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98572A -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572A
CN102598572A CN2010800496276A CN201080049627A CN102598572A CN 102598572 A CN102598572 A CN 102598572A CN 2010800496276 A CN2010800496276 A CN 2010800496276A CN 201080049627 A CN201080049627 A CN 201080049627A CN 102598572 A CN102598572 A CN 102598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transmission
sequence
transmissions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96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572B (zh
Inventor
P.哈里哈兰
A.戈利奇克埃德尔冯埃尔布沃特
C.温格特
中尾正悟
J.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8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5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1Group acknowledgement,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defining a range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使用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为了建议可以以FDD模式操作的、用于发送关于成功/不成功解码发送的反馈的方式,本发明提出仅使用可用于发送反馈的多个无线电资源中的单个,用于用信号发送针对多个发送的反馈。将针对所述发送的ACK/NACK反馈序列映射到一个反馈资源组合,其是可用于发送反馈的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在所述一个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给定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此方式也可用在针对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发送反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的情况中。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反馈(诸如HARQ反馈)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提供执行所述方法的硬件结构(诸如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以及对这里所提出的方法的基于软件的实施。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部署了基于WCDMA无线电访问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诸如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增强或演进此技术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访问(HSDPA)以及增强的上行链路(也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访问(HSUPA)),以给出具有高竞争力的无线电访问技术。
为了为进一步提高的用户需求而做准备以及为了相对于新的无线电访问技术具有竞争力,3GPP引入了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新移动通信系统。3GPPLTE被设计来满足对下个十年的高速数据和媒体传输以及高容量语音支持的载波需要。对于LTE,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关键措施。LTE的工作项(WI)规范(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访问(UTRA)和UMTS陆地无线电访问网络(UTRAN))要定稿为版本8。3GPP LTE系统代表以低延迟和低成本提供基于全IP的功能性的高效的基于分组的无线电访问和无线电访问网络。3GPP TR 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and EvolvedUTRAN(E-UTRAN)”,version(版本)8.0.0,2009年1月(其可从http://www.3gpp.org上获得,并通过引用被合并到这里)中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要求。
在3GPP LTE中,指定了可扩展的多个发送带宽,诸如1.4、3.0、5.0、10.0、15.0和20.0MHz,以便使用给定的频谱获得灵活的系统部署。在下行链路中,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电访问,这是因为其对多径干扰(MPI)的固有抗干扰能力,而此抗干扰能力是由于低码元速率、循环前缀(CP)的使用以及其与不同发送带宽布置的关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无线电访问,这是因为,考虑到用户设备(UE)的有限的发送功率,提供广域覆盖优先于提高峰值数据速率。采用了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发送技术在内的许多关键的分组无线电访问技术,并且在LTE(版本8)中实现了高效的控制信令结构。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分配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携带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的调度授权。基于控制信道单元(CCE)定义每个调度授权。每个CCE对应于资源单元(RE)的集合。在3GPP LTE中,一个CCE由9个资源单元组(REG)组成,其中一个REG由4个RE组成。
在子帧内的前一个至三个OFDM码元上发送PDCCH。对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下行链路授权,PDCCH在同一子帧内分配用于(用户)数据的PDSCH资源。子帧内的PDCCH控制信道区域由CCE的集合组成,其中子帧的控制区域中的CCE的总数分布在整个时间和频率控制资源上。可以组合多个CCE,以有效地降低控制信道的编码率。使用树结构以预定的方式组合CCE,以获得不同的编码率。
在3GPP LTE中,PDCCH总共可以有1、2、4或8个CCE。可用于控制信道分配的CCE的数目是多个因子的函数,多个因子包括载波带宽、发送天线的数目、用于控制的OFDM码元的数目、以及CCE的大小。在子帧中可以发送多个PDCCH。
在传输信道级上,经由PDCCH发送的信息也被称为L1/L2控制信令。针对每个用户设备(UE)在下行链路中发送L1/L2控制信令。控制信令通常与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复用在子帧中(假设用户分配在不同的子帧之间可以改变)。一般地,应该注意,也可以基于TTI(发送时间间隔)执行用户分配,其中(时域中的)TTI长度等效于一个或多个子帧。TTI长度可以在服务区域中对于所有用户是固定的,可以对于不同的用户是不同的,或者甚至可以是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动态的。一般地,于是每个TTI仅需要发送一次L1/L2控制信令。
此外,在L1/L2控制信令上发送的PDCCH信息可以被划分为共享控制信息(SCI)和专用控制信息(DCI)。
对于有关下行链路中的LTE物理信道结构以及PDSCH和PDCCH格式的其它信息,参见St.Sesica等人的“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Wiley & Sons Ltd.(有限公司),ISBN 978-0-47069716-0,2009年4月,section(部分)6 and 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用户设备绝不会在上行链路上同时发送PUC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数据。在同时发送控制和数据的情况中,用户设备将控制数据与用户数据复用,并在PUSCH上发送复用的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含:
-下行链路传输块的上行链路确认(UL ACK/NACK)
-用于高效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
-来自用户设备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请求(SR),其被用信号发送(signal)到eNode B。
对于有关上行链路中的LTE物理信道结构以及PUCCH格式的其它信息,参见St.Sesia等人的section(部分)15和17。
3GPP LTE-A——3GPP LTE的进一步改进
2008年11月在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2007(WRC-07)上决定了用于增强型IMT的频谱,虽然决定了用于增强型IMT的总频谱,但是实际可用的频率带宽根据每个区域或国家而不同。然而,遵照关于可用频谱概要的决定,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开始无线电接口的标准化。在3GPP TSG RAN39会议上,关于“E-UTRA的进一步改进(增强型LTE)”的研究项(SI)说明得到通过,其也被称为“版本10”。研究项覆盖对于E-UTRA的演进(例如,满足关于增强型IMT的需求)而要考虑的技术组成部分。下面描述当前正为LTE-A而考虑的两个主要技术组成部分。
为了扩展总系统带宽,LTE-A(版本10)使用载波聚合,聚合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以便支持更宽的发送带宽(例如,直至100MHz)以及用于频谱聚合。一般假设单个分量载波不超过20MHz的带宽。
取决于终端的能力,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
—具有载波聚合的接收和/或发送能力的与增强型LTE(=LTE-A(版本10))兼容的移动终端(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分量载波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对于每分量载波存在一个传输块(没有空间复用)和一个HARQ实体。
—如果分量载波的结构遵照版本8的规范,则与LTE(版本8)兼容的移动终端可以仅在单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和发送。
还设想至少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分量载波的聚合数目相同时将所有分量载波设置为与LTE(版本8)兼容。还考虑对LTE-A分量载波的非向后兼容的设置。
用于3GPP LTE-A的上行链路确认发送
上行链路ACK/NACK发送应该被设计为支持对称和非对称载波聚合。请注意,ACK是肯定确认,并确认发送(transmission)/传输块的成功解码,而NACK是否定确认,其表示发送/传输块的不成功解码。用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分配的基本假设是对于每个调度的分量载波一个传输块(没有空间复用)和HARQ实体。因此,在多个分量载波分配的情况下,可以并行地具有多个HARQ进程(process)。这意味着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对应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多个ACK/NACK,这与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单个ACK/NACK报告的3GPPLTE不同。此外,在3GPP LTE-A中,在分量载波的单个子帧内可以同时发送控制和数据信道。为了确认所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传输块,当前在3GPP的讨论中考虑不同的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用户设备针对每个下行链路传输块发送ACK/NACK。对于没有功率限制的情况,发送多个ACK/NACK通常是优选的。此外,对于每个传输块发送独立的ACK/NACK具有传输块不被彼此相关的优点。这意味着可以彼此独立地发送(重发)传输块,使得可以为每个传输块使用单独的HARQ进程。
迄今为止,对于3GPP LTE-A,还未提出满意的用于ACK/NACK的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送关于发送的成功/不成功解码的反馈的方式。有利地,该反馈方式在以频分复用(FDD)模式操作的通信系统中应该可以以低阶调制方式和相对低的发送功率操作。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附属于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有效地利用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的数目、以及可以使用给定的调制方式用信号发送的信息比特(即ACK/NACK)的数目。因此,仅使用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之一来用于用信号发送针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用于所述发送的ACK/NACK反馈序列被映射到一个反馈资源组合,该反馈资源组合是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在所述一个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给定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
本发明另外的第二方面涉及针对用于所述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的情况,进一步改进根据第一方面的反馈信令方式。在这些情况中,多个反馈序列被映射到单个反馈资源组合。因此,可能不再由接收不能被明确地映射到对应的单个反馈资源序列的反馈资源组合的实体来确定对至少一个发送的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接收装置(例如,用户设备/eNode B)向发送装置(例如,eNode B/用户设备)发送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方法。在此方法中,所述接收装置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并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由此,所述接收装置为所述多个发送生成ACK/NACK反馈序列,其接着在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确定此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所述反馈资源组合定义下列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发送所述反馈序列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要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是反向链路上的单个子帧的所有部分,或者在单个发送时间间隔内定义反向链路资源。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单个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例如,在相应的分量载波上,(也)将所述发送从发送装置发送到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用于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可以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换言之,这暗示着,对于一个或多个可用反馈资源组合,在接收装置处将多个反馈序列映射到相同的反馈资源组合,从而当所接收的反馈资源组合可以对应于多于一个反馈序列时,发送装置不能从所接收的反馈资源组合确定可靠的反馈。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设计反馈映射规则,以使得其考虑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可选地,或替代地,反馈映射规则可以考虑调度单元在子帧内调度给定数目的发送的概率。可选地,或者替代于前面的标准地,可以设计反馈映射规则,以使得将不明确的反馈(即,用信号发送与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反馈资源组合)所导致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减低到最小。
在此上下文中,不必要的重发是指:在发送装置接收提供与多个反馈序列(即,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反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情况下,这些反馈序列内的肯定的不明确确认的数目应被最小化。因此,如果在反馈序列组合内最小化不可靠检测的肯定确认(即,由于反馈序列内携带肯定确认的位置不可靠而导致需要被解译为否定确认的肯定确认)的数目,则也可以最小化反馈序列组合的不明确反馈所导致的不必要重发确认的分组的数目。
在此实施例的变型中,可以假设将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分组为反馈序列组。每个反馈序列组由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和否定)确认的反馈序列组成。根据反馈映射规则,仅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被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因此,其余反馈映射组的反馈序列可以被以1对1的方式映射到反馈资源组合。
为了优化反馈映射规则的性能,例如可以预见,仅将这些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使得每个反馈资源组合的不明确的ACK/NACK的数目被最小化。附加地或替代地,仅可以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使得反馈映射规则所定义的所有反馈资源组合的不明确的ACK/NACK的总数被最小化。
替代地,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使得用信号发送与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反馈资源组合所导致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被最小化。此外,或替代地,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使得由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所有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组合所暗示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被最小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仅包括否定确认(“全NACK”)的反馈序列和/或仅包括一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明确地映射到相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例如,那些反馈序列不被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而对这些序列提供可靠的反馈。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个反馈序列组合由仅包括否定确认的反馈序列和仅包括一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组成。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形成反馈序列组合时,除了一个之外的所有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对于给定反馈序列组合的最多两个位置中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最多两个位置中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用于定义对于所述多个发送可能的每个ACK/NACK反馈序列到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此反馈映射规则对于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是已知的。如果用于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可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则反馈映射规则定义各自由至少两个(例如一对)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的反馈序列组合。
