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6032B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96032B CN102296032B CN2011102547480A CN201110254748A CN102296032B CN 102296032 B CN102296032 B CN 102296032B CN 2011102547480 A CN2011102547480 A CN 2011102547480A CN 201110254748 A CN201110254748 A CN 201110254748A CN 102296032 B CN102296032 B CN 1022960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glucosidase
- aspergillus niger
- blb
- immobilization
-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技术,属于酶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以下工艺流程:1)以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16为出发菌株,经诱变优化、筛选,得优化菌株(BLB-28),进行发酵;2)发酵液经超滤除菌制得转葡糖苷酶液;3)转葡糖苷酶液经纳滤浓缩;4)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本发明所制备的转葡糖苷酶适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工业领域应用,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具体是以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16为出发菌株,经诱变、筛选得到优化菌株BLB-28,并经发酵、除菌、浓缩制备转葡糖苷酶液,还涉及该转葡糖苷酶的固定化技术。
背景技术
转葡糖苷酶(Transglucosidase),也称为葡萄糖转苷酶、α-葡萄糖苷酶、α-转移葡萄糖苷酶、α-D-葡萄糖转苷酶等,依据《酶的命名和国际分类编号》,属于转移酶类,具体为EC 2.4.1.24,CAS为 9030-12-0。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分类标准,转葡糖苷酶是一种酶制剂,属于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转葡萄苷酶主要作用是从底物的非还原端切开α-1,4糖苷键,释放出α-D-葡萄糖,或将游离出的葡萄糖残基以α-1,6糖苷键转移到另一个糖类底物上,从而得到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α-1,6糖苷键构成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及四糖以上的低聚糖。天然存在于蜂蜜等众多食品中,由于人体消化道内没有分解低聚异麦芽糖的酶,因此,它在摄入人体后,具有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殖、润肠通便、调节血脂、低甜度、低热量等独特功效,尤其是在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值方面功效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可可制品、糖果类、焙烤食品、冷冻饮品、饮料、酒类、肉制品、果冻、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婴幼儿食品等。目前,国内年消费量在数十万吨。
但是,转葡糖苷酶作为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中最关键的酶制剂,在国内却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该酶制剂完全依赖进口,这不仅使得在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中,关键技术被国外相关企业控制,更使得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中,酶制剂使用成本高居不下。
现在,在国内,转葡糖苷酶已经引起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但是,一方面筛选的野生菌株其转葡糖苷酶的表达量非常低,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代谢生产一般是胞内酶,其提取工艺复杂,酶活回收率低,也不利用工业化生产。因此,有必要开发研制一种胞外转葡糖苷酶,以适应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筛选获得了一株可以发酵代谢生产胞外转葡糖苷酶的黑曲霉,并通过诱变优化筛选获得了黑曲霉BLB-28,提高了其转葡糖苷酶的表达量,并采用先进的除菌、纯化、浓缩技术,制备该酶制剂,并通过开发转葡糖苷酶的固定化技术,实现该酶制剂的高效循环利用,不仅实现了该酶制剂的国产化,大大改善国内转葡糖苷酶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局面,而且能够大幅降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中酶的使用成本。
