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71122A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1122A
CN102471122A CN2010800316409A CN201080031640A CN102471122A CN 102471122 A CN102471122 A CN 102471122A CN 2010800316409 A CN2010800316409 A CN 2010800316409A CN 201080031640 A CN201080031640 A CN 201080031640A CN 102471122 A CN102471122 A CN 102471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uide member
molten glass
molded bod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16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1122B (zh
Inventor
津田匡博
向井隆司
楢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71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1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1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4Forming tubes or rods by drawing from stationary or rotating tools or from forming nozz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熔融玻璃沿着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使熔融玻璃在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以及向下方拉长该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而进行成形,其中,设置供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引导构件,调节该引导构件与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

Description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高质量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一直以来公知有被称作熔融法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熔融法是如下一种方法,即,使熔融玻璃沿着朝向下方收敛的截面楔形的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并且使上述熔融玻璃在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一边冷却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一边向下方拉伸该玻璃带而成形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方案,即,为了抑制流下的熔融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宽度方向上收缩而在成形体的两侧面的左右两端附近设置梁状构件(ウエブ部材),并且设置与梁状构件交叉而且相对于梁状构件向下方倾斜的延长构件。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沿着梁状构件的表面流动,接着沿着延长构件的表面流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方案,即,为了抑制流下的熔融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宽度方向上收缩而在成形体的两侧面(表背面)的左右两端附近设置在成形体的下边缘与成形体表背一体地连结的引导壁,并且设置使两个边与引导壁的下端部的内壁和成形体的下边缘相接触固定的三角形状的鳍状突出体(フイン状突出体)。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与鳍状突出体相接触并润湿鳍状突出体,从而能够让使熔融玻璃向外方扩展的力起作用,能够抑制熔融玻璃向内侧收缩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314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3-55422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制造方法中,由于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所接触的梁状构件及延长构件相对于成形体的下边缘固定,因此存在有难以调节玻璃带的形状尺寸的情况。
同样地,在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中,由于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所接触的鳍状突出体相对于成形体的下边缘固定,因此存在有难以调节玻璃带的形状尺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带的形状尺寸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使熔融玻璃沿着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使熔融玻璃在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以及向下方拉长该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而进行成形,其中,
设置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引导构件,
调节该引导构件与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具有成形体,使沿着该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的熔融玻璃在该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向下方拉长借助上述成形体而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而进行成形;其中,
该玻璃板的制造装置还具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以能够调节该引导构件相对于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的位置和/或角度的方式支承该引导构件。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带的形状尺寸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局部剖切表示图1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表示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与熔融玻璃15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支承机构41的结构及动作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5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A是表示图10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11B是表示图10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1C是表示图10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主视图。
