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72541B -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2541B
CN102472541B CN201080034902.7A CN201080034902A CN102472541B CN 102472541 B CN102472541 B CN 102472541B CN 201080034902 A CN201080034902 A CN 201080034902A CN 102472541 B CN102472541 B CN 102472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oad
defrosting
group
heating
cool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49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2541A (zh
Inventor
矢崎圭
高野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2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25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6Defroster control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2Refrigeration systems for supermark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6Problems to be solv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up of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7Problems to be solv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op of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通过控制在店铺内设置的具有多个制冷循环的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时间,抑制用电负荷超过合同用电负荷的最大值。一家店铺内设置有多台制冷制热设备,每台该制冷制热设备均构成有使用了压缩机、减压装置、蒸发器的制冷循环,该运转管理装置对多个该制冷循环中的每个制冷循环的蒸发器的除霜进行控制,其从多个制冷循环中的每个制冷循环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结束时间和除霜结束后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降温运转时所需的用电负荷,以及所预测的店铺在每规定时间内的至少包括多个制冷循环的用电负荷的用电负荷,求出进行降温运转时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以使该合计预测用电负荷不超过由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上限值θA为目的,适当地变更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结束时间。

Description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设置在超市等店铺内的多个陈列柜、冷藏柜、冷冻柜及空调机等具有制冷循环的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时间进行控制,以免超过规定的最大负荷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超市等店铺中,通过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对设置在店铺内的陈列柜和空调机等具有制冷循环装置的多台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统一控制。制冷循环通常是将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及蒸发器连接成环状的循环。如果在进行制冷运转时蒸发器上结霜,则因为蒸发器的导热性下降而导致冷却效率下降。在空调机的制冷运转中,因为蒸发器在15°左右的温度下工作,比冷藏装置和冷冻装置温度高,所以很少结霜。但是,在制热运转中蒸发器在0°以下的温度下工作,所以会结霜。
目前,在对多台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除霜时,将该多台制冷制热设备分组,对每组进行除霜时机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这样通过对制冷制热设备进行分组来设定每组的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相比对每台制冷制热设备进行设定,能够省时省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16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除霜控制中,没有考虑到除霜之后为了使陈列柜内部再度冷却而进行恢复工作(降温运转(プルダウン))时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消費電力),例如,在被电力公司设定了用电负荷的上限值的店铺中,如果由该降温运转引起的用电负荷的增加与由店铺营业引起的用电负荷的增加一致,则有可能导致使用电负荷超过设定的上限值。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机的运转控制装置,能够进行用于实现考虑了降温运转时所增加的用电负荷的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转控制,以免超过规定的最大负荷。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一家店铺内设有多个构成有至少使用了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及蒸发器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制热设备,所述制冷制热设备构成为能够利用冷媒在所述蒸发器中蒸发时的吸热作用冷却被冷却物,该运转管理装置对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每一个制冷循环的所述蒸发器的除霜进行控制,所述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部,储存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每个制冷循环的除霜开始时刻或者除霜结束时刻,以及除霜结束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降温运转所需的用电负荷;用电负荷预测部,预测所述店铺的每规定时刻的至少包括多个所述制冷循环的用电负荷的用电负荷;除霜变更控制部,对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进行变更,以便在进行所述降温运转时,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预测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存储部储存的所述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相加得出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不超过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通过对每个制冷循环的除霜开始时刻或除霜结束时刻进行控制,能够进行在店铺的营业所消耗的预测用电负荷上考虑增加了除霜后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冷冻机的运转,因此,在被电力公司设定了用电负荷上限值的店铺中,能够抑制店铺的用电负荷与由于进行降温运转所引起的用电负荷之和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制冷循环的用电负荷也可以不被预测所适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当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超过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时,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将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一个制冷循环的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与其他所述制冷循环的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调换。
