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6648A -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6648A CN102466648A CN2010105455556A CN201010545555A CN102466648A CN 102466648 A CN102466648 A CN 102466648A CN 2010105455556 A CN2010105455556 A CN 2010105455556A CN 201010545555 A CN201010545555 A CN 201010545555A CN 102466648 A CN102466648 A CN 1024666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y
- carrier tape
- signal processor
- chip components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至少包括:一X-ray检测装置,其具有一辐射光源及一信号处理器,其信号处理器是用以接收辐射光源所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载带,其穿设于辐射光源与信号处理器间,以供X-ray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而该载带具有至少一等间距排列的容置槽,以收容芯片元件;以及,一分析系统,电连接该信号处理器,用以分析芯片元件的品质;借此,于X-ray检测装置一可容许的检测区域内,一次检测多个载带上的芯片元件,而可提高检测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特别是指一种以自动化的方式检测芯片元件的缺陷,并可同时检测多个芯片元件,而大幅降低检测的工时,且载承该芯片元件的载带亦可回收再利用,则可达到环保的目的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按,现有X-ray检测芯片元件前,会先将制作完成的芯片元件载入检测载带上,并于载带上贴覆一膜将其封装,再开始进行X-ray检测,然现有的X-ray的光束检测范围有限,使得每一次仅可供一芯片元件检测,且该芯片元件检查方式是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芯片元件载入X-ray检测设备中,再以人工方式检视光检测仪器上的芯片元件,是否有缺陷并纪录缺陷的芯片元件,当检查完成后再以人工的方式将载带上的膜撕开将芯片元件取下,而使该载带无法再次利用。
且现有的检测方式,因一次仅能检测一芯片元件,而相当耗时;尔后,有些业者则采抽样的方式检查芯片元件,其虽节省工时但相对的风险亦增高许多,且X-ray检测设备具有辐射,无论是抽样检查或是更换检测的载带,替换人员则需频繁的进入X-ray检测设备房,长久下来,对人体亦是一种无形的迫害。
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是而,本案创作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有感于上述传统用品的不便,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于可以摒除现有装填测试片的诸多缺点,成功研发完成本案,并使本创作得以诞生,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检测多个载带上的芯片元件,而可提高检测的效率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至少包括:
一X-ray检测装置,其具有一辐射光源及一信号处理器,其信号处理器是用以接收辐射光源所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且该X-ray检测装置两侧是分别开设有一设计规划大小的入孔及出孔;
载带,其两端分别穿设于X-ray检测装置的入孔及出孔,并置于辐射光源与信号处理器间,以供X-ray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而该载带具有数个等间距排列的容置槽,用以收容芯片元件;以及,
一分析系统,电连接该信号处理器,用以分析该芯片元件的品质;
借此,于X-ray检测装置一可容许的检测区域内,一次检测多个载带上的芯片元件,而可提高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载带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
图5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输送装置 11 控制模组 12 传动机构 121 轴杆
122 定位件 20 X-ray检测装置 21 辐射光源 22 信号处理器
23 入孔 24 出孔 30 载带 31 容置槽
311 孔洞 32 孔 40 分析系统 50 芯片载入装置
60 自动分类装置 70 芯片元件 h 宽度
x 检测范围 100 于输送装置上配置载带
200 于载带的容置槽中置入芯片元件
300 设定容置槽的编号 400 进行芯片元件检测
500 进行芯片元件分类 600 回收载带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得到充分的了解,兹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包括:一输送装置10、一X-ray检测装置20、载带30及一分析系统40;其中,
该输送装置10,其具有一控制模组11及一传动机构12,其控制模组11电连接该传动机构12以控制其工作,而该传动机构12则设有一轴杆121及至少一定位件122。
该X-ray检测装置20,其一端连设该输送装置10,具有一辐射光源21及一信号处理器22,,其信号处理器22用以接收辐射光源21所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且于X-ray检测装置20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设计规划大小的入孔23及出孔24,以供载带30穿入及输出。
载带30,其一端绕设于输送装置10的轴杆121上,另一端则穿设X-ray检测装置20的入孔23至出孔24,并穿于辐射光源21与信号处理器22间,以供X-ray检测装置20进行检测,而该载带30具有至少一等间距排列的容置槽31,而本发明的图示则以三排等间距的容置槽31为主,但并不以此为限,以借助该容置槽31收容芯片元件70,且该容置槽31的排数可依客制需求增加或减少,但其总排数的宽度h需小于X-ray检测装置的可容许检测范围x的直径;而容置槽31中开设有一孔洞311,以便于吸取该芯片元件70,且载带30一端排设有数个孔32,以供输送装置10的定位件122插入该孔32内,而将载带30移动(卷动)。