属于一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优选地应该在序列的尽量少的位置中彼此不同,从而用于相应的发送的不可靠ACK/NACK的数目被最小化。在一个示例中,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彼此之间的汉明(Hamming)距离为1。在另一示例中,它们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2。每个相应的反馈序列组合映射到相应的互相不同的反馈资源组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由一对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假设存在对应于用于反馈发送的调制方式的M个不同调制码元、分别接收多个发送的Nf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可用于发送反馈序列的Nr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在此示例中,反馈映射规则定义I个反馈序列组合,其中以及Nf≥Nr
可以进一步假设每个反馈序列具有各自对应于已经接收到发送的相应前向链路资源的Nf个位置,并且,根据该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在相同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072
个位置中彼此不同。
在另一变型中,根据该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在针对各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073
个位置中可以是相同的。替代地,根据该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序列在针对各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074
个位置中是相同的。因此,可以使对一个或多个发送的某些反馈信息对于调制码元和/或反馈资源组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是固有的。这使得发送装置能够例如从接收反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检测到对至少一个发送的可靠反馈,即使在不能可靠地检测其上的调制码元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所述反馈序列内的给定位置处提供关于成功或不成功解码相应的一个发送的反馈。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各个位置在所述发送上(近似)平均地/均匀地分布。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选择所述多个发送中的要被提供明确的反馈的整数R个发送。根据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各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所述反馈序列的对应于R个可靠发送的位置中彼此相同。假设在所述反馈序列内的给定位置处的信息内提供关于成功或不成功解码相应一个发送的反馈,则还可以进一步期望所述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位置近似平均地/均匀地分布在将不提供明确反馈的发送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假设在前向链路资源上接收的发送对应于所述反馈序列内的其余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081
个位置之一,相应地,所述R个可靠发送携带需要可靠地发送服务数据或者在所述服务数据发送中需要低延迟的服务的数据。因此,也可以在将用户的服务数据映射到不同发送(相应地,分量载波)时考虑针对单独发送的反馈的不同等级的可靠性。还可以假设对于这些情况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082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定义反馈映射规则,以使得对于至少一个接收到所述发送的分量载波,具有由所述至少一个分量载波之一产生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资源组合仅具有确认成功解码在所述至少一个分量载波之一上的所述发送的反馈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由发送装置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方法。在此方法中,所述发送装置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并且判定所述接收装置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一个上提供了对所述发送的反馈。如前所提及的,所述反馈资源组合是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码元。
此外,发送装置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哪个发送能够被成功解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在此方法中,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也可以少于用于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如果是这样,则在发送装置处可检测到不能明确地映射到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反馈资源组合。因此,对于所述发送中的(至少)一个单个发送,发送装置不能确定关于其成功解码的反馈。可选地,发送装置可以针对所述发送装置不能确定关于其成功解码的反馈的所述(至少)一个单个发送,进一步发送重发。此外,发送装置可以针对被接收装置在ACK/NACK反馈序列内指示为未被成功地解码的这些发送,进一步发送重发。
可以利用报告不连续发送的机制来进一步改进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预留至少一个所述反馈资源组合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向所述发送装置用信号告知(signal):未接收到对于至少一个但不是所有的发送的控制信令(如果完全未接收到控制信令,则可能没有从控制信令中获取用于反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从而,由于所述接收装置认为是不连续发送(DTX),所以未接收到相应的发送。
一般地,这里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及其不同实施例可以应用到以聚合多个分量载波的FDD模式操作的3GPP LTE-A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发送。因此,可以在前向链路(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其是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无线电资源)上接收或发送所述发送。同样地,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可以是基于3GPP的通信系统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的无线电资源。因此,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无线电资源。
根据发送是在下行链路还是上行链路上,发送装置可以是eNode B,同时接收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反之亦然。
此外,所述发送可以由传输块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中,假设每个发送或分量载波存在一个传输块),并且可以例如使用混合ARQ协议来发送所述发送。在此方面,应该注意,在这里所讨论的多数情况中,在为了示例性的目的假设的发送与分量载波之前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在硬件和/或软件(例如,软件模块)中的实施。因此,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向发送装置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接收装置(例如,用户设备或移动终端)。所述接收装置例如包括:接收单元,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以及处理单元,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从而为所述多个发送生成ACK/NACK的反馈序列。此外,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在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确定的对应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所述反馈序列。
所述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解码单元,解码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并输出解码结果;和/或调制单元,提供要在对应于所述反馈序列的反馈资源组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码元。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以及处理单元,判定所述接收装置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一个上提供对所述发送的反馈。此外,所述发送装置包括映射单元,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哪个发送能够被成功解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所述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监视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并且在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上接收调制码元;以及解调单元,检测所述调制码元。
所述发送装置和/或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反馈映射规则,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对于所述多个发送可能的每个ACK/NACK反馈序列到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指令被接收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接收装置通过如下步骤向发送装置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从而为所述多个发送生成ACK/NACK的反馈序列;以及在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确定的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所述反馈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指令被发送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发送装置通过如下步骤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判定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一个上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对所述发送的反馈;以及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哪个发送能够被成功解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中同样或对应的细节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在聚合了5个分量载波的3GPP LTE-A系统内重用5次如为3GPP LTE定义的HARQ反馈方式的示例,
图2示出了用于发送的PDCCH资源(CCE)与PDCCH资源所产生的用于HARQ反馈的PUCCH之间的链接,
图3示出了在聚合了5个分量载波的3GPP LTE-A系统中实施的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反馈方式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反馈方式的eNode B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6和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三个示例情形中并且针对两个示例性反馈映射方式的反馈的可靠性的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段落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仅为了示例性目的,关于根据在以上背景技术部分说明的3GPP LTE(版本8)和LTE-A(版本10)移动通信系统的正交单载波上行链路无线电访问方式而描述了大多数实施例。应该注意,可以例如关于诸如之前描述的3GPPLTE(版本8)和LTE-A(版本10)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而有利地使用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其在该特定的示例性通信网络中的使用。
上面的背景技术部分给出的说明意在更好地理解这里所描述的大部分3GPP LTE(版本8)和LTE-A(版本10)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制到所描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处理和功能的特定实施方式。然而,这里提出的对随机访问过程的改进可以容易地应用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架构/系统中,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这些架构/系统的标准和改进过程。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子帧内的5个下行链路(DL)分量载波,其被假设为在PDSCH区域中携带用于用户设备的相应下行链路发送,并且在PDCCH区域内携带关于在该子帧中的下行链路发送的L1/L2控制信息。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将发送对于子帧上的相应发送的L1/L2控制信令的PDCCH区域的资源(CCE)链接(例如,通过某些规则)到上行链路中用于针对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相应发送的HARQ反馈的对应PUCCH资源。针对HARQ反馈简单地重用LTE反馈信令方式将意味着在相应上行链路(UL)分量载波上的对应PUCCH资源上存在针对每个下行链路发送而发送的相应ACK/NACK。替代地,所有PDCCH可以位于单个分量载波上,以指示对于用户设备的相应发送在所述5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的PDSCH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换言之,不排除一个分量载波上的PDCCH可以指示另一分量载波的PDSCH区域内的发送的可能性。
一般地,可以假设在使用聚合了n个分量载波的分量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诸如3GPP LTE-A)中,从控制信令开销的角度,不期望简单地将为单个分量载波的情况定义的反馈方式重用n次。因此,用于在使用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于HARQ的反馈方式的反馈开销不应该与分量载波的数目成线性的比例关系。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有效地利用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的数目以及可以使用给定的调制方式用信号发送的信息比特(即,ACK/NACK)的数目。如下面将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仅将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个用于用信号发送对多个发送的反馈。一般地,可以假设:存在对于发送反馈的实体可用的、用于提供反馈的一定数目的Nr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用于在这些无线电资源上发送反馈的调制方式可以用信号发送log2M个比特(即,ACK/NACK),或者换言之,可以在用于反馈的Nr个无线电资源中的相应一个个上用信号发送M个不同的调制码元。
为了减小信令开销,仅该Nr个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个被用于提供反馈。这暗示着可以用信号发送总共M·Nr个不同的“状态”。此外,可用于发送反馈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要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码元的组合可以被定义为反馈资源组合。因此,存在M·Nr个不同的反馈资源组合。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同样地,采用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方向具有5个分量载波的3GPP LTE-A系统。与图1同样地,每个伴随相应的DL分量载波上的下行链路发送的PDCCH仍然在UL分量载波上产生对应的用于提供反馈的上行链路资源(PUCCH)。然而,代替在由相应发送的PDCCH产生的PUCCH资源上针对每个发送而发送反馈(相应的ACK/NACK),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5个可用于反馈发送的PUCCH资源之一上仅发送一个调制码元,来为所有5个下行链路发送提供反馈(ACK/NACK)。
假设在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存在至少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无线电资源一样多的发送(例如,传输块)(令前向链路上的发送的数目为Nf),即Nf≥Nr,则(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的)前向链路发送的每个发送需要一个比特(即,一个ACK/NACK)用于反馈信令。假定在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中有Nf个发送,则可以假设用于不同的发送的、表示是否已经成功地解码了相应发送的反馈(ACK/NACK)形成Nf个比特的反馈序列,其中此反馈序列中的每个比特/位置链接到所述发送之一,即,表示针对给定发送的反馈(ACK/NACK)。因此,对于前向链路上的Nf个发送,存在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31
