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5981B -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15981B CN102315981B CN201010221125.9A CN201010221125A CN102315981B CN 102315981 B CN102315981 B CN 102315981B CN 201010221125 A CN201010221125 A CN 201010221125A CN 102315981 B CN102315981 B CN 1023159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interface
- protocol
- computer
- protocol st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包括: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本发明实施成本低廉,构造过程简单易行且易于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系统连接示意图,图2为S1-U接口协议栈示意图,根据3GPP TS 23.401协议的描述,EPC系统同eNodeB/UE(演进基站/用户设备)以及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的连接架构可以简单的由图1表示,由图1可知,EPC通过S1接口同eNodeB连接,S1-U接口是S1接口的用户面。根据3GPP TS 23.401协议,S1-U接口协议栈如图2所示,当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发送上行业务数据时,上三层协议头在UE内部完成封装,它实际上是UE同PDN通信的协议栈,数据到达eNodeB后,在eNodeB侧,上三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全部作为净荷,由eNodeB封装成GTP-U(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用户面隧道协议)数据,并以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转发至EPC设备内部,因此图2的下层的L1/L2/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UDP协议栈负责eNodeB同EPC的通信。
在S1-U接口测试中,现有的解决方案如下:
1、利用操作系统协议栈提供的UDP协议接口来完成对S1-U接口下四层(L1/L2/IP/UDP)的模拟;对S1-U接口的GTP-U层及其以上的协议,通过软件编程完成各个协议头的封装,之后将GTP-U层及其上层协议头和数据部分全部作为净荷,由操作系统提供的UDP协议接口发送至EPC设备的S1-U接口。
该方案的不足在于:
由于S1-U接口处的协议栈比较复杂,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协议栈虽然可以模拟出下四层(L1/L2/IP/UDP)的协议栈,但通过软件编程方式实现S1-U接口的GTP-U层及其以上协议的封装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协议头封装难度较大,因为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工作时需要进行状态转换以及进行序列号、窗口、定时器的维护,因此,准确的完成TCP协议的封装难度较大。
应用层协议种类繁多,包含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SMTP(Simple Mail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等协议,要完成如此多协议的封装,工作量巨大且难以实现。
2、利用测试仪表厂商提供的专用仪表进行测试。
该方案的不足在于:
虽然使用相关的专业仪表可以进行S1-U接口的测试,但专业仪表往往存在着造价昂贵,维护困难的缺点,不利于随时随地的开展测试和问题定位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EPC设备的测试计算机,包括:
第一数据接口,用于与其他计算机收发数据;
第二数据接口,用于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收发数据;
上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其他计算机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下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第一数据接口经数据链路层发送到其他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EPC设备的测试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机,与第二计算机相连,置有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用于向第二计算机收发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数据;
第二计算机,一端与第二计算机相连,一端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相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的EPC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EPC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只需要几台PC机就可以进行EPC业务数据传输功能的测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成本低廉。
由于充分利用了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的协议栈,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构造过程简单易行且易于维护。
由于利用了PC机操作系统的协议栈,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用成熟的应用软件来模拟各类应用层的业务,避免了开发各类应用层协议的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EPC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S1-U接口协议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EPC设备的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1-U接口处协议栈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EPC设备的测试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拟UE、模拟eNodeB以及桥接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系统的EPC测试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TP业务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EPC设备的测试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后3G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EPC设备作为LTE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为了保证EPC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在设备的研发和维护中不可避免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其中S1-U接口的数据传输功能测试是EPC设备测试的重点之一。然而由于EPC的S1-U接口协议栈较为复杂(如图1),它包含EPC和eNodeB通信的协议栈(L1/L2/IP/UDP/GTP-U),同时上层净荷又是UE和PDN之间通信的协议栈(IP/TCP or UDP/FTP orHTTP...),因此直接开发此接口的协议栈难度较大。
但是,虽然EPC设备的S1-U接口协议栈较为复杂,但仔细观察其协议栈构造即可发现:其GTP-U层以上和以下协议栈构成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机操作系统的协议栈(L1/L2/IP/UDP or TCP)基本相同,如果能够将两套操作系统协议栈提供的数据封装模式合理的对接起来,再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构造出GTP-U协议的封装,就可以构造出S1-U接口的协议栈了。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针对S1-U接口,提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案,它利用两台PC机操作系统提供的协议栈(L1/L2/IP/UDP or TCP)和一套桥接模块完成S1-U接口消息的封装和解封装,并且利用现有的各类客户端软件完成了对应用层协议的模拟。此方案可以方便,稳定的进行EPC设备S1-U接口各类业务数据传输测试工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为EPC设备的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试系统中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机301,与第二计算机相连,置有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用于向第二计算机收发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数据;
