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78774A -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8774A
CN102478774A CN2011101592154A CN201110159215A CN102478774A CN 102478774 A CN102478774 A CN 102478774A CN 2011101592154 A CN2011101592154 A CN 2011101592154A CN 201110159215 A CN201110159215 A CN 201110159215A CN 102478774 A CN102478774 A CN 102478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ntainer
powder
closing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9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8774B (zh
Inventor
大隈博辉
坂本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8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8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92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slidable sealing member, e.g.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粉末容器、粉末处理装置和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粉末容器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包括:容器主体;打开/关闭盖;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打开/关闭盖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相对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并面向设置在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上游的接触表面,当安装容器主体时与接触表面接触以限制打开/关闭盖的位置;及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打开/关闭盖的远离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与容器接收部接触,当把容器主体安装到容器接收部上或者从容器接收部上拆卸容器主体、并且推压部件限制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第二限制部把打开/关闭盖相对于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第一限制部朝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

Description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以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8-298879(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部分,图11)所披露的显影剂容器作为现有技术的粉末容器的实例。 
该现有技术包括:可安装/可拆卸体安装部件,其具有可安装/可拆卸体打开/关闭部件,该可安装/可拆卸体打开/关闭部件打开和关闭可安装/可拆卸体开口以防止在更换色调剂盒时泄漏的色调剂飞散到装置中;可安装/可拆卸体打开/关闭部件,其打开和关闭可安装/可拆卸体开口;可安装/可拆卸体,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可安装/可拆卸体安装部件上;以及密封部分,在可安装/可拆卸体的安装/拆卸操作过程中,所述密封部分以压缩方式保持在可安装/可拆卸体开口的在可安装/可拆卸体安装方向上的前侧的前缘与可安装/可拆卸体打开/关闭部件的在可安装/可拆卸体安装方向上的后侧的后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前缘与可安装/可拆卸体打开/关闭部件之间提供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容器、使用该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和粉末容器控制方法,所述粉末容器在拆卸时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粉末容 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容纳粉末,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打开/关闭盖,所述打开/关闭盖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延伸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并面向所述接触表面,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以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以及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容器接收部接触,推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或者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所述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成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可以沿着朝向竖直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竖直壁沿着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安装操作方向可以为沿着所述容器接收部插入所述容器主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还可以包括挠性密封部件,当所述打开/关闭盖位于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挠性密封部件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开口的边缘伸出,并且所述挠性密封部件封闭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之间的缝隙的位于所 述开口附近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中,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密封部件可以朝向所述第二限制部使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姿态向下倾斜的方向伸出,并且所述密封部件的突出自由端可以在朝向使所述突出自由端压在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上的方向上倾斜地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中;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边缘可以具有弹性的封闭接触部件,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接触,并且所述密封部件的突出自由端能够插入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处理装置,包括:粉末处理装置外壳,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包括容器接收部;以及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处理装置,包括:粉末处理装置外壳,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包括容器接收部;以及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所述粉末容器包括: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容纳粉末,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打开/关闭盖,所述打开/关闭盖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延伸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所述接触表面,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第一限 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以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包括:推压部件,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拆卸所述容器主体时,所述推压部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以及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一部分上,位于远离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设置成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所述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挠性密封部件,当所述打开/关闭盖位于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挠性密封部件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开口的边缘突出,并且所述挠性密封部件封闭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之间的缝隙的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中;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中;或者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所述容器接收部还可以包括:盖导轨,所述盖导轨引导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打开/关闭盖的移动路径;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向打开位置移动,然后当所述粉末容器的安装完成时保持所述打开/关闭盖,并且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时通过用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打开/关闭盖来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打开/关闭盖向关闭位置移动;以及盖保持解除机构,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盖已经到达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保持解除机构解除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实现的保持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中,特别是当所述打开/关闭盖包括所述密封部件时,可以满足a>b, 其中b为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的使所述打开/关闭盖打开时的打开位置与所述打开/关闭盖之间的缝隙,a为当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时,所述密封部件从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的接触部分伸出的伸出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利用所述控制方法将内部具有粉末的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所述粉末容器包括容纳粉末的容器主体和打开/关闭盖,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构造与接触表面接触的第一限制部来在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所述接触表面;以及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利用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设置成与所述容器接收部接触,所述推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 
对于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可以容易地进行粉末容器的安装/ 拆卸操作。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五或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当拆卸粉末容器时,即使粉末掉落在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密封部件也可以有效地清洁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 
对于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可以构造出在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处理装置。 