个不同的ACK/NACK组合(相应地,反馈序列)。
因此,只要满足以下关系:
2 N f ≤ M · N r , 公式1
则可以在单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使用可以用信号发送log2M个比特(即,ACK/NACK)、或者换言之具有M个不同调制码元的调制方式,用信号发送针对所有Nf个发送的反馈。
请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前向链路”定义从Nf个发送的发送设备(例如,分别是eNode B或用户设备)向接收设备(例如,分别是用户设备或eNode B)的方向,而术语“反向链路”定义从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的方向,在该方向上发送针对前向链路上的发送的反馈序列等。因此,术语“前向链路”指代分别公知为“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的链路之一,而术语“反向链路”指代分别公知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链路之一。
考虑到以FDD模式操作的3GPP LTE-A系统,为了示例性目的,可以假设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前向链路发送的数目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产生对应数目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用于ACK/NACK信令。因此,在此情况下,Nf=Nr=N。
下表示出了在QPSK(四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即M=4)的情况下,以上定义的公式1关于数目为Nf的前向链路发送的结果。对于3GPP LTE-A,如果每个分量载波发送一个传输块,则可以假设前向链路发送(传输块)的数目Nf等于分量载波的数目。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41
表1
如表1中可看出的,只要不存在5个可用的分量载波,则以上描述的用于在3GPP LTE-A系统中用信号发送HARQ反馈的反馈方式将是适用的。此外,还应该注意,也可以存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非对称设置,其中存在比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因此PUCCH上的反馈资源)多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因此下行链路发送)。例如,假设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总是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少一个,则以上所建议的反馈方式仅对于下行链路中两个和三个分量载波的设置起作用,如可以从表2中看出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42
表2
在此情况下,用于改进以上用于使用了载波聚合的3GPP LTE-A系统的反馈方式的一个方案是通过将可以由调制码元发送的信息比特的数目从2个比特(如3GPP LTE中)增加到3个比特而在上行链路上发送针对发送的多个ACK/NACK。因此,代替使用QPSK用于HARQ反馈,可以使用8PSK(8相移键控),其可以区分等效于三个信息比特的8个不同状态。示例性地假设已经在下行链路中的对应数目的分量载波上发送了5个发送(传输块),则这将导致也存在5个可用的PUCCH资源用于提供反馈(请注意,下行链路中用于传输块的每个PDCCH链接到上行链路中用于发送针对该传输块的HARQ反馈的对应PUCCH资源)。假设存在5个PUCCH资源可用于反馈,并且调制方式是8PSK,则在上行链路中可以用信号发送2(3比特)·5=40个组合(即,可以用信号发送40个不同状态(相应地,反馈序列))。
可以假设针对传输块的ACK/NACK的大小是1个比特。因此,对于示例性的5个下行链路发送而存在(即,可能)的ACK/NACK组合(反馈序列)的总数目是25=32。因此,可以使用8PSK指示的40个组合/状态以及5个PUCCH之一足以在此示例性方案中用信号发送针对5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所有可能的32个ACK/NACK组合。然而,该方案使用更高阶的调制(8PSK),这意味着降低了ACK/NACK的可靠性(在恒定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与QPSK相比)。为了获得更可靠的使用8PSK的ACK/NACK发送,用户设备将必须使用更高的发送功率(与QPSK提供的对应水平的可靠性相比)以在上行链路上发送ACK/NACK。
用于改进以上所讨论的用于在以FDD模式操作的3GPP LTE-A系统中使用的反馈方式的第二可能方案是提高可用的PUCCH资源的数目,即,存在比下行链路传输块更多的PUCCH资源,从而可以用信号发送更多的状态。例如,可以将PUCCH资源的数目从5个提高到8个资源。进一步假设对于HARQ反馈使用QPSK调制,则可以使用调制码元用信号发送2个比特,从而,当使用8个PUCCH资源时可以用信号发送总共2(2比特)·8=32个状态。因为用于5个传输块的可能的ACK/NACK组合的数目也是32,所以可能的ACK/NACK组合的数目与可以使用QPSK和8个PUCCH资源用信号发送的可能的状态的数目一致。然而,此第二方案由于附加地预留了3个PUCCH资源而导致更高的PUCCH开销。因为可以假设eNodeB对为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提供而预留的所有PUCCH资源执行盲检测,所以此方案还会导致eNode B进行的附加盲检测。由于盲检测数目增加,进一步降低了ACK/NACK可靠性。此外,与3GPPLTE不同(在3GPPLTE中,每个PUCCH资源总是链接到携带用于传输块的L1/L2控制信令的PDCCH的一个或多个CCE的第一个CCE的索引),该新方法需要获取附加的3个PUCCH资源,例如通过更高层信令来用信号发送所述资源,或者通过其它暗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针对公式1不成立的情况(即,针对针对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的情况),进一步改进根据以上讨论的第一方面的反馈信令方式。根据此第二方面,通过接受较小的、降低了针对各个发送的反馈的稳定性的缺点,可以克服以上讨论的两个方案的潜在缺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反馈方式的该潜在缺点远不及根据该第二方面所建议的反馈方式的优点重要,尤其是其简单且向后兼容的设计。所建议的方式在系统特定的非对称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即,在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总数少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总数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设备被设置为对称载波聚合(也可以是非对称的),总的上行链路反馈开销也由于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更少数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而较大。在此情况中,如在第二方案中一样增加PUCCH资源或许是不可能的。在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增加上行链路控制报头也将意味着减少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其还进一步降低上行链路数据吞吐量。
根据本发明的此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反馈方式也被用在针对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的情况中。这暗示着在反馈序列与可能的反馈资源组合之间不再存在一对一映射,而是多个反馈序列被映射到同一个反馈资源组合。这里,映射到一个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也被称为反馈序列组合。请注意,本发明的此第二方面也特别适合在以FDD模式操作的3GPP LTE-A系统中使用。
因此,对于接收反馈的实体(发送装置),某些反馈资源组合将表示关于针对至少一个发送的反馈而不明确的反馈序列组合,事实上,不能从对应于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资源组合中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发送的反馈。如在下面所描述的,反馈中不明确的数目可以被降低到最小水平。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反馈方式中,当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小于下行链路反馈分量载波时(假设在下行链路上和相应的分量载波上提供相应的发送,例如可以对3GPP LTE-A假设这一点),降低了上行链路反馈开销。此外,在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等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少的资源用于上行链路控制开销。继而,这使得可以增加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资源。
此外,相比于(如以上所说明的)方案,本发明使得可以使用更低阶的调制方式,在所述方案中,通过提高每个调制码元的信息比特的数目(即,选择更高阶的调制方式)来提高可以用信号发送的状态的数目。例如,与3GPPLTE(版本8)同样地,可以使用QPSK调制方式操作本发明。因此,所需用于发送上行链路反馈的发送功率与3GPP LTE中相同。此外,引入更高阶的调制方式(诸如8PSK)由于更高的发送功率需求而将对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具有影响。结果,存在由于用更高阶的调制来发送对应于多个下行链路发送的多个ACK/NACK信号而导致的覆盖损失。因此,即使存在对ACK/NACK信息可靠性的边缘影响,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情形中有利。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反馈方式的另一优点在于:可以将接收装置认为是不连续发送的状态用信号发送到发送装置。使用3GPPLTE和3GPP LTE-A的示例,当用户设备不论什么原因而未检测到PDCCH上的L1/L2控制信息时,用户设备认为在下行链路上未发送数据,即,用户设备认为相应的分量载波上是不连续发送。如果在用户设备上未接收到PDCCH,则用户设备也可以不获取对应的PUCCH资源用于用信号发送反馈。如上所述,携带PDCCH的一个或多个CCE的第一个CCE的索引指示要被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反馈的PUCCH。可能期望向eNode B告知用户设备已经认为在哪个或哪些分量载波上是不连续发送,以便重发所述数据。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只要公式1成立并且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71
则J个状态(即,J个反馈资源组合)不需要用于ACK/NACK信令,并且可以用来指示不连续发送。取决于有多少反馈资源组合可用于用信号发送不连续发送,用户设备可以以不同的粒度指示已经认为是不连续发送的分量载波。
当考虑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时,不存在不需要用于反馈信令的额外状态,即,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72
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分配一个或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用信号发送不连续发送。这当然将暗示着将会降低反馈的总体可靠性,这是因为,例如需要定义更多的反馈序列组合,或者需要增加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合中的反馈序列的数目,这继而将对反馈的可靠性具有负面影响。
一般地,可以假设在发送对所接收的发送的反馈的实体中存在反馈映射规则,其定义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到它们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同样地,对于接收反馈的实体而言,该映射规则也是已知的,该接收反馈的实体执行所接收的反馈资源组合到其对应的反馈序列或反馈序列组合的逆映射。
为了最小化映射到接收反馈资源组合的实体处的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不明确性,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仅定义各自由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即,彼此仅在两个反馈序列的一个位置中不同——两个相同长度的序列之间的汉明距离是这两个序列不同的位置的数目)的一对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的反馈序列组合。这意味着对除了一个之外的所有发送提供可靠反馈(ACK/NACK)。可靠反馈是指接收反馈的实体可以辨认或检测对于给定发送所发送的反馈信号是ACK还是NACK。
在反馈序列组合各自由一对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的情况下,反馈映射规则需要定义I个反馈序列组合,其中
I = 2 N f - 2 log 2 M · N r 公式2
并且其中Nf≥Nr。换言之,存在
K = 2 log 2 M · N r - I 公式3
个反馈资源组合,它们可以被明确地映射到(即,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对应的反馈序列并且提供对所有发送的可靠的反馈。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些反馈信息对于反馈资源组合的调制码元也可能是固有的,这独立于用信号发送该调制码元的实际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例如,根据映射规则,可以确保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在相同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83
个位置处彼此不同(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84
是上取整(ceiling)函数,其提供大于或等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85
)。在I个由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反馈序列对组成的反馈序列组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仅在不超过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86
个位置处彼此不同的反馈序列对来定义这I个反馈序列组合。
因此,反馈序列组合可以被定义为使得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内的其余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87
个位置不彼此不同,这暗示着可以对链接到这些其余的个位置的发送提供可靠的反馈。因此,映射规则可以规定: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独立于实际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在对于每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个位置中是相同的。因此,当接收到调制码元中的特定一个时,已经向接收反馈的实体产生了对某些发送的可靠反馈。
同样地,除了将某些固有反馈信息包括到反馈资源组合的调制码元中之外、或者替代地,某些反馈信息对于反馈资源组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也可以是固有的。示例性地考虑到每个反馈序列具有Nf个各自对应于已经接收到发送的相应前向链路资源的位置,反馈映射规则可以确保:映射到同一反向链接无线电资源的反馈序列在对于每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91
个位置中是相同的。因此,当接收到可用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特定一个上的反馈时,已经向接收反馈的实体产生了对某些发送的可靠反馈。
以上示例示出了如何可以对尽可能多的发送(或分量载波)(即,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92
个发送(或分量载波))提供可靠反馈。当然,该可靠性以对对应于反馈序列的其余个位置的其它发送提供相对更不可靠的反馈为代价(在此情况中针对这些发送的不可靠反馈序列组合的数目最大的方面)。
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因此可以考虑并非对所有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94
个发送都提供可靠反馈。因此,仅对数目为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195
个的发送提供可靠反馈。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各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反馈序列的对应于R个可靠发送的位置中不彼此不同。因此,并且平均上,相比于之前的示例,可以减少针对其余Nf-R个发送的不可靠反馈序列组合的数目。
应该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发送可以例如携带需要可靠地发送服务数据、或者在发送服务数据时需要低延迟的服务的数据。
可以替代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反馈方式的不同实施例而使用、或与其组合使用的反馈方式的另一示例性改进涉及在(例如,不应该被提供可靠反馈的)不同发送上分布不可靠反馈。如果在通信系统的各个分量载波上发送所述发送,则这也可以称为在分量载波上分布不可靠反馈。如上所指出的,在反馈序列内的给定位置处提供关于相应一个发送的成功或不成功解码的反馈。在本发明的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确保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位置(即,不可靠反馈的位置)在发送上近似平均地分布。“近似”是指对于参数Nf、Nr和M的某些组合,不可能进行均匀分布。然而,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反馈资源组合,以为每个发送(或分量载波)产生相同数目的反馈资源组合,其为相应的发送(或分量载波)提供不可靠反馈。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下面将示例性地参考3GPP LTE-A(版本10)系统来说明它们的一些其它细节。虽然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原理也可以被用于上行链路发送和对其的下行链路反馈,但以下的示例性实施例将集中在下行链路发送和对该发送的上行链路反馈上。此外,由eNode B使用OFDM在一个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在下行链路上,在各个分量载波上发送所述发送。所述发送可以各自包括一个传输块,并且可以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所述发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行链路上的每个发送在同一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中伴随着相应PDCCH上的相关L1/L2控制信令。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谓的控制信道单元(CCE)发送PDCCH。L1/L2控制信息向接收装置(即,用户设备)指示用于PDSCH上的对应发送的资源单元以及调制和编码方式、以及HARQ协议相关的信息(例如,用于该发送的HARQ进程号和新数据指示符(NDI))等。使用支持递增冗余/软组合的重发协议(诸如HARQ)来发送所述发送。
