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0069B -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80069B CN102280069B CN 201110232937 CN201110232937A CN102280069B CN 102280069 B CN102280069 B CN 102280069B CN 201110232937 CN201110232937 CN 201110232937 CN 201110232937 A CN201110232937 A CN 201110232937A CN 102280069 B CN102280069 B CN 1022800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rinting
- safety line
- micropore
-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它包括覆盖层、数据打印层、安全线和胶水层,其特点是还包括油墨印刷层、纸层、塑化层、第一介质层、中间印刷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覆盖层、数据打印层、油墨印刷层、纸层、塑化层、第一介质层、中间印刷层、第二介质层和胶水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所述安全线为微孔激光安全线并复合在纸层的两面之间。其制备方法包括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将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内、塑化层的印刷、数据打印层的打印或印刷、第一介质层的印刷、中间印刷层的印刷、第二印刷层的印刷、胶水层的涂布和覆盖层的印刷等步骤。这种防伪标识贴,难以仿冒,能真正起到防伪目的,能防止不法商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能防止不法商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止不法商贩以假乱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通常都会在一些烟酒类商品上或奖券上设置防伪标识贴。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的是带有安全线的防伪标识贴。这种带有安全线的防伪标识贴主要由覆盖层、带有安全线的纸层、数码打印层、表面印刷层和胶水层组成,鉴别方法是仅靠有无安全线来辨别真伪。其中带有安全线的纸在市场上有售,任何人买回后只要在带有安全线的纸上印上所需图案,就可作为防伪标识贴用在商品上。因此,上述带有安全线的防伪标识贴很容易仿冒,难以起到防伪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这种防伪标识贴,难以仿冒,能真正起到防伪目的。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包括覆盖层、数据打印层、安全线和胶水层,其特点是还包括油墨印刷层、纸层、塑化层、第一介质层、中间印刷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覆盖层、数据打印层、油墨印刷层、纸层、塑化层、第一介质层、中间印刷层、第二介质层和胶水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所述安全线为微孔激光安全线,该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的两面之间。
其中,在胶水层外面有油纸层,且油纸层有油的一面与胶水层间呈可揭开状贴在一起。
制备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
用核反应堆或离子加速器对15~30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由能量离子将PET塑料膜的分子链击断,使PET塑料膜造成电离损伤。
之后,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隔离层,该隔离层是聚丙烯酸树脂。
之后,(用聚氨酯胶水)在隔离层的外面复合一层加强层,该加强层是20~30微米厚的未被辐照的PET塑料膜。
之后,用凹版印刷机在上述被辐照过的PET塑料膜的辐照一面印刷丙烯酸树脂胶,以便盖住辐照一面没有图案的地方,得到复合膜。
之后,将复合膜放入浓度为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饰刻,使复合膜没有丙烯酸树脂胶的地方均布微孔,从而构成微孔图案层。
之后,用胶带贴在带有微孔图案层一面的丙烯酸树脂胶上。通过揭下胶带,使丙烯酸树脂胶脱离复合膜。
之后,用激光镭射版对复合膜的微孔图案层一面进行模压并镀铝,形成激光图案层,得到微孔激光安全线。
(2)造纸时,将微孔激光安全线夹在纸的两面之间,并使微孔激光安全线在纸的一面局部外露。
(3)将邻苯基苯酚加热至融化后,涂布在微孔激光安全线没有外露的纸的一面上,形成塑化层。
(4)将所需图案印刷在邻近微孔激光安全线外露的纸的一面上,得到油墨印刷层。
(5)在油墨印刷层上打印或印刷条形码或防伪码,得到数据打印层。
(6)在塑化层的外面印刷一层丙烯酸树脂,得到第一介质层。
(7)在第一介质层外面打印或喷印防伪码或图案,形成中间印刷层。其中的防伪码或图案分别与数据打印层上的防伪码和油墨印刷层的图案相呼应。
(8)在中间印刷层的外面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得到第二介质层。
(9)在第二介质层上涂布一层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水层。
(10)在胶水层外面贴上一层油纸,形成油纸层。
