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2903B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2903B CN102572903B CN201010618522.XA CN201010618522A CN102572903B CN 102572903 B CN102572903 B CN 102572903B CN 201010618522 A CN201010618522 A CN 201010618522A CN 102572903 B CN102572903 B CN 1025729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n
- terminal
- subsequent use
- access control
- control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01100271026 Arabidopsis thaliana ASN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069304 AS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14516 ASN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终端接入过程中,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终端接入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本发明可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ASN相连,多个ASN组成一个服务区,当该服务区内的某个ASN出现故障而退出服务的时候,其他可用的ASN或备用ASN可以快速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因特网广泛使用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协议中,IP地址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网络层的通信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在网络拓扑中的位置标识,又作为传输层主机网络接口的身份标识。TCP/IP协议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主机移动的情况,但是,当主机移动越来越普遍时,这种IP地址的语义过载缺陷日益明显。当主机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不仅路由要发生变化,通信终端主机的身份标识也发生变化,这样会导致路由负载越来越重,而且主机标识的变化会导致应用和连接的中断。
身份位置分离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IP地址的语义过载和路由负载严重、安全等问题,将IP地址的双重功能进行分离,实现对移动性、多家乡性、IP地址动态重分配、减轻路由负载及下一代互联网中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互访等问题的支持。
基于IP网络路由器的实现方法是有关身份位置分离的解决方案之一。图1示出了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图中各网元/设备的逻辑功能如下:
1.接入支持节点(ASN)
接入支持节点负责为各种移动终端提供接入服务,为接入的用户分配用户身份标识(AID)和路由位置标识(RID),并将用户的数据报文进行标识封装后在IP骨干网中传输。其中,AID表示终端的用户身份标识,在终端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RID表示网络为终端分配的位置标识,在骨干网使用。
2.映射平面
映射平面由多个身份位置寄存器(ILR)组成,在ASN查询通信对端位置过程中,如果ASN本地没有通信对端的路由位置信息,则通过IP骨干网到映射平面去查找。映射平面主要负责维护网络中用户身份路由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向ASN和其它映射服务器(如ILR)提供查询服务。
3.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负责记录用户类别、用户服务等级等信息,在用户接入时对用户进行合法性认证和授权。认证中心支持网络与用户间的双向鉴权。
4.IP骨干网
IP骨干网是ASN之间的互联网络,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数据报文中的路由位置标识进行选路和转发数据报文,将ASN发出的数据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IP网络由核心交换路由器(CSR)组成。IP骨干网与现有的IP网络是一样的,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
5.互通网关(ISN)
互通网关是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节点,两类不同的网络必须通过ISN进行互相通信。
6.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负责提供并维护终端到ASN之间的二层(物理层和链路层)链路,在蜂窝移动网络中,负责无线资源分配和管理等功能。
此处的无线网络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CDMA2000,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无线网络。
该无线网络由多个接入控制设备和基站组成。这里,接入控制设备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可以包括基站控制器(BSC),UMTS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也可以包括其他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如LTE无线基站)等其他网络控制设备。
现有的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架构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接入控制设备(如RNC)是固定与某一个ASN相连接,终端接入时,RNC为终端选择该固定的ASN。但是,当终端接入到ASN后,一旦该ASN出现异常或故障,则已接入该ASN上的终端的业务将会产生中断,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终端的重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接入支持节点互联,实现接入支持节点之间的容灾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选择方法,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所述接入网关设备为接入支持节点(ASN),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所述ASN服务区中每个ASN与终端身份标识(AID)号段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AID,选择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将该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ASN组中的所述备用ASN为所述ASN服务区中单独设置的ASN,或所述ASN服务区中其他可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各ASN的最大业务容量相等或不相等,所述各ASN的业务容量不相等时,根据每个ASN的最大业务容量配置与其最大业务容量相匹配的AID号段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ASN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AID与ASN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ASN相连,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
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
当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出现异常的接入网关设备所对应的终端标识,更改为与备用接入网关设备相对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接入控制设备,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ASN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AID号段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包括通信检测单元,
所述通信检测单元用于,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以及与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相连的所述多个ASN;
所述ASN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系统,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包括ASN,以及同时与多个ASN相连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其中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用于,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在终端接入过程中,根据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以及,当一个或多个所述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容灾系统还包括终端,
