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3672A - 电缆保持器和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缆保持器和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3672A CN102593672A CN2012100122207A CN201210012220A CN102593672A CN 102593672 A CN102593672 A CN 102593672A CN 2012100122207 A CN2012100122207 A CN 2012100122207A CN 201210012220 A CN201210012220 A CN 201210012220A CN 102593672 A CN102593672 A CN 1025936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cover
- peripheral wall
- pair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1—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lighting devices onto vehicle interior, e.g. onto ceiling or flo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缆保持器。壳体包括与一个周壁部平行设置的电缆收纳槽以及设置在该一个周壁部的电缆收纳槽的相对两端处的压接端子收纳槽。盖包括与一个周壁部相对并且形成有与压接端子收纳槽相连通的孔的基板、从该基板的相对两端竖立的一对盖部,以及连接各盖部的打开防止部。壳体设置有与打开防止部卡接的卡接部。当在打开防止部与卡接部相卡接的状态下,压接端子与电缆相压接并且该压接端子被收纳在压接端子收纳槽中时,卡接收纳部设置在打开防止部与卡接部之间。
Description
2011年1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06854的公开,包括说明书、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力要求书,通过引用整体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接有多根电缆并且使得该多根电缆能够连接于多个压接端子的电缆保持器,以及一种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安装在车辆顶棚上的车室灯,其中,将通过冲压并弯折金属板而形成的汇流条被并入在合成树脂壳体中(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图11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车室灯的汇流条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汇流条103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电缆压接的多个压接部104、用于安装作为光源的灯泡的一对部件安装部107等。
每个压接部104都是由底壁140和从底壁140的相对的两侧边缘竖立的一对压接刃141所形成。将电缆压接到该对压接刃141,从而电连接于该对压接刃141。
能够以下面的方式来组装如上所述的具有汇流条103的车室灯。首先,将已通过冲压并弯折金属板而形成的汇流条103并入在壳体中。然后,将多根电缆的每一根分别压接于所述多个压接部104。最后,将盖装接在所述壳体上。从而,完全组装了车室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A-2005-329883
如上所述的根据现有技术的车室灯具有下面的问题。具体地,对于车室灯,通过将多根电缆中的每一根压接于多个压接部104的每一个,使所述多根电缆连接于所述多个压接刃104,导致了用于将多根电缆连接到多个压接部104的操作步骤数量的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保持器和用于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其中多根电缆能够同时连接于多个压接端子,并且能够减少将电缆保持器卡接在容纳压接端子的保持器收纳部中的操作步骤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保持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底壁部;与所述底壁部相对的顶壁部;将所述底壁部与所述顶壁部相连接的多个周壁部;多个电缆收纳槽,该多个电缆收纳槽设置成与所述周壁部的其中至少一个平行并且构成为分别收纳多根电缆的每一根;以及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每个该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都形成为凹状、设置在所述多个周壁部中的其中一个周壁部的电缆收纳槽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并且构造成分别收纳构成为与所述电缆压接的多个压接端子的每一个;以及盖,该盖包括:基板部,该基板部与所述多个周壁部的其中一个周壁部中相对并且形成有与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连通的多个孔;以及一对盖部,该对盖部从所述基板部的在所述电缆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竖立,并且将所述壳体夹在其间,其中,所述盖设置有连接所述一对盖部的打开防止部,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臂部,该臂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壁部,而该臂部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的深度方向延伸以形成自由端;以及从所述臂部的表面突起并且构成为当将所述壳体收纳在所述盖中时与所述打开防止部卡接的卡接部,并且其