第二计算机302,一端与第二计算机相连,一端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相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利用第一计算机来模拟UE、利用第二计算机来模拟eNodeB,由两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协议栈、以及桥接模块和应用层协议相关的各类软件来共同完成S1-U接口协议栈的构造,其中,桥接模块的实施下面还将给出具体说明。
图4为S1-U接口处协议栈的构造示意图,其各层协议头的构造如图4所示,由各类应用软件构造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的FTP或者HTTP等协议,由模拟UE的操作系统协议栈构造S1-U接口协议栈次上层的UDP/IP或者TCP/IP协议,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由最上层和次上层构成。GTP-U协议由桥接模块完成封装。S1-U接口协议栈下层协议的L1/L2/IP/UDP协议由模拟eNodeB的操作系统协议栈构造。
下面对第一、第二计算机的实时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中,第一计算机中可以包括:第一应用软件单元和/或第二应用软件单元,其中:
第一应用软件单元,用于在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是FTP协议时,启动FlashFXP软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
第二应用软件单元,用于在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是HTTP协议时,启动Internet Explorer软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
具体的,最上层的应用层包括FTP or HTTP等协议,它们可以通过成熟的专业软件来模拟,即在模拟UE的PC机安装待测数据传输业务所需的应用软件用来模拟各类的应用层业务,例如:利用Internet Explorer来模拟HTTP业务,利用FlashFXP来模拟FTP业务。
次上层的UDP or TCP/IP协议栈由模拟UE的PC机操作系统完成协议构造,这个过程由上层的应用软件来调用,无需进行人为干涉。
图5为EPC设备的测试计算机结构示意图,该测试计算机也即图3中的第二计算机,如图所示,该计算机中可以包括:
第一数据接口501,用于与其他计算机收发数据;
第二数据接口502,用于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收发数据;
上行桥接模块503,用于在接收到其他计算机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下行桥接模块504,用于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第一数据接口经数据链路层发送到其他计算机。
其中,上行桥接模块、下行桥接模块共同构成了上述的桥接模块。
实施中,其他计算机指的是用于在EPC设备测试中模拟UE的计算机,例如图3中的第一计算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得知,该测试计算机主要用于模拟eNodeB,其并不一定必须与模拟UE的计算机共同实现对EPC设备的测试,例如,与真实的UE配合进行EPC设备的测试,也即,其单独解决了对eNodeB进行模拟的问题。
图6为模拟UE、模拟eNodeB以及桥接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模拟eNodeB的测试计算机上由桥接模块以及操作系统构成,分别与模拟UE的设备、EPC设备相连,桥接模块包括上行桥接模块、下行桥接模块。对其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中间层的GTP-U协议头由桥接模块来完成封装。桥接模块可以由软件编程实现,其可以运行于模拟eNodeB的计算机中,它主要包括上行桥接模块和下行桥接模块,其中,上行桥接模块负责侦听、抓取模拟UE的设备发出的上行数据,抓取到数据之后,上行桥接模块提取数据的IP层及其以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之后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最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发送到EPC设备;下行桥接模块负责接收EPC设备发送到模拟eNodeB的计算机的下行数据,模拟eNodeB的计算机收到数据后,其操作系统会自动完成IP层和UDP层的协议头剥离,之后将净荷交由下行桥接模块,下行桥接模块接着去掉数据的GTP-U协议头,然后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模拟UE的设备。
最下层的UDP/IP/L2/L1协议栈由模拟eNodeB的操作系统构造,这个过程可以由桥接模块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函数完成。
下面对如何运用测试系统进行EPC设备进行说明。
图7为测试系统的EPC测试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测试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
步骤702、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步骤703、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实施中,由于测试过程是一个数据的交互过程,在发送与接收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步骤701、702、703之间没有时序关系,图7的示意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因此而意味着严格的按照上述步骤实施。例如,也可以先执行步骤703处理EPC设备下发的数据,然后执行步骤701、步骤702进行上行数据的测试。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UE在ATTACH(附着)流程中获取的IP地址并将其设为第一计算机的IP地址,将第一计算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第二计算机的IP地址。
实施中,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可以是F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FlashFXP;
和/或,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可以是HT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Internet Explorer。
下面以实例进行说明。
图8为FTP业务数据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以UE侧发起FTP业务为例来阐述EPC的业务数据传输测试流程,则数据传输详细流程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1)、UE在信令面完成ATTACH流程,获取EPC下发的IP地址和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示)。
(2)、将UE在ATTACH流程中获取的IP地址绑定到模拟UE的PC机的网卡中,并将模拟UE的PC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模拟eNodeB的PC机的IP地址。之后模拟UE通过FTP客户端软件向模拟PDN发起FTP业务。
(3)、由于模拟UE的PC机的默认网关填写的是模拟eNodeB的PC机的IP地址,此时,模拟eNodeB的PC机中的桥接模块会侦听并抓取模拟UE的PC机的发送来的数据。桥接模块抓取到数据后,截取IP层以上的数据部分并根据ATTACH过程中获取的TEID对其封装8字节的GTP-U头,此时,我们得到的数据封装形式为GTP-U/IP/TCP/FTP/...。
(4)、在桥接模块中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编程接口,将封装完GTP-U头的数据作为净荷以UDP协议发送至EPC设备的S1-U接口,在EPC设备的S1-U接口收到的数据形式为L1/L2/IP/UDP/GTP-U/IP/TCP/FTP/...,此时完成了S1-U接口上行业务数据的发送。