多个制冷循环根据所设置的设备和所使用的方式不同而用电负荷也各不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即使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超过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也能够通过在用电负荷各异的多个制冷循环之间调换除霜开始时刻或除霜结束时刻,抑制店铺营业所引起的实际用电负荷与进行降温运转所产生的用电负荷之和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存储部进一步将所述店铺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用电负荷按照每三十分钟来划分,并将所述每三十分钟的用电负荷的积分值作为过去的用电负荷来储存。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基于存储部所储存的过去的按照每三十分钟划分的用电负荷能够预测合计预测用电负荷,因此,能够预测更加详细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存储部储存与所述店铺的室温或外部气温及所述室温或外部气温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基于被测定的所述店铺的室温或外部气温和所述室温或外部气温的变化,以及所述存储部储存的与所述店铺的室温或外部气温及所述室温或外部气温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预测合计预测用电负荷时,能够考虑被测定的店铺的室温或外部气温及室温或外部气温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预测更准确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存储部储存与气候及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基于被测定的气候和所述气候的变化,以及所述存储部储存的与所述气候或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预测用电负荷时,能够考虑被测定的气候及气候的变化与被存储部储存的气候及气候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预测更准确的用电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存储部以最新预测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时为基准,储存有过去一年内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能够与过去一年的用电负荷数据作对照并参照,因此对用电负荷的预测更加准确。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以最新预测所述用电负荷时为基准,参照所述存储部储存的至少过去十天内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的平均值,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通过利用过去十天的用电负荷平均值预测合计预测用电负荷,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用电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以最新预测所述用电负荷时为基准,预测至少未来三小时的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由于能够至少预测到未来三小时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因此容易掌握用电负荷的变化倾向,并且容易进行除霜开始时刻和或除霜结束时刻的变更。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对于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的预测以最新预测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时为基准每一小时进行一次。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由于每一小时预测合计预测用电负荷,因此在气温突变和天气突变的情况下也能够修正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能够预测更准确的用电负荷。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计算部,获取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设备信息,计算出对应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组设定部,基于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设定多个所述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的一致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集合即组;组信息存储部,储存由所述组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组的至少包含用电负荷的组信息;除霜控制部,基于所述组信息存储部所储存的包含在所述组信息中的用电负荷,按照每一所述组,确定顺序并且对属于所述组的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除霜控制。
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运转管理装置计算出多个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基于该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设置多个作为除霜时间及除霜周期一致的制冷制热设备的集合的组。进一步,运转管理装置储存作为与设定的组相关的信息即除霜组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进行上述的组设定的结果,能够基于除霜组情报,在不同的时机对每个组的所属于该组的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除霜,从而能够防止制冷制热设备在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过大,进而防止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超过上限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一组再设定部,该第一组再设定部在属于所述组中的一组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在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为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组拆分并设定新组。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由组设定部设定的规定组所属的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运转管理装置将该规定组拆分并设定新组。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制热设备在进行降温运转时用电负荷过大,进而防止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超过上限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二组再设定部,该第二组再设定部在通过制冷配管连接在一个冷冻机制冷装置上的所有制冷制热设备只属于一组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组拆分并设定新组。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通过制冷配管与一个冷冻机连接的所有制冷制热设备只属于规定组的情况下,运转管理装置将该规定组拆分并设定新组。因此,能够防止因与一个冷冻机连接的所有制冷制热设备同时进行降温运转而使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过大,进而能够防止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超过上限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三组再设定部,该第三组再设定部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将所述组中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组结合而设定新组。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与各组分别对应的除霜周期中最小的除霜周期的时间内,如果所有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没有结束,则运转管理装置结合两个以上的组而设定新组。因此,能够防止属于多个组的制冷制热设备同时进行降温运转而使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过大,进而防止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超过上限值。
另外,在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中,优选使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进行以下两种工作中的至少一种工作的第四组再设定部,所述两种工作中的一种工作为:使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所属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分到其他组;所述两种工作中的另一种工作为:将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的所述时机和与其他组对应的所述时机进行调换。
