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1925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1925A CN102341925A CN2010800107691A CN201080010769A CN102341925A CN 102341925 A CN102341925 A CN 102341925A CN 2010800107691 A CN2010800107691 A CN 2010800107691A CN 201080010769 A CN201080010769 A CN 201080010769A CN 102341925 A CN102341925 A CN 1023419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color
- white
- chromaticity
- 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295 emission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05B45/22—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using optical feedback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以及由蓝色发光元件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白色LED,设成红色LED26~38%、绿色LED35~50%、蓝色LED0~2%、白色LED12~33%,在对来自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的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是0.02以内,色域面积比是120%以上140%以下,能够照射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照明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LED等光源的光源装置被用作照明装置的白色光源。特别,光源由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光源装置,发光效率高、且能得到大的光束,所以成为白色光源的主流。
作为该种光源,例如有如日本特开2005-101296号公报(以下,称为文献1)的记载,具备具有发单色光的LED芯片的单色发光部分、和包括独立的LED芯片的白色发光部分,该白色发光部分由发蓝色光的蓝色LED芯片、和发黄色光的荧光体(相当于黄色荧光体)构成的可变色发光二极管元件。
该文献1记载的白色发光部分通过使蓝色LED发出的蓝色的光与将剩余的三原色即红色和绿色组合而得到的黄色的荧光体相当来取得白色光。
但是,在这样的由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光源中,长波长域发光的成分少,所以存在红色的视觉效果特别劣化这样的问题。即,红色的视觉效果劣化意味着,从上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是红色成分少的白色光。
但是,作为评价光源的显色性的方法,有在JIS Z 8726(日本工业标准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光源的显色性评价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在该评价方法中,针对15色的试验色,对通过试样光源和成为基准的照明光照明时的颜色偏差的大小进行数值化。
平均显色评价数(Ra)是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的特殊显色评价数的平均值,特殊显色评价数(R9)是针对各个试验色的显色评价数。
在该显色性评价方法中,将针对基准光的显色评价数设成100,随着颜色偏差变大,显色评价数变小。即,显色性优良的光源的显色评价数的数值变大、显色性不佳的光源的显色评价数的数值变小。
以往,即使在使用了LED等的照明装置中,通过使用显色评价数、主要使用平均显色评价数(Ra)的显色评价方法,评价光源的显色性。但是,这样的显色性评价方法是针对基准光源的相对评价,在使颜色看起来鲜艳这样的观点中,并不充分的评价方法,存在在以往的光源装置中无法充分地评价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效果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红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610~630nm、半值宽度处于10~20nm的范围;
绿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500~520nm、半值宽度处于20~30nm的范围;
蓝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450~470nm、半值宽度处于10~20nm的范围;以及
白色LED,由蓝色发光元件和黄色荧光体构成,
以26~38%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35~50%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12~33%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将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基准光照射所述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作为色域面积比并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20%以上140%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以18~31%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28~46%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23~5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3500K小于5000K、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20%以上140%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以18~30%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28~57%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3%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15~5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是5000K以上10000K以下,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10%以上140%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都设置了多个,
将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中的具有补色关系的LED彼此接近配置,并且将同一种类的LED彼此配置为点对称。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RGB传感器,对所入射的光的红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蓝色成分进行检测;
漫射板,使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透射并且反射;
遮光部件,阻止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直接光并将来自所述漫射板的混光提供给所述RGB传感器;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RGB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的光束比控制为一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来自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以及白色LED的各色光进行加法混色,而照射照明光的光源,
在所述光源中,
将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基准光照射所述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作为色域面积比并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相关色温度是5000K以上,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第1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1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9)是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第1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1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9)是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相关色温度是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本体,配设了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和白色LED;以及
点亮装置,对所述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和白色LED的点亮状态或者熄灭状态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涉及本发明的具备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是示出该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RGB芯片3b的具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白色LED3a的分光分布的曲线。
图4是示出RGB芯片3b的分光分布的曲线。
图5是示出组合了白色LED3a和RGB芯片3b的光源的分光分布的曲线。
图6是示出在色度图上示出了将基准光设成100,使用光源装置3、基准光、以及白色LED的各照明光来照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的情况的色度的色域面积的曲线。
图7是示出在色度图上示出了将基准光设成100,使用光源装置3、基准光、以及白色LED的各照明光来照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的情况的色度的色域面积的曲线。
