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70099B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0099B
CN102570099B CN201110362213.5A CN201110362213A CN102570099B CN 102570099 B CN102570099 B CN 102570099B CN 201110362213 A CN201110362213 A CN 201110362213A CN 102570099 B CN102570099 B CN 1025700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ating part
differential pair
signal contact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22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0099A (zh
Inventor
D·斯克泽斯尼
M·E·舍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0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0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0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56Details of housings
    • G02B6/426Details of housings mounting, engaging or coupling of the package to a board, a frame or a panel
    • G02B6/4261Packages with mounting structures to be pluggable or detachable, e.g. having latches or r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84Electrical aspects of optical modules with disconne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32),包括具有槽(38)的壳体(36),该槽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12)。壳体保持包括配合部分(74,84)的触头(42),该配合部分在沿行轴(92)延伸的行(72)中并排布置。触头的配合部分包括配合面(80,90),这些配合面在槽中暴露以与配合连接器接合。触头包括信号触头(42a)的差分对(42A)。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布置在列(102)中,该列沿着不平行于行轴取向的列轴(104)延伸。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收发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类型的允许在主机设备和外部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基于光纤和铜的收发器组件。这些收发器组件典型的包括能插接到主机设备中的插座连接器的模块组件。这些模块组件根据尺寸和兼容性的各种标准进行构造,其中一个标准为四通道小型可插拔(QSFP)模块标准。传统的QSFP模块和插座组件可以以高达10千兆比特每秒(Gbps)的速率令人满意地传输数据信号。另外一种可插拔模块标准,XFP标准,同样要求收发器模块以高达10Gbps的速率传输数据信号。
随着电气和光学装置的变小,其信号通道的组合变得更加密集。此外,数据信号沿信号通道传送的速率持续增加来满足对于更快速装置的需求。因此,对能够处理增加的信号速率和/或具有更高信号通道密度的收发器组件有需求。然而,由于增加的信号速率和/或更高的密度,收发器组件中和插座连接器中信号触头的相邻差分对可能相互干扰,通常称之为“串扰”。这种串扰可以变成对沿着收发器组件和插座连接器的信号通道的错误的较大的贡献者。同样差分对中信号触头之间的耦合也可能对沿着信号通道的错误产生贡献。此外,增加的信号速率和/或更高的密度可能使得保持收发器组件和插座连接器的期望阻抗值很困难,这可能导致收发器组件和主机设备和/或外部装置之间的阻抗不连续。
需要一种适应更高的信号速率和/或更高的触头密度而不增加串扰的插座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的槽的壳体。壳体容纳包括配合部分的触头,该配合部分在沿行轴延伸的行中并排布置。触头的配合部分包括暴露在槽中来和配合连接器接合的配合面。触头包括信号触头的差分对。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配置在沿方向不与行轴平行取向的列轴延伸的列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收发器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收发器组件的截面图,其示出了和插座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配合的可插拔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3是图1和2所示的收发器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图2所示的插座组件的插座连接器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图3所示的一部分插座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5是图3和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是图3和4中所示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触头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所述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收发器组件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收发器组件10适用于尤其是例如以至少10千兆比特每秒(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高速传送数据信号,该速率是SFP+标准要求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组件10适用于以至少25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数据信号。此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组件10适用于以大约20Gbps和大约30Gbps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来传送数据信号。然而,要认识到,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主题的好处和优点也可能同样地在其它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各种系统和标准中获得。换句话说,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主题并不局限于10Gbps或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任何标准,或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收发器组件的示例性类型。
