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8990B -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8990B CN102618990B CN201110034541.2A CN201110034541A CN102618990B CN 102618990 B CN102618990 B CN 102618990B CN 201110034541 A CN201110034541 A CN 201110034541A CN 102618990 B CN102618990 B CN 1026189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band
- warp
- parallel
- seat harness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安全带边带,包括:多根经线(1、3),纬线(2),所述纬线从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一个边缘向另一个边缘运行,在反转点处周期地反转方向,并且与所述经线(1、3)交织,其中所述纬线(2)在边缘部分(B)中的反转点处被折回以形成一环,以及锁夹线(5),所述锁夹线穿过所述纬线(2)的所述环进给,特征在于,所述锁夹线(5)放置在所述经线(1、3)之间,并且朝向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由所述纬线(2)和/或经线(1、3)覆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或6的前序部分中的特征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以及制造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座椅安全带用于例如机动车、飞机以及其它移动装置用以约束乘坐者。为了实现其功能,座椅安全带需要表现出预设的抗拉强度。而且,为了使乘坐者受到座椅安全带的尽可能小的阻挡、以及使乘坐者的衣服不会被损坏,座椅安全带通常应该包括表现出尽可能小的摩擦力的表面以及柔软边缘。
座椅安全带边带包括多根经线,所述经线以纵向方向运行,所述经线通过横切于所述经线运行的纬线而彼此连接。在织造过程中,纬线利用纬针从安全带边带的一侧经过所述经线穿梭(shot),并且在另一侧用锁夹线(catch thread)夹住,使得当收回纬针时,纬线不会随其抽回。在发生事故而加载负荷于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情况中,经线为承载负荷线,因此经线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而纬线承载较小的负荷并且主要形成安全带边带的表面。因此,纬线应该表现出比经线更好的表面特性,但是,更柔软的表面可能表现出比经线更弱的抗拉强度。
从EP 1 514 962 A2可知一种安全带边带,在其边缘区域包括经线,所述经线表现出与中心区域的经线不同的收缩特性。在相继的穿梭中,纬线与不同数量的经线交织,使得在边缘区域中,某些经线(例如仅在每第四个或第五个穿梭)被纬线绕圈。在织造安全带边带之后,安全带边带经热处理,在热处理期间,通过有意将边缘区域内的经线不同地收缩形成柔软边缘。
而且,已知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中边缘区域中的经线设计为比中心区域的经线细得多。由于边缘区域的更细的经线,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边缘更柔软,并且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更加均匀,因此,当座椅安全带边带与边缘摩擦时,座椅安全带边带的锯割效应被大大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柔软边缘的改进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方法。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以及一种包括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方法。
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相关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选的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出锁夹线放置在经线之间,并且锁夹线在朝向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由纬线和/或经线覆盖。
座椅安全带边带中的锁夹线本身具有在织造过程中将纬线保持在反转点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锁夹线必须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为此锁夹线不能在织造过程中撕裂而使得织造过程不得不因此中断。意外地,出现在表面的锁夹线向外翻对边缘的硬度产生重要的共同影响。由于锁夹线的功能,锁夹线的特性不同于纬线的特性,因此由于在纬线之间的表面上出现的锁夹线,表面变得很不均匀,并且例如边缘与乘坐者的衣服摩擦时,边缘的锯割效应被增强。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由于锁夹线放置在经线之间,并且由纬线和/或经线覆盖,现在边缘表面仅由纬线和/或经线限定。因此不再从外面看见锁夹线。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两个边缘因此几乎相同,即使采用锁夹线仅设置在一侧并且纬线仅从一侧插入的织造技术。
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不均匀面的缺点主要在于,它们被不同地磨损,并且座椅安全带边带因此在长期的磨损之后给观看者提供了一个较低价值的视觉上的印象。而且,当安全带边带以未对准方式安装时,不均匀边缘可能会使座椅安全带牵引器在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收回动作和抽出动作期间产生不希望的噪声。由此,当将安全带边带安装在座椅安全带牵引器中时,为了防止座椅安全带边带以未对准方式被不正确地安装,需要采用特定的增加成本的方法。不均匀边缘还导致座椅安全带边带经偏转器拉出时产生额外的噪声、导致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收回力与抽出力不利地变化、以及导致偏转器的安全带承载表面被不均匀地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将基于优选的实施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仅示出本发明中的包括锁夹线的座椅安全带边带,所述锁夹线放置在经线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座椅安全带边带可以再分为中心部分A和边缘部分B。在中心部分A中设有经线1,经线1具有线型为900至2100分特(dtex),并且设计为多单丝型(multifilaments),其包括没被捻的单丝或捻成上至每米长度150捻(twist)的单丝。经线1具有吸收发生事故时产生的拉力的功能,因此,经线1特别强韧并且因此也相对较硬。在边缘部分B中设有较细的经线3,所述经线3具有线型为400至1100分特,经线3也被设计为多单丝型,包括例如28根单丝。所述单丝被捻在一起形成上至每米长度150次(time)。
