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5329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5329A CN102265329A CN2009801527175A CN200980152717A CN102265329A CN 102265329 A CN102265329 A CN 102265329A CN 2009801527175 A CN2009801527175 A CN 2009801527175A CN 200980152717 A CN200980152717 A CN 200980152717A CN 102265329 A CN102265329 A CN 1022653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shade scale
- gray shade
- bright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9
- SGHZXLIDFTYFHQ-UHFFFAOYSA-L Brilliant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a+].[Na+].C=1C=C(C(=C2C=CC(C=C2)=[N+](CC)CC=2C=C(C=CC=2)S([O-])(=O)=O)C=2C(=CC=CC=2)S([O-])(=O)=O)C=CC=1N(CC)CC1=CC=CC(S([O-])(=O)=O)=C1 SGHZXLIDFTYFHQ-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41000630329 Scomberesox saurus sau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41000276489 Merlangius merlang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5321 cobal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708 edg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4565 Tremo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87680 Garcinia dulc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8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7 dimini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7 phase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353 potassium silic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sodium 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Si]([O-])=O NTHWMYGWWRZV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43—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 G09G2300/0447—Pixel structures with several sub-pixels for the same colour in a pixel, not specifically used to display gradations for multi-domain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viewing angl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uch as multi-vertical alignment [MV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viewing angle adjustmen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6—Colour space transforma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colour is display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像素(P1)、(P2)。像素(P1)(P2)具有子像素(R1)(R2)、子像素(G1)(G2)和子像素(B1)(B2)。在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子像素(B1)(B2)的一个点亮,子像素(R1)(R2)和子像素(G1)(G2)中的至少一个点亮。在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时的子像素(B1)的亮度与子像素(B2)的亮度的平均大致等于输入信号显示某无彩色时的子像素(B1)的亮度与子像素(B2)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时的子像素(B1)(B2)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显示某无彩色时的子像素(B1)(B2)的亮度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不仅被用作大型电视机的显示装置而且被用作便携式电话的显示部等小型的显示装置。在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中,一个像素由与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光的三原色对应的子像素构成,典型的是由彩色滤光片实现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颜色的不同。
现有技术中,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但由于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野角比较狭窄,所以近年来,已制作了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切换)模式和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的广视野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广视野角的模式中,又由于VA模式能够实现高对比度,所以在大多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被采用。
然而,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从倾斜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存在发生灰度等级反转的情况。为了抑制这种灰度等级反转,采用在一个子像素区域中形成多个液晶畴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模式。在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隔着垂直取向型液晶层相对的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个的液晶层一侧设置有取向限制构造。取向限制构造是例如设置于电极的线状的狭缝(开口部)或者肋(突起构造)。利用取向限制构造,从液晶层的单侧或者两侧赋予取向限制力,形成取向方向不同的多个液晶畴(典型的是4个液晶畴),抑制灰度等级反转。
另外,作为VA模式的另一种,已知有CPA(Continuous Pinwheel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在一般的CP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有具有高对称性的形状的子像素电极,并且与液晶畴的中心对应地在相对基板的液晶层侧设置有开口部或突起物。该突起物也被称为铆钉。施加电压时,按照由相对电极和高对称性的子像素电极形成的斜电场,液晶分子呈放射形状倾斜取向。另外,在设置有铆钉的情况下,液晶分子的倾斜取向因铆钉的倾斜侧面的取向限制力而稳定化。这样,一个子像素内的液晶分子呈放射形状取向,由此抑制灰度等级反转。
然而,在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从倾斜方向观看的情况下的图像比从正面观看的情况下的图像看起来明亮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泛白。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对应的颜色的子像素具有亮度不同的区域,由此抑制从倾斜方向的泛白而改善视野角特性。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子像素的各区域对应的电极通过不同的TFT与不同的数据配线(源极配线)连接。在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与子像素的各区域对应的电极的电位不同,使子像素的各区域的亮度不同,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
另外,在显示中间灰度等级的无彩色时存在从倾斜方向的色度以与正面方向的色度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各自的亮度低的区域中,透过率相对于低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而相同地变化,由此,抑制显示无彩色时的色度的变化。
为了使子像素内的区域的亮度不同,需要形成与子像素的各区域对应的微细的电极,存在成本增大,生产成品率降低的问题。另外,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VA模式相比能够以低成本制作。因此,在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在子像素内形成多个电极而进行视野角特性的改善的技术也在被研讨当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输入信号中相邻的2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中间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通过使一个子像素为高灰度等级水平,使另一个子像素为低灰度等级水平,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具体而言,在输入信号中2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A、B为中间灰度等级的情况下,将其亮度L(A)、L(B)的平均(L(A)+L(B))/2设为L(X),在取得与亮度L(X)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X的基础上,得出实现灰度等级水平X的亮度L(X)的高灰度等级水平A’和低灰度等级水平B’。这样,在专利文献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将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A、B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A’、B’,实现不在子像素电极内形成微细的电极构造而改善视野角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09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262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04-5254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实现了视野角特性的改善,但一般存在以下情况:被设定成在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从倾斜方向的色度与从正面的色度的差变小,但另一方面,在显示有彩色的情况下的从倾斜方向的颜色与从正面的颜色的差比较大。像这样,从倾斜方向的色度与从正面的色度的差也被称为色彩偏差,色彩偏差大则导致显示品质下降。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从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并且抑制色彩偏差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包括相互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多个像素,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多个像素各自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点亮,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以及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点亮,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大致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上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在某实施方式中,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其它的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其它的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在某实施方式中,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又一其它的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二像素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又一其它的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分别规定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和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各自具有能够分别呈现相互不同的亮度的多个区域。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规定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各自具有规定上述多个区域的分离电极;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和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上述分离电极对应设置的多个辅助电容配线。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表示上述多个像素各自所包含的上述多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根据上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的色相,校正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表示上述多个像素各自所包含的上述多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根据上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的色相、以及上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校正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在某实施方式中,在输入信号中,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第一灰度等级水平,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中的另一个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上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或者比上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高的第二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子像素各自的亮度和与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不同,在输入信号中,上述一个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上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上述另一个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比上述第二灰度等级水平高的第三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上述第三子像素各自的亮度大致等于与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像素,上述像素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各自具有多个区域,上述多个区域包括能够呈现相互不同的亮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像素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点亮,上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上述第二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点亮,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像素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的亮度与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二区域的亮度的平均,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像素显示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的亮度与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二区域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像素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像素显示上述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亮度不同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上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规定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具有与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一分离电极和第二分离电极;和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上述第一分离电极和上述第二分离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规定上述第一子像素、上述第二子像素和上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各自具有与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一分离电极和第二分离电极;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和与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上述第一分离电极、以及上述第一子像素电极、上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上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上述第二分离电极对应设置的多个栅极配线。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备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多个像素包括在行方向或者列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上述多个像素各自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点亮,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以及上述第三像素的上述第一子像素和上述第二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点亮,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三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大致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上述第三像素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有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上述某无彩色时的上述第一像素和上述第三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像素和上述第四像素各自的上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等于与上述输入信号或者由上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改善从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并且抑制色彩偏差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b)是表示(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像素的结构的示意图,(b)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路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度图。
