) * | 2009-06-24 | 2011-07-07 |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KR101040310B1 (ko) | 2010-01-11 | 2011-06-10 |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2011
- 2011-02-08 KR KR1020110011121A patent/KR10109678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4-13 WO PCT/KR2011/002620 patent/WO2012108581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7-26 CN CN2011202667312U patent/CN2021724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7-26 CN CN201110210783.2A patent/CN1026300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54566A (ja) * | 2001-05-23 | 2002-12-06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多機能型発音体の端子部の製造方法 |
CN1463207A (zh) * | 2001-06-11 | 2003-12-24 | 并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 振动型传动装置 |
JP2004064169A (ja) * | 2002-07-25 | 2004-02-26 | Shinetsu Fujitsu Kk | 振動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装着構造 |
KR20050067496A (ko) * | 2003-12-29 | 2005-07-0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다기능 엑츄에이터 |
CN202172489U (zh) * | 2011-02-08 | 2012-03-21 | 宝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72489U (zh) | 2012-03-21 |
WO2012108581A1 (ko) | 2012-08-16 |
CN102630072A (zh) | 2012-08-08 |
KR101096788B1 (ko) | 2011-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95704B2 (en) | Micro-speaker | |
KR101047549B1 (ko) |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
US9456280B2 (en) |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 |
CN201608881U (zh) | 多功能微型喇叭 | |
EP2408219A1 (en) | Micro speaker | |
US9820054B2 (en) |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having a suspending ring disposed for increased vibrating space | |
CN202178854U (zh) | 微型扬声器 | |
CN104010254A (zh) | 内环磁式微型扬声器 | |
CN102630072B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US7787650B2 (en) | Electromagnetic exciter | |
CN101998211B (zh) | 多功能微型喇叭 | |
CN104168527A (zh) | 微型扬声器 | |
EP3051840A1 (en) | Receiver having diaphragm with improved rigidity | |
JP2012518919A (ja) | 多機能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ー | |
CN102273228B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CN102273231B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CN201608887U (zh) | 多功能微型喇叭 | |
CN202514066U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CN102273230A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CN107005765B (zh) | 用于扬声器设备的隔膜 | |
CN102273227A (zh) |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 |
KR101018444B1 (ko) | 마이크로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04948339U (zh) | 发声器 | |
JP2010103894A (ja) |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