(11)在数据打印层外面印刷一层光油和可刮掉的银色墨,形成覆盖层。制成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由覆盖层、数据打印层、油墨印刷层、纸层、塑化层、第一介质层、中间印刷层、第二介质层和胶水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纸层内有安全线,所述安全线为微孔激光安全线,该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的两面之间。其中的微孔激光安全线中,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隔离层,使得隔离层易随胶水层一起与带有微孔图案的PET塑料膜相脱离。鉴别时,只要揭下隔离层和胶水层,并用带有颜色的水或涂料涂抹微孔图案层,就会在另设的底衬白纸上显示带有颜色的图案,该图案应与中间隔离层和油墨印刷层的图案相呼应。否则,即为假冒。又由于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步骤中,需用核反应堆或离子加速器对15~30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而核反应堆或离子加速器受到各国国家的控制,不法商贩无法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无法仿冒,能真正起到防伪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包括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该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纸层5内有安全线4,该安全线4为微孔激光安全线,所述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
为便于储存,在胶水层10外面设置有油纸层11,该油纸层有油的一面与胶水层10间呈可揭开状贴在一起。
制备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
用核反应堆对15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由能量离子将PET塑料膜的分子链击断,使PET塑料膜造成电离损伤。
之后,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聚丙烯酸树脂,形成隔离层。
之后,用聚氨酯胶水在隔离层的外面复合一层加强层,该加强层是20微米厚的未被辐照的PET塑料膜。
之后,用凹版印刷机在上述被辐照过的PET塑料膜的辐照一面印刷丙烯酸树脂胶,以便盖住辐照一面没有图案的地方,得到复合膜。
之后,将复合膜放入浓度为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饰刻,使复合膜没有丙烯酸树脂胶的地方均布微孔,从而构成微孔图案层。
之后,用胶带贴在带有微孔图案层一面的丙烯酸树脂胶上。通过揭下胶带,使丙烯酸树脂胶脱离复合膜。
之后,用激光镭射版对复合膜的微孔图案层一面进行模压并镀铝,形成激光图案层,得到微孔激光安全线。
(2)造纸时,将微孔激光安全线夹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并使微孔激光安全线在纸层5的一面局部外露。所述局部外露是指微孔图案外露。
(3)将邻苯基苯酚加热至融化后,涂布在微孔激光安全线没有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形成塑化层6。
(4)用轮转印刷机将所需图案印刷在邻近微孔激光安全线外露的纸层8的一面上,得到油墨印刷层3。
(5)用数码打印机在油墨印刷层上打印或印刷条形码或防伪码,得到数据打印层2。
(6)用凹版印刷机在塑化层的外面印刷一层丙烯酸树脂,得到第一介质层7。
(7)用数码打印机在第一介质层外面打印或喷印防伪码或图案,形成中间印刷层8。其中的防伪码或图案分别与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和油墨印刷层3的图案相呼应。
(8)用凹版印刷机在中间印刷层8的外面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得到第二介质层9。
(9)用涂布机在第二介质层9上涂布一层压敏胶,形成胶水层10。所述胶水层10的涂布量为15g/m2。
(10)在胶水层10外面贴上一层油纸,形成油纸层11。
(11)用丝网印刷机在数据打印层外面印刷一层光油和可刮掉的银色墨,形成覆盖层1。制成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当需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使用在商品上时,揭下油纸层11,将胶水层10一面贴在商品上即可。
鉴别商品真伪时,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放在白纸底衬上。先刮去覆盖层1,可看到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该防伪码与中间印刷层8上的防伪码相呼应。其中的防伪码可在预先建立的客户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然后,再揭开激光微孔安全线上的微孔图案层,用带有颜色的水笔或涂料涂抹微孔图案层,会在白纸底衬上得到预先设计的图案,该图案应与油墨印刷层图案和激光图案层图案相呼应。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包括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该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纸层5内复合有安全线4,所述安全线4为微孔激光安全线,该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
为便于储存,在胶水层10外面设置有油纸层11,该油纸层有油的一面与胶水层10间呈可揭开状贴在一起。
制备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
用离子加速器对25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由能量离子将PET塑料膜的分子链击断,使PET塑料膜造成电离损伤。
之后,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聚丙烯酸树脂,形成隔离层。