图4(a)~(c)是用于概略地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a)和(b)是表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c)是表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6(a)和(b)是表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c)是表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7(a)和(b)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c)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灰度等级差水平的图表,(b)是表示被输入液晶显示面板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图表。
图10(a)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相的示意图,(b)是表示某种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c)是表示另一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11(a)是表示色相系数Hb=1的情况下的被校正后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图表,(b)是表示(a)所示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的变化的图表,(c)是表示色相系数Hb=0.5的情况下的被校正后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图表,(d)是表示(c)所示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的变化的图表。
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13(a)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相的示意图,(b)是表示色相系数Hb=0的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c)是表示色相系数Hb=1的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14(a)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相的示意图,(b)是表示色相系数Hr=0的情况下的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c)是表示色相系数Hr=1的情况下的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15(a)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相的示意图,(b)是表示色相系数Hr=0、Hb=0的情况下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c)是表示色相系数Hr=0、Hb=1的情况下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d)是表示色相系数Hr=1、Hb=0的情况下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e)是表示色相系数Hr=1、Hb=1的情况下的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的图表。
图16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属于相邻的像素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不同的情况下的亮度等级的变化的示意图。
图17(a)是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b)和(c)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a)是包括具有红色校正部的校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b)是包括具有绿色校正部的校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c)是包括具有蓝色校正部的校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0(a)~(c)是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构造的局部截面图。
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与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
图23(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与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
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与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各子像素的主波长的XYZ表色系色度图。
图2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b)是表示灰度等级调整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a)是表示在校正部的后段设置有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示意图,(b)是表示在校正部的前段设置有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9(a)是表示图2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像素的结构的示意图,(b)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路图。
图30(a)是表示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图2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b)是表示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图2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2(a)是表示图3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像素的结构的示意图,(b)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矩阵基板的电路图。
图33(a)是表示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图3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b)是表示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图3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4是表示图3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36(a)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b)是液晶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图。
图37是表示图3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极性和明暗的示意图。
图38(a)是表示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b)是仅仅表示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39(a)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的图3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b)是表示蓝色校正部的亮度的变化和极性的示意图,(c)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进行过亮度的校正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40(a)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的图3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b)是表示蓝色校正部的亮度的变化和极性的示意图,(c)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进行过亮度的校正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41(a)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的图36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b)是表示蓝色校正部的亮度的变化和极性的示意图,(c)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进行过亮度的校正的蓝色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42(a)是表示适于进行图41所示的校正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b)是表示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4(a)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的示意图,(b)是表示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5(a)是表示图44所示的蓝色校正部的示意图,(b)是表示灰度等级调整部的示意图。
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8(a)是表示图4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原色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b)是表示进行亮度的调整的蓝色子像素和明亮蓝色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9是表示图47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校正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0(a)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原色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b)是表示进行亮度的调整的蓝色子像素和明亮蓝色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1(a)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原色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b)是表示进行亮度的调整的蓝色子像素和明亮蓝色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2(a)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多原色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排列的示意图,(b)是表示进行亮度的调整的蓝色子像素和明亮蓝色子像素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100A具备液晶显示面板200A和校正部300A。液晶显示面板200A包含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此处,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像素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在本说明书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也将液晶显示装置简称为“显示装置”。
校正部300A根据需要进行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的灰度等级水平或者对应的亮度等级的校正。此处,校正部300A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
例如,红色校正部300r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g、b将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r’。另外,绿色校正部300g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g、b将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g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g’。同样地,蓝色校正部300b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g、b将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b’。而且,还存在从校正部300A输出的灰度等级水平r’、g’和b’中的至少一个与输入到校正部300A的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相等的情况。
输入信号是例如能够与伽马值2.2的显像管(Cathode RayTube:CRT(阴极射线管))对应的信号,按照NTSC(National TelevisionStandards Committee: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式)标准。一般,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用8位表示。或者,该输入信号具有能够转换成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g和b的值,该值以三维表示。在图1(a)中,将输入信号的灰度等级水平r、g、b综合表示为rgb。而且,在输入信号按照BT.709标准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和b分别处于从最低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0)到最高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255)的范围内,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处于从“0”到“1”的范围内。输入信号例如是YCrCb信号。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在通过校正部300A被输入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转换成亮度等级,向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液晶层260(图1(b))施加与亮度等级相应的电压。
在3原色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或者亮度等级为零的情况下像素显示黑色,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或者亮度等级为1的情况下像素显示白色。另外,如后面所述,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但在不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将电视机(TVset)中调整为所期望的色温后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最高亮度设为“1”时,在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或者亮度等级的与最高亮度的比相互相等。因此,在由像素表示的颜色从黑色维持无彩色的状态变化成白色的情况下,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或者亮度等级的与最高亮度的比相互相等地增加。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子像素的亮度为与最低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最低亮度的情况下,称各子像素为非点亮,在各子像素的亮度为比最低亮度高的亮度的情况下,称各子像素点亮。
图1(b)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示意图。液晶显示面板200A包括:具有在绝缘基板222上设置的像素电极224和取向膜226的有源矩阵基板220;具有在绝缘基板242上设置的相对电极244和取向膜246的相对基板240;和在有源矩阵基板220与相对基板240之间设置的液晶层260。在有源矩阵基板220和相对基板240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偏光板,偏光板的透过轴具有正交尼科尔的关系。另外,在有源矩阵基板220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配线和绝缘层等,在相对基板240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彩色滤光片层等。液晶层260的厚度大致一定。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多个像素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的矩阵状。像素由像素电极224规定,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由像素电极224的分割的子像素电极规定。
液晶显示面板200A以例如VA模式工作。取向膜226、246是垂直取向膜。液晶层260是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此处,“垂直取向型液晶层”是指相对于垂直取向膜226、246的表面,液晶分子轴(也称为“轴方位”。)以大约85°以上的角度取向的液晶层。液晶层260包含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液晶材料,与正交尼科尔配置的偏光板组合,以常黑模式进行显示。在未对液晶层260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层260的液晶分子262与取向膜226、246的主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取向。在对液晶层260施加比规定的电压高的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层260的液晶分子262与取向膜226、246的主面大致平行地取向。另外,在对液晶层260施加高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262在子像素内或者子像素的特定区域内对称地取向,由此,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而且,此处,有源矩阵基板220和相对基板240分别具有取向膜226、246,但是也可以有源矩阵基板220和相对基板240的至少一个具有对应的取向膜226、246。但是,从取向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有源矩阵基板220和相对基板240两者分别具有取向膜226、246。
图2(a)中表示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设置的像素和像素包含的子像素的排列。在图2(a)中,作为例示,表示的是3行3列的像素。各像素中,3个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沿行方向排列。各子像素的亮度能够独立地控制。而且,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彩色滤光片的排列与图2(a)所示的结构对应。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与最低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等级表述为“0”,将与最高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255)对应的子像素的亮度等级表述为“1”。即使亮度等级相等,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实际的亮度也不同,亮度等级表示各子像素相对于最高亮度的比。例如,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黑色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全部为最低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0),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白色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r、g、b全部为最高灰度等级水平(例如灰度等级水平255)。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灰度等级水平用最高灰度等级水平标准化,将灰度等级水平以从“0”到“1”的范围表示的情况。
图2(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1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在与蓝色子像素B对应的子像素电极224b上连接有TFT230。TFT230的栅极电极与栅极配线Gate连接,源极电极与源极配线Sb连接。同样地,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图3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色度图。例如,在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高灰度等级水平,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低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200A显示图3的R的色度。另外,在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高灰度等级水平,红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低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200A显示图3的G的色度。同样地,在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高灰度等级水平,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最低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液晶显示面板200A显示图3的B的色度。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色再现范围用图3中以R、G和B作为顶点的三角形表示。
