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1799A -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1799A CN102321799A CN201110248347A CN201110248347A CN102321799A CN 102321799 A CN102321799 A CN 102321799A CN 201110248347 A CN201110248347 A CN 201110248347A CN 201110248347 A CN201110248347 A CN 201110248347A CN 102321799 A CN102321799 A CN 102321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pelletizing
- breeze
- restored
- iron 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2)将待还原物料制成矿粉球团;(3)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制成复合球团;(4)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4h,获得铁金属球团。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的粘结问题,尤其适用于生产高密度金属球团,尤其适合高品位铁矿粉生产金属球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煤基竖炉法、煤基回转窑法和煤基隧道窑罐式法生产金属球团是目前还原金属的重要方法,但煤基竖炉法存在棚料问题,煤基回转窑法存在铁粉球团掉粉问题,导致回转窑结圈,影响正常生产,煤基隧道窑罐式法生产时,球团容易粘结在一起形成大块,导致还原完成后的物料难以处理;为解决该问题也有采用多配入还原剂的方法,但由于混料和装料时物料混合不能保证均匀,实际上仍不能完全避免粘结,还增加了还原剂的消耗;因此开发一种防止球团粘结的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直接还原金属球团过程中存在的球团粘结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通过在矿粉球团表面覆盖腹膜,使还原完成后金属球团不会粘结。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59~61%,石灰粉24~26%,粘土9~11%,膨润土4~6%;
2、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矿粉球团,或者用造球机制成矿粉球团;
3、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0.5~3mm时,制成复合球团;
4、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装入还原容器中再放入还原窑炉内,或者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直接放入还原窑炉内,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4h,获得铁金属球团。
上述的待还原物料选用将待还原铁矿粉、促进剂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所述的待还原铁矿粉为高品位铁矿粉或低品位铁矿粉;当待还原铁矿粉为高品位铁矿粉时,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7.5~12.5%,促进剂0.3~0. 5%,其余为待还原铁矿粉;当待还原铁矿粉为低品位铁矿粉时,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6~20%,促进剂0.3~0. 5%,其余为待还原铁矿粉;所述的高品位铁矿粉为铁品位TFe≥65%且TFe≤72%的铁矿,所述的低品位铁矿粉为铁品位TFe≥30%且TFe<65%的铁矿或含铁化工尾渣。
上述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上述法矿粉球团的直径为8~16mm。
上述的促进剂的细度≤120目,载体的细度≤120目。
上述方法中当采用的待还原铁矿粉为高品位铁矿粉时,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6~65%的碳粉;当采用的待还原铁矿粉为低品位铁矿粉时,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48~55%的碳粉。
上述方法中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装入还原容器中时,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在还原容器中的厚度为65~67.5mm。
上述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常规技术制备的矿粉球团。
本发明的方法适合煤基隧道窑法、煤基回转窑法、气基或煤基竖窑法、转底炉窑法等所有窑炉的直接还原生产还原铁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矿粉球团表面覆盖腹膜,使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球团不发生粘结,彻底解决了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的粘结问题,尤其适用于生产高密度金属球团;腹膜中的无烟煤碳粉和石灰粉还能够在还原反应时作为还原剂和脱硫剂,同时起到分隔金属球团的作用;矿粉球团中采用硼砂(B2O3)作为促进剂,硼砂能够与煤粉挥发出的高温CO一起进行布朗运动,促使还原气体(CO和H2)以及饱和气体(CO2)回流的运行速度加快,促进还原气体在单位时间内的还原速度,加快还原反应的进行,与传统的窑炉还原生产铁技术相比,还原时间最多可缩短20h以上;本发明的方法适合各种铁系矿粉还原,尤其适合高品位铁矿粉生产金属球团,对于窑炉还原金属球团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高品位铁矿粉为铁鳞或铁精矿粉,铁品位65%≤TFe≤72%。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低品位铁矿粉为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钛铁矿、红镍土矿和/或含铁化工尾渣,铁品位30%≤TFe<65%。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无烟煤、焦粉和烟煤为普通工业级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硼砂为普通工业级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物料与还原剂煤粉混合是的混合比例根据反应理论需要的煤粉量过量1~3倍混合,所述的理论需要量是根据煤粉分解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及氢气与氧化铁反应所需的煤粉量,反应式为
Fe2O3+3CO=2 Fe+ 3CO2
Fe2O3+3H2= 2Fe+3H2O
Fe3O4+4CO=3 Fe+ 4CO2
Fe3O4+2H2= 3Fe+2H2O
