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69431B -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9431B
CN102369431B CN201080014402.7A CN201080014402A CN102369431B CN 102369431 B CN102369431 B CN 102369431B CN 201080014402 A CN201080014402 A CN 201080014402A CN 102369431 B CN102369431 B CN 102369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hip
residual blood
blood
sensor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4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9431A (zh
Inventor
藤原雅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69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9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94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07Disposable laminated or multilayered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blood, pH-value of blood
    • A61B5/1405Devices for taking blood samples
    • A61B5/1411Devices for taking blood samples by percutaneous method, e.g. by lanc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68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 A61B5/148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or pH-value ;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or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99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negative pressure, other than vacuum extraction into a syringe by pulling on the piston rod or into pre-evacuated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13Ven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74Manufacture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or steps for blood sampl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58Strips for collecting blood, e.g. absorb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34Bladeless capillary blood sampling devices, i.e. devices for perforating the skin in order to obtain a blood sample but not using a blade, needle, canula, or lancet, e.g. by laser perforation, suction or pressurized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34Bladeless capillary blood sampling devices, i.e. devices for perforating the skin in order to obtain a blood sample but not using a blade, needle, canula, or lancet, e.g. by laser perforation, suction or pressurized fluids
    • A61B5/15136Bladeless capillary blood sampling devices, i.e. devices for perforating the skin in order to obtain a blood sample but not using a blade, needle, canula, or lancet, e.g. by laser perforation, suction or pressurized fluids by use of radiation, e.g. laser
    • A61B5/15138Bladeless capillary blood sampling devices, i.e. devices for perforating the skin in order to obtain a blood sample but not using a blade, needle, canula, or lancet, e.g. by laser perforation, suction or pressurized fluids by use of radiation, e.g. laser provided with means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user, e.g. to avoid laser light entering the eyes of a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7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integrated means for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28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introducing electrochemical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01N27/3271Ampe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s for analytes in body fluids, e.g. glucose in blood
    • G01N27/3272Test elements therefor, i.e. disposable laminated substrates with electrodes, reagent and cha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66Systems measuring a particular property of an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175Adjustment of penetration depth
    • A61B5/150183Depth adjustment mechanism using end caps moun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sampling device, i.e. the end-caps are adjustably positioned relative to the piercing device housing for example by rotating or screw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46Devices loaded with multiple lancets simultaneously, e.g. for serial firing without reloading, for example by use of stocking means.
    • A61B5/1514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tocking means, e.g. strip, roll, disc, cartridge, belt or tube
    • A61B5/15157Geometry of stocking means or arrangement of piercing elements therein
    • A61B5/15174Piercing elements stocked in the form of a stack or p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48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 G01N2035/1062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the transfer device for another function for testing the liquid while it is in the transfer de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00Assays, e.g. immunoassays or enzyme assays, involving carbohydr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01N35/1016Control of the volume dispensed or introduc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传感器芯片(11)具备:板状的基体(15);沿该基体(15)的厚度方向设置且供测定用的血液(3)流入的流入口(20);与该流入口(20)连通的供给路(21);设置在该供给路(21)上的检测电极(17、18、19),在基体(15)上设置有吸引剩余血液(3a)并积存该吸引的剩余血液(3a)的剩余血液积存部(25)。

Description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血糖值等的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对现有的传感器芯片和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血液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地测定血糖值,根据该血糖值注射胰岛素,而保持血糖值正常。为此,患者从指尖等采取少量的血液,利用该采取的血液检测血糖值。为了检测该血糖值,需要传感器芯片1(参照图43)。
传感器芯片1具有基体2、流入口4、供给路(未图示)、设置在该供给路4a中的检测电极4b、设在供给路4a的终端的空气孔4c。基体2具有大致长方形状且为板状。流入口4设置该基体2的一方的短边上且流入有测定用的血液3。供给路4a与该流入口4连通。检测电极4b设置在该供给路4a中。空气孔4c设在供给路4a的终端。
在使用该传感器芯片1的血液检查方法中,首先,如图44所示那样使穿刺器具5与手指6a等皮肤6抵接。在该状态下,按下穿刺器具5的穿刺按钮5a。通过穿刺按钮5a的按下,手指6a(皮肤6)被穿刺。然后,如图45所示,对被穿刺的手指6a(皮肤6)的周围施加压力而使血液3渗出。