图11D是表示图10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8的其他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图12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俯视图。
图13B是表示图12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13C是表示图12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主视图。
图13D是表示图12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有:成形体11,其使沿着该成形体11的两侧面流下的熔融玻璃在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成形室12,其配置有成形体11;成形室开口13,其用于从成形室12向下方拉出利用成形体11而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成形室开口13由开口构件14形成。
成形体11例如由氧化铝材质、氧化锆材质等的耐火材料构成。成形体11具有朝向下方收敛的截面楔状的形状。在成形体11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熔融玻璃15的凹部16。在凹部16上连接有熔融玻璃供给管(未图示)。从该熔融玻璃供给管供给到凹部16内的熔融玻璃15从凹部16的上边缘(即,成形体11的上边缘)11a溢出,沿着成形体11的两侧面流下,在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11b正下方合流。
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11b处的两侧面所成的角度θ优选为15°~36°。当角度θ大于36°时,沿着两侧面流下的熔融玻璃的合流不稳定。特别是当成形平均厚度0.3mm以下的较薄的玻璃板时,需要较薄地拉长合流的熔融玻璃15,施加在合流的熔融玻璃15上的应力较大,因此当角度θ大于36°时,熔融玻璃15的合流非常混乱,难以进行成形。另外,当角度θ大于36°时,成形体11的横截面变小,成形体11的强度降低,因此有时成形体11蠕变变形。另一方面,当角度θ小于15°时,当在启动玻璃板的制造装置时对成形体11进行加热时,有时下边缘部11b因热应力而破损。
合流的熔融玻璃15成为板状的玻璃带15A。玻璃带15A被由驱动装置71驱动而旋转的一对辊17向下方拉长而进行成形。一对辊17在玻璃带15A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分别夹持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端部而向下方拉伸。另外,一对辊17还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多组。
成形后的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被切除,剩余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作为产品、即玻璃板进行供给。
成形室12设置在炉室18的内部。成形室12与炉室18被隔壁19分隔开来。隔壁19载置且固定在形成炉室18的炉壁20的底面上。隔壁19及炉壁20由耐火材料构成。
图3是局部剖切表示图1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在图3中,箭头F方向表示玻璃带15A的流动方向。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如图3所示,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具有引导壁31、引导构件32、支承机构41、温度调节构件61。
首先,说明引导壁31。
引导壁31例如由氧化铝材质、氧化锆材质、锆石材质等的耐火材料形成。引导壁31在成形体11的两侧面的左右两端附近分别从上边缘11a朝向下边缘11c延伸设置至中途。
沿着成形体11的侧面流下的熔融玻璃15扩展至左右两侧的引导壁31,在与左右两侧的引导壁31的内壁面31a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之后从左右两侧的引导壁31离开而流下。
在自然状态下,熔融玻璃15随着沿着成形体11的侧面流下,其流动宽度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缩窄。对此,通过设置引导壁31,流下的熔融玻璃15与引导壁31相接触并润湿引导壁31,因此能够抑制流动宽度缩小。
当引导壁31延伸设置至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时,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有产生沿着引导壁31的内壁面31a朝向下方的分流15B的倾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壁31未延伸设置至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因此能够抑制分流15B的产生。
根据成形体11的形状尺寸、熔融玻璃15的流量、粘性等适当地设定引导壁31的下边缘31b的位置。从引导壁31的下边缘31b到成形体11的侧面的规定部位39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L(其中,设距离L在引导壁31的下边缘31b位于比成形体11的侧面的规定部位39靠下侧的情况下为正,在引导壁31的下边缘31b位于比成形体11的侧面的规定部位39靠上侧的情况下为负)优选为-200mm~200mm,更优选为-10mm~5mm。在此,成形体11的侧面的规定部位39是指,成形体11的侧面中的、熔融玻璃15从下侧接触的区域的上边缘。当距离L大于200mm时,易于产生分流15B。当距离L小于-200mm时,由表面张力导致的流动的缩小宽度过大。
接着,说明引导构件32。
引导构件32由耐热性及耐腐蚀性好的材料、例如陶瓷或耐热合金形成。作为陶瓷,例如能够使用氧化铝材质或氧化锆材质等的耐火材料、氧化铝、氧化锆、锆石、氮化硅、碳化硅、氮化硼等。作为耐热合金,例如能够使用铁-铬合金、镍合金、钴合金等。
在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11b正下方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引导构件32。合流的熔融玻璃15扩展至左右两侧的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以与前端部33相接触的状态流下。在自然状态下,熔融玻璃15随着流下,其流动宽度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缩窄。对此,通过设置引导构件32,合流的熔融玻璃15与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相接触并润湿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因此能够抑制流动宽度缩小。
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S优选为30mm以下。当间隔S大于30mm时,在熔融玻璃15从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11b离开的同时,流动宽度大幅收缩。另外,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部11b只要能够改变其相对位置和/或角度,也可以互相接触。
图5是表示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与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引导构件32形成为纵长的平板状。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两侧面33a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因此,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不容易从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脱落。
在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上,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状的突起部34。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随着流下而朝向三角板状的突起部34的下端34a移动,在突起部34的下端34a附近从突起部34离开。