该分析系统40,电连接该信号处理器22,用以分析芯片元件70品质。
实施时,本发明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于输送装置10及X-ray检测装置20间进一步设有一芯片载入装置50,使载带30输送至X-ray检测装置20前,于容置槽31中设置该芯片元件70,以供检测;且于分析系统40后端亦可进一步设有一自动分类装置60,用以将检测、分析过后的芯片元件70进行分类。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的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于输送装置上配置载带100:于输送装置10的轴杆121上装设一卷饶式载带30。
于载带的容置槽中置入芯片元件200:驱动输送装置10,使载带30沿芯片载入装置50工作,以便将芯片元件70载入于载带30的容置槽31中。
设定容置槽的编号300:如X-ray检测装置20的可容许检测(光束)区域为x,而载带于该检测区域x内的容置槽31(在此以3x3排容置槽为例,如图4所示),会于检测前,在分析系统中先将各位置的容置槽31编设一编号1、2、3...9,以便检测比对。
进行芯片元件检测400:将置入芯片元件70的载带30依预设路线穿设X-ray检测装置20的入孔23,至辐射光源21与信号处理器22间,借助辐射光源21以数个散射角度的X-射线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器22。
进行芯片元件分类500:将信号处理器22的检测值传送至分析系统40,并借助分析系统40就各位置的芯片元件70做检测分析,并将其检测结果指令传送至自动分类装置60,使载带30沿X-ray检测装置20的出孔24穿出后,则可进行分类作业;而其分类的方式:如检测结果为X(不良品)的编号有1、3、9,则其容置槽内的芯片元件为缺陷品;检测结果为0(不良品)的编号有2、4、5、6、7、8,则其容置槽内的芯片元件为优良品,而自动分类装置则会依编号的0、X结果将其内的芯片元件分送至销毁区、封装区或重制区等。
回收载带再利用600:当载带30内的芯片元件70检测完毕并进行分类后,该载带30是可重复再利用的卷绕于输送装置10的轴杆121上。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是具有下述的优点:
1.该载带10是可依客制需求设置至少一等间距排列的容置槽31,而可量产化,增加竞争力。
2.载带10于可容许检测范围x内设有数个容置槽31,并借助该分析系统40而可一次检测数个芯片元件70,则可降低检测工时并提升效率。
3.于X-ray检测装置20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设计规划大小的入孔23及出孔24,供载带30穿入及输出,使载带10可直接由X-ray检测装置20外输送至其内再输出,而可减少工作人员接触辐射,降低辐射感染率。
4.该载带30借助输送装置10输送至芯片载入装置50及X-ray检测装置20中,并借助分析系统40及自动分类装置60,将其自动分类,而这一连贯性的作业程序可使本发明达到一连续式自动检测,则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并可不停机的大量检测,进而增加生产率。
5.且本发明的载带30是可重复再利用,而达到一节能减碳的环保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熟悉该项技艺者所易于思及,再者,本发明申请前未曾公开,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发明申请。
Claims (6)
1.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一个X-ray检测装置,具有一个辐射光源及一个信号处理器,该信号处理器用以接收辐射光源所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且该X-ray检测装置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入孔及出孔;
载带,两端分别穿设于该X-ray检测装置的入孔及出孔,并置于辐射光源与信号处理器之间以供X-ray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而该载带具有数个等间距排列以收容芯片元件的容置槽;以及,
分析系统,电连接该信号处理器以分析芯片元件的品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载带的容置槽开设有吸取该芯片元件的孔洞,且载带一端排设有数个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X-ray检测装置前端进一步设有一个用以输送该载带得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具有一控制模组及一传动机构,而该控制模组电连接该传动机构以控制其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分析系统后端进一步设有一个自动分类装置,将分析过后的芯片元件进行分类。
5.一种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于输送装置上配置载带;
于载带的容置槽中置入芯片元件;
将X-ray检测装置的可检测区域内的容置槽,于分析系统中就各位置的容置槽设定一编号,以便检测比对;
将置入芯片元件的载带依预设路线穿设至X-ray检测装置的辐射光源与信号处理器间,借助辐射光源以数个散射角度的X-射线产生的能量输出信号传送至信号处理器;
信号处理器的检测值传送至分析系统,以借助该分析系统就各位置的芯片元件做检测分析,并将其检测结果指令传送至自动分类装置,进行分类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于芯片元件检测完毕并进行分类后,该载带重新装设于该输送装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55556A CN102466648A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55556A CN102466648A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6648A true CN102466648A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607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55556A Pending CN102466648A (zh) | 2010-11-16 | 2010-11-16 |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66648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8616A (ja) * | 1993-12-29 | 1995-08-01 |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 被検体検査装置 |