之后,用聚氨酯胶水在隔离层的外面复合一层加强层,该加强层是25微米厚的未被辐照的PET塑料膜。
之后,用凹版印刷机在上述被辐照过的PET塑料膜的辐照一面印刷丙烯酸树脂胶,以便盖住辐照一面没有图案的地方,得到复合膜。
之后,将复合膜放入浓度为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饰刻,使复合膜没有丙烯酸树脂胶的地方均布微孔,从而构成微孔图案层。
之后,用胶带贴在带有微孔图案层一面的丙烯酸树脂胶上。通过揭下胶带,使丙烯酸树脂胶脱离复合膜。
之后,用激光镭射版对复合膜的微孔图案层一面进行模压并镀铝,形成激光图案层,得到微孔激光安全线。
(2)造纸时,将安全线4即微孔激光安全线夹在纸的两面之间,并使安全线4即微孔激光安全线在纸的一面局部外露。所述局部外露是指微孔图案外露。
(3)将邻苯基苯酚加热至融化后,涂布在微孔激光安全线没有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形成塑化层6。
(4)用柔版印刷机将所需图案印刷在邻近微孔激光安全线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得到油墨印刷层3。
(5)用数码印刷机在油墨印刷层上打印或印刷条形码或防伪码,得到数据打印层2。
(6)用凹版印刷机在塑化层的外面印刷一层丙烯酸树脂,得到第一介质层7。
(7)用喷码机在第一介质层7外面打印或喷印防伪码或图案,形成中间印刷层8。其中的防伪码或图案分别与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和油墨印刷层3的图案相呼应。
(8)用轮转印刷机在中间印刷层的外面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得到第二介质层9。
(9)用涂布机在第二介质层上涂布一层压敏胶,形成胶水层10。所述胶水层10的涂布量为23g/m2。
(10)在胶水层10外面贴上一层油纸,形成油纸层11。
(11)用丝网印刷机在数据打印层外面印刷一层光油和可刮掉的银色墨,形成覆盖层1。制成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当需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使用在商品上时,揭下油纸层,将胶水层一面贴在商品上即可。
鉴别商品真伪时,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放在白纸底衬上。先刮去覆盖层1,可看到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该防伪码与中间印刷层8上的防伪码相呼应。其中的防伪码可在预先建立的客户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然后,再揭开激光微孔安全线上的微孔图案层,用带有颜色的水笔或涂料涂抹微孔图案层,会在白纸底衬上得到预先设计的图案,该图案应与油墨印刷层3图案和激光图案层的图案相呼应。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包括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该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纸层4内复合有安全线4,该安全线为微孔激光安全线,所述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
为便于储存,在胶水层10外面设置有油纸层11,该油纸层有油的一面与胶水层10间呈可揭开状贴在一起。
制备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
用核反应堆对30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由能量离子将PET塑料膜的分子链击断,使PET塑料膜造成电离损伤。
之后,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聚丙烯酸树脂,形成隔离层。
之后,用聚氨酯胶水在隔离层的外面复合一层加强层,该加强层是30微米厚的未被辐照的PET塑料膜。
之后,用凹版印刷机在上述被辐照过的PET塑料膜的辐照一面印刷丙烯酸树脂胶,以便盖住辐照一面没有图案的地方,得到复合膜。
之后,将复合膜放入浓度为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饰刻,使复合膜没有丙烯酸树脂胶的地方均布微孔,从而构成微孔图案层。
之后,用胶带贴在带有微孔图案层一面的丙烯酸树脂胶上。通过揭下胶带,使丙烯酸树脂胶脱离复合膜。
之后,用激光镭射版对复合膜的微孔图案层一面进行模压并镀铝,形成激光图案层,得到微孔激光安全线。
(2)造纸时,将安全线4即微孔激光安全线夹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并使微孔激光安全线在纸层5的一面局部外露。所述局部外露是指微孔图案外露。
(3)将邻苯基苯酚加热至融化后,涂布在微孔激光安全线没有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形成塑化层6。
(4)用轮转印刷机将所需图案印刷在邻近微孔激光安全线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得到油墨印刷层3。
(5)用数码打印机在油墨印刷层3上打印或印刷条形码或防伪码,得到数据打印层2。
(6)用凹版印刷机在塑化层6的外面印刷一层丙烯酸树脂,得到第一介质层7。
(7)用数码打印机在第一介质层7外面打印或喷印防伪码或图案,形成中间印刷层8。其中的防伪码或图案分别与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和油墨印刷层3的图案相呼应。
(8)用凹版印刷机在中间印刷层8的外面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得到第二介质层9。
(9)用涂布机在第二介质层9上涂布一层压敏胶,形成胶水层10。所述胶水层10的涂布量为30g/m2。
(10)在胶水层10外面贴上一层油纸,形成油纸层11。
(11)用丝网印刷机在数据打印层2外面印刷一层光油和可刮掉的银色墨,形成覆盖层1。制成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当需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使用在商品上时,揭下油纸层11,将胶水层10一面贴在商品上即可。