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的还原容器为耐火罐。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促进剂硼砂的细度≤120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载体碳粉的细度≤120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原完成后还原剂煤粉的消耗量为220~300kg/t还原铁。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压球机压制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4~5%,用造球机制成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8~25%。
实施例1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59%,石灰粉26%,粘土10%,膨润土5%;
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直径为8mm的矿粉球团,压制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4%;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0.5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转底炉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4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5%,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将铁鳞、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7.5%,促进剂0.3%,其余为铁鳞;铁鳞的铁品位TFe 为68.9%,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6.7%的碳粉。
实施例2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1%,石灰粉24%,粘土10%,膨润土5%;
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直径为10mm的矿粉球团,压制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5%;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1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装入还原容器中,堆积厚度为65mm,再放入还原窑炉内,或者将待还原物料直接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煤基隧道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5%,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铁精矿粉、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8%,促进剂0.4%,其余为铁精矿粉;铁精矿粉的铁品位TFe 71.2%的铁矿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63.7%的碳粉。
实施例3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0%,石灰粉25%,粘土9%,膨润土6%;
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直径为12mm的矿粉球团,压制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4%;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1.5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煤基回转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4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6%,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将铁精矿粉、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10%,促进剂0. 5%,其余为铁精矿粉;铁精矿粉的铁品位TFe 为68.2%,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60.1%的碳粉。
实施例4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0%,石灰粉25%,粘土11%,膨润土4%;
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直径为16mm的矿粉球团,压制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5%;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2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煤基竖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6%,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将铁精矿粉、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12.5%,促进剂0.4%,其余为铁精矿粉;铁精矿粉铁品位TFe 为67.3%;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9.4%的碳粉。
实施例5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59%,石灰粉25%,粘土10%,膨润土6%;
将待还原物料用造球机制成直径为8mm的矿粉球团,制成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8%;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2.5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气基竖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4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7%,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将赤铁矿、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6%,促进剂0.3%,其余为赤铁矿;赤铁矿铁品位TFe 为30.9%;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48.2%的碳粉。
