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558173B -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8173B
CN102558173B CN201010624876.5A CN201010624876A CN102558173B CN 102558173 B CN102558173 B CN 102558173B CN 201010624876 A CN201010624876 A CN 201010624876A CN 102558173 B CN102558173 B CN 102558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cer
compound
wnt
methylpyridin
fibro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48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8173A (zh
Inventor
安松柱
李楚芳
黄晨
周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regenix Inc
Original Assignee
Curegeni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regenix Inc filed Critical Curegenix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6248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8173B/zh
Priority to CN201410697288.2A priority patent/CN104530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8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8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通式(1)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利用所述化合物或其组合物抑制WNT信号传导的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可以有效抑制WNT蛋白的分泌、抑制WNT信号传导,因此对WNT介导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在抑制WNT信号传导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WNT信号通路对成体动物的胚胎发育和成体稳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信号通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过程:1、WNT蛋白的产生和分泌;2、WNT蛋白与细胞相关受体的结合;3、WNT-受体结合引起的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Mikels和Nusse,2006;MacDonald,2009;Moon,2005)。
经典的WNT信号通路通过WNT蛋白与细胞表面的Frizzled和LRP5/6共同受体结合而被激活,从而导致β-链蛋白转移到细胞核内,和TCF/LEF家族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促进特定基因的转录。
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的传导主要由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内蛋白完成。这条信号通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控制昆虫平面细胞的极性,以及其它生理发育过程,如脊椎动物原肠胚的形成。
WNT信号通路的功能也体现在控制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多能性和分化(Nusse,2008)。举例来说,在原肠胚的发育过程中,原条的形成与WNT信号在胚胎中定向的激活具有密切的关系(ten Berge,2008)。从胚胎干细胞衍生的多种类型细胞,例如心脏细胞、胰腺细胞、多巴胺神经元细胞、肝细胞,都受WNT信号通路的调控(Yang,2008;D’Amour,2006;Inestrosa和Arenas,2010;Sullivan,2010)。WNT信号通路在骨骼组织的发育中,包括成骨组织的产生和软骨组织的产生,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Hoeppner,2009;Chun,2008)。另外,WNT信号通路在成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再生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Lie,2005)。
WNT信号通路活性的异常会引起一系列相关的疾病。例如,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细胞的异常生长(Reya和Clevers,2005)。最值得关注的是,90%结肠癌是由于WNT/β-链蛋白信号通路的主要抑制因子——肿瘤性结肠息肉(APC)基因功能的缺失而导致(Kinzler和Vogelstein,1996)。WNT蛋白的高表达,或者抑制WNT蛋白功能的细胞外抑制因子的缺失,也会导致产生与WNT信号通路相关的肿瘤(Polakis,2007)。最近的研究表明,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在许多癌症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作用(Camilli和Weeraratna,2010)。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显示WNT信号通路涉及到肿瘤干细胞的产生(Takahashi-Yanaga和Kahn,2010)。
大量的证据显示WNT信号传导通路靶向性治疗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Barker和Clevers,2006)。导致经典WNT通路的恒定性激活的APC、β-链蛋白或者轴蛋白-1的突变在人的许多癌症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包括直结肠癌、黑色素癌、肝细胞癌、胃癌、卵巢癌等(Polakis,2007)。在多种癌症中使用遗传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抑制WNT通路能明显地限制异常的细胞生长(Herbst和Kolligs,2007)。更进一步,抑制这条通路可能会对支持癌细胞生长及导致癌细胞转移的因素有直接的作用,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对传统的化疗方法的主要抵制因素。
除了因为WNT受体下游的基因产物发生突变而导致的WNT活性升高,其它机制引起的WNT通路的异常活性也与许多癌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癌症主要包括:肺(小细胞、非小细胞)癌、乳房癌、前列腺癌、类癌瘤、膀胱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肝细胞、肝胚细胞)、结直肠癌、头颈鳞状上皮、食道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肺间皮癌、黑色素癌、肉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硬纤维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癌症。已经有许多实例证实癌细胞依赖于WNT信号通路的自分泌或者旁分泌信号的上调。来自骨肉瘤、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癌及卵巢癌的的癌细胞系已经证实自分泌或者旁分泌的WNT信号会保护癌细胞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Kansara,2009;Bafico,2004;Akiri,2009;DeAlmeida,2007;Chan,2007;Chen,2009;和Rhee,2002)。
更进一步,异常的WNT通路已经显示在纤维化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作用,主要包括: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放射引起的纤维化)、肾脏纤维化和肝纤维化(Morrisey,2003;Hwang,2009;Cheng,2008)。
与异常WNT信号传导相关的其它疾病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骨或软骨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肥胖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Hoeppner,2009;Ouchi,2010;Blom,2010和Boonen,2009)。WNT信号传导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维持相关,因此WNT信号传导的功能失调会导致与造血干细胞相关的各种疾病,如白血病和多种其它与血相关的癌症(Reya,2005)。
因此,找到能够调控WNT通路相关的细胞反应的方法和化合物,将为与这条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在WNT信号传导的抑制剂的化合物及用其抑制WNT信号传导的方法。
在本文中提到的“WNT信号传导通路”或者“WNT通路”是指WNT蛋白和细胞受体的结合导致细胞行为改变的通路。WNT通路包含许多蛋白,包括卷曲蛋白(Frizzled)、蓬乱蛋白(Disheveled)、轴蛋白(Axin)、APC、GSK3β、β-链蛋白、LEF/TCF转录因子,以及与WNT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因子。与WNT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因子包括,WNTless/evenness interrupted(Wls/Evi)、porcupine(Porcn)、Vps35p等蛋白。其中Wls/Evi是一种具有七次跨膜结构的蛋白,主要集中在高尔基体,能够分泌Wg(果蝇)、MOM-2(线虫)和WNT3A。它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结构模体,这个模体的结构和功能目前还处于未知的状态。Porcn是棕榈酰转移酶的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MBOAT)家族的一员。脂肪酸的修饰对于WNT的功能非常重要。WNT蛋白在一或者两个高度保守的位置上进行棕榈酰化修饰。Porcn的抑制因子可以阻止所有的WNT的合成,从而影响WNT信号通路的功能。Vps35p是被称作retromer蛋白复合物的亚基,这个蛋白复合物的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内蛋白的转运。Vps35p在其中主要的作用是结合目标蛋白,例如WNT蛋白,形成运输囊泡。
术语“WNT信号传导抑制因子”或者“WNT通路抑制因子”通常是一个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约在800g/mol以下,能够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性。