鉴别商品真伪时,将本发明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放在白纸底衬上。先刮去覆盖层1,可看到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该防伪码与中间印刷层8上的防伪码相呼应。其中的防伪码可在预先建立的客户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然后,再揭开激光微孔安全线上的微孔图案层,用带有颜色的水笔或涂料涂抹微孔图案层,会在白纸底衬上得到预先设计的图案,该图案应与油墨印刷层图案和激光图案层图案相呼应。
Claims (4)
1.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包括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安全线(4)和胶水层(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和第二介质层(9),所述覆盖层(1)、数据打印层(2)、油墨印刷层(3)、纸层(5)、塑化层(6)、第一介质层(7)、中间印刷层(8)、第二介质层(9)和胶水层(10)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复合在一起;所述安全线(4)为微孔激光安全线,该微孔激光安全线复合在纸层(5)的两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其特征在于胶水层(10)外面有油纸层(11),该油纸层(11)有油的一面与胶水层(10)间呈可揭开状贴在一起。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先制作微孔激光安全线
用核反应堆或离子加速器对15~30微米厚的PET塑料膜一面进行辐照,由能量离子将PET塑料膜的分子链击断,使PET塑料膜造成电离损伤;
之后,在PET塑料膜未辐照一面涂布隔离层,该隔离层是聚丙烯酸树脂;
之后,用聚氨酯胶水在隔离层的外面复合一层加强层,该加强层是20~30微米厚的未被辐照的PET塑料膜;
之后,在上述被辐照过的PET塑料膜的辐照一面印刷丙烯酸树脂胶,以便盖住辐照一面没有图案的地方,得到复合膜;
之后,将复合膜放入浓度为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饰刻,使复合膜没有丙烯酸树脂胶的地方均布微孔,从而构成微孔图案层;
之后,用胶带贴在带有微孔图案层一面的丙烯酸树脂胶上;通过揭下胶带,使丙烯酸树脂胶脱离复合膜;
之后,用激光镭射版对复合膜的微孔图案层一面进行模压并镀铝,形成激光图案层,得到微孔激光安全线;
(2)造纸时,将微孔激光安全线夹在纸的两面之间,并使微孔激光安全线在纸层(5)的一面局部外露;
(3)将邻苯基苯酚加热至融化后,涂布在微孔激光安全线没有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形成塑化层(6);
(4)用印刷机将所需图案印刷在邻近微孔激光安全线外露的纸层(5)的一面上,得到油墨印刷层(3);
(5)在油墨印刷层(3)上打印或印刷条形码或防伪码,得到数据打印层(2);
(6)在塑化层(6)的外面印刷一层丙烯酸树脂,得到第一介质层(7);
(7)在第一介质层(7)外面打印或喷印防伪码或图案,形成中间印刷层(8);其中的防伪码或图案分别与数据打印层(2)上的防伪码和油墨印刷层(3)的图案相呼应;
(8)在中间印刷层(8)的外面印刷一层白色油墨,得到第二介质层(9);
(9)在第二介质层(9)上涂布一层压敏胶或热熔胶,形成胶水层(10);
(10)在胶水层(10)外面贴上一层油纸,形成油纸层(11);
(11)在数据打印层(2)外面印刷一层光油和可刮掉的银色墨,形成覆盖层(1);制成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的涂布量为15~30g/m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32937 CN102280069B (zh) | 2011-08-13 | 2011-08-13 |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32937 CN102280069B (zh) | 2011-08-13 | 2011-08-13 |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0069A CN102280069A (zh) | 2011-12-14 |
CN102280069B true CN102280069B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5105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32937 Active CN102280069B (zh) | 2011-08-13 | 2011-08-13 |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800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9443B (zh) * | 2012-04-30 | 2014-12-10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带有隐藏可变信息的防伪标识贴 |
CN103208231B (zh) * | 2013-04-16 | 2014-11-12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可两次揭开的防转移数码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28312A (zh) * | 2013-06-13 | 2014-12-24 | 襄阳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 具有防伪和识别功能的型材产品保护复膜的生产方法 |