中,当所述压接端子与所述电缆相压接并且所述压接端子被收纳在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中,同时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相卡接的时候,设置在收纳所述压接端子的保持器收纳部中的卡接收纳部设置在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方面中,电缆保持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底壁部、与底壁部相对的顶壁部,以及将底壁部与顶壁部相连接的多个周壁部,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周壁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周壁部中并且分别收纳各所述多根电缆的每一根的多个电缆收纳槽25,以及设置在一个周壁部的电缆收纳槽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上并且分别收纳适于与每根电缆相压接的每个压接端子的凹状的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以及盖,所述盖包括与一个周壁部相对并且具有与压接端子收纳槽连通的多个孔的基板部,以及从基板部在电缆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竖立并使壳体位于其间的一对盖部。所述盖设置有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的打开防止部,并且壳体设置有臂部和从该臂部的表面突出的卡接部,其中当壳体被收纳在所述盖中时,卡接部与打开防止部相卡接。而且,卡接部卡接在收纳压接端子的保持器收纳部中。因此,能够提供电缆保持器和用于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基板部向被收纳在保持器收纳部中的压接端子靠近的简单操作,能够使多个压接端子同时连接于多根电缆,并且能够减少将电缆保持器卡接在收纳压接端子的保持器收纳部中的操作步骤的数量。
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卡接部相卡接的打开防止部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之间。因此,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牵拉多根电缆时,也能够防止所述一对盖部在使该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被打开。
所述壳体和盖可以利用夹设在其间的由弹性树脂制成的铰接部一体地形成,铰接部的一端可以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与打开防止部分离的端部之间,并且铰接部的另一端可以从底壁部接续。
利用这种构造,所述壳体和盖利用夹设在其间的由弹性树脂制成的铰接部一体地形成。铰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与打开防止部分离的端部之间,并且铰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壁部。因此,提高了组装操作的效率,并且提高了所述盖的强度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
因为铰接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与打开防止部分离的端部之间,所以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牵拉多根电缆时,也能够更加确定地防止所述一对盖部在使该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打开。
所述电缆保持器还可以包括:从与所述多个周壁部中的所述一个周壁部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周壁部向外竖立的一竖立部;以及从所述竖立部接续的一相对部,并且该相对部构造成将所述盖部定位在所述另一个周壁部与该相对部之间。
利用这种构造,电缆保持器包括从与多个周壁部中的一个周壁部相邻的另一个周壁部向外竖立的一竖立部,以及从该竖立部接续的一相对部,并且相对部将每个盖部夹在所述另一个周壁部与该相对部之间。因此,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牵拉多根电缆时,也能够更加确定地防止所述一对盖部在使该对盖部彼此分离的方向上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连接上述电缆保持器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所述电缆分别收纳在所述电缆收纳槽中;第二步骤,在所述电缆被分别收纳在所述电缆收纳槽中的状态下,将所述壳体收纳在所述盖中,以便将所述电缆夹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之间;在所述壳体被收纳在所述盖中的状态下,使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压接端子靠近,将所述压接端子与所述电缆压接,以将该电缆连接于所述压接端子,而后将所述压接端子收纳在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中;以及第三步骤,将所述卡接收纳部设置在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适于在上面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电缆保持器的内部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了当将图1的电缆保持器靠近内部照明装置的壳体部放置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内部照明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了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内部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用于图1的内部照明装置的电缆保持器的透视图。