图8是用于求出色域面积比等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图8的流程图设计的照明装置的特性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图11是示出嵌入了图10的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光源装置的平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光源装置的剖面形状以及点亮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曲线。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涉及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是示出该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构成为具有装置本体2、该装置本体2中配设的光源装置3、以及控制该光源装置3的点亮状态或者熄灭状态的点亮装置4。
装置本体2配置于例如建筑物内的天花板等上,构成为能够配设光源装置3的形状。另外,装置本体2形成为高度低的框体形状、或者板形状,但不限于这些形状,只要是能够配设光源装置3的形状即可。
光源装置3具有构成为具有发出第1白色光的多个白色LED3a、和发出第2白色光的多个RGB芯片3b的光源。该光源通过第1白色光和第2白色光混光而发出白色光即照明光。
白色LED3a包括发蓝色光的蓝色LED芯片、和发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例如,虽然未图示,但白色LED3a构成为具有以覆盖蓝色LED芯片的方式使黄色荧光体分散在环氧树脂中的树脂部。
另一方面,与该白色LED3a构成光源的RGB芯片3b的结构如图2所示。图2是示出RGB芯片3b的具体结构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RGB芯片3b具有发红色(R)光的红色LED(RLED)5a、发绿色(G)光的绿色LED(GLED)5b、以及发蓝色(B)光的蓝色LED(BLED)5c,这些RGB各色的LED5a~5c构成为配设于基板3b1上。
另外,光源装置3如图1所示构成为,在装置本体2上的纵方向以及横方向上配设了多个上述白色LED3a,并且以通过例如由4个白色LED3a包围1个RGB芯片3b的方式,配设了多个RGB芯片3b。
另外,当然,白色LED3a以及RGB芯片3b的配置位置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而也可以适当地变更配置位置。
图3是示出上述白色LED3a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图4是示出上述RGB芯片3b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图5是示出组合了上述白色LED3a和RGB芯片3b的光源的分光分布的曲线。另外,图3至图5中的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与波长相对的相对值(相对能量)。
白色LED3a如图3的分光分布所示,具备具有在约430(nm)至45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蓝色成分、和在约540(nm)至57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黄色成分的光学特性。当然,白色LED3a不限于图3所示的分光分布,只要具有蓝色成分和黄色成分即可。
另外,通过用白色LED3a以这样的分光分布照射光,得到第1白色光。
另外,RGB芯片3b如图4的分光分布所示,具备具有在约460(nm)至47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蓝色成分、和在约520(nm)至53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绿色成分、以及在约630(nm)至64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红色成分的光学特性。当然,RGB芯片3b不限于图4所示的分光分布,具有蓝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红色成分即可。
另外,通过用RGB芯片3b以这样的分光分布照射光,得到第2白色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3的光源是组合这样的分光特性的白色LED3a和RGB芯片3b而构成的。因此,光源装置3的光源将来自白色LED3a的第1白色光、和来自RGB芯片3b的第2白色光混光而成的白色光作为照明光照射。
该光源装置3的光源的分光分布如图5所示。
即,光源装置3的光源如图5所示,具备具有在约460(nm)至47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蓝色成分、在约530(nm)至54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绿色成分、以及在约630(nm)至640(nm)之间具有峰值的相对值的红色成分的光学特性。
通过设成这样的结构,光源装置3的光源能够照射如图5所示,与以往的仅白色LED的白色光相比,补强了红色成分的白色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这样的特性的光源装置3(光源)构成为满足后述光源的显色评价条件。使用图6以及图7说明这样的光源的显色性评价条件。
图6是示出在色度图上示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基准光、以及白色LED的各照明光来照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的情况的色度的色域面积的曲线。
另外,图7是示出在色度图上示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基准光、以及白色LED的各照明光来照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的情况的色度的色域面积的曲线。
另外,在图6以及图7中,在上述JIS Z 8726中规定的15色的试验色之内,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和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的色度,示出为P1~P12。另外,图6以及图7所示的虚线表示基准光50,单点划线表示白色LED51,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的光源52。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的光源52在色度图上分别配置通过从该光源52照射的照明光照射色相不同的至少3种以上的色票时的色度,并连结分别配置的点而形成与光源52对应的多边形。
另外,光源装置3的光源52在上述色度图上分别配置通过相关色温度与来自该光源52的照明光相等的基准光照射上述至少3种以上的色票时的色度,并连结分别配置的点而形成与基准光对应的多边形。
另外,光源装置3的光源52能够照射与光源52对应的多边形的面积和与基准光对应的多边形的面积之比大于1的白色光即照明光。
例如,针对在上述JIS Z 8726中规定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P9~P12的色票,照射基准光50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了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6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9~P12对应的色度点9a、10a、11a以及12a。
另外,同样地,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P9~P12的色票,照射白色LED51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了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6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9~P12对应的色度点9b、10b、11b以及12b。
另外,同样地,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P9~P12的色票,照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的光源52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了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6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9~P12对应的色度点9c、10c、11c以及12c。
另外,在图6中,通过连结与基准光50、白色LED51、以及光源装置3的光源52对应的色度点,分别形成四边形。将这些四边形的面积设成色域面积50A、51A、52A。
另外,基准光50的相关色温度等于来自光源装置3的光源52的照射光。
此处,对于通过连结与光源52对应的色度点而形成的多边形的色域面积(以下,称为光源52的色域面积)52A,在将通过连结与基准光50对应的色度点而形成的多边形的色域面积(以下,称为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设成100的情况下,如下述表1所示得到为119的计算结果。即,光源52的色域面积52A、与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之比为1.19,是大于1的值。
[表1]
另外,通过连结与白色LED51对应的色度点而形成的多边形的色域面积(以下,称为白色LED51的色域面积)51A如上述表1所示,为76,该白色LED51的色域面积51A、与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之比为0.76,低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52的色域面积比。
另外,例如,针对在上述JIS Z 8726中规定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P1~P8的色票,照射基准光50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了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7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1~P8对应的色度点1a、2a、3a、4a、6a、7a以及8a。
另外,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P1~P8的色票,照射白色LED51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7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1~P8对应的色度点1b、2b、3b、4b、5b、6b、7b以及8b。
进而,针对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P1~P8的色票,照射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的光源52的照射光,在色度图中配置(描绘)了此时的各色度时,如图7所示,得到与各色票P1~P8对应的色度点1c、2c、3c、4c、5c、6c、7c以及8c。
另外,在图6中,通过连结与基准光50、白色LED51、以及光源装置3的光源52对应的色度点,分别形成八边形。将这些八边形的面积设成色域面积50A、51A、52A。