根据本发明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达到峰值的时间段,如果存在进行降温运转的制冷制热设备所属的组,则运转管理装置进行在以下工作中进行任一种工作。一种工作为:使属于该组的制冷制热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分到其他组;另一种工作为:将在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达到峰值的时间段进行降温运转的制冷制热设备所属的组所对应的除霜时间段和其他组所对应的除霜时间段调换。因此,能够使店铺的总用电负荷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店铺的示意图。
图2为作为制冷制热设备的空调机的示意图。
图3为作为制冷制热设备的陈列柜的示意图。
图4为冷冻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伴随冷冻机的降温运转的负荷与制冷制热设备的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6为表示店铺一天的负荷变化的曲线图。
图7为除霜变更控制所需的数据表的示意图。
图8A为除霜变更控制在变更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B为变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A为表示除霜变更控制在变更前的状态的柱状图,图9B为表示变更后的状态的柱状图。
图10A为除霜变更控制在变更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B为变更过程的示意图,图10C为变更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A为表示除霜变更控制在变更前的状态的柱状图,图11B为表示变更过程的柱状图,图11C为表示变更后的状态的柱状图。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店铺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管理装置的构成图。
图14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进行分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店铺总的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店铺总的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方式和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其意图不在于将本发明限定在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店铺用制冷制热设备包括用于冷藏和冷冻的陈列柜,设置在厨房或后勤作业区(バックヤード)的冷藏柜、冷冻柜,店铺用空调机等。例如,以陈列柜为例,在室外或屋顶上配置具有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室外机组,在店内配置具有蒸发器和减压装置的室内机组。通常,多个室内机组通过制冷配管被设置成与该单一室外机组并联从而构成制冷循环。另外,在店铺中还设置有多个未图示的照明、加热炊具等消电设备。
第一实施方式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店铺10以超市为例,设置有作为室外机组的七台冷冻机12A~12G(以下,在没有必要对冷冻机12A~12G进行区分时简单表示为“冷冻机12”),以及分别与各冷冻机12连接的作为室内机组的制冷制热设备13,该制冷制热设备13分别设有一至四台。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制热设备13以设置在店铺10中的陈列柜13A~13C,13G以及空调机13D~13E为例进行说明。
各冷冻机12通过信号线15与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11连接。运转管理装置11进行如下管理:例如,对各陈列柜13A~13C,13G以及空调机13D~13E进行温度设定值的夜间用变更信号输出时刻的管理,以及对空调机的运转开始时刻、温度设定值、制冷或制热的切换信号的输出、照明的点亮时刻等的管理。另外,运转管理装置11具有存储部16、用电负荷预测部17、除霜变更控制部18,其中,存储部16储存各种设定时刻和用电负荷等,用电负荷预测部17对用电负荷进行预测,除霜变更控制部18在管理除霜开始时刻的同时,基于用电负荷预测部17所预测的用电负荷进行除霜开始时刻的变更和空调机的温度设定值的变更信号的输出等。
各冷冻机12与各制冷制热设备13通过制冷配管14A~14G(以下,在没有必要对制冷配管14A~14G进行区分时简单表示为“制冷配管1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四台冷冻机12A~12C,12G上分别连接有陈列柜13A~13C,13G,三台冷冻机12D~12E上分别连接有空调机13D~13E。由此,各冷冻机12、陈列柜13A~13C,13G以及空调机13D~13E分别通过信号线15由运转管理装置11进行管理。
如图2所示,作为制冷制热设备13的空调机13D~13F如下构成:设置有三台作为冷冻机12D~12E的室外机12D~12F,作为制冷制热设备13的空调机13D~13F分别通过制冷配管14D~14F与各室外机12D~12F连接,其中空调机13D~13F设有二至三台。然后,该室外机12D~12F和空调机13D~13F分别通过信号线15与运转管理装置11连接,并由运转管理装置11进行管理。
如图3所示,作为制冷制热设备13的陈列柜13A~13C,13G,其内部具有蒸发器21,利用风扇24使通过该蒸发器21冷却的空气在陈列柜13A~13C、13G内循环,从而能够使陈列柜13A~13C,13G中陈列的生鲜品和冷冻食品等商品处于合适的温度下。该蒸发器21设置在每一个陈列柜13A~13C,13G中,并且与设置在冷冻机12A~12C,12G中的压缩机20、冷凝器23及减压装置22通过冷媒配管14A~14C,14G呈环状连接,从而构成制冷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因陈列在陈列柜13A~13C,13G中的商品不同而被冷却的温度各不相同。例如,鲜鱼、精肉为-2℃~2℃,蔬菜水果为5℃~10℃,每日配送商品、乳制品、副食品为3℃~7℃,冷冻食品、冰淇淋为-18℃~-22℃左右。并且,各陈列柜13A~13C,13G因该制冷温度的不同而耗电有所差异。
在此,对制冷循环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制冷循环由各冷冻机12具有的压缩机20和冷凝器23以及构成制冷制热设备13的陈列柜13A~13C,13G及各空调机13D~13F具有的减压装置22和蒸发器21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4所示的制冷循环中,一个压缩机20上连接有四个蒸发器21,即四台制冷制热设备13。因此,在如图4所示的制冷循环中,将压缩机20、冷凝器23及减压装置22共用,存在对应于构成制冷制热设备13的陈列柜13A~13C,13G的制冷循环,即存在四组制冷循环。
在该制冷循环中,一启动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就从压缩机20排出被压缩机20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入冷凝器23被冷却。被冷却的冷媒处于气液混合状态,经由减压装置22流入各蒸发器21内。在减压装置22中,冷媒由于被减压而绝热膨胀,从而温度下降,进一步在蒸发器21中蒸发,使得气化热被周围吸收,由此进行制冷制热设备13内部的冷却。在该蒸发器21中气化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在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中循环。
以下,对制冷制热设备13具有的蒸发器21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蒸发器21处于被冷却的状态。如果在制冷制热设备13内循环的空气与该被冷却的蒸发器21接触,则空气中的水分在蒸发器21的表面上冷凝而结霜。由于霜的热传导率低,因此,如果在蒸发器21上结霜的状态下继续运转,导致使冷却效率下降。因此,在制冷制热设备13中有必要对附着在蒸发器12上的霜进行清除作业。该清除作业是通过使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的运转停止并使蒸发器21的冷却停止而进行的。此时,可以通过使风扇24的运转持续,使风继续吹到蒸发器21,由此提高除霜效率。此外,可以通过在蒸发器21上设置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未图示),来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除霜结束后,再次开启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的运转。
在此,参照图5说明除霜结束后的制冷制热设备13的温度变化和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的用电负荷。为了除霜而将冷冻机12的运转停止(OFF),虽然冷冻机12的用电负荷下降,但是制冷制热设备13的温度上升。该冷冻机12的停机时间被设定为三十分钟。然后,在除霜结束之后,为了使制冷制热设备13内的上升的温度下降,再次开启冷冻机12的压缩机20的运转(ON)。因为此时的冷冻机12的运转以最大输出功率进行(以下,称之为“降温运转”),所以用电负荷大幅增加。此后,制冷制热设备13内的温度下降,当接近设定的温度时,控制其保持在恒定温度,与此同步地,用电负荷也会反复上升和下降。该除霜每隔一定时间反复进行。
