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4824A -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94824A CN102394824A CN201110345124XA CN201110345124A CN102394824A CN 102394824 A CN102394824 A CN 102394824A CN 201110345124X A CN201110345124X A CN 201110345124XA CN 201110345124 A CN201110345124 A CN 201110345124A CN 102394824 A CN102394824 A CN 1023948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cking
- stack
- port
- stacking system
- po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属于通信领域。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无法形成环路;当需要发送报文时,所述堆叠设备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所述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所述设备包括:绑定模块和发送器。本发明能够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的带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堆叠系统是指把多台堆叠设备组合在一起,以在逻辑上组成一台整体交换设备,堆叠系统的网络拓扑包括链形连接和环形连接,将两台堆叠设备按环形连接组合在一起形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能够形成环而产生广播风暴,为了避免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产生广播风暴,需要对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内形成的环进行破环处理。
例如,参见图1,堆叠设备SW_1包括堆叠端口A和B,堆叠设备SW_2包括堆叠端口0和1,堆叠设备SW_1的堆叠端口A与堆叠设备SW_2的堆叠端口1之间通过堆叠链路C相连,堆叠设备SW_1的堆叠端口B与堆叠设备SW_2的堆叠端口0之间通过堆叠链路D相连,如此使堆叠设备SW_1和SW_2组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且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上能够形成一个环;可以选择任一个堆叠链路,假设选择堆叠链路C,在堆叠链路C上设置阻塞点来对形成的环进行破环,该阻塞点可以阻塞堆叠设备SW_1和SW_2通过堆叠链路C传输的所有报文,如此堆叠设备SW_1和SW_2只能通过剩下的堆叠链路D来发送报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堆叠设备SW_1和SW_2只能通过堆叠链路D来发送报文,而不可以通过堆叠链路C来发送报文,如此有一条堆叠链路的带宽被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堆叠链路的带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
当所述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所述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
发送器,用于当所述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所述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在本发明中,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当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绑定的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如此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不需要在连接两个堆叠设备的一条堆叠链路上设置阻塞点,从而可以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堆叠链路的带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设置阻塞点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的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的逻辑架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
步骤102:当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该堆叠设备的逻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该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当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绑定的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如此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不需要在连接两个堆叠设备的一条堆叠链路上设置阻塞点,从而可以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堆叠链路的带宽。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其中,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后,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包括的每个堆叠设备可以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发送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组建成堆叠系统时,堆叠设备对组建的堆叠系统进行判断,如果判断出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执行步骤202;
具体地,当组建成堆叠系统时,堆叠设备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Hello)报文,并对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确定出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其中,堆叠设备包括两个堆叠端口,当组建成堆叠系统后堆叠系统中包括的每个堆叠设备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堆叠端口周期性地发送相同的问询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以及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如果堆叠设备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该堆叠设备确定出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都为同一个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并据此判断出组建的堆叠系统包括两台堆叠设备以及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堆叠设备记录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例如,参见图4,对于任意两个堆叠设备,称为第一堆叠设备和第二堆叠设备,第一堆叠设备包括堆叠端口0和1,第二堆叠设备包括堆叠端口a和b,将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0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a通过堆叠链路A相连,将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1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b通过堆叠链路B相连,如此将第一堆叠设备和第二堆叠设备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其中,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0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a在没有通过堆叠链路相连之前,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0的状态和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a的状态都为down(离线)状态,当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0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a通过堆叠链路A相连后,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0的状态和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a的状态都从down状态变为up(在线)状态;同样,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1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b在没有通过堆叠链路相连之前,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1的状态和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b的状态都为down状态,当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1与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b通过堆叠链路B相连后,第一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1的状态和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端口b的状态都从down状态变为up状态。
其中,将第一堆叠设备和第二堆叠设备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第一堆叠设备可以通过其包括的两个up状态的堆叠端口周期性地发送相同的问询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二堆叠设备,第一堆叠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包括的两个up状态的堆叠端口接收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二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第二堆叠设备可以通过其包括的两个up状态的堆叠端口周期性地发送相同的问询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一堆叠设备,第二堆叠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包括的两个up状态的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一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其中,如果第一堆叠设备通过其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第一堆叠设备可以确定出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为同一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并据此判断出当前堆叠系统包括两台堆叠设备以及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同样,如果第二堆叠设备通过其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第二堆叠设备可以确定出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为同一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并据此判断出当前堆叠系统包括两台堆叠设备以及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步骤202: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
