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大量的研究令人惊奇地发现了胡椒基戊二烯酸的钠盐,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降血脂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胡椒基戊二烯酸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包含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药用组合物或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胡椒基戊二烯酸钠降血脂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胡椒基戊二烯酸钠或胡椒酸钠或GB-Na是指下列结构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包含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药用组合物或保健食品。这里,所述的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药用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或非胃肠道给药。本发明所提供的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药用组合物或保健食品,除活性成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外,还进一步地包括药学上或保健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制备成口服药物制剂、注射剂、保健食品可根据现有技术来制备,例如,崔德福主编的《药剂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制备成液体制剂(如口服溶液、注射液等)、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胡椒基戊二烯酸钠每日的用量可以为10mg至5g,可采用每日一次,或者每日二至三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胡椒酸与NaOH中和反应,从而得到胡椒基戊二烯酸钠。这里,采用的胡椒酸,其来源参见Jingfen Han,Gereltu Borjihan;Synthesisand anti-hyperlipidemic activity of a novel starch piperinic ester,Carbohydrate Polymers,11,July 2007,7.。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其中,胡椒酸为胡椒基戊二烯酸(GB-H)或非胡椒基戊二烯酸的胡椒基戊二烯酸酯,更优选地,为胡椒基戊二烯酸(GB-H)。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其中,胡椒酸与NaOH溶于C1-C4烷醇中进行中和反应的;这里,所述的C1-C4烷醇优选地为乙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把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胡椒碱,GB-O)溶于乙醇中,加KOH,加热回流6-16小时,冷却静置,抽滤,既得胡椒基戊二烯酸钾(胡椒酸钾,GB-K)的晶体。将胡椒基戊二烯酸钾溶于水中,用硫酸酸化,产生的沉淀即为胡椒基戊二烯酸(胡椒酸,GB-H),抽滤。将胡椒基戊二烯酸溶于热的乙醇中,向热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产生的沉淀即为胡椒基戊二烯酸钠(胡椒酸钠,GB-Na),冷至室温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沉淀物GB-Na,抽滤,干燥,即得淡黄色固体GB-Na(合成工艺流程图参见图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胡椒碱与NaOH水解反应,从而得到胡椒基戊二烯酸钠。这里,采用的胡椒碱,其来源参见CN 1330545A。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其中,胡椒碱为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GB-O)或非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GB-O)的胡椒基戊二烯酰胺,更优选地,为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GB-O)。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其中,胡椒碱与NaOH溶于C1-C4烷醇中进行水解反应的;这里,所述的C1-C4烷醇优选地为乙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把胡椒碱和NaOH溶于乙醇,加热回流16-26小时,静置冷却,产生水解物的结晶,用乙醇洗涤结晶至中性,干燥、可获得淡黄色固体(即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该反应如下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预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血脂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预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制备降低甘油三酯的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试验令人惊奇地发现预料不到的效果:胡椒基戊二烯酸钠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显著性优于对照药辛伐他汀,而且,也优于胡椒基戊二烯酸;并且具有预防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的制备方法一
把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胡椒碱,GBO)溶于乙醇中,加KOH,加热回流6-16小时,冷却静置,抽滤,既得胡椒基戊二烯酸钾(胡椒酸钾,GB-K)的晶体。将胡椒基戊二烯酸钾溶于水中,用硫酸酸化,产生的沉淀即为胡椒基戊二烯酸(胡椒酸,GB-H),抽滤。将胡椒基戊二烯酸溶于热的乙醇中,向热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产生的沉淀即为胡椒基戊二烯酸钠(胡椒酸钠,GB-Na),冷至室温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沉淀物GB-Na,抽滤,干燥,即得淡黄色固体GB-Na。GB-Na的分子式C12H9NaO4,ESI-MS m/z:217.0[M-Na]-。具体的反应条件如下:
实施例2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的制备方法二
把胡椒碱(即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GB-O))和一定量的NaOH溶于乙醇,加热回流16-26小时,静置冷却,产生水解物的结晶,用乙醇洗涤结晶至中性,真空干燥、可获得淡黄色固体(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GB-Na的分子式C12H9NaO4,ESI-MS m/z:217.0[M-Na]-。具体的反应条件如下:
实施例3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的结构确定
500MHz布鲁克核磁共振仪,溶剂氘代水,测定胡椒基戊二烯酸钠的500MHz 1H-NMR谱图(见图1);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125MHz13C-NMR核磁共振图谱(见图2)。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1H-NMR谱图化学位移数据表,单位ppm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13C-NMR谱图化学位移数据表,单位ppm
实施例4
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大鼠降血脂药效对比试验
(1)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胡椒基戊二烯环己酰胺(GB-O)、胡椒基戊二烯酸(GB-H)、胡椒基戊二烯酸钾(GB-K),胡椒基戊二烯酸钠(GB-Na,实施例1)内蒙古大学制备;
辛伐他汀(SVTT)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B1091138
总胆固醇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1009,生产许可证号:京药监械生产许20000271
甘油三酯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9,生产许可证号:京药监械生产许2000027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7,生产许可证号:京药监械生产许2000027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7,生产许可证号:京药监械生产许20000271
胆固醇由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生产;生产批号:20100619
胆酸钠由北京市海淀区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生产;生产批号:0100525
实验仪器:PRONTO EVOLUTION全自动生化仪(意大利产);TDL-5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实验动物:Wistar雄性大白鼠,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置。
