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3326A - 方法、驱动设备和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方法、驱动设备和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73326A CN102273326A CN2010800043223A CN201080004322A CN102273326A CN 102273326 A CN102273326 A CN 102273326A CN 2010800043223 A CN2010800043223 A CN 2010800043223A CN 201080004322 A CN201080004322 A CN 201080004322A CN 102273326 A CN102273326 A CN 1022733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 light
- emitting device
- circuit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1906 Deat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5—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发光装置(4)的电路(1),该电路具有: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2),用于为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提供供给电压;和控制电路(3),用于调整发光装置(4)的工作和/或故障识别,其中反映通过桥式电路(2)的电流或者灯电流的测量信号以及反映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在相同的输入端上输送给控制电路(3)。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光装置、尤其用于气体放电灯、LED或者OLED的驱动设备,以及照明系统。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驱动发光装置时以有效方式进行调整或者故障识别。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特别有利地改进本发明的中心思想。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的方法。在此,发光装置基于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来工作。反映通过桥式电路的电流的测量信号和/或反映灯电流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反映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的相同的输入端。当控制电路实施为集成的电路时,由此可以省去IC的一个或两个管脚,因为在一个管脚上分析两个或者三个所输送的测量信号。
控制电路可以分析输送的测量信号,用于故障识别和/或用于驱动发光装置,尤其用于调节反映发光装置的功率的参数。
控制电路可以在故障识别时输出故障信号,其改变发光装置的工作方式或者关断发光装置。
当灯电压超过预先给定的阈值时,会检测到过电压故障状态。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例如可以提前断开半桥的电势较低的开关和/或提高对半桥的两个开关进行交替时钟控制的频率。
过电流故障状态可以根据超过预先给定的阈值的半桥电流或者灯电流来识别。
故障状态“电容性工作”可以根据如下半桥电流来识别,该半桥电流在半桥的电势较低的开关关断的时刻上升(梯度测量),或者该半桥电流处于不允许的范围中,即例如在预先给定的阈值以上(绝对值测量)。在故障状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提高对半桥的开关进行交替时钟控制的激励频率,直至不再识别到电容性工作。
故障状态“EOL”(End-of-life(寿终),灯的整流器效应)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识别:在半桥电流的两个相继的过零时拾取的两个灯电压测量值的相加得出在不允许的范围中的值。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控制电路、尤其是ASIC(专用集成电路),其设计用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电路。该电路具有:-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用于为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例如发光装置可以是具有谐振电路的负载电路的部分)提供供给电压,以及-控制电路,用于调整发光装置的工作和/或故障识别,其中反映通过桥式电路的电流的测量信号和/或反映灯电流的测量信号以及反映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在相同的输入端上输送给控制电路。
带有所连接的负载电路的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也可以具有用于电势隔离的变压器。如果存在谐振电路,则该谐振电路可以使用串联谐振和/或并联谐振。
在此,控制电路可以设计为,分析输送的测量信号,用于故障识别和/或用于驱动发光装置,尤其用于调节反映发光装置的功率的参数。
灯电压可以通过电阻分压器来检测。