此处,对于光源52的色域面积52A,在将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设成100的情况下,如上述表1所示得到作为108的计算结果。即,光源52的色域面积52A、与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之比为1.08,在该情况下也大于1。
另外,在该情况下,白色LED51的色域面积51A也与上述同样地,如上述表1所示,为76,该白色LED51的色域面积51A、与基准光50的50A之比为0.76,低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52的色域面积比。
此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这4色P9~P12的色票(红、黄色、绿、蓝)的彩度比较高,通过将这样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第12色的色域面积比用作光源的显色评价方法,能够评价为使比较鲜艳的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照明光。
在该情况下,对于光源装置3的照射光,如图6所示,特别,显色评价试验色第9号的红色的色度大于基准光50,所以为与白色LED51相比,使红颜色大幅地看起来更鲜艳的白色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通过针对光源装置3的照射光,照射在上述JIS Z 8726中规定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P1~P8的色票而形成的色域面积52A,如图7以及上述表1所示,与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的色域面积比为1.08,如图7所示,特别,显色性评价试验色第1、第3、第6、以及第8这各色的色度大于基准光50,所以为与白色LED51相比,能够使颜色大幅看起来更鲜艳的白色光。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3通过满足与这样的在JIS Z 8726中规定的显色评价试验色对应的各色域面积比大于1的条件,能够照射特别补强了红色成分的白色光。
另外,对于基准光50,由于平均显色评价数(Ra)是100,所以通过照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号的色票而得到的图6所示的试验光的色域面积之比越接近1,该平均显色评价数(Ra)越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通过针对光源装置3的照射光,照射在上述JIS Z 8726中规定的、显色评价试验色第1~第8这8色P1~P8的色票而形成的色域面积52A,如图6以及上述表1所示,与基准光50的色域面积50A的色域面积比为1.08,比白色LED51的色域面积51A与基准光的色域面积50A的色域面积比即0.76更接近1,所以平均显色评价数(R9)也高于白色LED51,得到显色性良好的照射光。
即,色域面积比越大,能够使颜色看起来越鲜艳,越接近1,能够使平均显色评价数(Ra)越接近100。例如,色域面积比优选大于1小于等于1.2,优选为1.1以下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设定构成光源装置3的光源的白色LED3a以及RGB芯片3b的各光束,来控制色域面积。
作为参考技术,例如,对于各色的混光比(光束比),为了得到上述表1的色域面积比,设定为
红∶绿∶蓝∶白=(14.7)∶(18.8)∶(3.4)∶100。
当然,也可以根据照明光的使用用途,适当变更上述各色的混光比(光束比)。例如,也可以通过减少白的比例,并且提高红、绿、蓝的比例,得到进一步增大了色域面积52A的照明光。
此处,实际上,通过白色LED3a、和由红色LED5a、绿色LED5b以及蓝色LED5c构成的RGB芯片3b,构成光源装置3的光源,通过主观评价实验检查了使这些各色混光的情况下的物的颜色的视觉效果的变化。
其结果,在红色LED5a、绿色LED5b以及蓝色LED5c混光的照明光之下,观察有色物体的情况下,得到彩度全面提高,照明空间顺畅优美这样的结果。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规定用于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显色评价方法,并且根据该显色评价方法构成光源装置3的光源,能够实现具备能够照射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照明光的光源的光源装置3以及使用该光源装置3的照明装置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白色LED3a中添加RGB芯片3b,改变了利用光源装置3得到的照射光的分光分布,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能够通过在白色LED3a中仅添加红色LED5a并控制色域面积比而使例如红色系看起来更鲜艳。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与照明光的使用用途、或者所照射的空间对应地,选择加上了看起来鲜艳的颜色的荧光体材料,来提高各色的混光比。
图8以及图9涉及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8示出用于求出色域面积比等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图8的流程图设计的照明装置的特性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图1同样地构成的照明装置中,能够将色域面积比、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效率设计为期望的值。
如上所述,即使是同一相关色温度、平均显色评价数(Ra)的照明,通过适当设定色域面积比,也可以使光的颜色看起来更鲜艳。另外,通过适当设定各色LED的混光比(光束比),能够控制色域面积比。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利用由发蓝色光的蓝色LED和发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白色LED、和用于得到白色光的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这3个LED的合计4个LED构成光源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用计算机执行与图8的流程对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设计。
一种LED的分光分布被表现为多个高斯的线性结合,能够通过控制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以及混光比来规定由多个LED产生的分光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的照明装置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偏差,并且具有作为目标的效率、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色域面积比Ga。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以得到这样的光源的分光分布的方式,使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混光比变化,一边通过最佳化计算得到期望的分光分布。
首先,在步骤S1中,输入色度(x、y)的设定值。x、y是色度坐标上的坐标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机设定白色LED的混光比(光束比),与其对应地决定其他的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的混光比。
即,计算机在步骤S2中,针对这4种LED,分别决定峰值波长以及半值宽度。接下来,计算机计算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的混光比(步骤S3),计算平均显色评价数Ra、色域面积比Ga以及效率(步骤S4)。
计算机判定在步骤S4中求出的平均显色评价数Ra、色域面积比Ga以及效率是否达到目标值。在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2,计算机再设定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的混光比。以后,通过同样的动作,重复步骤S2~S5直至平均显色评价数Ra、色域面积比Ga以及效率达到目标值。如果平均显色评价数Ra、色域面积比Ga以及效率达到了目标值,则计算机在步骤S6中,输出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步骤S6中输出的值,点亮装置内的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各LED的驱动。即,控制部通过根据以得到上述那样的最佳化后的分光分布的方式求出的各LED芯片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输出比,对LED进行驱动控制,所照射的物的颜色看起来鲜艳,构成效率优良的照明装置。
下述表2~5示出图8所示的最佳化计算的计算结果。表2~5示出用于作为成为各个目标的色域面积比Ga得到2800K、3500K、5000K或者10000K的设定的一个例子。
在表2~5中,针对各设定例的每一个附加编号(No.),用百分率示出针对红色LED(R)、绿色LED(G)、蓝色LED(B)分别设定的峰值波长以及半值宽度、和这些红色LED(R)、绿色LED(G)、蓝色LED(B)以及白色LED(W)的混光比。另外,示出通过这些峰值波长、半值宽度以及混光比的各设定得到的色域面积比Ga以及效率(另外,对于表2~5中的色域面积比Ga,将基准光源的色域面积表示为100)。
[表2]
[表3]
[表4]
[表5]
如表2~5所示,对于设定编号(No.)1~18,色域面积比Ga是120以上,并且对于设定编号(No.)19~34,色域面积比Ga是110以上,通过根据这样的计算结果,点亮装置内的控制部设定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以及混光比,从而能够通过来自照明装置的照明,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
另外,在下述表6中,根据上述表2~5,针对各相关色温度的每一个,集中示出混光比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示出通过相关色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各个LED的混光比的变动。
[表6]
另外,图9是对应地示出用于得到表2的2800K附近的光源色即灯泡色、3500K附近的光源色即温白色、5000K附近的光源色即昼白色的混光比、和分光分布以及色度图的说明图。
图9示出采用了峰值波长630nm、半值宽度20nm的红色LED、峰值波长520nm、半值宽度40nm的绿色LED、峰值波长460nm、半值宽度20nm的蓝色LED的例子。
对于得到图9的灯泡色的照明装置的例子、即相关色温度(CCT)是2800K且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000的照明装置,通过以得到混光比29∶38∶0∶33的方式构成红色LED(R)、绿色LED(G)、蓝色LED(B)以及白色LED(W),作为色域面积比Ga得到134。
同样地,对于相关色温度(CCT)是3339K且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008的照明装置,通过以得到混光比25∶39∶1∶35的方式构成红色LED(R)、绿色LED(G)、蓝色LED(B)以及白色LED(W),作为色域面积比Ga得到132。
