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2631B -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02631B CN102302631B CN 201110270890 CN201110270890A CN102302631B CN 102302631 B CN102302631 B CN 102302631B CN 201110270890 CN201110270890 CN 201110270890 CN 201110270890 A CN201110270890 A CN 201110270890A CN 102302631 B CN102302631 B CN 1023026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ms
- chinese medicinal
- medicinal composition
- medicine
- infert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透骨草10-15g,血竭10-20g,樟脑10-15g,白芷10-15g,没药10-20g,乳香15-25g,吴茱萸10-15g,生半夏10-15g,皂刺10-20g,冰片4-8g。本药物为外用药,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肝肾的损伤,无毒副作用,并且采用隔药灸脐法进行治疗,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既有艾灸刺激穴位而产生的作用,也有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两者结合,内病外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见效快,疗效确切。除此以外,本发明药物廉价易得,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不孕症(Infertility)是一种特殊的生殖健康缺陷,也是目前生殖医学领域的主题之一。不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由于女方因素引起者为女性不孕症,占40-50%。女性不孕症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宫颈因素、阴道因素等。目前,在诸多因素中仍以输卵管因素为主,并且随着环境污染、性传播疾病、宫内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输卵管疾病造成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故积极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输卵管通液术、宫腔或腹腔镜下输卵管通畅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再通术及手术治疗等,上述方法均存在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费用高等明显缺点。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病机是淤阻冲任、胞脉、胞宫,不能摄精成孕,临症多采用活血化淤、散结通络等原则治疗。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内服中药熬制过程繁琐,口感差,有一定不便,患者难以坚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该药物为外用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且安全舒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透骨草10-15g, 血竭10-20g,樟脑10-15g,白芷10-15g,没药10-20g,乳香15-25g,吴茱萸10-15g,生半夏10-15g,皂角刺10-20g,冰片4-8g。
优选的上述药物配方包括以下原料:透骨草12g, 血竭15g,樟脑12g,白芷12g,没药15g,乳香20g,吴茱萸12g,生半夏12g,皂角刺15g,冰片6g。
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病机特点,并结合脐疗的用药原则,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最终得到了本发明的配方,配方中各药物原料的功效如下:
透骨草: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解毒止痛,可散瘀消肿。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樟脑:辛、温,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常相须为用,如《本草纲目》曰:“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皂刺:别名皂角刺、皂荚刺(《圣惠方》)、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辛、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止痛,《新修本草》曰:“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本草纲目》谓:“通诸窍”,本组方中主要用其通经走络、携诸药直达病所之功效,增加药物的渗透吸收。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简单,将各药物原料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即可。
本发明药物为外用药,在使用时采用隔药灸脐法,步骤为:
①面圈的制作:取面粉适量,以1:3.5~4.0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圈状(直径约8cm,高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比患者本人脐孔的大小稍大0.5cm(直径约2.0cm),备用;
②艾炷的制作: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进行艾炷的手工制作: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做成的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以燃烧10~15分钟为宜;
③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绕脐一周,取上述药末适量(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6~9壮,约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④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4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每3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月经来潮时暂停。
本组方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特点,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善于走窜经络药物,使药物更易于透皮吸收。本药物为外用药,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肝肾的损伤,无毒副作用,并且采用隔药灸脐法进行治疗,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既有艾灸刺激穴位而产生的作用,也有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两者结合,内病外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见效快,疗效确切。除此以外,本发明药物廉价易得,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明白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本发明所用各原料药物均可在市场上买到。
实施例1
取透骨草12g, 血竭15g,樟脑12g,白芷12g,没药15g,乳香20g,吴茱萸12g,生半夏12g,皂角刺15g,冰片6g,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备用,即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2
取透骨草10g, 血竭20g,樟脑15g,白芷10g,没药20g,乳香15g,吴茱萸10g,生半夏10g,皂角刺20g,冰片5g,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备用,即得本发明药物。
实施例3
取透骨草15g, 血竭10g,樟脑10g,白芷15g,没药10g,乳香25g,吴茱萸15g,生半夏15g,皂角刺10g,冰片5g,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备用,即得本发明药物。
本发明药物对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了证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现列举部分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
1、 病例来源
从本省某医院搜集150例不孕症患者,其诊断结果均为输卵管双侧不通导致的不孕症患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人,各组之间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上述三组患者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所制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上述公开的隔药灸脐法,每3日治疗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月经来潮时暂停,连续治疗3个疗程。
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或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或已妊娠;
好转:造影或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见单侧通畅,或造影显示阻塞病灶的面积明显缩小;
无效:输卵管阻塞部位无任何改变。
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妊娠率=妊娠例数/总例数×l00%;
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结果
采用实施例1的药物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38例,好转12例, 无效0例,妊娠28例,治愈率为76%,妊娠率为56%, 有效率100%。
采用实施例2的药物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30例,好转15例, 无效5例,妊娠22例,治愈率为60%,妊娠率为44%, 有效率90%。
采用实施例3的药物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32例,好转15例, 无效3例,妊娠26例,治愈率为64%,妊娠率为52%, 有效率94%。
从上述临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药物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从总体疗效上看,实施例1配方的药物效果最好。
Claims (2)
1.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透骨草10-15g, 血竭10-20g,樟脑10-15g,白芷10-15g,没药10-20g,乳香15-25g,吴茱萸10-15g,生半夏10-15g,皂角刺10-20g,冰片4-8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透骨草12g, 血竭15g,樟脑12g,白芷12g,没药15g,乳香20g,吴茱萸12g,生半夏12g,皂角刺15g,冰片6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70890 CN102302631B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70890 CN102302631B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2631A CN102302631A (zh) | 2012-01-04 |
CN102302631B true CN102302631B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5376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708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2631B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026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0333B (zh) * | 2012-03-28 | 2013-11-13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CN103816380A (zh) * | 2014-03-24 | 2014-05-28 | 姜丽莎 |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7403A (zh) * | 2007-05-05 | 2007-11-28 | 赵启坤 | 一种治疗积滞和痛经的膏药 |
-
2011
- 2011-09-14 CN CN 201110270890 patent/CN10230263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7403A (zh) * | 2007-05-05 | 2007-11-28 | 赵启坤 | 一种治疗积滞和痛经的膏药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郭闫萍.隔药灸脐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第30卷(第5期),374-37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2631A (zh) | 201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5280C (zh) | 一种外敷膏药 | |
CN102772591B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空、通气、双层中药栓剂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309723B (zh) |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膏的制备方法 | |
CN101417003A (zh) | 治疗脊椎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895434B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 |
CN1833685A (zh) |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302631B (zh) | 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
CN102228586A (zh) | 一种促进骨伤骨折愈合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78549B (zh) | 治疗蛲虫病的中药 | |
CN101274024A (zh) | 一种治疗牙疼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4587206A (zh) | 治疗褥疮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194135A (zh) | 一种痔疮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784639A (zh) | 修复软骨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954040A (zh) | 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066572B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11594A (zh) | 一种治疗冻疮的搽剂 | |
CN105412581A (zh) | 一种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257967B (zh) | 一种治疗运动损伤的中药 | |
CN102416049A (zh) |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97937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95026B (zh) | 一种预防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凝胶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9675008B (zh) | 防治产后尿潴留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302594B (zh) |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 |
CN105055499A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脐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77613A (zh)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