当未形成有突起部34时,有时与引导构件32相接触的熔融玻璃15在从引导构件32离开时沿着引导构件32的长边方向滑移。因此,熔融玻璃15的流动容易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34设为了三角板状,但是也可以是三角锥状。重点是只要突起部34为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的形状即可。
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表面也可以如图5所示具有供熔融玻璃15接触并润湿的第1区域35、和与第1区域35相比不容易被熔融玻璃15润湿的第2区域36。第1区域35设定在比第2区域36靠前端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与引导构件32相接触的熔融玻璃15沿着引导构件32的长边方向滑移,能够使熔融玻璃15的流动稳定。
作为形成润湿性不同的第1、第2区域35、36的方法,存在有在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润湿性比引导构件32低的薄膜的方法。例如,在氧化铝制的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表面的一部分上,涂布润湿性比氧化铝低的氮化硼浆料并使其干燥,形成润湿性低的薄膜。
作为其他方法,存在有在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润湿性比引导构件32高的薄膜的方法、将润湿性不同的两个构件连结起来的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对引导构件32的一部分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等。
作为其他润湿性高的材料,能够列举出铂,铂族合金、强化铂或强化铂合金等,作为润湿性低的材料,能够列举出氮化系陶瓷、氮化硅-氮化硼复合材料、金或含金合金、碳或石墨等碳系材料、氮化物-碳化物复合材料等。
如图3所示,引导构件32设为从炉壁20的开口部28插入成形室12内、不拆卸隔壁19或炉壁20就能够更换的结构。当拆卸隔壁19或炉壁20时,需要长时间停止玻璃板的制造。
引导构件32以能够调节其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位置和/或角度的方式被支承机构41支承。
接着,参照图3及图6说明支承机构41。
支承机构41是能够调节引导构件32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位置和/或角度地支承引导构件32的机构。支承机构41设置在炉壁20的开口部28附近。
例如,支承机构41由第1支承构件42和第2支承构件43构成,该第1支承构件42以能够使引导构件32的基端部37沿引导构件32的长边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引导构件32的基端部37,该第2支承构件43以能够使第1支承构件42相对于炉壁20沿铅垂方向及水平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承第1支承构件42。
第1支承构件42的材料并不特别受到限制,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在第1支承构件42上形成有直线状的引导孔44。在引导孔44内穿通有引导构件32的螺纹部38。在螺纹部38上螺母固定有第1支承构件42。
第2支承构件43的材料并不特别受到限制,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第2支承构件43形成为L字状,为一体形成了水平板部46与铅垂板部47的结构。
在水平板部46上形成有轴支承孔48和以轴支承孔48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凸轮孔49。在轴支承孔48及凸轮孔49内分别穿通有固定在炉壁20上的螺纹部。在这些螺纹部上螺母固定有水平板部46。
在铅垂板部47上形成有轴支承孔51和以轴支承孔5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凸轮孔52。在轴支承孔51及凸轮孔52内穿通有突出设置在第1支承构件42上的螺纹部。在这些螺纹部上螺母固定有铅垂板部47。
在设为上述结构的支承机构41中,手动松开各个螺母,使第1支承构件42相对于炉壁20沿水平方向及铅垂方向转动并调节角度。另外,使第2支承构件43相对于第1支承构件42滑动并调节位置。由此,能够调节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在调节后,拧紧各个螺母,固定位置和/或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手动调节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利用液压缸、气缸、电动机等致动器76(参照图2)驱动支承机构41,自动调节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
接着,说明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的调节。
调节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使得成形后的玻璃带15A成为期望的形状尺寸。左右的引导构件32、32的调节既可以对称进行也可以不对称进行。
例如,根据从成形后的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取出的玻璃板的平均厚度,进行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的调节。当熔融玻璃15的流量恒定时,玻璃板的平均厚度越薄,越需要更薄地拉长合流的熔融玻璃15,施加在合流的熔融玻璃15上的应力越大。因此,玻璃板的平均厚度越薄,越使左右两侧的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向内侧移动,以能够可靠地支承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
另外,当在成形后的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端部沿着长边方向形成有纵向褶皱时,使与该宽度方向端部相接触的引导构件32沿铅垂方向转动,调节角度。由此,能够调节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内的流动,能够避免之后的纵向褶皱的形成。
而且,当成形后的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端部翘曲时,使与该宽度方向端部相接触的引导构件32沿水平方向转动,调节角度。由此,能够调节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能够避免之后的翘曲的产生。
另外,通过重复进行引导构件32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位置和/或角度的调节及在调节后所制造的玻璃板的形状尺寸的测量,能够使所制造的玻璃板的成为期望的形状尺寸。利用测量装置77(参照图2)测量在调节后所制造的玻璃板的形状尺寸。
另外,测量装置77可以与控制装置73相连接。在该情况下,当控制装置73从测量装置77接收测量结果时,为了之后制造出的玻璃板成为期望的形状尺寸,利用致动器76驱动支承机构41,进行引导构件32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位置和/或角度的调节。
但是,引导构件32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适当位置和/或角度具有根据成形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的倾向。玻璃板的平均厚度越薄,该倾向越明显,特别是当玻璃板的平均厚度为0.3mm以下时,玻璃板的刚性降低,因此该倾向非常明显。
在此,成形条件是指成形玻璃板的条件,例如除了玻璃板的组成、平均厚度、向下方拉伸玻璃带15A的力、玻璃带15A的输送速度、温度分布、宽度方向端部的厚度等,还包括构成玻璃板的制造装置的构成零件(成形体11、隔壁19、发热体等)的状态。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引导构件32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能够容易地应对成形条件的改变,能够获得期望的形状尺寸的玻璃板。该效果在玻璃板的平均厚度为0.3mm以下时非常明显。而且,该效果在引导壁31未延伸设置至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时非常明显。
