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73390A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3390A
CN102473390A CN2010800311388A CN201080031138A CN102473390A CN 102473390 A CN102473390 A CN 102473390A CN 2010800311388 A CN2010800311388 A CN 2010800311388A CN 201080031138 A CN201080031138 A CN 201080031138A CN 102473390 A CN102473390 A CN 102473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ing
pictorial element
signal
viewing area
data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11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川真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3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32Special driving of display border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09G2310/0251Precharge or discharge of pixel before applying new pixel volt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6Colour space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具备设有交错配置的显示部的结构中,以前一个输出进行预充电,同时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的不匀。本发明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在水平期间即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k为从0到n的整数)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S1~S2773)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是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1~S2773)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输出的上述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和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和对显示部的图像元素进行预充电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使逐年增加的高像素和高开口率的液晶面板提高显示质量,已开发了对液晶面板的图像元素的各种驱动方法。各种驱动方法中,作为交流驱动有帧反转驱动和行反转驱动、点反转驱动等,也可以将这些驱动方式组合使用。
通常,在液晶面板中形成有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图像元素,用于以行为单位选择图像元素的栅极总线针对每行形成,并且针对每列形成有用于对各图像元素供给数据信号的源极总线。通过在向源极总线输出数据信号的期间对栅极总线进行扫描而选择图像元素,将数据信号施加在其选择的图像元素上来驱动图像元素。该图像元素驱动动作为在使用各种驱动方法的情况下都进行的共通的动作。
然而,为了抑制图像元素劣化,对图像元素施加的数据信号将共用电位作为极性的基准,交替地切换正极性和负极性。而且,特别是由于点反转驱动是将在上下左右的相邻图像元素上施加的数据信号形成反极性,因此稳定地输入图像元素电位,所以在提高画质方面优异。
但是,随着扫描速度提高,在点反转驱动中由于源极总线的电位的更新周期缩短,因此存在发生图像元素的充电不足之类的问题。另外,从消耗功率方面考虑,希望源极总线的电位的更新周期长。
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即:通过交替地进行图像元素相对于源极总线的连接,外观上进行点反转驱动。在该技术中,通过追加1条源极总线,将各列的图像元素与左右相邻的源极总线一行一行地交替连接,另一方面,相对于各源极总线,提供在行方向的相邻的图像元素间为同极性、而在列方向的相邻的图像元素间为反极性,且该极性的关系在每一场中反转的数据信号。由此,表面看来为点反转驱动,但在一场期间,源极总线可以设定为相同极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1-42287号公报(平成13年2月16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各种驱动方法的任一方法中,都具有图像元素未达到所施加的数据信号的电位这类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图像元素数目的增加等,产生不得不使一水平期间缩短的情况,所以对一图像元素的驱动时间缩短或在大面积的液晶面板中源极总线变长,其电阻和电容增大等。当图像元素的电位即充电不充分时,产生显示不匀或对比度降低,牵连到显示质量的降低。因此,在正式充电之前对图像元素进行预充电(预充电)。
但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各列的图像元素为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一个地配置的构成中,存在通过将扫描信号的输出期间增长使用前一行的数据信号进行预充电时,总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点状的不匀这类问题。
图11表示在由垂直和水平方向相互相邻的2×2个图像元素101构成RGB的一图像元素102的液晶面板100中,各列的图像元素101为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两个地交替配置的结构。另外,下面,将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连接的图像元素的结构称为交错配置。
如图11所示,当交错配置时,在位于左端和右端的源极总线S1·S2773上,每隔两行连接有图像元素101。换句话说,以行为单位观察时,在各行中如图11中用箭头表示的部位那样,存在图像元素101未与源极总线S1·S2773连接的行。
因此,例如,在向与栅极总线G2连接的图像元素101写入数据信号的水平期间,不向未连接图像元素101的源极总线S2773输出数据信号,取而代之,供给最低灰度等级电压(例如在常黑的情况下为黑电压)。因此,在向与栅极总线G3连接的图像元素101写入数据信号中,通过从前一个水平期间中输出扫描信号而以前一行的输出进行预充电,即使之后要进行正式充电,由于未向源极总线S2773输出数据信号,因此有时也仅仅是左端的图像元素101未被预充电,为达到所要求的电位。
这样,在交错配置的结构中,位于左右端的图像元素101与除此以外的图像元素101比较,有时充电的快慢不同。该情况下,向液晶充电的达到电位产生差异,其结果是,如图12所示,仅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亮度有变化,产生点状不匀。这些现象特别是在中间灰度纯灰等显示图形中表现显著。
另外,液晶面板100为常黑(NB)的显示类型时,通常,非显示区域为最低灰度等级电压即黑电压,因此,上述不匀与其它相比,看上去稍黑。相反,液晶面板100为常白(NW)的显示类型时,通常,非显示区域为最低灰度等级电压即白电压,所以上述不匀与其它相比,看上去稍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具备设置有交错配置的显示部的结构中,能够以前一个输出进行预充电,并且能够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的不匀。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下面,称为交错配置),另外,由于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所以实质上能够进行点反转驱动。
另外,在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k为从0到n的整数)的各期间中,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以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的方式被选择,由此,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通过在前一个第(k-1)期间的期间中输出的同极性的信号被预充电后,进行正式充电。因此,即使是正式充电时间短的情况,也能充分地达到要写入的信号的电位。