下面,参照图6说明作为店铺的超市10的总用电负荷。图6为举例表示普通超市的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该曲线中,在超市开始营业时间9点过后的附近出现第一次高峰M1。这是为了营业而开始运转各种设备而引起的。此后,用电负荷暂时下降,但是在14点到15点之间出现第二次高峰M2。这是因为14点到15点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所以为了保持需要冷却的商品的温度,冷冻机等的运转变得频繁。此后,用电负荷会再次暂时下降,但是18点左右用电负荷再次上升,出现第三次高峰M3。这是因为顾客的出入频繁,需要进行冷却。之后,随着营业结束时间(21点)越来越近,用电负荷下降。需要说明的是,该图中的θA是与电力公司签约的最大负荷,如果超过该值,则存在因断路器工作而停电的危险。需要说明的是,该曲线图为超市的一个例子,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不局限于此,出现高峰的次数可以有增有减。
下面,参照图5和图6说明冷冻机12的用电负荷和超市10的用电负荷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陈列柜13所具有的蒸发器21需要除霜,进行该除霜作业之后,必然会进行为了制冷而使冷冻机12的用电负荷骤然上升的降温运转。此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七台冷冻机12,如果这七台中的多台在同一时间段进行降温运转,则超市的用电负荷会骤然上升。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超市10的用电负荷也出现波动,如果该用电负荷的高峰(M1~M3)与冷冻机12的降温运转重叠,则超市的用电负荷骤然上升,有时发生如图6的M0所示那样超过与电力公司签约的用电负荷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考虑预先将除霜时间和用电负荷的高峰时间错开,图6的曲线图只是用电负荷的一个例子,并非一定按照该曲线变化,有时高峰时间根据气温或者顾客数量会有变化。因此,很难对应每天的用电负荷而逐一变更除霜时间。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运转管理装置11中,通过除霜变更控制部18对除霜开始时刻进行变更管理。
首先,说明除霜开始时刻的变更控制所需的数据。如图7所示的数据包括:作为除霜变更控制所需的数据预先储存在存储部16中的冷冻机12的相关数据以及超市10的用电负荷等相关数据。此时,储存在存储部16的数据有:各冷冻机12A~12G的除霜周期C、除霜时间t、降温运转时间Pt、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P、变更方向、过去的用电负荷、过去的气温及天气变化等。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冷冻机的数据进行具体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七台冷冻机12,因此储存有该七台冷冻机12A~12G的数据。除霜周期C是各冷冻机12以多长时间为周期进行除霜的数据,根据与各冷冻机12连接的制冷制热设备13的使用形式和除霜的必要性,除霜周期也不同,大致为三小时至五小时。除霜时间t为进行除霜的时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所有的冷冻机12的除霜时间t设定为三十分钟。降温运转时间Pt为进行降温运转的时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所有的冷冻机的降温运转时间Pt设定为三十分钟。
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P是冷冻机12A~12G在进行降温运转时所消耗的电量,因各冷冻机12A~12G而异。变更方向根据制冷制热设备的优先程度而确定,该优先程度根据制冷制热设备13的种类,特别是根据陈列柜13A~13C,13G中陈列的商品而确定,需要总是冷却的生鲜商品等作为优先程度高的商品,将除霜开始时刻变更为提前,而冷冻商品和冷藏商品等即使冷却的效率被抑制也很难影响商品的品质,所以将其作为优先程度低的商品,将除霜开始时刻变更为滞后。需要说明的是,当制冷制热设备13为空调机13D~13F时,也需要在考虑各空调机13D~13F的用电负荷和空调范围的基础上,设定适当的优先程度和变更方向。
然后,用电负荷预测部17基于这些储存在存储部16的数据计算出预测用电负荷A。如果根据当天的气温和天气情况对当时的预测用电负荷A进行修正,则能够预测更加详细的用电负荷,因此优选根据当天的气温和天气情况修正预测用电负荷A。关于预测用电负荷A的计算方法,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接着,对除霜开始时刻的变更进行说明。首先,说明用电负荷预测部17对用电负荷的预测。作为预测的前提,将一天二十四小时以三十分钟为单位进行划分,在存储部16储存过去每三十分钟的用电负荷。此时被储存的用电负荷是例如将用电负荷曲线化并将该用电负荷用三十分钟积分的值。另外,求出该被储存的用电负荷在一定期间的平均值,例如过去十天内同一时间的三十分钟的用电负荷的平均值,将该值作为用电负荷A。该预测进行一定时间,例如预测到未来三小时,预测用电负荷A是根据当天的气温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补正而确定的。该补正也能够利用存储部16所储存的数据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十天的气温平均值与当天的气温之差来判断,或者预先储存用电负荷随天气变化而产生的差异,由此能够补正用电负荷的平均值。并且,作为确定此时的补正值的数据,如果在存储部16中储存过去一年的用电负荷、气温及天气,则能够得到更加详细的补正值,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用电负荷。
然后,该预测用电负荷A加上存储部所储存的各冷冻机12A~12G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P,判断此时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在未来三小时内是否会超过与电力公司的契约的用电负荷θA。如果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超过签约的用电负荷θA,则参照变更优先程度(变更方向)确定变更除霜开始时刻的冷冻机。该变更基于用电负荷预测部17预测到未来三小时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来进行,为了能够进行对陈列柜内的商品最合适的运转,进而为了进行最合适的空调控制,对冷冻机12的运转进行适当的变更控制。
以下,参照图8~图11对该变更控制进行具体说明。图8A所示为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机进行的直到未来三小时的预测。预测时间T1~T6为在以三十分钟为单位划分的时间中除包含当前时间的三十分钟时间段以外的下一个时间段开始计算的时间。用电负荷预测值A1~A6为与每个预测时间T1~T6对应地表示的由过去十天内在同一时间的用电负荷平均值得出且从现在开始即将消耗的负荷。需要说明的是,该用电负荷预测值根据当天的气温和天气等来进行修正。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P表示各冷冻机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为预测用电负荷A1~A6加上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P(a~f)得到的值。“合同用电负荷(契約電力)为超过”用来判断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是否超过与电力公司签约的用电负荷θA。
变更(シフト)是基于是否超过该合同用电负荷的判断来进行的。即,如图8A和图9A所示,在预测时间T2和T3,由于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超过合同用电负荷,所以需要变更该时间段的除霜开始时刻。因此,如图8B和图9B所示,首先,在预测时间T2需要变更冷冻机12B、12C和12G中的任一个的除霜开始时刻。在此观察变更优先程度可知,冷冻机12B和12C的变更方向为向下,冷冻机12G的变更方向为向上。此时,虽然冷冻机12B和12C的变更到的预测时间T3超过合同用电负荷,但是冷冻机12G的变更到的预测时间T1没有超过合同用电负荷。因此,将冷冻机12G的除霜开始时刻变更至预测时间T1。
同样,在预测时间T3冷冻机12D的变更方向为向上,冷冻机12E的变更方向为向下。此时,如果将冷冻机12D变更至预测时间T2,则超过合同用电负荷,所以将冷冻机12E变更至预测时间T4。如上所述,直到未来三小时内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不会超过合同用电负荷θA。
以下,参照图10和图11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A虽然与图8A相同,但是根据预测的时间段不同,超市的用电负荷也不同(参照图6),所以超过合同用电负荷的预测时间也不相同。即,在如图10A和图11A所示的举例中,在预测时间T2和预测时间T6超过合同用电负荷。
此时的变更控制需要将预测时间T2的冷冻机12B、12C和12G变更到任一预测时间,但是,在对这些冷冻机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变更到的预测时间T1和T3的变更后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都超过合同用电负荷。此时,先将冷冻机12B向下变更。其次,因为预测时间T3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超过合同用电负荷,所以将冷冻机12E的除霜开始时刻变更到预测时间T4。由此,能够将各冷冻机的除霜开始时刻最小程度地变更。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也可变更冷冻机12C的除霜开始时刻。但是,如果变更冷冻机12G的除霜开始时间,则需要进一步变更冷冻机12A的除霜开始时刻,从而导致降低效率,因此不优选这种变更。这样一来可以适当地选择进行变更的冷冻机。