具体地,堆叠设备分配一个存储空间,并将该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存储在逻辑端口中,如此实现了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
其中,对于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包括的两个堆叠设备,每个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得连接两个堆叠设备的两条堆叠链路在逻辑上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因此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上无法形成环路,避免产生广播风暴。
例如,对于第一堆叠设备,第一堆叠设备分配存储空间,并将分配的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C,其中,第一堆叠设备包括的堆叠端口0和1的端口号分别为0和1,第一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堆叠端口0的端口号0和堆叠端口1的端口号1存储在逻辑端口C中,如此第一堆叠设备实现了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0和1绑定成一个逻辑端口C。
同样,对于第二堆叠设备,第二堆叠设备分配存储空间,并将分配的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D,其中,第二堆叠设备包括的堆叠端口a和b的端口号分别为a和b,第二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堆叠端口a的端口号a和堆叠端口b的端口号b存储在逻辑端口D中,如此第二堆叠设备实现了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a和b绑定成一个逻辑端口D。
其中,参见图4,第一堆叠设备将两个堆叠端口0和1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C以及第二堆叠设备将两个堆叠端口a和b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D后,使得连接第一堆叠设备和第二堆叠设备的堆叠链路A和B绑定为一条逻辑链路E,如此使得由第一堆叠设备和第二堆叠设备组成的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上无法形成环路,避免产生广播风暴。
步骤203:堆叠设备通过绑定的逻辑端口发送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且该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具体地,堆叠设备获取该逻辑端口中存储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从获取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两个堆叠端口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通过选择的堆叠端口发送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
其中,堆叠设备可以根据该报文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IP地址,从两个堆叠端口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
例如,当第一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第一堆叠设备获取逻辑端口C中存储的堆叠端口的端口号0和1;从端口号0对应堆叠端口0和端口号1对应的堆叠端口1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假设为堆叠端口0,通过选择的堆叠端口0发送该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二堆叠设备。
同样,当第二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第二堆叠设备获取逻辑端口D中存储的堆叠端口的端口号a和b;从端口号a对应堆叠端口a和端口号b对应的堆叠端口b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假设为堆叠端口a,通过选择的堆叠端口a发送该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一堆叠设备。
进一步地,对于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该堆叠设备可以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一个堆叠端口接收到其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确定接收该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所在的逻辑端口,进一步确定出自身中没有除确定的逻辑端口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然后停止发送该广播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如此在逻辑层面上可以避免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形成环路,以及避免双机环形系统产生广播风暴。
例如,第一堆叠设备可以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一个堆叠端口接收到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二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假设接收该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为1,确定堆叠端口1所在的逻辑端口C,进一步确定出自身中没有除逻辑端口C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然后停止发送该广播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二堆叠设备。
同样,第二堆叠设备可以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一个堆叠端口接收到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一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假设接收该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为a,确定堆叠端口a所在的逻辑端口D,进一步确定出自身中没有除逻辑端口D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然后停止发送该广播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即第一堆叠设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后,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均周期性地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发送问询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以及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后,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该堆叠设备根据自身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对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
具体地,该堆叠设备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对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两者相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仍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如果两者不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如果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该堆叠设备将自身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其中,如果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监听出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执行如下步骤204。
步骤204:堆叠设备当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时,堆叠设备对逻辑端口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该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具体地,堆叠设备当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时,释放掉自身包括的逻辑端口占用的存储空间,如此实现对逻辑端口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该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例如,第一堆叠设备当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时,释放掉自身包括的逻辑端口C占用的存储空间,如此实现对逻辑端口C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逻辑端口C上的两个堆叠端口0和1;同样,第二堆叠设备当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时,释放掉自身包括的逻辑端口D占用的存储空间,如此实现对逻辑端口D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逻辑端口D上的两个堆叠端口a和b。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后,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该堆叠设备周期性地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发送问询报文给其邻居堆叠设备,以及通过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系统后,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该堆叠设备根据自身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对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