在此,现有技术中,在相对有效显示区域的各水平期间中,向未与在该水平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供给看作非显示区域且总是最低灰度等级电压(例如,在常黑的情况下为黑电压)。因此,在图像元素相对数据信号线的连接与前一个行进行切换的行中,会产生位于左端或右端的图像元素在前一个水平期间中未被预充电,而不能使在本水平期间中充分地达到所要求的电位的情况。
与此相反,根据上述结构,在相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第(k-1)期间的期间中输出的上述信号。由此,在图像元素相对数据信号线的连接与前一个行进行切换的行中,在位于左端或右端的图像元素和除此之外的图像元素中,没有预充电期间的数据信号线输出电压的差异,其结果是,可以使向液晶充电的电位无差异。
因此,在具备设有交错配置的显示部的结构中,能够以前一个输出进行预充电,并且可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不匀。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也可以为下面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gray data)对应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也可以为下面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其构成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因此,在相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输出的上述信号,因此,在图像元素相对数据信号线的连接与前一个行进行切换的行中,在位于左端或右端的图像元素和除此之外的图像元素中,没有预充电期间的数据信号线输出电压的差异,其结果是,可以使向液晶充电的电位无差异。
因此,在具备设有交错配置的显示部的结构中,具有能够以前一个的输出进行预充电,并且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的不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定时控制器的、按每一行将向上述液晶面板供给的视频信号重排序的样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上述液晶面板上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开始附近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液晶面板上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结束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6是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其它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定时控制器的、按每一行将向上述液晶面板供给的视频信号重排序的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液晶面板上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开始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9是表示上述液晶面板上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结束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另外的其它结构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交错配置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在上述液晶面板上产生了显示不匀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所述。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一结构例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液晶面板20的一结构例的平面图。另外,在图1和图2中,图示有特征的部分,其它部分和公知的构成被适当省略。
液晶显示装置10为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定时控制器11、源极驱动器18、栅极驱动器19和液晶面板20。液晶显示装置10例如作为TV用液晶模块而构成,但不限于此。
定时控制器11为控制向液晶面板20的视频信号的供给的装置,具备视频信号接收部12、图像处理部13、行缓冲部14、视频信号映射部15、视频信号发送部16和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
视频信号接收部12接收供给到液晶面板20的、基于要显示的图像的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例如为通过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Signal:低电压差动信号)传送,由CPU等送来的数字信号。TV用液晶模块主要使用LVDS标准,但不限于此。视频信号接收部12向图像处理部13输出接收到的视频信号。
图像处理部13对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使液晶面板20的显示品质提高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13主要进行Over-Drive(过驱动)、独立γ修正、FRC(帧率控制)、Dither(高频脉动)等图像处理,但不限于此。图像处理部13向行缓冲部14输出经图像处理后的视频信号。
为了进行供给到液晶面板20的视频信号和供给到源极驱动器18/栅极驱动器19的控制信号的定时调节,行缓冲部14临时贮存数行量视频信号。行缓冲部14在调节后向视频信号映射部15输出视频信号。
视频信号映射部15进行与液晶面板20的图像元素23一致的视频信号的重排序。即,由于如后所述那样进行交错配置,所以在一条源极总线21连接有与左侧或右侧相邻的图像元素23。因此,视频信号映射部15对每行进行向源极驱动器18供给的视频信号的重排序,以向适当的源极总线21进行输出。另外,同时,视频信号映射部15为了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通过mini-LVDS传送例如各六对地输出1行量的视频信号,以与该输出对应的方式进行视频信号的重排序。另外,视频信号映射部15在1行量的视频信号的重排序时,插入虚拟数据。关于这些情况将在后面详细地叙述。视频信号映射部15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重排序后的视频信号。另外,视频信号映射部15当被输入要重排序的视频信号时,则向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输出通知该信息的通知信号。
视频信号发送部16将所输入的视频信号向源极驱动器18输出。TV用液晶模块中主要利用mini-LVDS(微型-LVDS)的标准,但当然不限于此。
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根据来自视频信号映射部15的通知信号,生成源极驱动控制信号和栅极驱动控制信号。源极驱动控制信号具有锁存信号LS、反转信号REV和帧起始信号FS。作为栅极驱动控制信号,具有栅极时钟信号GCK1~GCK4、栅极起始脉冲信号GSP1·GSP2、栅极结束脉冲信号GEP1·GEP2以及信号GCL。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向源极驱动器18输出源极驱动控制信号,并且向栅极驱动器19输出栅极驱动控制信号。
源极驱动器18为生成、输出用于驱动液晶面板20的图像元素23的数据信号的驱动器。源极驱动器18以具有对应于设置于液晶面板20的源极总线21(数据信号线)的输出的方式具备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器18基于锁存信号LS,将从定时控制器11输出的视频信号锁存,输入一行量的视频信号后,生成基于各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模拟灰度等级电压信号),一齐向液晶面板20的对应的源极总线21输出一行量的数据信号。
另外,源极驱动器18以对相邻的源极总线21输出反极性的数据信号的方式构成。另外,源极驱动器18在帧期间内对各源极总线21,不改变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地进行输出,并且基于按每一帧切换的反转信号REV,在每一帧期间改变极性。例如,在帧期间内,反转信号REV为高电平时,向第奇数个的源极总线21以正极性输出各数据信号,并且向第偶数个的源极总线21以负极性输出各数据信号。反转信号REV为低电平时,按其反极性输出。