半桥电流可以通过与半桥的电势较低的开关串联的测量电阻器来检测。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其具有控制单元和与该控制单元优选地通过总线线路连接的至少一个上述类型的驱动设备。
现在将参考所附的附图的视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性和特征。
其中:
图1a、1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或者其变型方案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用于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识别和校正在灯点燃过程中高到不允许的半桥电流,
图5a示出了用于阐述用于识别和校正电容性工作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5b示出了用于阐述用于识别和校正电容性工作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用于阐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EOL(End of Lamp Life(灯寿终))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在灯点燃过程中对过高的半桥电流的识别。
图8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借助梯度测量对电感性工作的识别。
图9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借助梯度测量对电容性工作的识别。
图10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借助绝对值测量对电容性工作的识别。
图11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在未EOL(灯寿终)情况下的灯的测量信号。
图12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在EOL(灯寿终)情况下带有正的DC偏置的灯的测量信号。
图13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在EOL(灯寿终)情况下带有负的DC偏置的灯的测量信号。
图14示出了图,其中示出了在出现EOL(灯寿终)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灯的DC偏置。
首先,将借助图1a示意性地阐述用于至少一个发光装置的驱动设备1的测量电路的第一实施例。
电源交变电压通过滤波器8输送给AC/DC转换器7。在AC/DC转换器7中交变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且调节到更高的电压上,优选地在300V到400V之间。该电压因此也在存储电容器6上。AC/DC转换器7可以包含整流器和有源的(通过由控制单元控制的开关来时钟控制或者通过电荷泵(有源或者无源的填谷)来形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
逆变器2(在此情况下为半桥)交替地激励开关Q1和Q2、优选为功率晶体管。该逆变器用于为至少一个发光元件4提供供给电压。发光元件或者发光装置可以是气体放电灯,但是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发光装置类型,例如是LED或OLED或者LED/OLED装置。
为了简化,在图1a中仅仅勾画了负载5,其包含发光元件4以及镇流器(Vorschaltung)所需的其他电部件。然而,为此可以参考图3。
半桥电流通过与半桥的电势较低的开关Q2串联的测量电阻器R102来检测。灯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器R104来检测。两个测量信号优选地通过控制电路3(优选为ASIC)的单个的管脚SDV_lamp来输送。然而,对于ASIC可替选地也可以使用任意其他形式的集成电路如微控制器或者混合解决方案,或者常规的(分立的)电路。
ASIC 3同样控制DC/DC转换器和半桥2的时钟频率。
在管脚SDV_lamp上也存在灯电压电阻分压器R104的电压和测量电阻器R102的电压的相加。然而也可能的是,这两个信号与ASIC的不同的端子连接。ASIC 3具有内部的恒流源A。该恒流源对进入的信号施加DC电平,使得避免在管脚SDVLamp上有负电压。
半桥电流的信号具有规则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优选地具有其中该信号为0的半个周期长度。其原因为:在该持续时间期间开关Q2断开并且因此没有半桥电流被测量到。因此,在该时段中在管脚SDVLamp上仅仅存在灯电压。该情况可以被利用来区分两个信号。
灯电压的信号具有正弦曲线,通过测量频率和幅度就足以确定该正弦曲线。在图7至图13中示出了两个信号的示例。
此外,为了区分而可以利用:灯电压故障状态是相对缓慢的现象,而在具有相对大的幅度的半桥电流的情况下的故障状态为此短时地出现。
借助两个信号可以如下面进一步描述那样确定过电流,例如在灯点燃过程中电感线圈饱和的情况下的过电流,或者在灯工作中的过电流。此外,可以识别灯的电容性工作和灯的EOL效应(灯寿终)。
在图1b中的测量电路示出了对于图1a中的实施例的改进。(该改变对应于下面阐述的图2的改变,然而对于图1b的变形方案需要较少部件)。与在图1a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灯电压的交变电压分量的衰减在根据图1b的电路中与其直流电压分量无关地进行。优选地,交变电压分量比直流电压分量更强烈地衰减。这通过电容器C10X和电阻器R102的并联电路实现。该并联电路作为低通滤波器使较高的频率强烈衰减。电容器C10X于是用作AC部分的滤波器。由此AC部分相对于AC部分较不强烈地衰减。