然后,在预测时间T6,因为冷冻机12F的变更方向为向上,所以变更至预测时间T5。此时,因为预测时间T5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由于冷冻机12F的变更而超过合同用电负荷,所以对冷冻机12D的除霜时间进行变更。此时,因为冷冻机12D的变更方向为向下,所以将冷冻机12D的除霜开始时刻变更到预测时间T6。即,此时等于将冷冻机12D和冷冻机12F的除霜开始时刻分别进行了交换。由此,直到未来三小时内,合计预测用电负荷AT不会超过合同用电负荷θA。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冷冻机为七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店铺面积变大,则需要设置多个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的组合,对各室外机组按照设定的周期重复进行除霜。该周期是基于室外机组的能力、冷冻和冷藏的差异及空调能力等而设定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重复对除霜开始时刻进行适当的变更,抑制超过合同用电负荷θA。此时,也可以考虑将冷冻机的除霜开始时刻变更两个或两个以上预测时间。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变更的优先程度,也可以设定能否进行数次变更。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除霜变更控制部通过对除霜开始时刻进行变更的方式来运转,但是,也可以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对除霜结束时刻进行变更的方式来运转。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预测各冷冻机的用电负荷,并抑制所预测的用电负荷超过合同用电负荷,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与各冷冻机连接的多个制冷制热设备的各种信息,对与其他冷冻机连接的制冷制热设备进行分组,从而谋求抑制用电负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情况是:设置三台冷冻机,并在各冷冻机上分别连接三台作为制冷制热设备的陈列柜。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店铺10A整体的大致构成图。图12所示的运转管理装置11A设置在超市等店铺10A中。该店铺10A具有运转管理装置11A、冷冻机12H~12J(以下有时统称为“冷冻机12”)及作为制冷制热设备的陈列柜13a~13i(以下有时统称为“陈列柜13”)。另外,在店铺10A中,除上述冷冻机12和陈列柜13以外,还设置有未图示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照明和加热炊具等耗电设备。
运转管理装置11A、冷冻机12及陈列柜13用信号线15连接。运转管理装置11A通过信号线15向冷冻机12和陈列柜13传送控制信号,从而对陈列柜13进行除霜等各种控制。
运转管理装置11A除了对各室内机组输出温度设定值的夜间用变更信号的时刻管理,以及空调的运转开始时刻、温度设定值、制冷或制热的切换信号的输出、照明的点亮时刻的管理等以外,还进行除霜时间(周期)的管理,并且进行店铺的总用电负荷的检测、除霜时间的变更、空调机的温度设定值的变更信号的输出等。图2为运转管理装置11A的构成图。图2所示的运转管理装置11A包括控制部25、存储部16及通信部27。
控制部25由例如CPU构成,控制运转管理装置11A所具有的各种功能。控制部25包括除霜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8、分组处理部29、组确认处理部30及除霜控制部31。
存储部16储存运转管理装置11A中用于控制等的各种信息。存储部16包括作为储存区域的设备信息部32、除霜组信息部33及历史信息部34。
通信部27与信号线15连接,该通信部27通过控制部25的控制,经由信号线15向冷冻机12及陈列柜13传送控制信号,或者,从冷冻机12和陈列柜13接收各种信号。
以下,对运转管理装置11A的工作进行说明,具体地说明设定多个在对陈列柜13进行除霜时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一致的陈列柜的集合即组的工作。
说明运转管理装置11A基于除霜周期和除霜时间进行的分组的工作。控制部25中的除霜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8获取储存在存储部16中的设备信息部32的设备信息。每一个陈列柜13都备有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包括对应的陈列柜的ID、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和设定温度、对应的陈列柜所连接的冷冻机的ID、对应的陈列柜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对应的陈列柜的收纳物(蔬菜、鱼、肉等)及设置地点等各种信息。
除霜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8基于所获取的设备信息计算出对应于该设备信息的各陈列柜13的除霜周期和一次除霜所需的时间(除霜时间)。例如,设备信息所包含的设定温度越低,除霜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8使除霜周期越短,使霜时间越长。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设备信息,也可以包含各陈列柜的除霜周期和除霜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霜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8直接获取各陈列柜的除霜周期和除霜时间。
控制部25中的分组处理部29进行分组的方式是将对应的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一致的陈列柜分为一组。
另外,分组处理部29不只是将对应的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一致的陈列柜分为一组,还可以将对应的除霜周期在规定范围内且除霜时间在规定范围内的陈列柜看作为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相同而分在一组。
基于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进行分组后,分组处理部29生成除霜组信息,该除霜组信息使设定的各组的ID、所属于该组的陈列柜的ID、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具有对应关系。而且,分组处理部29在存储部16中的除霜组信息部33中储存除霜组信息。
然后,控制部25中的组确认处理部30从设备信息获取所设定的每组的所属于该组的陈列柜在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接着,组确认处理部30计算出每组的所属于该组的陈列柜在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计算出的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是所属于对应的组的陈列柜在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
以下,说明基于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进行的第一分组工作。首先,进行如上所述的陈列柜的分组处理。此时,控制部25基于与各组分别对应的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生成除霜的时间表以免与各组分别对应的除霜时间段不重叠。
组确认处理部30获取店铺的总用电负荷到达高峰的时间段(用电高峰段)。在存储部16中的历史信息部34储存有过去店铺的总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历史信息,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该历史信息能够特定用电高峰段。
而且,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特定的用电高峰段和除霜时间表信息,判断在用电高峰段是否进行降温运转。所谓降温运转,是指在除霜的最后阶段为了使温度上升的陈列柜内部再次冷却而进行的恢复运转,耗电量比正常运转时大。
在用电高峰段发生降温运转时,组确认处理部30从所属于用电高峰时进行降温运转的组的各陈列柜的设备信息中,提取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而且,组确认处理部30计算出提取的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高峰时的组用电负荷)。
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历史信息获取处于用电高峰段的店铺的总用电负荷。
并且,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历史信息获取处于用电高峰段的前后的除霜时间段的店铺的总用电负荷。
再有,组确认处理部30将所属于在用电高峰段进行降温运转的组的全部或一部分陈列柜分到前后的除霜时间段的双方或一方所对应的组。