同时,本发明在进行酶制剂固定化技术的开发中,采用了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技术,突破了转葡糖苷酶固定化中的技术局限,即一是突破了仅采用树脂加戊二醛交联固定化技术中,由于固定化不够牢固,而使得固定化酶易于脱落、泄露,增加了后续工艺精制、纯化低聚异麦芽糖的难度等难题;二是突破了仅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加 CaCl2硬化固定化技术中,由于硬度较低,难以在大型填充柱中使用,而直接添加至糖液中,则需过滤,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等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它是以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16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LiCl复合诱变,并经筛选获得;该菌株已于2011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内,保藏号CGMCC No 514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葡糖苷酶,它是应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发酵制得。该酶制剂为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中的关键酶制剂。其主要作用是在以淀粉为原料的生产过程中,在淀粉经液化和糖化后,进行转苷,即将底物的非还原端切开α-1,4糖苷键,释放出α-D-葡萄糖,或将游离出的葡萄糖残基以α-1,6糖苷键转移到另一个糖类底物上,从而得到低聚异麦芽糖;采用本发明中的转葡糖苷酶生产低聚糖,与采用进口酶制剂相比,酶制剂使用成本降低300-400元。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葡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包括转葡糖苷酶液和固定化转葡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即以本发明人优化所得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28为发酵菌株,经种子培养、发酵、超滤除菌、纳滤浓缩制备转葡糖苷酶液;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说的种子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6g/L、琼脂粉18g/L、磷酸二氢钾1.2 g/L、硫酸镁0.45g/L、尿素1g/L,pH5.5-6.0。
所说的发酵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8g/L、琼脂粉15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0.5g/L、尿素2g/L,pH5.5-6.0。
所说的超滤除菌采用陶瓷复合膜过滤除菌除菌及纯化。
所说的纳滤浓缩采用有机复合纳滤膜浓缩及纯化。
将上述方法所制得的转葡糖苷酶液,经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即制得固定化转葡糖苷酶。
采用此项技术制备的固定化转葡糖苷酶,不仅稳定性高,而且酶制剂不易泄露,利于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纯化,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采用固定化酶生产低聚糖,与比采用本发明中制备的转葡糖苷酶液相比,降低酶制剂使用成本100-150元。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转葡糖苷酶液和固定化转葡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一)菌种筛选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16分离自禹城市开发区农田土壤,分离培养基为普通营养培养基。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16的分离方法为:在无菌室中,以无菌水配置10%的土壤水溶液,并按100、101、102、103、104、105、106的稀释倍数稀释,稀释完毕后,分别去200ul于平板分离培养基之上,用涂布棒涂布均匀,培养至平板上长出成熟菌落,鉴定并纯化出黑曲霉菌落,将但菌落接种斜面,培养。以斜面培养菌落接种摇瓶培养基,初筛,测定酶活力。根据摇瓶培养酶活力筛选出BLB-16菌株。
酶活性检测方法:以无色的对硝基苯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反应底物,经α-葡萄糖苷酶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后释放出对硝基苯酚(pNP),通过检测405nm下的pNP产生量作为α-1, 4-葡萄糖苷酶活性大小的判定标准。
(注:底物pNPG(上海西宝),全称4-nitrophenyl-2-D-galactopyranoside;在上述检测方法中,每分钟催化产生1μmol pNP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U)。)
分离培养基为:土豆 200g 去皮, 切块煮沸30min, 然后用纱布过滤, 再加葡萄糖20g 及琼脂20g,溶化后补水至1000ml,pH 自然。
斜面培养基为:土豆 200g 去皮,切块煮沸并保持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 再加葡萄糖22g 及琼脂20g,待其融化后,补水至1000ml,pH自然。
摇瓶培养基为:麦芽糖粉300-500g/L,酵母膏15g/L,蛋白胨15g/L,磷酸氢二钾 1g/L,磷酸二氢钾 0.5g/L,尿素 5g/L,PH5.5-6.0。
(二)酶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1)步骤1--菌种的诱变
由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BLB-16为出发菌种,经紫外线+NaN3复合诱变,并经筛选获得黑曲霉BLB-28(CGMCC No 5143)。
具体诱变过程为:接种环挑取适量黑曲霉BLB-16斜面孢子于无菌的含1.5% NaN3溶液的三角瓶中,磁力震荡搅拌均匀,培养18-30h,孢子萌发。将孢子悬液倒入含无菌大头针的无菌平皿,保持平皿盖打开,在事先预热过的15W的紫外灯下20cm处照射0s、20s、40s、60s、80s、100s、120s,不同照射剂量的菌液稀释至10-1,黑暗处放置1-2h。用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至10-3,用移液枪吸取稀释好的菌液100μL,涂布麦芽琼脂培养基筛选平板,每个稀释度涂布3个平板。将涂好的平皿用黑布包好,置生化培养箱28℃培养4-5d,统计致死率。