接着,如图46所示,使用安装有传感器芯片1的测定器7测定血糖值。即,使传感器芯片1的流入口4与渗出的血液3相接。血液3经由供给路4a被引导向检测电极4b。测定被引导向检测电极4b的血液3的血糖值,其结果在显示部7a显示。然后,注射根据该血糖值决定的量的胰岛素。
在血糖值的测定中,为了防止血液3的不足引起的测定不良等,通常,使血液3渗出得多一些。其结果是,剩余血液3a未用于测定而残留在皮肤上。残留的剩余血液3a在卫生和安全方面都不优选放置不理。因此,需要如图47所示那样另外准备棉纸8a或清洗棉(未图示)等,使用该准备的棉纸8a或清洗棉8b擦去剩余血液3a。
作为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先行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0712号公报
然而,在这样的现有的方法中,需要进行以下这样的繁琐的作业。
即,为了擦去剩余血液3a,使用者必须拿着棉纸8a或清洗棉8b等行走。而且,使用者必须拿着附着有擦去后的剩余血液3a的棉纸8a或清洗棉8b等行走。这样,为了擦去剩余血液3a而拿着棉纸8a或清洗棉8b等行走对于使用者来说在卫生和安全方面都不优选,而且其处理繁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传感器芯片是分析生物体试料的成分的传感器芯片,具备板状的基体、流入口、供给路、检测电极、剩余血液积存部。流入口设在基体的一端且供分析用的生物体试料流入。供给路与流入口连通,导入生物体试料。检测电极设置于供给路,检测分析用的信号。剩余血液积存部设置在基体上,吸引并积存在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即剩余血液。
本发明的测定器是使用上述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具备框体、传感器插入部、连接器、测定电路部、显示部。传感器插入部供上述传感器芯片插入,且设置在框体的第一端部。连接器设置在传感器插入部。测定电路部与连接器连接。显示部与测定电路部的输出连接,显示在测定电路部测定的导入传感器芯片的生物体试料的分析数据的测定结果。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是使用上述传感器芯片的装置,具备框体、传感器插入部、穿刺机构、连接器、电路部、显示部。传感器插入部供上述传感器芯片插入,且设置于框体的一部分。穿刺机构设置在与传感器插入部对置的位置或传感器插入部附近的位置,对皮肤进行穿刺。连接器设在传感器插入部。电路部与连接器连接,进行生物体试料的分析。显示部与电路部的输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使用了图1的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的框图。
图7是表示将图1的传感器芯片安装在测定器上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D-D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剩余血液吸引用罩的俯视图。(b)是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罩的俯视图。(d)是间隔件的俯视图。(e)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上的剩余血液积存部的结构的分解俯视图。(a)是剩余血液吸引用罩的俯视图。(b)是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传感器芯片的剩余血液积存部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的传感器芯片的血液测定部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15是构成图12的传感器芯片的血液测定部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2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9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3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5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7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30是图29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血液检查装置的部件配置图。
图32是图31的血液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34是图33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36是图35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3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38是图37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3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罩的俯视图。(b)是间隔件的俯视图。(c)是基板的俯视图。
图40是图39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4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的分解俯视图。(a)是血液测定部的俯视图。(b)是剩余血液吸引构件的俯视图。
图42是图41的传感器芯片的俯视图。
图43是现有的传感器芯片的外观图。
图44是表示现有的穿刺器具的穿刺状态的图。
图45是表示使用现有的穿刺器具穿刺后榨出血液的情况的图。
图46是表示将渗出的血液点滴在安装于现有的测定器上的传感器芯片上的情况的图。
图47是表示现有的穿刺后的后续处理的情况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在图1、图2、图3中,传感器芯片11呈板状。并且,如图2、图3所示,传感器芯片11成为包括基板12、粘合在该基板12的上方的间隔件13、粘合在该间隔件13的上方的罩14的3层结构。即,板状的基板12、间隔件13和罩14形成基体15。
此外,如图1所示,传感器芯片11呈大致长方形,一方的短边16a侧呈半圆形。在基板12上铺设有检测电极17、18、19。检测电极17、18、19形成为朝向传感器芯片11的另一方的短边16b延伸,并且分别与连接端子17a、18a、19a连接。
在短边16a的前端设有测定用的血液3(参照图30、图43及图44)流入的流入口20。从该流入口20朝向另一方的短边16b方向设置有测定用的血液3的供给路(毛细管)21。
在供给路21的终端设有空气孔22。在供给路21上配置有构成检测部23的检测电极17、18、19。在检测部23上载置有试剂24(参照图5)。
试剂24通过在0.01~2.0wt%CMC水溶液中添加并溶解0.1~5.0U/传感器的PQQ-GDH、10~200mM的铁氰化钾、1~50mM的麦芽糖醇和20~200mM牛磺酸而调整试剂溶液,滴落在构成检测部23的检测电极17、18、19上并使其干燥而得到的。
在传感器芯片11的一方的长边16c侧(图1中的上方向)和另一方的长边16d侧(图1中的下方向)分别设置有剩余血液积存部25(参照图1、图3)。
剩余血液积存部25积存通过穿刺而流出皮肤表面的血液中的未用于血糖值测定而残留在皮肤表面上的剩余血液。并且,剩余血液积存部25具有供剩余血液3a流入的剩余血液流入口25a。剩余血液流入口25a与作为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空间连通。
此外,剩余血液积存部25与上述的供给路21同样形成微小间隙,利用毛细管现象使分析用的生物体试料即血液3流入。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容积为供给路21的容积的3倍以上。因此,在残留有比测定·分析所使用的血液多的剩余血液3a的情况下,仅通过使传感器芯片11侧面的剩余血液流入口25a与剩余血液3a接触,就能够容易地使全部的剩余血液3a可靠地流入并积存在剩余血液积存部25中。
此外,流入口20与剩余血液流入口25a分别设在不同的位置。即,流入口20设在传感器芯片11的短边16a(图1中的左侧)侧。另一方面,剩余血液流入口25a设在传感器芯片11的长边16c及16d(图1中的上下方向)侧。因此,在使测定用的血液3向流入口20流入时,测定用的血液3不会向剩余血液流入口25a流入。因此,即使是设有剩余血液流入口25a的传感器芯片11,也能够使适当量的血液3流入检测部23。
如以上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1具备剩余血液积存部25。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从流入口20使血液3流入而测定血糖值后,经由形成在传感器芯片11的长边16c或长边16d上的剩余血液流入口25a而将剩余血液3a积存在剩余血液积存部25内。由此,使用者不需要像以往那样拿着棉纸8a或清洗棉8b等行走。而且,使用者可以将吸引剩余血液3a而污染了的传感器芯片11直接丢弃。由此,剩余血液3a也可以与流入传感器芯片11内的测定用的血液3一起积存在传感器芯片11内,从而能够容易地将剩余血液3a也进行废弃处理。
此外,在传感器芯片11的长边16c、16d这双方设置(多个)剩余血液流入口25a。因此,从传感器芯片11的长边的任一侧都能够使剩余血液3a流入。
进而,该剩余血液流入口25a形成在间隔件13这一层,该间隔件13配置在构成基体15的3层的正中间。由此,使用者即使与分别配置在传感器芯片11的最上面、最下面的基板12及罩14接触,也不会发生一旦取入后的剩余血液3a向外部漏出或附着在手指等上而造成污染。
此外,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内表面进行了亲水性处理或由亲水性材料形成。此外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周边进行了疏水处理或由疏水材料形成。并且,剩余血液积存部25为了积存剩余血液3a而具有充分的容积。由此,能够防止通过毛细管现象一旦取入后的剩余血液3a从传感器芯片11的侧面流出的情况。由此,不需要用棉纸8a等包裹积存有剩余血液3a的使用后的传感器芯片11,可以将其直接丢弃。
图4(a)~图4(c)是分解了传感器芯片11的分解俯视图。图4(c)是构成传感器芯片11的基板12的俯视图。传感器芯片11为短边16a(图4(c)中的左侧)、短边16b(图4(c)中的右侧)的尺寸为约6mm,长边16c、16d的尺寸为约20mm的大致长方形(其中,短边16a也可以为半圆形。)。
基板12的材质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树脂系材料。基板12使用厚度尺寸为0.188mm(0.075mm~0.250mm的范围)的材料。在基板12的上表面通过溅射法或镀气法形成有导电层。并且,通过对导电层进行激光加工,从而一体地形成有检测电极17~19和从所述检测电极17~19分别导出的连接端子17a~19a。
图4(b)是构成传感器芯片11的间隔件13的俯视图。间隔件13为短边16e、16f的尺寸为约6mm且长边16g、16h的尺寸为约15mm的大致长方形(其中,短边16e也可以为半圆形)。由此,若将该间隔件13粘贴在基板12上,则约5mm宽的连接端子17a~19a在表面露出。
从间隔件13的短边16e的前端朝向短边16f形成有宽度为0.6mm、长度为2.4mm的狭缝13a。狭缝13a形成传感器芯片11的供给路21。供给路21的容积为0.14μL,能够以少的血液量测定血糖值。由此,血糖值测定不需要太多的血液,因此能够减轻对患者施加的负担。
此外,在间隔件13的两长边16g、16h侧(图4(b)中的上侧、下侧)分别设有长方形状的切入口13b。并且,通过将基板12和后述的罩14层叠,从而在传感器芯片11的两侧、即以基体15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的位置形成长方形状的剩余血液积存部25(参照图1)。间隔件13的材质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使用其厚度尺寸为0.100mm(0.050mm~0.125mm的范围)的材料。