以下,参照图1和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概略地进行说明。而且,此处,以简化说明为目的,设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颜色。另外,也存在将输入信号中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表示为r、g、b,并将其分别称为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
图4(a)、图4(b)和图4(c)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在图4(a)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无彩色,在图4(b)和图4(c)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
而且,在图4(a)、图4(b)和图4(c)的各个中,着眼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将其中一个像素表示为P1,将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分别表示为R1、G1和B1。另外,将另一个像素表示为P2,将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分别表示为R2、G2和B2。
首先,参照图4(a),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进行说明。而且,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互相等。
通过图1(a)所示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校正,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中的一个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的亮度与属于另一个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的亮度不同。而且,在图4(a)中,着眼于沿行方向相邻的子像素时,明暗反转,进一步着眼于沿列方向相邻的子像素时,明暗反转。另外,着眼于属于沿行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时,明暗反转,进而属于沿列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的明暗也反转。
红色校正部300r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红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红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因此,即使在输入信号中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等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也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使该2个红色子像素的亮度不同。通过该校正,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红色子像素中的一个红色子像素的亮度增加变化量ΔSα,另一个红色子像素的亮度减少变化量ΔSβ。从而,属于相邻的像素的红色子像素的亮度相互不同。同样地,绿色校正部300g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绿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绿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另外,蓝色校正部300b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
而且,在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中,将高亮度的子像素称为明亮子像素,将低亮度的子像素称为暗子像素。明亮子像素的亮度比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高,暗子像素的亮度比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低。另外,在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中,将高亮度的子像素分别称为明亮红色子像素、明亮绿色子像素和明亮蓝色子像素,将低亮度的子像素分别称为暗红色子像素、暗绿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例如,属于像素P1的红色子像素R1和蓝色子像素B1是明亮子像素,属于像素P1的绿色子像素G1是暗子像素。另外,属于像素P2的红色子像素R2和蓝色子像素B2是暗子像素,属于像素P2的绿色子像素G2是明亮子像素。
另外,例如在从正面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各个,明亮子像素的亮度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的差大致等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与暗子像素的亮度的差,理想的是变化量ΔSα等于变化量ΔSβ。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的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的正面方向的平均大致等于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相邻的2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的平均。此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对属于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
像这样在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校正的情况下,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具有不同的灰度等级-亮度特性(即,伽马特性),由此改善从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在该情况下,严格来看,由相邻的2个像素显示的颜色不同,但如果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分辨率足够高,人的肉眼识别的是由相邻的2个像素显示的颜色的平均的颜色。
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g,b)为(100,10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进行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137(=(2×(100/255)2.2)1/2.2×255)或者0。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37,0,137)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137,0)相当的亮度。
接着,参照图4(b),对输入信号显示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进行说明。此处,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比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高。
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进行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69(=(2×(50/255)2.2)1/2.2×255)或者0。因此,明亮红色子像素和明亮绿色子像素点亮,而暗红色子像素和暗绿色子像素为非点亮。另一方面,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使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00被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121或者74。而且,2×(100/255)2.2=(121/255)2.2+(74/255)2.2。因此,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均点亮。根据以上情况,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69,0,121)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69,74)相当的亮度。
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与输入信号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不同。假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与无彩色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则从倾斜方向的色度与从正面的色度的差(色度差)成为Δu’v’=0.047。这样,色度差Δu’v’比较大,那么从倾斜方向的颜色看起来与从正面的颜色不同。对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有彩色的情况下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与无彩色的情况下不同地进行,从倾斜方向的色度与从正面的色度的差成为Δu’v’=0.026。这样,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能够抑制色彩偏差。而且,在参照图4(b)的说明中,在输入信号显示有彩色的情况下进行校正使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不同,但是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也可以相等。
接着,参照图4(c),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其他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进行说明。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0,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红色和绿色子像素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相当的亮度。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与无彩色的情况不同地进行。具体而言,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呈现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100相当的亮度。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0,100)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也出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0,100)相当的亮度。
以下,与比较例1、2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比较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优点。而且,此处,以避免说明过度复杂为目的,设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颜色。
首先,参照图5,对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无关,灰度等级水平均不变化。
图5(a)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例如,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表述为255时,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的情况下,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所以各子像素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100,100,100)对应。
另外,图5(b)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例如,在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表述为255时,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
另外,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由于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所以各子像素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50,50,100)对应。
图5(c)中表示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正面灰度等级和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正面灰度等级和斜向灰度等级表示将各自的相对亮度以灰度等级表述的相对灰度等级水平。此处,斜向灰度等级是从相对于画面的法线方向60°的角度观看的情况下的相对灰度等级水平。
正面灰度等级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成比例地变化,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增加而单调增加,但在低灰度等级处基准灰度等级水平越增加斜向灰度等级相比于正面灰度等级越变得比较高,泛白显著。其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越增加,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越变小,泛白的程度减轻。
在图5(c)中,将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R1100、ΔG1100、ΔB1100,将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基准灰度等级水平为50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R150、ΔG150。而且,一般以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从倾斜方向的颜色与从正面的颜色的差变小的方式设定,该ΔR1100、ΔG1100、ΔB1100相互大致相等。另外,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ΔR1100、ΔG1100、ΔB1100、ΔR150、ΔG150比较大,泛白的程度大。
接着,对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中对应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由此进行视野角特性的改善。
图6(a)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例如,在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表述为255时,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的情况下,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各子像素显示与灰度等级水平137(=(2×(100/255)2.2)1/2.2×255)或者0对应的亮度。在该情况下,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37,0,137)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137,0)相当的亮度。而且,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各子像素显示相等的亮度。另外,着眼于属于不同像素的呈现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子像素显示相等的亮度。
另外,图6(b)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例如,在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表述为255时,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
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通过校正,红色和绿色子像素显示与灰度等级水平69(=(2×(50/255)2.2)1/2.2×255)或者0对应的亮度,蓝色子像素显示与灰度等级水平137(=(2×(100/255)2.2)1/2.2×255)或者0对应的亮度。从而,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69,0,137)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69,0)相当的亮度。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斜向观看时的泛白。
图6(c)中表示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正面灰度等级和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另外,在图6(c)中,为了参考,将图5(c)所示的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以虚线表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相比,特别是从低灰度等级到中间灰度等级处较低。因此,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泛白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大体上受到抑制。
另外,在图6(c)中,将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的情况下,即,红色子像素R1和R2的亮度平均、绿色子像素G1和G2的亮度平均、以及蓝色子像素B1和B2的亮度平均分别与灰度等级水平100相当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R2100、ΔG2100、ΔB2100,将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基准灰度等级水平为50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R250、ΔG250。而且,一般以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从倾斜方向的颜色与从正面的颜色的差变小的方式设定,ΔR2100、ΔG2100、ΔB2100相互大致相等。另外,在图6(c)中,为了参考,表示出上述的ΔB1100。如图6(c)所示,ΔB2100比ΔB1100小,可理解为泛白受到抑制。
然而,由于ΔB2100比ΔR250、ΔG250小,所以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从斜向的颜色比从正面的颜色看起来稍微带黄色。这样,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显示有彩色时导致色彩偏差变大。
接着,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不仅根据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还根据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这一点与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不同。
图7(a)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示意图。例如,在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表述为255时,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通过校正,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显示与灰度等级水平137(=(2×(100/255)2.2)1/2.2×255)或者0对应的亮度。从而,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37,0,137)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137,0)相当的亮度。在该情况下,从斜向观看时的泛白受到抑制。
另外,图7(b)中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示意图。例如,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
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进行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69(=(2×(50/255)2.2)1/2.2×255)或者0。另一方面,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00被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121或者74。而且,2×(100/255)2.2=((121/255)2.2+(74/255)2.2)。从而,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69,0,121)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69,74)相当的亮度。
