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86117B -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6117B
CN102286117B CN 201010204493 CN201010204493A CN102286117B CN 102286117 B CN102286117 B CN 102286117B CN 201010204493 CN201010204493 CN 201010204493 CN 201010204493 A CN201010204493 A CN 201010204493A CN 102286117 B CN102286117 B CN 102286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eneral formula
solid catalyst
alkyl
ingre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044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6117A (zh
Inventor
凌永泰
谭扬
谢伦嘉
田宇
冯再兴
赵思源
胡青
孙竹芳
亢宇
冯华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 2010102044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6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6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6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6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6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以及它在烯烃均聚和共聚中的应用。该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采用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尤其是丙烯聚合的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性能,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指数。而在本专利发明人发现之前,本发明的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还从未被用作内给电子体应用于烯烃聚合中催化剂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以及它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内给电子体作为一种多组分的非均相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催化剂的立体定向能力和活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内给电子体由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对催化剂体系性能的影响会有很大差别。
在USP4861847中,首先以环氧氯丙烷和磷酸三丁酯为溶剂制得氯化镁的溶液,加入助析出剂苯酐,使用四氯化钛进行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在该体系中使用常规的二元芳香羧酸酯类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得到的催化剂用于聚丙烯的合成,活性高、聚合物等规度高。在这之后,有一些专利又在该体系中使用了不同的内给电子体,以改善催化剂的之一或多个性能。如在CN1298887中,使用一种二醚类化合物提高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在CN1542024中,将一种二醇酯类化合物使用在所述体系中,所得到的催化剂也具有高活性。
对于热塑性烯烃聚合物,如线性聚乙烯、聚丙烯和烯烃共聚物来说,熔融指数指数是其在某些条件下流动的能力的表达,是聚合物加工性能的指标之一,反映了聚合物的流动和加工性能,是衡量聚合物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聚合物加工过程如挤出或模塑等中,需要对初始聚合物进行改性,增加其流动性,以改进其加工性。因此,高熔融指数的初始聚合物在聚合物加工过程尤其受到欢迎。这里所述的初始聚合物是指从聚合反应器里通过聚合反应直接得到的聚合物。
本专利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使用通式(I)的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尤其是丙烯的聚合的时候,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性能,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高熔融指数。在此之前,本发明的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还从未被用作内给电子体应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将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有机惰性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溶液,在助析出剂存在下,将上述溶液与至少一种通式为Ti(OR5)4-nXn的钛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析出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在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过程中加入至少一种选自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SA00000148890800021
通式(I)中R1~R4可相同或不相同,为C1~C14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3~C10环烷基、C6~C10芳基、C7~C10烷芳基或芳烷基。所述的卤化镁中的镁、钛化合物中的钛与通式(I)的化合物摩尔比,Mg∶Ti∶通式(I)的化合物=1~200∶20~4000∶1;优选Mg∶Ti∶通式(I)的化合物=5~100∶50~2000∶1。
本发明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中,可按照中国专利CN85100997中所公开的方法来制备卤化镁溶液,并且CN85100997中所公开的相关内容全部引入本发明作为参考。
其中所述的卤化镁选自二卤化镁、二卤化镁的水或醇的络合物、二卤化镁分子式中其中一个或两个卤原子被烃基或卤烃氧基所置换的衍生物。具体化合物如:二氯化镁、二溴化镁、氯化苯氧基镁、氯化异丙氧基镁、氯化丁氧基镁等,其中优选二氯化镁。
其中所述的有机环氧化合物包括碳原子数在2~8的脂肪族烯烃、二烯烃或卤代脂肪组烯烃或二烯烃的氧化物、缩水甘油醚和内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环氧化合物具体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丁二烯氧化物,丁二烯双氧化物、环氧氯丙烷、甲基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醚或四氢呋喃。
其中所述的有机磷化合物为正磷酸或亚磷酸的烃基酯或卤代烃基酯。具体如:正磷酸三甲酯、正磷酸三乙酯、正磷酸三丁酯、正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丁酯或亚磷酸苯甲酯。
为了使卤化镁溶解得更加完全,在该溶剂体系中可任选地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稀释剂。所述的惰性稀释剂通常可采用己烷、庚烷、辛烷、苯、甲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氯苯以及其它烃类或卤代烃类化合物和其它有助于卤化镁溶解的其它溶剂。惰性稀释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所述卤化镁化合物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