图4(a)为构成传感器芯片11的罩14的俯视图。罩14为短边16j、16k(图4(a)中的左侧、右侧)的尺寸为约6mm且长边16m、16n(图4(a)中的上侧、下侧)的尺寸为约15mm的大致长方形(其中,短边16j也可以为半圆形)。由此,若将该罩14粘贴在间隔件13上,则在短边16k侧,约5mm宽的连接端子17a~19a在表面露出。
罩14在与形成于间隔件13上的狭缝13a的终端部分对应的位置具有直径0.05mm的空气孔22。罩14的材质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使用其厚度尺寸为0.075mm(0.050mm~0.125mm的范围)的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至少在与供给路21和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顶部对应的罩14的背面实施了亲水性处理。这是为了使通过毛细管现象向检测部23流入的血液3顺畅地流入。此外,对于剩余血液积存部25而言也是同样,为了使剩余血液3a顺畅地流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透明构件形成罩14的情况下,能够视觉确认剩余血液3a向剩余血液积存部25流入的情况。而且,通过该剩余血液积存部25内的剩余血液3a的有无,能够容易地确认传感器芯片11为使用前还是使用后。
图5表示上述的传感器芯片11的分解立体图。
由基板12、间隔件13及罩14构成传感器芯片11的基体15。由间隔件13的狭缝13a形成供给路21(参照图1或图6)。此外,由间隔件13的切入口13b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25。
图6是表示安装有传感器芯片11而测定血糖值的测定器31的结构的框图。在图6中,在框体32的一方的端部设有供传感器芯片11插入的传感器插入部33。
在传感器插入部33的进深部安装有连接形成于传感器芯片11上的连接端子17a~19a的连接器34(各连接器34a~34c)。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传感器插入部33而言,能够插入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除了传感器芯片111、141)传感器芯片。
在图6中,34a为连接连接端子17a的连接器,34b为连接连接端子19a的连接器。此外,34c为连接连接端子18a的连接器。
各连接器34a、34b、34c与切换电路35a连接,可根据测定内容等进行切换。连接器34a与连接端子17a连接,经由切换电路35a向电流/电压转换器35b输入。并且,其输出经由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后,称为A/D转换器)35c与运算部35d连接。并且,运算部35d的输出与由液晶或有机EL形成的显示部36连接。
运算部35d不仅输入A/D转换器35c的输出,还具有测定器31整体的控制功能。运算部35d与A/D转换器35c、对传感器芯片11施加电压的基准电压源35e的控制端子、切换电路35a、显示部36及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部37连接。
使用图6、图7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测定器31的动作。
图7是表示传感器芯片11插入测定器31的传感器插入部33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首先,传感器芯片11插入测定器31的传感器插入部33。传感器芯片11是否处于插入状态可以通过连接器34b与连接器34c之间的电阻值的变化等来检测。即,在传感器芯片11未插入的情况下,连接器34b与连接器34c之间断开,因此电阻值通常无限大。另一方面,在传感器芯片11插入了的情况下,显示规定的电阻值。由此,能够容易地检测传感器芯片11向传感器插入部33插入这一情况。当向测定器31的传感器插入部33插入传感器芯片11时,传感器芯片11的连接端子17a、19a、18a分别与测定电路部35的各连接器34a、34b、34c连接。
接着,在传感器芯片11安装于传感器插入部33中的状态(参照图7)下,若将测定用的血液3点滴在传感器芯片11的流入口20,则该血液3通过毛细管现象经由与流入口20连通的供给路21被引导向配置在最下游侧的检测电极19上。通过将血液3引导到检测电极19上,能够检测到血液3已充分到达检测电极17、检测电极18这一情况。
在此,运算部35d控制切换电路35a,使检测电极18接地。并进行控制以使在其后的一定时间内不从电流/电压转换器35b向检测电极17供给电压。在此期间,进行载置在检测电极18、检测电极17上的试剂24与血液3的反应。在经过一定时间(2~5秒钟)后,通过基准电压源35e经由切换电路35a、连接器34而向传感器芯片11的检测电极17与检测电极18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此时,在检测电极17与检测电极18之间产生与血液3内的血糖值浓度成比例的电流。
该电流经由连接器34及切换电路35a向电流/电压转换器35b输入而转换成电压。然后,该电压通过A/D转换器35c转换成数字数据。转换后的数字数据被取入到运算部35d。在运算部35d,根据该数字数据算出血糖值,并在显示部36显示。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利用图8~图11对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芯片4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芯片41在剩余血液积存部42(与实施方式1中的剩余血液积存部25对应)形成在与供给路21不同的层上这一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简化说明。另外,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如此。
图8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41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图10是图8的D-D剖视图。
如图9、图10所示,传感器芯片41形成为基板43(与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12对应)、粘合在该基板43的上表面的间隔件44(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粘合在该间隔件44的上表面的罩45(与实施方式1中的罩14对应)、粘合在该罩45的上表面的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粘合在该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的上表面的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这5层结构。
基板43、间隔件44、罩45、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和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形成板状的基体48。
传感器芯片41具有除厚度以外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相同的外形形状,且材质也各自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的外形形状和材质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13通用,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的外形形状和材质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罩14通用。
图11(a)~图11(e)是传感器芯片41的分解俯视图。
图11(e)是构成传感器芯片41的基板43的俯视图,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的基板12相同的结构。
图11(d)是构成传感器芯片41的间隔件44的俯视图,设有形成供给路21(参照图8或图10)的狭缝13a。
需要说明的是,间隔件44在其上未形成有构成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长方形状的切入口25a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不同。
图11(c)是构成传感器芯片41的罩45的俯视图,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罩14相同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罩45的材质中不需要使用透明构件。
图11(b)是构成传感器芯片41的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的俯视图。在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上,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42(参照图8、图9)的长方形状的切入口46a在以基体48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对称位置上分别形成在长边的两侧面。此外,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在与罩45的空气孔22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直径比空气孔22的直径大的贯通孔46b。
图11(a)是构成传感器芯片41的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的俯视图。在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上,在与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46的贯通孔46b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47a。需要说明的是,该剩余血液吸引用罩47优选使用透明构件形成。其理由与实施方式1相同。
本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芯片4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示的传感器芯片11相比,能够增大剩余血液积存部42的容积。具体而言,最大能够确保传感器芯片41的基体48的体积的2/3左右的容积。其他的特征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芯片11相同。
由以上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4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3中的传感器芯片51(与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芯片41对应)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的传感器芯片41相比仅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结构不同。即,为了增强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厚度强度,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剩余血液积存部52内设有多个凸部52b。由此,即使在传感器芯片51沿厚度方向被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厚度尺寸保持成大致恒定。并且,即使从外部向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厚度方向施加按压力,传感器芯片51也基本不会因按压力而沿厚度方向挠曲,因此能够防止剩余血液3a从剩余血液流入口52a流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为了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52,如图12(b)所示,在长方形状的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53的上表面配置有凸部52b。该凸部52b的高度尺寸为约0.1mm(0.050mm~0.125mm的范围)。即,在通过利用该高度尺寸而确定的微小间隙来产生毛细管现象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相同。