由此得出以下优点:两个值可衰减至适于ASIC的范围中。这是必要的,因为在点燃过程中的交变电压分量的电压尖峰是直流电压分量的多倍高,直流电压分量的DC偏置用于辨识EOL。当电容器C10X具有足够大的值时,灯电压的高频交变电压分量可以被滤除,使得在输入端SDVLamp上检测到的信号由灯电压的直流部分和半桥电流组成。由此,可以在其中没有半桥电流被检测到的阶段期间测量灯电压的直流部分,而在其中半桥电流流动的阶段中在注意所确定的灯电压的直流部分的情况下检测半桥电流。
图2中的测量电路是对于图1中的实施例的改进。在此,灯电压的交变电压分量的衰减与其直流电压分量无关地进行。
优选地,交变电压分量比直流电压分量更强烈地衰减。这通过电容器C101和电阻器R105的并联电路实现。该并联电路作为低通滤波器使较高的频率强烈衰减。电容器C10X于是用作AC部分的滤波器。由此DC部分相对于AC部分较不强烈地衰减。
由此得出以下优点:两个值可以衰减至适于ASIC的范围中。这是必要的,因为在点燃过程中的交变电压分量的电压尖峰是直流电压分量的多倍高,直流电压分量的DC偏置用于辨识EOL。关于EOL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图6。
此外,仅仅还必须处理半桥电流的AC信号。这些AC信号例如可以用于辨识线圈的饱和以及用于识别过电流、电容性工作或者用于预热调整。
此外,在点燃识别的情况下监控电感线圈是否不再饱和。在难以点燃(zündunwilligen)或者有缺陷的灯的点燃的情况下,使电路饱和,因为频率被推移为非常接近谐振。该饱和或者高点燃电流的消失可以用作点燃识别信号。
下面示出了电流信号的其他的有利的分析可能性。为此,可以检测半桥电流和/或灯电流。为了能够使用灯电流以便在预热情况下进行测量,需要特别的镇流器,使得在预热时也可以测量该灯电流。可以在点“灯电压”(图2)处测量灯电流信号。半桥电流可以通过在半桥分路R101上的测量电压来检测:
-半桥电流测量和/或灯电流测量可以用于“闭环”调整(即借助封闭的调整环路来调整)灯功率或者预热能量。
-此外,可以借助所传输的预热能量进行测量用以识别灯线圈(Lampenwendeln)或灯丝。由此,可以进行灯识别。
-可以进行“换灯(Relamp)”识别,即是否使用了(新的)灯,即借助输出回路的特性进行。
半桥电流测量和/或灯电流测量可以用于识别故障:其可以减小在点燃期间的饱和或者在工作期间的过高电流的危险。
-此外可以在接通时实现保护,防止电容性灯工作和/或开关的过载。
-半桥电流测量和/或灯电流测量可以用于电流调整。
-半桥电流也可以用于调整加热能量、尤其是预热能量。
-灯电流可以用于调整灯功率或者用于调整预热能量。
-也可以借助电压测量来识别在负载电路中的饱和(尤其在点燃期间)或者过电压。
下面示出了电压分析的其他有利应用。
-电压测量可以用于灯寿终识别。
-可以进行灯电压测量。
-可以进行加热丝的识别,例如借助总线电压的DC路径来进行。由此同样可以识别,究竟是否使用了灯。
-可以进行“换灯”识别,即是否使用了新的灯。
-可以识别灯点燃。
在此要注意的是,电流测量的任意分析可能性可以与电压测量的分析可能性组合。
图3中的测量电路是对图2中的实施例的另一改进。
如上面针对图2示出那样,在此也抑制灯电压的交变电压分量。因此可能的是,在管脚SDVILamp上的信号与其他AC分量SDVLamp叠加。
在此,除了半桥电流和灯电压的信号之外还测量灯电流。所有三个信号优选地均输送给ASIC 3的相同的管脚SDVILamp。然而也可能的是,这三个信号与不同的端子连接或者仅仅部分地(即例如两个信号)与不同的端子连接。
如已经在图2中示出那样,半桥电流通过与半桥的电势较低的开关Q2串联的测量电阻器R102来检测。灯电压通过电阻分压器R104来检测。灯电流在测量电阻器R107上被测量。
此外,图3示出了驱动设备1连同发光装置(下面称为灯)的其他电部件。驱动设备1具有逆变器2,其在该情况下是半桥。该逆变器为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提供供给电压。该供给电压输送给耦合电容器C62。耦合电容器C62与串联谐振电路L60-C63连接。该串联谐振电路用于点燃发光装置4。此外,发光装置4具有加热线圈L60a和L60b。
上部的加热线圈通过电阻器R110与总线电压连接,由此通过灯线圈以及电阻器R104和R103形成DC路径。由此,可以进行加热丝的识别,即加热丝的电参数的分析,以便可以由此(例如借助所存储的比较表)导出要调节的工作参数。当在该DC路径中的灯线圈断裂或者未使用灯时,该DC路径中断(因为电容器C66不让DC电流通过)。由此,同样可以识别,究竟是否使用灯或者是否新使用或更换过灯。替代总线电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馈电电压譬如整流过的电源电压。用于识别加热丝(即是否使用了带有未断裂的灯线圈的灯,即“换灯”识别)的测量可以优选地在预热之前或在预热期间进行或者在由于灯故障而关断之后重复地进行。
在点燃期间会出现不允许的状态:电感线圈L60饱和。因此,电流上升不再衰减。更确切而言,电流在尖峰中以不被允许的方式上升。
为了启动灯,首先将灯4的加热线圈预热。为此,半桥2产生交变电压,其在谐振电路L60-C63的谐振频率以上。由此形成的电压过低而不引起灯4的点燃。在该时刻,如果不要求上述测量例如灯线圈识别或者预热调整,则管脚SDVLamp可以处于待机状态中。
在预热时间结束时,灯4的点燃通过将逆变器的两个开关Q1和Q2的接通时间逐步提高来实现。因此,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减小。
在预热阶段,小电流流过灯。由于EOL效应引起的DC偏置非常小。因此,在此可以忽略该偏置。因此,在此不需要通过内部的DC电流源A补偿DC偏置。于是可能的是:内部的电流源A在灯的点燃之后才以预先设置的值接通。
内部的电流源A也可以实现为可以以分级方式连接的电流源或者实现为两个电流源的并联电路。由此,可以注入不同的电流,用于通过内部的电流源A补偿DC偏置并且由此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期间实现不同的补偿或者关断敏感性。优选地,可以在点燃期间设置内部的电流源A的较小的电流,使得对应于期望的高电压可以设置较小的敏感性。
