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试、缩短产品换线时间、节约使用成本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叠片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叠片机,其包括机架及底板,所述底板垂直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底板与所述机架之间呈中空结构,所述叠片机还包括第一工作机构、第二工作机构、卷绕机构、移料机构、贴胶机构及出料拉带,所述第一工作机构及第二工作机构分别安装于底板的两侧,所述卷绕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料机构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一端,并可穿过所述底板于所述第一工作机构与第二工作机构之间滑动,所述贴胶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贴胶机构与所述卷绕机构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贴胶机构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出料拉带经所述移料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延伸至所述机架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工作机构及所述第二工作机构均包括放膜机构、隔膜张力纠边机构、叠片机构、两送料机构、两定位机构及两料盒;其中,所述放膜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的顶端,且所述放膜机构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底板,隔膜绕于所述放膜机构上;所述隔膜张力纠边机构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隔膜经所述放膜机构送入所述隔膜张力纠边机构;两所述送料机构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隔膜张力纠边机构的两侧,并安装于所述所述底板上;两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对应安装于两所述送料机构的下方,且两所述定位机构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两所述料盒分别对应安装于两所述定位机构的两侧,且两所述料盒的上端与两所述定位机构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叠片机构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叠片机构与所述隔膜张力纠边机构相对应,所述叠片机构上升至叠片工位时,两所述料盒的上端、两所述定位机构的上端、叠片机构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较佳地,所述叠片机构包括安装板、工作台、旋转气缸、两左右调节螺杆、两前后调节螺杆及四组压爪结构,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两所述滑轨之间,其中两组所述压爪结构通过一所述前后调节螺杆连接于其中一所述滑轨的两端,另两组所述压爪结构通过另一所述前后调节螺杆连接于另一所述滑轨的两端,位于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两组所述压爪结构之间通过一所述左右调节螺杆连接,位于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两组所述压爪结构之间通过另一所述左右调节螺杆连接,且四组所述压爪结构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并相向设置,四组所述旋转气缸分别对应与四组所述压爪结构连接;通过前后调节螺杆调节滑轨两端的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极片的长度相对应,通过左右调节螺杆可调节两轨道间的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基片的宽度相对应,在变更产品尺寸时,调整叠片机构的尺寸更方便,效率更高。
较佳地,每一组所述压爪结构均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爪及第二压爪,所述第一压爪及所述第二压爪均具有抵触面,且所述第一压爪的抵触面与所述第二压爪的抵触面相对所述工作台相反设置,所述旋转气缸分别驱动所述压爪结构转动以选择使用所述第一压爪或所述第二压爪;在对正极片进行叠片时,利用第一压爪或第二压爪来压紧正极片,当对负极片进行叠片时,驱动机构驱动压爪结构翻转,利用第一压爪、第二压爪中未使用的一个来压紧负极片,这样,通过使用第一压爪或第二压爪来分别压紧正、负极片,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叠片过程中不会造成正、负极片的交叉污染。
较佳地,所述叠片机构还包括两进退气缸,两所述进退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安装于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两端的所述压爪结构分别与两所述进退气缸连接,所述进退气缸驱动所述压爪结构沿所述滑轨后退或前进,进退气缸驱动所述压爪结构后退时,旋转气缸驱动压爪结构翻转,提高工作效率。
较佳地,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旋转驱动机构、进退驱动机构、键轴、丝杆、手指气缸及两卷绕夹子,两所述卷绕夹子分别通过所述手指气缸相对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且两所述卷绕夹子之间通过所述键轴及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因此,一个旋转驱动机构即可同步地驱动两卷绕夹子,在卷绕隔膜时不易造成电芯变形,使隔膜包卷整齐,且根据变更后产品的尺寸而直接设置进退驱动机构的位置参数,便可控制进退驱动机构进退,从而调整两卷绕夹子的起始位置及进退参数,在调整两卷绕夹子的位置时,不需要人工调整,实现自动化的数字调机,调整时间短且精度较高,且该卷绕机构的结构简单。