图7(c)中表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另外,在图7(c)中,为了参考,将图5(c)所示的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以虚线表示,将图6(c)所示的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以实线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如参照图7(b)所述,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的方式进行,蓝色子像素的斜向灰度等级的变化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在图7(c)中,将以实线表示的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分别表示为ΔRA50、ΔGA50,将以虚线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BA100。另外,在图7(c)中,将蓝色子像素的基准灰度等级水平为100的情况下的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B1100,将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与正面灰度等级的差表示为ΔB2100。
如上所述,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由于ΔB2100比ΔR250、ΔG250小,所以从斜向的颜色与从正面的颜色相比看起来带黄色。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与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21、74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差ΔBA100小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与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00、100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差ΔB1100,大于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与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37、0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差ΔB2100,灰度等级水平差ΔBA100比灰度等级水平差ΔB1100和ΔB2100更接近灰度等级水平差ΔRA50、ΔGA50。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色彩偏差受到抑制。
另外,将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50,0,50)的情况下,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方向和倾斜60°方向的x、y、Y值以及与正面方向的色度差Δu’v’示于表1。
[表1]
x | y | Y | Δu’v’ | |
正面方向 | 0.610 | 0.301 | 0.116 | - |
倾斜60°方向 | 0.424 | 0.208 | 0.134 | 0.133 |
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50,0,50)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灰度等级水平b1’、b2’成为灰度等级水平69和灰度等级水平0。将该情况下的正面方向和倾斜60°方向的x、y、Y值以及与正面方向的色度差Δu’v’示于表2。
[表2]
x | y | Y | Δu’v’ | |
正面方向 | 0.610 | 0.301 | 0.116 | - |
倾斜60°方向 | 0.483 | 0.239 | 0.127 | 0.078 |
根据与表1的比较可以理解得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倾斜方向的色彩偏差受到抑制。而且,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除灰度等级水平b1’、b2’被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69和灰度等级水平0以外,还与蓝色子像素同样地进行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成为灰度等级水平205(=(2×(150/255)2.2)1/2.2×255)和灰度等级水平0。将该情况下的正面方向和倾斜60°方向的x、y、Y值以及与正面方向的色度差Δu’v’示于表3。
[表3]
x | y | Y | Δu’ v’ | |
正面方向 | 0.610 | 0.301 | 0.116 | - |
倾斜60°方向 | 0.441 | 0.219 | 0.095 | 0.119 |
根据与表1和表2的比较可以理解得出在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各子像素的校正仅根据其灰度等级水平进行,由此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相比,倾斜方向的色彩偏差增大。根据以上可知,通过根据色相等进行各子像素的校正,能够抑制色彩偏差。
以下,参照图8和图9,对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说明。图8中表示蓝色校正部300b的示意图。在图8中,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与图7(a)和图7(b)所示的属于像素P1的各子像素R1、G1、B1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与属于像素P2的各子像素R2、G2、B2相当。而且,进行灰度等级水平r1、r2的校正的红色校正部300r和进行灰度等级水平g1、g2的校正的绿色校正部300g具有与进行灰度等级水平b1和b2的校正的蓝色校正部300b同样的结构,此处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使用加法部310b求出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平均。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灰度等级水平b1和b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接着,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对一个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与明亮蓝色子像素对应,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与暗蓝色子像素对应。
这样,在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中对应于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和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具有例如图9(a)所示的规定的关系。随着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从低灰度等级变成规定的中间灰度等级,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和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变大,随着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从规定的中间灰度等级变成高灰度等级,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和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变小。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也可以参照查找表针对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决定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或者,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也可以通过规定的运算,根据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而决定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
接着,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30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α,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β。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越变大则变化量ΔSα、ΔSβ越变大。而且,理想的是变化量ΔSα与ΔSβ相等。因此,也可以在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中仅赋予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和Δbβ中的一个,并与之对应地仅赋予变化量ΔSα和ΔSβ中的一个。
使用加法部310r求出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的平均。另外,使用加法部310g求出灰度等级水平g1与灰度等级水平g2的平均。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灰度等级水平r1和r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将灰度等级水平g1和g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gave。
色相判定部340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色相进行判定。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进行色相的判定。例如,在满足rave>bave、gave>bave和bave=0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色相判定部340判定色相不是蓝色。另外,在例如满足bave>0并且rave=gave=0的情况下,色相判定部340判定色相为蓝色。
例如,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b。色相系数Hb是根据色相而变化的函数,具体而言,是显示的颜色的蓝色成分越增加则色相系数Hb越减少的函数。例如,将函数Max设为表示多个变量中最高变量的函数,将函数Second设为表示多个变量中第二高变量的函数时,在设M=MAX(rave,gave,bave)、S=Second(rave,gave,bave)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表示为Hb=S/M(bave≥rave,bave≥rave且bave>0)。具体而言,在bave≥gave≥rave且bave>0的情况下,Hb=gave/bave。另外,在bave≥rave≥gave且bave>0的情况下,Hb=rave/bave。而且,在满足bave<rave、bave<gave和bave=0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Hb=1。
接着,求取变化量ΔSα、ΔSβ。变化量ΔSα由ΔYbα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变化量ΔSβ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乘法部350进行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相乘,由此,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
另外,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对灰度等级水平b1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1。亮度等级Yb1按照例如以下的数学式得到。
Yb1=b12.2(此处,0≤b1≤1)
同样地,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对灰度等级水平b2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2。
接着,在加减法部370a中将亮度等级Yb1与变化量ΔSα相加,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1’。另外,在加减法部370b中从亮度等级Yb2减去变化量ΔSβ,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2’。而且,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中间灰度等级的无彩色的情况下,一般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相互相等,所以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的亮度等级Yb1’比亮度等级Yr和Yg高,亮度等级Yb2’比亮度等级Yr和Yg低。另外,亮度等级Yb1’与亮度等级Yb2’的平均与亮度等级Yr和Yg大致相等。
图9(b)中表示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与被输入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关系。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例如无彩色,色相系数Hb为1。随着在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中被赋予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灰度等级水平b1’变成b1+Δb1,灰度等级水平b2’变成b2-Δb2。如以上所述通过灰度等级水平b1’、b2’,蓝色子像素B1显示相当于亮度等级Yb1与变化量ΔSα的和的亮度,蓝色子像素B2显示相当于亮度等级Yb2与变化量ΔSβ的差的亮度。
这样,根据色相判定部340的判定进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等级b1、b2的转换。在色相判定部340中判定色相不为蓝色的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被转换为不同的灰度等级水平。该转换以使从倾斜方向的相对亮度接近于从正面方向的相对亮度的方式进行。对此,在色相系数Hb为0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被输出作为灰度等级水平b1’、b2’。
这样,在色相判定部340中判定色相为蓝色的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不被转换而是维持原状输出灰度等级水平b1、b2。在该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相等。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与灰度等级水平b1’、b2’对应的正面方向的亮度的平均大致等于与灰度等级水平b1、b2对应的正面方向的亮度的平均。
如上所述,变化量ΔSα、ΔSβ用包含色相系数Hb作为参数的函数表示,变化量ΔSα、ΔSβ根据色相系数Hb的变化而变化。
以下,参照图10对蓝色校正部300b的色相系数的变化进行说明。图10(a)是示意性的色相图,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色再现范围用正三角形表示。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的灰度等级水平为rave=gave=bave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同样地,在0=rave<gave=bave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另外,在0=rave=gave<bave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
图10(b)中表示在色相系数Hb=1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中的灰度等级水平b与校正后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的关系。此处,灰度等级水平b1’表示2个相邻的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明亮蓝色子像素(例如图7(a)和图7(b)中像素P1的蓝色子像素B1)的灰度等级水平,灰度等级水平b2’表示另一个像素的暗蓝色子像素(例如图7(a)和图7(b)中的像素P2的蓝色子像素B2)的灰度等级水平。
在灰度等级水平b较低的情况下,随着灰度等级水平b的增加而灰度等级水平b1’增加,灰度等级水平b2’维持为零。当随着灰度等级水平b的增加而灰度等级水平b1’达到最高灰度等级水平时,灰度等级水平b2’的增加开始。这样,在灰度等级水平b为最低灰度等级水平和最高灰度等级水平以外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通过校正部300A像这样进行校正,从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被改善。
图10(c)中表示在色相系数Hb=0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中的灰度等级水平b与校正后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的关系。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色相位于图10(a)所示的W和B的直线上的情况下,假如图1(a)所示的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了校正,则观察者有可能识别出属于一个像素的明亮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与属于另一个像素的暗蓝色子像素的亮度不同。因此,蓝色校正部300b不进行校正。在该情况下,2个相邻的像素中的一个像素(例如图7(a)和图7(b)中的像素P1)和另一个像素(例如图7(a)和图7(b)中的像素P2)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分别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相等。
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以将最高灰度等级水平作为255进行表述时为(128,128,128)的情况下,由于色相系数Hb为1,所以变化量ΔSα、ΔSβ为ΔYbα、ΔYbβ,相对地,在(rave,gave,bave)为(0,0,128)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变化量ΔSα、ΔSβ为0。另外,在(rave,gave,bave)为这中间的(64,64,128)的情况下,Hb=0.5,变化量ΔSα、ΔSβ为0.5×ΔYbα、0.5×ΔYbβ,成为Hb为1.0的情况下的一半的值。这样,变化量ΔSα、ΔSβ根据输入信号的色相而连续地变化,抑制显示特性的突发变化。这样,蓝色校正部300b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使变化量变化,作为结果,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并且抑制分辨率的降低。而且,在图8所示的蓝色校正部300b中,在灰度等级水平部320中求取相对于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的灰度等级差水平,并利用该灰度等级差水平,由此容易进行根据色相的变化量的变更。而且,图9(b)是表示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在色相系数Hb为0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与输出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分别为相同的值。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由于色相系数Hb变化,色彩偏差受到抑制。而且,着眼于色相系数与比较例1、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关系时,色相系数Hb=0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对应,色相系数Hb=1与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对应。
此处,参照图11,对根据色相系数Hb的斜向灰度等级的变化进行说明。图11(a)中表示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基准灰度等级水平)b与校正后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的关系。例如在灰度等级水平b为相当于最大亮度的一半的灰度等级水平186(=0.51/2.2×255)的情况下,校正后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分别为灰度等级水平255和灰度等级水平0。另外,在灰度等级水平b超过186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成为255,灰度等级水平b2’以蓝色子像素B1和B2的亮度平均相当于灰度等级水平b的方式增加。图11(b)中表示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在图11(b)中,用实线表示以色相系数Hb=1进行了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另外,为了参考,用虚线表示无校正的情况下(即,色相系数Hb=0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根据图11(b)可知通过以色相系数Hb=1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泛白大大得到改善。而且,图11(b)与图6(c)对应。
另外,图11(c)中表示色相系数Hb为0.5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基准灰度等级水平)b与校正后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的关系。随着灰度等级水平b的增加,不仅灰度等级水平b1’,灰度等级水平b2’也增加。但是,灰度等级水平b1’比灰度等级水平b2’大。而且,此处,灰度等级水平b1’、b2’相对于灰度等级水平b具有比例关系。