同样地,对于相关色温度(CCT)是4950K且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005的照明装置,通过以得到混光比14∶31∶2∶53的方式构成红色LED(R)、绿色LED(G)、蓝色LED(B)以及白色LED(W),作为色域面积比Ga得到121。
另外,在表2~5以及图9中,说明了色域面积比Ga作为目标值的例子,但可知能够构成为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效率作为目标值。
在图1的装置中,能够实现表2~5以及图9等的光束比。例如,通过对图1的各LED并列地连接未图示的电阻并在点亮装置内的控制部中控制各流向LED的电流值,能够控制光束比。
另外,红色LED与其他的绿色LED、蓝色LED或者白色LED相比,随着时间经过,输出急剧减少。因此,在假设长时间使用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预先进行控制,以使红色LED的输出成为本来应设定的光束比的约1.5倍。
另外,对于加法混色时的各LED的输出比,无需通过电流来控制,而也可以通过LED的个数来控制。例如,也可以通过使流向所有LED的电流恒定,并改变光源装置内设置的各色的LED的个数之比使输出比变化,来控制光束比。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以及混光比,能够得到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偏差,并且具有作为目标的效率、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色域面积比Ga的照明装置。例如,能够得到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而且色域面积比Ga是120以上170以下的看起来鲜艳的照明用白色LED灯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程序实现这样的照明装置的设计,能够缩短设计所需的时间。进而,能够适当设定照明装置的效率,根据经济性的观点也是有利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定白色LED的混光比的情况下,也可以控制白色LED中的黄色荧光体的发光来控制白色LED的混光比。
另外,在图8所示的程序中,能够通过最佳化计算使关于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的色域面积扩大,但也可以使色域面积限制于用Judd的Flattery Index表现的最佳的颜色的色域以内。
图10以及图11涉及本发明的第3的实施方式,图10是示出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图11是示出嵌入了图10的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10的基板100配置于图11的框体110内。在基板100上配设了多个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以及白色LED,在框体110内配设了用于使各LED点亮的未图示的点亮装置。对各LED以及点亮装置经由灯口111供给电力。在框体110中安装漫射板112,来自框体110内的各LED的射出光经由漫射板112而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装置中,在基板100上配设了多个发出第1白色光的白色LED105、红色LED102、绿色LED103、以及蓝色LED104。对于图10中的各影线,根据影线的种类表示同一种类的LED。如图10的影线所示,红色LED102和绿色LED103配置成相对基板100的中心成为点对称。在这些红色LED102以及绿色LED103的周围,蓝色LED104和白色LED105配置成相对基板100的中心成为点对称。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基板100的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配置了发出同一色光的各LED,并且在邻接位置配置了发出相互具有补色的关系的色光的LED。由此,能够通过接近的位置的LED彼此易于发出白色光,并且能够实现没有不均的混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点亮装置也针对红色LED102、绿色LED103、蓝色LED104以及白色LED105,如上述表2~5或者图9那样,控制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以及混光比,构成了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偏差,并且具有作为目标的效率、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色域面积比Ga的照明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配置各LED,能够抑制照射面的颜色的不均。另外,通过构成为使各LED相互的间隔为1mm以下,能够将照射面中形成的影子的不均抑制为几毫以下的无法察觉的等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改善了照射面的颜色不均、影子的颜色不均的照明装置、例如筒灯照明器具等。
图12以及图13涉及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图12以及图13是示出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图12示出光源装置的平面形状,图13示出光源装置的剖面形状以及点亮装置的一部分。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嵌入了光源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外观与图11相同,省略图示。
如上所述,通过控制各色的LED的混光比,能够构成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具有期望的色域面积比Ga的照明装置。但是,针对各LED的每一个,由于热引起的光束减少、由于芯片材料引起的经年劣化等状态相异,所以通过混光得到的照明伴随时间的经过而光色有可能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利用各LED得到的混光的状态并控制各LED,防止光色变化。
图12的基板120配置于框体110(参照图11)内。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光源装置构成为在基板120上配置了多个LED121。各LED121是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或者白色LED。
在图12的例子中,各LED121除了基板120的大致中央部分以外,在基板120上矩阵状地配置。在基板120的中央部分,配设了RGB传感器124,该RGB传感器124通过竖立设置到比LED121的射出面高的位置的遮光罩123覆盖周围。来自各LED121的射出光经由图11的漫射板112而射出。
另外,各LED121的射出光通过漫射板112反射而还入射到RGB传感器124。如果RGB传感器124检测到来自各LED121的直射光,则RGB传感器124的检测结果大幅受到RGB传感器124附近的LED121的光色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竖立设置到比LED121的射出面的高度高的位置的遮光罩123,阻止对RGB传感器124入射来自各LED121的直接光。
即,对于RGB传感器124,通过遮光罩123阻止来自各LED121的直接光的入射,而仅入射来自漫射板112的反射光。漫射板112的反射光是通过各LED121得到的混光,RGB传感器124从基于各LED121的射出光的混光分别检测红色光成分、蓝色光成分、绿色光成分,将检测结果输出到点亮装置内的控制部125。
控制部125根据所检测出的混光中的各色光成分,以使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或者白色LED的混光比为例如上述表2~5或者图9的设定值的方式,控制各LED的半值宽度、峰值波长以及混光比。
另外,流向LED121的电流和与来自LED121的光束的关系根据LED芯片的特性而不同,所以控制部125预先针对LED的每个种类,保持关于电流与光束的关系的表、关系式,使用这些表、关系式等,控制成得到一定的混光比。
根据这样的结构,不会受到各LED的每一个的特性或者经年变化的相异等的影响,而能够始终以一定的混光比驱动各LED121。由此,能够稳定地得到具有期望的相关色温度、偏差,并且具有成为目标的效率、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色域面积比Ga的照明装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受到各LED的每一个的特性、经年劣化等的影响,而能够始终设定一定的混光比来防止光色变化。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由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白色LED的例子,但也可以代替该白色LED而使用发出黄色的色光的黄色LED。
图14至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图1同样地构成的照明装置中,不仅是色域面积比,而且将以JIS显色评价试验色为基准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饱和度差也设计为期望的值。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使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的显色评价方法,使用了色域面积比Ga。但是,在店铺照明等中,有时要求使物体非常显著鲜艳。在作为关联技术的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45206)以及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61702)等中,作为用于使鲜艳度降低的指标使用了色域面积比Ga、Ga4。Ga是通过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试验光照射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另外,Ga4是通过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12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4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试验光照射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4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3的提案中,作为用于使鲜艳度降低的条件,举出Ga<Ga4。