栅极驱动器19为生成、输出用于选择写入从源极驱动器18输出的数据信号的图像元素23的扫描信号的驱动器。栅极驱动器19以具有与设置于液晶面板20的栅极总线22对应的输出的方式整体地内置于液晶面板20内。栅极驱动器19根据栅极驱动控制信号生成扫描信号,向液晶面板20的对应的栅极总线22输出。
液晶面板20为在相互相对的两个透明基板中封入液晶而成,通过用电方式使液晶的取向变化而显示图像。在一个透明基板上,在挟持液晶的一侧的面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源极总线21、栅极总线22和图像元素23。另外,图2中主要表示液晶面板20的由768×1366像素(用2×2图像元素23形成一像素24)构成的有效显示区域。
源极总线21以沿垂直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形成有图像元素23的列数+1条(图2中2773条:源极总线S1~S2773),一端与源极驱动器18连接。
栅极总线22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方式形成有图像元素23的行数+α条(图2中1536本+4条),一端与栅极驱动器19连接。栅极总线22包括与位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参与显示的图像元素)对应连接的栅极总线G1~G1536、和与位于未图示的非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未参与显示的图像元素)对应连接的栅极总线GD0~GD3。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看时,从上开始以栅极总线GD0·GD1、栅极总线G1~G1536、栅极总线GD2·GD3的顺序配置。
图像元素23矩阵状地形成有多个(在有效显示区域1536×2772个。非显示区域中4×2772个。)。图像元素23经由与栅极总线22连接的例如TFT(未图示)与源极总线21连接。
具体地说,各行图像元素23的TFT的栅极端子共用地与对应的栅极总线22连接。各列的图像元素23的TFT的源极端子每两个地交替地与左右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例如,有效显示区域的第1行和第2行的各图像元素23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第3行和第4行的各图像元素23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
因此,各列的图像元素23为与图像元素23的一侧(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图像元素23的另一侧(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每两个地交替配置。即,液晶面板20具有交错配置的结构。
另外,图像元素23配置于图2所示的有效显示区域和未图示的非显示区域。位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由栅极总线G1~G1536进行扫描。位于非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由栅极总线GD0~GD3进行扫描。位于非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看时,最上形成两行、最下形成两行。最上两行图像元素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最下两行图像元素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
在液晶面板20的另一个透明基板上,在挟持液晶的一侧的面上,依次层叠形成有彩色滤光片和施加共同的电压的共用电极。彩色滤光片以四个图像元素23为一单位,以R(红)与左上图像元素23对应、G(绿)与右上图像元素23对应、B(蓝)与左下图像元素23对应、Y(黄)与右下图像元素23对应的方式配置。由此,在液晶面板20中,由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邻的2×2个图像元素23构成RGBY的一图像元素24。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映射部15的、按每一行将对液晶面板20供给的视频信号重排序的样子的图。图4是表示液晶面板20中显示一帧图像时的显示开始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图5是表示液晶面板20中显示一帧图像时的显示完成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通过组合交错配置的图像元素矩阵和源极总线反转驱动,进行模拟性的点反转驱动。即,源极驱动器18在帧期间内极性不变,且对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进行反极性的输出,并且因液晶面板20交错配置,因此实质上是进行点反转驱动。另外,为了在水平期间中使该行的所有图像元素23达到所要求的电位,使用在其前一个水平期间中向源极总线21输出的数据信号、即前一个输出进行预充电。
开始进行显示时,基于LVDS传送的时钟信号LVDS_CLK,以图像元素单位向定时控制器11供给一行量的视频信号。定时控制器11隔着期间tHB同时在期间tHA之间,依次将从第1行像素24的视频信号(R1·G1·B1)至第768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R768·G768·B768)输出。
首先,对从图像显示的开始(一帧期间的开始)到将基于第一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R1·G1·B1)的数据信号施加在液晶面板20的图像元素23上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
供给到定时控制器11的上述视频信号由视频信号接收部12接收,由图像处理部13进行图像处理后,被临时保存在行缓冲部14,并被输入视频信号映射部15。
视频信号映射部15当被输入第一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时,在为了向第一行的像素24即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图像元素23供给而生成视频信号前,生成预充电用数据。预充电用数据为从所有源极总线21进行输出那样的数据,根据预设定的灰度等级而生成。另外,该预充电用数据也是用于向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图像元素23写入的数据。
视频信号映射部15生成例如与128灰度等级的R·G对应的纯色数据(ベタデ一タ,solid data)作为向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图像元素23供给的数据,各六对重排序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接着,视频信号映射部15生成例如与128灰度等级的B·Y对应的纯色数据作为向非显示区域的第二行图像元素23供给的数据,各六对重排序并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
由此,与128灰度等级的R·G对应的纯色数据、与128灰度等级的B·Y对应的纯色数据,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依次被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8。另外,视频信号发送部16由于各六对地输出对全部源极总线21的数据,所以一行量的数据反复456次输出动作而被输出。
接着,视频信号映射部15根据被输入的第一行像素24的视频信号,将用于向与图2所示的第一行R·G对应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如图3的n_Line所示以成为各六对的方式重排序。这时,视频信号映射部15对视频信号排序,并且在最后,即用于向G1366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后,插入虚拟数据。
作为上述虚拟数据使用前一行的重排序数据的、处于相同输出位置的数据。即,该情况下,作为虚拟数据,使用对与作为预充电用数据而生成的128灰度等级的B·Y对应的数据重排序时的、在第456次输出时从数据总线LV2P/M输出的数据(与128灰度等级的Y对应的数据)。换句话说,使用与前一行的源极总线S2773的输出对应的数据。
而且,视频信号映射部15将这样重排序并插入虚拟数据的视频信号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由此,第一行视频信号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被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8。