较佳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板、两侧板及两安装板,两所述侧板相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两所述侧板之间形成安装区,两所述安装板相平行地安装于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区内,两所述卷绕夹子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板上并向所述安装区内相向延伸,所述键轴及所述丝杆贯穿地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键轴及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卷绕夹子连接。
较佳地,所述料盒包括升降马达、安装基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及四块挡板,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相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轴向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轴向相垂直,四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两端,四块所述挡板相对应围成一极片承载区,所述升降马达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升降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升降。
较佳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及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及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其中两所述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并连接于两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并与两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均连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可调节挡板之间的距离与变更后的极片宽度相对应,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杆可调节两第一调节机构之间的距离与变更后的极片长度相对应,调整方式简单,不需要另外的工具,有效节约成本,并能提升调整时的效率。
较佳地,所述料盒还包括毛刷及直流马达,所述毛刷通过一连接片安装于一所述挡板的上端,且所述毛刷对应于所述极片承载区,所述直流马达安装于所述连接片上,且所述直流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毛刷连接,因此,当吸盘吸住极片时,驱动机构驱动极片承载区内的极片下降,通过直流马达驱动毛刷旋转从而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有效的保护极片不受损坏,并能缩短极片分料的时间,达到提升分料效果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叠片机包括机架及底板,所述底板垂直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底板与所述机架之间呈中空结构,所述叠片机还包括第一工作机构、第二工作机构、卷绕机构、移料机构、贴胶机构及出料拉带,所述第一工作机构及第二工作机构分别安装于底板的两侧,所述卷绕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料机构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一端,并可穿过所述底板于所述第一工作机构与第二工作机构之间滑动,所述贴胶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贴胶机构与所述卷绕机构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贴胶机构位于所述移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出料拉带经所述移料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延伸至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将第一工作机构、第二工作机构的水平布局改为立板布局,并安装于竖直的底板的两侧,移料机构滑动地于第一工作机构、第二工作机构之间工作,增大各个机构之间的间隙,安装或更换产品时方便调试、缩短换线时间,节约人力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叠片机包括水平放置的机架11,在机架11上垂直地安装有底板12,且底板12与机架11之间呈中空结构,叠片机包括有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具体地,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均包括放膜机构1、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两送料机构3、正极料盒4a、负极料盒4b及叠片机构5;所述叠片机还包括卷绕机构6、移料机构7、贴胶机构8及出料拉带9、正极定位机构10a、负极定位机构10b;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分别安装于竖直的底板12的两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卷绕机构6安装于第一工作机构13一侧的机架11上,移料机构7滑动地连接于机架11上,并可滑动地穿过底板12而对应第一工作机构13或第二工作机构14工作,出料拉带9依次贯穿所述移料机构7、卷绕机构6及第一工作机构13的叠片机构5,并延伸至所述机架11的另一端;所述贴胶机构8安装于第一工作机构13所在侧的底板12上,并位于所述移料机构7的上方。
在本发明叠片机中,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的结构相同,因此,现以第一工作机构13为例对其各个工作部件进行说明,第二工作机构14的各个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式由第一工作机构13的可推知,故不再赘述。
