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6389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66389A CN102566389A CN2012100285863A CN201210028586A CN102566389A CN 102566389 A CN102566389 A CN 102566389A CN 2012100285863 A CN2012100285863 A CN 2012100285863A CN 201210028586 A CN201210028586 A CN 201210028586A CN 102566389 A CN102566389 A CN 102566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box
- paper
- lid
- handl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可沿横向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纸张供给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盖体,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该盖体能够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和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设置于所述纸张供给部分的顶面上,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能够放置在所述引导部分处,该引导部分将放置在该处的所述处理盒引导至所述装置主体中的安装位置,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10123685.X、申请日为2005年11月18日、发明名称为“成像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它具有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以便可沿横向方向(水平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03-241616)。布置在这些处理盒的横向一侧(处理盒侧部的一侧)的皮带体进行摆动,以便打开处理盒的横向(侧部)一侧,从而安装/拆卸处理盒。
不过,在JP-A No.2003-241616中,皮带体轴向支承在装置主体上。因此,当皮带体摆动且处理盒的横向一侧打开时,皮带体离开处理盒的距离并不是很大。因此,皮带体在安装/拆卸尤其是最下面处理盒时会成为障碍。而且,在安装/拆卸处理盒时,皮带体可能被从处理盒中泄漏的调色剂弄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中,皮带体在安装/拆卸处理盒时不会成为障碍。
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可沿横向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
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
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
盖体,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该盖体能够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以及
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设置于所述纸张供给部分的顶面上,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能够放置在所述引导部分处,该引导部分将放置在该处的所述处理盒引导至所述装置主体中的安装位置,
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
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能沿横向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以及盖体,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纸张供给部分的下部,该盖体能够打开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其中,所述皮带体安装在盖体上,从而与该盖体成一体运动,并且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使得所述最下面处理盒能沿横向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在拆卸方向上的后端离开所述主体。
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沿垂直方向串联布置,且每个处理盒都设置在装置主体上,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拉出而装卸;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复数个处理盒的侧部附近;以及盖体,该盖体覆盖复数个处理盒的侧部,其中,所述盖体在纸张供给部分的下部由轴可摆动地支承在装置主体上,所述皮带体安装在盖体上,以便使其位于所述复数个处理盒和所述盖体之间,且该皮带体与该盖体成一体摆动,并且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使得所述最下面处理盒能沿横向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在拆卸方向上的后端离开所述主体。
本发明的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沿垂直方向串联布置,且每个处理盒都设置在装置主体上,能通过沿水平方向拉出而装卸;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复数个处理盒的侧部附近,皮带体在该皮带体和各处理盒之间输送纸张;以及盖体,该盖体覆盖复数个处理盒的侧部,其中,所述盖体在纸张供给部分的下部通过由轴可摆动地支承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而打开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侧部一侧,所述皮带体安装在盖体上,以便使其位于所述复数个处理盒和所述盖体之间,且该皮带体在操作时与盖体成一体地打开和关闭,并且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使得所述最下面处理盒能沿横向方向运动直到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在拆卸方向上的后端离开所述主体。
在这些结构中,设置在处理盒横向(侧部)一侧的皮带体可转动地支承在处理盒的下面,并安装在盖体上,从而与所述盖体成一体运动,所述盖体能够使处理盒的横向(侧部)一侧暴露。
因此,当所述盖体打开处理盒的横向一侧时,与皮带体轴向支承在装置主体一侧上的情况相比,皮带体能够移动得更远离处理盒,从而皮带体在安装/拆卸处理盒时不会成为障碍。
应当知道,这里所述的横向是相对于成像装置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垂直方向)的横向(水平方向),当然可以为相对于成像装置前面的两侧中的任一侧,或者可以为成像装置的前面侧、后面侧等。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关于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该成像装置处于盖体打开的状态;以及