接着,视频信号映射部15根据被输入的第一行像素24的视频信号,将用于向与图2所示的第二行的B·Y对应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如图3的n+1_Line所示,以形成各六对的方式重排序。这时,视频信号映射部15对视频信号重排序,并且在最后,即用于向Y1366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后插入虚拟数据。
作为上述虚拟数据使用前一行的重排序数据的、处于相同输出位置的数据。即,在该情况下,作为虚拟数据使用与对前一行即第一行的视频信号重排序时的、在第456次输出时从数据总线LV2P/M输出的数据(与128灰度等级的Y对应的数据)。
接下来,视频信号映射部15将这样重排序并插入有虚拟数据的视频信号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由此,第二行的视频信号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被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8。
另一方面,视频信号映射部15在被输入第一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时,则向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输出通知信号。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基于该通知信号,向源极驱动器18输出帧起始信号FS、接下来反转信号REV。另外,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向栅极驱动器19输出栅极起始脉冲GSP1·GSP2。这些来自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的输出,在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与128灰度等级的R·G对应的纯色数据前进行。
另外,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用控制信号生成部17在每个水平期间向源极驱动器18输出锁存信号LS,并且向栅极驱动器19输出栅极时钟信号GCK1~GCK4。栅极时钟信号GCK1~GCK4为四相,相互反相的栅极时钟信号GCK3、GCK4相对于相互反相的栅极时钟信号GCK1·GCK2延迟一水平期间量。
源极驱动器18中,基于锁存信号LS被输入从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的视频信号。而且,在输入一行量的视频信号后,生成对应于各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一行量的数据信号被一齐输出到液晶面板20的源极总线21。
对于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中,基于上述纯色数据的数据信号被输出到源极总线S1~S2773。对于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中,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被输出到源极总线S1~S2772,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被输出到源极总线S2773。
另外,在按上述线次序的输出中,基于反转信号REV,例如向第奇数个的源极总线S1,S3,…,S2773输出正极性的数据信号,向第偶数个的源极总线S2,S4,…,S2772输出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另外,在每一帧,正极性和负极性基于反转信号REV进行切换。
栅极驱动器19中,基于栅极起始脉冲GSP1·GSP2,开始栅极总线22的扫描。向各栅极总线22输出的扫描信号与栅极时钟信号GCK1~GCK4同步地生成,以输出期间中的后半期间成为在图像元素23写入对应的数据信号的一水平期间的方式被输出。
首先,向栅极总线GD0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D0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非显示区域的第一行的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消隐数据,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基于与128灰度等级的R·G对应的纯色数据的数据信号。
接着,从向栅极总线GD0输出扫描信号且1水平期间之后,向栅极总线GD1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D1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非显示区域的第二行的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基于与128灰度等级R·G对应的纯色数据的数据信号,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基于与128灰度等级的B·Y对应的纯色数据的数据信号。
接着,从向栅极总线GD1输出扫描信号且在一水平期间之后,向栅极总线G1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1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行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基于与128灰度等级的B·Y对应的纯色数据的数据信号,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第一行的数据信号。
接着,从向栅极总线G1输出扫描信号且在一水平期间之后,向栅极总线G2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2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行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第一行的数据信号,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第二行的数据信号。
这样,扫描信号与向前一个栅极总线22输出的扫描信号的输出期间重叠而输出。即,在某水平期间中输出的扫描信号从前一个水平期间中被输出。由此,第n+1行的图像元素23通过写入前一个的第n行的图像元素23的数据信号进行预充电之后,进行正式充电。因此,即使是正式充电时间短的情况,也可充分地达到要写入的数据信号的电位。
接着,对第二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R2·G2·B2)输入以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返回定时控制器11的动作,视频信号映射部15根据被输入的第二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将用于向与图2所示的第三行的R·G对应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如图3的n+2_Line所示,以各六对重排序。这时,视频信号映射部15对视频信号重排序,并且在最开始,即用于向R0001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之前,插入虚拟数据。
作为上述虚拟数据,使用前一行的重排序数据的、处于相同输出位置的数据。即,该情况下,作为虚拟数据使用对前一行即第二行的视频信号重排序时的第一次输出时从数据总线LV0P/M输出的数据(与B0001对应的数据)。
接下来,视频信号映射部15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这样重排序并插入了虚拟数据的视频信号。由此,第三行的视频信号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被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8。
接着,视频信号映射部15根据被输入的第二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将用于向与图2所示的第四行的B·Y对应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如图3的n+3_Line所示以各六对重排序。这时,视频信号映射部15对视频信号重排序,并且在用于向最开始即B0001的图像元素23供给的视频信号之前插入虚拟数据。
作为上述虚拟数据,使用前一行的重排序数据的、处于相同输出位置的数据。即,该情况下,虚拟数据使用对前一行即第三行的视频信号重排序时的、在第一次输出时从数据总线LV0P/M输出的数据(与B0001对应的数据)。