对于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可以构造出一种粉末处理装置,该粉末处理装置可以简化粉末容器的构造并且在拆卸粉末容器时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可以构造出一种粉末处理装置,该粉末处理装置可以简化粉末容器的构造并且在拆卸粉末容器时更有效地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十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发明,当把显影剂容器安装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或者从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显影剂容器时,可以在不需要增加粉末容器的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力的情况下进行粉末容器的安装/拆卸操作。 
对于根据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当拆卸粉末容器时,即使在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附近形成的接触表面与打开/关闭盖的第一限制部之间产生缝隙,密封部件也可以封闭该缝隙。因此,可以构造出一种 粉末处理装置,该粉末处理装置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对于根据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发明,与没有这种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当拆卸粉末容器时,能够防止粉末由于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而泄漏到容器接收部。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所应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容器的整体的说明性视图,图1B是示出图1A的IB部分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图1C是示出图1B的IC部分的说明性视图,图1D是示出图1B的ID部分的说明性视图; 
图2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使用根据图1A至图1D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的整体; 
图3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所应用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4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细节; 
图5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作为在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粉末容器的显影剂容器的容器接收部的实例; 
图6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显影剂容器的整体构造,图6B是当闸板关闭时的说明性视图,图6C是当闸板打开时的说明性视图; 
图7是示出图6A至图6C所示的显影剂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显影剂容器两端附近区域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 
图9A是示出显影剂容器的端部凸缘之一被拆卸下来的状态的说明性视图,图9B是示出安装在搅拌器的端部凸缘上的安装结构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0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作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打开 /关闭机构的闸板(打开/关闭盖,盖保持框架)的细节; 
图11A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在从外侧观看时的透视图,图11B是示出图11A的打开/关闭盖的内侧的透视图,图11C是从图11B的箭头XIC观看的视图; 
图12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对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打开/关闭盖、盖保持框架)的打开/关闭操作的尺寸关系的细节; 
图13A是示出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3B是该状态的说明性平面图; 
图14A是示出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位于该打开/关闭盖开始打开的位置之前的锁定状态的透视图,图14B是该状态的说明性平面图; 
图15A是示出闸板的打开/关闭盖解锁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5B是该状态的说明性平面图; 
图16A是示出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6B是该状态的说明性平面图; 
图17A是示出当打开/关闭盖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闸板的操作过程的说明性视图,图17B是示出当打开/关闭盖锁定时的闸板的操作过程的说明性视图; 
图18A是示出当打开/关闭盖解锁时的闸板的操作过程的说明性视图,图18B是示出当打开/关闭盖位于打开位置时的闸板的操作过程的说明性视图; 
图19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容器接收部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 
图20A和图20B是说明性视图,均示出当显影剂容器插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接收部时的操作过程(1); 
图21A和图21B是说明性视图,均示出当显影剂容器插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接收部时的操作过程(2); 
图22A和图22B是说明性视图,均示出当已经安装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接收部上的显影剂容器从该容器接收部上取下时的操作过程; 
图23A是说明性平面图,示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 打开/关闭盖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图23B是沿着图23A的线XXIIIB-XXIIIB截取的横截面图,图23B示出闸板的打开/关闭盖即将到达关闭位置之前的状态; 
图24A和图24B是说明性视图,均示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的状态; 
图25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与容器接收部的通孔的边缘部分之间的接合状态,图25B是示出图25A的XXVB部分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 
图26A和图26B是示出图25A中的特定区域的动作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 
图27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当拆卸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操作开始时的状态,图27B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当拆卸根据对比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操作开始时的状态; 
图28A是说明性平面图,示出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显影剂容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位于容器接收部的通孔的边缘部分附近的状态,图28B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在插入显影剂容器时的闸板的开口的移动路径; 
图29A是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在从外侧观看时的透视图,图29B是示出图29A的打开/关闭盖的内侧的透视图,图29C是沿着图29B的线XXIXC-XXIXC截取的横截面图,图29D是示出图29C的修改形式的说明性视图; 
图30A和图30B是说明性视图,均示出插入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操作过程; 
图31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插入操作完成的状态,图31B是说明性视图,示出在图31A所示状态下的密封部件的布置状态; 
图32A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形式的特定区域的说明性视图,图32B是沿着图32A的线XXXIIB-XXXIIB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2C是示出密封部件的外周结构的说明性视图; 
图33A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特定区域和 容器接收部的说明性视图,图33B是示出图33A的XXXIIIB部分的细节的说明性视图; 
图34A是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盖在从外侧观看时的透视图,图34B是示出图34A的打开/关闭盖的内侧的透视图,图34C是沿图34B的箭头XXXIVC观看的视图;以及 
图35A是示出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显影剂容器的特定区域和容器接收部的说明性视图,图35B是示意性示出显影剂容器的闸板的打开/关闭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的概述 
图1A示出本发明所应用的粉末容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视图。 
如图1A和图1B所示,粉末容器1是可拆卸地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11(见图1B)上并且容纳粉末的粉末容器。粉末容器1包括:容器主体2,其容纳粉末;开口3,其形成在容器主体2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在容器接收部11中形成的粉末开口12(见图1B)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打开/关闭盖4,其可以在开口3打开的打开位置与开口3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粉末容器1包括:第一限制部6,其设置在打开/关闭盖4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在容器主体2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13在容器主体2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容器接收部11的粉末开口12的上游并且相对于打开/关闭盖4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接触表面13的高度随着接触表面13远离粉末开口12而减小,第一限制部6相对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接触表面13,当把容器主体2安装到容器接收部11上时,第一限制部6与接触表面13接触以在打开/关闭盖4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打开/关闭盖4的位置;以及第二限制部7,其设置在打开/关闭盖4的一部分上并位于远离第一限制部6的位置,并且其设置成与容器接收部11接触,推压部件16a设置在容器接收部11上并且在打开/关闭盖4到达开口3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 打开/关闭盖4在容器主体2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当从容器接收部11上拆卸容器主体2并且推压部件16a限制打开/关闭盖4的运动时,第二限制部7把打开/关闭盖4相对于容器接收部11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第一限制部6朝接触表面13向下倾斜的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粉末容器1可以是容纳粉末的容器。容纳粉末包括容纳未使用的粉末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容纳已使用的和回收的粉末的示例性实施例。 
粉末处理装置可以是包括粉末容器1作为组件并且利用粉末进行处理的任何装置。 
这里,粉末容器1和粉末处理装置的有代表性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使用显影剂作为粉末的显影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粉末容器1的安装方法例如为以下方法:沿着朝向竖直壁的方向(在下文中,该方向有时也称为水平方向)插入粉末容器1,所述竖直壁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未示出)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安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方法:沿着水平方向插入粉末容器1,然后转动粉末容器1。 