故障的识别例如EOL效应的识别可以根据灯或者电路的工作状态来激活。
图4中的流程图描述了一种用于避免在灯点燃时的过电流的方法。
在步骤S101中的过程起动之后,加热线圈预热。在S102中逆变器的开关Q1闭合。开关Q2在该时间断开。在时间tR之后,开关Q1在S103中再次断开。tR优选为逆变器的当前工作频率的半个周期持续时间,然而tR也可以涉及较短的持续时间。
在S104中,开关Q2闭合。在S103和S104之间没有延迟时间tD。
在S105中测量在管脚SDVLamp上存在的信号。如果该信号超过阈值Vlamppeak(pk)以上,则高到不允许的电流输送给灯。然而也可能的是,当阈值被超过多次、例如五次时,才确认电流高到不允许。
此外,也可以评价电流的上升并且将高到不允许的上升用作附加的评价标准。
在确定阈值时,必须在ASIC中要分析的特性曲线上不断地考虑灯交变电压的交替的信号。为此,灯电压的信号必须由ASIC近似没有延迟地补偿。借助其中开关Q2断开并且因此所测量的半桥电流为零的时间窗,可以确定灯电压正弦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但是,在通过电容器平滑或者衰减灯电压的交变电压分量的情况下(参见图2和图1b),足够的会是:仅仅必须观察灯电压的直流电压分量。
图7提供了要分析的信号的图解。
为了使半桥电流回归到允许的范围,在S106中开关Q2立即再次断开。这立刻引起当前的开关频率的提高。然而,逆变器的实际的工作频率未改变。替代地,该过程在维持当前的工作频率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停滞时间之后通过返回到S102来重复。然而也可能的是,通过短暂地提高逆变器的工作频率的方式实现使半桥电流回归到允许的范围。
如果在管脚SDVLamp上存在的信号在阈值Vlamp_peak(pk)以下,则在S107中在时间tR之后开关Q2再次断开。然而,在S107中开关Q2也可以在时间t<tR中再次断开。
在S108中接通持续时间tR增大。由此,逆变器的工作频率也可以减小。该过程通过从S108返回到S102来重复。在S108和S102之间可以有延迟时间tD。
在灯的正常工作中会出现不允许的状态:灯以电容性方式来工作。在该情况下,在接通时已经有电流流过开关。由此,开关会损毁。此外,在电容性工作中通过ASIC对灯的调整不再起作用。
在图5a中示出了关于用于避免灯的电容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此,进行在半桥电流和灯电压的相之间的梯度测量,用以辨识电容性工作。(替代灯电压地也可以监控负载电路中的其他电压,例如在电感线圈上的电压或者在变压器上的电压(只要其存在))。
在成功点燃之后,在步骤S201中灯处于正常工作中。在步骤S202中在管脚SDVLamp上在相继的时刻进行至少两次测量。测量涉及采样值(采样)。在开关Q2恰好还未断开的时刻选择测量。
在S203中计算至少两次测量的差。
如果下一采样值低于上一个,则存在灯的电感性工作。该工作是允许的。在图8中提供电感性工作的示例信号。
返回S202并且重复测量过程。然而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在时间间隔之后,或者在参数的改变例如灯调光之后才重新进行测量。
如果下一采样值高于上一个,则存在灯的电容性工作。该工作是不允许的。图9提供了电容性工作的示例信号。然而也可能的是,当下一采样值相继地多次、例如五次高于上一个,才确认不允许的电容性工作。
此后,在S204中开关Q2断开。
在停滞时间之后,在S205中开关Q1再次闭合。停滞时间优选地涉及预给定的值,然而也可能的是使用用于确定停滞时间的自适应方法。于是,例如可能的是在电容性工作的一次性或者重新出现的情况下停滞时间延长。停滞时间也可以通过在开关Q2即将接通时(即在已经有电流流过开关Q2的续流二极管时)测量和检验半桥电流的方式来适配。在半桥电流的不允许的值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停滞时间并且由此保护开关Q2不受过电流或者过载影响。
在S205中开关Q1闭合之后,跳回S202并且重复测量过程。
在图5b的流程图中示出了用于避免灯的电容性工作的另一方法。在此进行绝对值的差动测量,用于辨识电容性工作。
然而,替代差动测量,绝对值检测也是可能的。在此,进行在开关Q2关断之前的电流值与阈值的比较。
在成功点燃之后,灯在步骤S301中处于正常工作中。在S302中,直接在开关Q2关断之前在管脚SDVLamp上进行测量S1。
在S303中,直接在开关Q1接通之后进行测量S2。
在S304中,阈值与差S1-S2比较。
为此,图10提供了示例。在此,电流ISD是通过测量电阻器(分路)R101的电流,即与其成比例的电压信号。量“偏置”有针对性地通过在ASIC中的内部电流源产生(在图1和图2中示出)。信号I灯是在图2中在点“灯电压”上存在的信号。信号ISD和SD相同,即分别为在半桥分路(在电势较低的开关和地之间的测量电阻器)R101上的测量电压。
如果差S1-S2大于阈值,则存在灯的电感性工作。该工作是允许的。返回S302并且重复测量过程。然而也存在如下可能性:在时间间隔之后,或者在参数的改变(例如灯调光)之后才重新进行测量。
如果差S1-S2小于阈值,则存在灯的电容性工作。该工作是不允许的。然而也可能的是:当差相继地多次、例如五次小于阈值时,才确认不允许的电容性工作。
在S305中,半桥的激励频率提高。由此,灯工作再次到达谐振曲线的电感性分支中。
如果在预先给定的数目的测量之后检测到不允许的工作,则灯关断。
为此,在S306中将计数器x提高1。
为此,在S307中计数器x的值与参考值X最大比较。
如果x<X最大,则过程通过从S307返回S302来重复。
如果x≥X最大,则在S308中灯关断。在此,计数器x可以置零。替代立即关断,任意其他措施也是可能的,例如针对电容性工作发出警报的信号。
要注意的是,图4a和图4b中的解决方法当然也可以交换。这表示,在梯度测量的情况下半桥的频率提高同样是可能的,以及在绝对值测量的情况下开关2的提前断开是可能的。图4a和图4b中的特征的其他组合也是可能的。