但是,即使是Ga<Ga4,也存在色域在色度坐标上向绿方向扩展并向红方向变窄而红并不鲜艳的情况、以及色域在色度坐标上向红方向扩展并向绿方向变窄而绿并不鲜艳的情况,在专利文献2、3等的装置中,无法照明成使物体充分地鲜艳。另外,作为平均显色评价数Ra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值。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不仅是色域面积比Ga,而且特别是将红的鲜艳度的指标即关于红的试验色的与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设成规定的值,使平均的鲜艳度提高,并且使红色物体的鲜艳度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关于红的试验色的与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使用从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减去通过基准光照射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ΔC*ab(No.9))。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由发蓝色光的蓝色LED以及发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白色LED、和用于得到白色光的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这3个LED的合计4个LED构成光源装置,并使4个LED的输出比变化,使色域面积比Ga提高为105%以上或者110%以上,使指标ΔC*ab(No.9)为4以上。
图14至图16是取色域面积比Ga为横轴并取鲜艳度的评价值为纵轴,而示出通过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照明食品的情况下的色域面积比Ga与食品的新鲜度的评价的关系的曲线。另外,图14至图16分别是关于得到相关色温度是28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得到相关色温度是35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或者得到相关色温度是50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的例子。
如图14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28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看起来比较新鲜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110%以上140%以下的色域面积比Ga。
另外,如图15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35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看起来比较新鲜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105%以上140%以下的色域面积比Ga。
另外,如图16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50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看起来比较新鲜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105%以上140%以下的色域面积比Ga。
图17至图19是取ΔC*ab(No.9)为横轴并取红的鲜艳度的评价值为纵轴,而示出通过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照明食品的情况下的ΔC*ab(No.9)与红的鲜艳度的评价的关系的曲线。另外,图17至图19分别是关于得到相关色温度是28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得到相关色温度是35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或者得到相关色温度是50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的例子。
如图17至图19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2800K、3500K、50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红看起来比较鲜艳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4以上的ΔC*ab(No.9)。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中,将色域面积比Ga设定为105%以上(或者110%以上)140%以下,并且将通过使用了红的试验色的色饱和度差得到的指标ΔC*ab(No.9)设定为4以上。由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能够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特别,具有如果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照明店铺中陈列的食品,则能够使食品看起来新鲜这样的优点。
另外,通过将上述第2至第4实施方式应用于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将色域面积比、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效率设计为期望的值,而且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
图20至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使用红的试验色的色饱和度差而采用使用了绿的试验色的色饱和度差来设计了光源装置这一点与第5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平均的鲜艳度提高,并且特别使绿色物体的鲜艳度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用了绿的试验色的色饱和度差,使用从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减去通过基准光照射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ΔC*ab(No.11))。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由发蓝色光的蓝色LED以及发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白色LED、和用于得到白色光的红色LED、绿色LED以及蓝色LED这3个LED的合计4个LED构成光源装置,并使4个LED的输出比变化,使色域面积比Ga提高为105%以上或者110%以上,使指标ΔC*ab(No.11)为3以上或者2以上。
图20至图22是取ΔC*ab(No.11)为横轴并取绿的鲜艳度的评价值为纵轴,而示出通过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照明食品的情况下的ΔC*ab(No.11)与绿的鲜艳度的评价的关系的曲线。另外,图20至图22分别是关于得到相关色温度是28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得到相关色温度是35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或者得到相关色温度是5000K且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的照明的光源装置的例子。
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2800K、35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使绿看起来比较鲜艳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3以上的ΔC*ab(No.11)。
另外,如图22所示,在相关色温度是5000K的光源装置中,为了得到判断为使绿看起来比较鲜艳的评价值5以上,需要大致2以上的ΔC*ab(No.11)。
另外,对于色域面积比Ga与食品的新鲜度的评价的关系,如图14至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色域面积比Ga,也设定为105%以上140%以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中,将色域面积比Ga设定为105%以上140%以下,并且将通过使用了绿的试验色的色饱和度差得到的指标ΔC*ab(No.11)设定为2或者3以上。由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能够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特别,具有如果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照明店铺中陈列的食品,则能够使食品看起来新鲜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应用上述第2至第4实施方式,将色域面积比、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效率设计为期望的值,而且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在第5以及第6实施方式中,规定了光源装置中的红或者绿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饱和度差的值。该色饱和度差是a*b*色度坐标图上的原点与基于基准光的点的距离、和原点与基于试验光的点的距离之差,对于与基于试验光的点对应的色相与红或者绿显著相异的情况,没有考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图1同样地构成的照明装置中,不仅是色域面积比,而且将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相也设计为期望的值。
图23是示出a*b*色度图与孟塞尔色相环中的色相的关系的图(A.R.Robertson,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Vol.2,No.1,p.7-11,1977)。红的范围是ab色相角hab为大致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绿的范围是ab色相角hab为大致135°~225°的区域。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计成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ab色相角hab(No.9)进入到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另外,在脱离了该区域的情况下,对于红,色相偏移而看起来为黄、蓝、绿。
另外,设计成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时的、a*b*色度坐标图上的ab色相角hab(No.11)进入到135°~225°的区域。另外,如果脱离了该区域,则对于绿,色相偏移而看起来为黄、蓝、红。
另外,对于色域面积比Ga,是与上述第5或者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设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针对色域面积比和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相规定的例子,但也可以与第4以及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针对色域面积比以及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饱和度差的值、和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相规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构成的光源装置中,将色域面积比Ga设定为105%以上140%以下,并且对于a*b*色度坐标图上的色相,作为红的范围,设定为ab色相角hab是大致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作为绿的范围,设定为ab色相角hab是大致135°~225°的区域。