容器主体2的长度方向沿着安装操作方向的示例性实施例是有代表性的。然而,容器主体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适当选择其他形状。 
可取的是,示例性实施例具有能够被例如外部驱动源驱动的搅拌部件,以避免容纳在容器主体2中的粉末(例如,显影剂)由于环境变化或时间变化而局部结块。在容器主体2中具有例如搅拌部件等的情况下,容器主体2可以包括:圆筒形容器主体,其至少一个端部是敞开的;以及端盖部件,其封闭该端部开口。 
打开/关闭盖4只需可以相对于容器主体2的开口3活动。打开/关闭盖4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表示在打开或关闭打开/关闭盖4以安装或拆卸粉末容器1(或容器主体2)时操作粉末容器1(或容器主体2)的方向。 
容器接收部11只需至少具有粉末开口1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打开和关闭粉末开口12的打开/关闭盖4。接触表面13应该为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在容器主体2的安装操作方向上位于粉末开口12的上游,并且相对于打开/关闭盖4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倾斜表面的 高度随着该倾斜表面远离粉末开口12而减小。不具体限制倾斜表面;然而,可以在30°-60°的范围内适当选择倾斜表面相对于竖直平面的角度。 
第一限制部6的倾角与接触表面13的倾角不必相等。然而,在上述倾角相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第一限制部6与接触表面13之间的缝隙。 
第二限制部7只需设置在打开/关闭盖4的至少远离第一限制部6的部分上并且限制打开/关闭盖4的姿态。第二限制部7例如可以为从打开/关闭盖4的外表面伸出的突出部、凸起部或延伸部。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容器的代表性示例性实施例或优选示例性实施例。 
粉末容器1的安装方法的代表性示例性实施例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插入方法。沿着水平方向的插入方法是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粉末处理装置外壳10的容器接收部11(见图2)在朝向竖直壁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竖直壁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10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容器主体2相对于容器接收部11的安装操作方向是容器主体2沿着容器接收部11插入的方向。 
作为更可取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设置挠性密封部件8。当打开/关闭盖4位于开口3打开的打开位置时,密封部件8从打开/关闭盖4的开口3边缘伸出,并且封闭接触表面13与第一限制部6之间的缝隙的位于开口3附近的部分。 
因为密封部件8是挠性的,所以当安装容器主体2时,如果密封部件8的远端与接触表面13接触,则密封部件8由于接触表面13的倾斜表面和密封部件8的挠曲刚性而与接触表面13分开,并且移动到密封部件8封闭接触表面13与第一限制部6之间的缝隙的位置。 
此外,密封部件8的可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为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当把容器主体2安装到容器接收部11上时,密封部件8沿着第二限制部7使第一限制部6的姿态向下倾斜的方向伸出,并且密封部件8的突出自由端在朝向使其压在边缘部分上的方向上倾斜地与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接触。 
因为第二限制部7使打开/关闭盖4倾斜,所以密封部件8倾斜地设置。密封部件8对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的按压状态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密封部件8相对于打开/关闭盖4的安装姿态来调节。 
此外,容器主体2的可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容器主体2的开口3的边缘具有弹性封闭接触部件(未示出),该封闭接触部件与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接触,并且密封部件8的突出自由端能够插入到封闭接触部件与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之间。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拆卸粉末容器1时,容器主体2的开口3在经过容器接收部11的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时是暴露的。因此,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被污染。此时,在额外配备有密封部件8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即使粉末从容器主体2的开口3掉落并且污染粉末开口12的边缘部分,密封部件8也会刮除粉末并且封闭接触部件会擦掉密封部件8的背面的污染物。 
此外,如果使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粉末容器1构成粉末处理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那么如图2所示,则只需设置的是包括容器接收部11的粉末处理装置外壳10,和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1上并且容纳粉末的粉末容器1。 
作为选择,在该粉末处理装置的情况下,第二限制部7可以不加装在粉末容器1上,而是加装在容器接收部11上。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粉末容器1可以包括:容纳粉末的容器主体2,容器主体2具有开口3,所述开口3形成在容器主体2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在容器接收部11中形成的粉末开口12相对应的位置;打开/关闭盖4,其可以在开口3打开的打开位置与开口3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一限制部6,其设置在打开/关闭盖4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容器主体2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13在容器主体2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容器接收部11的粉末开口12的上游并且相对于打开/关闭盖4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接触表面13的高度随着远离粉末开口12而减小,第一限制部6相对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朝向接触表面13,当把容器主体2安装到容器接收部11上时,第一限制部6与接触表面13接触以在打开/关闭盖4的打 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打开/关闭盖4的位置。此外,粉末处理装置外壳10可以包括:推压部件16a,当从容器接收部11上拆卸容器主体2时,所述推压部件在打开/关闭盖4到达开口3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打开/关闭盖4在容器主体2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以及第二限制部7,其设置在容器接收部11的一部分上并位于远离打开/关闭盖4的第一限制部6的位置,并且其设置成与打开/关闭盖4接触,当从容器接收部11上拆卸容器主体2并且推压部件16a限制打开/关闭盖4的运动时,第二限制部7把打开/关闭盖4相对于容器接收部11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第一限制部6朝接触表面13向下倾斜的方向。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取的是,密封部件8加装在粉末容器1的打开/关闭盖4上。 
此外,如图2所示,粉末处理装置的可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即粉末处理装置外壳10的容器接收部11包括:盖导轨15,其引导粉末容器1的打开/关闭盖4的移动路径;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其与打开/关闭盖4接触,使打开/关闭盖4向打开位置移动,然后当粉末容器1的安装完成时保持打开/关闭盖4,当拆卸粉末容器1时通过利用推压部件16a推压打开/关闭盖4来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打开/关闭盖4向关闭位置移动;以及盖保持解除机构17,当拆卸粉末容器1并且打开/关闭盖4达到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保持解除机构解除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的保持状态。 
这里,盖导轨15可以是连续设置的轨道部件,或者是利用壁部件或引导块部件构成的实现引导打开/关闭盖4的轨道功能的结构。 
此外,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只需实现以下功能:在粉末容器1的安装操作过程中,使打开/关闭盖4向打开位置移动并且保持在打开位置;在拆卸操作过程中,使打开/关闭盖4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移动。此外,盖保持解除机构17只需实现以下功能:在拆卸粉末容器1时,解除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对打开/关闭盖4的保持状态。 
此外,包括上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和密封部件8的粉末处理装置的可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满足a>b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b为将打开/关闭盖4保持在打开位置的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与打开/关 闭盖4之间的缝隙,a为当打开/关闭盖4的第一限制部6与接触表面13接触时,密封部件8从其与粉末开口12边缘部分的接触部分伸出的伸出长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接触表面13与打开/关闭盖4的第一限制部6之间产生的缝隙最多等于将打开/关闭盖4保持在打开位置的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16与打开/关闭盖4之间的缝隙b。因此,如果满足a>b,那么密封部件8可以封闭接触表面13与第一限制部6之间的缝隙b。 
下面,将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3示出了用作本发明所应用的粉末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整体构造。 
参考图3,在图像形成装置外壳(以下称为装置外壳)21内,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四种颜色(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黑色、黄色、品红色和蓝绿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2(具体为22a-22d),其横跨装置外壳21的内部设置成使图像形成单元22朝着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斜上侧略微倾斜;中间转印带23,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22上方并且沿着图像形成单元22的排列方向旋转和移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4,其设置在装置外壳21的下部,记录材料以可输送方式堆叠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4内;以及记录材料输出接收部26,其位于装置外壳21的上部,形成图像后的记录材料输出并堆叠到记录材料输出接收部26上。记录材料从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4经过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25并输出到记录材料输出接收部26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图像形成单元22(22a-22d)按照从中间转印带23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开始的顺序形成例如黑色、黄色、品红色和蓝绿色(排列顺序不限于前述顺序)的色调剂图像。例如,图像形成单元22均包括:鼓形感光体31;充电单元32,其预先对感光体31充电;曝光单元33,其将静电潜像写在通过充 电单元32充电的感光体31上;显影单元34,其通过各种颜色的色调剂使感光体31上的静电潜像显像;以及清洁器35,其清洁感光体31上的残余色调剂。 
曝光单元33共用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2。来自光源(例如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的各个颜色成分的光由偏转镜332偏转以利用曝光容器331内的光进行扫描,并且通过成像透镜和成像反射镜(均未示出)将光图像引导到相应感光体31上的曝光位置。 
中间转印带23由支撑辊41-44支撑,并且通过例如作为驱动辊的支撑辊41旋转和移动。在中间转印带23背面的与感光体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转印单元51(例如,第一转印辊)。通过将极性与色调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电压施加给第一转印单元51,使感光体31上的色调剂图像以静电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3。 