(5)、在下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中模拟eNodeB的PC机中的桥接模块收到EPC设备下发的UDP协议的数据后去掉数据中GTP-U头之前的所有封装(包括GTP-U头)后得到IP/TCP/FTP/...的数据形式,之后桥接模块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层直接发送至模拟UE的PC机的数据链路层,由于数据被严格按照L1/L2/IP/TCP/FTP/...的形式封装,模拟UE的PC机的操作系统的协议栈会自行对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至FTP客户端软件。此时完成了下行业务数据的发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EPC设备的测试方法,由于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EPC设备的测试计算机、EPC设备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的EPC测试方法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为EPC设备的测试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测试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
步骤902、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步骤903、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实施中,由于测试过程是一个数据的交互过程,在发送与接收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步骤901、902、903之间没有时序关系,图9的示意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因此而意味着严格的按照上述步骤实施。例如,也可以先执行步骤903处理EPC设备下发的数据,然后执行步骤901、步骤902进行上行数据的测试。
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获取UE在ATTACH流程中获取的IP地址并将其设为第一计算机的IP地址,将第一计算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第二计算机的IP地址。
实施中,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可以是F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FlashFXP;
和/或,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可以是HT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Internet Explorer。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两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协议栈和桥接模块来构造S1-U接口协议栈模式。
该方案实施成本低廉,只需要几台PC机就可以进行EPC业务数据传输功能的测试。
由于充分利用了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提供的协议栈,该方案的构造过程简单易行且易于维护,桥接模块的软件实现也不困难。
由于利用了PC机操作系统的协议栈,该方案可以使用成熟的应用软件来模拟各类应用层的业务,避免了开发各类应用层协议的困难。
在对EPC设备业务数据传输测试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系统、方法能够稳定、方便的进行各类应用的数据传输测试,试验表明,在百兆传输网络环境下,当业务数据传输速率达到80Mbit/s时,依然可以正常地进行EPC设备的测试工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EPC设备的测试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接口,用于与其他计算机收发数据;
第二数据接口,用于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收发数据;
上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其他计算机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用户面隧道协议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下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第一数据接口经数据链路层发送到其他计算机;
其中,通过第一数据接口从其他计算机处接收的数据,是其他计算机利用应用软件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最上层,利用操作系统协议栈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次上层而形成的S1接口协议栈上层数据。
2.一种EPC设备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机,与第二计算机相连,置有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用于向第二计算机收发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数据;其中,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由最上层和次上层构成,所述第一计算机具体用于:利用应用软件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最上层,利用操作系统协议栈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次上层;
第二计算机,一端与第二计算机相连,一端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相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计算机包括:
第一数据接口,用于与其他计算机收发数据;
第二数据接口,用于通过S1-U接口与EPC设备收发数据;
上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其他计算机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下行桥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第二数据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第一数据接口经数据链路层发送到其他计算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计算机包括:第一应用软件单元和/或第二应用软件单元,其中:
第一应用软件单元,用于在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文件传送协议FTP协议时,启动FlashFXP软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
第二应用软件单元,用于在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协议时,启动Internet Explorer软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
5.一种运用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测试系统的EPC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UE在附着ATTACH流程中获取的IP地址并将其设为第一计算机的IP地址,将第一计算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第二计算机的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F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FlashFXP;
和/或,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HT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Internet Explorer。
8.一种EPC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计算机启动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并在生成数据后向第二计算机发送生成的数据,其中,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由最上层和次上层构成,所述第一计算机生成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计算机利用应用软件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最上层,利用操作系统协议栈构造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栈的次上层;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第一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后,提取数据的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头和数据净荷,并在将其封装上GTP-U协议头后调用操作系统协议栈将数据通过S1-U接口发送到EPC设备;