凸部52b在剩余血液积存部52内均等地形成有多个。例如,在剩余血液积存部52内,凸部52b的个数越少,实质上的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容积越增加。另一方面,凸部52b的个数越多,虽然实质上的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容积越减小,但剩余血液积存部52厚度方向的强度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上述情况的平衡而设有23个凸部52b。凸部52b的个数根据传感器芯片51的剩余血液积存部的面积适当增减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增大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容积,能够扩大到传感器芯片51的基体的体积的2/3左右。
如图12(a)所示,在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53的上表面上粘合有剩余血液吸引用罩54。
剩余血液吸引用罩54与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53为相同的尺寸。图13是使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53与剩余血液吸引用罩54粘合而形成的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俯视图。
图15是血液测定部55的俯视图。血液测定部55包括:基板43(参照图14(c))、粘合在基板43的上表面的间隔件44(参照图14(b))、粘合在间隔件44的上表面的罩45(参照图14(a))。并且,在血液测定部55的上表面粘贴图13所示的剩余血液积存部52,从而完成图16所示的传感器芯片51。
在此,作为剩余血液积存部52的凸部52b可以使用涂敷有糊剂材料并粘合在剩余血液吸引用罩54的背面的点状物。此外,糊剂材料可以使用热熔粘接剂材料等。由此,不需要作为其他构件的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53,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而实现低价格化。
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剩余血液吸引用罩54上实施向背面侧突出的压花加工来形成凸部52b。
根据以上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5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8是本实施方式4中的传感器芯片6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61在剩余血液积存部62与检测电极63(与实施方式1中的检测电极17对应)及检测电极64(与实施方式1中的检测电极18对应)不抵接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不同。根据该结构,剩余血液积存部62不会对检测电极63、64造成影响。
图17(a)~图17(c)是传感器芯片61的分解俯视图。图17(c)是基板65(与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12对应)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电极63、64的宽度比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芯片11中的基板12的检测电极17、18的宽度窄。图17(b)是间隔件66(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的俯视图。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62的切入口66a形成得细,从而不与检测电极63、64抵接。图17(a)是粘贴在间隔件66的上表面的罩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65、间隔件66及罩14)从而构成传感器芯片6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6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20是本实施方式5中的传感器芯片71(与实施方式4中的传感器芯片6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71在流入口20与检测电极63之间设置有检测电极72(Hct极)这一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4不同。根据该不同,在血液检查中能够修正测定值,从而提高测定精度。
图19(a)~图19(c)是图20的传感器芯片71的分解俯视图。图19(c)是基板73(与实施方式4中的基板65对应)的俯视图。在基板73上,在检测电极63与流入口20之间设置有检测电极72。图19(b)是间隔件66的俯视图。间隔件66粘贴在基板73的上表面。图19(a)是粘贴在间隔件66的上表面的罩14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73、间隔件66及罩14),从而构成传感器芯片7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7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
图22是实施方式6中的传感器芯片8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81在能够电检测血液3向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流入这一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芯片11不同。
由此,即使在假设误在测定前将血液3导入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测定器31(参照图6)的显示部36上显示该情况来通知患者。
图21(a)~图21(c)是传感器芯片81的分解俯视图。
图21(c)是基板82(与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12对应)的俯视图。基板82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的检测电极17(参照图4(c))对应的部分沿长度方向分成两部分来形成检测电极83(作用极)和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5,此外,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的检测电极18(参照图4(c))对应的部分沿长度方向分成两部分来形成检测电极84(对极)和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6。
图21(b)是间隔件13的俯视图。间隔件13粘贴在基板82的上表面。形成在间隔件13上的切入口13b设置在以基体8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左右对称的位置。切入口13b形成分别跨越检测电极83、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5、检测电极84及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6的尺寸关系。这是为了电检测血液3向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流入。此外,狭缝13a和切入口13b设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即,供给路21和剩余血液积存部25配置在彼此独立的位置,不会使分别流入并积存的血液3和剩余血液3a彼此造成影响。
图21(a)是粘贴在间隔件13的上表面的罩14。
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81如以上那样构成,因此通过向检测电极83、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5、检测电极84及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6之间施加电压,并测定它们之间的电阻,能够检测血液3或剩余血液3a向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流入。
例如,在检测到在血液3流入供给路21之前血液3流入剩余血液积存部25的情况下,在显示部36(参照图6)显示催促向供给路21导入血液3的信息来报告使用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向检测电极84与检测电极19之间施加电压,并测定其电阻来检测血液3向供给路21的流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85、86对上述的实施方式5所示的具有检测电极72(Hct极)的传感器芯片71也可以适用。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8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7)
图24是本实施方式7中的传感器芯片9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91在与剩余血液积存部92连通的剩余血液流入口92a形成在呈大致长方形的传感器芯片91的短边93a的上方侧(第一端侧)与长边93c、及短边93a的下方侧(第二端侧)与长边93d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芯片11不同。由此,在使测定用的血液3流入流入口20后,仅通过稍微移动传感器芯片91,就能够将剩余血液3a导入设置在短边93a侧的剩余血液积存部92。
图23(a)~图23(c)是传感器芯片91的分解俯视图。
图23(c)是基板12的俯视图。在基板12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图23(b)所示的间隔件94(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
间隔件94在呈大致长方形状的间隔件94的从短边93a的上方侧到长边93c的部分和从短边93a的下方侧到长边93d的部分分别设有切口94b。利用该切口94b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92和剩余血液流入口92a。此外,该切口94b设在与形成流入口20的狭缝13a分离的位置。在该间隔件94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3(a)所示的罩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2、间隔件94及罩14)而构成传感器芯片9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9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8)