接着,说明温度调节构件61。
温度调节构件61是调节引导构件32的温度的构件。通过调节引导构件32的温度,能够调节与引导构件32相接触的熔融玻璃15的温度分布、粘度分布(甚至形状尺寸)。
作为对引导构件32进行加热的构件,存在有埋设在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的内部的内部加热器和从外侧对引导构件32的基端部37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器。当使用内部加热器时,能够高效地对前端部33进行加热。当使用外部加热器时,更换、修理较容易。当使用外部加热器时,引导构件32的材质期望导热率较大的材质。
作为对引导构件32进行冷却的构件,存在有使制冷剂向引导构件32的内部流入的制冷剂供给装置、从外侧向引导构件32的基端部37吹刮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装置。当使制冷剂向内部流入时,能够高效地对引导构件32的前端部33进行冷却。当从外侧吹刮制冷剂时,更换、修理较容易。当从外侧吹刮制冷剂时,引导构件32的材质期望导热率较大的材质。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调节引导构件32相对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位置和/或角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带15A的形状。由此,能够容易地应对成形条件的改变,能够获得期望的形状尺寸的玻璃板。
图7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引导构件32A的前端部33A形成为朝向前端收敛的截面楔状。该情况也与图5的情况一样,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引导构件32A的前端部33A的两侧面33Aa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因此,与图5的情况一样,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难以从引导构件32A的前端部33A脱落。
在引导构件32A的前端部33A上,与图5所示的情况相同地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状的突起部34A。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随着流下而朝向三角锥状的突起部34A的下端34Aa移动,在突起部34A的下端34Aa附近从突起部34A离开。因此,与图5所示的情况一样,熔融玻璃15的流动易于变稳定。
引导构件32A的前端部33A的表面也可以与图5所示的情况一样,具有供熔融玻璃15接触润湿的第1区域35A和与第1区域35A相比难以被熔融玻璃15润湿的第2区域36A。由此,与图5所示的情况相同地能够抑制与引导构件32A相接触的熔融玻璃15沿着引导构件32A的长边方向滑移,能够使熔融玻璃15的流动稳定。
图8是表示图5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面在与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的前端面33Bb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因此,利用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能够抑制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使其宽度发生改变的情况。
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使其宽度发生改变时,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形状尺寸变得不规则,因此有时在玻璃带15A的宽度方向端部被一对辊17夹持时玻璃带15A发生断裂。
从玻璃带15A的流动方向F观察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时的该前端面33Bb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曲面。换言之,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的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成为圆弧状的凹曲面。由此,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难以从前端面33Bb脱落。
另外,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也可以是平面。在该情况下,熔融玻璃15也比较难以从前端面33Bb脱落。
当从玻璃带15A的流动方向F观察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时的该前端面33Bb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凸曲面时,在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容易从前端面33Bb打滑脱落。
图9是表示图8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在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图8所示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面33Bb上一体形成有凸部81,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凸部81的两侧面81a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因此,与图5所示的情况一样,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难以从凸部81脱落。
在凸部81上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状的突起部34B。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随着流下而朝向三角板状的突起部34B的下端34Ba移动,在突起部34B的下端34Ba附近从突起部34B离开。因此,熔融玻璃15的流动易于变稳定。
另外,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34B设为了三角板状,但是也可以是三角锥状。重点是只要突起部34B为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的形状即可。
图10是表示图8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1A~图11D是表示图10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图,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1C是主视图,图11D是立体图。
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图8所示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上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状的突起部34C。该突起部34C具有使前端面33Bb的形状沿前端面33Bb的长边方向延长的形状(剖视状态下为圆弧状的凹曲面)的侧面34Cb。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面在与该侧面34Cb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合流的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随着流下而朝向突起部34C的下端34Ca移动,在突起部34C的下端34Ca附近从突起部34C离开。因此,熔融玻璃15的流动易于变稳定。
图12是表示图8的其他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3A~图13D是表示图12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及其周边部的图,图13A是俯视图,图13B是局部剖面侧视图,图13C是主视图,图13D是立体图。