由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照明装置,能够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特别,具有如果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装置照明店铺中陈列的食品,则能够使食品看起来新鲜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应用上述第2至第4实施方式,将色域面积比、平均显色评价数(Ra)以及效率设计为期望的值,而且使被照明物变得显著而看起来鲜艳。
以上的实施方式记载的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各种阶段的发明,能够通过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中的适当的组合来抽出各种发明。
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所有构成要件删除了几个构成要件,也可以解决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的栏中叙述的课题,在得到通过发明的效果叙述的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将删除该结构要件的结构作为发明抽出。
本申请是以在2009年4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09-108078号以及在2010年3月1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044704号为优先权基础而申请的,在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中引用了上述公开内容。
Claims (19)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红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610~630nm、半值宽度处于10~20nm的范围;
绿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500~520nm、半值宽度处于20~30nm的范围;
蓝色LED,发光谱的峰值波长处于450~470nm、半值宽度处于10~20nm的范围;以及
白色LED,由蓝色发光元件和黄色荧光体构成,
以26~38%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35~50%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12~33%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将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基准光照射所述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8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8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作为色域面积比并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20%以上14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18~31%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28~46%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23~5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3500K小于5000K、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20%以上14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18~30%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红色LED的光,
以28~57%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绿色LED的光,
以0~3%的光束比产生所述蓝色LED的光,
以15~52%的光束比产生所述白色LED的光,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相关色温度是5000K以上10000K以下,偏差的绝对值是0.02以内,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10%以上14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都设置了多个,
将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中的具有补色关系的LED彼此接近配置,并且将同一种类的LED彼此配置为点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RGB传感器,对所入射的光的红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蓝色成分进行检测;
漫射板,使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透射并且反射;
遮光部件,阻止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直接光并将来自所述漫射板的混光提供给所述RGB传感器;以及
控制部,根据所述RGB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的光束比控制为一定。
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来自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以及白色LED的各色光进行加法混色,而照射照明光的光源,
在所述光源中,
将通过试验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12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4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与通过基准光照射所述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12时的将色度坐标上的4点连结而形成的色域面积之比作为色域面积比并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相关色温度是5000K以上,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第1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1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9)是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第1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1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9)是0°~45°的区域或者315°~360°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相关色温度大于等于2800K小于35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中,
使所述试验光成为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相关色温度是5000K,偏差duv的绝对值是0.02以内,进而,将通过所述照明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第2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第2色度的ab色相角hab(No.11)是135°~225°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其中,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9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4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3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来自所述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LED的光进行加法混色而得到白色光,
在所述白色光中,使所述试验光成为所述白色光的情况的色域面积比是105%以上140%以下,将通过从所述光源照射的照明光或者基准光照射JIS显色评价试验色No.11的色票时的色度配置于a*b*色度坐标图上,所述a*b*色度坐标图上的所述照明光与所述基准光的色饱和度差是2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本体,配设了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和白色LED;以及
点亮装置,对所述红色LED、绿色LED、蓝色LED和白色LED的点亮状态或者熄灭状态进行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08078 | 2009-04-27 | ||
JP2009108078 | 2009-04-27 | ||
JP2010-044704 | 2010-03-01 | ||
JP2010044704 | 2010-03-01 | ||
PCT/JP2010/057508 WO2010126065A1 (ja) | 2009-04-27 | 2010-04-27 | 照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1925A true CN102341925A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303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07691A Pending CN102341925A (zh) | 2009-04-27 | 2010-04-27 | 照明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008318A1 (zh) |
EP (1) | EP2398079A1 (zh) |
JP (1) | JP2011204659A (zh) |
CN (1) | CN102341925A (zh) |
WO (1) | WO201012606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715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ed吸顶灯 |