在成功点燃灯之后,在电容器C101中的载荷缓慢变小。该载荷在点燃阶段期间由高的半桥电流引起。然而,内部的直流电源和灯电压的直流电压分量由于EOL(灯寿终)效应同时对电容器C101再次充电。以该方式,载荷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借助在开关Q1关断之前或者在开关Q1关断期间的测量,可以简单地监控灯电压的直流电压分量。
图11、图12、图13和图14提供了EOL效应的测量的图示的示例。在此,在开关2的闭合之前进行测量和在开关2的断开之后进行测量。
在图11中,EOL效应不占优势。计算出的DC偏置是零。
在图12中,EOL效应占优势。计算出的DC偏置是正的。
在图13中,EOL效应占优势。计算出的DC偏置是负的。
在图14中示出了计算出的DC偏置的示例图,其中在时刻t=2出现正的EOL效应。
在图6中示出了关于用于识别EOL(灯寿终)的方法的流程图。EOL可以借助出现的缓慢的灯的整流器效应来识别。识别优选地在灯点燃之后的一定时间后、例如在200μm之后才激活。由此保证:电容器C101已被内部电流源完全充电。
在成功点燃之后,在步骤S401中灯处于正常工作中。
在S402中,在管脚SDVLamp上获取第一采样值A1。
在S403中,在管脚SDVLamp上获取第二采样值A2。
在开关Q2断开的时刻选择两个测量。于是,在两个时刻均没有半桥电流流动。由此,出现灯电压的唯一的测量出的DC部分。在此假设灯电流不具有直流部分。
同样必要的是,以半桥的工作频率的半个周期持续时间的间隔来进行这两个测量。这表示,这两个采样时刻具有180°的相移。因此必要的是,开关Q2断开至少半个周期持续时间。
当信号不具有DC部分时,根据正弦的信号,这两个测量值必定具有相同的数值,然而不同的符号。
因此,在S404中进行两个采样值A1和A2的相加。由于通过ASIC的内部电流源引起的电平移动,相加的结果一定在正的范围中。为了识别灯的DC效应,因此必须还将ASIC的内部电流源的DC电平从A1和A2的相加中减去。
当不能确定灯的DC效应时,也不存在EOL(灯寿终)。该过程通过从S404返回至S402来重复。
如果确定了灯的DC效应,则存在EOL(灯寿终)。在该情况下,在S405中灯关断。然而也可能的是,当相继地多次、例如五次确定DC效应(整流器效应)时,才确认EOL。
替代立即关断,任意其他措施也是可能的,例如针对EOL(灯寿终)发出警报的信号。
附图标记表
1 驱动设备
2 逆变器
3 带有内部直流电源的控制电路
4 发光元件
5 负载
6 存储电容器
7 AC/DC转换器
8 滤波器
Q1 电势较高的开关(HS=High Side)
Q2 电势较低的开关(LS=Low Side)
R102 与半桥串联的测量电阻器,用于测量半桥电流
R104 与发光元件并联的分压电阻器,用于测量灯电压
SDVLamp ASIC的管脚,半桥电流和灯电压的测量被输送给该管脚
SDVILamp ASIC的管脚,半桥电流、灯电压和灯电流的测量输送给该管脚
A ASIC的内部直流电源
R101 测量电阻器(“分路”)
C101 交变电流滤波器
R107 与发光元件串联的测量电阻器,用于测量灯电流
C62 耦合电容器
L60 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线圈
C63 串联谐振电路的电容器
Isw 半桥电流
ILamp 灯电流
VLamp 灯电压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的方法,所述发光装置例如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气体放电灯,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4)基于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2)来工作,
-反映通过桥式电路的电流的测量信号和/或反映灯电流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SDVLamp/SDVILamp),以及
-反映所述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3)的相同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电路(3)分析所输送的测量信号,用于故障识别和/或用于驱动所述发光装置(4),尤其用于调节反映所述发光装置(4)的功率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电路(3)在故障识别的情况下输出故障信号,该故障信号改变所述发光装置(4)的工作方式或者关断所述发光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故障状态是在预先给定的阈值以上的灯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灯电压高到不允许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提前断开半桥(2)的电势较低的开关(Q2)和/或提高对半桥(2)的两个开关(Q1,Q2)进行交替时钟控制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故障状态是在预先给定的阈值以上的半桥电流或者发光装置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故障状态是如下半桥电流,该半桥电流在半桥(2)的电势较低的开关(Q2)关断的时刻上升或者位于不允许的范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对所识别的故障状态的反应,提高对半桥(2)的开关(Q1,Q2)进行交替时钟控制的激励频率,直至不再识别出电容性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故障状态是:在半桥电流的两个相继的过零时获取的两个灯电压测量值的相加得出在不允许的范围中的值。