溶解温度适宜选择在10~150℃之间,其中上限温度不应超过所用溶剂的沸点。
溶解时间以完全溶解为准。
在制备卤化镁溶液的过程中,加入溶液各组分的顺序不分先后。
上述的卤化镁溶液在助析出剂存在下与至少一种钛化合物反应后析出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份。其中所述的钛化合物选自通式Ti(OR5)4-nXn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中R5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烃基,R5优选C1~C14的脂肪烃基,X相同或不同,为F、Cl或Br,n选自1~4的整数。具体化合物如: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碘化钛、四丁氧基钛、四乙氧基钛、一氯三乙氧基钛、二氯二乙氧基钛、三氯一乙氧基钛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的钛化合物应是在应用温度下、非极性溶剂中完全可溶的液态化合物,优选四氯化钛。
所述钛化合物与卤化镁溶液的反应温度优选为:-40~0℃。
在反应体系升温过程中析出固体催化剂颗粒,并可以通过升温速度的快慢来调节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的形态。升温的上限温度应控制在溶剂的沸点以下。
所述的通式(I)给电子体化合物可在催化剂组分制备过程中的任意步骤中加入反应体系,优选为催化剂颗粒形成后加入。对于形成的催化剂颗粒可经过常规的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流动态的固体催化剂。为了调节催化剂中钛的含量,也可任选地使用新鲜的钛化合物对催化剂颗粒进行一次或多次处理。
在所述的通式(I)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的结构中,优选的基团是:R1~R2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环戊基、环己基、苯甲基、对甲苯甲基或苯乙基;R3~R4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对甲苯基、邻甲苯基、间甲苯基或苯甲基。具体的化合物包括: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3-甲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乙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丙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丁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苯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等。
在上述的通式(I)化合物中,特别优选的基团是:R1~R4相同,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特别优选的化合物为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
所述的通式(I)的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给电子体化合物具体如琥珀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二醚类化合物、二醇酯类化合物等一起使用。
其中所述的助析出剂是有机酸酐、有机酸、醚和酮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如: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酸、丁酸、丙酮、二苯酮、甲醚、乙醚、丙醚等。
在制备固体催化剂组分过程中,其中以每摩尔卤化镁计:有机环氧化合物:0.2-10mol,优选0.5~4mol;有机磷化合物:0.1~3mol,优选0.3~1.0mol;助析出剂为0.03~1.0摩尔,钛化合物为0.5~150摩尔,通式(I)的化合物为0.02~0.4摩尔。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CH2=CHR6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其中R6为氢或C1~C12的烷基或芳基,优选C1~C6的烷基,该催化剂包含以下a)、b)、c)三种组分的反应产物:
a)本发明上述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
b)烷基铝化合物;其通式为AlR7 3,R7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C8的烷基,其中一个或两个烷基可以被氯取代,可以选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烷基铝混合使用,优选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氯化烷基铝、Al(n-C6H13)3、Al(n-C8H17)3、AlEt2Cl等,其用量一般以Al/Ti摩尔比为50~1000使用所述烷基铝化合物;
c)任选地,一种外给电子体化合物,例如单或多官能羧酸、羧酸酐和羧酸酯,酮、醚、醇、内酯,以及有机磷和有机硅化合物。优选有机硅化合物。其用量为每摩尔烷基铝化合物0.005~0.5摩尔,优选每摩尔烷基铝化合物0.02~0.1摩尔。
所述外给电子体优选含有至少一个Si-OR10键的通式为R8 aR9 bSi(OR10)c的硅化合物,其中a和b为0、1或2的整数,c为1~3的整数且(a+b+c)的和为4;R8,R9和R10是C1-C18的烃基,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特别优选的硅化合物,其中a为1,b为1,c为2,R8和R9中至少有一个是选自具有3~10个碳原子的支化烷基、链烯基、亚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并且R10为C1-C10的烷基基团,特别是甲基。优选的硅化合物的例子有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正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2-乙基哌啶基-2-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1,1-三氟-2-丙基)-2-乙基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1,1-三氟-2-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此外,优选的硅化合物还有,其中a为0,c为3,R9为支化烷基或环烷基基团,任选含有杂原子,且R10为甲基。这样任选的硅化合物的例子有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叔己基三甲氧基硅烷。
另外还可选择二醚类化合物,其中2-异丙基-2-异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9,9-双(甲氧基甲基)芴是特别优选的。
上述的烷基铝化合物和任选的外给电子体化合物可以单独或作为两种成分的混合物与上述的催化剂组分进行接触反应。
上述的催化剂适合于烯烃CH2=CHR6,其中R6是氢或1~12个碳的烷基或芳基,优选1~6个碳的烷基以及含有(如有必要)少量二烯烃的混合物的聚合反应。
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烯烃的聚合按照已知方法进行,在液相单体或单体溶于惰性溶剂中,或在气相中,或通过在气液相中的组合聚合工艺进行操作。聚合温度一般为0℃~150℃,优选60℃~100℃。聚合反应压力是常压或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发明人在研究过程首次将一种含有特定结构的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催化剂,并发现使用2,3-二取代基丁二酸酐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合成的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尤其是丙烯的聚合的时候,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高熔融指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例子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测试方法:
1、聚合物熔融指数:根据ASTM D1238-99测定。
2、聚合物等规指数:采用庚烷抽提法测定(庚烷沸腾抽提6小时):两克干燥的聚合物样品,放在抽提器中用沸腾庚烷抽提6小时后,将剩余物干燥至恒重所得的聚合物重量(g)与2的比值即为等规度。
3、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WD(MWD=Mw/Mn):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方法,用PL-GPC220以三氯苯为溶剂在150℃下测定(标样,聚苯乙烯,流速:1.0ml/min,柱子:3xPlgel 10μm MIXED-B 300x7.5nm)
实施例1
1、催化剂合成:在在300ML的双层玻璃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0克无水MgCl2,120ml甲苯、8.0ml环氧氯丙烷、10.0ml磷酸三丁酯,在60℃下完全溶解后,将该溶液冷却至-25℃,滴加50ml四氯化钛,在-25℃下维持半小时,缓慢升温至90℃,加入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5mmol,反应1h,再用40ml的四氯化钛洗涤,过滤后分别用甲苯和己烷洗涤2次,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催化剂。
2、丙烯聚合: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1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例2
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
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5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例3
1、催化剂合成:在在300ML的双层玻璃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0克无水MgCl2,120ml甲苯、8.0ml环氧氯丙烷、10.0ml磷酸三丁酯,在60℃下完全溶解后,将该溶液冷却至-25℃,滴加50ml四氯化钛,在-25℃下维持半小时,缓慢升温至90℃,加入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0.25mmol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25mmol,反应1h,再用40ml的四氯化钛洗涤,过滤后分别用甲苯和己烷洗涤2次,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催化剂。
2、丙烯聚合: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1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例4
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3
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5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例5
1、催化剂合成:在在300ML的双层玻璃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0克无水MgCl2,120ml甲苯、8.0ml环氧氯丙烷、10.0ml磷酸三丁酯,在60℃下完全溶解后,将该溶液冷却至-25℃,滴加50ml四氯化钛,在-25℃下维持半小时,缓慢升温至90℃,加入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0.25mmol和9,9-双(甲氧基甲基)芴0.25mmol,反应1h,再用40ml的四氯化钛洗涤,过滤后分别用甲苯和己烷洗涤2次,真空干燥,得到固体催化剂。
2、丙烯聚合: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1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实施例6
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5
在5L高压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氮气气流中引入5ml三乙基铝的己烷溶液(三乙基铝的浓度为0.5mmol/ml)、1.25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的己烷溶液(CHMMS的浓度为0.1mmol/ml)、10ml无水己烷和上述得到的10mg固体催化剂组分。关闭高压釜,引入氢气5L(标准体积)和液体丙烯2.3L,升温到70℃,聚合1小时。测试结果如表1。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只是将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代替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
                    表1 催化剂的性能
  实施例   聚合活性(kg·PP/gcat)   聚合物I.I(%)   聚合物MI(g/10min)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
  实施例1   15.3   87.1   64.0   7.1
  实施例2   23.0   83.8   93.6   6.8
  实施例3   30.6   92.2   58.7   6.0
  实施例4   30.3   89.7   60.2   5.4
  实施例5   61.5   97.3   16.5   16.5
  实施例6   40.8   97.8   40.3   40.3
  对比例1   19.3   97.9   27.6   5.6

Claims (8)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将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的有机惰性溶剂体系中形成均匀溶液,将上述溶液与至少一种通式为Ti(OR5)4-nXn的钛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析出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式中R5为C1~C14的脂肪烃基,X相同或不同,为F、Cl或Br,n选自1~4的整数;其特征在于,在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备过程中加入至少一种选自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2936568700011
(I)
通式(I)中,R1~R4可相同或不同,代表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或C7~C20芳烷基;所述的卤化镁中的镁、钛化合物中的钛与通式(I)的化合物摩尔比,Mg:Ti:通式(I)的化合物=1~200:20~40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I)中,R1~R4相同或不同,为C1~C4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I)中,R1~R4相同或不同,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I)的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2,3-二异丙基丁二酸酐,3-甲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乙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丙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3-丁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或3-苯基-2-异丙基丁二酸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I)的化合物单独使用或任选地与已知的其它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一起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的其它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为琥珀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二醚类化合物或二醇酯类化合物。