接下来,视频信号映射部15向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这样重排序并插入了虚拟数据的视频信号。由此,第四行的视频信号从视频信号发送部16被输出到源极驱动器18。
这样,视频信号映射部15,在第三行像素24的视频信号的输入之后也同样地,直至第768行的像素24的视频信号为止如图3所示那样,对每行反复进行如下动作:将视频信号重排序,并且与供给该视频信号的行相应地在最初或最后插入从前一行带来的虚拟数据。
具体地说,像第一行和第二行那样,图像元素23为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行(位于左端的图像元素23与左端的源极总线S1连接,并且位于右端的图像元素23与右端的一个相邻的源极总线S2772连接的行)的情况下,在重排序数据的最后,插入从前一行带来的虚拟数据。
另外,像第三行和第四行那样,在图像元素23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行(位于左端的图像元素23与左端相邻的一个源极总线S2连接,并且位于右端的图像元素23与右端的源极总线S2773连接的行)的情况下,在重排序数据的最初,插入从前一行带来的虚拟数据。
在源极驱动器18中,基于锁存信号LS输入从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发送部16输出的视频信号。而且,输入一行量的视频信号后,生成对应于各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一行量的数据信号一齐被输出到液晶面板20的源极总线21。
在对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中,向源极总线S1输出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向源极总线S2~S2773输出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
接着,在对第五行和第六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中,向源极总线S1~S2772输出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向源极总线S2773输出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
这样操作,直至对第1536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为止同样地在对与左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23的行的输出中,向源极总线S1~S2772输出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向源极总线S2773输出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另外,在对与右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23的行的输出中,向源极总线S1输出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向源极总线S2~S2773输出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
在栅极驱动器19中,从向栅极总线G2输出扫描信号且在一水平期间之后,向栅极总线G3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3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第三行的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第二行的数据信号,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第三行的数据信号。
接着,从向栅极总线G3输出扫描信号且在一水平期间之后,向栅极总线G4输出扫描信号。由此,向与栅极总线G4连接的图像元素23即第四行的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写入第三行的数据信号,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写入第四行的数据信号。
这样操作,直至对第1536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为止同样地向栅极总线G5~G1536依次输出扫描信号,各行的图像元素23在输出期间的前半期间通过前一个输出进行预充电,在输出期间的后半期间进行正式充电。最后,向栅极总线GD2·GD3输出扫描信号,向位于最下的非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23写入消隐数据。
由此,一帧的驱动结束(进入消隐期间),在液晶面板20可显示一帧的图像。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源极驱动器18在帧期间内极性不变,且对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进行反极性的输出,并且因为液晶面板20为交错配置,因此实质上可以进行点反转驱动。
在此,源极驱动器18在进行对例如第二行的图像元素23的输出时,向源极总线S2773输出基于虚拟数据的数据信号。现有技术中,这时的源极总线S2773由于未与图像元素23连接而成为空闲的状态,即看作非显示区域,成为最低灰度等级电压(例如在常黑的情况下为黑电压)。因此,在图像元素23与源极总线21的连接与前一行进行切换的第三行中,右端图像元素23不进行预充电,向第三行的图像元素23写入数据信号的水平期间中产生不能充分达到所要求的电位的情况。
与此相反,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如上所述,向源极总线S2773输出基于从前一行带来的模拟数据的数据信号,所以可由该数据信号进行预充电,使右端图像元素23充分达到所要求的电位。
这样,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各水平期间中,向未与在该水平期间写入数据信号的图像元素23连接的源极总线S1或S2773输出在前一个水平期间中输出的数据信号。因此,在第奇数行即在图像元素23与源极总线21的连接与前一行进行切换的行中,因在位于左右端的图像元素23和除此之外的图像元素23中没有预充电期间的源极输出电压之差,其结果是,可以使对液晶充电的电位不存在差异。
因此,即使是图像元素23交错配置的液晶面板20,也可以利用前一行的输出进行预充电,同时可消除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不匀。
以上,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未必一定为交错配置。也未必是非显示区域的图像元素和栅极总线。另外,为了正式充电而选择图像元素的顺序不一定是行配置的顺序,也可以进行不按顺序(跳跃分散地)选择图像元素的行的越级扫描。
液晶显示装置10只要具备如下结构即可,即: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23配置有与图像元素23的一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图像元素23的另一侧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即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即第n期间(n为整数)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k为从0到n的整数)的各期间中,向各源极总线21按线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源极总线21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23,以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与连接的源极总线21导通的方式被选择,在相对于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向未与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23连接的源极总线21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输出的上述信号。
另外,下面,除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液晶面板20不限于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的液晶面板,在构成像素24的图像元素23的配置或交错配置中将各列的图像元素23每几个地与左右相邻的源极总线21连接,可以根据设计适当变更,例如具备如图6所示的液晶面板30。