在图12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图8所示的引导构件32B的前端部33B上,除了图9的凸部81及图10的突起部34C以外还一体形成有突起部82。该突起部82在侧视时为三角形状,两边被接触固定在凸部81的下表面与突起部34C的侧面34Cb上。突起部82例如可以如图13D所示为三角板状,也可以为三角锥状。重点是只要突起部82为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状即可。
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该突起部82的两侧面82a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因此,当熔融玻璃15的流动混乱而欲使其宽度缩窄时,熔融玻璃15难以从突起部82脱落。另外,熔融玻璃15的宽度方向端部随着流下而朝向突起部34C的下端34Ca移动,在突起部34C的下端34Ca附近从突起部34C及突起部82离开。因此,熔融玻璃15的流动易于变稳定。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形及替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引导壁31从成形体11的上边缘11a朝向下边缘11c延伸设置至中途,但是若距离L在上述范围内,或者根据成形体11、引导壁31的形状的不同,也可以延伸设置至下边缘11c。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引导构件32、32A、32B沿长边方向一体形成,但是只要能够调节与成形体11的下边缘11c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就也可以沿长边方向分割为多个构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引导构件32、32A、32B的基端部37被支承在支承机构41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引导构件32、32A、32B的长边方向中央部被支承在支承机构41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支承机构41由第1支承构件42和第2支承构件43构成,但是也可以设为仅由任意一个支承构件构成。当支承机构41仅由第1支承构件42构成时,第1支承构件42固定在炉壁20上。当支承机构41仅由第2支承构件43构成时,第2支承构件43的铅垂板部47不经由第1支承构件42地以使引导构件32、32A、32B能够沿铅垂方向转动的方式直接支承引导构件32、32A、32B。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第1支承构件42以使引导构件32、32A、32B的基端部37能够沿引导构件32、32A、32B的长边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引导构件32、32A、32B的基端部37,但是此外(或者取代此)也可以设为以使引导构件32、32A、32B的基端部37能够沿与引导构件32、32A、32B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引导构件32、32A、32B的基端部37。
参照详细的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地能够施加各种变形、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本申请是基于2009年7月13日申请的日本特许出愿2009-164347的发明,作为参照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玻璃带的形状尺寸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1、成形体;11a、上边缘;11b、下边缘部;11c、下边缘;15、熔融玻璃;15A、玻璃带;32、引导构件;33、前端部;33a、侧面;33Bb、前端面;34、突起部;61、温度调节构件;81、凸部。

Claims (20)

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使熔融玻璃沿着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
使熔融玻璃在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以及
向下方拉长该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而进行成形,其中,
设置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的引导构件,
调节该引导构件与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的相对位置和/或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两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表面具有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接触而润湿的第1区域和与上述第1区域相比不容易被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润湿的第2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面在与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前端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从上述玻璃带的流动方向观察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面时的该前端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曲面或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面上设有凸部,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上述凸部的两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的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调节上述引导构件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成形体的两侧面的左右两端附近分别设置有从上边缘朝向下边缘延伸至中途的引导壁,
上述流下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在与上述成形体的侧面及上述引导壁的内壁面这两个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之后,在与上述成形体的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成形后的上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平均厚度为0.3mm以下。
1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具有成形体,使沿着该成形体的两侧面流下的熔融玻璃在该成形体的下边缘部正下方合流而一体化,向下方拉长借助上述成形体而一体化的板状的玻璃带而进行成形,其中,
该玻璃板的制造装置还具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接触,以能够调节该引导构件相对于上述成形体的下边缘的位置和/或角度的方式支承该引导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两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表面具有与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接触而润湿的第1区域和与上述第1区域相比不容易被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润湿的第2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面在与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的前端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从上述玻璃带的流动方向观察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面时的该前端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曲面或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在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面上设有凸部,