图6是图5的电缆保持器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图5的电缆保持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9A至9D是示出了组装图8的电缆保持器的过程的图示,其中图9A是示出了在将电缆收纳在电缆保持器的电缆收纳槽中时的透视图,图9B是示出了当电缆已经被收纳在电缆收纳槽中时的透视图,图9C示出了将具有收纳在电缆收纳槽中的电缆的壳体收纳在盖中的透视图,并且图9D是示出了当壳体已经被收纳在盖中时的透视图。
图10A至10C是概略地示出了将装接于图8的电缆保持器的电缆与压接端子相连接的视图,其中图10A是示出了当将装接有电缆的电缆保持器靠近压接端子放置时的剖视图,图10B是示出了当将电缆压接并连接于压接端子时的剖视图,并且图10C是示出了当将连接于电缆的压接端子收纳在电缆保持器中,并且将电缆保持器卡接在保持器收纳部的卡接收纳部中时的剖视图;并且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车室灯的汇流条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图1至11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装接有电缆保持器的内部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内部照明装置10等安装于设置在车顶内饰中(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构成了机动车顶棚的部件或内衬部件)的开口窗(未示出),车顶内饰未示出并且布置在作为车辆的机动车的内部中。
内部照明装置10包括作为设计部的透镜部11以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缆保持器1的照明单元14。
如图2和3所示,透镜部11由透明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平板状。将透镜部11安装到上述开口窗来关闭该开口窗。该透镜部11具有通孔13,如下所述的照明单元14的开关单元8分别插过该通孔13。透镜部11适于将照明单元14所发射的光导向乘客舱。透镜部11构成了内部照明装置10的外观。
如图3所示,照明单元14包括多个灯泡15、向所述多个灯泡15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缆保持器1、将所述多个灯泡15连接于电缆保持器1的汇流条7、连接于汇流条7并且控制所述多个灯泡15的开/关的多个开关单元8,以及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并且收纳所述多个灯泡15、汇流条7和开关单元8的壳体部9。
所述多个灯泡15包括两个灯泡。该两个灯泡15的每一个都是具有用于发光的发光部16以及由正极和负极构成的一对电极17的已知楔形灯泡(wedge bulb)。替换地,除了楔形灯泡,本发明中可以使用LED楔形灯泡。
如图4、5和6所示,电缆保持器1包括:用作为壳体的内部保持器2,与电池相连的多根电缆6装接于该内部保持器;用于收纳内部保持器2的盖4;以及与内部保持器2和盖4一体地形成并将内部保持器2与盖2相连的铰接部5(图8所示)。
所述多根电缆6包括用于向灯泡15提供来自电源的电力的电源电缆61、用于传送来自例如控制器的信号的信号电缆62,以及接地电缆63。
如图7和8所示,内部保持器2包括底壁部21、与该底壁部21相对的顶壁部24、以及将所述底壁部21与顶壁部24相连的多个周壁部23A、23B(图5所示)和23C,从而形成了矩形形状。在权利要求中使用时,术语“一个周壁部”指代周壁部23A。
所述多个周壁部23C成对设置。一对周壁部23C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周壁部23A设置在该一对周壁部23C之间。即,所述一对周壁部23C设置在紧靠周壁部23A的位置上并且指代如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其它周壁部”。
内部保持器2包括用于分别收纳各所述多根电缆6的多个电缆收纳槽25、用于分别收纳与各所述多根电缆6相连的下述多个压接端子75的每一个压接端子75的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适于被卡接在壳体部9的下述卡接收纳部96内的卡接臂27,以及用于使盖4插入其中的多个盖插入部30。
如图8等所示,箭头Y表示底壁部21和顶壁部24的长度方向,并且是向如下所述的收纳所述压接端子75的保持器收纳部94靠近的方向。箭头X表示底壁部21和顶壁部24的宽度方向。箭头X和箭头Y相互垂直。箭头Z与箭头Y和X二者正交,并且表示内部保持器2的高度方向。
如图8所示,多个电缆收纳槽25包括沿着箭头Z方向彼此平行形成的三个电缆收纳槽。该三个电缆收纳槽25从所述一对周壁部23C以及周壁部23A的表面形成为凹状。即,电缆收纳槽25沿着周壁部23C的长度方向(箭头Y方向)和周壁部23A的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延伸。各个电缆收纳槽25收纳各个所述多根彼此平行的电缆61、62和63。
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形成在周壁部23A中。该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总共包括三个压接端子收纳槽,逐个地设置在每个上述电缆收纳槽25中。该三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相对于箭头X方向倾斜地设置。每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都设置在每个电缆收纳槽25的宽度方向(箭头Z方向)的相对两端上,并且从周壁部23A的表面凹入地(以凹状)形成,以收纳将分别压接于电缆61、62和63的各个压接端子75。
卡接臂27包括形成为平板状的臂部28,其中该臂部28的一端固定于顶壁部24的靠近周壁部23A的一端部,而另一端沿着箭头Y(压接端子收纳槽26的深度方向)延伸以形成自由端;以及卡接部29,该卡接部从臂部28的表面伸出,并且当内部保持器2被收纳在盖4中时,该卡接部29与所述盖4的下述打开防止部45卡接。