菌种筛选:以诱变前的黑曲霉出发菌株BLB-16为对照,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产酶及转葡糖苷酶活性检测。
酶活性检测:同菌种筛选时酶活检测方法一致。筛选出高转葡糖苷酶生产菌株,即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28。
2)步骤2--菌种活化
将低温保藏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经一级种子培养进行活化,二级种子培养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条件为:pH5.5-6.0,培养温度为25-40℃,培养时间18-24h。
其中一级种子培养、二级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6 g/L、琼脂粉18g/L、磷酸二氢钾1.2 g/L、硫酸镁0.45g/L、尿素1g/L,pH5.5-6.0
3)步骤3--发酵
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种子接种于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其中,接种量为5-12%(V/V),发酵条件为:pH5.5-6.0,培养温度为25-40℃,溶氧为28-30%,发酵时间96-120h。
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8 g/L、琼脂粉15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0.5g/L、尿素2g/L,pH5.5-6.0。
发酵液酶活检测方法:与菌种筛选是酶活检测方法相同。
4)步骤4--超滤除菌
采用陶瓷膜超滤,除去发酵菌体,制备转葡糖苷酶液。超滤除菌的条件为:压力1.5-2.5MPa,温度4-25℃;陶瓷膜截留分子量为150-200 kDa,超滤除菌及其大分子物质,初步纯化转葡糖苷酶。
5)步骤5--纳滤浓缩
采用有机复合纳滤膜进行浓缩。操作条件为:压力2.0-3.0MPa,温度4-25℃;有机复合纳滤膜截留分子量200-2000Da,浓缩的同时,去除无机盐及其小分子物质,制备转葡糖苷酶液。
浓缩后酶活检测方法:与菌种筛选时酶活检测方法相同。
6)步骤6--酶的固定化
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条件为:室温下,在转葡糖苷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D301(R)型树脂,振荡吸附8-12h后滤出;再用3%海藻酸钠包埋后,浸泡于0.1mol/L CaCl2溶液中硬化4h,滤出,最后将其浸泡于1.5-2.0%的戊二醛溶液1.5h,滤出,即得到固定化酶。
7)步骤7—固定化酶活性及稳定性检测
将固定化酶装柱,配制pH5.0-6.0的麦芽糖液,按一定的流速过柱,流速0.6-1.8倍柱体积/h,温度50-60℃,不间断进行实验,定期取样检测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
固定化酶活性,以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达到市场销售的低聚异麦芽糖(IMO50)的指标为标准,反应固定化酶的活性。
固定化酶稳定性:以固定化酶在有活性的期间内生产合格的IMO50的总量作为考察标准。
本发明优化所得菌种发酵酶活6-8U/ml,野生菌的发酵酶活仅为0.08-0.12U/ml,发酵酶活大大提高。
本发明所采用固定化技术为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技术,酶活转化率达到85%以上,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转葡糖苷酶固定化中的局限:一方面采用树脂为载体,固定化转葡糖苷酶,保证了固定化成品的硬度,可以在大型填充柱中使用,简化了生产工艺;另一方面,在树脂固定化后以海藻酸钠包埋,置于CaCl2溶液中硬化,最后采用戊二醛交联,增强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避免了酶制剂的泄露,从而转葡糖苷酶可以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酶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采用此固定化技术,与仅采用树脂固定化并以戊二醛交联的固定化方法相比,酶稳定性更高,如以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批次来计,前者可生产8-10批次合格产品,而后者仅可生产2-3批次产品。采用此固定化技术,与仅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并以CaCl2硬化固定化技术相比,后者需要将固定化酶制剂直接添加至糖液中,反应结束后,需要过滤共去除固定化酶;而后者,则可以使糖液直接过柱,不需要过滤,简化了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制备的转葡糖苷酶主要应用领域为食品、药品、饲料等工业领域,应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本发明一种转葡糖苷酶的制备及其固定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优化后菌株的发酵酶活可达到6-8U,与野生黑曲霉0.08-0.12U相比,酶活得到了大幅提升,易于实现产业化。