在色相系数Hb为0.5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达到最大灰度等级水平255时的灰度等级水平b比186大。当灰度等级水平b1’达到最大灰度等级水平255时,灰度等级水平b2’以蓝色子像素B1和B2的亮度平均与灰度等级水平b相当的方式以更大的比率增加。图11(d)中表示斜向灰度等级相对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变化。在图11(d)中,用点虚线表示以色相系数Hb=0.5进行了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为了参考,用虚线表示无校正的情况下(即,色相系数Hb=0的情况下)的斜向灰度等级。根据图11(d)可知通过以色相系数Hb=0.5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泛白在某种程度上被改善。而且,图11(d)与图7(c)对应。此处,根据图7(c)、图11(b)和图11(d)可知,由于色相系数Hb在从0到1的范围内变化,可以说液晶显示装置100A的斜向灰度等级能够取得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向灰度等级之间的任意值。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对蓝色校正部300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红色校正部300r和绿色校正部300g也具有同样的结构。例如,在红色校正部300r中,色相判定部340判定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色相。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r。色相系数Hr是根据色相变化的函数。色相系数Hr以Hr=S/M(rave≥gave、rave≥bave且rave>0)表示。具体而言,在rave≥gave≥bave且rave>0的情况下,Hr=gave/rave。另外,在rave≥bave≥gave且rave>0的情况下,Hr=bave/rave。而且,在满足rave<gave、rave<bave和rave=0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Hr=1。
另外,在绿色校正部300g中,色相判定部340判定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色相。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g。色相系数Hg是根据色相变化的函数。色相系数Hg以Hg=S/M(gave≥rave、gave≥bave且gave>0)表示。具体而言,在gave≥rave≥bave且gave>0的情况下,Hg=rave/gave。另外,在gave≥bave≥rave且gave>0的情况下,Hg=bave/gave。而且,在满足gave<rave、gave<bave和gave=0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Hg=1。
这样,在校正部300A中,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分别根据上述的色相系数Hr、Hg、Hb进行校正。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rave=gave=bave≠0的情况下,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全部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但是,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rave=gave=bave=0的情况下,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全部的灰度等级水平不进行校正。另外,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rave=gave>bave≠0的情况下,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全部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另外,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rave=gave>bave=0的情况下,对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进而,例如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0≠rave=gave<bave的情况下,也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全部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在输入信号中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0=rave=gave<bave的情况下,对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任一个的灰度等级水平均不进行校正。这样,只要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中的至少2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不为0,则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的至少任一个进行校正。
例如在rave>gave=bave>0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S/M,色相系数Hg、Hb分别为1。具体而言,在(rave,gave,bave)=(100,50,50)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色相系数Hr、Hg、Hb分别为0.5、1、1,由此能够使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差大致相等而抑制色度差。
表4中表示红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r、绿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g、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b、视野角方向、色度x、y、亮度Y和色度差Δu’v’。
[表4]
同样地,在gave>rave=bave>0的情况下,例如(rave,gave,bave)=(50,100,50)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g、Hb分别为1、0.5、1,能够抑制色度差。另外,在bave>rave=gave>0的情况下,例如(rave,gave,bave)=(50,50,100)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g、Hb分别为1、1、0.5,能够抑制色度差。这样,通过使用函数Max、Second,能够简便地进行色彩偏差的抑制。另外,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具备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各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由此能够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并且抑制色彩偏差。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红色校正部300r中的色相系数Hr、绿色校正部300g中的色相系数Hg和蓝色校正部300b中的色相系数Hb在0~1的范围内连续地可变,例如在MAX(rave,gave,bave)=bave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以Hb=SECOND(rave,gave,bave)/MAX(rave,gave,bave)表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Hg、Hb的至少一个二值化。例如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被二值化成为0或者1,红色校正部300r中的色相系数Hr和绿色校正部300g中的色相系数Hg中的至少一个在0~1的范围内可变。
或者,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Hg、Hb的至少一个固定为1。例如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固定为1,红色校正部300r中的色相系数Hr和绿色校正部300g中的色相系数Hg中的至少一个在0~1的范围内可变。
或者,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根据色相而显示被二值化成为0或者1的值,色相系数Hr和Hg被固定为0。
以下,参照图13和表5对像素中显示的颜色的色相与色相系数Hb的关系进行说明。而且,此处,在蓝色校正部300b中色相系数Hb根据色相而变化为0或者1,在红色、绿色校正部300r、300g中色相系数Hr、Hg被固定为0。
图13(a)示意性地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色相。如图13(a)所示,色相系数Hb根据色相而变化。
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蓝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b为1时的色度差小。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品红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b为1时的色度差小。因此,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蓝色、品红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64,64,128)、(128,64,128)或者(64,128,128)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图13(b)中表示色相系数Hb为0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的变化。在色相系数Hb为0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相等。这样,在像素显示蓝色、品红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b为0,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
另一方面,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红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b为0时的色度差小。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黄色或者绿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b为0时的色度差小。因此,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红色、黄色或者绿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255,128,128)、(255,255,128)或者(128,255,128)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1。图13(c)中表示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的变化。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这样,在像素显示红色、黄色或者绿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b为1,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
而且,例如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与MAX(rave,gave,bave)相等的情况下,以及MAX(rave,gave,bave)与b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为0。另一方面,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比MAX(rave,gave,bave)小且MAX(rave,gave,bave)与b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为1。
表5中表示像素的颜色、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b、视野角方向、色度x、y、亮度Y和色度差Δu’v’。而且,此处,在输入信号中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为128,色相系数Hb为0的情况下,明、暗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均为128,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明、暗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分别为175(=(2×(128/255)2.2)1/2.2×255)、0。
[表5]
这样,通过使色相系数Hb根据像素显示的颜色的色相而变化,能够抑制色彩偏差。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红色、绿色校正部300r、300g中色相系数Hr、Hg被固定为0,蓝色校正部300b中色相系数Hb根据色相而变化为0或者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绿色、蓝色校正部300g、300b中色相系数Hg、Hb被固定为0,红色校正部300r中色相系数Hr根据色相而变化为0或者1。
以下,参照图14和表6对像素显示的颜色的色相与色相系数Hr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14(a)示意性地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色相。如图14(a)所示,色相系数Hr根据色相而变化。
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红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为1时的色度差小。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品红色或者黄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为1时的色度差小。因此,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红色、品红色或者黄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0。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128,64,64)、(128,64,128)或者(128,128,64)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0。图14(b)中表示色相系数Hr为0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的变化。在色相系数Hr为0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相等。这样,在像素显示红色、品红色或者黄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为0,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
另一方面,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蓝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为0时的色度差小。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绿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为0时的色度差小。因此,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蓝色、绿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1。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128,128,255)、(128,255,128)或者(128,255,255)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为1。图14(c)中表示色相系数Hr为1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的变化。在色相系数Hr为1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不同。这样,在像素显示蓝色、绿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为1,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
而且,例如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与MAX(rave,gave,bave)相等的情况下,以及MAX(rave,gave,bave)与r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为0。另一方面,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比MAX(rave,gave,bave)小且MAX(rave,gave,bave)与r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为1。
表6中表示像素的颜色、红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r、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视野角方向、色度x、y、亮度Y和色度差Δu’v’。而且,此处,在输入信号中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为128,色相系数Hr为0的情况下,明、暗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均为128,在色相系数Hr为1的情况下,明、暗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分别为175、0。
[表6]
这样,通过使色相系数Hr根据像素显示的颜色的色相而变化,能够抑制色彩偏差。
而且,为了避免冗长而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但也可以使红色、蓝色校正部300r、300b中色相系数Hr、Hb固定为0,绿色校正部300g中色相系数Hg根据色相而变化为0或者1。在该情况下,在像素显示绿色、黄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g为0,能够抑制色彩偏差。另一方面,在像素显示蓝色、品红色或者红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g为1,能够抑制色彩偏差。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红色、绿色和蓝色校正部300r、300g、300b中的一个校正部中的色相系数变化,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校正部300r、300g、300b中的2个校正部中的色相系数变化。
以下,参照图15和表7对像素显示的颜色的色相与色相系数Hr、Hb的关系进行说明。另外,此处,红色校正部300r、蓝色校正部300b中色相系数Hr、Hb根据色相而变化为0或者1,绿色校正部300g中色相系数Hg被固定为0。
图15(a)示意性地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色相。如图15(a)所示,色相系数Hr、Hb根据色相而变化。
具体而言,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品红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Hb均为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Hb为其他组合时的色度差小。因此,色相系数Hr、Hb均为0,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相等,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相等。图15(b)中表示色相系数Hr、Hb为0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b1’、b2’的变化。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128,64,128)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均为0,色度差受到抑制。
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红色或者黄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0、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Hb为其他组合时的色度差小。因此,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0、1,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相等,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图15(c)中表示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0、1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b1’、b2’的变化。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128,64,64)或者(128,128,64)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0、1,色度差受到抑制。