在与图像形成单元22d的下游侧的支撑辊42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二次转印单元52(例如,二次转印辊),所述图像形成单元22d位于中间转印带23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中间转印带23上的一次转印图像被二次转印(集中转印)至记录材料。 
在与中间转印带23的二次转印部分的下游侧的支撑辊41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中间清洁器53。中间清洁器53清洁中间转印带23上的残余色调剂。 
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中间转印带23:将一定量的抗静电剂(例如碳黑等)添加到诸如聚酰亚胺、聚碳酸脂、聚酯或聚丙烯等树脂或者橡胶类中,从而具有106-1014Ω·cm的体积电阻率。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4的输送装置61输送的记录材料被传送至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25设置的一定数量的传送辊(未示出),通过定位辊62定位,然后经过二次转印单元52的二次转印部分。通过定影单元66加热和加压使得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然后通过输出辊67将记录材料输出并堆叠到记录材料输出接收部26上。 
在图3中,附图标记38(38a-38d)表示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将新显影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色调剂)供应至各个图像形 成单元22(22a-22d)的显影单元34。 
图像形成单元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感光体31构造为集成有充电单元32和清洁器35的处理盒。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外壳21上并且限定各个颜色成分的图像形成单元22的一部分。 
充电单元32包括充电容器321和充电辊322。充电容器321具有朝向感光体31的开口部分。充电辊322设置在充电容器321内,并且与感光体31的表面接触或者位于感光体31的表面附近。 
清洁器35包括:清洁容器351、清洁刮刀352、弹性的密封部件353和平整传送部件354。清洁容器351具有朝向感光体31的开口部分。清洁刮刀352设置在开口的沿着清洁容器351的纵向的边缘部分处并且由与感光体31接触的弹性刮板形成。弹性的密封部件353设置在开口的沿着清洁容器351的纵向的另一边缘部分处并且与感光体31接触。平整传送部件354设置在清洁容器351内,并且沿着纵向使例如通过清洁刮刀352刮除的色调剂等残余物质平整。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单元34与处理盒分开地安装在装置外壳21上。显影单元34包括显影容器341,所述显影容器具有朝向感光体31的开口部分并且容纳有至少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显影剂保持器342设置在显影容器341的开口部分处,并且能够将显影剂向显影区域传送,所述显影区位于面对感光体31的部分。一对显影剂搅拌-传送部件343和344设置在显影容器341内,位于显影剂保持器342的后表面处的侧,并且能够在搅拌和传送显影剂的同时使显影剂循环。显影剂输送部件345设置在显影剂保持器342与位于显影剂保持器342附近的显影剂搅拌-传送部件343之间,并且能够向显影剂保持器342输送被搅拌和传送的显影剂。另外,层厚限制部件346将输送到显影剂保持器342的显影剂的层厚限制在预定层厚。然后,显影剂被输送到显影区域。 
显影剂供应系统 
图5示出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显影剂供应系统的实例。 
参考图5,显影剂供应系统包括形成在装置外壳21的一部分上的 容器接收部100。显影剂容器38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00上。储存容器110设置在容器接收部100下方。储存容器110临时储存用于供应的显影剂。容器接收部100具有排放口(未示出),当安装显影剂容器38时能够通过所述排放口排放显影剂容器38内的显影剂,所述容器接收部还具有位于储存容器110中的定量搅拌-传送部件120。定量搅拌-传送部件120能够以恒定量输送所储存的显影剂。根据指示例如显影浓度下降的浓度信息,定量搅拌-传送部件120通过与储存容器110的一部分连接的管130将预定量的显影剂供应至显影单元34的显影容器341内。 
显影剂容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A至图6C以及图7所示,显影剂容器38包括两端敞开的长圆筒形容器主体200。容器主体200通过拉伸吹塑模制例如ABS或PET等合成树脂形成。容器主体200中设置有用作搅拌部件的搅拌器210,该搅拌器能够搅拌所容纳的显影剂。端部凸缘201和202安装在圆筒形容器主体200的两端。 
端部凸缘201配备有用于抓握的手柄203。如图8A所示,手柄203配合并安装在端部凸缘201上。用于防止脱落的弹性保持件203a钩在端部凸缘201的阶梯部201a上并且被该阶梯部保持。此外,端部凸缘201的定位部201b配合在槽部203b中以防止旋转,从而使手柄203定位。 
此外,如图7以及图9A和图9B所示,端部凸缘202配备有转动体211,从外部驱动源(未示出)延伸的驱动轴与该转动体连接。转动体211的内表面的中心部分处设置有钩部212,搅拌器210的轴部钩住该钩部212并被钩部212支撑。在端部凸缘202与容器主体200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213。此外,在转动体211与端部凸缘202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部件214。此外,附图标记215表示通过将设置在另一端部凸缘202与容器主体200之间的突出部和槽进行配合而形成的旋转止动件。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在另一端部凸缘202上安装有用作使用历史管理存储器的用户可更换的单元存储器 (CRUM)216。当把CRUM 216安装在容器主体200上时,CRUM 216以可获得通讯的方式与控制装置(未示出)连接。显影剂容器38的使用历史记录在CRUM 216中。附图标记217表示在组装或补充显影剂时容器主体200的保持表面。附图标记218表示旋转止动件218,其用于安装端部凸缘202。 
闸板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A至图6C所示,排放开口220形成在圆筒形容器主体200的外壁中并位于一个纵向端部附近。在排放开口220处设置有闸板230。闸板230用作打开和关闭开口220的打开/关闭机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以及图11A至图11C所示,闸板230包括:打开/关闭盖240,其关闭排放开口220;以及盖保持框架250,其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可活动地保持打开/关闭盖240。 
打开/关闭盖 
打开/关闭盖240包括大致矩形的平板盖体241,其面积至少大于排放开口220。除了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的一个方向以外,在盖体241的三侧形成侧壁242。在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相交叉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的侧壁242上形成适当数量的用于保持盖保持框架250的保持臂24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每侧各两个保持臂,这两个保持臂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隔开),使得保持臂243从侧壁242向内突出。此外,在盖体24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处的侧壁242的打开端形成用作突出部的钩爪244。在盖体24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处的侧壁242的远离打开端的里侧的角部形成辅助突出部248。辅助突出部248朝盖保持框架250伸出。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钩爪244包括钩形爪244a和楔形部244b,其中该楔形部设置在钩形爪244a处并且朝着钩状端部逐渐缩小。钩爪244具有钩形爪244a的钩状端部容易弹性变形的结构。 
如图12所示,辅助突出部248具有包括导向楔形部248a的梯形横截面,该导向楔形部设置在位于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方向上的侧 壁242的一个角部上。导向楔形部248a倾斜成在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朝盖保持框架250突出并且向外变宽。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密封部件245(见图7)例如粘接在盖体241的面向盖保持框架250的侧面上,其中弹性密封部件是与盖保持框架250的表面弹性接触的封闭接触部件的实例。此外,在盖体241的与保持臂243相对应的部分上形成孔246。打开/关闭盖240通过两个保持臂243和位于保持臂243之间的盖体241来保持盖保持框架250的两侧边缘,使得打开/关闭盖240沿着盖保持框架250的两侧边缘平稳移动。 
打开/关闭盖240的保持臂243与盖体241之间的尺寸j设置为比盖保持框架250的侧边缘的厚度大一定游隙。 
在图11B中,附图标记249为挡块突出部,该挡块突出部从打开/关闭盖240的盖体241的后表面的一部分伸出。例如,如果通过外力使打开/关闭盖240的盖体241下压变形,则挡块突出部249配合到在盖保持框架250中形成的挡块槽259(见图10)中,并且防止打开/关闭盖240意外打开。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打开/关闭盖240的除三个侧壁242以外的打开端,盖体241具有作为第一限制部分的实例的限制件410,该限制件具有三角形横截面。所述限制件410具有倾斜表面411,该倾斜表面倾斜成从盖体241的外表面到内表面逐渐突出。 
此外,在外表面的远离限制件410的部分上,盖体241具有作为第二限制部分的实例的延伸部分420。延伸部分420从其余外表面延伸了距离c。延伸部分420限制打开/关闭盖240相对于容器接收部100的支撑表面的姿态,使得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向前下方倾斜。 
盖保持框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盖保持框架250包括:大致矩形的平板框架主体251;通孔252,其形成在框架主体251内并位于与排放开口220相对应的部分;切口状接合部分253,其形成在框架主体251的沿着打开/关闭盖240关闭方向的边缘的一个角部;以及限制突出部254,其形成在框架主体251的沿着打开/关闭盖240关闭方向 的边缘的另一个角部。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盖保持框架250宽度方向上的两条边缘之间的尺寸略微小于在打开/关闭盖2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设置的侧壁242之间的尺寸。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限制突出部254的从盖保持框架250宽度方向上的两条边缘的基准位置突出的突出长度k大于接合部分25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如果打开/关闭盖240宽度方向上的侧壁242与盖保持框架250宽度方向上的两条边缘的基准位置接触,则打开/关闭盖240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限制突出部254的突出长度k。因此,打开/关闭盖240的钩爪244不再与接合部分253接触,并且保持着解除限制的位置关系。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相比于与钩爪244接合的接合部分253的钩接表面,限制突出部254设置在盖保持框架250的远端侧。限制突出部254具有导向楔形部254a,当打开/关闭盖240的一个侧壁242的远端与限制突出部254接触时,该导向楔形部254a沿着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引导打开/关闭盖240。限制突出部254还具有弯曲部分254b,其从导向楔形部254a延伸到顶部,以减小对打开/关闭盖240的侧壁242的内表面的摩擦阻力。 
对于闸板230(打开/关闭盖240、盖保持框架250)的打开/关闭操作的尺寸关系,请见图12所示的尺寸关系。 
参考图12,w1至w6以及f、h、k和n表示如下尺寸: 
w1是盖保持框架的从没有限制突出部的侧壁到限制突出部的远端的最大宽度; 
w2是盖保持框架的从限制突出部的远端到接合部分前面的位置的宽度; 
w3是盖保持框架的两侧部分之间的除限制突出部以外的宽度; 
w4是盖保持框架的从一个侧壁到接合部分前面的位置的除限制突出部以外的宽度; 
w5是打开/关闭盖的从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壁的内表面到钩爪前 面的位置的宽度; 
w6是打开/关闭盖的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的侧壁之间的包括钩爪的钩长度在内的最大宽度; 
f是接合部分的接合长度; 
h是挡块部分(钩爪)的钩长度; 
k是限制突出部的突出长度;以及 
n是辅助突出部的突出长度。 
在图12中,考虑到打开/关闭盖240与盖保持框架250配合的条件,如果w2>w5且w3>w5,则打开/关闭盖240不能与盖保持框架250配合,因而必须满足(w5-w2)>0且(w5-w3)>0。 
接下来,如果w1<w5,则即使打开/关闭盖240沿着限制突出部254的远端位置移动,钩爪244与接合部分253在打开/关闭方向上也不能相互重合,因而钩爪244和接合部分253不能用作运动限制部件。因此,必须满足(w1-w5)>0。 
考虑到接合部分253的止动长度f(w1-w2),f必须大于w5-w2之差,即,必须满足{f-(w5-w2)}>0或f>(w5-w2)。 
类似的是,考虑到限制突出部254的突出长度k(w1-w3),k必须大于w5-w3之差,即,必须满足{k-(w5-w3)}>0或k>(w5-w3)。 
此外,如果钩爪244的钩长度h(w6-w5)较小,则会导致w1>w6并且不能配合,因此必须满足(w6-w1)>0。 
此时,h必须大于w6-w1之差,即,必须满足{h-(w6-w1)}>0或h>(w6-w1)。 