10.一种控制电路(3)、尤其是专用集成电路,其设计用于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用于发光装置、尤其用于气体放电灯、发光二极管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设备,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电路。
12.一种照明系统,其具有控制单元和与其优选地通过总线线路连接的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设备。
13.一种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电路(1),其具有:
-半桥电路或者全桥电路(2),用于为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提供供给电压,以及
-控制电路(3),用于调整所述发光装置(4)的工作和/或故障识别,其中反映通过桥式电路(2)的电流的测量信号和/或反映灯电流的测量信号以及反映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在相同的输入端(SDVLamp/SDVILamp)上输送给控制电路(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中控制电路(3)设计为分析所输送的测量信号,用于故障识别和/或用于驱动发光装置,尤其用于调节反映所述发光装置(4)的功率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路(1),其中通过电阻分压器(R104)来检测灯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之一所述的电路,其中通过与半桥(2)的电势较低的开关(Q2)串联的测量电阻器(R102)来检测半桥电流。
17.一种用于驱动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的方法,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4)基于逆变器电路(2)来工作,
-将反映通过桥式电路的电流的测量信号和/或反映灯电流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SDVLamp/SDVILamp),以及
-将反映在所述至少一个发光装置(4)上的电压的测量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3)的相同的输入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9004174.5 | 2009-01-09 | ||
DE102009004174 | 2009-01-09 | ||
DE102009009915.8 | 2009-02-20 | ||
DE102009009915A DE102009009915A1 (de) | 2009-01-09 | 2009-02-20 | Verfahren, Betriebsgerät und Beleuchtungssystem |
PCT/EP2010/050094 WO2010079190A1 (de) | 2009-01-09 | 2010-01-07 | Verfahren, betriebsgerät und beleuchtungs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73326A true CN102273326A (zh) | 2011-12-07 |
CN102273326B CN102273326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224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043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3326B (zh) | 2009-01-09 | 2010-01-07 | 用于驱动发光装置的方法及电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2690B2 (zh) |
EP (1) | EP2377372B1 (zh) |
CN (1) | CN102273326B (zh) |
AT (1) | AT517946B1 (zh) |
DE (2) | DE102009009915A1 (zh) |
WO (1) | WO201007919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0117A (zh) * | 2012-03-21 | 2012-08-08 | 深圳市全盛德电子有限公司 | 低频等能量同步开关气体放电灯驱动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O6530147A1 (es) * | 2011-09-23 | 2012-09-28 | Panacea Quantum Leap Technology Llc | Balaso electrónico |
DE102012207002A1 (de) * | 2011-12-23 | 2013-06-27 | Tridonic Gmbh & Co. Kg | Verfahren, Betriebsgerät und Beleuchtungssystem |
WO2013168104A1 (en) | 2012-05-10 | 2013-11-14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Led driver with external temperature-compensated illumination control signal modulator |