第一工作机构13中,放膜机构1安装于所述底板12的顶端,且放膜机构1的轴向垂直于底板12,放膜机构1上卷饶有隔膜,在放膜机构1的旁边安装有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垂直于底板12且向下延伸,隔膜经所述放膜机构1送入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从而送入下面的工作台;两所述送料机构3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底板12上;负极定位机构10b及正极定位机构10a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送料机构3的下方,并安装于底板12上,且负极定位机构10b、正极定位机构10a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对应地,负极料盒4b对应安装于负极定位机构10b的左侧,正极料盒4a对应安装于正极定位机构41a的右侧,且负极料盒4b的上端、负极定位机构10b的上端、正极定位机构10a、正极料盒4a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叠片机构5则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机架11上,且叠片机构5与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相对应,当叠片机构5上升至叠片工位时,正极料盒4a的上端、负极料盒4b的上端、正极定位机构10a的上端、负极定位机构10b的上端、叠片机构5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叠片机的正、负极料盒4a、4b、叠片机构5、卷绕机构6的结构分别进行描述。
如图3-图6所示,本发明的正极料盒4a及负极料盒4b,分别安装于隔膜张力纠边机构3的两侧,用于放置正、负极片,但其结构相同,现以正极料盒4a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该正极料盒4a包括升降马达41、安装基板42、第一调节机构43a、43b、第二调节机构44及四块挡板45a、45b、45c、45d;其中,所述安装基板42大致呈长方形结构,第一调节机构43a、43b相互平行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42的上端面,且第一调节机构43a、43b的轴向与安装基板42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调节机构43b位于安装基板42的一端的端部,第一调节机构43a则位于安装基板42的大致中部的位置处,即第一调节机构43a距离安装基板42的另一端的端部还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4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42的下端面,且对应于第一调节机构43b所在的一端安装,且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4的轴向与第一调节机构43a、43b的轴向相垂直,另外,第二调节机构44与第一调节机构43a、43b均相互连接,第二调节机构44用于调整两第一调节机构43a、43b之间的距离,所述升降马达41安装于安装基板42的下端面,且安装在相对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4的另一端,升降马达41用于驱动正极料盒4a内放置的正极片升降。
具体地,第一调节机构43a包括第一连接板431a及第一调节螺杆432a,第一调节机构43b包括第一连接板431b及第一调节螺杆432b,所述第一连接板431a及第一连接板431b均呈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431a及第一连接板431b相互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42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板431a及第一连接板431b的一端均略微凸伸出安装基板42的一侧边,第一调节螺杆432a从第一连接板431a凸伸出安装基板42外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板431a内,安装于第一连接板431a上后凸出于第一连接板431a外;对应地,第一调节螺杆432b从第一连接板431b凸伸出安装基板42外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板431b内,安装于第一连接板431b上后凸出于第一连接板431b外。
第二调节机构44包括第二连接板44a及第二调节螺杆44b,第二调节螺杆44b通过第二连接板44a连接于安装基板42的下端面,且与第一调节机构43a、第一调节机构43b连接。
四块挡板45a、45b、45c、45d分别为第一挡板45a、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第四挡板45d,且第一挡板45a、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第四挡板45d均呈弯折状,第一挡板45a、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第四挡板45d两弯折状的侧边均用来挡住正极片的边缘,安装时,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431a的两端,且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杆432a连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杆432a便可调节第二挡板45b与第三挡板45c之间的距离;相应地,第一挡板45a、第四挡板45d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板431b的两端,第一挡板45a、第四挡板45d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杆432b来连接,通过第一调节螺杆432b便可调节第一挡板45a与第四挡板45d之间的距离;且第一挡板45a与第二挡板45b相对应,第三挡板45c与第四挡板45d相对应;这样,第一挡板45a、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第四挡板45d相配合围成一个极片承载区46,用于承载正极片,当正极片放入该极片承载区46后,极片四边的边缘分别抵触于第一挡板45a、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第四挡板45d的呈弯折的两侧边上。