图6是表示液晶面板30的结构例的平面图。另外,图6表示液晶面板30的有效显示区域由768×1366像素构成的情况。另外,在图6中图示出特征性的部分,其他部分和公知的结构适当省略。
如图6所示,液晶面板30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面板20相比较,构成一像素34的图像元素33的配置不同。图像元素33在行单位中与对应的栅极总线22共用地连接,在列单位中,与左右相邻的源极总线21各一个地交替连接。即,液晶面板30具有交错配置的结构。
彩色滤光片以三个图像元素33为一单位,配置为:R位于对应上段的图像元素33的位置,G位于对应中段的图像元素33的位置,B位于对应下段的图像元素33的位置。由此,液晶面板30中由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三个图像元素33构成RGB的一像素34。
接着,对具有上述液晶面板30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基于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映射部15的、将向液晶面板30供给的视频信号按每行重排序的样子的图。图8是表示液晶面板30中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开始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图9是表示液晶面板30中显示一帧的图像时的显示结束附近的各信号波形的波形图。
基本的动作即直至向定时控制器11依次输入从第一行像素34的视频信号(R1·G1·B1)至第768行像素34的视频信号(R768·G768·B768),在液晶面板30的图像元素33上按线顺序施加基于上述视频信号的数据信号为止的一系列动作,与在前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动作相同。
应注意的方面是基于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映射部15的视频信号的重排序。即,在液晶面板30中,各列的图像元素33与左右相邻的源极总线21各一个地交替连接。因此,如图6所示,视频信号映射部15按每一行反复对视频信号重排序,并且在最初或最后插入从前一行带来的虚拟数据的动作。
由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各水平期间向未与在该水平期间写入数据信号的图像元素23连接的源极总线S1或S2773,输出在前一个水平期间中输出的数据信号。因此,在各行即在图像元素33与源极总线21的连接与前一行进行切换的行中,在位于左右端的图像元素33和除此之外的图像元素33中,没有预充电期间源极输出电压之差,其结果是,可以使向液晶充电的电位无差异。
因此,即使是交错配置有图像元素33的液晶面板30,也可以利用前一行的输出进行预充电,并且可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不匀。
(实施方式3)
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也可以具备例如图10所示的液晶面板40。图10是表示液晶面板40的结构例的平面图。另外,图10是表示液晶面板40的有效显示区域由768×1366像素构成的情况。另外,图10中图示出特征性的部分,其它部分和公知的结构适当省略。
如图10所示,液晶面板40与前述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30相比较,构成一像素34的图像元素43的配置不同。彩色滤光片以三个图像元素43为一单位,配置为:R位于对应左侧的图像元素43的位置,G位于对应正中的图像元素43的位置,B位于对应右侧的图像元素43的位置。由此,液晶面板40中,由水平方向相邻的三个图像元素43构成RGB的一像素44。
在具有上述液晶面板40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可以通过与具有前述实施方式2的液晶面板30的液晶显示装置10同样地进行驱动,利用前一行的输出进行预充电,并且可消除在显示画面的左右端产生的点状不匀
(实施方式4)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基于定时控制器11的视频信号映射部15的视频信号重排序时,插入从前一行带来的虚拟数据。由此,在各水平期间,向未与在该水平期间写入数据信号的图像元素23连接的源极总线S1或S2773,输出在前一个水平期间中输出的数据信号。
但是,作为虚拟数据不限于此。即,显示不匀是因为在对液晶充电的到达电位产生差异而导致的。因此,从预充电这一观点来看,虚拟数据也可以是与正式充电用的数据接近的同极性的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灰度数据(在各色中为中间灰度)作为虚拟数据。该情况下,视频信号映射部15在视频信号的重排序时,例如只要将预先保存的灰度数据作为虚拟数据插入即可。
另外,作为虚拟数据,可以使用黑电压(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白电压(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中接近正式充电的目标电位的一方,通过供给这些电位,能够进行快速充电。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在控制基板的帧储存器中,提前贮存有其后显示的数据,边参照这些数据边将预充电用的信号电位确定为黑电压或白电压这一方法。
即,也可以构成为,在相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源极总线21,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中的任一信号。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关于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法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结构可以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构成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优选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2个、与R、G、B、Y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两个地交替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优选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3个、与R、G、B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一个地交替配置。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构成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上述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构成也可以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构成也可以为: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优选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2个、与R、G、B、Y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两个地交替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优选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3个、与R、G、B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上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一个地交替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仅可以恰当地应用于涉及具备交错配置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领域,而且可以恰当地应用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领域,另外,也可以广泛用于涉及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各种电子设备的领域。
符号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11定时控制器
12视频信号接收部
13图像处理部
14行缓冲部
15视频信号映射部