所述ASN还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本发明可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ASN相连,多个ASN组成一个服务区,当该服务区内的某个ASN出现故障而退出服务的时候,其他可用的ASN或备用ASN可以快速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依据现有技术的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容灾组网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控制设备与ASN服务区的互联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网络发生容灾后的互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为终端选择接入支持节点(ASN)的方法,使得在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设备在以容灾方式组网的情况下,当某一个ASN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提供服务的时候,接入控制设备可以自动选择其他ASN,使终端可以接入工作正常的ASN继续提供业务,减少由于ASN故障而引起业务中断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为终端选择接入网关设备的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且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方案中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接入网关设备为ASN,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所述ASN服务区中每个ASN与终端AID号段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AID,选择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将该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备用ASN组中的所述备用ASN为所述ASN服务区中单独设置的ASN,或所述ASN服务区中其他可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各ASN的最大业务容量相等或不相等,所述各ASN的业务容量不相等时,根据每个ASN的最大业务容量配置与其最大业务容量相匹配的AID号段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终端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ASN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AID与ASN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ASN相连,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
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
当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根据以上内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ASN的选择方法及ASN容灾方法,使得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可以同时接入到多个ASN,多个ASN之间组成一个ASN服务区,共同为移动网络中的用户提供服务。且该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个备用ASN,当上述的ASN服务区中的某个ASN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可以把新接入的移动用户自动切换到该ASN服务区的备用ASN,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此外,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在为终端选择接入支持节点时,具体还可以是: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依次选择所述ASN服务区中的ASN、或者选择所述ASN服务区中负荷最小的ASN作为终端接入的ASN。
进一步地,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为终端选择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其他ASN。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时,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根据以上内容,接入控制设备也可以不配置AID号段与ASN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任意选择或根据负荷情况进行选择,如可以从ASN服务区中任意选择一个或者从中选择一个负荷最小的ASN,而在其中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时,自其他正常工作部分或全部ASN中选择一个作为备用ASN。
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位置分离网络的容灾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3个ASN,分别是ASN1,ASN2,ASN3,这3个ASN组成一个ASN服务区(Service Area),共同为无线网络服务。为了实现容灾功能,RNC(该RNC并不特指UMTS网络中的RNC)与各个ASN之间采用IP组网,以保证RNC与各个ASN都是互联互通的。
同时,为了实现ASN之间的容灾,本发明采用N+1容灾方式(1+1可以认为是N+1的特殊情况)。其中,N+1容灾方式的含义是:ASN服务区中包含一个备用ASN,正常情况下是N个ASN为移动网络服务的,在N个ASN中的某一个ASN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将新的业务接入到备用ASN上,继续为终端提供服务。
上述N+1中每个ASN的配置容量/性能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果各ASN的最大业务容量是相等的,那么假设全网用户容量是120万,由3+1=4个ASN来提供服务,那么每个ASN的容量就是120万/3=40万用户。在正常工作的时候,由3个ASN来提供服务,在1个ASN出问题的时候,备用ASN将启用。
如果各ASN的最大业务容量不是相等的,那么作为备份身份的那个ASN的容量需要是与最大容量的那个ASN相等。假设全网用户容量是120万,由3+1=4个ASN来提供服务,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各个ASN的容量是 ASN1容量=30万,ASN2容量=40万,ASN3容量=50万。作为备用的那个ASN的容量至少是50万,防止ASN3出问题的时候,备用ASN可以满足ASN3的容量需求。
在无线网络中,为了保密,在业务接入成功以后,空口上会采用临时标识(Temporary Identity,简称TID)来表示不同的用户,TID在用户接入成功做各种业务的时候,是保持不变的,而在用户每次接入的时候,其TID是可以变化的。TID是由ASN来分配的,为了保证在用户接入到ASN以后做业务的时候,保证还是由同一个ASN来为这个用户提供服务,要求在分配TID的时候,TID中包含有ASN的信息。无线网络上的用户接入ASN以后,在ASN上是通过用户AID来查找对应的RID,然后把数据报文发送到目标ASN,目标ASN再发送到目标AID所标识的用户。
本发明中,为了实现ASN之间的负荷分担,在TID中可以包含部分AID的号段信息,该AID的号段信息可以是经过加密处理后的信息。RNC在终端接入时,可以根据AID来选择ASN,在业务成功以后,RNC也根据TID中的AID信息来选择ASN。
具体地,可以在RNC上配置各ASN与AID号段的对应关系;并且,还可以根据ASN的业务容量,配置与其业务容量相匹配的AID号段范围。如果ASN的容量比较低,则ASN可以处理的用户数少,如果ASN的容量大,那么ASN可以处理的用户数就多。例如:假设5+1个ASN(ASN1,ASN2,ASN3,ASN4,ASN5)组成一个服务区,这5个ASN的容量比例分别是ASN1:ASN2:ASN3:ASN4:ASN5=1:1:2:2:2;而备用ASN6的容量是与ASN3/ASN4/ASN5的容量相等。 在此情况下,则可以把AID的范围平均分为8等份,分别接入ASN1-ASN5。
如下表1所示,在终端初始接入时,RNC根据AID的号段来为其选择接入的ASN:
表1 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表
而在用户接入过程中,ASN会给移动用户分配TID,分配的TID中可以包含AID号段的信息,其具体分配方法如下表2所示:
表2 ASN分配的TID
用户接入成功以后,在移动网络中将使用TID来标识用户。
同时,在RNC与ASN之间还需要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例如,RNC周期性发送检测消息给ASN,要求ASN返回其工作状态。如果ASN返回的工作状态信息表明其状态异常或者RNC在发送状态检测消息以后在确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ASN返回的消息,则说明该ASN已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RNC上将需要对ASN进行容灾处理。此时,该ASN上的业务已经中断,终端用户将重新接入。