此外,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为相应的下行链路发送而发送肯定确认(ACK)和否定确认(NACK)形式的HARQ反馈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PUCCH资源)链接到被提供反馈的发送的PDCCH的第一个CCE的索引。在具有分量载波的非对称设置(其中,存在比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更多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用于用户设备,例如,5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4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情况中,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PDCCH可以识别4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PUCCH资源。替代地,可以通过更高层信令(诸如RRC信令)用信号发送附加PUCCH资源。
图2突显了这一点。在图2中,示例性地假设用于给定子帧中的传输块的PDCCH(即,L1/L2控制信息)被映射到该子帧的PDCCH区域内的4个控制信道单元(CCE)。此PDCCH所映射到的第一个CCE的索引链接到上行链路中可以提供反馈的PUCCH资源。CCE索引与对应的PUCCH资源之间的链接可以通过将CCE索引作为输入参数的给定公式(即,PUCCH索引是PDCCH索引的函数——PUCCH索引=f(PCDCCH索引)+其它参数)来实现,或者基于预定义的且用户设备和eNode B知道的某个映射、或者通过更高层信令(诸如RRC信令)设置的某个映射来实现。
替代地,可以通过更高层信令用信号发送附加的PUCCH资源。
在以下示例中,为了示例性目的,假设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4个分量载波的对称设置。如前所述,这意味着对于PDSCH上的N=Nf=4个下行链路发送,在可以为发送提供HARQ反馈的PUCCH上存在N=Nr=4个关联的上行链路资源。每个PUCCH资源#n可以表示相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资源。注意,Nr个上行链路资源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上。此外,假设为PUCCH资源上的HARQ反馈使用QPSK调制方式。因此,存在M=4个不同的调制码元,其可以由log24=2比特的码字识别,即m1m2∈{00,01,10,11}。
如上所说明的,此设置满足以上的公式1所要求的关系。因此,针对这四个发送的可能反馈序列与反馈资源组合之间的一对一映射是可能的,并且该一对一映射可以例如如下面的表3中所示的示例那样。请注意,反馈序列(FS)是N=4个位置(相应地,比特)的序列——f1f2f3f4。一般地,反馈序列的每个位置/比特fi与用户设备所接收的下行链路发送的相应发送i关联(其中i=1,…,N),并指示相应的发送i是能够在接收实体(例如,用户设备)处被成功地解码(例如,fi=1或fi=A)、还是不能够被成功地解码(例如,fi=0或fi=N)。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1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21
表3
在以上示例中,应该注意,每个反馈资源组合的PUCCH资源也固有地指示针对至多N-1个发送(假设N=Nr=Nf)的HARQ反馈。如可以从表3中认识到的,对于映射到分量载波#i所产生的PUCCH资源#i(或者更详细地,用于其上的发送的PDCCH的第一个CCE)的所有调制码元,反馈序列内的用于对应的分量载波#i的相应位置fi可以被选择为ACK(“A”),从而,对于分量载波#i上的发送,PUCCH资源#i上的发送可以被解译为ACK。然而,因为仅指示NACK(例如“NNNN”)的反馈序列需要被映射到反馈资源组合之一,所以不可以为所有分量载波定义暗示的ACK。
应该注意,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将固有的HARQ反馈包括到各个调制码元中——见表4。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22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31
表4
请注意,例如,对于仅设置3个分量载波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即,在PDSCH上存在N=Nf=3个下行链路发送)的情况,公式1产生比HARQ反馈实际需要的更多的可用反馈资源组合。在此情况中,未使用的J个反馈资源组合可以被用于指示接收装置(例如用户设备)已经认为是不连续发送(DTX)的分量载波(CoCa)。反馈映射规则可以如以下表5中所示那样(再次假设对PUCCH资源的QPSK调制)。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32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41
表5
请注意,不能在PUCCH资源#3上用信号发送对用户设备认为下行链路上的分量载波CoCa 3上为DTX的指示,因为用户设备不能从对于CoCa 3上的相关发送的PDCCH获取PUCCH资源#3,这是因为未接收到上述发送。如从表5中可以看出的,“CoCa 3上是DTX”被映射到PUCCH资源#2。
这意味着用户设备预期成功地在CoCa 2上检测到与CoCa 2上的发送有关的PDCCH。对PDSCH上的发送的解码可能是成功(ACK)或不成功(NACK)。eNode B将反馈资源组合“CoCa 3上是DTX”映射回到其意思的一个方法是例如“N/DTX,N,DTX”,即,CoCa 1上是NACK或DTX、CoCa2上是NACK、以及CoCa 3上是DTX。通过此方法,可以看出NACK(N)和DTX对于CoCa 1是不可分辨的,但其对于CoCa 2和3是可分辨的。因为CoCa 2在eNode B处被映射到NACK(“N”),所以这意味着进行报告的用户设备已经成功地检测到用于PDSCH上的发送的PDCCH,但对PDSCH的解码不成功。对于CoCa 3,伴随该发送的PDCCH未被成功地解码。替代地,反馈资源组合“CoCa 3上是DTX”也可以被eNode B映射到“N/DTX,A,DTX”,这使得eNodeB可以得出在CoCa 2上已经成功地解码了PDCCH和PDSCH两者。
接着,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不满足公式1的关系,即,针对下行链路发送的可能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反馈发送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
在本发明的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3GPP LTE-A系统,其中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设置了5个分量载波用于用户设备。在此示例中,还假设QPSK调制被用于在链接到下行链路发送的PDCCH的各个PUCCH资源上发送的信号。总结一下,N=Nf=Nr=5以及M=4。这意味着:总共存在可以从下行链路上的5个发送产生的2N=25=32个可能的反馈序列,而仅存在M·N=4·5=20个反馈资源组合可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某些反馈序列将被映射到同一反馈资源组合。下面的表6中示出了示例性反馈映射。在此示例中,假设最多两个(一对)反馈序列形成所谓的反馈序列组合(FSC),其被映射到单个反馈资源组合。此外,在表6中给出的示例中,各个反馈序列组合(见反馈资源组合索引2、3、4、7、8、9、12、13、14、17、18和19)的反馈序列的汉明距离为1。因此,如可以从下面的表6中看出的,即使在反馈资源组合链接到反馈序列组合(即,在此示例中的两个反馈序列)的情况中,也仅对于一个发送存在不可靠的反馈。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5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61
表6
一般地,在表6的示例中可以看出,可以为最多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62
个发送(即,对应于表6的示例中的f1和f2的发送)提供可靠的反馈,而对于其余的发送(对应于f3、f4和f5的发送),至少仅个反馈资源组合被明确地与一个反馈序列关联,从而产生可靠的反馈。与表4中所示的示例同样地,存在一些对于单独调制码元而言固有的反馈信息。如可以从表6中的反馈序列所认识到的,对于相应的调制码元(由其码字m1m2表示),根据用信号发送的调制码元,针对至少两个发送的HARQ反馈是暗示的。请注意,当然也可以定义如下映射:对一个或多个发送的反馈对于所使用的PUCCH资源而言是固有的。因此,即使PUCCH资源上的携带反馈的调制码元不能被可靠地检测到,eNode B也可以根据用于反馈发送的PUCCH资源而确定至少针对这一个或多个发送的HARQ反馈。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定义反馈映射规则以使得对于分量载波(在其上接收到发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由相应的分量载波(或者更精确地,与其上的发送有关的控制信令)产生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资源组合仅具有确认此相应的分量载波上的发送被成功解码的反馈序列。表7示出了反馈序列/反馈序列组合到它们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示例性映射,其中对于映射到给定PUCCH资源#n的所有反馈序列,反馈序列内的指示针对分量载波(其相关的控制信令(PDCCH)产生PUCCH资源#n)上的发送(PDSCH)的反馈(ACK/NACK)的位置fn确认该发送(“A”——在表7中以黑体标记用于反馈序列)。请注意,可能不能为所有PUCCH资源都确保反馈映射规则的此特性,因为一个反馈资源组合需要指示针对发送的所有NACK(即,“NNNNN”)。在表7中,所有NACK反馈序列映射到PUCCH资源#2。因此,最多可以针对最多N-1个反馈无线电资源(假设N=Nf=Nr)确保反馈映射规则的此特性。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71
表7
此外,还应该注意,在表6和表7中给出的示例中,还确保不可靠反馈(即,反馈序列组合)均匀地分布,使得相同数目的反馈资源组合(FRC)产生针对对应于f3、f4和f5的发送或分量载波的不可靠反馈。下面在表8中例示了这一点。
表8
此外,应该注意,也可以仅为少于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83
个发送提供可靠反馈。一般地,要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发送的数目可以被称为R,其中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84
在以上关于表6和表8所给出的示例中,对最大数目的发送提供了可靠反馈。然而,这增加了每个被提供不可靠反馈的发送/分量载波的可靠ACK/NACK的平均数目。例如,考虑到如上的参数化N=Nf=Nr=5以及M=4,如果R=1,则可以选择反馈映射规则,使得每个被不可靠地确认的发送或分量载波存在相等数目的不可靠ACK/NACK(相应地,反馈资源组合),如表9中所示。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91
表9
请注意,取决于发送的数目、反馈资源和用于反馈的调制方式,每个不可靠地确认的发送或分量载波的不可靠ACK/NACK(相应地,反馈资源组合)的均匀分布不总是可能的。然而,可以设计反馈映射以使得近似于均匀分布。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反馈资源组合在不同发送上的分布可以被定义为使得由反馈序列组合的非均匀分布产生可靠性等级。例如,返回到N=Nf=Nr=5以及M=4的示例,并假设每个反馈序列组合包括一对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反馈序列,则可以在发送上分布该I个反馈资源组合,使得为对应于f1和f2的发送提供可靠反馈,对应于f3和f4的发送形成第一可靠性等级,并且对应于f5的发送形成第二可靠性等级。表10中示出了示例。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292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01
表10
可以假设调度从eNode B到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的eNode B的调度单元知晓反馈映射规则,并因此知晓各个分量载波上的发送的可靠性等级。调度单元可以利用该知晓,例如通过基于对不同分量载波的反馈的可靠性等级的知晓而在不同分量载波上调度服务的数据。例如,调度单元可以在对应于f1和f2的分量载波上调度需要可靠发送或在服务数据的发送中需要低延迟的服务的数据,并且在对应于f3和f4的分量载波上调度在可靠性和延迟方面具有较不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的服务的数据。可以在对应于f5的分量载波上使用低阶调制和编码方式调度具有低数据速率的服务的数据,以便增加校正解码的概率。
此外,同一反馈映射规则也可以适用于所有用户设备。为了能够引入灵活性,用户设备可以使用虚拟映射来将分量载波关联到反馈序列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虚拟映射将针对其分量载波i=[1,…,5]的HARQ反馈映射到反馈序列s4s1s3s5s2(所述索引表示被提供反馈的分量载波),而另一用户设备使用另一虚拟映射将其分量载波i=[1,…,5]映射到反馈序列s1s3s4s5s2,等等;同时,针对所有用户设备的反馈映射规则引用如f1f2f3f4f5的反馈序列的位置,而与单独用户设备的虚拟映射无关。
也可以以适用于给定的目标场合的方式分布产生针分量载波的可靠反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例如,在表10中,对应于f3、f4和f5的每个分量载波具有不同数目的不可靠ACK/NACK的示例在下面的表11中示出。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02
表11
如之前已经指出的,还将期望用户设备能够向eNode B指示其已经认为一个或多个设置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分量载波上是不连续发送(DTX),并因此在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例如,3GPP LTE和3GPP LTE-A中的PDSCH)的给定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在该/这些分量载波上未检测到任何控制、并因此未检测到任何数据。典型地,在用户设备丢失或不成功地解码伴随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控制信令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认为是DTX。例如,在3GPP LTE和3GPP LTE-A中,这意味着在同一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内,用户设备未检测到或不成功地解码用于PDSCH上的下行连续发送的PDCCH。
因此,对于单个分量载波的情况,如上面所说明的,如果与下行链路发送有关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链接到用于HARQ反馈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则用户设备不能如eNode B所预期的在所链接的上行链路资源上发送任何反馈,从而eNode B在应该已经发送了反馈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检测到不连续发送(DTX)。
因此,可以期望用户设备能够用信号告知eNode B其已经错过了下行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信息,以便将此告知eNode B。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示例性反馈方式可以包括针对DTX检测的某些改进。因此,如对于关于表5所给出的示例所描述的,对于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12
的情况,可以预留一个或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向数据的发送装置(例如,eNode B)指示对不连续发送的假定,而不影响反馈的可靠性。然而,对于所有其它情况,提供关于不连续发送的反馈意味着需要形成附加的反馈序列组合,以便能够预留一个或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用信号告知不连续发送。
一般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在用户设备未接收到用于任何发送的控制信令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将不发送任何反馈,即,对于上行链路反馈采用DTX,其可以由eNode B检测到。
如果接收到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则一般将可以定义包括由所接收到的控制信道产生的用于发送反馈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资源组合,从而用户设备将指示已经错过了用于一个或多个发送的控制信道——请注意,在反馈资源组合上用信号发送反馈向eNode B指示用户设备至少已经接收到了链接到该反馈资源组合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控制信道。如果选择反馈资源组合用于用信号告知用户设备所认为的下行链路上的不连续发送,则需要确保在已经接收到控制信道的这些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上选择这些“DTX反馈资源组合”。
假设例如在下行链路中具有5个下行链路发送/分量载波,则当然存在大量不同可能的组合,其关于用户设备已经认为哪些分量载波是不连续发送、以及用户设备不认为哪些分量载波是不连续发送。因此,从实际的角度,因为“DTX反馈资源组合”的预留也意味着HARQ反馈的可靠性的妥协,所以应该将“DTX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限制为仅几个组合,例如,最多1至Nf个DTX反馈资源组合。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R=1个分量载波(其被认为是“锚分量载波”)使能DTX反馈。在用户设备错过用于此锚分量载波上的发送的控制信道(例如PDCCH)的情况下,此信息对于eNode B很重要。例如,如果用户设备重复地错过用于锚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即,DTX报告的数目超过阈值),则可以考虑重新设置对用户设备的分量载波分配,并且/或者可以决定指定将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其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链接到除了锚分量载波之外的另一分量载波(其中,预期用户设备已经成功解码PDCCH)的该至少一个反馈资源组合被预留用于用信号告知:用户设备已经错过了锚分量载波上的控制信道,即,认为其上是DTX。
通过重新设置分量载波,eNode B可以设法以以下方法之一提高成功发送的概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eNode B可以改变可靠分量载波,例如,在给定数目的对分量载波#i的DTX报告之后的分量载波#i至分量载波#j。对新的可靠分量载波的选择可以例如基于信道质量反馈,例如,用户设备所报告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替代地,或者另外,eNode B也可以降低码率,以提高PDCCH的总编码增益,这将提高用户设备成功接收PDCCH的概率。在之前的措施之外或者替代地应用的另一选择将是eNode B停止使用用户设备进行频繁DTX检测的分量载波。因此,eNode B的调度单元可以例如不在用户设备频繁检测DTX的分量载波上调度任何新的发送。
在另一示例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R=2个分量载波,例如,应该被使能eNode B进行的DTX检测的对应于f1和f2的分量载波。这些分量载波可以例如是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分量载波。因此,在此示例中,预留两个反馈资源组合(一个用于对应于f1和f2的两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用于用信号告知用户设备所认为的不连续发送。
下面的表12中示出了预留两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DTX信令的一个示例。在此示例中,预留两个反馈资源组合2和5用于用信号告知分别在对应于f1和f2的分量载波上的不连续发送。为了补偿为DTX信令而预留的反馈资源组合,与表7中的示例相比定义了两个附加的反馈序列组合,在表7中不可以进行DTX信令。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3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41