术语“抑制WNT信号传导的方法”是指抑制已知的生物化学反应的方法,所述生物化学反应与功能性WNT蛋白的产生或WNT蛋白细胞内反应有关。正如本文中所提到的,小分子可能抑制WNT反应,正符合这个定义。
WNT蛋白是一种和卷曲蛋白和LRP5/6两种受体共同结合的配体蛋白,并能够激活经典或者非经典的WNT信号通路。WNT蛋白主要包括:WNT-1(NM005430)、WNT-2(NM003391)、WNT-2B/WNT-13(NM004185)、WNT-3(NM030753)、WNT3a(NM033131)、WNT-4(NM030761)、WNT-5A(NM003392)、WNT-5B(NM032642)、WNT-6(NM006522)、WNT-7A(NM004625)、WNT-7B(NM058238)、WNT-8A(NM058244)、WNT-8B(NM003393)、WNT-9A/WNT-14(NM003395)、WNT-9B/WNT-15(NM003396)、WNT-10A(NM025216)、WNT-10B(NM003394)、WNT-11(NM004626)、WNT-16(NM016087)。
“WNT通路相关疾病”是指当WNT信号传导处于异常状态时引起的状态或者疾病。一方面,异常的WNT信号传导是指在患有某种疾病的细胞或者组织中,具有超出正常细胞或组织的WNT信号传导水平。在一特定方面,WNT通路相关的疾病包含癌症和纤维化。
术语“癌症”是指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细胞无序的生长。目前的癌症主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癌、淋巴瘤、胚细胞瘤和白血病。癌症更具体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肺(小细胞、非小细胞)癌、乳房癌、前列腺癌、类癌瘤、膀胱癌、胃癌、胰腺癌、肝(肝细胞、肝胚细胞)、结直肠癌、头颈鳞状上皮癌、食道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肺间皮癌、黑色素癌、肉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硬纤维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癌症。
术语“纤维化”主要指人处于一种病理状态,该病例状态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无序生长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僵硬。主要的疾病包括: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放射引起的纤维化)、肾脏纤维化、肝纤维化包括肝硬化。
“抑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指的是疾病的缓解方法、治疗方法和/或预防方法,其中的目的是缓解或者治愈相关疾病的病理状况。在一种实施例中,将WN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剂应用于癌症患者,患者体内的肿瘤有可能会变小。“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主要表现在:1、抑制疾病的症状进一步发展;2、改善或者缓解目前已经表现出或者正在经历的疾病症状和状况;3、对目前已经表现出或者正在经历的疾病症状和状况有明显的、可检测的改善作用。WNT通路抑制因子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或者直接杀死癌细胞,这可能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或者有细胞毒性。
术语“治疗有效量”是指在病人或哺乳动物中能够有效治疗WN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疾病所需的WNT通路抑制因子的剂量。在癌症治疗中,药物的治疗有效量可以有效地减少癌细胞的数量、缩小肿瘤的大小、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周边的其它组织和器官、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抑制肿瘤生长至一定程度,和/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与癌症相关的一种或几种症状。
结合一种或者几种治疗试剂的“联合给药”是指以不同顺序同时或者连续性给药。在本文中,术语“药物组合”是指混合或者组合有活性的有效成分而获得的药物产品,包括有效成分的固定和非固定组合。术语“固定组合”是指有效成分如分子式(1)的化合物和另一成分,在单一剂型或剂量的条件下同时用于患者。术语“非固定组合”是指有效成分如分子式(1)的化合物和另一成分,以不同的剂型同时或者先后地用于患者,没有其它特别的时间限制,其中这种给药方式可以在病人体内提供活性成分的治疗有效水平。第二种给药方式也被应用于鸡尾酒式治疗,例如组合三种或者更多的有效成分的给药。
“化学治疗试剂”是指应用于癌症治疗的化合物。主要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吉西他滨、伊立替康、阿霉素、5-氟尿嘧啶、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三胺硫磷、白消安、环磷酰胺(Cytoxin)、紫杉醇、氨甲喋呤、顺铂、美法仑、长青碱和卡铂。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式(1)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X1、X2、X3、X4、X5、X6、X7、X8独立地为CR4或N;
Y1为氢或CR4
Y2、Y3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R3
R1为吗啉基、哌嗪基、喹啉基、芳基、C1-6杂环、含有1-2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5或6元杂芳基,其中的每一个可以任选地被R4取代;
R2为氢、卤素、吗啉基、哌嗪基、喹啉基、芳基、C1-6杂环、含有1-2个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5或6元杂芳基,其中的每一个可以任选地被R4取代;
优选地,所述5或6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基团:
优选地,R1和R2可以独立地且任选地被1-2个R4基团取代;
R3为氢、卤素、氰基、C1-6烷基或C1-6烷氧基,其中C1-6烷基和C1-6烷氧基可任选地被卤素、氨基、氢氧基、烷氧基或氰基取代;
R4为氢、卤素、C1-6烷氧基、-S(O)2OR5、-C(O)OR5、-C(O)R5、-C(O)NR6R7、C1-6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其中的每一个可以任选地被卤素、氨基、氢氧基、烷氧基或氰基取代;
R5、R6和R7独立地为氢、C1-6烷基、C2-6烯基或C2-6炔基,其中的每一个可以任选地被卤素、氨基、氢氧基、烷氧基或氰基取代;
R8为氢或C1-6烷基。
如本申请文件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中任意取代基(例如CH2)中的H原子包括所有合适的同位素变换形式,例如H、2H和3H。
优选地,本申请化合物任意取代基的其它原子可以是同位素变化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1C、13C、14C、15N、17O、18O、35S、18F、36I和/或123I。
上述的同位素变换形式对研究化合物的应用、效果和分布中将有示踪作用。
优选地,分子式(1)具有但不限于下述核心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
6-(2-甲基吡啶-4-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3-甲基-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异喹啉-1-胺;
2-(2-甲基吡啶-4-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1,6-萘啶-5-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苯基吡啶并[3,4-b]吡嗪-5-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4-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苯基-2,7-萘啶-1-胺;
6-(3-氯苯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4-(2-(三氟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3-氟苯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嘧啶-5-基)-2,7-萘啶-1-胺;
6-(5-甲基吡啶-3-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6-(6-甲基吡啶-3-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3-(8-((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氨基)-2,7-萘啶-3-基)苯甲腈;
4-(8-((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氨基)-2,7-萘啶-3-基)苯甲腈;
6-(4-氟苯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间-甲苯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2-基)-2,7-萘啶-1-胺;
6-(2-氟吡啶-4-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6-(2-氟苯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3-基)-2,7-萘啶-1-胺;
N-([1,1′-联苯基]-4-基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6-(2-甲基吡啶-4-基)-N-((5-苯基吡啶-2-基)甲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2′-(三氟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7-萘啶-1-胺;
N-(3-氟-4-(2-氟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6-(2-甲基吡啶-4-基)-N-((2′-(三氟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7-萘啶-1-胺;
N-((3-氟-2′-(三氟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N-(3-氟-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N-((2′-氟-[2,4′-联吡啶]-5-基)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4-(5-(((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硫代吗啉1,1-二氧化物;