16视频信号发送部
17源极总线/栅极总线用控制信号生成部
18源极驱动器
19栅极驱动器
20,30,40液晶面板
21源极总线(数据信号线)
22栅极总线
23,33,43图像元素
24,34,44像素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所述信号。
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信号。
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2个、与R、G、B、Y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两个地交替配置。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3个、与R、G、B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一个地交替配置。
6.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在第(k-1)期间的期间中所输出的所述信号。
7.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输出与灰度数据对应的信号。
8.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为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配置有: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
将紧接着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初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一期间之前的、具有相当于一水平期间量的长度的期间设定为第0期间,在从第0期间到作为在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后完成写入信号的水平期间的第n期间的、按k的顺序连续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各数据信号线按线顺序依次输出以共用电位为极性的基准的电位极性不变且与输出到相邻的数据信号线的信号极性相反的电位极性的信号,从第(k-1)期间的期间中到第k期间的期间中,选择在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使得该图像元素与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导通,其中,n为整数,k为从0到n的整数,
在对有效显示区域的1≤k≤n-1的第k期间的各期间中,向未与在第k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且与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连接的数据信号线,基于对在第(k+1)期间完成写入信号的图像元素在第(k+1)期间写入的信号,输出与最低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和与最大亮度灰度等级对应的信号的任一方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2个、与R、G、B、Y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两个地交替配置。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图像元素,将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3个、与R、G、B分别相对应的图像元素作为一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
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各列的图像元素中,与和图像元素的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和与和图像元素的另一侧相邻的数据信号线连接的图像元素各一个地交替配置。
CN2010800311388A 2009-07-17 2010-05-12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24733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9536 2009-07-17
JP2009-169536 2009-07-17
PCT/JP2010/058037 WO2011007613A1 (ja) 2009-07-17 2010-05-12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390A true CN102473390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44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11388A Pending CN102473390A (zh) 2009-07-17 2010-05-12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963912B2 (zh)
EP (1) EP2455932A4 (zh)
JP (1) JP5341191B2 (zh)
CN (1) CN102473390A (zh)
BR (1) BR112012000939A2 (zh)
RU (1) RU2494475C2 (zh)
WO (1) WO20110076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354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508409A (zh) * 2019-01-31 2020-08-0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5226B2 (en) 2008-12-09 2012-09-25 Spectral Applied Research Ltd. Multi-mode fiber optically coupling a radiation source module to a multi-focal confocal microscope
WO2011069261A1 (en) 2009-12-08 2011-06-16 Spectral Applied Research Inc. Imaging distal end of multimode fiber
JP2014215486A (ja) 2013-04-26 201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JP5992097B2 (ja) 2013-05-15 2016-09-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61595B1 (ko) * 2013-05-28 2020-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062776B1 (ko) * 2013-08-02 2020-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911390B2 (en) 2013-09-05 2018-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898809B2 (ja) * 2017-08-24 2021-07-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410857A (zh) * 2018-11-12 2019-03-0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跨压补偿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2287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6106062A (ja) * 2004-09-30 2006-04-20 Sharp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799080A (zh) * 2003-06-06 2006-07-05 克雷沃耶提公司 非标准子像素排列的液晶显示器底板布局和编址