然后,组确认处理部30根据陈列柜所属的组的变更而生成除霜组信息。而且,组确认处理部30在除霜组信息部33储存所生成的除霜组信息。在对于变更后的每组的除霜控制结束之后,组的构成恢复到变更之前的组的构成。
图14为基于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进行的第一分组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5为店铺的总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第一例的示意图。在图14中,设定有最初的组35a~35f。如图15所示,在组35a~35f中,组35d在用电高峰段进行降温运转。
此时,如图14所示,所属于组35d的陈列柜13h与所属于组35c的陈列柜13g一同被分到与组35c具有相同的除霜时间段的新组36a。另外,所属于组35d的陈列柜13e与所属于组35e的陈列柜13f一同被分到与组35e具有相同的除霜时间段的新组36b。其结果,店铺的总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5B所示,在用电高峰段,店铺的总用电负荷变小,能够抑制超过合同用电负荷(θA)的危险的发生。
以下,说明基于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进行的第二分组工作。首先,与上述方式同样地对陈列柜进行分组处理。此时,控制部25基于与各组分别对应的除霜周期及除霜时间生成除霜时间表信息以免与各组分别对应的除霜时间段重叠。
组确认处理部30获取店铺的总用电负荷到达高峰的时间段(用电高峰段)。在存储部16中的历史信息部34储存有过去店铺的总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历史信息,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该信息能够特定用电高峰段。
另外,组确认处理部30从所属于在用电高峰段进行降温运转的组的各陈列柜的设备信息中,提取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而且,组确认处理部30计算出提取的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高峰时的组用电负荷)。
并且,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历史信息获取用电高峰段的店铺的总用电负荷。
此外,组确认处理部30基于历史信息计算出所属于在用电高峰段的前后的规定时刻内进行降温运转的组的各陈列柜在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高峰时的组用电负荷)。
再者,组确认处理部30判断是否存在比高峰时的组用电负荷低的高峰时以外的组用电负荷。
如果存在比高峰时的组用电负荷低的高峰时以外的组用电负荷,则组确认处理部30将高峰时组用电负荷所对应的组的除霜时间段与高峰时以外的最小的组用电负荷所对应的组的除霜时间段进行调换。
之后,组确认处理部30根据组的调换生成除霜组信息。而且,组确认处理部30在除霜组信息部33储存所生成的除霜组信息。在对于变更后的每组的除霜控制结束之后,组的构成恢复为变更之前的组的构成。
图16为店铺的总用电负荷随时间变化的第二例的示意图。在图16A中,组35c的用电负荷比在用电高峰段进行降温运转的组35d的用电负荷小,而且最小。此时,如图16B所示,将组35c所对应的除霜时间段和组35d所对应的除霜时间段进行调换,使处于用电高峰段的店铺的总用电负荷变小,从而能够抑制用电负荷超过合同用电负荷θA的危险的发生。
在根据上述顺序对陈列柜进行分组之后,控制部25中的除霜控制部31基于存储部16中的除霜组信息部33所储存的除霜组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对每组的所属于该组的陈列柜进行除霜控制。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运转管理装置11A进行的工作有:基于陈列柜的用电负荷进行分组,基于陈列柜和冷冻机的连接状态进行分组,基于各组的除霜时间的合计值进行分组以及基于店铺的总用电负荷进行分组,但是,也可以在上述工作中适当选择而进行。另外,所述分组顺序能够适当地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店铺(超市);11,11A:运转管理装置;12,12A~12G:冷冻机(室外机);13:制冷制热设备;13A~13C,13G:陈列柜;13D~13F:空调机;14A~14G:制冷配管;15:信号线;16:存储部;17:用电负荷预测部;18:除霜变更控制部;20:压缩机;21:蒸发器;22:减压装置;23:冷凝器;24:风扇;25:控制部;27:通信部;28:周期和时间计算部;29:分组处理部;30:组确认处理部;31:控制部;32:设备信息部;33:组信息部;34:历史信息部。

Claims (17)

1.一种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在一家店铺内设有多个构成有至少使用了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及蒸发器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制热设备,所述制冷制热设备构成为能够利用冷媒在所述蒸发器中蒸发时的吸热作用冷却被冷却物,该运转管理装置对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每一个制冷循环的所述蒸发器的除霜进行控制,所述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
存储部,储存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每个制冷循环的除霜开始时刻或者除霜结束时刻,以及除霜结束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降温运转所需的用电负荷;
用电负荷预测部,预测所述店铺的每规定时刻的至少包括多个所述制冷循环的用电负荷的用电负荷;
除霜变更控制部,对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进行变更,以便在进行所述降温运转时,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预测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存储部储存的所述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相加得出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不超过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
当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超过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时,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将多个所述制冷循环中的一个制冷循环的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与其他所述制冷循环的所述除霜开始时刻或者所述除霜结束时刻调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进一步将所述店铺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用电负荷按照每三十分钟来划分,并将所述每三十分钟的用电负荷的积分值作为过去的用电负荷来储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储存所述店铺的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以及与该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
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基于被测定的所述店铺的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及与该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的变化,以及所述存储部储存的所述店铺的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及与该室温和外部气温中的一个温度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储存与气候及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
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基于被测定的气候和所述气候的变化,以及所述存储部储存的与所述气候或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储存与气候及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
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基于被测定的气候和所述气候的变化,以及所述存储部储存的与所述气候或所述气候的变化对应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以最新预测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时为基准,储存有过去一年内的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以最新预测所述用电负荷时为基准,参照所述存储部储存的至少过去十天内每规定时刻的用电负荷的平均值,对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以最新预测所述用电负荷时为基准,预测至少未来三小时的所述每规定时刻的合计预测用电负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负荷预测部对于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的预测以最新预测所述合计预测用电负荷时为基准每一小时进行一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