卡接部29具有从所述臂部28的所述一端沿远离该臂部28的方向朝另一端倾斜的锥形部29a。
所述多个盖插入部30包括两个盖插入部。该两个盖插入部30的每一个都从各所述一对周壁部23C的每一个向外突出。每个盖插入部30形成在所述一对周壁部23C其中每一个的靠近底壁部21并且朝着上述另一端的每个拐角中。每个盖插入部30都包括在箭头X方向上从各周壁部23C竖立的竖立部31,以及从该竖立部31接续并且与各周壁部23C相对的相对部32。
所述竖立部31包括与每个周壁部23C平行的第一竖立部31A,以及与底壁部21和顶壁部24平行的第二竖立部31B,从而形成L状。
如图9C和9D所示,所述盖4包括与周壁部23A相对的基板部41、从该基板部41在电缆收纳槽25的延伸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竖立并使内部保持器2位于其之间的一对盖部42,以及连接在该对盖部42之间的打开防止部45。
基板41包括多个形成为孔的压接端子通孔41a。当所述盖4收纳内部保持器2时,该多个压接端子通孔41a设置在与压接端子收纳槽26连通的位置处。每个压接端子通孔41a都贯穿基板部41。
所述一对盖部42彼此相对地设置。该对盖部42的每个都包括插入在内部保持器2的每个盖插入部30中的插入部43,以及多个槽44。
如图9B所示,插入部43设置在盖部42的靠近铰接部5并且在箭头Y方向上与基板部41分离的各端部中。通过在盖部42在箭头Y方向上与基板41分离的边缘中和盖部42靠近铰接部5的边缘中形成L状凹口来设置插入部43。
当所述盖4收纳内部保持器2时,多个槽44设置成与上述三个电缆收纳槽25之中的靠近顶壁部24的两个电缆收纳槽25相对。所述多个槽44的每个都从盖部42的内表面凹入地形成。
所述打开防止部45设置在盖部42的在箭头Z方向上远离铰接部5并且在箭头Y方向上远离基板部41的各端部上。即,打开防止部45设置在盖部42在箭头Z方向上远离上述插入部43的端部上。如图9D所示,当该所述盖4收纳内部保持器2时,打开防止部45设置成在箭头Y方向上比卡接部29更靠近所述另一端。如果所述盖4收纳内部保持器2,那么如下所述的保持器收纳部94的卡接收纳部96设置在打开防止部45与卡接部29之间,并且卡接于卡接部29。
铰接部5由柔性树脂制成。如图9B所示,铰接部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42在箭头Y方向上靠近基板部41并且在箭头Z方向上远离打开防止部45的各端部之间,而该铰接部5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壁部21。
通过冲压和弯折导电金属片来形成如图3所示的汇流条7。该汇流条7包括连接于供电电缆61的供电汇流条71、连接于信号电缆62的信号汇流条72,以及连接于接地电缆63的接地汇流条73。供电汇流条71和接地汇流条73彼此间隔。
汇流条7包括分别连接于上述多个灯泡15的多个电极连接部74、分别连接于所述三根电缆并且用作为电缆连接部的多个压接端子75,以及分别连接于下述开关单元8的多个开关连接部(未示出)。
在所示实例中,所述多个电极连接部74包括两个电极连接部。该两个电极连接部74在汇流条7沿箭头Y方向的一端侧处设置在该汇流条7沿箭头X方向的相对两端上。每个电极连接部74是一对带状的电极保持片74A和74B,其分别从汇流条71和73竖立并且彼此相对地间隔。通过弯折电极保持片74A和74B靠近汇流条71和72的端部而使所述一对电极保持片74A和74B在箭头Z的方向上向上(在图2中从下向上)竖立。电极保持片74A设置在供电汇流条71中,而电极保持片74B设置在信号汇流条72中。电极保持片74A和74B突起地弯曲成彼此靠近。当将灯泡15的电极17插入电极保持片74A与74B之间时,电极保持片74A连接于电极17的正极,而电极保持片74B连接于电极17的负极。
如图10A等所示,所述多个压接端子75包括实例中所示的三个压接端子。该三个压接端子75分别设置在各个汇流条71、72和73中。该三个压接端子75设置在两个电极连接部74之间,并且在箭头Z方向上并排布置。
每个压接端子75都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压接刃75A和75B。该对压接刃75A和75B沿着箭头Z方向彼此间隔,并且该对压接刃75A和75B的前端朝着电缆保持器1延伸。即,压接刃75A和75B的前端在箭头Y方向上延伸。当上述每根电缆61、62和63被压在所述一对压接刃75A与75B之间时,使各根电缆61、62和63压接于各自的压接端子75。在使各根电缆61、62和63压接于各自的压接端子75之后,压接端子75分别被收纳在电缆保持器1的压接端子收纳槽26中。
所述多个开关连接部包括实例中所示的三个开关连接部。该三个开关连接部设置在汇流条7沿箭头Y方向的另一端侧处,并且在箭头X方向上彼此并排间隔地排布。所述开关连接部包括一对彼此间隔的接点收纳部(未示出)。通过每个开关单元8的如下所述的接点81使所述一对接点收纳部彼此相连。当打开每个开关单元8的如下所述的致动器(未示出)时,通过接点81将所述一对接点收纳部彼此相连,从而形成闭合电路。
所述多个开关单元8包括实例中所示的三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8都包括具有导电性并且连接在上述的一对接点收纳部之间的接点81,以及具有绝缘性并且保持接点81的开关钮82。
接点81设置在所述一对接点收纳部之间,并且,当打开或关闭下述致动器时,该接点81使所述一对接点收纳部之间电连接,或者使所述一对接点收纳部之间电绝缘。从而,根据下述致动器的打开或关闭,接点81使得能够向灯泡15供电以打开灯泡15,或者阻断向灯泡15的供电以关闭灯泡15。
开关钮82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并且通过上述透镜部11的通孔13设置在乘客舱中。该开关钮82具有致动器(未示出)以控制上述每个灯泡15的打开/关闭。所述致动器能够由乘客来打开/关闭。
壳体部9由电绝缘树脂制成。如图3所示,壳体部9包括与汇流条7平行的底板91,以及从底板91的周长竖立的侧板92,从而形成盒状。该壳体部9具有多个间隙,并且与上述的连接于汇流条7的两个灯泡15和三个开关单元8相组装。外壳部9具有适于与上述电缆保持器1相连的保持器收纳部94。
保持器收纳部94设置在壳体部9的中央部分中。该保持器收纳部94形成为具有向箭头Y方向(朝着电缆保持器1)开口的框形。而且,该保持器收纳部94具有在箭头Y方向上从侧板92竖立的多个周板95。能够将电缆保持器1插入周板95内。上述压接端子75被收纳在保持器收纳部94内。压接端子75设置成在箭头Y方向上(朝着电缆保持器1)从侧板92突出。