而且,设有纬线2,在织造安全带边带时,用纬针将纬线从一侧穿梭,经过由两层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对齐的经线1和3形成的梭口。在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边缘,利用锁夹线5将纬线2夹住,并且纬线2与锁夹线5利用编织针钩编。纬线2也是设计为多单丝型,其具有线型为280至1100分特,并且包括例如96根单丝,所述96根单丝被捻在一起形成每米长度130次。由于单丝的数量很大,纬线2尤其是自移动的,使得利用该纬线能够获得特别柔软和均匀的表面。锁夹线5也设计为多单丝型,并且具有线型为280分特,并且包括48根单丝每米80捻。而且,设有锁定线4,锁定线4与锁夹线5一起被引导,并且产生座椅安全带边带的纺织复合材料的更好的一致性。
如图1所示,边缘部分B中更细的经线3与纬线2交织以形成两层6和7,分别具有以下列方式形成的编织图案,在一侧为三根经线3的组Ⅲ、在另一侧为一根经线3的组Ⅰ交替地由纬线2穿过。纬线2为单独一根线,在织造过程中,纬线2以周期往复运动的形式被引导,并由此实现经线1和3的交叉连接,并且至少还形成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的主要部分。
在每个第二穿梭中,纬线2仅被引导经过经线3,并且相继地在向后运动时拉动锁夹线5至边缘部分B中,在完成织造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中,锁夹线5将停置在经线3之间并且朝向表面由纬线2覆盖。由于中心部分A中经线1编织至纬线2不同于边缘部分B中较细经线3编织至纬线2,锁夹线5优选地仅被拉入边缘部分B,最多至较细经线3之间的中心部分A的边缘。在纬线2的所述穿梭之后,在下一穿梭中纬线2经过至少一部分经线3穿梭,优选地经过层6或7中的一层,随后纬线2被锁夹线5夹住,并且当向后运动时,纬线2拉动锁夹线5以及一些经线3上至中心部分A。因此,在中心部分A的边缘,形成内部具有锁夹线5的整个柔软边缘,所述边缘的外部表面仅由纬线2和较细的经线3形成。因此,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边缘的相同的表面结构形成,即使纬线2仅在一侧由锁夹线5夹住,由于锁夹线5放置在较细的经线3之间,并且朝向表面完全由纬线2覆盖,因此不会出现在表面。
尤其,锁夹线5中的拉力载荷应该以这样的方式选定,使得纬针能够将锁夹线5与纬线2拉回,其中收回或携带运动能够自动地受到经线1和3的变化的织造方式的约束。经线1和3的织造方式是由纬线2形成的编织图案,纬线2经过所述经线1和3穿梭,并且经线1和3由此被独立地或共同地成组移动。现有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中心部分A中的编织图案是由两根成对的经线1形成的,两根成对的经线1分别在不同侧由纬线2交替地穿过。边缘部分B中的编织图案以及由此的经线3的织造方式由交替组Ⅰ和Ⅲ形成,所述交替组Ⅰ和Ⅲ分别由三根经线3形成或由单独的一根经线3形成,并且在不同侧由纬线2穿过。纬线2的每一个穿梭之间的经线1和3的运动在这里没有详细描述。但是,利用已知的常用的织造技术能够轻易地理解所述经线1和3的运动。
边缘部分B中经线3的所建议的织造方式有利于获得边缘,由此所述边缘具有厚度,所述厚度基本与中心部分A的座椅安全带边带的厚度相同。
建议的座椅安全带边带尤其提供了以下优点,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包括至少两个几乎相同的柔软边缘,但是,所述柔软边缘能够仅用一根纬线2以及一侧引导的锁夹线5织造。由此,能够获得比现有技术的包括柔软边缘的安全带边带高得多的工作速度。织布机能够以大约1500-1600U/分(每分钟转数)操作,使得座椅安全带边带的制造成本比类似的包括柔软边缘的座椅安全带边带少很多。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锁夹线5不再像现有技术中的情况一样分配给特定的经线1或3的组。锁夹线5失去其方向并且被有意地放置在经线1和3之间,而没有预设方向,因此边缘区域内的座椅安全带边带不再表现出由出现在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上的锁夹线5所限定的硬度分布。
Claims (5)
1.一种座椅安全带边带,包括:
多根经线(1、3),
一根纬线(2),所述纬线从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一个边缘向另一个边缘运行,在反转点处周期地反转方向,并且与所述经线(1、3)交织,其中,
所述纬线(2)在边缘部分(B)中的反转点处被折回以形成一环,以及
锁夹线(5),所述锁夹线穿过所述纬线(2)的所述环进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夹线(5)放置在所述经线(1、3)之间,并且朝向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的表面由所述纬线(2)和/或经线(1、3)覆盖;
在边缘部分(B)中,设有比所述座椅安全带边带的中心部分(A)中经线更细的经线(3);
所述纬线(2)经过所述边缘部分(B)中的经线(3)以在一侧(Ⅲ)成一行的三根经线(3)跟随着在另一侧(Ⅰ)一根经线(3)形成的重复的编织图案织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部分(B)中较细的经线(3)在至少两层(6、7)中交织。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夹线(5)放置在所述边缘部分(B)的较细的经线(3)之间。
4.一种用于制造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边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夹线(5)和纬线(2)中的拉力以下列方式设置,当所述纬线(2)返回移动时,携带所述锁夹线(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锁夹线(5)的运动由所述经线(1、3)的变化的织造方式约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34541.2A CN102618990B (zh) | 2011-01-31 | 2011-01-31 |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34541.2A CN102618990B (zh) | 2011-01-31 | 2011-01-31 |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8990A CN102618990A (zh) | 2012-08-01 |