在本发明所述正极料盒4a中,所述第一挡板45a及第三挡板45c上还分别安装有毛刷47a、47b,具体地,所述毛刷47a用过连接片49安装于第一挡板45a的上端,且毛刷47a的轴向与第一连接板431a、431b的轴向相垂直,所述毛刷47a向所述极片承载区46内延伸,直流马达48a则安装于连接片49的另一侧,且直流马达48a的输出轴与毛刷47a连接,直流马达48用于驱动毛刷47a旋转;对应地,所述毛刷47b通过连接片49安装于第三挡板45c的上端,且毛刷47b的轴向与第一连接板431a、431b的轴向相垂直,毛刷47b向极片承载区55内延伸,即毛刷47b与毛刷47a相向延伸,直流马达48b则安装于连接片49的另一侧,且直流马达48b的输出轴与毛刷47b连接;直流马达48a、48b用于驱动毛刷47a、47b旋转,从而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正极片刷掉,有效的保护正极片并能缩短正极片分料的时间,提升分料效果,安装于极片承载区46的对角线上的两毛刷47a、47b,能更有效地将吸盘上多吸取的极片刷掉,提升分料效果,当然,毛刷47a、47b还可以相对应地安装于第二挡板45b、第四挡板45d上,也还可以有其他的安装方式,其毛刷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还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结合图3-图6所示,当正极片尺寸变更时,可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杆432a以调整第二挡板45b、第三挡板45c之间的距离,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杆432b以调整第一挡板45a、第四挡板45d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极片承载区46的尺寸与变更后正极片的宽度相对应,再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杆44来调节第一挡板45a与第二挡板45b之间的距离、第三挡板45c与第四挡板45d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极片承载区46的尺寸与变更后的正极片的长度相对应,因此,在设计范围内的正极片尺寸变换只需要调节第一调整螺杆432a、432b及第二调整螺杆44即可达到调节料盒的目的,不需使用工具进行调节,有效的节约成本,并大大提高了调节效率。
负极料盒4b的结构与正极料盒4a的结构相同,其调整方式与正极料盒4a相对应,因此不再赘述。
如图7-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叠片机构5在对正、负极片进行叠片时,将压紧正、负极片的压爪分开。所述叠片机构5包括安装板51、工作台52、连接机构53、旋转气缸54及四组压爪结构55a、55b、55c、55d,另外,所述叠片机构5还包括两左右调节螺杆56、两前后调节螺杆57及进退气缸58。
具体地,在所述安装板51上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轨511、512,且所述滑轨511、512沿所述安装板51的长度方向设置,工作台52安装于所述安装板51上并位于两所述滑轨511、512之间,且工作台52高于所述滑轨511、512。
四组压爪结构55a、55b、55c、55d分别与旋转气缸54的输出轴连接;压爪结构55a、压爪结构55b通过连接机构53连接于滑轨511、512的一端,压爪结构55a、压爪结构55ab之间还通过左右调节螺杆56连接;相应地,压爪结构55c、压爪结构55d通过连接机构53连接于滑轨511、512的另一端,且压爪结构55c、压爪结构55d之间也通过左右调节螺杆56连接;通过左右调节螺杆56可调节压爪结构55a与压爪结构55b之间的距离、压爪结构55c与压爪结构55d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压爪结构与新变更的极片的宽度相对应;另外,压爪结构55c、压爪结构55d还分别通过前后调节螺杆57与滑轨511、512连接,通过前后调节螺杆57可调节滑轨两端的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与变更后极片的长度相对应,因此,在变更产品尺寸时,调整叠片机构5的尺寸更方便,效率更高。
所述进退气缸58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1上并位于工作台52的下方,压爪结构55a与压爪结构55b的连接机构53与一进退气缸58连接,进退气缸58用于驱动压爪结构55a与压爪结构55b沿所述滑轨511、512前进或后退;同样地,压爪结构55c、压爪结构55d的连接机构30与另一进退气缸58连接,进退气缸58用于驱动压爪结构55c、压爪结构55d沿所述滑轨511、512前进或后退,进退气缸58驱动压爪结构55a、55b、55c、55d后退时,旋转气缸54分别驱动压爪结构55a、55b、55c、55d翻转,提高工作效率。
继续结合图7-图9所示,所述压爪结构55a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爪551a及第二压爪552a,第一压爪551a及第二压爪552a均连接于旋转气缸54的输出轴上,第一压爪551a及第二压爪552a均向工作台52方向延伸,第一压爪551a及第二压爪552a均具有抵触面,且第一压爪551a的抵触面与第二压爪552a的抵触面相对工作台52相反设置;同样地,压爪结构55b也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压爪551b及第二压爪552b,第一压爪551b的抵触面与第二压爪552b的抵触面相对工作台52相反设置;所述压爪结构55c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爪551c及第二压爪552c,第一压爪551c的抵触面与第二压爪552c的抵触面相对工作台52相反设置;所述压爪结构55d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爪551d及第二压爪552d,第一压爪551d的抵触面与第二压爪552d的抵触面相对工作台52相反设置;压爪结构55b、55c、55d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压爪结构55a的相同,不再详细描述。
因此,在对正、负极片进行叠片时,通过旋转气缸54驱动所述压爪结构55a、55b、55c、55d翻转180°,以选择性地使用第一压爪551a、551b、551c、551d或第二压爪552a、552b、552c、552d,来分别对应压紧正、负极片,若使用第一压爪551a、551b、551c、551d压紧正极片,则翻转180°后使用第二压爪552a、552b、552c、552d来压紧负极片,反之亦然,正、负极片使用各自独立的压爪,避免交叉污染。
而当产品尺寸变更时,通过调节左右调节螺杆56可调节压爪结构55a、55b之间的距离,调节压爪结构55c、55d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压爪结构55a、55b之间的距离、压爪结构55c、55d之间的距离均与极片宽度相对应,再通过调节前后调节螺杆57可对应调整位于安装板51两端的压爪结构之间的距离,以使其对应极片的长度,因此,在变更产品尺寸换线时调整尺寸方便,效果更高。