如图4所示,周板95具有当将电缆保持器1插入其中时与上述电缆保持器1的臂部28重叠的重叠板95A。该重叠板95A设置成与底板91相对。该重叠板95A设置有适于与上述电缆保持器1的卡接部29相卡接的卡接收纳部96。通过形成卡接孔95a来得到所述卡接收纳部96,其中,随着电缆保持器1在箭头Y方向上靠近该卡接孔95a,该电缆保持器1能够被引入到该卡接部29中。卡接孔95a贯穿重叠板95A。
现在,将描述上述内部照明装置10的组装过程以及电缆保持器1的连接过程。通过夹物模压使壳体部9、汇流条7以及与该汇流条7相连的开关单元8一体成型,然后将每个灯泡15的电极17插入每个电极连接部74的一对电极保持片74A与74B之间,以将每个灯泡15连接于电极连接部74。
现在,将参照图9来描述上述电缆保持器1的组装过程。首先,如图9A所示,将铰接部5弯曲成U状以使铰接部5的一端靠近另一端而露出内部保持器2,然后,如图9B所示,分别将每根电缆61、62和63收纳在内部保持器2的电缆收纳槽25中(相当于第一步骤)。然后,如图9C所示,在每根电缆61、62和63分别收纳在电缆收纳槽25中的情况下,使盖4转动以将铰链部5返回到该铰接部5弯曲之前的状态。结果,打开防止部45与卡接部29接触。当盖4再转动时,卡接部29被打开防止部45按压,使得能够使臂部28弯曲。通过使臂部28弯曲,打开防止部45骑在卡接部29上。当盖4进一步转动时,打开防止部45跨过卡接部29,使得卡接部29与打开防止部45接触。此时,打开防止部45设置成在箭头Y方向上比卡接部29更靠近所述另一端。结果,卡接部29与打开防止部45卡接,而与此同时,盖4的插入部43插入在内部保持器2的盖插入部30中。从而,盖4收纳了内部保持器2而将电缆6夹在内部保持器2与盖4之间(相当于第二步骤),并且完全组装了电缆保持器1。
接着,如图10A所示,将电缆保持器1靠近保持器收纳部94。结果,电缆保持器1的基板41设置成靠近被收纳在保持器收纳部94中的多个压接端子75。当电缆保持器1再靠近时,压接端子75穿过基板部41的压接端子通孔41a。当电缆保持器1进一步靠近时,如图10B所示,分别被收纳在电缆收纳槽25中的各根电缆61、62和63分别与穿过压接端子通孔41a的多个压接端子75的前端相接触,并且卡接部29的锥形部29a与卡接收纳部96相接触。
当在卡接部29的锥形部29a与卡接收纳部96接触的状态下使电缆保持器1进一步靠近时,臂部28由于锥形部29a而靠近顶壁部24弯曲,并且接合收纳部96骑在卡接部29上。
当电缆保持器1进一步靠近时,卡接收纳部96越过卡接部29,并且该卡接部29如图10C所示进入到卡接孔95a中。从而,使卡接部29卡接在卡接收纳部96中。此时,卡接收纳部96设置在打开防止部45与卡接部29之间。
随着卡接部29被卡接在卡接收纳部96中,分别被收纳在电缆收纳槽25中的每根电缆61、62和63被压入到所述一对压接刃75A与75B之间。从而,多个压接端子75能够同时与各根电缆61、62和63相压接,使得多个压接端子75能够分别连接于各根电缆61、62和63。使多个压接端子75在压接于每根电缆61、62和63的同时分别被收纳在各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中(相当于第三步骤)。从而,装接于电缆保持器1的每根电缆61、62和63能够连接于压接端子75(汇流条7)。
然后,将其中装接于电缆保持器1的电缆61、62和63已经分别连接于压接端子75(汇流条7)的照明单元14插入设置在机动车的车顶饰中的开口窗内,而后将透镜部11安装于开口窗以封闭开窗口。结果,完全组装了内部照明装置10。
根据实施例,电缆保持器1包括:作为壳体的内部保持器2,该内部保持器2包含底壁部21、与底壁部21相对的顶壁部24以及将底壁部21连接于顶壁部24的多个周壁部23A、23B和23C、至少在所述多个周壁部23A、23B和23C的一个周壁部23A中设置成彼此平行并且分别收纳各所述多根电缆61、62和63的多个电缆收纳槽25,以及设置在一个周壁部23A的电缆收纳槽25的宽度方向(箭头Z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上并且分别收纳适于与每根电缆61、62和63相压接的每个压接端子75的凹状的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26;以及盖4,所述盖4包括与一个周壁部23A相对并且具有形成为与压接端子收纳槽26连通的孔的多个压接端子通孔41a的基板部41,以及从基板41在电缆收纳槽25的延伸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竖立并使内部保持器2位于其间的一对盖部42。所述盖4设置有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42之间的打开防止部45,并且内部保持器2设置有臂部28和从该臂部28的表面突出的卡接部29,其中当内部保持器2被收纳在所述盖4中时,卡接部29与打开防止部45相卡接。而且,卡接部29卡接在收纳压接端子75的保持器收纳部94中。因此,能够提供电缆保持器1和用于连接该电缆保持器1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基板部41靠近被收纳在保持器收纳部94中的压接端子75的简单操作,能够使多个压接端子75同时连接于多根电缆61、62和63,并且能够减少将电缆保持器1卡接在收纳压接端子75的保持器收纳部94中的操作步骤的数量。
与设置在内部保持器2上的卡接部29相卡接的打开防止部45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42之间。因此,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箭头X方向)牵拉多根电缆6时,也能够防止所述一对盖部42在使该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箭头X方向)被打开。
内部保持器2和盖4利用夹设在其间的由弹性树脂制成的铰接部5形成为一体。铰接部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42与打开防止部45分离的端部之间,并且铰接部5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壁部21。因此,提高了组装操作的效率,并且所述盖4的强度提高而不会增加部件数量。