收发器组件10包括可插拔模块12,其配置为可插拔的插入安装在主印刷电路16上的插座组件14中。主印刷电路可以安装在主系统(未示出)中,例如,但不局限于路由器、服务器、计算机等。主系统典型地包括具有盖板18的导电底盘,该盖板18包括穿过其延伸基本对齐插座组件14的开口20。插座组件14可选择的电连接到盖板18。可插拔模块12配置为插入到插座组件14。特别地,可插拔模块12穿过盖板开口20插入到插座组件14,这样可插拔模块12的前端22从插座组件14向外延伸。可插拔模块12包括壳体24,该壳体24形成位于壳体24中的印刷电路26(图2和3)的屏蔽壳。印刷电路26承载以已知的方式执行收发功能的电路、迹线、通路、装置等。印刷电路26的边28(图2和3)暴露在壳体24的后端30。边28如下所述可插入插座组件14。边28在此可以称为“配合边”。
一般而言,可插拔模块12和插座组件14可以用于任何需要主系统和电气和/或光学信号之间接口的场合。可插拔模块12经由插座组件14的插座连接器32穿过插座组件14连接到主系统。可插拔模块12通过位于前端22的连接器接口34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光缆(未示出)和/或一个或多个电缆(未示出)。这里可插拔模块12可以被称为“配合连接器”。
图2是示出可插拔模块12与插座组件14配合的收发器组件10的截面图。插座连接器32安装在主印刷电路16上。插座连接器32包括具有槽38的壳体36。当可插拔模块与插座连接器32配合时,插座连接器32的槽38将印刷电路26的边28接收于其中。可插拔连接器32包括触头40和触头42。触头40在槽38中延伸并且与印刷电路26一侧部46上的相应终端44(图3)接合。触头42也在槽38中延伸,但是触头42接合印刷电路26的与侧部46相对的侧部50上的相应终端48和49(图3)。触头40和相应终端44之间的接合建立了印刷电路26和主印刷电路16上的电路、迹线、通路、装置等之间的电气和/或光学连接。触头42和相应终端48和49之间的接合也建立了印刷电路26和主印刷电路16上的电路、迹线、通路、装置等之间的电气和/或光学连接。这里每个触头40可以被称为“辅助触头”。这里印刷电路26的侧部46可以被称为“辅助侧”,而这里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可以被称为“信号侧”。
图3是示出插座连接器3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部分收发器组件10的透视图。可插拔模块12的印刷电路26的一部分也示出在图3中。插座连接器32包括壳体36,其从前端52延伸到后端54并且包括底侧55。壳体36配置为安装在位于底侧55的主印刷电路16(图1和2)上。壳体36的前端52包括槽38。更具体地,槽38延伸过前端52并朝向后端54进入到壳体36中。槽38可选择地延伸穿过壳体36的相对侧56和58中的一个或两个。
插座连接器32的触头40由壳体36保持。可选择地,壳体36包括多个凹槽60,其中接收有相应触头40。凹槽60可便于将触头40保持在相对于彼此的位置(例如,并排位置)。触头40包括配合部分62,中间部分64和安装脚66。触头40的配合部分62配置在行67中并且在槽38中延伸。配合部分62包括暴露在槽38中的配合面68。如图3中可见的,可插拔模块12的印刷电路26的边28包括印刷电路26的侧部46的一部分。因此,终端44沿边28布置在印刷电路26的侧部46上。当印刷电路26的边28被接收在槽38中时,触头40的配合面68接合印刷电路26的侧部46上的相应终端44。中间部分64从配合部分62延伸到安装腿66。在此行67可以被称为“第二行”。
如图3可见的,触头40的安装腿66沿壳体36的前端52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40的安装腿66配置为表面安装到主印刷电路16(图1和2)。更具体地,安装腿66安装在与其电气和/或光学连接的主印刷电路16上的相应终端(未示出)上。在替代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触头40使用其它类型的安装方式而不是表面安装,例如但不局限于使用接收在主印刷电路16的通孔(未示出)中的柔性管脚(而不是安装脚66),安装在主印刷电路16上。在此每个触头40的配合部分62可以被称为“辅助配合部分”。在此每个触头40的配合面68可以被称为“辅助配合面”。在此每个触头40的安装脚66可以被称为“辅助安装脚”。
插座连接器3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触头40。每个触头40可以是信号触头、接地触头或是电源触头。可选择地,用作信号触头的一些或所有的触头40可以成对配置,其中一对中的每个信号触头传送差分信号,从而限定一个或多个差分对。在触头40的配置中,一个或多个接地触头可以设置在信号触头的相邻差分对之间。也可以设置触头40的任何其它触头配置。
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也可以保持触头42。触头42和印刷电路26(图2和3)的同侧部50(图2和3)上的终端48和49(图3)配合。壳体36包括多个可选择的凹槽70,其将相应的触头42接收于其中。类似于凹槽60,凹槽70可便于相对于彼此将触头42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中(如,并排位置)。
可选择地,插座连接器32的一些或所有触头42以比插座连接器32的一些或所有触头40更高的速率传送数据信号。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42的信号触头42a(图2,4,5和7)以至少10Gbps的数据速率传送数据信号,而触头40以小于10Gbps传送数据信号。此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触头42a以至少25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数据信号,而触头40以小于25Gbps传送数据信号。此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触头42a以大约20Gbps和大约30Gbps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数据信号,而触头40以小于20Gbps传送数据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32的一些或所有触头42以大约等于或小于插座连接器32的一些或所有触头40的速率传送数据信号。为了和任何信号触头42a的数据速率比较,传送电功率或电接地的任何触头40将被认为以大约0Gbps的速率传送数据信号。
图4是示出触头42的行72的插座连接器3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图2和3)和触头40(图2和3)已经从图4中移除。触头42包括信号触头42a和接地触头42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42a配置成差分对42A。替代地,一些或所有的信号触头42a不配置成差分对。信号触头42a包括配合部分74,中间部分76(图5)和安装脚78。比较图3和4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在插座连接器32的槽38(图2和3)中延伸。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包括配合面80,其在槽38中暴露并且与印刷电路26(图2和3)的侧部50(图2和3)上的相应一些终端48(图3)接合。每个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在此可以被称为“信号配合部分”。每个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面80在此可以被称为“信号配合面”。每个信号触头42a的安装脚78可以在此被称为“信号安装脚”。每个差分对42A在此可以被称为“第一差分对”和/或“第二差分对”。