具体地,该堆叠设备通过其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其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对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两者不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仍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如果两者相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如果监听出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该堆叠设备将自身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其中,如果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的任一个堆叠设备监听出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返回步骤202开始执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堆叠设备将自身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无法形成环路,当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邻居堆叠设备。如此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不需要在连接两个堆叠设备的一条堆叠链路上设置阻塞点,从而可以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堆叠链路的带宽。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设备,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方法,所述设备包括:
绑定模块301,用于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
发送器302,用于当该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该逻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该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其中,绑定模块301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存储空间,将分配的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
存储单元,用于将该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存储在该逻辑端口中,以将该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该堆叠设备包括的堆叠端口接收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确定接收该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所在的逻辑端口,进一步确定出该堆叠设备中没有除确定的逻辑端口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并停止发送该广播报文给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其中,发送器302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逻辑端口中存储该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
选择单元,用于从获取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两个堆叠端口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选择的堆叠端口发送该报文给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组建成堆叠系统时,通过该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如果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判断出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记录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根据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对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
其中,监听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两个堆叠端口接收该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判断单元,用于对通过该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两者相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如果两者不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包括:
解绑定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对该堆叠设备中的逻辑端口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该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进一步地,解绑定模块,具体用于释放该堆叠设备中的逻辑端口占用的存储空间以恢复出绑定在该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当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绑定的辑端口发送该报文给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如此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不需要在连接两个堆叠设备的一条堆叠链路上设置阻塞点,从而可以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使用到全部堆叠链路的带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在逻辑层面无法形成环路;
当所述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所述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包括:
分配存储空间,将所述分配的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
将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存储在所述逻辑端口中,以将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确定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所在的逻辑端口,进一步确定出所述堆叠设备中没有除所述确定的逻辑端口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并停止发送所述广播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逻辑端口中存储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
从所述获取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两个堆叠端口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
通过所述选择的堆叠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之前,还包括:
当组建成堆叠系统时,通过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如果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判断出所述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对所述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对所述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包括:
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对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两者相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如果两者不同且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如果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监听出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对所述堆叠设备中的逻辑端口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所述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10.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当组建成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或监听出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时,将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使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无法形成环路;
发送器,用于当所述堆叠设备需要发送报文时,通过所述逻辑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所述报文为除问询报文以外的其他报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模块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分配存储空间,将所述分配的存储空间作为逻辑端口;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存储在所述逻辑端口中,以将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绑定为一个逻辑端口。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广播报文,确定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堆叠端口所在的逻辑端口,进一步确定出所述堆叠设备中没有除所述确定的逻辑端口以外的其他逻辑端口,并停止发送所述广播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逻辑端口中存储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获取的两个堆叠端口的端口号对应的两个堆叠端口中选择一个堆叠端口;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选择的堆叠端口发送所述报文给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组建成堆叠系统时,通过所述堆叠设备包括的两个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发送的问询报文,如果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相同,则判断出所述组建的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15.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根据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对所述当前堆叠系统进行实时监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所述堆叠设备的邻居堆叠设备周期性发送的问询报文;