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蓝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1、0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Hb为其他组合时的色度差小。因此,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1、0,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不同,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相等。图15(d)中表示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1、0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b1’、b2’的变化。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64,64,128)或者(64,128,128)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分别为1、0,色度差受到抑制。
另外,在输入信号中像素显示绿色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r、Hb均为1时的色度差比色相系数Hr、Hb为其他组合时的色度差小。因此,色相系数Hr、Hb均为1,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不同,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图15(e)中表示色相系数Hr、Hb均为1的情况下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b1’、b2’的变化。例如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为(64,128,64)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均为1,色度差受到抑制。
而且,例如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与MAX(rave,gave,bave)相等的情况下,以及MAX(rave,gave,bave)与r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为0。另一方面,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比MAX(rave,gave,bave)小且MAX(rave,gave,bave)与r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r为1。另外,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与MAX(rave,gave,bave)相等的情况下,以及MAX(rave,gave,bave)与b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为0。另一方面,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比MAX(rave,gave,bave)小且MAX(rave,gave,bave)与bave的差比规定的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色相系数Hb为1。
表7中表示像素的颜色、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红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r、绿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蓝色子像素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明和暗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色相系数Hb、视野角方向、色度x、y、亮度Y和色度差Δu’v’。而且,此处,输入信号中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bave为64或者128。例如在色相系数Hr、Hb为0的情况下,明、暗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均为64或者128。另一方面,在色相系数Hr、Hb为1的情况下,平均灰度等级水平为64时,明、暗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88(=(2×(64/255)2.2)1/2.2×255)、0,平均灰度等级水平为128时,明、暗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75(=(2×(128/255)2.2)1/2.2×255)、0。
[表7]
这样,在像素显示品红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均为0,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另外,在像素显示红色或者黄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为0并且色相系数Hb为1,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
另外,在像素显示蓝色或者青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为1并且色相系数Hb为0,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另外,在像素显示绿色的情况下,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均为1,能够抑制色度差Δu’v’。这样,通过使色相系数Hr、Hb根据像素显示的颜色的色相而变化,能够抑制色彩偏差。如以上所述,色相系数Hr、Hg、Hb中的至少一个被二值化也可以。
而且,在点亮的子像素以外的子像素为非点亮的情况下,点亮的子像素的亮度差较大时,容易识别到分辨率的降低。然而,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0,0,128)的情况下,色相系数Hb为0,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蓝色子像素B1、B2的亮度相互相等。这样,校正部300A在容易被识别到分辨率的降低的情况下使灰度等级水平不变化,由此抑制分辨率的实质上的降低。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相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也可以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但是,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不同的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中进行了灰度等级亮度转换的亮度等级Yb1与在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中进行了灰度等级亮度转换的亮度等级Yb2不同。特别是在文本显示时等相邻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较大的情况下,亮度等级Yb1与亮度等级Yb2的差显著变大。
具体而言,在灰度等级水平b1比灰度等级水平b2高的情况下,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根据亮度等级Yb1与变化量ΔSα的和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根据亮度等级Yb2与变化量ΔSβ的差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与灰度等级水平b1’对应的亮度等级Yb1’比与灰度等级水平b1对应的亮度等级Yb1进一步变高变化量ΔSα,与灰度等级水平b2’对应的亮度等级Yb2’比与灰度等级水平b2对应的亮度等级Yb2进一步变低变化量ΔSβ,导致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1’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2’的亮度的差大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1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2的亮度的差。
此处,着眼于4个像素。像素分别以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排列,将其分别设为像素P1~P4。另外,将与像素P1~P4对应的输入信号中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设为b1~b4。如参照图7所述,在输入信号中的各子像素显示相同颜色的情况下,即,灰度等级水平b1~b4相互相等的情况下,灰度等级水平b1’比灰度等级水平b2’高,另外,灰度等级水平b4’比灰度等级水平b3’高。
另外,使输入信号中像素P1、P3显示高灰度等级,像素P2、P4显示低灰度等级,在像素P1、P3与像素P2、P4之间形成显示的边界。灰度等级水平b1、b2成为b1>b2,灰度等级水平b3、b4成为b3>b4。在该情况下,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1’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2’的亮度的差大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1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2的亮度的差。相对于此,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3’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4’的亮度的差小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3的亮度与对应于灰度等级水平b4的亮度的差。
而且,如上所述,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单色(例如蓝色)的情况下,由于色相系数Hb为0或者接近0,所以变化量减少,输入信号保持原样输出所以能够维持分辨率。然而,在无彩色的情况下,由于色相系数Hb为1或者接近1,存在与校正前相比,在每个像素列上亮度差变大或变小,导致边缘等看起来“颤抖不定”,有损分辨率。而且,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b2相等或者接近的情况下,人的视觉特性上基本上感觉不到,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越大,则该倾向越显著。
以下,参照图17具体地进行说明。此处,设为在输入信号中亮度比较低的无彩色(暗灰色)的背景上以1像素的宽度显示亮度比较高的无彩色(明亮的灰色)的直线。在该情况下,理想的是观察者识别到比较明亮的灰色的直线。
图17(a)中表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的亮度。而且,此处,仅表示蓝色子像素。另外,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4个像素P1~P4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b4中,灰度等级水平b1、b2具有b1>b2的关系,灰度等级水平b3、b4具有b3>b4的关系。在该情况下,在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4个像素P1~P4的蓝色子像素呈现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b4对应的亮度。
图17(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的蓝色子像素的亮度。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例如像素P1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比灰度等级水平b1高并且像素P2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2’比灰度等级水平b2低。另一方面,像素P3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3’比灰度等级水平b3低并且像素P4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4’比灰度等级水平b4高。这样,相对与输入信号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的灰度等级水平(亮度)的增加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针对相邻的像素交替地进行。因此,根据图17(a)与图17(b)的比较可知,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相比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变大。另外,灰度等级水平b3’与灰度等级水平b4’的差相比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3与灰度等级水平b4的差变小。其结果,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除包含与输入信号中比较高的灰度等级水平b1、b3对应的像素P1和P3的列以外,与输入信号中比较低的灰度等级水平b4对应的像素P4的蓝色子像素也呈现比较高的亮度。在该情况下,即使显示用于显示输入信号中比较明亮的灰色的直线的图像,在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也如图17(c)所示,除比较明亮的灰色的直线以外还显示与直线相邻的蓝色的虚线,灰色的直线的轮廓的显示品质显著降低。
在上述的说明中,变化量ΔSα、ΔSβ由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求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也可以在进行变化量ΔSα、ΔSβ的决定时使用别的参数。一般由于在图像中如在文本等中所见的在相当于向列方向的直线显示部分的像素与相邻的对应于背景显示的像素的边缘的部分,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较大,所以当色相系数Hb接近1时,通过校正,存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变得更大,画质降低的情况。因此,作为变化量ΔSα、ΔSβ的参数,也可以加上表示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相邻像素的颜色的连续性的连续系数。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使变化量ΔSα、ΔSβ根据连续系数而变化,变化量ΔSα、ΔSβ变为零或者变小,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例如也可以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比较小的情况下,连续系数变大,进行属于相邻的像素的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在图像的边界区域中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比较大的情况下连续系数变小,不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
以下,参照图18,对如上所述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的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说明。而且,此处,使用边缘系数取代连续系数。蓝色校正部300b’除了具备边缘判定部390和系数算出部395这一点以外,与参照图8所述的蓝色校正部300b具有同样的结构,为了避免冗长,省略重复的说明。而且,此处,虽未图示,但是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边缘判定部390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b2求得边缘系数HE。边缘系数HE是相邻的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越大越增加的函数。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即,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连续性较低的情况下,边缘系数HE高。相反地,在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差比较小的情况下,即,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连续性高的情况下,边缘系数HE低。这样,相邻的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连续性(或者上述的连续系数)越低,则边缘系数HE越高,灰度等级水平的连续性(或者上述的连续系数)越高,则边缘系数HE越低。
另外,边缘系数HE根据相邻的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而连续地变化。例如在输入信号中,设相邻的像素中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的绝对值为|b1-b2|,设MAX=MAX(b1,b2),则边缘系数HE以HE=|b1-b2|/MAX表示。但是,在MAX=0的情况下,HE=0。
接着,系数算出部395根据在色相判定部340中得到的色相系数Hb以及在边缘判定部390中得到的边缘系数HE求得校正系数HC。校正系数HC以例如HC=Hb-HE表示。另外,系数算出部395中也可以进行限幅以使校正系数HC被收敛于0~1的范围。接着,乘法部350通过校正系数HC与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的乘法计算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
这样在蓝色校正部300b’中,通过根据色相系数Hb和边缘系数HE得到的校正系数HC与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的乘法计算求得变化量ΔSα、ΔSβ。如上所述,由于边缘系数HE是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相邻的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越大越增加的函数,所以随着边缘系数HE的增加,支配亮度分配的校正系数HC减少,能够抑制边缘的颤抖不定。另外,色相系数Hb如上所述为连续变化的函数,边缘系数HE也为根据相邻的像素所包含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连续地变化的函数,所以校正系数HC也连续地变化,能够抑制显示上的突发变化。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色相判定和等级差的决定根据平均灰度等级水平而进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色相判定和等级差的决定也可以根据平均亮度等级而进行。但是,亮度等级是灰度等级水平的2.2乘方,需要灰度等级水平的2.2乘方的精度。因此,保存亮度差等级的查找表需要较大的电路规模,与此相对,保存灰度等级差水平的查找表能够以较小的电路规模实现。
如上所述,通过在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的各个中适当控制色相系数Hr、Hg和Hb能够抑制色彩偏差。
而且,根据图7可知,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时,属于2个像素的子像素呈现不同的亮度。这样在子像素的亮度不同的情况下,有可能识别到分辨率的降低。特别是亮度差越大,即,色相系数Hr、Hg、Hb比较大,则越容易识别到分辨率的降低。
在该情况下,优选色相系数Hr、Hg比色相系数Hb小。在色相系数Hb比较大的情况下,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等级的差变得比较大。但是,已知人的肉眼对蓝色的分辨率比其他颜色低,所以特别是在属于相同像素的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点亮的情况下,即使蓝色子像素的亮度差比较大,也难以识别到蓝色的实质上的分辨率的降低。根据这种情况,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也比其他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更有效果。另外,着眼于蓝色以外的颜色,已知红色的分辨率也比较低。因此,即使中间灰度等级的无彩色且造成名义上分辨率的降低的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也与蓝色相同,难以识别到实质上的分辨率的降低。因此,利用红色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校正部300A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也可以如图19(a)所示,校正部300A不具有绿色校正部和蓝色校正部而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或者也可以如图19(b)所示,校正部300A也可以不具有红色校正部和蓝色校正部而具有绿色校正部300g。或者也可以如图19(c)所示,校正部300A不具有红色校正部和绿色校正部而具有蓝色校正部300b。或者也可以是校正部300A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中的任意的2个。
另外,如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200A以VA模式工作。此处,对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具体的结构例进行说明。例如,液晶显示面板200A也可以以MVA模式工作。首先,参照图20(a)~图20(c)对MVA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结构进行说明。
液晶显示面板200A包括:像素电极224;与像素电极224相对的相对电极244;和设置在像素电极224与相对电极244之间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260。而且,此处,未图示出取向膜。
在液晶层260的像素电极224侧设置有狭缝227或肋228,在液晶层260的相对电极244侧设置有狭缝247或肋248。在液晶层260的像素电极224侧设置的狭缝227或肋228也被称为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在液晶层260的相对电极244侧设置的狭缝247或肋248也被称为第二取向限制单元。
在第一取向限制单元与第二取向限制单元之间规定的液晶区域中,液晶分子262受到来自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和第二取向限制单元的取向限制力,当在像素电极224与相对电极244之间施加电压时,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倾倒(倾斜)。即,在各个液晶区域中液晶分子262向同一方向倾倒,所以各个液晶区域能够被看作畴。