CN102802322A (zh) * | 2012-09-03 | 2012-11-28 | 洪珍 | 触摸式延时灯开关 |
CN106409220B (zh) * | 2016-09-29 | 2019-01-29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oled驱动电源装置及oled电视 |
CN117087529A (zh) * | 2018-04-25 | 2023-11-21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尾转向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200C (zh) | 1995-12-08 | 2004-06-30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镇流系统 |
US6181079B1 (en) | 1999-12-20 | 2001-01-30 |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 High power electronic ballast with an integrated magnetic component |
US6556457B1 (en) | 2002-01-03 | 2003-04-29 | Kokusan Denki Co., Ltd. |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verter power generation apparatus |
US6856519B2 (en) * | 2002-05-06 | 2005-02-15 |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 Inverter controller |
DE10319514A1 (de) | 2003-04-30 | 2004-11-18 | Tridonicatco Gmbh & Co. Kg | Schnittstelle für Digital- und Netzspannungssignale |
US7659673B2 (en) | 2004-03-15 | 2010-02-09 | Philips Solid-State Lighting Solution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ntrollably variable power to a load |
TWI285464B (en) * | 2004-07-02 | 2007-08-11 | Richtek Techohnology Corp | Circuit and method realizing multi-functional pin in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ler |
CN101010992A (zh) * | 2004-07-12 | 2007-08-01 | 国际整流器公司 | 荧光灯镇流器控制器集成电路 |
US7211966B2 (en) | 2004-07-12 | 2007-05-01 |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 Fluorescent ballast controller IC |
US7256556B2 (en) | 2004-09-28 | 2007-08-14 | Acuity Brands, Inc. |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emergency lighting that provides brownout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
TWI253224B (en) * | 2004-12-21 | 2006-04-11 | Richtek Techohnology Corp |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or and protective method for rising voltage current-mode converter |
US7291987B2 (en) | 2005-06-17 | 2007-11-06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s |
JP2007109661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Internatl Rectifier Corp | 8ピンによる力率改善およびバラスト制御のための集積回路 |
US20080018261A1 (en) * | 2006-05-01 | 2008-01-24 | Kastner Mark A | LED power supply with options for dimming |
US8067902B2 (en) * | 2008-09-05 | 2011-11-29 |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 Electronic ballast having a symmetric topology |
-
2009
- 2009-02-20 DE DE102009009915A patent/DE10200900991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