CN103486462A (zh) * | 2012-06-12 | 2014-01-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4080244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4517948A (zh) * | 2013-10-08 | 2015-04-1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Led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
CN104613394A (zh) * | 2015-02-12 | 2015-05-13 | 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的led照明装置 |
CN105163419A (zh) * | 2015-07-08 | 2015-12-16 | 复旦大学 | 高色饱和度白光led照明系统及其混色设计方法 |
CN105718273A (zh) * | 2016-04-01 | 2016-06-29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灯光的时间信息可视化表达系统及灯光动态变化程序 |
CN106937446A (zh) * | 2013-03-04 | 2017-07-07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照明方法、设计方法、驱动方法、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8938B (zh) * | 2011-06-03 | 2017-03-08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 半导体发光装置、展示物照射用照明装置、肉照射用照明装置、蔬菜照射用照明装置、鲜鱼照射用照明装置、一般用照明装置和半导体发光系统 |
EP3567989A1 (en) * | 2011-09-02 | 2019-11-13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
EP3565383A1 (en) * | 2011-09-02 | 2019-11-06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
US20130076262A1 (en) * | 2011-09-26 | 2013-03-28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Lighting Device, Lighting Equipment,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
JP5899470B2 (ja) * | 2011-12-16 | 2016-04-0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WO2013094481A1 (ja) * | 2011-12-19 | 2013-06-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シーリングライト、バックライ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装置 |
SG11201403240UA (en) | 2011-12-22 | 2014-07-30 | Heptagon Micro Optics Pte Ltd | Opto-electronic modules, in particular flash modu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5980516B2 (ja) * | 2012-02-10 | 2016-08-31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Led発光装置 |
JP2013201274A (ja) * | 2012-03-23 | 2013-10-03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照明装置 |
US9897284B2 (en) * | 2012-03-28 | 2018-02-20 | Ledengin, Inc. | LED-based MR16 replacement lamp |
JP6157173B2 (ja) * | 2012-06-01 | 2017-07-05 | 地方独立行政法人東京都立産業技術研究センター | Led照明の分光分布設計方法 |
US8613526B1 (en) * | 2012-08-14 | 2013-12-24 | Huizhou Light Engine, Ltd | LED aquarium lighting device |
EP2892306B9 (en) * | 2012-08-31 | 2021-08-25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Illumination method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
JP5891423B2 (ja) | 2012-10-12 | 2016-03-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照明器具、照明装置およ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
DE102012111564A1 (de) * | 2012-11-29 | 2014-06-18 |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
JP6271301B2 (ja) * | 2013-03-04 | 2018-01-31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6362877B2 (ja) * | 2013-03-04 | 2018-07-25 |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 半導体発光素子を含む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設計方法、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照明方法 |
JP6176525B2 (ja) | 2013-07-19 | 2017-08-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発光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
JP6394935B2 (ja) * | 2013-07-26 | 2018-09-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3411145B (zh) * | 2013-08-08 | 2018-07-27 | 复旦大学 | 一种四通道健康led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 |
JP6156213B2 (ja) | 2013-09-17 | 2017-07-05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3091585A4 (en) | 2013-12-27 | 2017-07-26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
JP2015176775A (ja) * | 2014-03-15 | 2015-10-05 | サムテック・イノベ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医療用無影灯 |
CN105609527B (zh) * | 2014-11-13 | 2019-04-3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JP6480714B2 (ja) * | 2014-11-19 | 2019-03-13 | サムテック・イノベ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物品検査装置 |
US9974138B2 (en) | 2015-04-21 | 2018-05-15 | GE Lighting Solutions, LLC | Multi-channel lamp system and method with mixed spectrum |
JP6694153B2 (ja) * | 2015-09-24 | 2020-05-13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JP6835344B2 (ja) * | 2016-04-06 | 2021-02-24 | イ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 高演色光源装置 |
JP6706795B2 (ja) | 2016-07-28 | 2020-06-1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
CN106229312B (zh) * | 2016-08-30 | 2018-10-12 |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全光谱csp封装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
JP6823800B2 (ja) * | 2016-09-30 | 2021-02-03 |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照明装置 |
US10900839B2 (en) | 2019-05-06 | 2021-01-26 | Behr Proces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lluminating paint color chip locations within a display assembly |
US11118740B1 (en) * | 2020-06-30 | 2021-09-14 | Xiamen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 Light apparatus |
CN112576945A (zh) * | 2020-12-11 | 2021-03-30 | 佛山市中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全彩cob器件 |
US20230402434A1 (en) * | 2022-04-28 | 2023-12-14 | Seoul Viosys Co., Ltd. |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CN220382099U (zh) * | 2023-07-24 | 2024-01-23 | 郑州胜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分布式芯片的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
WO2025061407A1 (en) | 2023-09-18 | 2025-03-27 | Signify Holding B.V. | Lighting devic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80533A (ja) * | 2005-09-09 | 2007-03-29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ed照明器具 |
JP2008288412A (ja) * | 2007-05-18 | 2008-11-27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Led発光装置 |