6-(2-甲基吡啶-4-基)-N-(4-(哒嗪-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嗪-2-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哒嗪-4-基)-2,7-萘啶-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吗啉基-2,7-萘啶-1-胺;
6-(4-甲基哌嗪-1-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4-(8-((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氨基)-2,7-萘啶-3-基)硫代吗啉1,1-二氧化物;
N-(3-氟-4-(2-氟吡啶-4-基)苯甲基)-6-(3-氟苯基)-2,7-萘啶-1-胺;
N-(3-氟-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3-氟苯基)-2,7-萘啶-1-胺;
N-((3-氟-2′-(三氟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3-氟苯基)-2,7-萘啶-1-胺;
N-((2′-氟-[2,4′-联吡啶]-5-基)甲基)-6-(3-氟苯基)-2,7-萘啶-1-胺;
6-(3-氟苯基)-N-(3-甲基-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7-萘啶-1-胺;
4-(5-(((6-(3-氟苯基)-2,7-萘啶-1-基)氨基)甲基)吡啶-2-基)硫代吗啉1,1-二氧化物;
N-(4-氯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N-(4-甲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
6-(2-甲基吡啶-4-基)-N-(吡啶-3-基甲基)-2,7-萘啶-1-胺;
N-([1,1′-联苯基]-4-基甲基)-6-(3-氟苯基)异喹啉-1-胺;
N-((2-氟-[1,1′-联苯基]-4-基)甲基)-6-(3-氟苯基)异喹啉-1-胺;
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苯基异喹啉-1-胺;
6-(3-氯苯基)-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苯基异喹啉-1-胺;
6-(2-甲基吡啶-4-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4-基)异喹啉-1-胺;
6-(6-甲基吡啶-3-基)-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间-甲苯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4-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啶-3-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吡嗪-2-基)异喹啉-1-胺;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哒嗪-4-基)异喹啉-1-胺;
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吡嗪-2-基)异喹啉-1-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吡嗪-2-基)异喹啉-1-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吡啶-2-基)异喹啉-1-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3-氟苯基)异喹啉-1-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6-(5-甲基吡啶-3-基)异喹啉-1-胺;
N-苯甲基-2-(3-氟苯基)-1,6-萘啶-5-胺;
2-(3-氟苯基)-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1,6-萘啶-5-胺;
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
N-((6-(3-氟苯基)吡啶-3-基)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
N-(4-(2-氟吡啶-4-基)苯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
2-(2-甲基吡啶-4-基)-N-(4-(2-(三氟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1,6-萘啶-5-胺;
N-((2′,3-二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
N-((2′-甲基-[2,4′-联吡啶]-5-基)甲基)-2-苯基吡啶并[3,4-b]吡嗪-5-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本发明的化合物或者本发明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这样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口服组合物、可注射组合物或栓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通过混合、粒化或包衣方法制造。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口服组合物,可以是片剂或明胶胶囊。优选地,所述口服组合物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及a)稀释剂,例如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纤维素和/或糖胶;b)润滑剂,例如二氧化硅、滑石、硬脂酸、硬脂酸的镁盐或钙盐和/或聚乙二醇;对于片剂来说,还包括c)粘合剂,例如硅酸镁铝盐、淀粉糊、明胶、tragamayth、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并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d)分解剂,例如,淀粉、琼脂、褐藻酸或其钠盐,或泡腾混合物;和/或e)添加剂,如吸收剂、着色剂、香料和/或增甜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可注射组合物,其可以为水性等渗溶液或悬浮液。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栓剂,由脂肪乳液或悬浮液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可以是无菌的和/或包含助剂,例如防腐剂、稳定剂、润湿剂或乳化剂、溶液促进剂、用于调节渗透压力的盐、缓冲剂和/或它们的组合。
可选地或另外地,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其它治疗上有价值的物质以用于不同的应用中,如增溶剂、稳定剂、吸收增强剂、缓冲剂和/或防腐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用于经皮给药的合适的制剂。这样的制剂包括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载体。优选地,所述载体可以包括可吸收的生理上可接受的溶剂以帮助通过机体的皮肤。例如,经皮给药装置为绷带的形式,所述绷带包含支撑件、含有所述化合物(可选地含有载体)的贮存室,任选的速控屏障以可控的和预定的速率在延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所述化合物释放至机体的皮肤,以及保证所述装置到达皮肤的工具。此外,还可以使用基质经皮给药制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局部应用的合适的制剂,例如应用到皮肤和眼睛。这样的制剂可以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水性溶液、软膏剂、乳膏或凝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WNT从细胞分泌的方法,包括用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接触细胞。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细胞中WNT信号传导的方法,包括用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接触细胞。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细胞是包含哺乳动物细胞在内的任何细胞,给药的剂量是治疗有效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WNT信号传导的抑制会进一步导致细胞生长的停止。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是癌细胞。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细胞为纤维化细胞。
细胞增殖的检测使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非常熟知的方法。例如,检测细胞生长一个方便的方法是CellTiter-GloTM检测,售于Promega(Madison,WI)公司。这个实验方法主要是将CellTiter-试剂加入到多孔板培养的细胞中,在光度计或成像设备中检测发光信号。这种信号与细胞中存在的ATP数量成比例,而ATP与培养细胞的活细胞数量成比例。另外,用集落形成试验来分析细胞的生长速率也是本领域常用的方法。
本发明同样提供一种用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治疗与WN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的癌症或纤维化症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见的一种或几种技术手段来分析癌细胞是否与WNT通路相关。例如,可以使用免疫和核酸技术手段检测癌细胞中与WNT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或mRNA水平的表达异常。