接地触头42b也包括配合部分84、中间部分86(图6)和安装脚88。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在槽38中延伸并且包括配合面90,配合面90在槽38中暴露并且与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上的相应的一些终端49接合。插座连接器3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触头42,包括任意数量的信号触头42a,任意数量的接地触头42b和任意数量的差分对42A。如图2可见的,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的安装脚78和88沿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的后端54延伸。
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的配合部分74和84分别在沿行轴92延伸的行72中并排布置。比较图3和4应当很清楚的看出,触头42的配合部分74和84的行72与触头40(图2和3)的配合部分62(图3)的行67(图3)相对。触头42的配合面80和90与槽38中触头40的配合面68(图3)相对。
可选择地,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图2和3)保持多个触头模块94和96,其分别包括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更具体地,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分别由相应的绝缘体97和98保持,其反过来由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保持。如从附图中应当明显看出的,每个绝缘体97为与每个绝缘体98和每个其他绝缘体97分离的部件,反之亦然。类似地,每个绝缘体98为与每个绝缘体97和每个其他绝缘体98分离的部件。可选择地,每个主体97保持两个信号触头42a,并且每个主体98保持单个接地触头42b。被主体97保持的两个信号触头42a可选择地是差分对42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主体97保持信号触头42a的差分对42A。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每个差分对42A中,其信号触头42a由共同的绝缘体97保持。行72可以在此被称为“第一行”。
如上所述,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的配合部分74和84分别在沿行轴92延伸的行72中并排布置。在行72中,信号和接地触头42a和42b的配合面80和90分别在平行于行轴92延伸的公共配合面平面100中延伸。在每个差分对42A中,差分对42A的两个信号触头42a配置在沿列轴104延伸的列102中。如图4可见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差分对42A的列轴104大致垂直于行轴92取向。换句话说,在每个差分对42A中,差分对42A的两个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在大致垂直于配合面平面100延伸的公共差分对面106中延伸。然而,每个差分对42A的列轴104和差分对平面106可相对于行轴92和配合面平面100分别以任意不平行的角度取向。每个列102在此可以被称为“信号列”。每个列轴104在此可以被称为“信号列轴”。
可选择地,每个接地触头42b包括两个配合部分84,每个包括一个配合表面90。每个接地触头42b的两个配合部分84可选择地配置在沿列轴110延伸的列108中。每个接地触头42b的两个配合部分84在公共接地面112中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接地触头42b的列轴110和接地面112分别大致垂直于行轴92和配合面表面100取向。然而,每个接地触头42b的列轴110可相对于行轴92成任意角度取向。此外,每个接地触头42b的接地平面112可以相对于配合面平面100成任意角度取向。每个列108在此可以被称为“接地列”。每个列轴110在此可以被称为“接地列轴”。
如图4可见的,在配合部分74和84的行72中,在信号触头42a的相邻差分对42A之间设置两个接地触头42b。两个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在行72内在两个相邻差分对42A的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之间延伸。替代地,只有单个接地触头42b在行72中的相邻差分对42A之间延伸。如以下将会更详细描述的,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与行72中的信号触头42a的相应配合部分74交叠,以便于屏蔽相邻差分对42A不受彼此干扰。屏蔽相邻差分对42A不受彼此干扰可便于控制插座连接器32的阻抗(其可以包括差模和共模阻抗控制)和/或可便于减少插座连接器32的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
图5是一个触头模块9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触头模块94包括绝缘体97和差分对42A的信号触头42a。信号触头42a包括配合部分74、中间部分76和安装脚78。中间部分76从配合部分74延伸到安装脚78。绝缘体97封装信号触头42a的中间部分76。
主体97包括相对的面114和116,以及相对的面118和120。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从主体97的面114向外延伸。如图5中可见的,差分对42A中的一个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比差分对42A中其它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从主体97的面114延伸更长距离。更具体地,触头模块94的差分对42A包括内信号触头42aa和外信号触头42ab。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从主体97的面114向外延伸L1长到尖端122。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从面114向外延伸L2长到尖端124。长度L2大于长度L1。因此,内和外信号触头42aa和42ab的配合面80a和80b分别与主体97的面114分开不同的距离。如图5中可见的,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嵌套到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的一部分中。
再次参考图3,可插拔模块12的印刷电路26的边28包括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的一部分。因此,终端48和49沿边28布置在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上。当印刷电路26的边28接收到槽38中时,信号触头42a(图2、4、5和7)的配合面74(图4、5和7)与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上的相应终端48接合。特别地,终端48包括内终端48a和外终端48b的差分对126。每个差分对126包括沿印刷电路26的侧部50相互轴对准的内终端48a和外终端48b。