RNC在检测到ASN异常以后,将修改RNC上的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表,同时RNC需要通知ASN6,使得ASN6分配正确的TID。假设ASN3退出了服务,那么,作为备用的ASN6将代替ASN3提供服务。此时,修改后的表格如下表3所示:
表3 修改后的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表
此时,ASN为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的AID号段的信息如下表4所示:
表4 容灾后ASN分配的TID
此后,在ASN3恢复正常以后,可以再将ASN3作为备用ASN,而无需将业务切回到ASN3上。
以下将结合具体应用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3所示, 组建一个ASN服务区,该服务区由多个ASN(例如5+1组网时,正常情况下ASN1,ASN2,ASN3,ASN4,ASN5为主用设备,ASN6为备用)组成,组成N+1容灾方式。本应用示例的具体处理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1,初始组网,各个接入控制设备(本示例中为RNC)与ASN服务区内的每个ASN都是IP组网的,可以互通;
步骤2,在各个RNC上进行配置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表;
步骤3,用户第一次接入时,RNC根据用户AID的号段信息来选择相应的ASN,即根据RNC上配置的对应关系表,选择用户AID所属号段对应的ASN(例如为ASN3);在接入的过程中ASN3给此用户分配TID,TID中包含该用户的AID信息(部分信息);
步骤4,该用户接入成功后,在进行业务时,RNC上只看到TID,RNC从TID中取出AID信息,以保证使该用户接入到之前接入成功的ASN(即ASN3)上;
步骤5,用户终端进行正常的业务;
步骤6,当RNC检测到ASN1出现异常而退出服务时,此用户终端的业务将会有短时中断;
步骤7,此用户终端自动重新接入,RNC将选择备用的ASN6为该移动用户提供业务,此时,RNC与ASN服务区中各ASN的互联情况如图4所示。
步骤8,ASN3恢复正常以后将作为新的备用ASN。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出现异常的接入网关设备所对应的终端标识,更改为与备用接入网关设备相对应。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接入控制设备,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ASN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AID号段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包括通信检测单元,
所述通信检测单元用于,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以及与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相连的所述多个ASN;
所述ASN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系统,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包括ASN,以及同时与多个ASN相连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其中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用于,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在终端接入过程中,根据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以及,当一个或多个所述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进一步地,所述容灾系统还包括终端,
所述ASN还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组网方法,采用该方法,使得无线网络控制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接入网关互联情况下,在某个网关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设备接入其他工作正常的接入支持节点,实现ASN之间的容灾,从而保证业务可以快速恢复,提高整个网络的可服务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Claims (11)
1.一种接入网关设备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所述方法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所述接入网关设备为接入支持节点ASN,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所述ASN服务区中每个ASN与终端身份标识AID号段的对应关系;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的AID,选择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所述接入控制设备将该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用ASN组中的所述备用ASN为所述ASN服务区中单独设置的ASN,或所述ASN服务区中其他可用AS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SN服务区中各ASN的最大业务容量相等或不相等,所述各ASN的业务容量不相等时,根据每个ASN的最大业务容量配置与其最大业务容量相匹配的AID号段范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临时标识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5.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支持节点ASN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身份标识AID与ASN的对应关系;
终端接入过程中,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
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临时标识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所述终端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所述接入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6.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
接入控制设备同时与多个接入支持节点ASN相连,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备用ASN;
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上配置有终端身份标识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并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当所述终端接入的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7.一种选择接入网关设备的接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接入网关设备相连,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出现异常的接入网关设备所对应的终端标识,更改为与备用接入网关设备相对应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终端标识与所述接入网关设备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接入网关设备。
8.一种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接入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所述接入控制设备与多个接入支持节点ASN相连,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所述ASN服务区中至少包含一备用ASN组,所述备用ASN组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备用ASN;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身份标识AID号段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ASN对应的AID号段更改为与所述备用ASN组中的备用ASN相对应;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配置的所述AID与所述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属号段所对应的ASN;
通信检测单元,用于与所述多个ASN之间分别建立业务状态检测机制,检测与所述各AS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接入控制设备的选择接入支持节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终端,以及与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相连的所述多个接入支持节点ASN;