第二计算机在接收到EPC设备通过S1-U接口发送的数据后,调用操作系统剥离IP层和UDP的协议头获得数据净荷,并在去掉数据净荷的GTP-U协议头后通过数据链路层发送到第一计算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获取UE在ATTACH流程中获取的IP地址并将其设为第一计算机的IP地址,将第一计算机的默认网关设置为第二计算机的IP地址。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F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FlashFXP;
和/或,S1-U接口协议栈最上层协议是HTTP协议,所述执行S1-U接口协议栈上层协议的软件是Internet Explore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1125.9A CN102315981B (zh) | 2010-06-29 | 2010-06-29 |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21125.9A CN102315981B (zh) | 2010-06-29 | 2010-06-29 |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15981A CN102315981A (zh) | 2012-01-11 |
CN102315981B true CN102315981B (zh) | 2014-08-27 |
Family
ID=4542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1125.9A Active CN102315981B (zh) | 2010-06-29 | 2010-06-29 |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159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5239B (zh) * | 2012-05-16 | 2014-1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教学系统和ps业务数据处理方法 |
EP3038312A4 (en) * | 2013-08-23 | 2016-08-31 | Huawei Tech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PROCEDURE, USER DEVICE AND PROXY EQUIPMENT |
CN105450556B (zh) * | 2014-09-24 | 2019-08-30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469822A (zh) * | 2014-11-26 | 2015-03-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方法、基站及系统 |
CN109756394B (zh) * | 2018-12-28 | 2022-04-05 |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产品现网测试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4529A (zh) * | 2004-04-12 | 2005-01-12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Ggsn设备的简单测试方法 |
CN1731745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自测试的方法 |
CN1798070A (zh) * | 2004-12-21 | 2006-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节点真实业务转发功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0004837D0 (sv) * | 2000-12-20 | 2000-12-2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mean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0
- 2010-06-29 CN CN201010221125.9A patent/CN1023159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4529A (zh) * | 2004-04-12 | 2005-01-12 |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 Ggsn设备的简单测试方法 |
CN1731745A (zh) * | 2004-08-05 | 2006-0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自测试的方法 |
CN1798070A (zh) * | 2004-12-21 | 2006-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节点真实业务转发功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15981A (zh) | 201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72992B2 (en) | Interfacing real and virtual networks in hardware-in-the-loop (HITL) simulations | |
CN104053164B (zh) | 物联网网关测试系统和方法 | |
CN102315981B (zh) | 一种演进分组核心网设备的测试设备及方法 | |
CN102421112B (zh) |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移动终端模拟器、测试设备及系统 | |
CN105681101B (zh) |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984028A (zh) | 移动终端远程集中测试的方法 | |
TWI548300B (zh) | A micro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related equip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 |
WO2012062108A1 (zh) | 一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01378573A (zh) | 一种测试接入网关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8650147A (zh) | 光传输网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 | |
CN103368663B (zh) | 一种用于射频拉远基站的调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3067958B (zh)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融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648784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中转服务器 | |
CN108616855A (zh) | 蓝牙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 |
Pan et al. |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rotocol conversion between 5G and Modbus TCP | |
CN105656727A (zh) |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应用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769906A (zh) |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代理设备 | |
CN109922484A (zh) | 一种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 |
CN100518097C (zh) | Ggsn设备的简单测试方法 | |
CN104168590B (zh) | 一种用于微功率无线通信协议分析的方法 | |
CN101453741A (zh) | 调试移动终端数据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808425A (zh) | 一种实现移动端应用测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167546A (zh) | 添加有数采服务器的移动g网无线业务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 |
CN117693059A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系统 | |
Horstmann et al. |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prototyping heterogeneous multi-radio wireless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