WO1997018462A1 (en) * | 1995-11-13 | 1997-05-2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concealed objects using multiple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
US5695043A (en) * | 1990-01-26 | 1997-12-09 |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objects for inspection |
CN1176625A (zh) * | 1995-02-28 | 1998-03-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输送引线框的方法和装置及用这种方法和装置的在线系统 |
JP2000039405A (ja) * | 1998-07-21 | 2000-02-08 | Hitachi Ltd | X線検査装置自動検査システムの搬送装置 |
CN2510449Y (zh) * | 2001-11-21 | 2002-09-11 | 广建鑫企业有限公司 | 被动元件输送机构 |
CN101655466A (zh) * | 2009-09-22 | 2010-02-24 | 江苏联众肠衣有限公司 | 一种异物在线检测仪 |
CN101706458A (zh) * | 2009-11-30 | 2010-05-12 | 中北大学 | 高分辨率印刷电路板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
2010
- 2010-11-16 CN CN2010105455556A patent/CN1024666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95043A (en) * | 1990-01-26 | 1997-12-09 |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objects for inspection |
JPH07198616A (ja) * | 1993-12-29 | 1995-08-01 |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 被検体検査装置 |
CN1176625A (zh) * | 1995-02-28 | 1998-03-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输送引线框的方法和装置及用这种方法和装置的在线系统 |
WO1997018462A1 (en) * | 1995-11-13 | 1997-05-2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concealed objects using multiple 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
JP2000039405A (ja) * | 1998-07-21 | 2000-02-08 | Hitachi Ltd | X線検査装置自動検査システムの搬送装置 |
CN2510449Y (zh) * | 2001-11-21 | 2002-09-11 | 广建鑫企业有限公司 | 被动元件输送机构 |
CN101655466A (zh) * | 2009-09-22 | 2010-02-24 | 江苏联众肠衣有限公司 | 一种异物在线检测仪 |
CN101706458A (zh) * | 2009-11-30 | 2010-05-12 | 中北大学 | 高分辨率印刷电路板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42350B (zh) | 锂电池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 |
CN106044261B (zh) | 双混料斗医用采血管识别及选取装置及包括它的备管机 | |
CN202120336U (zh) | 智能化行李安检和身份识别系统 | |
EP2194374A1 (en) | Examination apparatus | |
WO2017050009A1 (zh) | 安检通道以及安检装置 | |
EP2729829B1 (en) | Radionuclid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 |
CN104335051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5496472B2 (ja) | X線異物検出システム | |
CN105479014A (zh) | 自动打标检测装置 | |
US20080123808A1 (en) | Detector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a sealed nuclear storage container | |
CN113414136B (zh) | 存储介质销毁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2350863A (zh) | 凸印及大张产品质量检查联合机 | |
CN117805927A (zh) | 适用于边境的安全检测方法和安全检测系统 | |
CN102466648A (zh) | X-ray自动连续式检测设备 | |
CN104655605A (zh) | 基于检测卡的检测液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3639128A (zh) | 放射性物质检测分拣设备及方法 | |
CN110040304A (zh) | 一种hdmi尾插组装机构 | |
TW202346181A (zh) | 隨身行李檢查裝置 | |
CN205049759U (zh) | 安检通道以及安检装置 | |
JP3180313U (ja) | 検査システム | |
CN114747050A (zh) | 废旧或退役蓄电池处理厂和过程 | |
KR102290888B1 (ko) | 방사능 및 금속이물 검출 장치 | |
JP2014048177A (ja) | X線検査装置 | |
CN204705679U (zh) | 一种手机自动校验及视觉检测装置 | |
JP4250736B2 (ja) | 封緘有価証券類、封緘有価証券類作製方法、および製品保証検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