CN103440818B (zh) * | 2013-09-07 | 2015-07-15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揭开式防转移纸质激光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75253A (zh) * | 2014-08-07 | 2015-04-29 | 上海紫江喷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一次性镭射防伪标签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321423A (zh) * | 2015-11-26 | 2016-02-10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揭开式防转移数码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469704B (zh) * | 2016-01-28 | 2018-12-11 |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揭开式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05360A (zh) * | 2016-08-30 | 2016-12-07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带有二线二维码的防转移微孔防伪标识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154213B (zh) * | 2017-07-14 | 2023-05-05 |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智能随机特征识别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35625A (zh) * | 2018-04-27 | 2018-07-27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多功能防转移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47000C2 (de) * | 1997-10-24 | 2003-10-30 | Tesa Ag | Laseretiketten und ihre Verwendung |
CN201149750Y (zh) * | 2007-03-30 | 2008-11-12 | 王康 | 一种防伪标识物 |
CN101807365B (zh) * | 2009-02-17 | 2014-10-08 | 天津博睿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数码安全线自我认证的防伪方法 |
CN101533582B (zh) * | 2009-04-07 | 2010-10-13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防转移多重防伪标识贴及其生产方法 |
CN202217447U (zh) * | 2011-08-13 | 2012-05-09 | 无锡新光印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
-
2011
- 2011-08-13 CN CN 201110232937 patent/CN1022800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80069A (zh) | 201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0069B (zh) | 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40818B (zh) | 揭开式防转移纸质激光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2217447U (zh) | 一种具有防转移性能的防伪标识贴 | |
WO2017132164A1 (en) | Enhanced security of scratch-off products using homogenous inks or dyes | |
CN106611205A (zh) | 一种多层套印渐变色二维码防伪标签 | |
JPWO2017200030A1 (ja) | 偽造防止構造体 | |
CN109272858B (zh) |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385801B (zh) | 一种用于纸质证件的微纳米全息防伪膜及生产工艺和应用 | |
CN205230090U (zh) | 一种多层套印渐变色二维码防伪标签 | |
CN201544557U (zh) | 具有荧光效果的全息防伪烫印膜 | |
CN110176181A (zh) | 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176183A (zh) | 定位揭镂多重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758010U (zh) | 一种新型激光潜入式塑膜标签 | |
CN202332184U (zh) | 揭开式多层防伪不干胶标签 | |
CN201816294U (zh) | 一种防伪存折 | |
CN209045025U (zh) | 一种具有多层防伪技术的吊牌 | |
CN210591085U (zh) | 全息膜及全息纸 | |
CN200998930Y (zh) | 一种烫贴型核径迹微孔防伪标识 | |
CN201673631U (zh) | 防伪rfid电子标签 | |
CN214312394U (zh) | 一种具有兑奖功能的多重防伪标签 | |
CN201017543Y (zh) | 一种防伪不干胶标签纸 | |
CN203444702U (zh) | 揭开式防转移纸质激光防伪标识 | |
CN109461364A (zh) | 表层局部开口半遮盖信息防伪标识及其制备方法 | |
JP4003632B2 (ja) | 可変情報印刷物 | |
CN202632716U (zh) | 带有隐藏可变信息的防伪标识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