上述合流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与上述凸部的两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在上述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越往末梢端去越细的突起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玻璃板的制造装置还具有用于调节上述引导构件的温度的温度调节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在上述成形体的两侧面的左右两端附近分别设置有从该成形体的上边缘朝向该成形体的下边缘延伸至中途的引导壁,
上述流下的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在在与上述成形体的侧面及上述引导壁的内壁面这两个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之后,在与上述成形体的侧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流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成形后的上述玻璃带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平均厚度为0.3mm以下。
CN201080031640.9A 2009-07-13 2010-07-01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24711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4347 2009-07-13
JP2009-164347 2009-07-13
PCT/JP2010/061279 WO2011007681A1 (ja) 2009-07-13 2010-07-01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1122A true CN102471122A (zh) 2012-05-23
CN102471122B CN102471122B (zh) 2014-06-18

Family

ID=4344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1640.9A Active CN102471122B (zh) 2009-07-13 2010-07-01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93176B2 (zh)
EP (1) EP2455348A4 (zh)
JP (1) JP5614404B2 (zh)
KR (1) KR20120038968A (zh)
CN (1) CN102471122B (zh)
TW (1) TW201111301A (zh)
WO (1) WO201100768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658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01099A (zh) * 2014-10-06 2017-08-0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对熔融玻璃流进行改性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
CN113677636A (zh) * 2019-06-07 2021-11-19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制造装置以及玻璃板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59429U (zh) * 2011-03-31 2013-08-28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片材制造装置及成形体
JP5724552B2 (ja) * 2011-04-01 2015-05-2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薄板ガラス製造装置
US20130133370A1 (en) * 2011-11-28 2013-05-30 Olus Naili Boratav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adiative heat loss from a forming body in a glass forming process
JP6052624B2 (ja) * 2012-08-24 2016-12-2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板ガラス製造方法
US9512025B2 (en) 2014-05-15 2016-12-06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heat loss from edge directors
KR102377994B1 (ko) * 2014-09-30 2022-03-23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 리본을 형성하는, 압축 말단에서 커브를 갖는 아이소파이프 및 방법
JP6489783B2 (ja) * 2014-09-30 2019-03-27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装置
CN106795033B (zh) * 2014-10-07 2020-02-07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提高的强度的玻璃层压材料
JP2018534232A (ja) * 2015-11-20 2018-11-2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積層ガラスリボンおよび積層ガラスリボン形成装置
KR102490511B1 (ko) * 2017-04-28 2023-01-19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내부 가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에지 디렉터들
US11702355B2 (en) 2017-11-22 2023-07-18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including edge directors for forming glass ribbons
TWI802618B (zh) * 2017-11-29 2023-05-21 美商康寧公司 包括熱屏蔽的玻璃製造裝置及方法
KR102730589B1 (ko) * 2018-08-13 2024-11-14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판유리의 제조 장치, 및 판유리의 제조 장치에 사용되는 성형 부재
EP4161882A1 (en) * 2020-06-03 2023-04-12 Corning Incorporated Improved slot draw proces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1798A (en) * 1966-04-04 1969-06-24 Corning Glass Works Sheet glass edge control device
JPH05124827A (ja) * 1991-10-31 1993-05-21 Hoya Corp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20050183455A1 (en) * 2004-02-23 2005-08-25 Pitbladdo Richard B. Sheet width control for overflow downdraw sheet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261118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Cox Judy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pane of brittle material from a moving ribbon of the material