图3是关于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其中该成像装置处于盖体打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介绍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施例的实例。
首先将介绍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的总体结构。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具有装置主体12。纸张供给部分64(图2中的阴影部分)设置在装置主体12的底部。纸张供给部分64将纸张P(记录介质)供给成像部分(在后面将要介绍的处理盒28Y、28M、28C和28K以及输送带26之间)。
纸张供给部分64形成为盒形,作为能够沿方向D安装/拆卸的供纸盒。纸盘14设置在纸张供给部分64处。纸张P成扎(sheaf)地堆垛在纸盘14中。
供给辊16设置在纸盘14的前端侧(图1和2中的右端侧)的上部。供给辊16压靠在纸张P顶面的前端侧,并将纸张P从纸盘14内部取出。
还设置了第一输送路径22。第一输送路径22从纸盘14的前端部伸出,平缓地弯曲,并在装置的前侧(图1和2中的右侧)大体向上垂直地延伸。
复数个(例如两个)输送辊对24和环形的输送带26(皮带体)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以这种顺序沿第一输送路径22布置。输送辊对24夹住和传送纸张P。输送带26静电吸引纸张P并输送纸张P,图像将形成于该纸张P上。通过沿第一输送路径22布置传送带26,该传送带26形成在第一输送路径22一侧的路径面的一部分。
该输送带26横跨在设置在上方的跨越辊27和设置在下方的跨越辊29之间。跨越辊27和跨越辊29中的一个被驱动旋转,因此使输送带26沿方向A转动。
在输送带26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充电辊31设置在输送带26的附近。充电辊31对输送带26的表面进行静电充电,并将要静电粘附于输送带26上的纸张P压靠在输送带26上。
复数个处理盒28Y、28M、28C和28K沿第一输送路径22沿基本垂直方向串联地布置在装置主体12中。处理盒28Y、28M、28C和28K与输送带26相对,从而使第一输送路径22夹在它们之间,且处理盒28Y、28M、28C和28K分别对应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
如图2所示,这些处理盒28Y、28M、28C和28K可沿横向方向(箭头B的方向),也就是说可沿水平方向安装和拆卸。在各处理盒28Y、28M、28C和28K处,在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处都设置有把手58。在安装/拆卸时把持该把手58。注意,图1中没有示出该把手58。
各处理盒28Y、28M、28C和28K具有相应的感光鼓30,该感光鼓30沿预定方向(图1和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各感光鼓30周围,充电辊32、曝光装置34和显影辊36沿感光鼓30的旋转方向从上游侧以该顺序设置。充电辊32对感光鼓30的表面进行静电充电。曝光装置34使得感光鼓30曝光,以便在感光鼓30上形成潜像。显影辊36使得相应颜色的调色剂粘附在形成于感光鼓30上的潜像上,以便使潜像显影。
同时,转印装置38设置在输送带26的内周侧处。转印装置38与相应的感光鼓30相对,并在预定转印位置处将形成于感光鼓3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P上。
定影装置40、输送辊对42和排出辊对44相对于输送带26布置在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定影装置40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输送辊对42夹住和输送纸张P。排出辊对44将纸张P排出至排出盘20。
设置第二输送路径46用于使得已经在一面形成图像的纸张P翻转,并将该纸张P再次送回至第一输送路径22。第二输送路径46与第一输送路径22相对,且输送带26夹在它们之间。
复数个(例如三个)输送辊对48设置在第二输送路径46上。输送辊对48夹住和向下输送纸张P。当要在两面形成图像时,已经在其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通过排出辊对44而转向,并被导向至第二输送路径46,该纸张P通过复数个输送辊对48被向下输送,并送回至第一输送路径22。
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的、用于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0中,当要在纸张P的一面上形成图像时,从纸盘14中取出纸张P,通过复数个输送辊对24沿第一输送路径22向上输送该纸张,并将其供给至输送带26。已经供给至输送带26的纸张P通过充电辊31被推靠在输送带26上,并静电粘附在已充电的输送带26上。纸张P被向上输送,并顺序供给至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相对应的预定转印位置。
已经供给预定转印位置的纸张P具有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30上,并通过转印装置38而转印至该纸张P上。因此,在纸张P上形成了全色图像。纸张P被进一步输送给定影装置40。通过定影装置40来定影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且纸张P通过排出辊对44被排出至排出盘20。
当要在纸张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在调色剂图像已经通过定影装置40而定影,从而在一面上形成图像之后,已经在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通过排出辊对44而转向,并被翻转且供给到第二输送路径46中。纸张P从第二输送路径46再次供给至第一输送路径22中,且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另一面上形成图像。因此,图像形成于纸张P的两面上。如上所述,执行一系列成像操作。
下面将介绍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侧部)一侧的结构。
如图2中所示,“L”形盖体50由支承轴51可转动地支承在纸张供给部分64的底部,以便能够摆动。盖体50设置成能够通过从装置主体12向下摆动至装置外部(即沿图2中箭头C的方向)而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
在盖体50的内周面处形成第二输送路径46的一个路径面46A,且各输送辊对48中的一对设置在该处。在盖体50的外周面处提供有把手60,当要使盖体50摆动时抓住该把手60。
如图3所示,开口部分62布置在盖体50的底部。因此,盖体50形成为门形状。
作为供纸盒的纸张供给部分64(图2中的阴影部分)制成为可通过开口部分62而沿箭头D方向安装/拆卸。
引导部分66形成于纸张供给部分64的顶面处。最下面处理盒28Y可放置在引导部分66上。引导部分66将已经放置在它上面的处理盒28Y引导至装置主体12内的安装位置。
包括输送带26的输送带单元52通过支承轴53而相对于开口部分62安装在盖体50的上侧。输送带单元52构成为与盖体50成一体地向下摆动。
输送带26设置在输送带单元52的、与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相对的一侧(图2中的上侧)。在输送带单元52的、与盖体50相对的一侧(图2中的底侧)形成第二输送路径46的另一路径面46B,并设置有各输送辊对48中的另一对。