计算部,获取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设备信息,计算出对应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
组设定部,基于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设定多个所述除霜时间和除霜周期一致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集合即组;
组信息存储部,储存由所述组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组的至少包含用电负荷的组信息;
除霜控制部,基于所述组信息存储部所储存的包含在所述组信息中的用电负荷,按照每一所述组,确定顺序并且对属于所述组的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除霜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一组再设定部,在属于多个所述组中的某一组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进行降温运转时的用电负荷的合计值为由所述店铺预先设定的用电负荷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组再设定将所述一组拆分并设定新组。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二组再设定部,该第二组再设定部在通过制冷配管连接在一个冷冻机制冷装置上的所有制冷制热设备只属于一组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组拆分并设定新组。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三组再设定部,该第三组再设定部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将所述组中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组结合而设定新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第三组再设定部,该第三组再设定部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所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除霜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将所述组中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组结合而设定新组。
15.如权利要求10,1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进行以下两种工作中的至少一种工作的第四组再设定部,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一种工作为:使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所属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分到其他组;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另一种工作为:将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的所述时机和与其他组对应的所述时机进行调换。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进行以下两种工作中的至少一种工作的第四组再设定部,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一种工作为:使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所属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分到其他组;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另一种工作为:将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的所述时机和与其他组对应的所述时机进行调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变更控制部具有进行以下两种工作中的至少一种工作的第四组再设定部,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一种工作为:使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所属的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分到其他组;
所述两种工作中的另一种工作为:将设置有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店铺中除所述制冷制热设备以外的设备的用电负荷与所述制冷制热设备的用电负荷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组的所述时机和与其他组对应的所述时机进行调换。
CN201080034902.7A 2009-08-07 2010-08-06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2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4695 2009-08-07
JP2009-184695 2009-08-07
JP2010-166186 2010-07-23
JP2010166186A JP2011052952A (ja) 2009-08-07 2010-07-23 冷凍機の運転管理装置
PCT/JP2010/063378 WO2011016551A1 (ja) 2009-08-07 2010-08-06 冷凍機の運転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2541A CN102472541A (zh) 2012-05-23
CN102472541B true CN102472541B (zh) 2014-10-08

Family

ID=4354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49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2541B (zh) 2009-08-07 2010-08-06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95365B2 (zh)
JP (1) JP2011052952A (zh)
CN (1) CN102472541B (zh)
WO (1) WO2011016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1191B2 (en) 2009-09-30 2011-09-06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JP5914815B2 (ja) * 2012-01-31 2016-05-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
JP5899484B2 (ja) * 2012-03-21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暖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暖房システム
JP5938744B2 (ja) * 2012-04-25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式暖房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暖房システム
JP2013228921A (ja) * 2012-04-26 2013-11-07 Jtekt Corp 物の生産に関わる設備の制御装置
JP5906944B2 (ja) * 2012-05-25 2016-04-2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デマンド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マンド制御方法
JP2014070872A (ja) * 2012-10-02 2014-04-21 Nakano Refrigerators Co Ltd 除霜制御装置及び除霜制御方法
JP6011290B2 (ja) * 2012-12-05 2016-10-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システム
JP5874622B2 (ja) * 2012-12-12 2016-03-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5717802B2 (ja) 2013-07-03 2015-05-1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機械の制御装置