再次参考附图5,差分对42A的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面80a配置成与终端48(图3)的相应一个差分对126(图3)的内终端48a(图3)接合。差分对42A的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面80b配置成与终端48的相应差分对126的外终端48b接合。当印刷电路26(图2和3)的边28(图2和3)接收在插座连接器32(图1-4和7)的槽38(图2和3)中时,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在印刷电路26和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的一部分之间延伸。
如上所述,触头模块94的内和外信号触头42aa和42ab的配合部分74a和74b分别配置在列102中,列102沿列轴104延伸并在差分对平面106中延伸。通过将同一差分对42A的内和外信号触头42aa和42ab分别配置在列102中,可以减少或消除内信号触头42a和外信号触头42b之间的耦合。
更具体地,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包括相对的宽侧表面128a和130a以及在宽侧表面128a和130a之间延伸的相对边缘侧表面132a和134a。宽侧表面128a和130a具有比边缘侧表面132a和134a大的表面面积。边缘侧表面134a包括配合面80a。与内信号触头42aa类似,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包括相对的宽侧表面128b和130b以及在宽侧表面128b和130b之间延伸的相对的边缘侧表面132b和134b。宽侧表面128b和130b具有比边缘侧表面132b和134b大的表面面积。边缘侧表面134b包括配合面80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宽侧表面128a和128b彼此共面延伸,并且宽侧表面130a和130b彼此共面延伸。通过将内和外信号触头42aa和42ab分别布置在列102中,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的边缘侧表面132a面向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的边缘侧表面132b。由于边缘侧表面132a和132b彼此相对,与包括彼此相对的宽侧表面的差分对中的触头相比,可分别减少或消除内和外信号触头42aa和42ab之间的耦合。减少或消除内信号触头42aa和外信号触头42ab之间的耦合可便于控制插座连接器32的阻抗(其可以包括控制差模和共模阻抗)和/或可便于减少插座连接器32的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
信号触头42a的安装脚78从主体97的面120向外延伸。内信号触头42aa包括沿中心纵轴136延伸一长度的安装脚78a。外信号触头42ab包括沿中心纵轴138延伸一长度的安装脚78b。可选择地,安装脚78a和78b的中心纵轴136和138分别彼此对准。轴136和138的对准可便于增加与安装脚78接合的主印刷电路16(图1和2)上的终端(未示出)的密度。
图6是一个触头模块9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触头模块96包括绝缘体98和单个接地触头42b。接地触头42b包括两个配合部分84a和84b,中间部分86和安装脚88。中间部分86从配合部分84a和84b延伸到安装脚88。绝缘体98封装接地触头42b的中间部分86。
主体98包括相对的面140和142,以及相对的面144和146。接地触头42b的安装脚88从主体98的面146向外延伸。配合部分84a和84b从主体98的面140向外延伸。配合部分84b比配合部分84a从主体98的面140延伸更长的距离。更具体地,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从主体98的面140到尖端148向外延伸长度L3。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b从面140到尖端150向外延伸长度L4。长度L4大于长度L3。因此,配合部分84a和84b的配合面90a和90b分别从主体98的面140分开不同的距离。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嵌套在配合部分84b的一部分中。配合部分84a和84b的配合面90a和90b分别配置成与印刷电路26(图2和3)上的同样终端49(图3)接合。当印刷电路26的边28(图2和3)接收到插座连接器32(图1-4和7)的槽38(图2和3)中时,配合部分84a在印刷电路26和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b的一部分之间延伸。如上所述,触头模块96的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和84b可选择的配置在列108中,该列108沿着列轴110延伸并且在接地平面112中延伸。
图7是示出触头42的行72的插座连接器3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为了清楚起见,插座连接器32的壳体36(图2和3)和触头40(图2和3)已经从图7中移除。如上所述,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与行72中的信号触头42a的相应一些配合部分74交叠,以便于屏蔽相邻差分对42A不受彼此干扰。更具体地,每个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b在相邻差分对42A的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之间延伸。如图7中可见的,当从平行于行轴92的方向看去,每个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b完全与外信号触头42ab的配合部分74b交叠。类似于配合部分84b,每个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在相邻差分对42A的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之间延伸。当从平行于行轴92的方向看去,每个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完全与内信号触头42aa的配合部分74a交叠。接地触头42b的配合部分84a和84b分别与信号触头42a的配合部分74a和74b的交叠便于增加相邻差分对42A之间的屏蔽量。屏蔽相邻差分对可便于控制插座连接器32的阻抗(其可以包括控制差模和共模阻抗)和/或可便于减少插座连接器32的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
与至少一些已知的收发器组件相比,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减少了的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的收发器组件。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收发器组件,该收发器组件与至少一些已知的收发器组件相比具有更小的收发器组件和主设备和/或外部装置之间的阻抗不连续。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处理增加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减少或维持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和/或维持希望的阻抗值的收发器组件。例如,这里描述和/或示出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处理至少25Gbps的增加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减少或维持串扰、信号衰减等的量和/或维持希望的阻抗值的收发器组件。