2)采用陶瓷膜超滤除菌及纳滤浓缩一体化技术,实现了除菌、浓缩、纯化一步完成,降低酶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采用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转葡糖苷酶的固定化,提高了酶的利用率,有利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艺简化,并提高低聚异麦芽糖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制pH5.4,糖浓30%的麦芽糖液;取进口转葡糖苷酶液(酶活约为57-58U/ml),按0.85L/吨干物质加入麦芽糖液中,置于58-60℃水浴锅中,保温30h;取样,置于沸水浴中15-20min,灭酶,采用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产品低聚异麦芽糖组分。
实施例2
将低温保藏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在pH6.0、32℃条件下,培养20h,进行一级种子培养活化,二级种子扩大培养;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种子按接种量为10%(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pH5.5-6.0,30-34℃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10h,发酵结束后,采用截留分子量150-200 kDa陶瓷膜,在1.5-2.5MPa,10℃,超滤除去发酵菌体及其他大分子物质;采用留分子量200-2000Da的纳滤膜,在2.0-3.0MPa,10℃超滤浓缩,同时去除无机盐及其小分子物质,制得转葡糖苷酶液,酶活为60-65U。
配制pH5.4,糖浓30%的麦芽糖液;取浓缩后的转葡糖苷酶液,按0.72L/吨干物质加入麦芽糖液中,置于55-58℃水浴锅中,保温30h;取样,置于沸水浴中15-20min,灭酶,采用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产品低聚异麦芽糖组分。
实施例3
将低温保藏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在pH5.6、31℃条件下,培养20h,进行一级种子培养活化,二级种子扩大培养;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种子按接种量为8%(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pH5.5-6.0,30-3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00h;发酵结束后,采用截留分子量150-200 kDa陶瓷膜,在1.5-2.5MPa,20℃,超滤除去发酵菌体及其他大分子物质;采用留分子量200-2000Da的纳滤膜,在2.0-3.0MPa,20℃超滤浓缩,同时去除无机盐及其小分子物质,制得转葡糖苷酶液,并将酶液浓缩10倍。
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室温下,在1L转葡糖苷酶液中加入1.2kgD301(R)型树脂,振荡吸附8h后滤出;再用3%海藻酸钠1.5L包埋,浸泡于0.1mol/L CaCl2溶液5L中硬化4h,滤出,最后将其于1.5%的戊二醛溶液3L中浸泡1.5h,滤出,即得到固定化酶。
将固定化酶装柱,配制pH5.4,糖浓30%的麦芽糖液,于52℃下,以流速1倍柱体积/h,不间断进行实验,定期取样检测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并统计合格IMO50液总产量。
实施例4
将低温保藏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在pH5.8、33℃条件下,培养22h,进行一级种子培养活化,二级种子扩大培养;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种子按接种量为10%(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pH5.5-6.0,28-32℃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10h;发酵结束后,采用截留分子量150-200 kDa陶瓷膜,在1.5-2.5MPa,15℃,超滤除去发酵菌体及其他大分子物质;采用留分子量200-2000Da的纳滤膜,在2.0-3.0MPa,15℃超滤浓缩,同时去除无机盐及其小分子物质,制得转葡糖苷酶液,并将酶液浓缩10倍。
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室温下,在1L转葡糖苷酶液中加入1.2kgD301(R)型树脂,振荡吸附10h后滤出;再用3%海藻酸钠1.5L包埋,浸泡于0.1mol/L CaCl2溶液5L中硬化4h,滤出,最后将其于2%的戊二醛溶液3L浸泡1.5h,滤出,即得到固定化酶。
将固定化酶装柱,配制pH5.8,糖浓30%的麦芽糖液,于55℃下,以流速1.5倍柱体积/h,不间断进行实验,定期取样检测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并统计合格IMO50液总产量。
实施例5
将低温保藏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在pH6.0、33℃条件下,培养20h,进行一级种子培养活化,二级种子扩大培养;将经过扩大培养的种子按接种量为12%(V/V),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pH5.5-6.0,32-36℃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120h;发酵结束后,采用截留分子量150-200 kDa陶瓷膜,在1.5-2.5MPa,10℃,超滤除去发酵菌体及其他大分子物质;采用留分子量200-2000Da的纳滤膜,在2.0-3.0MPa,10℃超滤浓缩,同时去除无机盐及其小分子物质,制得转葡糖苷酶液,并将酶液浓缩10倍。
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室温下,在1L转葡糖苷酶液中加入1.2kgD301(R)型树脂,振荡吸附12h后滤出;再用3%海藻酸钠1.5L包埋,浸泡于0.1mol/L CaCl2溶液5L中硬化4h,滤出,最后将其于2.0%的戊二醛溶液3L浸泡1.5h,滤出,即得到固定化酶。