图26是本实施方式8中的传感器芯片10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8中的传感器芯片101虽然为3层结构但形成有大型的剩余血液积存部102。此外,在剩余血液积存部10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凸部102b而实现强度提高。
图25(a)~图25(c)是传感器芯片101的分解俯视图。
图25(c)是基板12的俯视图。在基板12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5(b)所示的间隔件103(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
间隔件103具有形成在呈大致长方形状的间隔件103上的狭缝13a和在该狭缝13a的进深侧整体形成的多个凸部102b。凸部102b与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的凸部52b(参照图12、图16)同样地形成。在间隔件103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图25(a)所示的罩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的构件(基板12、间隔件103及罩14)组合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0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0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9)
图28是本实施方式9中的传感器芯片11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11在呈大致长方形状的传感器芯片111的一方的侧面设有剩余血液积存部113,并且在俯视观察下的大致中央设有血液3的流入口112。传感器芯片111用于与穿刺同时测定血液3的性质的血液检查装置151(单步(one step))(参照图31)。
在传感器芯片111的俯视观察下的大致中央形成有血液3的积存部114。积存部114具有直径约2mm的圆形形状,并且,在积存部114的侧面设有测定用的血液3流入的流入口112。
此外,与流入口112连通地形成有供给路115(与实施方式1中的供给路21对应)。在该供给路115的终端设有空气孔116。此外,在供给路115上,从积存部114方向依次设置有构成检测部121的各电极(检测电极117(Hct极)、检测电极118(对极)、检测电极119(作用极)、检测电极120)。并且,在检测部121上载置有试剂24(参照图2)。此外,检测电极117、118、119、120沿着传感器芯片111的长度方向导出到端部,并与连接端子117a、118a、119a、120a连接。
在传感器芯片111的侧面部分形成有剩余血液积存部113。
图27(a)~图27(c)是传感器芯片111的分解俯视图。
图27(c)是呈大致长方形状的基板125(与实施方式1中的基板12对应)的俯视图。在基板125上形成有在与积存部114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孔126、检测电极117、118、119、120和从它们分别导出的连接端子117a、118a、119a、120a。
在基板125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7(b)所示的间隔件127(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在间隔件127上设有与积存部114对应的孔128、与该孔128连通并设在与供给路115对应的位置的狭缝129、设在与剩余血液积存部113对应的位置的切入口130。
在间隔件127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7(a)所示的罩131。在罩131上的与积存部114对应的位置设有孔132及空气孔116。在此,由设在基板125上的孔126、设在间隔件127上的孔128、设在罩131上的孔132构成积存部11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25、间隔件127及罩131)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1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1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0)
图30是实施方式10中的传感器芯片141(与实施方式9中的传感器芯片1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41在呈大致长方形状的传感器芯片141的一方的侧面整体上具备剩余血液积存部142。并且,在剩余血液积存部14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凸部142a。由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8同样地,能够实现剩余血液积存部142的强度的提高。此外,剩余血液积存部142的剩余血液流入口142b设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传感器芯片141的短边143a侧和两侧的长边143c、143d,从传感器芯片141的三个方向中的哪一方向都能够吸引剩余血液3a。
图29(a)~图29(c)是传感器芯片141的分解俯视图。
图29(c)是基板125的俯视图。
在基板125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9(b)所示的间隔件144(与实施方式9中的间隔件127对应)。间隔件144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一侧的面上具有多个凸部142a。在间隔件144的上表面粘贴有图29(a)所示的罩13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25、间隔件144及罩131)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4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4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1)
图31是使用上述实施方式9、10所示的传感器芯片111、141来进行血糖值的测定等的血液检查装置151的部件配置图。
血液检查装置151对糖尿病患者等的皮肤进行穿刺并进行因该穿刺而渗出的血液3的检查。由此,无需像以往那样分别准备并使用用于使血液3渗出的穿刺器具和测定该血液3的测定器。而且,可以通过一次操作来进行皮肤的穿刺、血液采取及测定·检查等一连串的动作(单步动作)。
在图31中,框体152具有长方体形状。并且,在构成框体152的主体部152a的端部经由支点152b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盖部152c。盖部152c的开闭在安装在主体部152a的下方的传感器152d被检测。穿刺部153设置在主体部152a下方的角部,通过上支架153a和下支架153b夹入上述的传感器芯片111或传感器芯片1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传感器芯片111的情况进行说明。
作为穿刺机构的激光穿刺单元154安装成与穿刺部153对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穿刺机构,可以取代激光穿刺单元154而使用针穿刺单元。在与激光穿刺单元154相邻的位置配置有传感器单元155。传感器单元155具有传感器室155a和干燥室155b。在传感器室155a层叠收纳有传感器芯片111。层叠收纳的传感器芯片111在弹簧155c的作用下被按压板155d向下方按压。
在干燥室155b中收纳有干燥剤155e。在传感器室155a的下方角部形成有搬出传感器芯片111的出口155f。从出口155f搬出的传感器芯片111通过搬送机构155g被搬出。搬送机构155g具有搬送板155h和对该搬送板155h向原状态施力的弹簧155j。
在激光穿刺单元154的上方配置有向激光穿刺单元154供给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电路156。在高电压发生电路156的上方配置有电路部157。此外,在传感器单元155的上方设置有负压机构158。负压机构158经由负压路158a向穿刺部153的负压室153d(参照图32)提供负压。
在主体部152a的上方侧面设有使激光穿刺单元154发射激光154a的穿刺按钮154b。通过按下穿刺按钮154b,从激光穿刺单元154发射激光154a。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激光154a向外部漏出,盖部152c的开角被限制在一定的角度。由此,激光154a不会向外部漏出而能够确保安全性。
图32是血液检查装置151中的穿刺部153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穿刺部153具有上支架153a和下支架153b。下支架153b被板簧153e向上支架153a侧施力。连接器159与夹在上支架153a和下支架153b之间的传感器芯片111的连接端子117a、118a、119a、120a(参照图28)连接,向电路部157传送信号。
在上支架153a的上表面装拆自如地设置有透明构件153f。在透明构件153f的下方设有孔153g。由此,从激光穿刺单元154发射的激光154a呈一直线地贯通透明构件153f、孔153g、传感器芯片111的积存部114、负压室153d而对皮肤6进行穿刺。由此,在皮肤6上形成穿刺伤口而渗出血液3。
从皮肤6渗出的血液3从图28所示的传感器芯片111的积存部114取入。然后,通过毛细管现象导入供给路115内,并与载置在供给路115内的检测部121的试剂24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该化学反应的结果经由连接器159向电路部157传送,测定血糖值并在设置于框体152的表面的显示部(未图示)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部157包括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示的测定电路部35同样的测定电路、通过穿刺按钮154b的按下信号而生成控制高电压发生电路156的控制信号的电路。
在通过以上的步骤完成血糖值测定时,使用者使因激光穿刺形成的穿刺伤口附近的剩余血液3a流入上述的传感器芯片111的剩余血液积存部113。
具体而言,使用者从血液检查装置151取出传感器芯片111,使在传感器芯片111的长边侧的侧面形成的微小间隙的开口的部分以刮取的方式与残留有剩余血液3a的皮肤表面接触。由此,残留在皮肤上的剩余血液3a通过毛细管现象从微小间隙进入剩余血液积存部113内而被保持。由此,使用者能够将使用后的传感器芯片111取代用于擦去剩余血液3a的脱脂棉等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在血液检查装置151上的传感器芯片,不局限于图28所示的传感器芯片111,当然还可以使用上述的各传感器芯片及以下说明的各传感器芯片等。
(实施方式12)
图34是本实施方式12中的传感器芯片16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传感器芯片161的一方的侧面整体上设置有剩余血液积存部162,且在另一方的侧面上形成有贯通两侧面间的供给路163(与实施方式1中的供给路21对应)。由此,在传感器芯片161的一方的侧面整体能够吸引剩余血液3a并且从传感器芯片161侧面中的任一侧面都能够使测定用的血液3向规定的检测电极上流入。
图33(a)~图33(c)是传感器芯片161的分解俯视图。
图33(c)是基板165的俯视图。在基板165上沿着基板165的长度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有检测电极166(对极)、检测电极167(作用极)、检测电极168(检测极)。
在血液3从与供给路163(参照图34)连通的流入口164a流入的情况下,检测电极168成为检测血液3的流入的电极。另一方面,在血液3从与供给路163(参照图34)连通的流入口164b侧流入的情况下,检测电极166成为检测血液3的流入的电极。