在本文中提到的与WNT通路相关的癌症或纤维化症包括:其中WNT信号通路中一个或者几个组分的活性超过了正常细胞的基底水平。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抑制WNT通路包括抑制WNT蛋白的分泌。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抑制WNT通路包括抑制细胞表面受体的下游组分。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抑制WNT分泌包括抑制任何与功能性WNT分泌相关的蛋白的活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治疗WNT信号通路的疾病的方法:对这类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有效量的WNT抑制因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这类疾病体现为细胞增殖的异常,主要与WNT信号传导的活性异常相关,如活性的升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这类疾病的产生是由于WNT蛋白表达量的升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细胞增殖失控时即为癌细胞,包括但不限于:肺(小细胞、非小细胞)癌、乳房癌、前列腺癌、类癌瘤、膀胱癌、胃癌、胰腺癌、肝(肝细胞、肝胚细胞)癌、结直肠癌、头颈鳞状上皮、食道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肺间皮癌、黑色素癌、肉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硬纤维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癌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细胞增殖的失控是纤维化,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硬化症、皮肤纤维化、肺纤维化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放射引起的纤维化、药物诱导的纤维化、肾脏纤维化、肝纤维化包括肝硬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失控是骨关节炎、帕金森病、视网膜病、黄斑变性。
处于治疗用途,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常规且可接受的任意方法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单独地以治疗有效量给药。在本文中,治疗有效量可能差别很大,这取决于患者的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和相对健康状态、所使用的化合物的药效和其他因素。通常,约0.03-2.5mg/kg体重的日用剂量全身给药显示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较大的哺乳动物例如人类中所需的日用剂量在约0.5mg-约100mg之间。优选地,所述化合物以一天达4次分剂给药或缓释形式给药。用于口服给药的合适的单位剂量形式包括约1-100mg活性组分。
可选地,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成分以治疗有效量与一种或多种治疗试剂一起给药,如药物组合。当本发明的化合物与本领域已知的化学治疗剂组合使用时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联合给药的化合物的剂量根据所使用的联合药物的类型、所使用的特定药物、治疗条件等等而有所不同。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它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任意常规的途径给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是消化道给药,例如口服,采用片剂或胶囊的形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给药是非消化道给药,例如采用可注射溶液或悬浮液的形式给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给药是局部给药,例如采用乳液、凝胶、软膏剂或乳膏形式给药,或以鼻用或栓剂的形式给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组合,例如试剂盒,包括a)第一试剂,所述试剂是如本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b)至少一种联合试剂。所述试剂盒可以包括用于其给药的说明书。
可以在生物体内或在生物体外使用本发明的组合治疗。这些方法可以包括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对这些试剂进行给药,其中所述物质在单独给药时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可以通过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与包含两种或更多种试剂的单独的组合物或药物制剂接触实现,或者通过使细胞与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组合物或制剂接触实现,其中的一种组合物包含一种试剂,其他组合物包含另外的试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在所述另一种试剂之前、与所述另一种试剂平行和/或在所述另一种试剂之后,间隔数分钟至数周给药。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将所述试剂单独地用于细胞、组织或器官时,一种试剂通常可以确保有效的时间周期不会超出每一次释放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所述试剂仍然能够对所述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有利的结合效果。例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试剂作为所述备选的物质,可以以两种、三种、四种或更多种形态基本同时,即在大约一分钟之内与所述细胞、组织或器官接触。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或多种试剂可以在约1分钟-14天内给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衍生物的方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以下实施例部分中所描述的合成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制备具有分子式(1)的化合物。当希望最终产物中包含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例如氢氧基、氨基、亚氨基、硫代基或羧基时,可以在所描述的反应中保护这些官能团以避免其不必要地参加反应。按照通常经验(参见例如T.W.Greene和P.G.M.Wuts,《有机化学中的保护基团》(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John Wiley和Sons.1991)可以使用常规的保护基团。在所描述的合成方法中使用的合适的离去基团包括卤素离去基团,以及那些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识范围内的其它常规的离去基团。优选地,所述离去基团是氯或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及其盐也可以通过水合的形式获得,或者它们的晶体可以包括例如用于结晶的溶剂(以溶剂化物存在)。通常可以将盐转化成自由形式的化合物,例如采用合适的碱性试剂处理,例如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例如碳酸钾或氢氧化钠。通过采用合适的酸(例如盐酸等)处理,可以将碱加成盐形式的本发明化合物转化成相应的自由酸。由于自由形式的新化合物及其盐(包括作为中间体的盐)之间例如在所述新化合物的纯化或鉴定过程中的亲密关系,可以适当地理解为,在提及所述自由化合物时也提及到了其相应的盐。
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式制备含有成盐基团的本发明化合物的盐。通过用酸或合适的阴离子交换剂处理可以获得具有分子式(1)的化合物的酸加成盐。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形式的盐可以是例如使用有机或无机酸与分子式(1)的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化合物的酸加成盐的形式。
合适的无机酸包括但不限于:卤酸例如盐酸、硫酸或磷酸。合适的有机酸包括但不限于:羧酸、磷酸、磺酸、氨基磺酸,例如乙酸、丙酸、辛酸、癸酸、十二烷酸、乙醇酸、乳酸、富马酸、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氨基酸例如谷氨酸或天冬氨酸、马来酸、羟基马来酸、甲基马来酸、环己烷羧酸、金刚烷羧酸、苯甲酸、水杨酸、4-氨基水杨酸、酞酸、苯基乙酸、扁桃酸、肉桂酸、甲烷-或乙烷-磺酸、2-羟基乙烷磺酸、乙烷-1,2-二磺酸、苯磺酸、2-萘磺酸、1,5-萘-二磺酸、2-、3-或4-甲基苯磺酸、甲基磺酸、乙基磺酸、十二烷基磺酸、N-环己基氨基磺酸、N-甲基-、N-乙基-或N-丙基氨基磺酸或其他有机质子酸,例如抗坏血酸。
可选地,为了分离和纯化的目的,也可以使用药学上不可接受的盐,例如苦味酸盐或高氯酸盐。为了治疗的目的,仅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自由形式的化合物(当可以采用药物制剂的形式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合适的惰性有机溶剂中、在0-80℃下通过使用还原剂与本发明化合物的N-氧化物进行反应,制备成非氧化形式的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地,所述惰性有机溶剂是乙腈、乙醇、水性二氧杂环己烷或类似物。优选地,所述还原剂是硫、二氧化硫、三苯基膦、硼氢化锂、硼氢化钠、三氯化磷、三溴化磷或类似物。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例如,所述方法的更多细节参见Saulnier等人(1994),生物有机和药物化学快报(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第4卷,第1985页)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前体药物衍生物。例如,可以通过非衍生的本发明化合物与合适的氨基甲酰化剂(例如1,1-酰氧基烷基氯甲酸酯(这种化合物中不含有N,可以作为氨基甲酰化剂么),对硝基苯碳酸脂,或类似物)。可以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被保护的本发明化合物的衍生物。有关可使用的保护基团的生成及其去除技术的详细描述披露于T.W.Greene的《有机化学中的保护基团》中(第三版,John Wiley和Sons有限公司,1999)。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被制备成它们各自的立体异构体,通过将所述化合物的外消旋的混合物与光学上的活性拆分剂反应以生成一对非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分离所述非立体异构体并获得光学上的纯对映体。可以使用本发明化合物的共价非立体异构体衍生物或者通过使用可分离的复合物(例如结晶的非立体异构体盐)来完成对映体的离析。非立体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例如熔点、沸点、溶解度、反应活性等)并且利用这些非立体异构体的不同可以容易地将其分离。可以通过分馏结晶、色谱法或者通过基于溶解度不同的分离/离析技术将所述非立体异构体分离。然后通过任意的不会导致外消旋的经验方法获得光学上的纯对映体以及离析试剂。有关可使用的使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与它们的外消旋混合物离析的技术的更加详细的描述披露于JeanJacques,Andre Collet,Samuel H.Wilen,《对映体、外消旋物和离析》(Enantiomers,Racemates and Resolutions)”John Wiley和Sons有限公司,1981。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并且
任选地将本发明的化合物转化为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任选地将化合物的非氧化形式转化为药学上可接受的N-氧化物;