- 2010-01-07 EP EP10700724.7A patent/EP2377372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1-07 AT ATA9009/2010A patent/AT517946B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1-07 WO PCT/EP2010/050094 patent/WO2010079190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1-07 DE DE112010000124T patent/DE112010000124A5/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0-01-07 US US13/143,907 patent/US87426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1-07 CN CN201080004322.3A patent/CN10227332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0117A (zh) * | 2012-03-21 | 2012-08-08 | 深圳市全盛德电子有限公司 | 低频等能量同步开关气体放电灯驱动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77372A1 (de) | 2011-10-19 |
US20110304272A1 (en) | 2011-12-15 |
CN102273326B (zh) | 2016-04-13 |
EP2377372B1 (de) | 2018-04-25 |
AT517946A5 (de) | 2017-06-15 |
US8742690B2 (en) | 2014-06-03 |
DE102009009915A1 (de) | 2010-07-15 |
WO2010079190A1 (de) | 2010-07-15 |
AT517946B1 (de) | 2017-06-15 |
DE112010000124A5 (de) | 201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73326A (zh) | 方法、驱动设备和照明系统 | |
EP2749128B1 (en) | Driver for connecting led to electronic ballast | |
CN101583229A (zh) | 多放电灯并联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
US9955561B2 (en) | Electrodeless fluorescent ballast driving circuit and resonance circuit with added filtration and protection | |
US7557515B2 (en) | Simplified ballast control circuit | |
US7247998B2 (en) | Transient detection of end of lamp life cond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02067734A (zh) | 借助于功率因数修正电路的灯类型识别 | |
US8084949B2 (en) | Fluorescent ballast with inherent end-of-life protection | |
CN104885565A (zh) | 发光装置插入检测 | |
CN103229600A (zh) | 用于荧光灯镇流器的寿命终止电路 | |
CN102333408A (zh) | 用于运行至少一个放电灯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 |
US6930454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t least one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 and operating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 | |
CA2729472C (en) | Internal power supply for a ballast | |
CN1633830B (zh) | 用于操作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的灯感测器 | |
PT871347E (pt) | Aparelho adicional electronico com rearranque automatico | |
CN101500362B (zh) | 灯寿命终结检测装置、包含该检测装置的镇流器及灯 | |
CN104412707A (zh) | 用于发光装置的操作设备以及操作设备的操作方法 | |
CN1294786C (zh) | 检测灯丝折断的气体放电灯的操作装置 | |
CN104094674B (zh) | 具有整合的灯整流效应检测的照明系统、方法和操作装置 | |
CN101969730A (zh) | 冷阴极荧光灯用逆变器 | |
CN101982017B (zh) | 用于发光器件的操作装置的接头占用情况的识别 | |
CN102017809A (zh) | 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放电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45320A (zh) | 多灯管驱动电路、平面光源及显示装置 | |
KR100620977B1 (ko) | 무전극 램프 자려식 전원회로 | |
EP4387070A1 (en) | Resonant hybrid flyback converter for a led-based loa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