因为铰接部5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一对盖部42与打开防止部45分离的端部之间,所以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箭头X方向)上牵拉多根电缆61、62和63时,也能够更加确定地防止所述一对盖部42在使该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箭头X方向)上打开。
电缆保持器1包括从多个周壁部23A、23B和23C中与一个周壁部23A邻近的另一个周壁部23C向外竖立的竖立部31,以及从该竖立部31接续的相对部32,并且相对部32将每个盖部42夹在所述另一个周壁部23C与该相对部32之间。因此,即使当在使所述一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箭头X方向)上牵拉多根电缆61、62和63时,也能够更加确定地防止所述一对盖部42在使该对盖部42彼此分离的方向(箭头X方向)上打开。
根据各实施例,尽管在一对周壁部23C和周壁部23A中设置有电缆收纳槽25,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结构,而是可以仅仅在至少周壁部23A中设置电缆收纳槽25。
根据各实施例,尽管竖立部31包括与各周壁部23C平行的第一竖立部31A,以及与底壁部21和顶壁部24平行的第二竖立部31B,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结构,而是竖立部31可以设置有所述第一竖立部31A和第二竖立部31B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实际上仅仅是实例,因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适当的修改。
Claims (4)
1.一种电缆保持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包括:
底壁部;
与所述底壁部相对的顶壁部;
将所述底壁部与所述顶壁部相连接的多个周壁部;
多个电缆收纳槽,该多个电缆收纳槽设置成与至少一个所述周壁部平行并且构成为分别收纳多根电缆中的一根;以及
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每个该多个压接端子收纳槽都形成为凹状、设置在其中一个周壁部的电缆收纳槽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处,并且构造成分别收纳待与所述电缆压接的多个压接端子中的一个;以及
盖,该盖包括:
基板部,该基板部与所述其中一个周壁部相对并且形成有与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连通的多个孔;以及
一对盖部,该对盖部从所述基板的在所述电缆收纳槽的延伸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竖立,并且将所述壳体夹在其间,
其中,所述盖设置有连接所述一对盖部的打开防止部,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
臂部,该臂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壁部,而该臂部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的深度方向延伸以形成自由端;以及
从所述臂部的表面突起并且构成为当将所述壳体收纳在所述盖中时与所述打开防止部卡接的卡接部,并且
其中,当在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相卡接的状态下,所述压接端子与所述电缆相压接并且所述压接端子被收纳在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中时,设置在收纳所述压接端子的保持器收纳部中的卡接收纳部被设置在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
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盖利用插设于其间的由柔性树脂制成铰接部形成为一体,
其中,所述铰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一对盖部的与所述打开防止部分离的端部,并且
其中,所述铰接部的另一端从所述底壁部接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保持器,还包括:
从与所述其中一个周壁部相邻的另一个周壁部向外竖立的竖立部;以及
从所述竖立部接续的相对部,并且该相对部构造成将所述盖部定位在所述另一个周壁部与该相对部之间。
4.一种用于连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保持器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所述电缆分别收纳在所述电缆收纳槽中;
第二步骤,在所述电缆被分别收纳在所述电缆收纳槽中的状态下,将所述壳体收纳在所述盖中,以便将所述电缆夹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之间;
在所述壳体被收纳在所述盖中的状态下,使所述基板部向所述压接端子靠近、将所述压接端子与所述电缆压接以将该电缆连接于所述压接端子,而后将所述压接端子收纳在所述压接端子收纳槽中;以及
第三步骤,将所述卡接收纳部设置在所述打开防止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06954 | 2011-01-17 | ||
JP2011006954A JP2012150913A (ja) | 2011-01-17 | 2011-01-17 | 電線ホルダ、及び、この電線ホルダの接続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3672A true CN102593672A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6482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22207A Pending CN102593672A (zh) | 2011-01-17 | 2012-01-16 | 电缆保持器和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84150A1 (zh) |