任选地从异构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单独的异构体;以及
任选地将非衍生的本发明化合物转化为药学上可接受的前体药物衍生物。
没有特别描述关于起始原料的制造过程,所述化合物是已知的或者可以采用与本领域的公知方法类似的方法制备或者采用如下文的实施例中所披露的方法制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转变实例仅仅是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的代表,并且同样可以使用其它众所周知的方法。
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可以有效抑制WNT蛋白的分泌、抑制WNT信号传导,因此对WNT介导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文以及详细描述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的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
缩写            定义或释义
DCM             二氯甲烷
DIEA            N,N’-二异丙基乙胺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eq.             当量
TEA            三乙胺
THF            氢呋喃
RT             室温
EA             乙酸乙酯
Pd2(dba)3      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
s-Phos         2-二环己基膦基-2′,6′-二甲氧基联苯
Pd(PPh3)4      四(三苯基膦)钯
Pd(OAc)2       乙酸钯(II)
BINAP          2,2′-双(联苯膦基)-1,1′-联萘
m-CPBA         3-氯代过苯甲酸
实施例1: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化合物1)
步骤1:
将2-氰基乙酰胺(50g,601.8mmol)和乙酰乙酸乙酯(75mL,601.8mmol)溶解于甲醇中。将KOH(37.0g,1.1eq.)溶解于甲醇中,并且将所述KOH逐滴地添加至混合物中,出现一些白色固体。在油浴中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回流8h,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并且将所述固体重新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再次过滤。在滤液中加入6N HCl中和直至pH<7。所述白色固体再次出现并将其过滤。进一步用甲醇、水和甲醇洗涤所述固体,然后通过真空干燥以得到最终产物3-乙炔基-4-甲基吡啶-2,6-二醇(产率~41%)
步骤2:
将3-乙炔基-4-甲基吡啶-2,6-二醇(28.0g,195.2mmol)溶解于POCl3(60.0mL)中。将所述反应混合物密封在压力管中并且加热至180℃加热6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在真空下除去过量的POCl3。缓慢地将碎冰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然后出现了固体。将固体过滤并在真空下干燥以得到不需进一步纯化的最终产物2,6-二氯-4-甲基吡啶-3-甲腈(产率~92%)。
步骤3:
在200mL的2,6-二氯-4-甲基吡啶-3-甲腈(20.0g,107.5mmol)异丙醇溶液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12.82g,107.5mmol),并且在65℃将所述反应物搅拌18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50mL异丙醇洗涤,然后用空气干燥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产物2,6-二氯-4-((E)-2-(二甲基氨基)乙烯基)吡啶-3-甲腈(产率~26%)。
步骤4:
将2,6-二氯-4-((E)-2-(二甲基氨基)乙烯基)吡啶-3-甲腈(4.0g,16.6mmol)以及20mL浓HCl添加至密封管中。在45℃将所述反应物搅拌18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冰水添加至所述溶液中形成深黄色的料浆。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物并用冷水、乙醚和乙酸乙酯洗涤,然后在真空下干燥以获得淡黄色的固体6,8-二氯-2,7-萘啶-1(2H)-酮(产率~80%)。MS m/z 215.0(M+1)。1HNMR(300MHz,DMSO-d6):δ11.75(s,1H),7.76(s,1H),7.50(t,J=6.6Hz,1H),6.52(d,J=6.6Hz,1H)。
步骤5:
将6,8-二氯-2,7-萘啶-1(2H)-酮(3.0g,13.96mmol)溶解于iPrOH(120mL)中形成一种悬浮液。在冰浴中将所述溶液冷却至0℃,然后逐滴地添加联氨溶液(5.6g,80%,10eq.)。将所述混合物在RT下搅拌15分钟,然后在55℃的油浴中加热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过滤以直接得到固体,然后用70mL甲醇洗涤所述固体并在真空下干燥。在下面的步骤反应中直接使用不需进一步纯化的产物6-氯-8-肼基-2,7-萘啶-1(2H)-酮(产率~98%)。
步骤6:
将6-氯-8-肼基-2,7-萘啶-1(2H)-酮(1.50g,7.12mmol)溶解于乙腈(90mL)中以生成一种悬浮液。添加1N NaOH(17.80mL,2.5eq),然后将与乙腈和NaOH的总体积等量的水(107.80mL)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在50℃下加热并搅拌所述反应物混合物直至所述混合物变为澄清的溶液。将所述溶液再次冷却至0℃,并且逐滴地添加NaOCl(11.05g,12%溶液,2.5eq),然后在室温下将所述反应物搅拌过夜。在完成反应后,将所述溶液冷却至0℃,然后加入1N HCl中和(pH~6)。收集沉淀物并且用100mLx2EA萃取所述滤液。将有机层混合并且通过Na2SO4干燥并蒸发以获得额外的粗产物。在下面的反应中直接使用被混合的不需进一步纯化的固体物料6-氯-2,7-萘啶-1(2H)-酮(产率~93%)。MS m/z 181.1(M+1)。
步骤7:
在压力管中将6-氯-2,7-萘啶-1(2H)-酮(400mg,2.2mmol)添加至POCl3(20.0mL)中。将所述反应物混合物加热至160℃加热4h以得到澄清的溶液。将所述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倒入DCM中,然后缓慢地添加碎冰。将饱和的NaHCO3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以中和反应中产生的HCl。在真空下除去DCM并且用100mLx2EA萃取剩下的水溶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混合的有机层,然后用Na2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下蒸发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固体1,6-二氯-2,7-萘啶(产率~73%)以用于下面的步骤反应。MS m/z 199.0(M+1)。
步骤8:
将(4-溴苯基)甲胺(1.00g,5.37mmol)和2-甲基吡啶-4-基-4-硼酸(883.30mg,6.45mmol)溶解于丁醇(10.0mL)和水(2.0mL)中。在N2下添加K3PO4(2.28g,10.75mmol),Pd2(dba)3(120.20mg,0.27mmol)和S-phos(220.70mg,0.54mmol)。将所述反应物混合物密封在压力管中并且加热至125℃加热1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并且用100mLx3EA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并且在真空下浓缩以获得粗产物。通过硅凝胶柱用溶于含10%甲醇(包含~2N氨)的DCM纯化所述固体以获得纯(4-(2-甲基吡啶-4-基)苯基)甲胺(产率~89%)。MS m/z 199.1(M+1)。
步骤9:
将1,6-二氯-2,7-萘啶(160mg,0.80mmol)和(4-(2-甲基吡啶-4-基)苯基)甲胺(239.10mg,1.21mmol)溶解于丁醇(5.0mL)中,然后加热至115℃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在真空下除去所述有机溶剂。通过硅凝胶快速色谱法用EA/己烷(1∶1)纯化所述粗产物以获得固体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氯-2,7-萘啶-1-胺(产率~90%)。MS m/z 361.1(M+1)。
步骤10:
将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氯-2,7-萘啶-1-胺(50.00mg,0.14mmol)和2-甲基吡啶-4-基-4-硼酸(56.90mg,0.42mmol)溶解于丁醇(3.0mL)和水(0.6mL)中。在N2下将K3PO4(88.20mg,0.028mmol)、Pd2(dba)3(6.20mg,0.014mmol)和S-phos(11.40mg,0.011mmol)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将所述混合物密封在压力管中然后加热至105℃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EA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用Na2SO4干燥并且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制备薄层色谱法用含5%甲醇的DCM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最终产物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产率~70%)。MS m/z 418.2(M+1)。1HNMR(300MHz,CDCl3):δ2.46(s,3H),2.63(s,3H),4.94(d,J=5.10Hz,2H),5.94(br,1H),6.97(d,J=5.70Hz,1H),7.31(d,J=4.20Hz,1H),7.36(s,1H),7.54(d,J=8.10Hz,2H),7.63(d,J=8.40Hz,2H),7.90(s,1H),8.19(d,J=6.00Hz,1H),8.22(s,1H),8.51(m,2H),9.08(s,1H),9.30(s,1H)。
实施例2:
N-(3-甲基-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化合物2)
步骤1:
将6-氯-2,7-萘啶-1(2H)-酮(200mg,1.10mmol)和2-甲基吡啶-4-基-4-硼酸(227.60mg,1.66mmol)溶解于丁醇(5.0mL)和水(1.0mL)中。在N2下加入K3PO4(705.20g,3.32mmol)、Pd2(dba)3(49.60mg,0.22mmol)和S-phos(91.00mg,0.11mmol)。将压力管中的反应物混合物加热至130℃加热1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用EA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在真空下浓缩以获得粗产物。通过柱层析用含5%甲醇的DCM纯化所述粗产物以获得最终化合物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2H)-酮(产率~61%)。MS m/z 238.1(M+1)。
