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242A -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8242A CN102348242A CN2011102887711A CN201110288771A CN102348242A CN 102348242 A CN102348242 A CN 102348242A CN 2011102887711 A CN2011102887711 A CN 2011102887711A CN 201110288771 A CN201110288771 A CN 201110288771A CN 102348242 A CN102348242 A CN 1023482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du
- base station
- storage medium
- need
- source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数据前转后对这部分数据的处理。所述方法包括: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长期演进)系统中,为了在切换时尽量减少业务数据包的丢失,基站侧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可以进行数据前转操作。数据前转的具体操作为:当切换发生时,源基站可以将PDCP层的SDU(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数据包转发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的PDCP层会将这些数据包发给低层(下行方向)或高层(上行方向)。协议规定了哪些SDU可以被前转,例如,对于RLC-AM(Radio Link Control-Acknowledged Mode,无线链路控制协议的确认模式)模式的下行PDCP SDU,源基站可以前转已经关联了SN(Sequence Number,序列号)但还没有收到确认的SDU和还没有关联SN的SDU。对于RLC-AM模式的上行PDCP SDU,源基站可以前转收到的乱序SDU。对于RLC-UM(Radio Link Control-Unacknowledged Mode,无线链路控制协议的非确认模式)模式的下行PDCPSDU,源基站可以前转还没有开始传输的SDU。对于RLC-UM模式的上行PDCP SDU,源基站不进行数据前转。
目前协议没有规定源基站进行数据前转后,对这部分前转的数据如何处理。一种比较容易想到的方式是删除前转的数据,但是如果切换失败,源基站需要使用前转的数据,而此时已删除了这部分数据,则影响业务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数据前转后对这部分数据的处理。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一种基站,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在切换过程中,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控制模块,用于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基站将SDU前转后将其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便切换失败时可利用保存的SDU继续当前的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前转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占用率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存储时间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占用率和存储时间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基站收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基站将SDU前转后将其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便切换失败时可利用保存的SDU继续当前的业务。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前转数据的主要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101: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步骤102: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对于不需前转的SDU,源基站删除这部分SDU。
需前转的SDU包括通过S1接口获得的SDU和/或收到的RLC-AM模式的上行SDU。
由于保存的SDU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所以较佳的,在保存SDU之前,先判断存储介质是否满足存储SDU的条件,也就是源基站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若满足条件,即需要将需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则进行保存。判断的条件不唯一,例如,源基站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和/或,源基站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来详细介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通过占用率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201: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确定需前转的SDU。
步骤202:源基站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R1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R2,即R1>R2?若是,则继续步骤203,否则继续步骤206。本实施例中将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称为PDCP缓存。
步骤203:源基站判断PDCP缓存中是否有之前保存的已前转的SDU,若是,则继续步骤204,否则继续步骤205。
步骤204:源基站从PDCP缓存中删除之前保存的已前转的SDU。较佳的,源基站从PDCP缓存中删除最先保存的已前转的SDU。继续步骤202。
步骤205: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不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207。
步骤206: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207。
步骤207: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通过存储时间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301: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确定需前转的SDU。
步骤302:源基站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T2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T1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T3,即T2-T1>T3?若是,则继续步骤303,否则继续步骤304。本实施例中将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称为PDCP缓存。
步骤303: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不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305。
步骤304: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305。
步骤305: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通过占用率和存储时间控制SDU存储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401: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确定需前转的SDU。
步骤402:源基站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R1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R2,即R1>R2?若是,则继续步骤403,否则继续步骤404。本实施例中将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称为PDCP缓存。
步骤403:源基站判断PDCP缓存中是否有之前保存的已前转的SDU,若是,则继续步骤405,否则继续步骤406。
步骤404:源基站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T2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T1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T3,即T2-T1>T3?若是,则继续步骤406,否则继续步骤407。
步骤405:源基站从PDCP缓存中删除之前保存的已前转的SDU。较佳的,源基站从PDCP缓存中删除最先保存的已前转的SDU。继续步骤402。
步骤406: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不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408。
步骤407:源基站在PDCP缓存中保存需前转的SDU。继续步骤408。
步骤408: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源基站在切换过程中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且正在前转SDU时,源基站停止SDU的前转。该过程参见下面的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源基站收到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时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501:源基站在切换过程中向目标基站前转SDU。此时PDCP实体处于挂起状态。
步骤502:源基站接收UE发送的RRC连接重建立请求。
步骤503: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取消消息。
步骤504:源基站停止对应PDCP实体的前转过程。
步骤505:源基站中的PDCP实体返回正常处理状态。
通过以上介绍了解了前转数据的处理过程,该过程主要由基站实现,下面对基站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基站包括:接口模块601和控制模块602。
接口模块601用于在切换过程中,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需前转的SDU包括通过S1(一种接口)接口获得的SDU和/或收到的RLC-AM模式的上行SDU。
控制模块602用于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删除不需前转的SDU。
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在判断为是时,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具体的,控制模块602至少根据下列条件之一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1)控制模块602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2)控制模块602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接口模块601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且正在前转SDU时,控制模块602还用于停止SDU的前转。