表12
在另一示例中,通过预留附加的反馈资源组合作为DTX反馈资源组合而使能针对所有分量载波的DTX检测。在下面的表13中,预留了5个DTX反馈组合。此外,作为结果,每个集成的组合内的ACK/NACK组合的最大数目增加到3。请注意,反馈资源组合的三个反馈序列组合的最大汉明距离为2,以便最小化对HARQ反馈可靠性的影响。然而,由于不可靠的确认信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重发对于反馈序列组合的每个反馈序列仅为一。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42
表13
总体上,表13的此示例规定了如表14所示的不可靠ACK/NACK分布。换言之,此示例可以被认为是DTX检测优先于ACK检测可靠性,这可能不是在所有情况中都是优选的——因此,如之前所陈述的,用于DTX检测的组合的数目应该保持最小。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61
表14
在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的某些中,反馈序列和反馈序列组合到它们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已经考虑了如确保某些可靠反馈信息对于反馈资源组合是固有的等方面。例如,在表7中所示的反馈映射中,在反馈无线电资源(PUCCH/PUSCH)上的反馈的发送指示对于下行链路中对应于该反馈无线电资源(除被映射了全NACK反馈序列的反馈无线电资源之外)的发送的肯定确认(ACK)。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用于设计反馈映射规则的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反馈映射规则考虑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和否定确认(NACK)的概率。
一般地,可以假设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应该具有特定目标块错误率(BLER)。典型地,由应该满足的特定百分比给出该BLER。这意味着调度单元必须选择资源,即,调制和编码方式和/或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和/或发送功率,用于所述发送,以使得所述发送具有特定的被肯定确认(ACK)的概率。典型地,为了简单,忽略发送装置处对反馈信号的不正确检测以及接收装置处未检测到携带有关数据发送的信息的控制信号(PDCCH),可以假设对于发送的肯定确认的概率由PACK=1-BLER给出,并且对于给定发送的否定确认的概率是PNACK=1-PACK=BLER。
因此,对于N个发送,反馈序列具有i个肯定确认的概率是
P i N = N i · ( P ACK ) i · ( P NACK ) N - i 公式4
其中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2
是具有i个肯定确认(ACK)的反馈序列的数目,项(PACK)i·(PNACK)N-i是具有i个肯定确认(ACK)的反馈序列的概率。请注意,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3
也可以称为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
仅是为了简单,下面将假设目标BLER对于所有发送是相同的。如果设置了N=5个发送/分量载波用于用户设备,并且存在对应数目的反馈资源可用,并且假设对于所有分量载波,目标BLER是10%,即,PACK=0.9并且PNACK=0.1,则获得针对的以下结果(见表15)。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5
表15
请注意,具有给定数目i个肯定确认(ACK)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6
个反馈序列可以被定义为反馈序列组。在该示例中,也可以示例性地假设调度单元不断地在所有(即,5个)分量载波上调度发送。
还请注意,在BLER不是对于所有分量载波都相同的情况下,将需要更新公式4,以便考虑各个分量载波k的相应BLER所给出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7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78
的不同概率。例如,在针对具有不相同的目标BLER的5个发送的反馈序列中具有4个ACK的概率将是:
P 4 5 =
P ACK 1 · P ACK 2 · P ACK 3 · P ACK 4 · P NACK 5 + P ACK 1 · P ACK 2 · P ACK 3 · P ACK 4 · P ACK 5 +
P ACK 1 · P ACK 2 · P NACK 3 · P ACK 4 · P ACK 5 + P ACK 1 · P NACK 2 · P ACK 3 · P ACK 4 · P ACK 5 +
P NACK 1 · P ACK 2 · P ACK 3 · P ACK 4 · P ACK 5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并且假设不满足公式1,则反馈序列组中的、在所述组的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i个肯定确认(ACK)的概率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85
高于阈值概率Pthreshold(即,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86
)的反馈序列不被包括到反馈序列组合中。因此,该方案使得可以确保如果特定反馈序列组的概率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87
高于阈值概率Pthreshold,则以可靠的方式确认特定反馈序列组。
替代地,或在此标准之外,反馈映射规则还可以确保总体反馈可靠性高于阈值Tthreshold。在一个示例中,Tthreshold=90%。在另一示例中,Tthreshold=99%。因此,在此替代实施例中,选择它们各自概率的总和超过阈值Tthreshold的反馈序列组。
例如,考虑到表15的结果,反馈映射规则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包括3、4或5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被明确地映射到各自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从而对具有更高的的反馈序列确保可靠反馈。包括2、1或0(即,没有)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不被可靠地用信号发送,即,不被包括到反馈序列组合中。这可以例如通过将Pthreshold设置为使得7.30%<Pthreshold<0.8%的值(例如,在以上示例中Pthreshold=5.0%)来实现。
在表15的示例性情形中,确保包括3、4或5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被明确地映射到各自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这将意味着将以超过99%(59.05%+32.80%+7.30%=99.15%)的概率提供可靠反馈。因此,替代地,可以通过要求对至少Tthreshold=99%的发送提供可靠反馈来获得相同的映射结果。
如果反馈映射规则被设置为使得包括3、4或5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被明确地映射到各自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则这也将意味着具有5、4或3个肯定确认的 S = 5 5 + 5 4 + 5 3 = 16 个反馈序列需要被以明确的方式(一对一映射)映射到5·4=20个可用反馈资源组合之中的相同数目16个序列反馈资源组合(假设对反馈无线电资源的QPSK调制)。
因此,具有2、1个或没有肯定确认的其余 S ‾ = 5 2 + 5 1 + 5 0 = 16 个反馈序列需要被组合在(最多)4个反馈资源组合中——“最多”是因为可以任选地预留一个或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DTX信令,如上文所述的。
表16中示出了一个示例性映射规则(没有DTX信令)。请注意,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关联到组合了全NACK反馈序列(即,没有ACK)和仅包括一个ACK的反馈序列的反馈序列组合。虽然在此组合中的序列在反馈序列的所有5个位置中都不同,但此反馈资源组合最多仅导致一个不必要的重发。
替代地,当应该发送反馈时,也可以使用接收装置的DTX用信号发送如针对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所示的反馈序列的组合。这将例如使得可以重用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的反馈资源组合,用于用信号发送另一反馈序列或反馈序列组合。
此外,应该注意,表16中的反馈序列组合被形成为使得具有两个ACK的反馈序列被分别组合到反馈序列组合中,见反馈资源组合索引3、7和15,而具有一个或没有ACK的反馈序列被组合在单个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中,如之前所提到的。此外,反馈资源组合索引3、7和15关联到其中的反馈序列确保每个反馈资源组合暗示发送装置的最多两个不必要重发的反馈序列组合。事实上,用信号发送索引3和7的反馈资源组合将仅导致发送装置的一个不必要重发。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39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01
表16
表17示出了基于以上表6的另一示例性映射规则。在此示例性映射规则中,所有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即,包括两个、一个或没有ACK的反馈序列)被组合在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中。这暗示着当用信号发送对应于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的反馈资源组合时存在最多两个不必要的重发。虽然反馈资源索引3、7和15的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三个位置中彼此不同,但每个反馈序列组合仅暗示一个不必要的重发。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1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21
表17
在设计反馈映射规则时仅考虑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可能不总是有利的。例如,上面关于表15、表16和表17而说明的实施例可以在向所调度的用户设备分配资源时对调度单元施加某些重大限制。
如还可以从表16认识到的,当仅具有较少数目的某些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需要映射到的反馈序列组合时,难以或者甚至不可能以不是所有反馈都丢失的方式将反馈序列分布到这些反馈序列组合。重要的是注意到:即使当将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时,也并非针对发送的所有反馈都必然丢失。例如,在表6和表7中所示的映射规则中,由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的大多数反馈资源组合提供针对5个发送中的两个(相应地,一个)的可靠反馈。
一般地,假设存在映射到一个反馈序列组合(相应地,反馈资源组合)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总数Q个反馈序列。这意味着反馈资源组合内的不可靠ACK/NACK的最小数目Umin可以被计算为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22
公式5
请注意,Umin给出了反馈序列组合内的不可靠“位置”的下限。例如,对于Umin=2,可以(并且应该)将最多Umin 2=4个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当然这仅在如下情况下是可能的:存在可用于组合到此反馈序列组合的四个反馈序列,它们在反馈序列的N=5个位置(即,N=5个发送,或者更准确地,设置用于发送的N=5个分量载波)中的两个给定位置处包括组合[===AA,===AN,===NA,===NN],其中其余三个位置是相同的(如由“=”所指示的)。请注意,显然,N是发送的数目(或者更准确地,设置用于发送的分量载波数目),并且可以具有任意值。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因此不仅考虑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而且还被设计为使得最小化反馈资源组合内的不可靠ACK/NACK的数目。请注意,可以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搜索来找到反馈序列到反馈序列组合的最佳分布。
还请注意,虽然Umin给出了用于反馈资源组合的不可靠位置的最小数目,但这不暗示Umin等于不可靠反馈所导致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基本上,如可以从表17中看出的,可以设计反馈映射规则以使得对于给定的一个(或所有)反馈资源组合而未达到Umin,同时,关于所导致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该映射规则仍是最佳的。如可以从表17看出的,如果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所述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位置中仅包括单个ACK,则可以确保仅存在一个不必要的重发。因此,对于Umin=2而理想地,反馈序列组合[===AN,===NA,===NN]应该被分组为反馈序列组合——如果可能——以便将不必要重发的数目保持为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反馈映射规则因此不仅考虑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而且还被设计为使得最小化不可靠反馈所导致的(即,由与各个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信令提供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请注意,可以例如通过计算机辅助搜索来找到反馈序列到反馈序列组合的最佳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选择反馈映射规则时,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之外,还可以任选地考虑的另一标准是调度的发送的数目。请注意,此标准也可以与最小化不必要重发的数目或反馈资源组合内的不可靠ACK/NACK的数目结合地考虑。
假设表16的示例,则调度单元将需要至少将三个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分配给用户设备,以便确保可靠反馈的高概率。在调度单元分配分量载波上的较少发送的情况下,反馈将总是被映射到与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反馈资源组合,从而存在针对至少一个或多个发送的不可靠反馈。
例如,为了示例性目的,假设分配了(所有)5个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在此情况中,取决于这5个分量载波的各自上的发送是否被成功地接收,反馈序列中的肯定确认的可能数目是0、1、2、3、4或5。如可以从表15中看出的,具有5个肯定确认(5个ACK)的反馈序列具有最高的发生概率。如果分配了少于5个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并且将所述发送从发送装置发送到接收装置,则不可能获得具有5个肯定确认(ACK)的反馈序列。特别地,如果仅存在两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则反馈序列内2个ACK和1个ACK的概率主导性能。因此,对于替代的反馈映射方式,重要的是考虑实际用于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即,调取单元在其上调度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尽管该用户设备被设置为在5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进行接收。
对于使用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可以将分量载波半静态地分配给用户设备。然而,可以假设下行链路分配是动态的。因此,从调度的角度,调度单元将很可能不总是将所有设置的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分配到给定用户设备——这意味着用户设备将对于那些未接收到L1/L2控制信令(PDCCH)的分量载波而认为是DTX(不连续发送)模式。替代地,用户设备可能处于DRX(不连续接收)模式中,在DRX模式期间,用户设备不需要监视所有分量载波上的L1/L2控制信令(PDCCH)。例如,在3GPP LTE-A中,用户设备通常被设置有多个分量载波。在此情况中,将很可能为下行链路定义至少一个锚分量载波,如这里之前所说明的。在用户设备处于DRX模式中的情况下,可以预期用户设备仅对于锚分量载波上的PDCCH而进行监视。在除了锚分量载波之外的所有其它分量载波上,用户设备不需要监视L1/L2控制信令。因此,在定义了一个锚分量载波的示例性情形中,具有一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是可能的,并且应该被明确地映射到对应的上行链路反馈资源组合。
因此,为了找到调度单元灵活性和反馈可靠性之间的适当权衡,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还考虑发送(相应地,设置用于接收装置(例如,用户设备)的可以为接收装置调度发送的分量载波)的数目。
返回设置N=5个分量载波用于对于用户设备的发送的示例,发送装置最多调度/发送5个发送。在此示例中,在反馈映射规则中通过确保包括3或2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被不可靠地发送(即,被分配到反馈序列组合)而考虑发送的数目,从而某些更高的调度单元灵活性至少是可能的,因为也可以在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其是调度间隔)内不向用户设备分配发送、或者向用户设备分配一个或两个发送。
以此方式,具有0、1、4或5个肯定确认的 S = 5 5 + 5 4 + 5 1 + 5 0 = 12 个反馈序列被映射到相应的C=S=12个反馈资源组合,同时其余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42
个反馈资源组合(为了示例的目的,仍然假设QPSK调制用于对反馈的调制)需要映射到具有2或3个肯定确认的其余 S ‾ = 5 3 + 5 2 = 20 个反馈序列。表18中示出了根据以上的反馈序列和反馈序列组合的可能映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61
表18
如可以从表18中认识到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1关联到组合了包括2和3个ACK的反馈序列的反馈序列组合。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反馈序列组合包含不同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替代地,也可以在将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可用的反馈序列组合(相应地,反馈资源组合)时保持反馈序列组界限。
表19中示出了另一个示例性映射,其中仅同一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形成反馈序列组合。还请注意,在此另一示例中,相比于表18中所示的反馈映射,还可以减少不必要重发的数目。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62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71
表19