JP (1) | JP2012150913A (zh) |
CN (1) | CN102593672A (zh) |
DE (1) | DE10201210014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3807A (zh) * | 2017-05-04 | 2019-12-2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相机模块及车辆 |
CN112615319A (zh) * | 2019-10-04 | 2021-04-06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接线盒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13420A1 (en) * | 2012-10-02 | 2013-05-09 | John L. Majoris, JR. | Universal Station for Organizing and Charging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
DE102013012251A1 (de) * | 2013-07-24 | 2015-01-29 |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 Terminal zur Kontakt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5990A (en) * | 1996-07-12 | 1999-06-29 |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 Plug-i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slide conductor fastener means |
US6083030A (en) * | 1998-09-23 | 2000-07-04 | Osram Sylvania Inc. | Connector latch |
US20010012714A1 (en) * | 1999-12-18 | 2001-08-09 | Stefan Fenger |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having at least one locking element |
CN2660718Y (zh) * | 2003-03-21 | 2004-12-0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TWM320772U (en) * | 2007-03-21 | 2007-10-11 | Surtec Ind Inc | Signal communication socket with pierce terminal |
CN101572363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用于解除闭锁的拉索的电连接器 |
WO2010007221A1 (fr) * | 2008-06-25 | 2010-01-21 | Société d'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Maréchal (SEPM)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securise |
US7758370B1 (en) * | 2009-06-26 | 2010-07-20 | Corning Gilbert Inc. | Quick rele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20100255709A1 (en) * | 2008-12-12 | 2010-10-0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two stage latc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66538B2 (en) * | 2003-03-25 | 2005-03-15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ans |
US6896540B1 (en) * | 2004-03-10 | 2005-05-24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mber |
JP2005329883A (ja) | 2004-05-21 | 2005-12-02 | Yazaki Corp |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
JP5243355B2 (ja) | 2009-06-23 | 2013-07-24 | 森村金属株式会社 | 目隠しルーバー |
-
2011
- 2011-01-17 JP JP2011006954A patent/JP201215091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1-10 DE DE102012100149A patent/DE102012100149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1-11 US US13/347,738 patent/US2012018415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1-16 CN CN2012100122207A patent/CN1025936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5990A (en) * | 1996-07-12 | 1999-06-29 |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 Plug-in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slide conductor fastener means |