如图10-图12所示,本发明卷绕机构6于对叠片后的电芯包卷隔膜,本发明叠片机中,通过控制器对卷绕机构6的动作及调整进行控制,以实现精确的自动化调整,从而节约调整时间,且该叠片机还设置有操作界面,通过该操作界面可设置各种调整参数,以调整卷绕机构6的起始位置及进退参数,优选地,该操作界面为触摸屏。
具体地,所述卷绕机构6包括安装支架61、两手指气缸62a、62b、第一卷绕夹子63a、第二卷绕夹子63b、键轴64、丝杆65、旋转驱动机构及进退驱动机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旋转伺服马达66,进退驱动机构为进退步进马达67;其中,所述安装支架61包括底板611、两侧板612a、612b及两安装板613a、613b,两所述侧板612a、612b相平行的安装于所述底板611的两端,且两侧板612a、612b垂直于底板611,两所述侧板612a、612b之间形成安装区,安装板613a安装于底板611上并位于安装区内,安装板613a邻近侧板612a,且安装板613a与侧板612a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对应地,安装板613b也安装于底板611上并位于安装区内,安装板613b则邻近侧板612b,且安装板613b与侧板612b之间也具有一定距离。
第一卷绕夹子63a通过手指气缸62a安装于安装板613a的上端,且第一卷绕夹子63a向安装区内延伸,对应地,第二卷绕夹子63a也通过手指气缸62b安装于安装板613b的上端,且第二卷绕夹子63b也向所述安装区内延伸,因此,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相向延伸,两者配合以夹持所述电芯,其中,所述手指气缸62a、62b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卷绕夹子63a、第二卷绕夹子63b打开或闭合。
所述键轴64及所述丝杆65则安装于所述安装板613a、613b的下端,具体地,键轴64及丝杆65的两端均贯穿两安装板613a、613b,键轴64伸出安装板613a、613b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连接,丝杆65伸出安装板613a、612b的两端也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连接,所述旋转伺服马达66安装于侧板612与安装板613b的一侧面,且旋转伺服马达66的输出轴与键轴64的端部连接,旋转伺服马达66用于驱动键轴64旋转,以同步地带动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旋转;进退步进马达67则安装于侧板612与安装板613b的另一侧面,进退步进马达67的输出轴则与丝杆65的端部连接,进退步进马达67通过丝杆65驱动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前进或后退。
结合图10-图12所示,对隔膜进行卷绕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进退步进马达67旋转,从而驱动丝杆65来带动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前进而夹住电芯,控制器控制旋转伺服马达66来驱动键轴64旋转,通过键轴64同步地带动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同步转动,进而完成隔膜包卷,通过一个旋转伺服马达66即可同步驱动地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使两第一、第二卷绕夹子63a、63b保持同步,不易造成电芯变形,使电芯包卷整齐;包卷完成后,控制器再控制进退步进马达67旋转从而驱动丝杆65旋转,通过丝杆65而带动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后退从而松开电芯。
而当产品尺寸变更时,需要调整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之间的距离,此时,可通过触摸屏来设置进退步进马达67的位置参数,在通过控制器控制进退步进马达67进退,从而调整第一卷绕夹子63a及第二卷绕夹子63b的起始位置及进退参数,在调整卷绕夹子位置时,不需要人工调整,而是实现自动化的数字调机,调整时间短且精度较高,减少工作强度,因此,在变更产品尺寸换线时调整尺寸方便,效率更高。
结合图1-图12所示,本发明叠片机的送料机构3采用四吸盘结构,叠片机工作时,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同时工作进行叠片,即第一工作机构13中,通过伺服驱动两送料机构3,同时完成从正、负料盒4a、4b中的取料,并将正、负极片送至叠片机构5;正负极送料机构3由一套伺服丝杆驱动联动,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与送料机构3固定连接联动,叠片机构5通过伺服丝杆驱动上移至叠片工位,隔膜张力纠边机构2与极片送料机构3连接同时联动,使隔膜形成“Z”字形状,正、负极交叉放料完成后进行叠片处理,当叠完一个电芯后,叠片机构5通过伺服丝杆驱动下降到下料工位;第二工作机构14与第一工作机构13的工作原理相同;所述移料机构7则通过伺服丝杆驱动而在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之间一定,分别轮流抓取第一工作机构13或第二工作机构14叠好的电芯到卷绕机构6进行隔膜包卷并切断隔膜,包卷后的电芯由移料机构7抓取到贴胶机构8贴胶以防止散开;贴胶完成后由移料机构7抓取电芯放到出料拉带9上输出。
由于本发明叠片机包括机架11及底板12,底板12垂直地安装于机架11上,且底板12与机架11之间呈中空结构,叠片机还包括第一工作机构13、第二工作机构14,卷绕机构6、移料机构7、贴胶机构8及出料拉带9,所述第一工作机构13及第二工作机构14分别安装于底板12的两侧,所述卷绕机构6安装于机架11上,移料机构7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11的一端,并可穿过底板12于所述第一工作机构13与第二工作机构14之间滑动,贴胶机构8安装于所述底板12上,且贴胶机构9与卷绕机构6位于所述底板12的同一侧,贴胶机构8位于移料机构7的上方;出料拉带10经移料机构7、卷绕机构6延伸至机架11的另一端;将第一工作机构13、第二工作机构14的水平布局改为立板布局,并安装于竖直的底板12的两侧,移料机构7滑动地于第一工作机构13、第二工作机构14之间工作,增大各个机构之间的间隙,安装或更换产品时方便调试、缩短换线时间,节约人力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