考虑到表18和表19中例示的反馈映射,当假设用于子帧中的两个或三个发送的反馈完全丢失时,乍一看,将预期提供对发送的可靠反馈的概率是59.05%+32.80%+0.045%+0.001%=91.90%(其中BLER=10%,假设每个子帧或发送时间间隔5个发送,并且忽略在发送装置处对ACK/NACK的不正确检测)。然而,如可以从表18和表19中的反馈序列组合看出的,反馈序列组合不提供完全不可靠的反馈。表18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6、7、14和19的反馈序列具有“1”的汉明距离,从而仅对一个发送具有不可靠反馈(即,Q=2以及Umin=2)。此外,资源组合索引2、3、11和14的反馈序列仅在两个位置fi中彼此不同,从而它们仅对两个发送提供不可靠反馈(即,Q=3以及Umin=2)。因此,总体反馈可靠性实际上高于上述的91.90%。考虑到表19中所示的反馈映射,总体反馈可靠性可以实际上更高,这是因为,与表18相比,进一步减少了不必要重发的数目。
此外,应该注意,对于除了携带全NACK反馈序列的PUCCH资源5之外的每个反馈资源(PUCCH),反馈资源上的发送指示对于对应于反馈资源的发送的肯定确认,如以上某些示例中已经说明的。
在以上示例中,已经考虑了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并且还任选地考虑了发送(相应地,为接收装置(例如,用户设备)设置的、可以在其上为接收装置调度发送的分量载波)的数目。在这些示例中,为了示例性目的,已经假设了当计算显性概率时,调度单元总是在子帧内提供N=5个发送。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的,调度单元所调度的发送的数目对利用以上反馈映射规则获得的反馈的总体可靠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这将使用针对调度行为的两个示例性情形进行例示。在第一情形(情形1)中,假设调度单元(例如,包含在发送装置中)均等地调度每个编号的发送(即,1至N),如针对已经设置了N=5个分量载波的情形的表20中所示出的。请注意,为了简单,排除了没有发送的可能性。因此,每个子帧中每个编号的发送以20%的概率发生(见情形1)。在表20中所示的第二情形(情形2)中,假设与较低编号的发送相比,调度单元更有可能分配较高编号的发送。
表20
图6和图7示出了两个示例性调度情形(如表20中所示的情形1和情形2)中并针对三个示例性反馈映射方式的反馈的可靠性的仿真结果。反馈方式1仅考虑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而第二反馈映射方式(方式2)是还考虑所分配的发送的数目的反馈映射方式,如之前所说明的。图6和图7中所示的“参考”是指使用N次3GPP LTE的反馈映射方式,即,使用由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发送产生的每个反馈资源(PUCCH),如图1所示。
如可以从图6中看出的,对于第一情形,如果发送的所有编号(即,所分配的分量载波的每个编号)具有均等的概率,则相比于图1的可靠参考反馈方式,反馈映射方式1(表16中示出了其示例)导致下降的性能下降到无对于一个调度的发送(即,一个分配的分量载波(CC)-1CC)的可靠的反馈,反馈映射方式1仅考虑概率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91
并映射产生比特定阈值Pthreshold大的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92
的反馈序列组的所有反馈序列。相比于反馈映射方式1,反馈映射方式2(表18中示出了其示例)显示出对于1或2个分量载波(即,发送)的分配不存在这种反馈可靠性的下降,这是由于可以提供反馈序列组合内可靠性的提高,在反馈映射方式2内,不仅考虑反馈序列组的概率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93
还考虑所分配的分量载波(相应地,发送)的数目。
对于不同编号的发送的概率不相同的情形2,反馈映射方式1和反馈映射方式2提供近似相同的性能。因为假设反馈映射方式2将具有2或3个ACK的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反馈序列组合,所以,如果调度三个发送,则反馈映射方式2的性能相对地、但并非显著地低于反馈映射方式1的性能,但是,如果调度单元调度两个或仅一个发送,则反馈映射方式2的性能优于反馈映射方式1的性能。
总体上,在表21中总结针对这两个情形的两个反馈方式的总体可靠性。对于情形1,假设反馈方式1提供仅63.90%的反馈的总体可靠性,而对于情形2,假设其性能被显著提高。与其相比,反馈方式2在假设的两个情形中都提供较高可靠性,从而反馈方式2的总体性能(当平均时)明显地超过反馈方式1。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494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501
表21
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各种示例和实施例的、考虑了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的映射规则可以进一步地改进以允许DTX信令,如这里所描述的之前的示例中那样。例如,可以预留一个或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用于DTX信令。下面的表22中示出了基于表18中示出的示例的反馈映射方式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此外,考虑到由接收装置使能DTX信令,可以选择反馈资源组合用于与反馈序列组合关联的DTX信令。如此,以1对1的方式明确地映射到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组的可靠性不受影响。然而,也可以选择反馈资源组合用于DTX信令,使得应该以1对1的方式明确地映射到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组之一的反馈序列之一与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一起组合到反馈序列组合中。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502
Figure BDA0000159806620000511
表22
在表22的示例中,与表18相比,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7指示接收装置已经对于所有分量载波而认为是DTX。映射到表18中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7的反馈序列“NAAAA”已经与反馈序列“NANAA”一起组合在表22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4内,从而对于反馈序列“NAAAA”,反馈中的不明确性被最小化。此外,表18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14内的反馈序列“NANAN”已经与反馈序列“AANAN”和“NAAAN”一起集成在表22的反馈资源组合索引6内。
当然,可以预留超过一个反馈资源组合(例如,2、3、4或5个)用于DTX信令,如这里之前所例示的。在这些情况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要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应该仍然被以1对1的方式明确地映射到相应的反馈资源组合。
此外,在与在考虑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概率的情况下设计反馈映射规则有关的所有示例性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也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锚载波,如这里之前所讨论的。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反馈映射规则被设计为对于被认为是锚分量载波的R个分量载波使能DTX反馈。在用户设备错过用于在此锚分量载波上的发送的控制信道(例如,PDCCH)的情况中,该信息对于eNode B很重要。例如,如果用户设备重复地错过用于锚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即,DTX报告的数目超过阈值),则可以考虑对用户设备重新设置分量载波分配,并且/或者可以决定指定要被提供可靠反馈的另一分量载波。因此,其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链接到除锚分量载波之外的另一分量载波(其中预期用户设备已经成功解码了PDCCH)的至少一个反馈资源组合被预留用于用信号告知:用户设备已经错过了锚分量载波上的控制信道,即,认为其上是DTX。
接着,将关于图4和图5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操作。请注意,为了示例性目的,考虑下行链路数据发送,从而发送装置对应于eNode B,而接收装置对应于用户设备。还请注意,图4和图5中的步骤的顺序仅是示例性的比可以改变。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反馈方式的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用户设备在下行链路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分量载波,并且也可以假设设置了对应数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用户设备在每个设置的分量载波(CoCa)上接收(401)相应子帧,并检查其控制信道区域。控制信道区域例如对应于每个分量载波上的子帧的前3个OFDM码元,其携带用于包含在子帧的数据部分(PDSCH区域)中的发送的PDCCH。
为了示例性目的,假设每个分量载波携带向用户设备的发送,从而用户设备检测和设法解码(402)每个分量载波的子帧的控制信道(PDCCH)。调制和编码方式可以是用户设备已知的,或者替代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对子帧的控制信道区域内的PDCCH的盲检测。为了成功地解码PDCCH,用户设备还可以确定PDCCH所产生的对应PUCCH资源。此外,也可以在一个分量载波上发送PDCCH,并且PDCCH也可以包括有关另一分量载波上的发送的L1/L2控制信息。
一般地,实际中,当然存在不是在每个设置的分量载波上都存在对于用户设备的发送的情况。在此情况中,用户设备将不能在不包括对该用户设备的发送的分量载波的相应子帧内检测到控制信道(PDCCH)。因此,在此情况中,并且在PDCCH被检测到、但未被成功解码的情况中,用户设备将此认为作在相应分量载波上的不连续发送(DTX)。
假设未能成功解码PDCCH,则用户设备将接着设法从不同分量载波上接收到的相应子帧的PDSCH区域中提取发送,并设法(404)解码已经成功解码PDCCH的分量载波的相应子帧内的PDSCH上的发送。使用HARQ协议发送所述发送,从而用户设备将针对每个发送而生成(405)ACK/NACK形式的HARQ反馈。ACK/NACK被组合到反馈序列中。请注意,在用户设备未能检测到或解码给定分量载波上的PDCCH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该分量载波是不连续发送。如果所使用的HARQ反馈未使能DTX报告,则用户设备将把DTX映射到针对相应的分量载波上的“发送”的NACK。如果使能了DTX报告,则可以利用反馈用信号发送用户设备认为是不连续发送的对应指示。
用户设备还可以将ACK/NACK序列(反馈序列)映射(406)到PUCCH资源之一(见步骤403),并为ACK/NACK序列生成调制码元。请注意,可以使用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不同映射规则中的任何一个来实施反馈序列的此映射。接着在所选择的PUCCH资源上发送(407)调制码元,以提供对所有发送的反馈。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反馈方式的eNode B的操作的流程图。假设eNode B在各个子帧内的为给定用户设备设置的分量载波上向用户设备发送(501)多个发送。子帧中的每个发送(相应地,分量载波)伴随有相应的L1/L2控制信令(PDCCH)。可以使用HARQ协议发送所述发送,从而eNode B等待针对所述发送的HARQ反馈。可以被用户设备用于确认发送的HARQ反馈资源链接到已经伴随所述发送的PDCCH。因此,eNodeB知晓可以由用户设备使用的候选反馈无线电资源(PUCCH),并且监视(502)链接到在用于所述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发送的PDCCH的PUCCH资源。
eNode B检测(503)链接到在用于发送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发送的PDCCH的PUCCH资源之一上的调制码元,并基于已经接收到调制码元的PUCCH资源,将调制码元映射(504)到针对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的发送数据的ACK/NACK序列(反馈序列)。对于此(反向)映射,例如向eNode B提供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反馈映射规则。此外,应该注意,eNodeB和用户设备使用同一反馈映射规则。
在步骤504中已经获得了反馈序列(或潜在地,反馈序列组合),对于eNode B行为,存在依赖于实施方式的不同选择。例如,eNode B可以对于反馈序列指示被不成功解码(即,NACK)的那些发送而发送(505)重发。eNodeB可以对于步骤504中的反向映射导致反馈序列组合(即,指示对于至少一个发送没有可靠反馈)的那些发送而发送(506)相应的重发。
请注意——如关于本发明的涉及反馈映射规则的定义及它们的特性的不同实施例所描述的——eNode B可以使用关于决定用户设备针对哪个(些)发送而用信号发送ACK、NACK或者甚至DTX的反馈映射规则的特殊特性,并可以相应地动作。例如,如果对于给定分量载波上的发送,在eNode B处接收到DTX报告或NACK,并且eNode B未在给定分量载波上发送发送,则eNode B可以忽略DTX报告或NACK。如果在给定分量载波上已经存在发送,则应该发送重发——见步骤505。同样地,如果对于“锚”分量载波,在给定时间帧(例如,给定数目的发送时间间隔或子帧)内DTX报告的数目超过特定阈值,则eNode B可以决定重新设置“锚”分量载波,如之前所描述的。
在上述各种示例和实施例之外,还应该注意,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可以容易地应用到聚合了超过5个的分量载波(例如,6个分量载波)的系统。此外,还应该注意,也可以将超过一对的反馈序列集成到反馈序列组合中。例如,可以将3个或4个反馈序列集成到反馈序列组合中。如果将超过2个的反馈序列集成到反馈序列组合中,则应该选择用于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以便在可能的反馈序列之间产生最小的汉明距离,以便减小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的不可靠确认的数目。例如,反馈序列组合的三个(或者四个)反馈序列的汉明距离可以是2。然而,对于反馈序列组合的每个反馈序列,由于不可靠确认信息而导致的不必要重发超过1个。
此外,还应该注意,在以上关于这里的各个表所给出的示例的大多数中,所有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具有相同的特性,例如,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的给定汉明距离,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的给定数目的反馈序列,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定义了反馈序列组合的不同集合,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表13中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其中可以定义反馈序列组合的第一集合用于具有一对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反馈序列的反馈序列组合,而可以通过具有三个反馈序列组合并具有为2的最大汉明距离的反馈序列组合来定义反馈序列组合的第二集合。
还应该注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反馈映射规则也可以定义没有任何特殊特性的各个反馈序列组合,而其余反馈序列组合呈现如下特性,如每个反馈序列组合的给定数目的反馈序列和/或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之间给定的汉明距离。
此外,可以例如在通信系统中预先定义反馈映射规则。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由eNode B通过控制层信令(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来设置/重新设置反馈映射规则。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和软件实施上述各种实施例。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器件(处理器)来实施或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计算器件或处理器可以例如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等。也可以通过这些器件的组合来执行或实施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此外,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或直接在硬件中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施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也可以将软件模块和硬件实施组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种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
还应该注意,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可以分别地或以任意组合地方式来作为另一发明的主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特定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发明进行大量改变和/或修改,而不偏离广义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当前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42)

1.由接收装置向发送装置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接收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
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从而生成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ACK/NACK反馈序列,
在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确定的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所述反馈序列,所述反馈资源组合定义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发送所述反馈序列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要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大于可用于发送反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反馈映射规则的步骤,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每个ACK/NACK反馈序列到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所述反馈映射规则考虑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和否定确认的概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反馈映射规则考虑调度单元在子帧内调度给定数目的发送的概率。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将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分组为反馈序列组,每个反馈序列组由在反馈序列中发生给定数目的肯定确认ACK的反馈序列组成,并且
根据所述反馈映射规则,仅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反馈序列映射到所述反馈序列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所述反馈序列映射到所述反馈序列组合,使得最小化每个反馈资源组合的不明确ACK/NACK的数目、或所述反馈序列组合暗示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反馈序列组的所述反馈序列映射到所述反馈序列组合,
-使得最小化由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所有反馈资源组合的不明确ACK/NACK的总数,或者