CN1912721A (zh) * 2005-08-12 2007-02-1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JP2008026377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80158125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Ikuko Mor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086564A (ja) * 2007-10-03 2009-04-23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66074C1 (ru) * 1992-12-30 1996-08-27 Малое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ЭЛО" Активная отображающая матрица для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их экранов
JP3521432B2 (ja) * 1997-03-26 2004-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KR101032948B1 (ko) * 2004-04-19 2011-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401640B (zh) * 2004-11-12 2013-07-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JP2008064771A (ja) * 2004-12-27 2008-03-21 Sharp Corp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356616B2 (ja) * 2005-01-20 2009-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源回路の制御方法
US7586476B2 (en) * 2005-06-15 2009-09-08 Lg. Display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70043314A (ko) * 2005-10-21 2007-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60839B1 (ko) * 2005-11-02 2012-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289251B2 (en) * 2006-09-28 2012-10-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driver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08116556A (ja) * 2006-11-01 2008-05-22 Nec Electronic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そのデータ側駆動回路
US8232943B2 (en) * 2006-12-20 2012-07-31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374099B1 (ko) * 2007-03-20 2014-03-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2287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799080A (zh) * 2003-06-06 2006-07-05 克雷沃耶提公司 非标准子像素排列的液晶显示器底板布局和编址
JP2006106062A (ja) * 2004-09-30 2006-04-20 Sharp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912721A (zh) * 2005-08-12 2007-02-1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JP2008026377A (ja) * 2006-07-18 2008-02-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80158125A1 (en) * 2006-12-28 2008-07-03 Ikuko Mor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086564A (ja) * 2007-10-03 2009-04-23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354A (zh) * 2014-05-15 2014-08-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3985354B (zh) * 2014-05-15 2016-08-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508409A (zh) * 2019-01-31 2020-08-07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55932A1 (en) 2012-05-23
RU2494475C2 (ru) 2013-09-27
EP2455932A4 (en) 2013-05-22
RU2012100304A (ru) 2013-08-27
US20120127153A1 (en) 2012-05-24
JPWO2011007613A1 (ja) 2012-12-27
US8963912B2 (en) 2015-02-24
JP5341191B2 (ja) 2013-11-13
BR112012000939A2 (pt) 2019-09-24
WO2011007613A1 (ja)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390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138522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1884062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143014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782744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驱动方法
KR101341906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0489943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5419321B2 (ja) 表示装置
US20150138176A1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CN101276535B (zh) 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CN104062820A (zh) 一种hs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40050150A (ko) 표시 장치
CN101458904A (zh) 显示装置
CN101231404A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驱动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
CN100343730C (zh) 液晶显示器
CN101874265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13920956B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9196576B (zh) 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其的显示装置、其的驱动方法
KR102104976B1 (ko) 로우 리프레쉬 레이트 구동이 가능한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6652952A (zh) 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对其进行点反转驱动的方法
TWI415061B (zh) 電泳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US8890786B2 (en) Method of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440296C (zh) 平面显示装置
US1206792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KR2013002859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도트 인버전 구동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