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印刷电路”意味着其中导电连接已经被印制在或以预定型式另外沉积在绝缘基底上的任何电路。印刷电路16和26的基底可以每个都是柔性基底或刚性基底。基底可以由任意材料构成和/或包括任意材料,例如,但不局限于陶瓷、环氧玻璃、聚酰亚胺(例如但不局限于 等)、有机材料、塑料、聚合体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基底是由环氧玻璃制成的刚性基底,以使相应的印刷电路16和/或26有时称之为“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Claims (6)

1.一种插座连接器(32),包括具有槽(38)的壳体(36),该槽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12),所述壳体保持包括配合部分(74,84)的触头(42),所述配合部分在沿行轴(92)延伸的行(72)中并排布置,所述触头的配合部分包括配合面(80,90),该配合面在所述槽中暴露以与所述配合连接器接合,所述触头包括信号触头(42a)的差分对(42A),并且所述触头包括接地触头(42b),
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均被布置在同一列(102)中,该列(102)沿着不平行于所述行轴取向的列轴(104)延伸并且在公共差分对平面(106)中延伸,
其中,所述接地触头具有两个配合部分,所述两个配合部分被布置在同一列(108)中,该列(108)沿着不平行于所述行轴取向的列轴(110)延伸并且在公共接地面(112)中延伸,
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包括相对的宽侧表面(128a,128b,130a,130b)和在这些宽侧表面之间延伸的相对的边缘侧表面(132a,132b,134a,134b),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一个信号触头的边缘侧表面(132a)面向所述差分对内的另一信号触头的边缘侧表面(13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的配合面在公共配合面平面(100)中延伸,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在垂直于所述配合面平面延伸的公共差分对平面(106)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的配合面在公共配合面平面(100)中延伸,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在不平行于所述配合面平面延伸的公共差分对平面(106)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包括相对的宽侧表面(128a,128b,130a,130b)和在这些宽侧表面之间延伸的相对的边缘侧表面(132a,132b,134a,134b),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一个信号触头的宽侧表面(128a)与所述差分对中的另一信号触头的宽侧表面(128b)共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信号触头被公共的绝缘体(97)保持,所述绝缘体被所述壳体保持并且包括面(114),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从所述绝缘体的面而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差分对中的一个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比所述差分对中的另一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距离所述绝缘体的面更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包括信号触头的两个相邻差分对(42A)和具有配合部分(84)的两个接地触头(42b),该配合部分每个在行(72)中在信号触头的两个相邻差分对的相应配合部分(74)之间延伸。
CN201110362213.5A 2010-09-02 2011-09-02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102570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874,847 US8062073B1 (en) 2010-09-02 2010-09-02 Receptacle connector
US12/874,847 2010-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0099A CN102570099A (zh) 2012-07-11
CN102570099B true CN102570099B (zh) 2016-08-24

Family

ID=4493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2213.5A Active CN102570099B (zh) 2010-09-02 2011-09-02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62073B1 (zh)
CN (1) CN102570099B (zh)
TW (1) TWI533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053B (zh) * 2009-09-15 2014-06-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WO2011150403A1 (en) 2010-05-28 2011-12-01 Zenith Investments Llc Dual orientation connector with external contacts
CN103069654A (zh) 2010-06-18 2013-04-24 苹果公司 具有侧面接触点的双向连接器
US8882524B2 (en) 2010-06-21 2014-11-11 Apple Inc. External contact plug connector
EP2583360A1 (en) 2010-06-21 2013-04-24 Apple Inc. External contact plug connector
US8727793B2 (en) * 2011-03-11 2014-05-20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cal module design in an SFP form factor to support increased rates of data transmission
US8235731B1 (en) * 2011-03-18 2012-08-07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Ltd. Connector module and patch panel
US8439710B2 (en) * 2011-06-07 2013-05-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biasing member
US8708745B2 (en) 2011-11-07 2014-04-29 Apple Inc. Dual orientation electronic connector
US9112327B2 (en) 2011-11-30 2015-08-18 Apple Inc. Audio/video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147977B2 (en) 2012-07-05 2015-09-2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High density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US9093803B2 (en) 2012-09-07 2015-07-28 Apple Inc. Plug connector