所述ASN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临时标识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10.一种接入支持节点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身份位置分离网络,包括接入支持节点ASN,以及同时与多个ASN相连的接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ASN构成一个ASN服务区,其中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用于,当所述ASN服务区中的一个或多个ASN出现异常时,将终端接入到所述ASN服务区中的备用ASN;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用于,保存配置的终端AID号段与ASN的对应关系,在终端接入过程中,根据所述AID与ASN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终端接入到所述终端的AID所对应的ASN;以及,当一个或多个所述ASN出现异常时,将所述异常的ASN对应的AID号段的终端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灾系统还包括终端,
所述ASN还用于,为接入的终端分配TID,并在分配的TID中包含该ASN的信息;
所述终端用于,接入的ASN出现异常后,在重新接入时携带最新分配的TID;
所述接入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重新接入时携带的TID中包含的ASN信息,将所述终端重新接入到所述备用ASN组的备用AS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8522.XA CN102572903B (zh) | 2010-12-31 | 2010-12-31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PCT/CN2011/077313 WO2012088873A1 (zh) | 2010-12-31 | 2011-07-19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8522.XA CN102572903B (zh) | 2010-12-31 | 2010-12-31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2903A CN102572903A (zh) | 2012-07-11 |
CN102572903B true CN102572903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4638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1852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2903B (zh) | 2010-12-31 | 2010-12-31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72903B (zh) |
WO (1) | WO201208887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8277B (zh) * | 2012-12-19 | 2018-09-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网关容灾备份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703931A (zh) * | 2014-11-26 | 2016-06-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标识网网络冗余备份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2451A (zh) * | 2001-08-13 | 2003-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多个媒体网关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路由的方法 |
CN1437413A (zh) * | 2002-02-08 | 2003-08-2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讯系统、通讯设备和通讯方法 |
CN1870554A (zh) * | 2005-10-31 | 2006-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选择接入服务网络网关的方法 |
CN101052212A (zh) * | 2006-04-03 | 2007-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3742C (zh) * | 2005-04-30 | 2008-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无线局域网接入网关策略加载方法 |
CN101754277A (zh) * | 2008-12-19 | 2010-06-23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接入网关的方法和接入网关控制节点 |
-
2010
- 2010-12-31 CN CN201010618522.XA patent/CN1025729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7-19 WO PCT/CN2011/077313 patent/WO201208887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2451A (zh) * | 2001-08-13 | 2003-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支持多个媒体网关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路由的方法 |
CN1437413A (zh) * | 2002-02-08 | 2003-08-2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讯系统、通讯设备和通讯方法 |
CN1870554A (zh) * | 2005-10-31 | 2006-1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选择接入服务网络网关的方法 |
CN101052212A (zh) * | 2006-04-03 | 2007-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2903A (zh) | 2012-07-11 |
WO2012088873A1 (zh) | 2012-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4118B (zh) |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 |
EP1518352B1 (en) | Redundancy and load balanc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unit and system | |
US7848338B2 (en) | Network-based reliability of mobility gateways | |
CN110417569B (zh) | 一种网络链路故障处理方法和隧道端点设备 | |
CN104104570A (zh) | Irf系统中的聚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548095A (zh) | 切换服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342144A (zh) | 检测网络设备中的过载 | |
CN102025702A (zh) |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 |
US10652145B2 (en) | Managing data frames in switched networks | |
CN108768866A (zh) | 组播报文跨卡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3358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BNG-UP Redundancy | |
CN101232402B (zh)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
CN102882781A (zh) | 一种报文发送的方法、路由器桥及系统 | |
CN102916897A (zh) | 一种实现vrrp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442429B (zh) | 一种实现业务系统容灾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067857A (zh)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986192A (zh) | 用分离归属代理体系结构提供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647855A (zh) | 跨网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447703B (zh) | 一种热备份方法和系统、cgn设备 | |
CN102281580B (zh) | M2m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 |
CN102572903B (zh) | 接入支持节点的选择及容灾方法、系统及接入控制设备 | |
CN102870381A (zh) | 一种pcie交换系统、装置及交换方法 | |
CN102355402A (zh) | 一种基于vpn路由建立lsp的方法、系统和路由器 | |
CN103354567B (zh) | 一种同步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938732A (zh) | 一种提高双隧道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