US20080264104A1 (en) * 2005-04-29 2008-10-30 Olus Naili Borata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glass sheet
CN101312918A (zh) * 2005-09-22 2008-11-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低水平翘曲的平坦玻璃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65307A (en) * 1923-12-26 1925-12-15 Libbey Owens Sheet Glass Co Drawing sheet glass
US3275429A (en) * 1965-09-29 1966-09-27 Javaux Gustave Glass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reciprocating roller
JPS63151633A (ja) 1986-12-15 1988-06-24 Hoya Corp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
US6889526B2 (en) * 2001-08-08 2005-05-10 Richard B. Pitbladdo Overflow downdrawn glass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224666B1 (ko) 2005-02-24 2013-01-21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 시트를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5113534B2 (ja) 2008-01-07 2013-01-09 Juki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1798A (en) * 1966-04-04 1969-06-24 Corning Glass Works Sheet glass edge control device
JPH05124827A (ja) * 1991-10-31 1993-05-21 Hoya Corp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20050183455A1 (en) * 2004-02-23 2005-08-25 Pitbladdo Richard B. Sheet width control for overflow downdraw sheet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264104A1 (en) * 2005-04-29 2008-10-30 Olus Naili Borata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glass sheet
US20060261118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Cox Judy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 pane of brittle material from a moving ribbon of the material
CN101312918A (zh) * 2005-09-22 2008-11-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低水平翘曲的平坦玻璃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658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3508658B (zh) * 2012-06-28 2016-05-11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01099A (zh) * 2014-10-06 2017-08-0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对熔融玻璃流进行改性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设备
CN113677636A (zh) * 2019-06-07 2021-11-19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制造装置以及玻璃板制造方法
CN113677636B (zh) * 2019-06-07 2025-02-18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制造装置以及玻璃板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1122B (zh) 2014-06-18
EP2455348A1 (en) 2012-05-23
US8393176B2 (en) 2013-03-12
KR20120038968A (ko) 2012-04-24
EP2455348A4 (en) 2013-10-30
WO2011007681A1 (ja) 2011-01-20
TW201111301A (en) 2011-04-01
US20120111060A1 (en) 2012-05-10
JP5614404B2 (ja) 2014-10-29
JPWO2011007681A1 (ja)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122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2471121B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4958894B2 (ja) ガラス系材料の平らなシー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4418485B (zh) 用于拉制玻璃带的方法
TWI393680B (zh) 使用改善端部支撐條件之等管下垂控制
JP4954093B2 (ja) ガラスシートの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471120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4193115B2 (ja) 板ガラス成形装置及び板ガラス成形方法
CN101125727B (zh) 超薄平板玻璃唇舌模具间隙分流法下拉成型装置
TW201245057A (en) Glass plate production method
JP4563391B2 (ja) 管又は棒を製造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1601781A (zh) 具有提高的边缘质量的玻璃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12279497B (zh) 制造玻璃带的设备和方法
JP4280977B2 (ja) 板ガラスの成形装置
JP2021501114A (ja) 薄いガラスリボンの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21505508A (ja) 薄いガラスシートの成形方法
JP7089515B2 (ja) 連続ガラスリボンを成形する成形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成形装置
CN115667161B (zh) 改进的槽拉工艺
JP4459531B2 (ja) ガラスロッド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11207720A (ja) 薄板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81107B2 (ja) 板ガラスの成形装置
JP4038751B2 (ja) 板ガラスの成形装置
KR102789277B1 (ko) 얇은 유리 시트를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4845961B (zh) 成形装置、具备这种成形装置的制造设备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