US20150234409A1 (en) * 2014-02-18 2015-08-20 Powerit Solutions, Llc System for analyzing opportunities for power demand control
WO2016046991A1 (ja) * 2014-09-26 2016-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冷凍複合設備
EP3203167B1 (en) * 2014-09-29 2021-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ower amount management device for cooling system
JP6385287B2 (ja) * 2015-01-22 2018-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6153711A (ja) * 2015-02-20 2016-08-25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冷却対象制御システム、冷却対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75659B2 (ja) * 2015-03-31 2017-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管理装置、空調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04136A (zh) * 2015-07-20 2015-10-2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电冰箱错峰调参控制系统及其用电负荷预测管理方法
JP2017180989A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サンデン・リテ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連携制御システム
JP2018025365A (ja) * 2016-08-10 2018-02-15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フロスト制御システム
WO2018047238A1 (ja) * 2016-09-06 2018-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062719B (zh) * 2017-04-12 2019-11-01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腔独立除霜控制方法及系统
AU2017422574B2 (en) * 2017-07-05 2020-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eration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10243061B (zh) * 2019-06-20 2021-09-2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55695B2 (en) * 2019-12-16 2022-09-2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electricity demand
JP7575936B2 (ja) 2020-12-21 2024-10-3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システム
CN113483510B (zh) * 2021-07-20 2022-11-08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启停控制方法
CN114576882B (zh) * 2022-03-07 2023-07-21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除霜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10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请求控制装置以及消耗功率预测方法与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48839B2 (ja) * 1994-05-12 2000-06-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ショーケースなどの運転制御装置
JPH11281176A (ja) * 1998-03-27 1999-10-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JP4346584B2 (ja) * 2004-08-12 2009-10-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マンド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36177B2 (ja) * 2006-11-17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US8365541B2 (en) * 2010-11-04 2013-02-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evaporator fan power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defrost cycle for a refrigerator applian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410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请求控制装置以及消耗功率预测方法与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95365B2 (en) 2014-04-15
CN102472541A (zh) 2012-05-23
WO2011016551A1 (ja) 2011-02-10
JP2011052952A (ja) 2011-03-17
US20120204582A1 (en)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2541B (zh) 冷冻机的运转管理装置
JP4618304B2 (ja) 店舗用エネルギー機器運用システム
US20120042672A1 (e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apparatus, cool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program
CN102483274B (zh) 冷却管理装置
GB2568404A (en)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Yilmaz et al. Optimal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refrigerated storage buildings
CN111271920A (zh) 一种风冷冰箱化霜控制方法
JP5758663B2 (ja) 空調装置
JP6143585B2 (ja) ショーケース冷却装置
AU2013200420B2 (en) Energy-savings control system for showcases,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
CN103216983A (zh) 冷却系统
CN210569326U (zh) 一种具有电子膨胀阀的超市陈列柜制冷系统
CN110023695A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程序
US873311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reezing capacity of a variable-frequency freezing AC ice-water system
JP4435226B2 (ja) 冷凍装置
JP5980002B2 (ja) 冷凍・冷蔵システム
JP5914815B2 (ja) 制御システム
Tassou et al. Reduction of refrig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food retailing
Kauffeld Current and Future Carbon‐saving Options for Retail Refrigeration
EP2211125A1 (en) Pla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ld and for producing hot water to be supplied to one or more thermal users
CN104048476A (zh) 一种含有自动化霜系统的变频冰箱的变频控制方法
JP5990985B2 (ja) 冷凍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散水方法
Akdemir Energy consumption of an Experimental cold storage
CN1610812A (zh) 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工作方法
US852834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reezing capacity of a fixed-frequency AC ice-wat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