在基板165的上表面粘贴有图33(b)所示的间隔件169(与实施方式1中的间隔件13对应)。
间隔件169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一侧的短边169a上具有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162的凹面169b。此外,在另一侧的短边169c上以贯通侧面间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供给路163的槽169d。在间隔件169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图33(a)所示的罩170。
在罩170上未形成空气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65、间隔件169及罩170)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6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6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3)
图36是本实施方式13中的传感器芯片171(与实施方式12中的传感器芯片16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71在仅在大致长方形状的传感器芯片171的一方的短边侧设置有具有剩余血液流入口172a的剩余血液积存部172这一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不同。由此,能够仅从传感器芯片171的一方的短边侧吸引剩余血液3a。另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2同样地,无论从传感器芯片171的两侧面中的哪一侧面都能够使测定用的血液3流入。
图35(a)~图35(c)是传感器芯片171的分解俯视图。
图35(c)是基板165的俯视图。在基板165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图35(b)所示的间隔件174(与实施方式12中的间隔件169对应)。在间隔件174上,在除了大致长方形状的一方的短边174a的两端部分的部分形成有构成剩余血液积存部172的凹面174b。并且,在间隔件174的长边174c以贯通两侧面间的方式设置有形成供给路163的槽169d。在间隔件174的上表面粘贴有图33(a)所示的罩175。在罩175的与剩余血液积存部172的进深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狭缝状的空气孔17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65、间隔件174及罩175)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7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7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4)
图38是本实施方式14中的传感器芯片181(与实施方式13中的传感器芯片17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81与传感器芯片171相比,仅形成在剩余血液积存部172的上表面的空气孔182的形状不同。
图37(a)~图37(c)是传感器芯片181的分解俯视图。图37(c)是基板165的俯视图。在基板165的上表面粘贴有图37(b)所示的间隔件174。在间隔件174的上表面粘贴有图37(a)所示的罩183。在罩183上遍及与剩余血液积存部172对应的位置的整体形成有多个空气孔18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65、间隔件174及罩183)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8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8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5)
图40是本实施方式15中的传感器芯片191(与实施方式1中的传感器芯片1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191在大致长方形状的长边的一方(上方)侧设有测定用的血液3的流入口192(与实施方式1中的流入口20对应)和与该流入口192连通的供给路193(与实施方式1中的供给路21对应)。此外,在大致长方形的长边的另一方(下方)侧设有遍及大致长边整体形成的剩余血液流入口194a和与该剩余血液流入口194a连通的剩余血液积存部194。
由此,能够从传感器芯片191的一方的长边导入测定用的血液3。此外,剩余血液流入口194a遍及另一方的长边整体设置,因此能够将取入剩余血液3a的开口确保得大,能够容易地使测定用的血液3流入。
图39(a)~图39(c)是传感器芯片191的分解俯视图。
图39(c)是基板195的俯视图。在大致长方形状的基板195上沿着长边方向从一方的长边朝向中央依次互相平行地铺设有检测电极196(C极)、检测电极197(W极)和检测电极198。检测电极196、197、198铺设在从一方的长边侧到中央之间。
在基板195的上表面上粘贴有图39(b)所示的间隔件199。
在间隔件199上从一方的长边侧朝向中央设有形成供给路193的狭缝199a。此外,在间隔件199上,从另一方的长边到中央之间设有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194的切入口199b。狭缝199a与切入口199b独立形成在分离的位置。
在间隔件199的上表面粘贴有图39(a)所示的罩200。在罩200上,在与供给路193的进深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空气孔200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基板195、间隔件199及罩200)而构成传感器芯片19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19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16)
图42是本实施方式16中的传感器芯片201(与实施方式3中的传感器芯片51对应)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芯片201在上表面或下表面粘贴有作为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剩余血液吸引构件202这一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由此,通过使剩余血液3a与传感器芯片20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接触,能够将剩余血液3a吸引到传感器芯片201内而将其积存。
图41(a)及图41(b)是传感器芯片201的分解俯视图。
图41(a)是上述的实施方式3中的血液测定部55(参照图15)。血液测定部55具有图14所示的基板43、粘贴在基板43的上表面上的间隔件44、粘贴在间隔件44的上表面上的罩45。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血液测定部5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粘贴有图41(b)所示的剩余血液吸引构件(作为剩余血液积存部的一例使用)202。
剩余血液吸引构件202具有长方形状,粘贴在未覆盖空气孔22的位置(使空气孔22露出)。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该剩余血液吸引构件202可以使用滤纸那样的多孔质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合所述的构件(血液测定部55、剩余血液吸引构件202)而构成传感器芯片201。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知,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芯片201,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可得到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特征>
本发明的传感器芯片是分析血液等生物体试料的成分的传感器芯片,具备板状的基体、流入口、供给路、检测电极。流入口设在该基体的一端且供分析用的生物体试料流入。供给路与该流入口连通,导入生物体试料。检测电极设置于供给路,检测分析用的信号。在基体上具有剩余血液积存部,该剩余血液积存部吸引作为在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的剩余血液并将该吸引的剩余血液积存。
此外,还提供在基体上设置有吸收作为在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的剩余血液的吸收构件的传感器芯片。
本发明的测定器是使用上述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具备框体、传感器插入部、连接器、测定电路部、显示部。传感器插入部设置在该框体的一方且供传感器芯片插入。连接器设置在该传感器插入部。测定电路部与该连接器连接。显示部与该测定电路部的输出连接。在测定电路部测定导入传感器芯片的生物体试料的分析数据,并在显示部显示其结果。
由此,能够实现期望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测定器具备框体、传感器插入部、连接器、测定电路部、显示部。传感器插入部供上述传感器芯片插入,且设置在框体的一方。连接器设置于传感器插入部。测定电路部与连接器。显示部与测定电路部的输出连接。连接器具有检测剩余血液被传感器芯片吸引这一情况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用的端子。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具备框体、传感器插入部、穿刺机构、连接器、电路部、显示部。传感器插入部设置在该框体的一部分,安装有上述的分析用的传感器芯片(也包括具有剩余血液检测电极的情况)。穿刺机构设置在与传感器插入部对置的位置或传感器插入部附近的位置,为了对皮肤进行穿刺而设置。连接器设在传感器插入部。电路部与该连接器连接,进行体液等生物体试料的分析。显示部与该电路部的输出连接。
由此,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加安全且操作性提高,实现了期望的目的。
(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使用者无需如以往那样拿着用于擦去剩余血液的棉纸或清洗棉等行走,且能够将每个结束测定并吸引了剩余血液的传感器芯片丢弃。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可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的传感器芯片中,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内侧进行了亲水处理或由亲水性材料形成,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周边进行了疏水处理或由疏水材料形成,并且,剩余血液积存部具有足够的容积。因此,暂时积存在传感器芯片内的生物体试料即血液不会从传感器芯片向外部漏出或附着,因此很安全。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传感器芯片能够容易地处理剩余血液,因此能够广泛地适用于测定器或血液检查装置等中的血液检查等。
符号说明
3   血液
3a  剩余血液
11  传感器芯片
12  基板
13  间隔件
13b 切入口
14  罩
15  传感器芯片的基体
17、18、19  检测电极
20  流入口
21  供给路
23  检测部
25  剩余血液积存部

Claims (41)