实施例6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1%,石灰粉26%,粘土9%,膨润土4%;
将待还原物料用造球机制成直径为9mm的矿粉球团,制成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12%;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3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转底炉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7%,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所述的待还原物料为将褐铁矿及菱铁矿的等质量混合物、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12.6%,促进剂0.4%,其余为褐铁矿及菱铁矿的等质量混合物;褐铁矿及菱铁矿的等质量混合物铁品位TFe为41.2%,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0.1%的碳粉。
实施例7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0%,石灰粉24%,粘土11%,膨润土5%;
将待还原物料用造球机制成直径为13mm的矿粉球团,制成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20%;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2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煤基回转窑法,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4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8%,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待还原物料选用将钛铁矿及红镍土矿的等质量混合物、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15%,促进剂0.5%,其余为钛铁矿及红镍土矿的等质量混合物;钛铁矿及红镍土矿的等质量混合物的铁品位TFe 54.5%;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3.9%的碳粉。
实施例8
采用的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61%,石灰粉24%,粘土11%,膨润土4%;
将待还原物料用造球机制成直径为16mm的矿粉球团,制成矿粉球团时的加水量为矿粉球团总重量的25%;
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1mm时,制成复合球团;
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装入还原容器中再放入还原窑炉内,采用煤基隧道窑法,待还原物料在还原容器中的厚度为67.5mm,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h,获得铁金属球团;还原反应完成后的金属化率为98%,金属球团未发生粘结现象;
待还原物料是将含铁化工尾渣、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20%,促进剂0.4%,其余为含铁化工尾渣;含铁化工尾渣铁品位TFe60.4%,选用的载体为固定碳重量含量55%的碳粉。
Claims (4)
1.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无烟煤碳粉、石灰粉、粘土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制成腹膜粉,腹膜粉中的成分按重量比为无烟煤碳粉59~61%,石灰粉24~26%,粘土9~11%,膨润土4~6%;
(2)将待还原物料用压球机压制成矿粉球团,或者用造球机制成矿粉球团;
(3)将腹膜粉放入造球机的造球盘中,再将待还原的矿粉球团置于造球盘的腹膜粉上,启动造球机,当矿粉球团表面覆盖的腹膜粉平均厚度为0.5~3mm时,制成复合球团;
(4)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装入还原容器中再放入还原窑炉内,或者将复合球团和还原剂煤粉直接放入还原窑炉内,在温度为1180~1220℃条件下进行还原反应,还原时间为3~4h,获得铁金属球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烟煤碳粉的细度为120~200目,石灰粉的细度为160~200目,粘土的细度为160~200目,膨润土的细度为160~2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粉球团的直径为8~1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还原物料选用将待还原铁矿粉、促进剂硼砂和载体碳粉混合均匀制成的混合物料,所述的待还原铁矿粉为高品位铁矿粉或低品位铁矿粉;当待还原铁矿粉为高品位铁矿粉时,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7.5~12.5%,促进剂0.3~0. 5%,其余为待还原铁矿粉;当待还原铁矿粉为低品位铁矿粉时,混合物料按重量百分比为载体6~20%,促进剂0.3~0. 5%,其余为待还原铁矿粉;所述的高品位铁矿粉为铁品位TFe≥65%且TFe≤72%的铁矿,所述的低品位铁矿粉为铁品位TFe≥30%且TFe<65%的铁矿或含铁化工尾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8347A CN102321799A (zh) | 2011-08-26 | 2011-08-26 |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8347A CN102321799A (zh) | 2011-08-26 | 2011-08-26 |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1799A true CN102321799A (zh) | 2012-01-18 |
Family
ID=4544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8347A Pending CN102321799A (zh) | 2011-08-26 | 2011-08-26 |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2179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3261A (zh) * | 2015-08-20 | 2015-11-18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炼铁用炉料的生产方法 |
CN105492633A (zh) * | 2013-07-29 | 2016-04-13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直接还原用原料、直接还原用原料的制造方法和还原铁的制造方法 |