步骤2:
将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2H)-酮(150mg,0.63mmol)溶解于POCl3(15.0mL)中,密封所述压力管并且加热至160℃加热4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在真空下除去过量的POCl3。将碎冰缓慢地加入所述混合物中,然后添加NaHCO3中和直至pH~7.5。用EA将所述溶液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在真空下浓缩。通过柱层析用EA/己烷(1∶1)纯化粗产物以获得化合物1-氯-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产率~55%)。MS m/z 256.1(M+1)。
步骤3:
将1-氯-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0.00mg,0.039mmol)和(3-甲基-4-(2-甲基吡啶-4-基)苯基)甲胺(10.00mg,0.047mmol)溶解于甲苯(1.0mL)中。在N2下将KOtBu(8.80mg,0.078mmol)、Pd(OAc)2(0.90mg,0.0039mmol)和BINAP(4.90mg,0.0078mmol)添加至混合物中。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100℃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用EA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制备薄层色谱用EA/己烷(4∶1)纯化粗产物以获得N-(3-甲基-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6-(2-甲基吡啶-4-基)-2,7-萘啶-1-胺(8.8mg,产率~52%)。1H NMR(300MHz,CDCl3):δ2.31(s,3H),2.63(s,3H),2.70(s,3H),4.91(d,J=5.10Hz,2H),5.88(br,1H),7.00(d,J=5.40Hz,1H),7.08(d,J=5.10Hz,1H),7.12(s,1H),7.22(d,J=7.50Hz,1H),7.36(m,2H),7.77(d,J=4.50Hz,1H),7.88(s,1H),7.98(s,1H),8.24(d,J=6.00Hz,1H),8.53(d,J=4.80Hz,1H),8.64(d,J=5.40Hz,1H),9.31(s,1H)。MS m/z 432.2(M+1)。
实施例3:
6-(3-氟苯基)-N-((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基)异喹啉-1-胺(化合物3)
步骤1:
将6-溴异喹啉(1.80g,8.66mmol)溶解于DCM(40mL)中,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0℃后,少量、缓慢地添加m-CPBA(2.30g,1.3eq,最多77%)。将所述反应物升温至RT以生成一种白色悬浮液。在4个小时内,将100mLDCM添加至所述溶液中,然后用饱和Na2CO3溶液、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用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层并在真空下将其除去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黄色固体N-氧化物6-溴异喹啉(1.82g,产率~93%)。
步骤2:
将N-氧化物6-溴异喹啉(1.82g,8.12mmol)溶解于干燥的DCM(80mL)中,在RT下逐滴的添加POCl3(1.12ml,1.5eq)。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45℃2小时。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在真空下除去DCM和过量的POCl3。将粗产物重新溶解在100mLDCM中,并用饱和Na2CO3、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Na2SO4干燥分离的有机层,然后浓缩得到棕色固体。通过快速柱层析用溶于含2%甲醇的DCM纯化粗产物以获得淡黄色固体6-溴1-氯异喹啉(1.27g,产率~65%)。MS m/z 242.0(M+1)。
步骤3:
使用正丁醇(10mL)和水(2mL)将(6-氯吡啶-3-基)甲胺(300mg,2.1mmol)和2-甲基吡啶-4-基硼酸(345mg,2.52mmol)溶解于压力管中。在氮气保护下添加K3PO4(893mg,4.2mmol)、Pd2(dba)3(96.3mg,0.105mmol)和S-phos(86.4mg,0.21mmol)。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125℃加热3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将所述溶液倒入水中并用EA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并且用Na2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用含10%甲醇(含有~2N氨)的DCM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纯的(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胺(0.19g,产率~45%)。MS m/z 200.1(M+1)。
步骤4:
在密封管中将6-溴-1-氯异喹啉(100mg,0.41mmol)和(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胺(165mg,0.82mmol)溶解于0.5mL正丁醇中。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160℃加热6h,然后冷却至RT。通过快速色谱用含8%甲醇(含有~2N氨)的DCM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纯的6-溴-N-(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基)异喹啉-1-胺(116mg,产率~70%)。MS m/z405.2(M+1)。
步骤5:
将6-溴-N-(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基)异喹啉-1-胺(20mg,0.05mmol)、3-氟苯基硼酸(10.5mg,0.075mmol)、Na2CO3(21mg,0.2mmol)和四(三苯基膦)钯(5.8mg,0.005mmol)添加至压力管中。将二氧杂环乙烷/水(3∶1,2mL)添加至管中,并加热至125℃加热10分钟。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用50mL水稀释所述溶液并用EA萃取3次。用Na2SO4干燥混合的有机层,并且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用含10%甲醇(含有~2N氨)的DCM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纯的6-(3-氟苯基)-N-((6-(2-甲基吡啶-4-基)吡啶-3-基)甲基)异喹啉-1-胺(15.8mg,~75%)。1H NMR(400MHz,CDCl3):δ2.71(s,3H),5.00(d,J=5.6Hz,2H),7.32-7.38(m,2H),7.59-7.65(m,1H),7.75-7.83(m,3H),8.10(d,J=8.4Hz,1H),8.21(d,J=8.8Hz,1H),8.27-8.31(m,2H),8.39(s,2H),8.72(d,J=8.8Hz,1H),8.79(d,J=6.0Hz,1H),8.91(d,J=1.6Hz,1H),10.02(s,1H)。MS m/z 421.2(M+1)。
实施例4: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化合物4)
步骤1:
将1,6-萘啶-5(6H)-酮(2.9g,19.84mmol)溶解于POCl3(40mL)中,然后加热至100℃加热24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在真空下除去过量的POCl3。缓慢地加入少量的饱和Na2CO3溶液的碎冰,并且产生大量气泡和固体。过滤固体,然后将所述溶液用EA萃取3次。用Na2SO4干燥混合的有机层,并在真空下浓缩。在真空下进一步干燥混合的固体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5-氯-1,6-萘啶(2.6g,产率~80%)。MS m/z 165.1(M+1)。
步骤2:
将5-氯-1,6-萘啶(1.5g,9.11mmol)溶解于DCM(45mL)中,然后通过冰浴冷却,少量、缓慢地添加m-CPBA(3.7g,2eq,最多77%)。将所述反应物升温至RT并保持3小时。将大于100mL的DCM添加至所述溶液中,然后用饱和Na2CO3溶液、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Na2SO4干燥有机层,并且在真空下浓缩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黄色固体N-氧化物5-氯-1,6-萘啶(1.25g,产率~76%)。
步骤3:
将N-氧化物5-氯-1,6-萘啶(1.2g,6.64mmol)溶解于干燥的DCM(30mL)中,加入Et3N(1.85mL,13.29mmol),然后逐滴地添加溶于5mL干燥的DCM中的POCl3(0.93mL,9.97mmol)。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48℃加热2h。Na2SO4干燥有机层,并且在真空下浓缩以获得黄色固体。通过硅柱层析用EA/己烷(1∶4)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白色固体2,5-二氯-1,6-萘啶(0.6g,产率~45%)。MS m/z 199.0(M+1)。
步骤4:
将2,5-二氯-1,6-萘啶(200mg,1.0mmol),2-甲基吡啶-4-基4-硼酸(137mg,1.0mmol),Na2CO3(424mg,4.0mmol)和四(三苯基膦)钯(116mg,0.1mmol)加入烧瓶中,再加入16mL二氧杂环乙烷和4mL水。将所述反应物充分搅拌并加热至90℃加热4h。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用100mL水稀释所述溶液并用EA萃取3次。Na2SO4干燥混合的有机层,并且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法用EA/己烷(1∶1)进一步纯化粗产物以获得固体5-氯-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143mg,产率~56%)。MS m/z256.1(M+1)。
步骤5:
将5-氯-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20.00mg,0.078mmol)和(4-(2-甲基吡啶-4-基)苯基)甲胺(25mg,0.118mmol)溶解于甲苯(2.0mL)中。在N2下将KOtBu(13.2mg,0.118mmol)、Pd(OAc)2(2.7mg,0.012mmol)和BINAP(15.0mg,0.024mmol)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将所述反应物加热至100℃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RT后,将所述混合物倒入水中,用EA萃取三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制备薄层色谱用含8%甲醇的DCM纯化粗产物以获得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2-甲基吡啶-4-基)-1,6-萘啶-5-胺(31mg,产率~61%)。1H NMR(400MHz,DMSO-d6):δ9.12(d,J=8.8Hz,1H),8.77-8.83(m,2H),8.49(d,J=8.4Hz,1H),8.40(s,1H),8.31(d,J=6.4Hz,1H),8.21(s,1H),8.11(d,J=5.6Hz,1H),8.06(d,J=6.4Hz,1H),7.99(d,J=8.4Hz,2H),7.65(d,J=8.4Hz,2H),7.23(d,J=6.4Hz,1H),5.76(s,1H),4.93(d,J=5.6Hz,2H),2.72(s,6H)。MS m/z 432.2(M+1)。
实施例5:
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苯基吡啶并[4,3-b]吡嗪-5-胺(化合物5)
步骤1:
将苯基乙二醛一水合物(940mg,6.99mmol)和2-氯-3,4-二氨基吡啶(1000mg,6.99mmol)加入至20mL乙醇。使所述混合物回流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后,将粗沉淀产物过滤并用15mL乙醇洗涤,然后在真空下干燥以获得不需进一步纯化的5-氯-2-苯基吡啶并[3,4-b]吡嗪(1.28g,产率~76%),MS m/z 241.0(M+1);1H NMR(300MHz,DMSO-d6):δ9.82(s,1H),8.64(d,J=6.0Hz,1H),8.38-8.43(m,2H),8.07(d,J=6.0Hz,1H),7.64-7.68(m,3H)。
步骤2:
将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苯基吡啶并[3,4-b]吡嗪-5-胺(50mg,0.21mmol)和(4-(2-甲基吡啶-4-基)苯基)甲胺(42mg,0.21mmol)溶解于甲苯(4.0mL)中。在N2下将KOtBu(24mg,0.21mmol)、Pd(OAc)2(4.5mg,0.021mmol)和BINAP(26.4mg,0.042mmol)添加至所述混合物中。将所述反应物热至100℃过夜。在所述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物倒至水中,用EA萃取3次。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混合的有机层,Na2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下浓缩。通过快速色谱法用含7%甲醇的DCM纯化粗产物以获得N-(4-(2-甲基吡啶-4-基)苯甲基)-2-苯基吡啶并[4,3-b]吡嗪-5-胺(61mg,产率~72%)。MS m/z=404.2(M+1);1H NMR(400MHz,DMSO-d6)δ9.53(s,1H),8.77(d,J=6.4Hz,1H),8.35-8.39(m,2H),8.21(s,1H),8.11(d,J=6.0Hz,1H),8.07(d,J=6.4Hz,1H),7.96(d,J=8.4Hz,2H),7.60-7.65(m,5H),7.14(d,J=6.0Hz,1H),5.76(s,1H),4.90(d,J=6.4Hz,2H),2.71(s,3H)。
本发明中其它所有化合物将依照上述实施例中相似的方法及本领域常规技术制备和鉴定。
其它化合物列表:
实验例1:WNT信号通路报告基因分析
材料和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马纳萨斯,弗吉尼亚州)转染包含5拷贝TCF单元及其驱动的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得到的细胞在37℃、含有5%CO2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基包括Dulbecco′s修正的Eagle′s培养基(DMEM,Invitrogen,Carlsbad,加拿大),10%FBS(Invitrogen),50单位/mL青霉素,50μg/mL链霉素(Invitrogen),同时添加1μg/mL博来霉素(Invitrogen)对细胞进行筛选。悬浮的HEK293细胞(ATCC)转染含有人的全长WNT3a的cDNA序列的质粒,由CMV启动子驱动。稳定表达的细胞在添加了100μg/mL G418的FreeStyle 293培养基(Invitrogen)中筛选。
NIH3T3TCF-Luc细胞和293WNT3a细胞在96孔板中共同培养,培养基为DMEM培养基以及0.5%FBS。16小时后,在Steady-GloTM荧光素酶检测系统(Promega)中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在本项发明中得到的化合物以不同浓度与这些细胞共同培养。由化合物降低荧光强度的50%而计算得到化合物的IC50。为了标准化细胞的数量和活性,CellTiter Glo检测将重复两次。
本发明中所有化合物的IC50值都小于5微摩尔/升,选择化合物列于下表:
  化合物号:   IC50(μM)
  1   <0.003
  3   0.010
  5   0.070
  23   0.020
  28   <0.003
  35   <0.003
  37   0.020
  50   0.035
  68   0.025
  70   <0.003
实验例2: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机理研究
在我们的初步研究中,得到的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WNT-3a细胞对TCF报告基因表达活性的诱导。在接下来的机理研究中,主要的目的是找到这些化合物作用的靶点。其中两个主要需要分析的激动剂包括,一是纯化的WNT-3a重组蛋白(StemRD Inc.,Burlingame,CA),另一个是GSK-3b的抑制因子6-bromoindirubin-3′-肟(StemRD Inc.)。
机理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本项发明中一些有活性的化合物会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性,但是不会抑制重组WNT-3a蛋白诱导TCF报告基因的活性,说明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应是WNT-3a与受体结合的上游蛋白。可能作用的靶点候选物主要包括WNTless/evenness interrupted(Wls/Evi)、Porcn、Vps35p。
实验例3:WNT通路抑制物在癌细胞中的功能
抑制WNT蛋白的分泌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化合物,可能会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因为有些癌细胞的生长主要依赖于自分泌的WNT信号。WNT通路抑制物会在这些需要WNT自分泌信号的细胞生长中发挥作用,包括2-D培养的细胞生长、不依赖支持物的细胞增殖、细胞系的抗调亡性等。对这些化合物的评价将使用目前已发表的著作中提到的WNT依赖型细胞进行标准的分析。这些WNT依赖型细胞包括:PA-1(卵巢畸胎细胞瘤)、MDA-MB-157(乳腺癌)、Saos-2(骨肉瘤)、SNU1076(鼻咽癌)。在这些细胞系中观察抑制物的功能,进一步确认这些化合物所期望的活性。
参考文献:
Akiri G,Cherian MM,Vijayakumar S,Liu G,Bafico A,Aaronson SA.WNTpathway aberrations including autocrine WNT activation occur at highfrequency in human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Oncogene.2009 May28;28(21):2163-72.
Bafico A,Liu G,Goldin L,Harris V,Aaronson SA.An autocrine mechanismfor constitutive WNT pathway activation in human cancer cells.Cancer Cell.2004 Nov;6(5):497-506.
Barker N,Clevers H.Mining the WNT pathway for cancer therapeutics.NatRev Drug Discov.2006 Dec;5(12):997-1014.
Blom AB,van Lent PL,van der Kraan PM,van den Berg WB.To seek shelterfrom the WNT in osteoarthritis?WNT-signaling as a target for osteoarthritistherapy.Curr Drug Targets.2010 May;11(5):620-9.
Boonen RA,van Tijn P,Zivkovic D.WNT signaling in Alzheimer′s disease:up or down,that is the question.Ageing Res Rev.2009 Apr;8(2):71-82.
Camilli TC,Weeraratna AT.Striking the target in WNT-y conditions:intervening in WNT signaling during cancer progression.Biochem Pharmacol.2010 Sep 1;80(5):702-11.
Chan SL,Cui Y,van Hasselt A,Li H,Srivastava G,Jin H,Ng KM,Wang Y,Lee KY,Tsao GS,Zhong S,Robertson KD,Rha SY,Chan AT,Tao Q.Thetumor suppressor WNT inhibitory factor 1 is frequently methylated innasopharyngeal and esophageal carcinomas.Lab Invest.2007Jul;87(7):644-50.
Chen B,Dodge ME,Tang W,Lu J,Ma Z,Fan CW,Wei S,Hao W,Kilgore J,Williams NS,Roth MG,Amatruda JF,Chen C,Lum L.Smallmolecule-mediated disruption of WNT-dependent signaling in tissueregeneration and cancer.Nat Chem Biol.2009 Feb;5(2):100-7.
Cheng JH,She H,Han YP,Wang J,Xiong S,Asahina K,Tsukamoto H.WNTantagonism inhibits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 and liver fibrosis.Am J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8;294(1):G39-49.
Chun JS,Oh H,Yang S,Park M.WNT signaling in cartilage development anddegeneration.BMB Rep.2008 Jul 31;41(7):485-94.
Chien AJ,Moon RT.WNTS and WNT receptors as therapeutic tools andtargets in human disease processes.Front Biosci.2007 Jan 1;12:448-57.