US6083030A (en) * | 1998-09-23 | 2000-07-04 | Osram Sylvania Inc. | Connector latch |
US20010012714A1 (en) * | 1999-12-18 | 2001-08-09 | Stefan Fenger | 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 having at least one locking element |
CN2660718Y (zh) * | 2003-03-21 | 2004-12-0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TWM320772U (en) * | 2007-03-21 | 2007-10-11 | Surtec Ind Inc | Signal communication socket with pierce terminal |
CN101572363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用于解除闭锁的拉索的电连接器 |
WO2010007221A1 (fr) * | 2008-06-25 | 2010-01-21 | Société d'Exploitation des Procédés Maréchal (SEPM) |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securise |
US20100255709A1 (en) * | 2008-12-12 | 2010-10-0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two stage latch |
US7758370B1 (en) * | 2009-06-26 | 2010-07-20 | Corning Gilbert Inc. | Quick rele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3807A (zh) * | 2017-05-04 | 2019-12-2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相机模块及车辆 |
CN110603807B (zh) * | 2017-05-04 | 2021-08-24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相机模块及车辆 |
US11159704B2 (en) | 2017-05-04 | 2021-10-26 | Lg Innotek Co., Ltd. | Camera module and vehicle |
CN112615319A (zh) * | 2019-10-04 | 2021-04-06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接线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84150A1 (en) | 2012-07-19 |
JP2012150913A (ja) | 2012-08-09 |
DE102012100149A1 (de) | 2012-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4608B (zh) | 电池连接模块 | |
JP5718631B2 (ja) | 電子部品の接続構造 | |
US9312530B2 (en) | Battery connection member and battery connection body | |
US20130252469A1 (en) |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 unit of eletronic component | |
US20100155135A1 (en) | Illumination unit | |
JP6620701B2 (ja) | 救援端子部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 |
CN102725584B (zh) | Led灯单元 | |
JP3827841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2593672A (zh) | 电缆保持器和连接该电缆保持器的方法 | |
US5921807A (en) | Crimping connector | |
JP4246131B2 (ja) | 電線と素子内蔵ユニットとの接続構造 | |
TWI643542B (zh) | 電源轉換器及其電連接器模組 | |
US20120238155A1 (en) | Coupling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 |
JP2929420B2 (ja) | 圧接コネクタ | |
US20140016339A1 (en) | Interior illumina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JP5038967B2 (ja) | 電気機器 | |
JP2002305829A (ja) | 電気接続箱と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との固定構造 | |
CN107768900B (zh) | 电连接器 | |
US12132274B2 (en) | Connector for fitting with a docking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 module plug and additional module plugs | |
JP3236501B2 (ja) | ウェッジベースランプ用コネクタ | |
JP5320485B2 (ja) | 電気機器 | |
CN118336413A (zh) | 电气组件 | |
JP2012099235A (ja)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ケーブルユニット | |
JP2008159279A (ja) | コンセント | |
JPH09180830A (ja) | 電子回路付き電気接続箱におけるバスバーと電子回路板との接続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