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3%,猪油10%,胆酸钠0.5%,基础饲料86.5%(配方:面粉17.14%,米粉8.57%,玉米17.14%,麸皮21%,鱼粉1.71%,食盐0.857%,维生素0.085%,豆料17.14%)
(2)实验方法
取Wistar大白鼠60只,体重150±10g,雄性,用普通标准饲料饲喂5天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I组为空白组(空白组在饲喂普通标准饲料),II组为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III组为辛伐他汀10mg/kg组,IV组为GB-O组,V组为GB-H组,VI组为GB-K组,VII组为GB-Na组。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喂蒸馏水,III、IV、V、VI、VII组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灌喂所需辛伐他汀、GB-O、GB-H、GB-K、GB-Na混悬液(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研磨配制),给药量为0.046mmol/kg,饲喂高脂饲料量为每只20g/天。(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见表1)
表1分组情况及各组给药量
(3)观察测定与数学统计方法
每天测量并记录大白鼠体重,各组按体重灌喂给药14天,室温22℃,相对湿度40-50%。在第14天禁食自由饮水16小时后,从主动脉取血,放置凝血30min,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采用酶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值,甘油三酯(TG)值,磷钨酸-镁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值以及聚乙烯硫酸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值。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差异显著性以T检验判定。P值的求算方法为:高脂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得到,其他受试药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得到。(p<0.01为极显著差异,p<0.05为显著差异,0.05<p<1为有作用趋势无显著性差异,p>1为反作用)
(4)测试原理
酶比色法(CHOD-PAP)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反应温度为37℃,先用胆固醇脂水解酶(CEH)将血清中的胆固醇脂(CE)水解为游离胆固醇(FC)和脂肪酸,再用胆固醇氧化酶(COD)将血清中的所有FC氧化成ch-4-烯-3-酮,并产生H2O2,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反应(Trinder反应)生成红色的醌亚胺,在500nm波长下比色测定。
酶比法(GPO-PAP)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
反应温度为37℃,先用脂蛋白脂酶(LPL)将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甘油和ATP反应生成甘油-3-磷酸和ADP,在甘油磷酸氧化酶(GPO)的作用下,甘油-3-磷酸被氧气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H2O2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及4-氯酚反应(Trinder反应)生成红色的醌亚胺,在500nm波长下比色测定。
聚乙烯硫酸盐(PVS)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血清中的LDL可被PVS沉淀,用前述的酶法测定血清TC和此上清液Ch的基础上,从前者减去后者,即为LDL-C,为促进LDL沉淀适量加入聚乙二醇独甲醚(PEGME)。
磷钨酸-镁沉淀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
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经磷钨酸-镁沉淀后上清液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其胆固醇含量用酶法测定。
(5)动物实验测试数据
GB-O、GB-H、GB-K、GB-Na对高脂模型大白鼠血脂作用评价试验的数据分别列入表2-5。血清总胆固醇值测定结果见表2,甘油三酯值测定结果见表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测定结果见表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测定结果见表5。
表2、给药后第15天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单位mmol/L)
表3.给药后第15天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单位mmol/L)
表4.给药后第15天大白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单位:mmol/L)
表5.给药后第15天大白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含量(单位mmol/L)
(6)降血脂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GB-O、GB-H、GB-K、GB-Na对高脂模型大白鼠血脂作用的评价结果分别列入表6-9。对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分析见表6及图3,对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分见表7及图4,对大白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分析见表8及图5,对大白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分析见表9及图6。
对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作用:
各组比较II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都有降低总胆固醇作用。III组(辛伐他汀10mg/kg)、IV组(GB-O)、V组(GB-H)、VI组(GB-K)、VII组(GB-Na)有极显著差异。
表6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注:P值是指各组与II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对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TG的作用:
大白鼠血清TG表明(见表7和图4),通过与II组(高脂模型对照组)作比较,各组都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V组(GB-H)有显著差异。III组(辛伐他汀10mg/kg)有极显著差异、IV组(GB-O)有极显著差异、VI组(GB-K)有极显著差异、VII组(GB-Na)有极显著差异。
表7大白鼠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单位mmol/L)
注:P值是指各组与II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对大白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
大白鼠血清LDL-C结果表明(见表8及图5),通过与II组(高脂模型对照组)作比较,III组(辛伐他汀10mg/kg)、IV组(GB-O)、V组(GB-H)、VII组(GB-Na)均有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的作用。VI组(GB-K)有显著差异。
表8大白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单位mmol/L)
注:P值是指各组与II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对大白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作用:
HDL-C结果表明(见表9及图6),通过与III组(辛伐他汀10mg/kg)、IV组(GB-O)、V组(GB-H)、VI组(GB-K)作比较,VII组(GB-Na)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
表9大白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测定结果分析(单位mmol/L)
注:P值是指各组与II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极显著差异。
(7)试验结果与结论
在降低总胆固醇方面,实验结果表明GB-Na、GB-K、GB-O、GB-H与高脂模型对照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说明GB-Na可预防总胆固醇的增高,而且,GB-Na预防总胆固醇的增高方面更加显著。
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GB-Na组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GB-Na可预防甘油三酯增高作用十分明显。
在低密度脂蛋白方面,GB-Na组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有降低作用。这表明GB-Na可预防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GB-Na组与对照组有升高作用。这表明GB-Na可以预防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之,GB-Na具有调节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