DeAlmeida VI,Miao L,Ernst JA,Koeppen H,Polakis P,Rubinfeld B.Thesoluble WNT receptor Frizzled-8CRD-hFc inhibits the growth ofteratocarcinomas in vivo.Cancer Res.2007 Jun 1;67(11):5371-9
D′Amour KA,Bang AG,Eliazer S,Kelly OG,Agulnick AD,Smart NG,Moorman MA,Kroon E,Carpenter MK,Baetge EE.Production of pancreatichormone-expressing endocrine cells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NatBiotechnol.2006 Nov;24(11):1392-401.
Herbst A,Kolligs FT.WNT signaling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ancer.Method Mol Biol.2007;361:63-91.
Hoeppner LH,Secreto FJ,Westendorf JJ.WNT signaling as a therapeutictarget for bone diseases.Expert Opin Ther Targets.2009 Apr;13(4):485-96.
Hwang I,Seo EY,Ha H.WNT/beta-catenin signaling:a novel target for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f fibrotic kidney disease.Arch Pharm Res.2009Dec;32(12):1653-62.
Inestrosa NC,Arenas E.Emerging roles of WNTs in the adult nervous system.Nat Rev Neurosci.2010 Feb;11(2):77-86.
Lie DC,Colamarino SA,Song HJ,DésiréL,Mira H,Consiglio A,Lein ES,Jessberger S,Lansford H,Dearie AR,Gage FH.WNT signalling regulates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Nature 437(7063):1370-5,2005.
Kansara M,et al.WNT inhibitory factor 1 is epigenetically silenced in humanosteosarcoma,and targeted disruption accelerates osteosarcomagenesis inmice.J Clin Invest.2009 Apr;119(4):837-51
MacDonald BT,Tamai K,He X.WNT/beta-catenin signaling:components,mechanisms,and diseases.Dev Cell.2009 Jul;17(1):9-26.
Mikels AJ,Nusse R.WNTs as ligands:processing,secretion and reception.Oncogene.2006 Dec 4;25(57):7461-8.
Moon RT.WNT/beta-catenin pathway.Sci STKE.;2005(271):cml.
Morrisey EE.WNT signaling and pulmonary fibrosis.Am J Pathol.2003May;162(5):1393-7.
Nusse R.WNT signaling and stem cell control″.Cell Res.18(5):523-7,2008
Ouchi N,Higuchi A,Ohashi K,Oshima Y,Gokce N,Shibata R,Akasaki Y,Shimono A,Walsh K.Sfrp5 is an anti-inflammatory adipokine that modulatesmetabolic dysfunction in obesity.Science.2010 Jul 23;329(5990):454-7.
Reya T,Clevers H.WNT signalling in stem cells and cancer.Nature.2005Apr 14;434(7035):843-50.
Rhee CS,Sen M,Lu D,Wu C,Leoni L,Rubin J,Corr M,Carson DA.WNTand frizzled receptors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immunotherapy in head and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ncogene.2002Sep 26;21(43):6598-605.
Sullivan GJ,et al.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hepatic endoderm from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epatology.2010 Jan;51(1):329-35.
Takahashi-Yanaga F,Kahn M.Targeting WNT signaling:can we safelyeradicate cancer stem cells?Clin Cancer Res.2010 Jun 15;16(12):3153-62.
ten Berge,D.et al.WNT signaling mediates self-organization and axisformation in embryoid bodies.Cell Stem Cell 3,508-518,2008.
Yang L,Soonpaa MH,Adler ED,Roepke TK,Kattman SJ,Kennedy M,Henckaerts E,Bonham K,Abbott GW,Linden RM,Field LJ,Keller GM.Human cardio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develop from a KDR+embryonic-stem-cell-derived population.Nature.2008 May22;453(7194):524-8.

Claims (9)

1.一种具有通式(1)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如下所列的化合物1、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23、化合物28、化合物35、化合物37、化合物50、化合物68或化合物70。
2.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抑制WNT从细胞中分泌的药物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细胞中WNT信号传导的药物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WNT介导的失控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失控与WNT信号传导活性异常相关,所述失控为:癌症、纤维化症、骨关节炎、帕金森病、视网膜病或黄斑变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癌症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房癌、前列腺癌、类癌瘤、膀胱癌、胃癌、胰腺癌、肝细胞癌、肝胚细胞癌、结直肠癌、头颈鳞状上皮癌、食道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肺间皮癌、黑色素癌、肉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硬纤维瘤、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纤维化症为:系统性硬化症、皮肤纤维化、肺纤维化、放射引起的纤维化、药物诱导的纤维化、肾脏纤维化、肝纤维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肺纤维化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肝纤维化为肝硬化。
CN201010624876.5A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2558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4876.5A CN102558173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201410697288.2A CN104530042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4876.5A CN102558173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7288.2A Division CN104530042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173A CN102558173A (zh) 2012-07-11
CN102558173B true CN102558173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40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4876.5A Active CN102558173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81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583A (zh) * 2012-06-15 2015-02-25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wnt信号传导抑制剂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30042A (zh) * 2010-12-31 2015-04-22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US9713612B2 (en) 2013-03-12 2017-07-25 Curegenix, Inc.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0867A (zh) * 2013-03-14 2015-12-02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纤维化疾病的化合物
EP3302479A4 (en) * 2015-05-26 2019-01-09 Curegenix Corporation TUMOR BIOMARKERS AND USE THEREOF
AR108325A1 (es) * 2016-04-27 2018-08-08 Samumed Llc Isoquinolin-3-il carboxamidas y preparación y uso de las mismas
CN107441045B (zh) * 2017-07-21 2018-10-19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递送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874B (zh) * 2019-02-28 2022-11-15 汇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取代5,6-双杂环氨基化合物作为wn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其治疗应用
WO2020125759A1 (zh) * 2018-12-21 2020-06-25 汇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医学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568A (zh) * 2004-07-01 2007-08-08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抑制pdz-结构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4229A (ko) * 2008-05-27 2011-02-10 더 보드 오브 리전츠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텍사스 시스템 Wnt 단백질 신호전달 억제제
GB0818241D0 (en) * 2008-10-06 2008-11-12 Cancer Res Technology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568A (zh) * 2004-07-01 2007-08-08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抑制pdz-结构域相互作用的小分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抗肿瘤药羟喜树碱对Wnt通路抑制剂FrpHE的表达作用;腊蕾 等;《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0630;第22卷(第3期);314-31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0042A (zh) * 2010-12-31 2015-04-22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30042B (zh) * 2010-12-31 2017-11-07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79583A (zh) * 2012-06-15 2015-02-25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wnt信号传导抑制剂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79583B (zh) * 2012-06-15 2016-06-08 广州源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wnt信号传导抑制剂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US9713612B2 (en) 2013-03-12 2017-07-25 Curegenix, Inc.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US10238652B2 (en) 2013-03-12 2019-03-26 Curegenix, Inc.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can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173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8045B (zh) 作为wnt信号传导抑制剂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558173B (zh)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A2905830C (en) Quinazoline and naphthyridine derivative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US10285988B2 (en)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fibrosis diseases
WO2012088712A1 (en) Compound as wnt signaling inhibitor,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JP2017537111A (ja) ヘテロ環式誘導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7922417A (zh) 蝶啶酮衍生物作为egfr抑制剂的应用
CN104530042B (zh) 抑制wnt信号传导的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JP6853819B2 (ja) Wntシグナル伝達経路阻害剤およびその治療用途
JP2017095498A (ja) Wntシグナリング阻害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としての化合物
NZ702413B2 (en) Compound as wnt signaling inhibitor,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An Songzhu

Inventor before: An Songzhu

Inventor before: Li Chufa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Chen

Inventor before: Zhou Guis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