闸板的操作过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闸板230经历图13A至图16B所示的操作过程。 
(1)闸板关闭(图13A和图13B) 
闸板状态为打开/关闭盖240位于排放开口220完全关闭的关闭位置A。 
此时,如图17A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的位于打开/关闭操作方 向的侧壁242与盖保持框架250的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的一端接触。打开/关闭盖240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壁242位于该侧壁242与盖保持框架250的限制突出部254的远端接触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打开/关闭盖240的辅助突出部248与盖保持框架250接触,所以处于关闭位置A的打开/关闭盖240的姿态被保持为直线沿着打开/关闭操作方向。 
(2)闸板锁定(图14A和图14B)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当打开/关闭盖240从图13A和图13B所示的状态沿着打开方向移动时,打开/关闭盖240在保持打开/关闭盖240的位置被限制突出部254限制的状态的同时移动,并且打开/关闭盖240的钩爪244与接合部分253接触(见图17B)。 
此时,打开/关闭盖240的移动被限制在位置B,所述位置B位于打开/关闭盖240开始打开的位置的前面,因而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锁定闸板230。 
因此,例如,即使显影剂容器38在安装过程中不小心掉落,或者在运输期间显影剂容器38的两侧空间没有填塞例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缓冲材料,闸板230也很难意外打开。 
(3)闸板解锁(图15A和图15B) 
如(2)所述,在闸板的锁定状态下,在打开/关闭盖240宽度方向上的侧壁242移动到超出盖保持框架250的限制突出部254的位置。因此,允许打开/关闭盖240沿着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朝着盖保持框架250宽度方向上的边缘移动。 
此时,如图18A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的钩爪244从钩爪244紧钩住盖保持框架250的接合部分253的位置移动到钩爪244轻微钩住接合部分253的位置。因此,在这种状态下,通过钩爪244的弹性变形,允许钩爪244与接合部分253脱离。因此,打开/关闭盖240可以沿着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向打开位置移动。解除了由接合部分253与钩爪244形成的对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状态。也就是说,使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锁定的闸板230解锁,并且变为可以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移动。 
(4)闸板打开(图16A和图16B) 
如(3)所述,如果闸板230解锁,则允许打开/关闭盖240沿着打开/关闭操作方向移动。因此,如图16A和图16B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到打开位置D,并且完全打开排放开口220。 
此时,如图18B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的钩爪244在钩爪244与盖保持框架250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弹性接触的同时移动。因此,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到端部位置(打开位置D),而不会干扰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操作。 
在这种状态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不必通过例如弹簧向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施加推力,所以打开/关闭盖240不需要大的操作力就能沿着打开/关闭操作方向移动。 
例如,在盖保持框架利用例如弹簧的推力而弹性保持打开/关闭盖的对比示例性实施例中,滑动阻力由于弹簧的推力而作用在打开/关闭盖和盖保持框架上。因此,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需要一定程度的操作力。 
在没有移动限制部件的比较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运输期间发生掉落事故或者受到撞击时,为了适当保持打开/关闭机构的关闭性能,必须通过例如增加弹性密封部件的厚度来有意阻止打开/关闭盖的运动,以防止打开/关闭盖由于掉落或撞击而移动。因此,打开/关闭盖是抵抗掉落或撞击的;然而,这增加了在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的操作力。 
容器接收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容器接收部100包括功能部分,在插入和取出显影剂容器38时,所述功能部分通过上述闸板锁定和闸板解锁进行闸板230的打开/关闭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容器接收部100包括盖导轨260、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和盖保持解除机构280(见图13A和图13B)。盖导轨260引导显影剂容器38的打开/关闭盖240的移动路径。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与打开/关闭盖240接触并且使打开/关闭盖240向打开位置D移动,然后当完成显影剂容器38的插入时保持打开/关闭盖240,此外,当取出显影剂容器38时,使位于打开位置D的打 开/关闭盖240向关闭位置A移动。当取出显影剂容器38并且打开/关闭盖240达到了关闭位置A时,盖保持解除机构280通过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解除打开/关闭盖240的保持状态。在图19中,附图标记101为与储存容器110相通的通孔。图19是示出当从通孔101侧观看时的容器接收部100和显影剂容器38的示意图。 
盖导轨 
盖导轨260的实例包括第一引导面m1,当显影剂容器38的闸板230位于关闭位置A时,该第一引导面限制设置在打开/关闭盖2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的侧壁242的位置。盖导轨260还包括:第一盖导轨261,其在中间位置解除通过第一引导面m1产生的限制;以及第二盖导轨262,其设置在第一盖导轨261的里侧并且转换到第二引导面m2,该第二引导面引导闸板23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盖导轨261具有引导面s1,其倾斜成从第一引导面m1的末端向外变宽。第二盖导轨262具有引导面s2,其从第一引导面m1对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被完全解除的位置沿着与引导面s1基本相同的方向倾斜。第二盖导轨262经由引导面s2而转换到第二引导面m2。 
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 
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实例包括作为可弹性变形推压部件的实例的弹性保持件271,该弹性保持件271沿着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延伸。弹性保持件271包括:弹性板部件272,其可弹性变形;以及爪状保持突出部273,其位于弹性板部件272的远端并与弹性板部件272一体形成。在保持突出部273的远端设置有引导部分274,使得当打开/关闭盖240与引导部分274接触时,引导部分274可向外弹性变形。当插入显影剂容器38时,上述构造的弹性保持件271与打开/关闭盖240接触并且使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到打开位置D。此外,弹性保持件271向外弹性变形从而与打开/关闭盖240分开,然后当打开/关闭盖240达到了打开位置D时保持打开/关闭盖240。 
盖保持解除机构 
盖保持解除机构280的实例(见图13A和图13B)可以包括解除 突出件281(见图22A和图22B),当打开/关闭盖240达到了关闭位置A时,该解除突出件可以沿着弹性保持件271与打开/关闭盖240分开的方向弹性变形。解除突出件281解除弹性保持件271对打开/关闭盖240的保持状态。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A至图16B所示,解除突出件281设置在闸板230的位于盖保持框架250附近的位置,当从容器接收部100上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该解除突出件作用在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弹性保持件271上,并且解除弹性保持件271对打开/关闭盖240的保持状态。 
显影剂容器的插入和取出操作过程 
接下来,参考图19至图22B描述显影剂容器的插入操作过程和取出操作过程。在图19至图22B中,以透视方式显示显影剂容器38,以示出容器接收部100与显影剂容器38之间的位置关系。 
(1)显影剂容器的插入操作过程(图19、图20A和图20B) 
当把显影剂容器38插入到容器接收部100中时,闸板230进行如下操作。 
位于关闭位置A的打开/关闭盖240在被盖导轨260(261,262)引导的同时移动,并且如图20A和图20B以及图21A所示,状态变为锁定状态,然后当打开/关闭盖240达到了位于打开/关闭盖240开始打开的位置前面的位置B(见图15B)时变为解锁状态。然后,如图21A和图21B所示,打开/关闭盖240被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弹性保持件271移动到打开位置D,接着打开/关闭盖240在向外推压弹性保持件271的同时移动,直到打开/关闭盖240被弹性保持件271保持为止。 
在此期间,当使用者将显影剂容器38插入容器接收部100或者从容器接收部100中取出显影剂容器38时,使用者可以沿着操作显影剂容器38的插入/取出操作方向(对应于安装/拆卸操作方向)插入显影剂容器38。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显影剂容器38的插入/取出操作方向基本上对应于闸板23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所以仅通过将显影剂容器38插入到容器接收部100中就可以将闸板230设置 在打开位置D,而与闸板230的打开/关闭操作无关。来自显影剂容器38的排放开口220的显影剂被连续地输送到储存容器110。 
(2)显影剂容器的取出操作过程(图22A和图22B) 
当取出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00上的显影剂容器38时,闸板230进行如下操作。 
如图22A和图22B所示,打开/关闭盖240被弹性保持件271移动到关闭位置A,然后借助解除突出件281解除弹性保持件271对打开/关闭盖240的保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闸板230位于关闭位置A的同时,从容器接收部100上取出显影剂容器38。 
显影剂容器的闸板操作过程 
显影剂容器的安装 
如图23A和图23B所示,假设沿着容器接收部100的支撑表面插入显影剂容器38,并且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达到了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附近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一步插入显影剂容器38,则如图23B、图24A和图24B所示,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容器接收部100的位于通孔101前面的边缘部分接触。 
图23B、图24A和图24B均以分开方式示出了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以示出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的运动。 
此时,容器接收部100的位于通孔101前面的边缘部分具有接触表面150,该接触表面相对于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接触表面150的高度随着接触表面150远离通孔101而减小。此外,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具有倾斜表面411,该倾斜表面相对于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成面向接触表面150。因此,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的倾斜表面411与接触表面150接触。 
如果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接触表面150接触,则限制了打开/关闭盖240的运动。如果进一步推动显影剂容器38,则通过容器主体200的运动使排放开口220相对于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打开。当排放开口220达到了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位置时,显影剂容器38的排放开口220通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与储存 容器110连接。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38输送到储存容器110。 
此时,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具有如图25A和图25B所示的延伸部分420。因此,如图23B和25B所示,在延伸部分420的位于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和限制件410的近端分别用作支撑点p1和p2的同时,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在将限制件410的姿态调整为向前倾斜的同时,限制件410在通孔101的边缘部分与接触表面150接触。 