CN106676221A (zh) * | 2016-12-06 | 2017-05-17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铁矾渣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
CN108342535A (zh) * | 2018-02-08 | 2018-07-31 | 唐竹胜 | 一种隧道窑及其高产高效快速深度还原铁的方法 |
CN110093503A (zh) * | 2019-06-05 | 2019-08-06 | 东北大学 | 一种防止冷压铁焦炭化粘结的方法 |
CN111893235A (zh) * | 2013-11-05 | 2020-11-06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 用于减少直接还原法中所使用铁氧化物球团的黏附的方法及组合物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36A (zh) * | 1994-07-20 | 1996-01-24 | 赵栓柱 | 一种防止生产海绵铁粘结的方法 |
CN1641051A (zh) * | 2004-12-10 | 2005-07-20 | 李增元 | 含镍海绵铁及其制法,以及生产镍合金钢坯的方法 |
CN1804058A (zh) * | 2006-01-10 | 2006-07-19 | 许贵宾 | 熔剂性铁矿粉复合球团的生产方法 |
CN101597662A (zh) * | 2009-07-02 | 2009-12-09 | 贾会平 | 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方法 |
-
2011
- 2011-08-26 CN CN201110248347A patent/CN1023217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36A (zh) * | 1994-07-20 | 1996-01-24 | 赵栓柱 | 一种防止生产海绵铁粘结的方法 |
CN1641051A (zh) * | 2004-12-10 | 2005-07-20 | 李增元 | 含镍海绵铁及其制法,以及生产镍合金钢坯的方法 |
CN1804058A (zh) * | 2006-01-10 | 2006-07-19 | 许贵宾 | 熔剂性铁矿粉复合球团的生产方法 |
CN101597662A (zh) * | 2009-07-02 | 2009-12-09 | 贾会平 | 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2633A (zh) * | 2013-07-29 | 2016-04-13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直接还原用原料、直接还原用原料的制造方法和还原铁的制造方法 |
US11198914B2 (en) | 2013-07-29 | 2021-12-14 |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 Raw material for direct reduc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raw material for direct reduc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reduced iron |
CN111893235A (zh) * | 2013-11-05 | 2020-11-06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 用于减少直接还原法中所使用铁氧化物球团的黏附的方法及组合物 |
CN105063261A (zh) * | 2015-08-20 | 2015-11-18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炼铁用炉料的生产方法 |
CN105063261B (zh) * | 2015-08-20 | 2018-01-19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炼铁用炉料的生产方法 |
CN106676221A (zh) * | 2016-12-06 | 2017-05-17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铁矾渣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
CN108342535A (zh) * | 2018-02-08 | 2018-07-31 | 唐竹胜 | 一种隧道窑及其高产高效快速深度还原铁的方法 |
CN110093503A (zh) * | 2019-06-05 | 2019-08-06 | 东北大学 | 一种防止冷压铁焦炭化粘结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14201B (zh) | 一种钢铁厂含铁尘泥的造块方法 | |
CN102321799A (zh) | 一种防止直接还原金属球团粘结的方法 | |
WO2011155417A1 (ja) | 粒状金属の製造方法 | |
CA2669796C (en) | Hot briquette ir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JP5287127B2 (ja) | 焼結用配合鉄鉱石の評価方法 | |
CN102936653B (zh) | 一种高密度金属化球团的还原方法 | |
CN102839278B (zh) | 一种铁矿尾矿强磁预富集深度还原提铁方法 | |
CN102634622A (zh) | 采用难选矿、复合矿和含铁废料还原分离金属铁的方法 | |
CN102080135B (zh) | 采用难选矿、复合矿或含铁化工尾渣还原分离砾铁的方法 | |
CN108070713A (zh) | 一种使用轻烧镁球的铁矿烧结方法 | |
CN1861265B (zh) | 贫铁矿含碳团块还原生产磁铁矿的选矿工艺 | |
CN103451421B (zh) | 一种高炉瓦斯泥预还原球团的制备方法 | |
EP2336371B1 (en) | Blast furnace operating method using carbon-containing unfired pellets | |
CN104212931A (zh) | 一种利用回转窑深度还原生产金属铁粉的方法 | |
CN104630459B (zh) | 一种应用于感应炉铸造的自热含碳球/块 | |
CN101538628A (zh) | 红土镍矿在隧道窑中直接还原含镍粒铁的方法 | |
JP5512205B2 (ja) | 塊成化状高炉用原料の強度改善方法 | |
JP6014009B2 (ja) | 還元鉄の製造方法 | |
CN104263916A (zh) | 一种用于球团矿的粘合剂及球团矿的制备方法 | |
CN113166843B (zh) | 基于铁氧化物的固体团聚产物及其相应的生产方法 | |
JP2002129246A (ja) |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 |
CN107779592A (zh) | 一种铁矿粉还原制备金属球团的方法 | |
CN103667688B (zh) | 对硼铁矿进行硼铁分离的方法 | |
JP5517501B2 (ja) | 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 |
CN102321777A (zh) | 一种还原铁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