输送辊对48中的其它辊对和跨越辊27和29(输送带26横跨在该跨越辊27和29之间)轴向支承在输送带单元52的一对侧板68上,该对侧板68设置在各输送辊对48中的其它辊对以及跨越辊27和29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处。输送带26的底端设置成直接位于开口部分62的顶端上方(见图2和3中的虚线E)。而且,充电辊31与输送带26设置成一体,从而构成为与盖体50成一体摆动。
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构成为,当盖体50摆动从而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时,运动至横向于纸张供给部分64的位置处。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当盖体50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时,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运动至离开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拆卸路径的位置处。
其中,安装/拆卸路径是指这样的路径,当其中一个处理盒28Y、28M、28C和28K安装于装置主体12上或从装置主体12上取下时,这个处理盒沿该路径行进。当处理盒28Y、28M、28C或28K从装置主体12上拆卸时,处理盒28Y、28M、28C或28K能够通过向上提升而抽出。因此,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由虚线F表示的路径是安装/拆卸路径。不过,为了使得能够更容易地抽出处理盒28Y、28M、28C或28K,优选是这样的状况,即:可使处理盒28Y、28M、28C或28K的抽出方向后端侧沿横向方向(水平方向)运动,直到完全与装置主体12脱离;从处理盒28Y、28M、28C或28K的抽出方向后端侧基本与装置主体12脱离的位置附近开始,处理盒28Y、28M、28C或28K沿平缓抛物线形的路径(例如,如虚线F’所示)抽出,而不是垂直向上提升;等等。
下面将介绍上述实施例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侧部)一侧的输送带26安装在盖体50上,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纸张供给部分64的底部上,并能够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而且,当盖体50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时,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离开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拆卸路径。
这样,因为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远离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拆卸路径,所以当安装或拆卸最下面处理盒28Y时,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将不会成为障碍。
而且,因为输送带26安装在盖体50上,因此,与输送带26轴向支承在装置主体12上的情况相比,输送带26能够进一步远离处理盒28Y、28M、28C和28K,且当安装/拆卸处理盒28Y、28M、28C和28K时,该输送带26更不可能成为障碍。
而且,因为盖体50可转动地支承在纸张供给部分64的底部上,因此当盖体50沿横向方向打开时,安装在盖体50上的输送带26能够离开更远,尤其是能够良好地安装/拆卸最下面处理盒28Y。
而当输送带26轴向支承在装置主体12的底部上,并远离处理盒28Y、28M、28C和28K时,需要使装置主体12的底部(在处理盒28Y、28M、28C和28K下方的部分)向下延伸,装置的高度将增大,且整个装置的尺寸将增大。相反,通过本实施例,因为输送带26并不轴向支承在装置主体12的底部上,因此可以在不增大装置高度的情况下使得输送带26远离处理盒28Y、28M、28C和28K。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分66形成于纸张供给部分64的顶面上。因此,即使在安装/拆卸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以及在当安装最下面处理盒28Y时,用户很难从站立位置看见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善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特征。
因为该引导部分66形成于纸张供给部分64(供纸盒)的顶面上,因此,不需要单独提供该引导部分66作为特殊引导部分。此外,因为引导部分66利用纸张供给部分64(该纸张供给部分64设置在基本成像装置10的下方)的一部分,并避免了增加额外的部件,因此能够限制装置的高度,从而减小装置尺寸。
而且,因为输送带26设置在开口部分62上端的正上方(见虚线E),因此能够降低对装置的可能高度的限制。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经介绍了作为皮带体的输送带,但是本发明的皮带体并不局限于此,它也可以是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执行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从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感光鼓30的一次转印,并将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图二次转印到纸张上。
而且,尽管上述实施例构成为当盖体50打开处理盒28Y、28M、28C和28K的横向一侧时,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运动至纸张供给部分64的高度处,但是本发明的精神是这样,即并不必使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完全运动至纸张供给部分64的高度,而是只要使充电辊31和输送带26离开最下面处理盒28Y的安装/拆卸路径(见虚线F)就足够了。
尽管已经参考上述具体实施例解释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发明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例。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它包括: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以便能沿横向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以及盖体,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复数个处理盒的下面,该盖体能够打开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且皮带体安装在盖体上,并与该盖体成一体运动。
本发明上述方面的成像装置还可包括: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处理盒的下面,且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纸张供给部分的底部上。
在该结构中,供纸盒可安装和拆卸地设置在纸张供给部分中。
而且,在该结构中,可以在盖体上形成开口部分,供纸盒能够通过该开口部分,且皮带体的底端设置在该开口部分的上方(高于该开口部分)。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可以提供引导部分,最下面处理盒能够放置在该引导部分处,该引导部分将放置在该处的处理盒引导至装置主体中的安装位置。
在该结构中,引导部分可以形成于纸张供给部分的顶面上,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处理盒的下方。