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和第二取向限制单元(也存在将其总称为“取向限制单元”的情况。)在各子像素内分别呈带状地设置,图20(a)~图20(c)是与带状的取向限制单元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图。在各取向限制单元各自的两侧形成液晶分子262倾倒的方向相互相差180°的液晶区域(畴)。作为取向限制单元,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11-242225号公报所公开的各种取向限制单元(畴限制单元)。
图20(a)中,设置有狭缝(不存在导电膜的部分)227作为第一取向限制单元,设置有肋(突起)248作为第二取向限制单元。狭缝227和肋248分别呈带状(长条状)地延伸设置。狭缝227作用如下:在像素电极224与相对电极244之间形成有电位差时,对狭缝227的端边附近的液晶层260产生斜电场,使液晶分子262向与狭缝227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取向。肋248通过使液晶分子262与肋248的侧面248a大致垂直地取向,以使液晶分子262向与肋248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取向的方式作用。狭缝227与肋248隔开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在相互相邻的狭缝227与肋248之间形成液晶区域(畴)。
图20(b)中,在分别设置有肋228和肋248作为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和第二取向限制单元这一点上,与图20(a)所示的结构不同。肋228与肋248隔开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以使液晶分子262大致垂直地取向的方式作用,从而在肋228的侧面228a和肋248的侧面248a之间形成液晶区域(畴)。
图20(c)中,在分别设置有狭缝227和狭缝247作为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和第二取向限制单元这一点上,与图20(a)所示的结构不同。狭缝227与狭缝247作用如下:在像素电极224与相对电极244之间形成有电位差时,对狭缝227和247的端边附近的液晶层260产生斜电场,使液晶分子262向与狭缝227和247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取向。狭缝227与狭缝247隔开一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在它们之间形成液晶区域(畴)。
如上所述,作为第一取向限制单元和第二取向限制单元,能够将肋或者狭缝以任意的组合使用。若采用图20(a)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结构,可获得能够抑制制造工序增加的优点。即使对像素电极设置狭缝也不需要附加的工序,另一方面,对于相对电极,设置肋的方式相比于设置狭缝,工序数的增加较少。当然,也可以采用仅使用肋作为取向限制单元的结构,或者采用仅使用狭缝的结构。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截面构造的局部截面图,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与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区域的平面图。狭缝227呈带状地延伸设置,与相邻的肋248相互平行地配置。
在绝缘基板222的液晶层260侧的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栅极配线(扫描线)、源极配线(信号线)和TFT,还设置有覆盖它们的层间绝缘膜225。在该层间绝缘膜225上形成有像素电极224。像素电极224与相对电极244隔着液晶层260相互相对。
在像素电极224上形成有带状的狭缝227,在包含狭缝227的像素电极224上的大致整个面上形成有垂直取向膜(不图示)。狭缝227如图22所示,呈带状延伸设置。相邻的2个狭缝227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以使相邻的肋248的间隔大致二等分的方式配置。
在相互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带状的狭缝227与肋248之间的区域,液晶分子262的取向方向由其两侧的狭缝227和肋248而限制,在狭缝227和肋248各自的两侧形成液晶分子262的取向方向相互相差180°的畴。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如图22所示,狭缝227和肋248沿相互相差90°的2个方向延伸设置,在各子像素内,形成液晶分子262的取向方向相差90°的4种畴。
另外,在绝缘基板222和绝缘基板242的外侧配置的一对偏光板(不图示)以透过轴相互大致正交(正交尼科尔状态)的方式配置。对于取向方向各相差90°的全部4种畴,若以各个取向方向与偏光板的透过轴成45°的方式配置,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畴的形成导致的延迟(Retardation)的变化。因此,优选配置成偏光板的透过轴与狭缝227和肋248的延伸设置方向成大致45°。另外,在像电视机这样使观察方向相对于显示面水平移动的情况较多的显示装置中,由于将一对偏光板的一个透过轴相对于显示面以水平方向配置,可抑制显示品质的视野角依赖性,因而优选。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在各子像素中,在对液晶层260施加规定的电压时,形成液晶分子262倾斜的方位相互不同的多个区域(畴),所以可实现广视野角的显示。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液晶显示面板200A是MVA模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液晶显示面板200A也可以以CPA模式工作。
以下,参照图23和图24对CPA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进行说明。图23(a)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具有在规定的位置形成的多个切口部224β,由这些切口部224β而分割为多个单位电极224α。多个单位电极224α各自为大致矩形形状。此处,例示的是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被分割为3个单位电极224α的情况,但分割数并不限定于此。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与相对电极(不图示)之间施加电压时,由在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的外边缘附近和切口部224β内产生的斜电场,如图23(b)所示,形成各自呈轴对称取向(放射状倾斜取向)的多个液晶畴。液晶畴在每个单位电极224α形成一个。在各液晶畴内,液晶分子262大致全方位倾斜。即,在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形成无数个液晶分子262倾斜的方位相互不同的区域。因此,实现广视野角的显示。
而且,图23中例示的是形成有切口部224β的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但是也可以如图24所示,形成开口部224γ取代切口部224β。图24所示的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具有多个开口部224γ,由这些开口部224γ而分割为多个单位电极224α。在这种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与相对电极(不图示)之间施加电压时,由在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的外边缘附近和开口部224γ内产生的斜电场,形成各自呈轴对称取向(放射状倾斜取向)的多个液晶畴。
另外,在图23和图24中,例示的是在一个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上设置有多个切口部224β或者开口部224γ的结构,但是在将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二分割的情况下,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切口部224β或者开口部224γ。即,通过在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上设置至少一个切口部224β或者开口部224γ,能够形成多个轴对称取向的液晶畴。作为子像素电极224r、224g、224b的形状,例如能够使用在日本专利特开2003-43525号公报中公开的各种形状。
图25中表示XYZ表色系xy色度图。图25中表示光谱轨迹和主波长。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的红色子像素的主波长为605nm以上且635nm以下,绿色子像素的主波长为520nm以上且550nm以下,蓝色子像素的主波长为470nm以下。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的单位是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的单位也可以是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但是,在以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需要行存储器等,需要大规模的电路。
图26中表示适于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的蓝色校正部300b”的示意图。如图26(a)所示,蓝色校正部300b”具有:前段行存储器300s;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和后段行存储器300u。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与属于某像素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与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下一行的像素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相当。利用前段行存储器300s,灰度等级水平r1、g1和b1被延迟1行输入到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
图26(b)中表示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的示意图。在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中,使用加法部310b求取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接着,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对一个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其后,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30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α,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β。
另一方面,使用加法部310r求取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另外,使用加法部310g求取灰度等级水平g1与灰度等级水平g2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gave。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b。
接着,求取变化量ΔSα、ΔSβ。变化量ΔSα由ΔYbα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变化量ΔSβ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乘法部350进行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法计算,由此,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
另外,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对灰度等级水平b1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1。同样地,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对灰度等级水平b2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2。接着,在加减法部370a中将亮度等级Yb1和变化量ΔSα相加,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1’。另外,在加减法部370b中从亮度等级Yb2中减去变化量ΔSβ,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2’。其后,如图26(a)所示,利用后段行存储器300u,使灰度等级水平r2、g2、b2’延迟1行。蓝色校正部300b”如以上所述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输入信号被假定为一般在彩色电视机信号中使用的YCrCb信号,但输入信号并不限定于YCrCb信号,也可以是表示RGB三原色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信号,也可以是表示YeMC(Ye:黄色、M:品红色、C:青色)等其他三原色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信号。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灰度等级水平由输入信号表示,校正部300A进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亮度等级由输入信号表示、或者在将灰度等级水平转换成亮度等级以后,校正部300A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等级的校正。但是,亮度等级是灰度等级水平的2.2乘方,作为亮度等级的精度,要求灰度等级的2.2乘方的精度,所以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电路与进行亮度等级的校正的电路相比,能够以低成本实现。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200A之前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互相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液晶显示装置还具备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即使在显示无彩色的情况下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200A之前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也稍有不同。
以下,参照图27,对还具备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0A’除了还具备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这一点以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同样的结构。
在图27(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在校正部300A中进行了校正的灰度等级水平r’、g’、b’被输入到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接着,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在不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从黑色到白色维持无彩色的状态变化时,液晶显示面板200A中固有地存在从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正面看到的无彩色的色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但通过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色度变化受到抑制。
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具有分别对灰度等级水平r’、g’、b’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红色处理部282r、绿色处理部282g、蓝色处理部282b。通过处理部282r、282g、282b的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灰度等级水平r’、g’、b’被转换成灰度等级水平rg’、gg’、bg’。同样地,灰度等级水平r、g、b被转换成灰度等级水平rg、gg、bg。其后,在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中进行了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灰度等级水平rg’、gg’、bg’~rg、gg、bg被输入到液晶显示面板200A。
而且,在图27(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00A’中,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设置在校正部300A的后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27(b)所示,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设置在校正部300A的前段。在该情况下,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通过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gb进行独立伽马校正处理而得到灰度等级水平rg、gg、bg,其后,校正部300A对先前已进行了独立伽马校正处理的信号进行校正。作为校正部300A内的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的乘方数,不是使用固定值(例如2.2乘方),而是使用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200A的特性的值。这样,也可以通过设置独立伽马校正处理部280来抑制与明度的变化相应的无彩色的色度变化。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的说明中,各子像素呈现一个亮度,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多像素构造,各子像素具有得到不同亮度的多个区域。
以下,参照图28,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B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0B;和校正部300B。此处,校正部300B也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液晶显示装置100B除了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的各子像素具有能够获得不同亮度的区域这一点、以及规定获得不同亮度的区域的分离电极的有效电位根据辅助电容配线的电位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的结构,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记载。
图29(a)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设置的像素和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的排列。图29(a)中,作为例子,表示了3行3列的像素。各像素设置有3个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各子像素的亮度能够独立地控制。
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3个子像素R、G和B各自具有被分割的2个区域。具体而言,红色子像素R具有第一区域Ra和第二区域Rb,同样地,绿色子像素G具有第一区域Ga和第二区域Gb,蓝色子像素B具有第一区域Ba和第二区域Bb。
各子像素R、G、B的不同区域的亮度值能够被控制为不同,由此,能够降低从正面方向观察显示画面时的伽马特性与从倾斜方向观察时的伽马特性不同这种伽马特性的视角依赖性。对于伽马特性的视角依赖性的降低,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62146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4-78157号公报中有公开。通过控制使得各子像素R、G、B的不同区域的亮度不同,与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04-62146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特开2004-78157号公报的公开同样地,能够获得伽马特性的视角依赖性降低的效果。而且,这种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和B的构造也被称为分割构造。在本说明书的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第二区域中亮度高的区域称为明亮区域,将亮度低的区域称为暗区域。
图29(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的蓝色子像素B的结构。而且,虽然在图29(b)中未图示,但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蓝色子像素B具有2个区域Ba和Bb,与区域Ba、Bb对应的分离电极224x、224y分别与TFT230x、TFT230y以及辅助电容232x、232y连接。TFT230x和TFT230y的栅极电极与栅极配线Gate连接,源极电极与共同的(同一)源极配线S连接。辅助电容232x、232y分别与辅助电容配线CS1和辅助电容配线CS2连接。辅助电容232x和232y由分别与分离电极224x和224y电连接的辅助电容电极;与辅助电容配线CS1和CS2电连接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绝缘层(不图示)形成。辅助电容232x和232y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相互独立,分别从辅助电容配线CS1和CS2被供给相互不同的辅助电容相对电压。因此,在TFT230x、230y导通时通过源极配线S向分离电极224x、224y供给电压以后,TFT230x、230y变为关断,进而在辅助电容配线CS1和CS2的电位变化为不同的情况下,分离电极224x的有效电压变得与分离电极224y的有效电压不同,作为结果,第一区域Ba的亮度与第二区域Bb的亮度不同。