1.一种传感器芯片,其分析生物体试料的成分,具备:
板状的基体;
设在所述基体的一端且供分析用的所述生物体试料流入的流入口;
与所述流入口连通,导入所述生物体试料的供给路;
设置于所述供给路,检测分析用的信号的检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吸引并积存在所述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即剩余血液的剩余血液积存部,
所述基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基体的端部且与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连通的剩余血液流入口,
所述流入口设在所述基体的一侧的端面上,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设在所述基体的与设有所述流入口的端面不同的端面上,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形成微小间隙,利用毛细管现象使所述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即剩余血液从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通过毛细管现象将所述剩余血液向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在所述基体的一面或二面以上的面上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容积大于所述供给路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容积为所述基体的体积的2/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设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配置在以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对称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设有多个的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配置在彼此相邻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设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多个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配置在以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对称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多个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形状分别形成为同一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多个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的形状分别形成为不同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和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由同一构件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基体通过层叠基板、间隔件和罩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和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形成在同一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和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形成为由所述间隔件形成的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和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形成在不同的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和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由不同构件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基体通过层叠基板、间隔件、罩和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而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基体通过层叠基板、间隔件、罩、剩余血液吸引用间隔件和剩余血液吸引用罩而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14、17及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设置有多个凸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基体具有检测流入到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的血液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流入口设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边侧,并且,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设在靠所述流入口侧的第二边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流入口设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边侧,并且,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设在所述基体的第二边侧,
在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形成有多个凸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边侧设有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并且,
在所述基体的第二边侧设有测定用血液的流入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基体的整个第一边设有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并且,
在所述基体的第二边的大致中央设有所述流入口。
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基体的整个第一边设有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并且,
在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形成有多个凸部,
所述传感器芯片还具备贯通所述基体的彼此对置的边之间的供给路。
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边设有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并且,
所述传感器芯片还具备贯通所述基体的彼此对置的边之间的供给路。
2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在所述基体的第一边侧设有所述流入口,并且,
在所述基体的第二边侧设有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基体的形状大致呈长方形,
所述流入口设在所述大致呈长方形的基体的第一短边上,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是粘贴在所述基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剩余血液吸引构件。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供给路具有设在与所述流入口侧相反的位置上且与外部气体连通的第一空气孔。
32.根据权利要求1或3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是为了吸引剩余血液而设置的,且具有与外部气体连通的第二空气孔。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流入口及其周边部分进行了疏水处理或由疏水性构件形成。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是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用于吸收在所述分析中没有用到的多余的生物体试料即剩余血液的吸收构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吸收构件安装在所述基体的一个面上,且呈薄膜形状。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传感器芯片,其中,
所述吸收构件由无纺布形成。
37.一种测定器,具备:
框体;
供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芯片插入,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方的传感器插入部;
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插入部的连接器;
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测定电路部;
与所述测定电路部的输出连接的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测定电路部对导入到所述传感器芯片中的生物体试料的分析数据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结果。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测定器,其中,
插入所述传感器插入部的所述传感器芯片具有检测流入到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的血液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
所述测定器还具备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上并检测剩余血液是否已经被吸引到所述传感器芯片内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用的端子。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测定器,其中,
所述剩余血液检测电极用端子兼用作与所述分析用的检测电极连接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连接端子。
40.一种血液检查装置,具备:
框体;
供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芯片插入,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部分上的传感器插入部;
设置在与所述传感器插入部对置的位置或所述传感器插入部附近的位置,对皮肤进行穿刺的穿刺机构;
设在所述传感器插入部的连接器;
与所述连接器连接,进行生物体试料的分析的电路部;
与所述电路部的输出连接的显示部。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芯片具有检测流入到所述剩余血液积存部内的血液的剩余血液检测电极,