将固定化酶装柱,配制pH6.0,糖浓30%的麦芽糖液,于60℃下,以流速1.8倍柱体积/h,不间断进行实验,定期取样检测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并统计合格IMO50液总产量。
实施例6
取1L转葡糖苷酶液(酶活力61U/ml),加入1000g D301(R)型树脂,室温震荡吸附9h;以80目过滤筛,滤去上清;将固定后的树脂以3%的海藻酸钠1.5L包埋,于室温下,将其置于0.1mol/L CaCl2的溶液5L中硬化,时间4h;以80目过滤筛过滤;然后将硬化后的固定化酶置于1.5%的戊二醛溶液3L中浸泡,进行交联,1.5h后,滤除,得固定化酶1800g。
固定化酶经酶活测定,测定方法与筛选菌种时酶活测定方法相同。经测定得,每50g固定化酶,其酶活为1475U,经计算酶活固定化转化率为87%。
将固定化酶装柱,配制pH6.0,糖浓30%的麦芽糖液,于60℃以流速1.5倍柱体积/h,不间断进行实验,定期取样检测低聚异麦芽糖产品组分,并统计合格500液总产量;最终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液(IMO50产量以干物质浓度为75%产品计)17900L。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转葡糖苷酶的制备及其固定化化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只是帮助理解本法明的方法及核心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核心原理,在具体实施中会对各条件根据需要而变动。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其特征在于以从土壤中筛选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16为出发菌株 ,经紫外线+LiCl复合诱变,并经筛选获得;该菌株已于2011年8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5143。
2.一种转葡糖苷酶,其特征在于应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BLB-28,发酵制得;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BLB-28为发酵菌株,经种子培养、发酵、超滤除菌、纳滤浓缩,制备转葡糖苷酶液;所说的种子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6 g/L、琼脂粉18g/L、磷酸二氢钾1.2 g/L、硫酸镁0.45g/L、尿素1g/L,pH5.5-6.0;所说的发酵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0-500g/L、酵母膏18 g/L、琼脂粉15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0.5g/L、尿素2g/L,pH5.5-6.0;所说的超滤除菌采用陶瓷复合膜过滤除菌及纯化;所说的纳滤浓缩采用有机复合纳滤膜浓缩及纯化;将转葡糖苷酶液经树脂吸附-海藻酸钠包埋-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制备固定化转葡糖苷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47480A CN102296032B (zh) | 2011-08-31 | 2011-08-31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547480A CN102296032B (zh) | 2011-08-31 | 2011-08-31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96032A CN102296032A (zh) | 2011-12-28 |
CN102296032B true CN102296032B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5356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547480A Active CN102296032B (zh) | 2011-08-31 | 2011-08-31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9603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6674A (zh) * | 2013-03-15 | 2013-06-12 | 南京师范大学 | 一种海藻酸钠-戊二醛协同固定瑞士乳杆菌蛋白酶的方法 |
CN104877911B (zh) * | 2015-02-12 | 2018-05-15 | 广西南宁智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黑曲霉及其在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中的应用 |
CN105713887A (zh) * | 2016-03-29 | 2016-06-29 | 山东金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右旋糖酐酶冻干粉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
CN109554302B (zh) * | 2018-12-26 | 2020-09-11 | 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生产饲用酶制剂的方法 |
CN112680367B (zh) * | 2021-01-28 | 2022-07-12 | 天津科技大学 | 一种产转葡糖苷酶的黑曲霉菌株 |
CN114262703A (zh) * | 2021-12-31 | 2022-04-01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膜富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及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8848A (zh) * | 2003-03-31 | 2006-07-05 | 诺维信股份有限公司 | 在缺乏酶的黑曲霉突变体中生产生物物质的方法 |