-使得最小化由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所有反馈资源组合的反馈序列组合所暗示的不必要重发的数目。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将仅包括否定确认的反馈序列和/或仅包括一个肯定确认的反馈序列明确地映射到相应的反馈资源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供反馈映射规则的步骤,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每个ACK/NACK反馈序列到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各自由至少两个/一对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的反馈序列组合,并且
将相应的反馈序列组合映射到所述反馈资源组合之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反馈序列组合中的每个由彼此之间的汉明距离为1的一对ACK/NACK反馈序列组成,并且,存在对应于用于发送反馈的调制方式的M个不同的调制码元、分别接收多个发送的Nf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以及可用于发送所述反馈序列的Nr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并且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I个反馈序列组合,其中
I = 2 N f - 2 log 2 M · N r
以及
Nf≥Nr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每个反馈序列具有Nf个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于已经接收了发送的相应的前向链路资源,并且,根据所述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在相同的
Figure FDA0000159806610000022
个位置中彼此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每个反馈序列具有Nf个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于已经接收了发送的相应的前向链路资源,并且,根据所述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在针对各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
Figure FDA0000159806610000023
个位置中是相同的。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每个反馈序列具有Nf个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于已经接收了发送的相应的前向链路资源,并且,根据所述映射规则,映射到同一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序列在针对各个相应的调制码元的反馈序列的
Figure FDA0000159806610000024
个位置中是相同的。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反馈序列内的给定位置处提供关于成功或不成功解码所述发送中的相应一个的反馈,并且,所述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位置在所述发送上近似均匀地分布。
16.如权利要求2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选择所述多个发送中的要被提供明确的反馈的整数R个发送,并且,根据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的各个反馈序列组合的反馈序列在所述反馈序列的对应于R个可靠发送的位置中彼此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反馈序列内的给定位置处的信息内提供关于成功或不成功解码所述发送中的相应一个的反馈,并且,所述反馈序列组合的各个反馈序列彼此不同的位置在要被提供不明确反馈的发送上近似均匀地分布。
18.如权利要求1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对应于所述反馈序列内的其余
Figure FDA0000159806610000031
个位置之一的前向链路资源上接收的发送,即所述R个可靠发送,携带需要可靠地发送服务数据或者在所述服务数据发送中需要低延迟的服务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
Figure FDA0000159806610000032
并且根据权利要求11定义I。
20.如权利要求2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于至少一个接收到所述发送的分量载波,具有由所述至少一个分量载波之一产生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的反馈资源组合还仅具有确认成功解码所述至少一个分量载波之一上的发送的反馈序列。
21.由发送装置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发送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
判定所述接收装置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个上提供对所述发送的反馈,所述反馈资源组合是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码元,并且
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能够成功解码哪个发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可用于发送反馈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数目少于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ACK/NACK反馈序列的数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不能将所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明确地映射到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从而,对于所述发送的单个发送,所述发送装置不能确定关于其成功解码的反馈。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针对所述发送装置不能确定关于其成功解码的反馈的所述单个发送,发送重发。
25.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能够从接收所述反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确定对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的可靠反馈,即使在不能可靠地检测到所述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的调制码元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6.如权利要求2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针对被所述接收装置在所述ACK/NACK反馈序列内指示为未被成功解码的那些发送,发送重发。
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预留至少一个所述反馈资源组合,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向所述发送装置用信号告知未接收到用于至少一个发送、但并非所有发送的控制信令,从而,由于所述接收装置认为是不连续发送(DTX),所以所述接收装置未接收到相应的发送。
28.如权利要求1至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装置是eNodeB,而所述接收装置是用户设备;或者,所述发送装置是用户设备,而所述接收装置是eNode B。
29.如权利要求1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是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无线电资源。
30.如权利要求1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是相应的传输块。
31.如权利要求1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使用混合ARQ协议发送所述发送。
32.向发送装置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
处理单元,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从而生成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ACK/NACK反馈序列,
发送单元,在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确定的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所述反馈序列,所述反馈资源组合定义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发送所述反馈序列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要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解码单元,解码所接收的多个发送的每个发送,并输出解码结果。
34.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调制单元,提供要在对应于所述反馈序列的反馈资源组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码元。
35.如权利要求32至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还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单元。
36.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
处理单元,判定所述接收装置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个上提供对所述发送的反馈,所述反馈资源组合是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码元,以及
映射单元,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能够成功解码哪个发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监视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装置的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并且在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上接收调制码元;以及
解调单元,检测所述调制码元。
38.如权利要求32至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反馈映射规则,所述反馈映射规则定义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可能的每个ACK/NACK反馈序列到其对应的反馈资源组合的映射。
39.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指令被接收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接收装置通过以下步骤向发送装置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
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发送,
为所接收的多个发送中的每个发送判定是否能够成功地解码相应的发送,从而生成针对所述多个发送的ACK/NACK反馈序列,
在从多个反馈资源组合确定的其对应反馈资源组合上发送所述反馈序列,所述反馈资源组合定义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发送所述反馈序列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要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发送的调制方式的调制码元。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接收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接收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41.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所述指令被发送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发送装置通过以下步骤从接收装置接收对多个发送的反馈:
在多个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所述多个发送,
判定在多个反馈资源组合中的哪个上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到对所述发送的反馈,所述反馈资源组合是以下项的不同组合:
-可用于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对所述发送的反馈的多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之一,以及
-在所述一个反向链路无线电资源上接收的调制方式的一个调制码元,并且
将检测到的反馈资源组合映射到指示能够成功解码哪个发送的对应的ACK/NACK反馈序列。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发送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发送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080049627.6A 2009-09-03 2010-05-11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69367.1 2009-09-03
EP09169367A EP2293486A1 (en) 2009-09-03 2009-09-03 Feedback schem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on plural transmissions
EP09012332A EP2293485A1 (en) 2009-09-03 2009-09-29 Feedback schem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on plural transmissions
EP09012332.4 2009-09-29
PCT/EP2010/002903 WO2011026534A1 (en) 2009-09-03 2010-05-11 Feedback schem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on plural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572A true CN102598572A (zh) 2012-07-18
CN102598572B CN102598572B (zh) 2015-12-09

Family

ID=4200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962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572B (zh) 2009-09-03 2010-05-11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79487B2 (zh)
EP (3) EP2293486A1 (zh)
JP (1) JP5663022B2 (zh)
CN (1) CN102598572B (zh)
WO (1) WO2011026534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645A (zh) * 2010-12-30 2011-06-01 电子科技大学 载波聚合下harq的ack/nack反馈方法
CN102754384A (zh) * 2010-02-16 2012-10-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dtx和ack/nack的不对等差错保护的用两个分开的码字将harq反馈信息编码的技术
CN103428805A (zh) * 2013-08-07 2013-12-04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链路抗干扰性的无线网络虚拟化映射方法
WO2015077964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05007142A (zh) * 2014-04-09 2015-10-28 钮勒有限公司 概率数据结构
WO2016119759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发送的方法及数据接收端
WO2017024539A1 (zh) * 2015-08-10 2017-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005364A (zh) * 2014-09-29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反馈过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7733579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35065A (zh) * 2013-06-08 2018-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及调制编码方案的通知方法、装置
CN110999158A (zh) * 2017-08-10 2020-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1095833A (zh) * 2017-07-13 2020-05-0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使用反馈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1294161A (zh) * 2019-02-26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10721016B2 (en) 2013-06-08 2020-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N112039643A (zh) * 2016-09-26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73104A1 (en) 2006-12-14 2008-06-19 Thomson Licensing Modulation indic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8073093A1 (en) 2006-12-14 2008-06-19 Thomson Licensing Arq with adaptive modulatio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122884B1 (en) * 2006-12-14 2014-06-18 Thomson Licensing Rateless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103023B1 (en) 2006-12-14 2015-04-15 Thomson Licensing Rateless codes decod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87680B1 (ko) 2008-10-20 2016-01-2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반송파 집적 방법