7.一种用于CH2=CHR6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其中R6为氢或C1~C6的烷基,该催化剂包含下述组分的反应产物:
1)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
2)烷基铝化合物;
3)任选地,外给电子体组分;
其中烷基铝化合物通式为AlR7 3,R7为相同或不相同的C1~C8的烷基,其中一个或两个烷基可以被氯取代,以Al/Ti摩尔比为50~1000使用上述烷基铝化合物;
其中外给电子体组分为通式R8 aR9 bSi(OR10c的硅化合物,其中a和b分别为0、1或2的整数,c为1~3的整数且(a+b+c)的和为4;R8,R9和R10是C1~C18的烃基,任选地含有杂原子,其用量为每摩尔烷基铝化合物计为0.005~0.5摩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CH2=CHR6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其中外给电子体组分通式中的R8,R9和R10相同或不同,为C1~C4直链或支链的烷基、C5~C6的环烷基;其用量以每摩尔烷基铝化合物计为0.02~0.1摩尔。
CN 201010204493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Active CN102286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04493 CN102286117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04493 CN102286117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6117A CN102286117A (zh) 2011-12-21
CN102286117B true CN102286117B (zh) 2013-07-03

Family

ID=45332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04493 Active CN102286117B (zh) 2010-06-18 2010-06-18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61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7519B (zh) * 2013-05-21 2016-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91C (zh) * 1998-03-17 2002-06-1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制法
CN1137155C (zh) * 1999-12-06 2004-02-04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用于烯烃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US6376417B1 (en) * 2000-06-29 2002-04-23 China Petro Chemical Corp.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its use
CN1194993C (zh) * 2002-06-06 2005-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乙烯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681853A (zh) * 2002-09-16 2005-10-12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烯烃聚合用组分和催化剂
CN101376680B (zh) * 2007-08-30 2011-07-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产出比的乙烯聚合催化剂组分、制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6117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511135A (ja) 混合チーグラー−ナッタ触媒系を使用して調製されるポリエチレン物質
CN101165073B (zh) 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
CN103819586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体系
CN104558276B (zh)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0319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体系
CN102286118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02030842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86117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02311513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
CN104672356B (zh) 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组分、该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催化剂
CN100389135C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04610476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体系
CN105622789B (zh) 一种烯烃聚合用的小孔径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399327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02399328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948352B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04277159B (zh) 一种用于生产窄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催化剂
CN102796213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04610478B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CN105085745A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组分、制备方法
CN106543313B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CN1834117A (zh) 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CN114478855B (zh) 用于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的组合物及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
CN109096419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和烯烃聚合方法
CN101993507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催化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