US8777666B2 (en) 2012-09-07 2014-07-15 Apple Inc. Plug connector modules
US9059531B2 (en) 2012-09-11 2015-06-16 Apple Inc.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onnectors
US9160129B2 (en) * 2012-09-11 2015-10-13 Apple Inc.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onnectors
US9054477B2 (en) 2012-09-11 2015-06-09 Apple Inc.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onnectors
US9325097B2 (en) 2012-11-16 2016-04-26 Apple Inc. Connector contacts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N104956546B (zh) * 2012-12-28 2018-11-16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包括电路元件的电连接器
US20140206209A1 (en) 2013-01-24 2014-07-24 Apple Inc. Reversible usb connector
US10439311B2 (en) * 2016-08-08 2019-10-0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US11811163B2 (en) 2021-02-26 2023-11-07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Mutoa and quad floating connec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190A (zh) * 2007-04-20 2009-05-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562814U (zh) * 2008-09-09 2010-08-25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0257A (en) * 1995-04-28 1996-12-03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1364694B (zh) * 2007-08-10 2011-08-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744426B2 (en) * 2007-08-10 2010-06-2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TWM346928U (en) * 2008-07-17 2008-12-11 Taiwin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socket
JP5270242B2 (ja) * 2008-07-17 2013-08-2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平衡伝送用コネクタ
CN201285845Y (zh) * 2008-08-05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397900Y (zh) * 2009-03-11 2010-0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四通道小型可插拔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1190A (zh) * 2007-04-20 2009-05-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562814U (zh) * 2008-09-09 2010-08-25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3536B (zh) 2016-05-11
TW201230542A (en) 2012-07-16
US8062073B1 (en) 2011-11-22
CN102570099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0099B (zh) 插座连接器
US121490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9705258B2 (en) Feed-through adapte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7651379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on disposition
CN102598431B (zh) 具有接地板和接地结合杆的电连接器
CN202930668U (zh) 具有公共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TWI412182B (zh) 具有串音消除功能之電氣連接器
CN102509956B (zh) 收发器组件
US6893270B2 (en) Paddle-card termination for shielded cable
CN102036469B (zh) 信号通道之间具有接地通道的印刷电路
US7497724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wire organizer
US8371861B1 (en)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for a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83537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receptacle with three rows of contacts and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three rows of pads
US847521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high signal density
CN102969622B (zh) 用于可插拔收发器模块的插座连接器
JP6236094B2 (ja) 電気相互接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電気コネクタ
EP2838164B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CN102709755B (zh) 收发器组件
US20180337483A1 (en) Electrical device having an insulator wafer
US20240170893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115114A1 (en) Cable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after: Tailia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