所述血液检查装置还具备对被摄取到所述传感器芯片的剩余血液进行检测的剩余血液检测电路部。
CN201080014402.7A 2009-04-07 2010-03-17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2630 2009-04-07
JP2009-092630 2009-04-07
PCT/JP2010/001909 WO2010116624A1 (ja) 2009-04-07 2010-03-17 センサチップとこれを用いる測定器及び血液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9431A CN102369431A (zh) 2012-03-07
CN102369431B true CN102369431B (zh) 2014-04-09

Family

ID=4293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44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9431B (zh) 2009-04-07 2010-03-17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9176090B2 (zh)
EP (1) EP2418479B1 (zh)
JP (2) JP5080687B2 (zh)
CN (1) CN102369431B (zh)
WO (1) WO2010116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1424B2 (ja) * 2010-10-29 2015-01-28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センサ
KR20140066377A (ko) * 2012-11-23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바이오 센서
JP6782565B2 (ja) * 2015-06-05 2020-1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チップ及びバイオセンサ装置
JP7042140B2 (ja) 2018-03-30 2022-03-25 株式会社Provigate センサチップ
CN108398470B (zh) * 2018-04-13 2024-01-30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活化凝血时间测定生物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89945A (zh) * 2020-01-21 2020-05-01 上海新奥林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的承载板
JP7649024B2 (ja) * 2021-01-12 2025-03-19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積層チューブ容器
CN114869277A (zh) * 2021-04-07 2022-08-09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血及指尖血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0492A (en) 1981-11-16 1985-09-10 Millipor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whole blood
JPH07234201A (ja) * 1993-12-29 1995-09-05 Mochida Pharmaceut Co Ltd 電気化学的測定方法および新規p−フェニレンジアミン化合物
DE69423601T2 (de) 1993-12-29 2000-07-06 Moch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Elektrochemische Bestimmungsmethode und neue p-Phenylendiamin-Verbindung
JP3604821B2 (ja) 1996-07-18 2004-12-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体液分析装置
JP3960802B2 (ja) * 2000-03-02 2007-08-15 マイクロチップ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化学物質およびデバイスを格納し、選択的に露出させるための微細加工されたデバイス
EP2299256A3 (en) * 2000-09-15 2012-10-1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crofabricated crossflow devices and methods
US6607644B1 (en) * 2000-10-31 2003-08-19 Agilent Technolgoies, Inc. Microanalytical device containing a membrane for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EP1593961B1 (en) 2003-02-14 2013-01-09 Arkray Inc. Analyzing tool with knob part
JP4359595B2 (ja) 2003-09-02 2009-11-04 広司 早出 グルコースセンサおよびグルコース濃度測定装置
JP4334969B2 (ja) 2003-10-02 2009-09-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析用センサ
US7012017B2 (en) * 2004-01-29 2006-03-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rtially etched dielectric film with conductive features
WO2005076887A2 (en) 2004-02-04 2005-08-25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ampling,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PL1722670T3 (pl) 2004-03-06 2014-03-31 Hoffmann La Roche Urządzenie do pobierania próbki płynu ustrojowego
JP4909987B2 (ja) * 2006-03-22 2012-04-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血液検査装置
EP2018556A2 (en) * 2006-05-08 2009-01-28 Bayer Healthcare, LLC Electrochemical test sensor with reduced sample volume
KR20090056995A (ko) * 2006-09-19 2009-06-03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혈액 센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혈액 검사 장치
US20080312518A1 (en) 2007-06-14 2008-12-18 Arkal Medical, Inc On-demand analyte monitor and method of use
JP2009022675A (ja) * 2007-07-23 2009-02-0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バイオセンサカートリッジ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9-22675A 2009.02.05
JP特开平10-33507A 1998.02.10
JP特开平7-234201A 1995.09.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010486A1 (en) 2012-01-12
US9255902B2 (en) 2016-02-09
CN102369431A (zh) 2012-03-07
EP2418479B1 (en) 2013-10-23
EP2418479A4 (en) 2012-11-07
WO2010116624A1 (ja) 2010-10-14
JP5080687B2 (ja) 2012-11-21
JP2013033049A (ja) 2013-02-14
US20160153926A1 (en) 2016-06-02
US9513249B2 (en) 2016-12-06
JP5216930B2 (ja) 2013-06-19
EP2418479A1 (en) 2012-02-15
US20130220838A1 (en) 2013-08-29
US9176090B2 (en) 2015-11-03
JPWO2010116624A1 (ja) 201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9431B (zh) 传感器芯片、使用该传感器芯片的测定器及血液检查装置
JP4282477B2 (ja) 分析用具
US8333712B2 (en) Body fluid sampling device
JP3869810B2 (ja) マイクロ血球カウンタ
KR20070115915A (ko) 니들 일체형 바이오센서
CN111213060B (zh) 微流体计量和输送系统
CN101132733A (zh) 针一体型生物传感器
KR20090056995A (ko) 혈액 센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혈액 검사 장치
KR20090089284A (ko) 혈액 센서와 이를 이용한 혈액 검사 장치
KR20100031567A (ko) 분석 시스템
JP4893921B2 (ja) バイオセンサー
KR20220068789A (ko) 자동 용액 공급 진단 스트립
US20210069702A1 (en) Microfluidic sens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JP4635140B2 (ja) ランセット一体型体液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の体液測定装置に装着して使用する装着体
JP4631030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H1183783A (ja) 検査液分析装置用使い捨て成分検出具に対する検査液供給方法
KR20100031568A (ko) 분석 용구
JP4595064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4682361B2 (ja) 穿刺器具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4595070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4576628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2007014646A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2008167942A (ja) バイオセンサ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4

Address after: Japan Ehime Prefectur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Ehime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