然后,如图26A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的突出端与接触表面150接触。如图26B所示,如果将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进一步压在接触表面150上,则如图26B所示,限制件410被沿着接触表面150向上推动。于是,限制件410的倾斜表面411与接触表面150的倾斜表面151接触。 
此时,如图23A,因为打开/关闭盖240被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弹性保持件271保持,所以打开/关闭盖240不会意外地从接触表面150缩回。如果打开显影剂容器38的闸板230,则显影剂容器38内的显影剂通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输送到储存容器110,而不会通过闸板230泄漏。 
显影剂容器的取出 
假设在使用期间更换或者临时取出显影剂容器38以便维护和检查,如图23A所示,因为由于制造容差等而在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弹性保持件271与打开/关闭盖240之间存在微小缝隙(间隙),所以当要取出显影剂容器38时,打开/关闭盖240可能从接触表面150缩回大小为缝隙b的量。 
然而,如果打开/关闭盖240缩回缝隙b,则如图27A的双点划线所示,由于存在打开/关闭盖240的延伸部分420,打开/关闭盖240的姿态变为朝着限制件410向前倾斜的姿态。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的突出端与接触表面150的倾斜表面151接触。限制件410封闭了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 
此时,当将要从容器接收部100上取出显影剂容器38以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显影剂容器38的排放开口220在打开的同时移动,直到排放开口220被打开/关闭盖240封闭为止。因此,显影剂容器38 中的显影剂T可能会掉落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周围。然而,显影剂T很少通过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泄漏到容器接收部100。 
对于这方面,在图27B所示的比较示例性实施例(其中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闸板上拆除了延伸部分420的构造)中,打开/关闭盖240的移动路径沿着容器接收部100的支撑表面。因此,如果打开/关闭盖240缩回缝隙b,则如图27B的虚线所示,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的倾斜表面411从接触表面150缩回,同时保持倾斜表面411的姿态。因此,可能在接触表面150与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之间形成缝隙g。因此,如果显影剂容器38中的显影剂T掉落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周围,那么显影剂T可能会通过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泄漏到容器接收部100。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28A和图28B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 
参考图28A和图28B,除了在打开/关闭盖240上加装用于密封的密封部件430以外,显影剂容器38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基本构造。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密封部件430的实例由例如用PET等制成的挠性膜形成。当打开/关闭盖240位于开口220打开的打开位置时,密封部件430从打开/关闭盖240的开口220的边缘伸出。密封部件430封闭储存容器11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的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8B以及图29A至图29C所示,密封部件430通过粘结剂(未示出)粘接到打开/关闭盖240的内表面上。密封部件430相对于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向外伸出。如图28B所示,密封部件430的宽度大于排放开口220。在图28B中,当闸板230打开和关闭时,开口220如图28B中的点划线所示地移动。 
接下来,参考图30和图31,结合图30A至图31B描述当安装和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闸板230的外周的操作状态。图30A、图30B和图31A均以分开方式示出了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以示 出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的运动。 
如图30A、图30B、图31A和图31B所示,当将要把显影剂容器38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00上时,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处的接触表面150接触,闸板230打开,并且显影剂容器38的开口220与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连接。 
此时,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通过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的操作过程打开开口220。 
此外,由于存在打开/关闭盖240的延伸部分420,所以保持打开/关闭盖240的密封部件430的向前倾斜姿态。因此,密封部件430与接触表面150接触,然后沿着接触表面150上升,并且压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把显影剂容器38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00上时,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接触表面150接触。此外,密封部件430压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上,并且封闭接触表面150与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 
因此,当把显影剂容器38安装在容器接收部100上时,显影剂通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从显影剂容器38输送到储存容器110。显影剂不会从通孔101周围泄漏。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1B所示,如果假设a为密封部件430从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伸出的突出长度,则与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270的弹性保持件271与打开/关闭盖240之间的缝隙b相比,密封部件430的尺寸被确定为满足a>b的关系。 
相应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使用期间更换或者临时取出显影剂容器38以便维护和检查时,如果要拆卸显影剂容器38,则打开/关闭盖240可能从接触表面150缩回大小为缝隙b的量。 
然而,即使打开/关闭盖240缩回,由于存在延伸部分420,也会保持打开/关闭盖240的向前倾斜姿态。保持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倒向接触表面150并与接触表面150接触的状态,另外保持密封部件430压在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上的状态。当将要从容器接收部 100上取下显影剂容器38时,显影剂容器38的排放开口220在打开的同时移动,直到排放开口220被打开/关闭盖240封闭为止。因此,显影剂容器38中的显影剂可能会掉落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周围。然而,有效地防止了显影剂通过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泄漏到容器接收部10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部件430压在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上,同时由于存在延伸部分420而保持打开/关闭盖240的向前倾斜姿态。然而,例如,如图29D所示,如果需要更强地推压密封部件430,那么可以在打开/关闭盖240的盖体241的一部分上设置向前朝向通孔101倾斜的倾斜部分241a。通过将密封部件430粘接在倾斜部分241a上,可以增强密封部件430的向前倾斜姿态。 
具有密封部件的闸板结构 
如图32A和图32B所示,在弹性密封部件450(例如由硅橡胶制成)粘接在盖保持框架250的开口220的外围边缘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闸板230可以被设置在盖保持框架250与打开/关闭盖240之间的密封部件450封闭。显影剂容器38的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打开/关闭盖240变为向前倾斜姿态时,打开/关闭盖240的密封部件430延伸压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上。当打开/关闭盖240位于打开位置时,如图32C所示,密封部件430的远端430f与密封部件450的位于打开/关闭盖240附近的端部450r分开。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从容器接收部100上临时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在将显影剂容器38从容器接收部100上取出的过程中,显影剂容器38的开口220在露出的状态下经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外围边缘部分。因此,显影剂可能会掉落在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 
在这种情况下,在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封闭开口220之前,打开/关闭盖240的密封部件430的远端刮除掉落在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的显影剂。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430的远端的背面可能会被显影剂污染;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部件430的远端插入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与密封部件450之间,并且在打开/关闭盖 240向关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密封部件450擦拭密封部件430的远端的背面。 
此时,因为打开/关闭盖240的姿态为向前倾斜姿态,所以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倾斜成使密封部件430的远端压在边缘部分152上。当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密封部件430的远端插入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与密封部件450之间而不会反向卷起。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33A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容器接收部的特定区域和显影剂容器的闸板的外围的结构。 
在图33A中,除了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的构造和容器接收部100的构造以外,显影剂容器38的闸板230的基本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似。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4A至图34C所示,除了盖体241不包括延伸部分420(见图11A至图11C)并且盖体241的外表面为没有阶梯的平面以外,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 
如图33A和图33B所示,容器接收部100与作为第二限制部实例的阶梯部460一体形成或分开形成,所述阶梯部位于显影剂容器38的支撑表面上并位于通孔101前面的位置。 
该阶梯部460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当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位于打开位置时,阶梯部460在远离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一侧与打开/关闭盖240的盖体241的外表面接触。阶梯部460从其余支撑表面鼓起距离s(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距离大致相当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延伸部分420的延伸长度c),从而当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的接触表面150接触时,将打开/关闭盖240的姿态限制成向前倾斜姿态。 
阶梯部460的位于与通孔101相反的一侧的升高角部461用作曲面部分,使得在安装显影剂容器38的过程中,当显影剂容器38沿着容器接收部100的支撑表面插入时,打开/关闭盖240容易放置在阶梯 部460上。 