CN102105592A (zh) * | 2008-07-24 | 2011-06-22 | 丹尼斯科公司 | 使脂质糖基化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16689A (en) * | 1993-04-30 | 1996-05-14 | Solvay Enzymes, Inc. |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icky cotton fiber with transglucosid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
-
2011
- 2011-08-31 CN CN2011102547480A patent/CN10229603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8848A (zh) * | 2003-03-31 | 2006-07-05 | 诺维信股份有限公司 | 在缺乏酶的黑曲霉突变体中生产生物物质的方法 |
CN102105592A (zh) * | 2008-07-24 | 2011-06-22 | 丹尼斯科公司 | 使脂质糖基化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于岚等,1.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cDNA的克隆及表达.《生物技术》.2006,(第02期), |
刘玉燕.黑曲霉α-葡萄糖转苷酶的产酶条件、纯化及其性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摘要. |
团花树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李伟等,1;《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0930(第05期);全文 * |
李伟等,1.团花树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第05期), |
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cDNA的克隆及表达;于岚等,1;《生物技术》;20060420(第02期);全文 * |
黑曲霉α-葡萄糖转苷酶的产酶条件、纯化及其性质研究;刘玉燕;《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1231;摘要,1-2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96032A (zh) | 2011-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96032B (zh) | 转葡糖苷酶及其制备和固定化方法 | |
CA3121566C (en) | Aspergillus oryzae blcy-006 strai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reparation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 |
CN102154407B (zh) | 北冬虫夏草多糖两阶段发酵合成工艺 | |
CN100365128C (zh) |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
CN105112306A (zh) | 一株米曲霉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 |
CN102816806B (zh) | 一种灰树花多糖硒复合物的生产方法 | |
CN111534557A (zh) | 富硒魔芋低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84512B (zh) | 一种固定化细胞生产高功能性三糖含量的低聚异麦芽糖的方法 | |
CN106754411A (zh) | 一株高产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黑曲霉菌株及其液态发酵产酶方法 | |
CN103421851B (zh) | 一种用甘薯废弃物制备糖和乙醇的方法 | |
CN105177084B (zh) | 一种菊粉酶突变体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 | |
CN108342429A (zh) | 一种银耳孢子发酵高产银耳多糖的制备方法 | |
CN101570745A (zh) | 乳糖酶的制备工艺 | |
CN103045561B (zh) | 一种β-D-呋喃果糖苷酶的固态发酵生产方法 | |
CN102041249A (zh) | 利用里氏木霉制备纤维素酶 | |
CN101250566A (zh) | 极细枝孢霉生物合成茶黄素粗提物的方法 | |
CN108796027A (zh) | 一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 |
CN102010857B (zh) | 利用乳清粉生产酸性木聚糖酶的方法 | |
CN112143770B (zh) | 一种海洋红酵母及其在以秸秆为原料生产β-胡萝卜素中的应用 | |
CN85104280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连续酿造水果醋的方法 | |
CN104711234B (zh) | 一种制备漆酶的方法 | |
CN103087922B (zh) | 青霉菌、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及其制柚皮高酯果胶的方法 | |
CN102071179A (zh) | 利用黑曲霉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 | |
CN101530042A (zh) | 中国被毛孢菌粉发酵生产工艺 | |
CN102475033A (zh) | 丰富含硒的灵芝菌丝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