CN102618990B true CN102618990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655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4541.2A Active CN102618990B (zh) | 2011-01-31 | 2011-01-31 |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189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71563B (en) * | 2018-03-01 | 2023-01-04 | Dewhurst James Ltd | Woven textile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00626A (en) * | 1984-09-28 | 1986-07-15 | Nsk-Warner K.K. | Webbing suitable for use in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 |
WO1994009198A1 (en) * | 1992-10-22 | 1994-04-28 | Ribbons Plc | Wea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
JP2003182513A (ja) * | 2001-12-18 | 2003-07-03 | Araco Corp | シートベルト |
JP3790165B2 (ja) * | 2002-01-29 | 2006-06-28 |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 伝動ベルト用帆布の製造方法 |
-
2011
- 2011-01-31 CN CN201110034541.2A patent/CN1026189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00626A (en) * | 1984-09-28 | 1986-07-15 | Nsk-Warner K.K. | Webbing suitable for use in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 |
WO1994009198A1 (en) * | 1992-10-22 | 1994-04-28 | Ribbons Plc | Wea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
JP2003182513A (ja) * | 2001-12-18 | 2003-07-03 | Araco Corp | シートベルト |
JP3790165B2 (ja) * | 2002-01-29 | 2006-06-28 |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 伝動ベルト用帆布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8990A (zh) | 201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5311B (zh) | 带子以及制造带子的方法和带针织机 | |
US4600626A (en) | Webbing suitable for use in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 | |
US4313473A (en) | Process and thread inserter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elting with tubular edge portions | |
EP3235946B1 (en) | Fabric having uneven-surface desig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US6199597B1 (en) | Seat belt webbing double faced with ribs | |
US20090025544A1 (en) | 3-D woven fabric and methods for thick preforms | |
CA2723253C (en) | Seat belt webb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6455768A (zh) | 拉链带及拉链牙链 | |
PT1244832E (pt) | Processo de produção de tecidos. | |
CN102618990B (zh) | 座椅安全带边带及其制造方法 | |
US8434527B2 (en) | Seat belt webb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662692A (zh) | 编织带的织造方法 | |
CN211227534U (zh) | 一种双层真丝绉 | |
CN113015826B (zh) | 气囊用织物以及气囊用织物的制造方法 | |
US20230235489A1 (en) | Belt strap for a safety belt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 |
JP5384539B2 (ja) | シートベルトウェビ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S6363652B2 (zh) | ||
JP5604065B2 (ja) | シートベルト用細幅織物 | |
CN205133887U (zh) | 一种柔顺高塑性车用安全带织带 | |
JP4265522B2 (ja) | 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かかる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エアバッグ用織物 | |
CN216040045U (zh) | 一种塔丝隆双链条机织面料 | |
KR101774453B1 (ko) | 좌석 벨트 끈 및 좌석 벨트 끈의 제작방법 | |
WO2022196191A1 (ja) | エアバッグ用ノンコート織物 | |
EP3530787B1 (en) | Loom, method for producing textile, and textile produced therewith | |
JP2022147171A (ja) | コーティングエアバッグ用織物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