因此,利用该示例性实施例,当安装或拆卸显影剂容器时,获得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优点。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不包括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密封部件430。然而,当然,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部件430可以加装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开/关闭盖240上。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图35A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系统的特定区域。 
参考图35A,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显影剂供应系统形成在装置外壳21的一部分上并且包括容器接收部100,显影剂容器38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在容器接收部100下方设置临时储存用于供应的显影剂的储存容器110,使得显影剂通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供应至储存容器11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把显影剂容器38安装到容器接收部100上时,显影剂容器38插入到相对于容器接收部100预定的容纳位置,然后通过沿着实线所指的预定箭头方向旋转显影剂容器38而将显影剂容器38设置在设定位置。当从容器接收部100上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从设定位置沿着虚线所指的箭头方向旋转显影剂容器38,然后取下显影剂容器38。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影剂容器38的闸板230包括:打开/关闭盖240,其封闭圆筒形容器主体200的排放开口220;以及盖保持框架250,其沿着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圆筒形容器主体200的旋转方向)可移动地保持打开/关闭盖240。 
此外,图35B示例性示出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外周结构和显影剂容器38的闸板230。图35B以分开方式示出了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以示出打开/关闭盖240和盖保持框架250的运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的与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接触表面150。 接触表面150相对于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旋转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接触表面150的高度随着接触表面150远离通孔101而减小。除了打开/关闭盖240的旋转操作方向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以外,闸板230的基本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似。在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的与接触表面150接触的部分上形成限制件410,并且限制件410面向接触表面150。限制件410相对于打开/关闭盖240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旋转操作方向)倾斜。延伸部分420设置在打开/关闭盖240的盖体24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并位于远离限制件410的位置。延伸部分420从其余外表面延伸出一定距离。容器接收部100包括盖导轨(未示出),该盖导轨使显影剂容器38插入到容纳位置并且在容纳位置处旋转。此外,容器接收部100包括: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未示出),其将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保持在打开位置;以及盖保持解除机构(未示出),其解除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 
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当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安装或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的闸板的外围的操作状态。 
当把显影剂容器38安装到容器接收部100上时,如图35A和图35B所示,如果显影剂容器38被插入到容器接收部100中的容纳位置并且沿着实线所指的方向旋转,则在延伸部分420在移动方向上的端部和限制件410的近端分别用作支撑点p1和p2的同时,打开/关闭盖240移动到向前倾斜姿态。 
此后,如果打开/关闭盖240的限制件410与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的接触表面150接触,则限制了打开/关闭盖240的运动。然后,如果进一步旋转显影剂容器38,则打开/关闭盖240从关闭位置相对移动到打开位置,显影剂容器38的开口220到达与通孔101对应的位置,并且开口220与通孔101相互连接。在这种状态下,显影剂容器38设定在容器接收部100的设定位置。 
此外,当从容器接收部100上拆卸显影剂容器38时,旋转显影剂 容器38以使闸板230成为关闭状态,然后取下显影剂容器38。 
当旋转显影剂容器38时,打开/关闭盖240通过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未示出)保持在打开位置。此时,由于制造容差而在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进行保持的保持位置与打开/关闭盖240之间存在间隙g。因此,打开/关闭盖240可能从接触表面150略微缩回。然而,例如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因为存在延伸部分420而使打开/关闭盖240保持向前倾斜姿态,所以保持了限制件410的远端与接触表面150接触的状态,并且封闭了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见图27A)。因此,当关闭闸板230时,即使显影剂容器38的开口220在露出的状态下经过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边缘部分152并且显影剂掉落,显影剂T也很少从接触表面150与限制件410之间的缝隙g泄漏,因而很少出现在容器接收部100的通孔101的外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部件430可以加装在闸板230的打开/关闭盖240上。作为选择/作为补充,例如,可以通过提供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阶梯部460而不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延伸部分420来适当改变设计。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前述说明并非意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并且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容纳粉末,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
打开/关闭盖,所述打开/关闭盖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所述接触表面,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以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以及
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且设置成与所述容器接收部接触,推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或者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所述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沿着朝向竖直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竖直壁沿着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竖直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安装操作方向为沿着所述容器接收部插入所述容器主体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还包括:
挠性密封部件,当所述打开/关闭盖位于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挠性密封部件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开口的边缘伸出,并且所述挠性密封部件封闭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之间的缝隙的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密封部件朝向所述第二限制部使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姿态向下倾斜的方向伸出,并且所述密封部件的突出自由端在朝向使所述突出自由端压在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上的方向上倾斜地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边缘具有弹性的封闭接触部件,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接触,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的突出自由端能够插入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容器,
其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的边缘具有弹性的封闭接触部件,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接触,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的突出自由端能够插入所述封闭接触部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之间。
7.一种粉末处理装置,包括:
粉末处理装置外壳,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包括容器接收部;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
8.一种粉末处理装置,包括:
粉末处理装置外壳,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包括容器接收部;以及
粉末容器,所述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且容纳粉末,
其中,所述粉末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容纳粉末,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
打开/关闭盖,所述打开/关闭盖能够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所述接触表面,当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以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包括:
推压部件,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拆卸所述容器主体时,所述推压部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以及
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一部分上,位于远离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设置成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所述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所述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还包括:
挠性密封部件,当所述打开/关闭盖位于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时,所述挠性密封部件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开口的边缘突出,并且所述挠性密封部件封闭所述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一限制部之间的缝隙的位于所述开口附近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所述容器接收部还包括:
盖导轨,所述盖导轨引导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打开/关闭盖的移动路径,
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向打开位置移动,然后当所述粉末容器的安装完成时保持所述打开/关闭盖,并且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时通过用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打开/关闭盖来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打开/关闭盖向关闭位置移动,以及