WO2010114252A2 (en) 2009-03-29 201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PL2908585T3 (pl) 2009-06-19 2017-12-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gnalizowanie informacji sterującej łączem wysyłania w LTE-A
US8817726B2 (en) * 2009-07-26 2014-08-26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71261B2 (en) * 2010-06-02 2015-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701305B1 (ko) * 2010-06-21 2017-02-13 주식회사 팬택 반송파 집합화 환경에서 상향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223B2 (en) * 2010-08-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KR101486679B1 (ko) 2010-09-28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49107B1 (ko) * 2011-02-17 201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화된 다운링크 물리 제어 채널에 대응하는 데이터 패킷들의 성공적 수신 여부를 피드백하기 위한 업링크 피드백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8989741B2 (en) 2011-05-23 2015-03-2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roup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handover
GB2491815B (en) 2011-06-06 2013-12-18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48591B2 (en) * 2012-02-27 2014-09-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KR101970684B1 (ko) 2012-02-28 2019-04-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3378951B (zh) * 2012-04-25 2017-10-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确定方法及装置
GB2504544A (en) * 2012-08-02 2014-02-05 Nec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signalling within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EP3474579B1 (en) * 2012-10-05 2020-12-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devices
CN103795508A (zh) * 2012-11-02 201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ue
US10271342B2 (en) 2013-08-07 2019-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llocating feedback resourc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4518855B (zh) * 2013-09-30 2017-12-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
CN104518856B (zh) * 2013-09-30 2018-04-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
ES3005335T3 (en) * 2014-01-31 2025-03-14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699048B2 (en) 2014-02-13 2017-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channel quality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10200138B2 (en) * 2015-04-07 2019-02-05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Method for jointly adapting an OFDM waveform and the demodulator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harsh channels
US11357004B1 (en) * 2015-11-24 2022-06-07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tency-based management of carriers on which to serve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CN108604953A (zh) * 2016-01-27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435B (zh) * 2017-01-06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98999B1 (ko) * 2017-06-09 2022-05-16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대역폭 구성 방법 및 기기
US11349625B2 (en) * 2018-03-14 2022-05-31 Sony Group Corporation Low duty cycle proximity based acknowledgement
CN111865480B (zh) * 2019-04-28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链路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5001633B (zh) * 2019-04-30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1932A1 (en) * 2006-10-02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al error protection coding for mimo ack/nack/pre/post information
CN101227231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
WO2009100220A2 (en) * 2008-02-08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ignaling over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106A (en) 1989-09-14 1992-12-01 Cabot Corporation Carbon blacks
US8848618B2 (en) * 2006-08-22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traffic spur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X2009010691A (es) * 2007-04-11 2009-10-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 para transporte implicito de informacion de retroalimentacion de enlace ascendente.
US7990920B2 (en) * 2007-04-26 2011-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 diversity for acknowledgement and category 0 b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67367B2 (en) * 2007-08-06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84190B (zh) * 2007-10-02 2014-10-29 诺基亚通信公司 改进的ack/nack dtx检测
US8321735B2 (en) * 2007-10-30 2012-11-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Joint channel code for data non-associated control signalling type
US8855630B2 (en) * 2008-02-0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plexing system and technique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US8634333B2 (en) * 2008-05-07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undling of 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1932A1 (en) * 2006-10-02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al error protection coding for mimo ack/nack/pre/post information
CN101227231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
WO2009100220A2 (en) * 2008-02-08 2009-08-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signaling over a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4384B (zh) * 2010-02-16 2015-10-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dtx和ack/nack的不对等差错保护的用两个分开的码字将harq反馈信息编码的技术
CN102754384A (zh) * 2010-02-16 2012-10-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dtx和ack/nack的不对等差错保护的用两个分开的码字将harq反馈信息编码的技术
CN102082645A (zh) * 2010-12-30 2011-06-01 电子科技大学 载波聚合下harq的ack/nack反馈方法
CN107959547B (zh) * 2013-06-08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及调制编码方案的通知方法、装置
US10721016B2 (en) 2013-06-08 2020-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US11463193B2 (en) 2013-06-08 202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N107835065B (zh) * 2013-06-08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及调制编码方案的通知方法、装置
US12143209B2 (en) 2013-06-08 2024-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N107835065A (zh) * 2013-06-08 2018-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及调制编码方案的通知方法、装置
US11764897B2 (en) 2013-06-08 2023-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N107959547A (zh) * 2013-06-08 2018-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及调制编码方案的通知方法、装置
CN103428805B (zh) * 2013-08-07 2016-01-20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链路抗干扰性的无线网络虚拟化映射方法
CN103428805A (zh) * 2013-08-07 2013-12-04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链路抗干扰性的无线网络虚拟化映射方法
WO2015077964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US10778377B2 (en) 2013-11-28 2020-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US10009150B2 (en) 2013-11-28 2018-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05007142A (zh) * 2014-04-09 2015-10-28 钮勒有限公司 概率数据结构
CN107005364A (zh) * 2014-09-29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置反馈过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10530533B2 (en) 2015-01-30 2020-01-0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alizing sending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formation, and data receiving end
CN105991248A (zh) * 2015-01-30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发送的方法及数据接收端
WO2016119759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发送的方法及数据接收端
WO2017024539A1 (zh) * 2015-08-10 2017-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484149B2 (en) 2015-08-10 2019-1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852285B (zh) * 2015-08-10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852285A (zh) * 2015-08-10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018813B2 (en) 2015-08-10 2021-05-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3579B (zh) * 2016-08-12 2020-03-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33579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39643A (zh) * 2016-09-26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627557B2 (en) 2017-07-13 2023-04-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mmun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feedback
CN111095833A (zh) * 2017-07-13 2020-05-0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使用反馈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系统和方法
US12004127B2 (en) 2017-07-13 2024-06-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mmun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feedback
CN110999158A (zh) * 2017-08-10 2020-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999158B (zh) * 2017-08-10 2022-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1294161B (zh) * 2019-02-26 2022-08-2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294161A (zh) * 2019-02-26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79487B2 (en) 2014-11-04
JP5663022B2 (ja) 2015-02-04
EP2293486A1 (en) 2011-03-09
EP2293485A1 (en) 2011-03-09
CN102598572B (zh) 2015-12-09
US20120182914A1 (en) 2012-07-19
JP2013504230A (ja) 2013-02-04
WO2011026534A1 (en) 2011-03-10
EP2474121A1 (en) 2012-07-11
EP2474121B1 (en) 201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572A (zh) 用于提供对多个发送的反馈的反馈方式
KR101168118B1 (ko) 개선된 ack/nack dtx 검출 및 다운링크 할당 승인 메시지를 수신하지 않음의 시그널링
CN1071130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US91786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RQ
US972359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8913580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8365922B (zh) 用于反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259624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和方法
WO2017045499A1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USRE50044E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HARQ
CN10711309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JP6526231B2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CN101527623B (zh) 物理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EP3026839A1 (en) Selecting between two modes of ack/nack bundling for two layers
US20190158230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2070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babilistic dtx de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931493A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