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基站将SDU前转后将其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便切换失败时可利用保存的SDU继续当前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在保持前转的SDU之前,还需要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前转的SDU,如果空间足够,则保存前转的SDU,否则不保存。和/或,判断前转的SDU在存储空间中已存在的时间是否过长,如果过长,确定再次用到该SDU的可能性不大,则不保存前转的SDU,否则保存。本发明实施例还在源基站在切换过程中收到UE发送的RRC连接重建立请求时,提供回退机制,停止前转SDU,其内部的PDCP实体恢复正常。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源基站删除不需前转的SDU。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前转的SDU包括通过S1接口获得的SDU和/或收到的RLC-AM模式的上行SDU。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之前,还包括步骤:源基站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在判断为是时,源基站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基站至少根据下列条件之一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源基站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源基站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源基站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且正在前转SDU时,源基站停止SDU的前转。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在切换过程中,将需前转的SDU发送给目标基站;
控制模块,用于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还用于删除不需前转的SDU。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需前转的SDU包括通过S1接口获得的SDU和/或收到的RLC-AM模式的上行SDU。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在判断为是时,将前转的SDU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至少根据下列条件之一判断需前转的SDU是否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控制模块判断当前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的资源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占用率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控制模块判断预设的PDCP对应的存储介质丢弃数据包的时长与需前转的SDU在存储介质中已存在的时长的差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门限,若否,则确定需前转的SDU需要保存在存储介质中。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接口模块收到UE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立请求且正在前转SDU时,控制模块停止SDU的前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87711A CN102348242A (zh) | 2011-09-26 | 2011-09-26 |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87711A CN102348242A (zh) | 2011-09-26 | 2011-09-26 |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8242A true CN102348242A (zh) | 2012-02-08 |
Family
ID=4554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887711A Pending CN102348242A (zh) | 2011-09-26 | 2011-09-26 |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4824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1918A (zh) * | 2017-06-13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840342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数据前转、重传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2609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过程中转发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247643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20090052397A1 (en) * | 2007-08-13 | 200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
CN101447871A (zh) * | 2007-11-27 | 2009-06-03 |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印章的用章日志处理方法 |
CN101572922A (zh) * | 2008-04-28 | 2009-11-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用户平面处理方法及设备 |
-
2011
- 2011-09-26 CN CN2011102887711A patent/CN10234824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2609A (zh) * | 2006-08-22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过程中转发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247643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过程中数据前转、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20090052397A1 (en) * | 2007-08-13 | 200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
CN101447871A (zh) * | 2007-11-27 | 2009-06-03 | 北京书生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印章的用章日志处理方法 |
CN101572922A (zh) * | 2008-04-28 | 2009-11-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用户平面处理方法及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1918A (zh) * | 2017-06-13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151918B (zh) * | 2017-06-13 | 2020-09-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3840342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数据前转、重传方法及装置 |
CN113840342B (zh) * | 2020-06-24 | 2023-02-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数据前转、重传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57797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 |
CN108024295B (zh) |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
JP2022163174A (ja) | 複数のサイト間のデータ分割 | |
WO2018219039A1 (zh) | 一种移动切换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1917823B1 (en) | Improvement of the iub/iur hsdpa/hsupa mobility procedures | |
US2023027623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Bearer Specific Changes as Part of a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that Impacts the Security Keys being Used | |
US20100062774A1 (en) | Handover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 |
US10582431B2 (en) | Cellular network reloc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
RU2528429C2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ю радиоканалов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непрерывности речевого вызова с одним радиоинтерфейсом | |
CN101128050B (zh) | 无线承载控制方法、系统和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 | |
WO2019096023A1 (zh) | 一种Pscell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 |
CN102264157A (zh) | 一种切换过程中的资源释放方法及装置 | |
US20140120917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 and management device | |
CN102647762B (zh) | 一种sgw重定向的乒乓切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WO2020253536A1 (zh) |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4066128A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2348242A (zh) |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573066A (zh) | 一种传输rn信息、寻呼ue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02364A (zh) | 一种进行lipa承载接入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7295583A (zh) | 关于ue的ciot控制方法及设备 | |
TWI635761B (zh) | 交遞 | |
CN104053146B (zh)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
CN107018531B (zh) | 一种在长期演进lte基站中处理数据业务的方法及基站 | |
CN101018398A (zh) |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内部信令交互方法及系统 | |
CN105379222A (zh) | 基于tcp代理的状态同步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