盖保持解除机构,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盖已经到达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保持解除机构解除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实现的保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所述容器接收部还包括:
盖导轨,所述盖导轨引导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打开/关闭盖的移动路径,
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向打开位置移动,然后当所述粉末容器的安装完成时保持所述打开/关闭盖,并且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时通过用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打开/关闭盖来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打开/关闭盖向关闭位置移动,以及
盖保持解除机构,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盖已经到达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保持解除机构解除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实现的保持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所述容器接收部还包括:
盖导轨,所述盖导轨引导所述粉末容器的所述打开/关闭盖的移动路径,
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与所述打开/关闭盖接触,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向打开位置移动,然后当所述粉末容器的安装完成时保持所述打开/关闭盖,并且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时通过用所述推压部件推压所述打开/关闭盖来使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打开/关闭盖向关闭位置移动,以及
盖保持解除机构,当拆卸所述粉末容器并且所述打开/关闭盖已经到达关闭位置时,所述盖保持解除机构解除所述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实现的保持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粉末处理装置,
其中,满足a>b,
其中b为盖的可移动保持机构的使所述打开/关闭盖打开时的打开位置与所述打开/关闭盖之间的缝隙,a为当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时,所述密封部件从其与所述粉末开口的边缘部分的接触部分伸出的伸出长度。
14.一种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利用所述控制方法将内部具有粉末的粉末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粉末处理装置外壳的容器接收部上,所述粉末容器包括容纳粉末的容器主体和打开/关闭盖,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中并位于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中的粉末开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与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通过构造与接触表面接触的第一限制部来在把所述容器主体安装到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上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位置,所述第一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并位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的前侧的位置,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安装操作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的粉末开口的上游并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盖的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表面的高度随着所述接触表面远离所述粉末开口而减小,所述第一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打开/关闭操作方向倾斜以面向所述接触表面;以及
当从所述容器接收部上拆卸所述容器主体并且推压部件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的运动时,利用第二限制部把所述打开/关闭盖相对于所述容器接收部的姿态限制在朝向使所述第一限制部朝所述接触表面向下倾斜的方向,所述第二限制部设置在所述打开/关闭盖的一部分上,位于远离所述第一限制部的位置并设置成与所述容器接收部接触,所述推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容器接收部上并在所述打开/关闭盖到达所述开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之前限制所述打开/关闭盖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拆卸方向上的运动。
CN201110159215.4A 2010-11-22 2011-06-09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478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0474 2010-11-22
JP2010260474A JP5556617B2 (ja) 2010-11-22 2010-11-22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8774A true CN102478774A (zh) 2012-05-30
CN102478774B CN102478774B (zh) 2016-06-08

Family

ID=4606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9215.4A Active CN102478774B (zh) 2010-11-22 2011-06-09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31484B2 (zh)
JP (1) JP5556617B2 (zh)
CN (1) CN10247877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0689A (ja) * 2015-08-17 2017-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031414A (zh) * 2021-03-24 2021-06-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CN113677998A (zh) * 2019-02-18 2021-11-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5407631A (zh) * 2017-09-21 2022-11-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85414B2 (ja) * 2010-11-25 2014-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JP6033596B2 (ja) * 2012-07-18 2016-1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6070392B2 (ja) * 2013-04-30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50845B2 (ja) * 2015-03-27 2019-07-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84617A (ja) * 2021-12-07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308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容器
US20070177903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Oki Data Corporation Developer holder,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36020A (zh) * 2007-11-18 2009-05-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储存容器及使用显影剂储存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4996A (en) * 1994-03-03 1997-03-25 Kyocera Corporation Toner storage unit, residual toner collect unit, toner container with these unit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uch toner container
JP5092544B2 (ja) * 2007-05-29 2012-12-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201027285A (en) * 2009-01-10 2010-07-16 Gen Plastic Ind Co Ltd Switching device of toner cartridge
US8417159B2 (en) * 2009-11-19 2013-04-09 Fuji Xerox Co., Ltd.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85414B2 (ja) * 2010-11-25 2014-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3082A (ja) * 2005-05-18 2006-11-30 Canon Inc 現像剤補給容器
US20070177903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Oki Data Corporation Developer holder,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36020A (zh) * 2007-11-18 2009-05-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储存容器及使用显影剂储存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0689A (ja) * 2015-08-17 2017-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407631A (zh) * 2017-09-21 2022-11-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
CN113677998A (zh) * 2019-02-18 2021-11-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13031414A (zh) * 2021-03-24 2021-06-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56617B2 (ja) 2014-07-23
CN102478774B (zh) 2016-06-08
JP2012113061A (ja) 2012-06-14
US8831484B2 (en) 2014-09-09
US20120125944A1 (en) 201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8774B (zh) 粉末容器、使用粉末容器的粉末处理装置以及粉末容器的控制方法
CN102478775B (zh) 粉末容器、粉末处理装置及粉末容器控制方法
JP4530029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560B2 (ja) 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54740B (zh) 粉末容器和粉末处理装置
CN101546156A (zh) 储存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60209803A1 (en) Image forming unit
JP4618357B2 (ja) 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9960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residual toner accommodating portion
US8422908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U2010200937B2 (en) Image forming agent storage contai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illing image forming agent
JP4217920B1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20955B2 (ja) 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224205B2 (en) Powder storage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6687896B2 (ja) 粉体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HK1127814B (zh) 显影剂储存容器及使用显影剂储存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