判断单元,用于对通过所述两个堆叠端口接收的两个问询报文进行判断,如果两者相同且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如果两者不同且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所述当前堆叠系统由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将所述已记录的当前堆叠系统更新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解绑定模块,用于如果监听出所述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变为非双机环形堆叠系统,则对所述堆叠设备中的逻辑端口进行解绑定以恢复出绑定在所述逻辑端口上的两个堆叠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5124.XA CN102394824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45124.XA CN102394824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4824A true CN102394824A (zh) | 2012-03-28 |
CN102394824B CN102394824B (zh) | 2014-12-17 |
Family
ID=4586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4512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94824B (zh) | 2011-11-04 | 2011-11-04 |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9482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0218A (zh) * | 2013-04-28 | 2013-07-2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纵向堆叠组网中防止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601461A (zh) * | 2013-10-30 | 2015-05-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纵向智能弹性架构系统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4683130A (zh) * | 2013-11-28 | 2015-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9968A (en) * | 1997-07-30 | 1999-09-28 | Cisco Systems, Inc. | 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 |
US6519231B1 (en) * | 1999-01-12 | 2003-02-1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a spanning tree protocol for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a multi-link trunk |
CN1809022A (zh) * | 2005-01-17 | 2006-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
CN1878130A (zh) * | 2005-06-08 | 2006-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 |
CN101572626A (zh) * | 2009-06-01 | 2009-11-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逻辑口的配置方法和成员设备 |
-
2011
- 2011-11-04 CN CN201110345124.XA patent/CN10239482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9968A (en) * | 1997-07-30 | 1999-09-28 | Cisco Systems, Inc. | 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 |
US6519231B1 (en) * | 1999-01-12 | 2003-02-1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a spanning tree protocol for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having a multi-link trunk |
CN1809022A (zh) * | 2005-01-17 | 2006-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以太网设备堆叠方法及其系统 |
CN1878130A (zh) * | 2005-06-08 | 2006-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 |
CN101572626A (zh) * | 2009-06-01 | 2009-11-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堆叠逻辑口的配置方法和成员设备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0218A (zh) * | 2013-04-28 | 2013-07-2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纵向堆叠组网中防止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20218B (zh) * | 2013-04-28 | 2016-03-30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纵向堆叠组网中防止环路的方法和装置 |
US9584399B2 (en) | 2013-04-28 | 2017-02-28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Preventing a loop in a vertical stack network |
CN104601461A (zh) * | 2013-10-30 | 2015-05-06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纵向智能弹性架构系统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4601461B (zh) * | 2013-10-30 | 2018-02-0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纵向智能弹性架构系统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4683130A (zh) * | 2013-11-28 | 2015-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683130B (zh) * | 2013-11-28 | 2018-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堆叠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4824B (zh) | 2014-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67524B2 (en) | Method to check health of automatically discovered controllers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s) | |
US9712433B2 (en) | Maintaining and communicating nodal neighboring information | |
CN101313523B (zh) | 一种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路由策略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 |
US9154407B2 (en) | Maintained message delivery during routing domain migration | |
CN101605102B (zh) | 一种irf堆叠中的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 |
EP2652905B1 (en) | Increased communication opportunities with low-contact nod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 |
US10027574B2 (en) | Redundant pathways for network elements | |
US20180123957A1 (en) | Rou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node for wireless mesh network | |
CN103780480A (zh) | 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 |
CN102006184A (zh) | 堆叠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
JP2007235444A (ja) | 移動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US8705347B2 (en) | Method for electing ring manager of ring topology network, and node | |
EP2984874A2 (en) | Two-level rou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 manet network, network node and mobile network implementing thi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1771604B (zh) | 路由探测方法、系统以及中间路由装置 | |
CN109474970A (zh) |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路由方法 | |
CN103546559B (zh) | 数据分发方法和装置 | |
CN101483571B (zh) | 一种rrpp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2394824A (zh) | 一种在双机环形堆叠系统中发送报文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1808043B (zh) | 端口汇聚trunk成员业务报文转发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2710812B (zh) | 一种建立隧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nni接口网关 | |
JPWO2018047943A1 (ja) | 通信システム、エッジノード、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6231007A (zh) | 一种防止mac地址漂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377584A (zh) | Pim-sm中实现对dr冗余保护的方法 | |
US11451469B2 (en) | On-demand table and route update after a node failur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3441934A (zh) | 一种堆叠拓扑的学习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