而且,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可以构成为这样,即当盖体打开处理盒的横向一侧时,皮带体离开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
而且,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中,皮带体可以包括输送带,该输送带静电吸引并输送纸张,且对输送带进行静电充电的充电辊可以设置在输送带上,且当盖体打开处理盒的横向一侧时,该充电辊离开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
因为本发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皮带体在安装/拆卸处理盒时将不会成为障碍。
Claims (1)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复数个处理盒,这些处理盒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可沿横向方向安装和拆卸,且这些处理盒串联布置;
纸张供给部分,该纸张供给部分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
皮带体,该皮带体设置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横向一侧;
盖体,该盖体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下方,该盖体能够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以及
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设置于所述纸张供给部分的顶面上,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最下面处理盒能够放置在所述引导部分处,该引导部分将放置在该处的所述处理盒引导至所述装置主体中的安装位置,
其中当所述盖体打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的所述横向一侧时,所述皮带体离开所述复数个处理盒中的所述最下面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路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84468 | 2005-06-24 | ||
JP2005184468A JP4577116B2 (ja) | 2005-06-24 | 2005-06-24 | 画像形成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23685XA Division CN1885212A (zh) | 2005-06-24 | 2005-11-18 | 成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66389A true CN102566389A (zh) | 2012-07-11 |
Family
ID=3756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85863A Pending CN102566389A (zh) | 2005-06-24 | 2005-11-18 | 成像装置 |
CNA200510123685XA Pending CN1885212A (zh) | 2005-06-24 | 2005-11-18 | 成像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23685XA Pending CN1885212A (zh) | 2005-06-24 | 2005-11-18 | 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53326B2 (zh) |
JP (1) | JP4577116B2 (zh) |
KR (1) | KR100797592B1 (zh) |
CN (2) | CN10256638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49648B2 (en) * | 2005-09-21 | 2008-03-2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module |
JP4811103B2 (ja) * | 2006-04-27 | 2011-11-0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82497B2 (ja) * | 2006-05-09 | 2012-02-2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40063B2 (ja) * | 2006-06-09 | 2009-03-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34347B2 (ja) * | 2007-12-04 | 2013-0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00232853A1 (en) * | 2009-03-10 | 2010-09-16 | Keiji Sasaki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826641B2 (ja) * | 2009-03-10 | 2011-11-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60936B2 (ja) * | 2009-03-16 | 2011-08-3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搬送路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56819B2 (ja) | 2009-09-11 | 2012-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4968301B2 (ja) | 2009-09-11 | 2012-07-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 |
JP5817111B2 (ja) * | 2010-12-15 | 2015-11-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開閉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24870B2 (ja) * | 2011-05-25 | 2015-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33259B2 (ja) * | 2014-09-19 | 2017-11-2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1564A (zh) * | 2002-01-11 | 2003-07-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JP2003241618A (ja) * | 2002-02-19 | 2003-08-2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477457A (zh) * | 2002-07-26 | 2004-02-25 | ������������ʽ���� |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55464A (ja) * | 1990-03-05 | 1991-11-14 | Konica Corp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916739B2 (ja) * | 1996-11-07 | 2007-05-23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2278192A (ja) * | 2001-03-21 | 2002-09-27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186371A (ja) * | 2001-12-20 | 2003-07-0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08074A (ja) * | 2002-01-11 | 2003-07-25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41466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634807B2 (ja) * | 2002-02-20 | 2005-03-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241616A (ja) | 2002-02-21 | 2003-08-2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747195B2 (ja) * | 2002-11-20 | 2006-02-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96347A (ja) * | 2003-09-26 | 2005-04-14 | Fuji Xerox Co Ltd | 拡張ボックス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349648B2 (en) * | 2005-09-21 | 2008-03-2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ecur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module |
-
2005
- 2005-06-24 JP JP2005184468A patent/JP457711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03 US US11/265,269 patent/US7653326B2/en active Active
- 2005-11-18 KR KR1020050110575A patent/KR1007975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1-18 CN CN2012100285863A patent/CN102566389A/zh active Pending
- 2005-11-18 CN CNA200510123685XA patent/CN18852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1564A (zh) * | 2002-01-11 | 2003-07-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JP2003241618A (ja) * | 2002-02-19 | 2003-08-2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477457A (zh) * | 2002-07-26 | 2004-02-25 | ������������ʽ���� | 包括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5212A (zh) | 2006-12-27 |
US20060291897A1 (en) | 2006-12-28 |
KR20060135478A (ko) | 2006-12-29 |
US7653326B2 (en) | 2010-01-26 |
KR100797592B1 (ko) | 2008-01-28 |
JP2007003857A (ja) | 2007-01-11 |
JP4577116B2 (ja) | 201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1025B (zh) |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2566356B (zh) |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JP388042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45759C (zh) |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US9599948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feed tray and retaining unit retaining photosensitive drums | |
CN102566389A (zh) | 成像装置 | |
US873787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oor path regulating member | |
CN102253629B (zh) | 具有用于调色剂箱的保持器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063044A (zh) | 电摄影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 |
JP637306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32321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s | |
CN102243453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1182226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91240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units | |
CN10233899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H0498266A (ja) |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 |
US902599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belt cleaning unit and waste toner cartridge connectable to each other | |
JP495775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3596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A2360463C (en) |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a belt conicity reducing assembly | |
CN101178575A (zh)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
JP594903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203275879U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传送装置 | |
CN202003146U (zh) | 电摄影打印设备处理盒的改良结构 | |
JP2004053865A (ja) |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