WO2009041171A1 (ja) * | 2007-09-26 | 2009-04-02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照明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Z20014297A3 (cs) | 1999-06-04 | 2002-06-12 | Societe De Conseils De Recherches Et D´Application | Sloučenina, způsob vyvolání účinku agonisty receptoru pro neuromedin B a receptoru pro somatostain, farmaceutický prostředek a způsob léčení |
JP3940750B2 (ja) | 2001-05-24 | 2007-07-0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照明光源 |
JP3940596B2 (ja) | 2001-05-24 | 2007-07-0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照明光源 |
JP4113017B2 (ja) * | 2002-03-27 | 2008-07-02 |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JP2005101296A (ja) | 2003-09-25 | 2005-04-14 | Osram-Melco Ltd | 可変色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及び可変色発光ダイオードモジュール及び可変色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器具 |
US7256557B2 (en) * | 2004-03-11 | 2007-08-14 |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Singapore) Pt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hite ligh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hosphor-converted white LEDs and non-phosphor-converted color LEDs |
JP2010044704A (ja) | 2008-08-18 | 2010-02-25 | Alaxala Networks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 |
JP2010092993A (ja) * | 2008-10-06 | 2010-04-22 | Sharp Corp | 照明装置 |
-
2010
- 2010-04-27 JP JP2010102675A patent/JP2011204659A/ja active Pending
- 2010-04-27 EP EP10769763A patent/EP2398079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4-27 US US13/256,649 patent/US201200083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4-27 CN CN2010800107691A patent/CN102341925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4-27 WO PCT/JP2010/057508 patent/WO201012606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80533A (ja) * | 2005-09-09 | 2007-03-29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Led照明器具 |
JP2008288412A (ja) * | 2007-05-18 | 2008-11-27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Led発光装置 |
WO2009041171A1 (ja) * | 2007-09-26 | 2009-04-02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照明装置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4715A (zh) * | 2011-04-01 | 2012-10-17 | 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ed吸顶灯 |
US9488333B2 (en) | 2012-06-12 | 2016-11-0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Lighting device |
CN103486462A (zh) * | 2012-06-12 | 2014-01-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6937446B (zh) * | 2013-03-04 | 2020-01-07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照明方法、设计方法、驱动方法、制造方法 |
CN106937446A (zh) * | 2013-03-04 | 2017-07-07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照明方法、设计方法、驱动方法、制造方法 |
CN104080244A (zh) * | 2013-03-28 | 2014-10-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4080244B (zh) * | 2013-03-28 | 2017-01-1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4517948B (zh) * | 2013-10-08 | 2017-05-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Led 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
CN104517948A (zh) * | 2013-10-08 | 2015-04-1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Led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
CN104613394A (zh) * | 2015-02-12 | 2015-05-13 | 矽照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的led照明装置 |
CN105163419A (zh) * | 2015-07-08 | 2015-12-16 | 复旦大学 | 高色饱和度白光led照明系统及其混色设计方法 |
CN105163419B (zh) * | 2015-07-08 | 2017-07-07 | 复旦大学 | 高色饱和度白光led照明系统及其混色设计方法 |
CN105718273A (zh) * | 2016-04-01 | 2016-06-29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灯光的时间信息可视化表达系统及灯光动态变化程序 |
CN105718273B (zh) * | 2016-04-01 | 2023-01-31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灯光的时间信息可视化表达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98079A1 (en) | 2011-12-21 |
US20120008318A1 (en) | 2012-01-12 |
JP2011204659A (ja) | 2011-10-13 |
WO2010126065A1 (ja) | 2010-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1925A (zh) | 照明装置 | |
JP6811804B2 (ja) | 照明方法及び発光装置 | |
US10008484B2 (en) | Solid state light fixtures suitable for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having separate blue-shifted-yellow/green and blue-shifted-red emitters | |
CN102714260B (zh) | 包括光混合物的固态照明装置 | |
US8829822B2 (en) | LED-based light source having decorative and illumination functions | |
JP6695327B2 (ja) | 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半導体デバイス、及び、フラッシュライト | |
CN103299719B (zh) | 照明方法和发光装置 | |
JP5820380B2 (ja) | 構成可能なシャントを備える半導体照明装置 | |
TW201610363A (zh) | 用於強化的光學增白及色彩偏好之燈具 | |
KR20160077144A (ko) | 향상된 광증백 및 컬러 선호도를 위한 램프 | |
CN103650643A (zh) | 用于控制固态照明器件的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这种系统和/或方法的照明装置 | |
CN101821544A (zh) | 照明装置及制造方法 | |
JP6820064B2 (ja) | 半導体発光素子を含む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設計方法、発光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照明方法 | |
JP6632704B2 (ja) |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8222652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lor accuracy in a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based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based device with controlled color accuracy | |
CN109891152A (zh) | 包括具有类似关闭状态外观的多个不同光源的照明设备 | |
CN117337368B (zh) | 发光模块及照明装置 | |
CN105075397B (zh) | 可调光发光装置 | |
JP2007227678A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白色照明装置 | |
KR101692290B1 (ko) | 색온도 조절이 가능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 |
US20120176787A1 (en) | Method of making high color rendering (cri) led lights and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led ligh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