图30(a)和图30(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B的液晶显示面板200B。图30(a)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无彩色,图30(b)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而且,在图30(a)和图30(b)中,着眼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将其中一个像素表示为P1,将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分别表示为R1、G1和B1。另外,将另一个像素表示为P2,将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分别表示为R2、G2和B2。
首先,参照图30(a),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B进行说明。而且,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互相等。
在该情况下,图28所示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各自进行校正,从而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中一个的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的亮度与属于另一个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的亮度分别不同。
由于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所以即使在输入信号中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等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以该2个子像素的亮度不同的方式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此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对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进行校正。通过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的校正,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的亮度增加变化量ΔSα,将另一个子像素的亮度减少变化量ΔSβ。因此,属于相邻的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相互不同,明亮子像素的亮度比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高,暗子像素的亮度比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低。另外,例如在从正面方向观看的情况下,明亮子像素的亮度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的差大致等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与暗子像素的亮度的差。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与相邻的2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的平均。这样通过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校正,来自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得到改善。而且,图30(a)中,属于沿行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的明暗反转,另外,属于沿列方向相邻的像素的子像素(例如红色子像素)的明暗反转。
在例如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100,10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进行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137(=(2×(100/255)2.2)1/2.2×255)或者0。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37,0,137)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137,0)相当的亮度。
在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像素P1的红色子像素R1、蓝色子像素B1和像素P2的绿色子像素G2全体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137对应,红色子像素R1的区域Ra、绿色子像素G2的区域Ga和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88(=(2×(137/255)2.2)1/2.2×255)对应的亮度,红色子像素R1的区域Rb、绿色子像素G2的区域Gb和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而且,红色子像素R2、绿色子像素G1和蓝色子像素B2全体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红色子像素R2的区域Ra、Rb、绿色子像素G1的区域Ga、Gb和蓝色子像素B2的区域Ba、B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
而且,在进行多像素驱动的情况下,此处虽然省略其详细内容,但对蓝色子像素B1和B2的区域Ba、Bb的亮度等级Yb1、Yb2的分配由液晶显示面板200B的构造和其设计值决定。作为具体的设计值,在从正面方向观看的情况下,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与Bb的亮度的平均成为与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b1’或者b2’对应的亮度一致。
接着,参照图30(b),对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B进行说明。此处,输入信号中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比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高。
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进行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69(=(2×(50/255)2.2)1/2.2×255)或者0。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100B中,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00被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121或者74。而且,2×(100/255)2.2=(121/255)2.2+(74/255)2.2。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69,0,121)相当的亮度,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69,74)相当的亮度。
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200B中,像素P1的红色子像素R1全体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69对应,红色子像素R1的区域Ra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95(=(2×(69/255)2.2)1/2.2×255)对应的亮度,红色子像素R1的区域R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同样地,绿色子像素G2的区域Ga呈现与95(=(2×(69/255)2.2)1/2.2×255)对应的亮度,绿色子像素G2的区域G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
另外,像素P1的蓝色子像素B1全体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121对应,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167(=(2×(121/255)2.2)1/2.2×255)对应的亮度,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同样地,蓝色子像素B2的全体的亮度与灰度等级水平74对应,蓝色子像素B2的区域Ba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对应的亮度,蓝色子像素B2的区域Bb呈现与102(=(2×(74/255)2.2)1/2.2×255)对应的亮度。
(实施方式3)
在上述的说明中,将属于相邻的2个像素的2个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属于一个子像素的不同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
以下,参照图31,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C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0C和校正部300C。此处,校正部300C也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液晶显示装置100C除了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的各子像素具有能够获得不同亮度的区域这一点、以及对1列子像素设置有2条源极配线这一点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的结构,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记载。
图32(a)中表示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设置的像素和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的排列。图32(a)中,作为例子,表示的是3行3列的像素。在各像素中设置有3个子像素即,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
在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3个子像素R、G和B各自具有被分割的2个区域。具体而言,红色子像素R具有第一区域Ra和第二区域Rb,同样地,绿色子像素G具有第一区域Ga和第二区域Gb,蓝色子像素B具有第一区域Ba和第二区域Bb。各子像素的不同区域的亮度能够独立控制。
图32(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的蓝色子像素B的结构。而且,在图32(b)中虽然未图示,但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蓝色子像素B具有2个区域Ba和Bb,与区域Ba、Bb对应的分离电极224x、224y分别连接TFT230x、TFT230y。TFT230x和TFT230y的栅极电极与栅极配线Gate连接,TFT230x和TFT230y的源极电极与不同的源极配线S1、S2连接。因此,在TFT230x、230y导通时通过源极配线S1、S2向分离电极224x、224y供给电压,第一区域Ba的亮度能够与第二区域Bb的亮度不同。
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200B不同,设定分离电极224x、224y的电压的自由度高。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能够将一个子像素的不同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但是,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需要对1列子像素设置2条源极配线,并且源极驱动电路(未图示)对1列子像素进行2个不同的信号处理。
而且,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由于将一个子像素的不同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所以分辨率不会降低,但存在在显示中间亮度时,由像素尺寸和显示颜色导致低亮度的区域被识别,显示品质下降的问题。在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由校正部300C,抑制显示品质的下降。
图33(a)和图33(b)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C的液晶显示面板200C。在图33(a)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无彩色,在图33(b)中,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相同的有彩色。而且,在图33(a)和图33(b)中着眼于一个子像素内的2个区域。
首先,参照图33(a),对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C进行说明。而且,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颜色为无彩色的情况下,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互相等。
在该情况下,通过图31所示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校正,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红色子像素R1的区域Ra的亮度与区域Rb的亮度不同。另外,绿色子像素G1的区域Ga的亮度与区域Gb的亮度不同,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的亮度与区域Bb的亮度不同。
由于红色校正部300r和绿色校正部300g与蓝色校正部300b同样地发挥功能,所以此处,对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说明。蓝色校正部300b将蓝色子像素B1的不同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蓝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以使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Bb的亮度不同的方式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
另外,通过蓝色校正部300b的校正,蓝色子像素B1中的区域Ba的蓝色子像素的亮度增加变化量ΔSα,区域Bb的亮度减少变化量ΔSβ。因此,蓝色子像素B1中的区域Ba的亮度与区域Bb的亮度相互不同,明亮区域的亮度比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高,暗区域的亮度比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低。另外,例如在从正面方向观看的情况下,第一区域Ba的面积与第二区域Bb的面积大致相等,明亮区域的亮度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的差大致等于对应于基准灰度等级水平的亮度与暗区域的亮度的差。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的2个区域Ba、Bb的亮度的平均大致等于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这样通过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校正,从倾斜方向的视野角特性得到改善。
接着,参照图33(b),对输入信号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面板200C进行说明。此处,输入信号中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比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高。
例如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50,50,100)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进行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红色和绿色子像素的各区域的灰度等级水平成为灰度等级水平69(=(2×(50/255)2.2)1/2.2×255)或者0。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100C中,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以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不同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输入信号所表示的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100被校正为灰度等级水平121或者74。而且,2×(100/255)2.2=(121/255)2.2+(74/255)2.2。因此,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的区域Ra、Ga、Ba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69,0,121)相当的亮度,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的区域Rb、Gb、Bb呈现与灰度等级水平(0,69,74)相当的亮度。
图34中表示蓝色校正部300b的具体结构。在蓝色校正部300b中,在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中得到的亮度等级Yb成为亮度等级Yb1和亮度等级Yb2。因此,在加减法部370a、370b中运算之前的亮度等级Yb1和Yb2相互相等。在校正部300C中得到的灰度等级水平b1’与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a对应,灰度等级水平b2’与蓝色子像素B1的区域Bb对应。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设置有子像素的列数的2倍的源极配线,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与子像素的列数相同数量的源极配线,并且设置子像素的行数的2倍的栅极配线。
图35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C’的示意图。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蓝色子像素B具有2个区域Ba和Bb,与区域Ba、Bb对应的分离电极224x、224y分别连接有TFT230x、TFT230y。TFT230x和TFT230y的栅极电极与不同的栅极配线Gate1、Gate2连接,TFT230x和TFT230y的源极电极与共同的源极配线S连接。因此,TFT230x导通时通过源极配线S向分离电极224x供给电压,另外,TFT230y导通时通过源极配线S向分离电极224y供给电压,第一区域Ba的亮度能够与第二区域Bb的亮度不同。这样,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也能够将一个子像素的不同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但是,在液晶显示面板200C’中,需要对1行像素设置2条栅极配线,并且需要栅极驱动电路(未图示)高速地驱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2和3中,各子像素R、G和B被分割为2个区域,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子像素R、G和B也可以被分割为3个以上的区域。
(实施方式4)
以下,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36(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00D和校正部300D。校正部300D具有将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分别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
图36(b)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D的某区域的等效电路图。在该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子像素排列成具有多行和多列的矩阵状,各子像素具有能够获得不同亮度的2个区域。而且,各子像素的结构与参照图29(b)所述的结构相同,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此处,着眼于由第n行的栅极配线GBL_n和第m行的源极配线SBL_m规定的子像素。子像素的区域A具有液晶电容CLCA_n,m;和辅助电容CCSA_n,m,各子像素的区域B具有液晶电容CLCB_n,m和辅助电容CCSB_n,m。液晶电容由分离电极224x、224y;相对电极ComLC;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构成,辅助电容由辅助电容电极;绝缘膜;和辅助电容相对电极(ComCSA_n、ComCSB_n)构成。分离电极224x、224y通过分别对应的TFTA_n,m和TFTB_n,m与共同的源极配线SBL_m连接。TFTA_n,m和TFTB_n,m由供给到共同的栅极配线GBL_n的扫描信号电压控制导通/关断,2个TFT处于导通状态时,对2个区域A、B各自具有的分离电极224x、224y和辅助电容电极从共同的源极配线供给显示信号电压。2个区域A、B中的一个区域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通过辅助电容配线(CSAL)与辅助电容干线(CS干线)CSVtype1连接,另一个区域的辅助电容相对电极通过辅助电容配线(CSBL)与辅助电容干线(CS干线)CSVtype2连接。
如图36(b)所示,辅助电容配线以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不同行的子像素的区域对应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例如辅助电容配线CSBL与n行的子像素的区域B以及与其在列方向上相邻的n+1行的子像素的区域A对应。
在液晶显示装置100D中对各子像素的液晶层施加的电场的方向以一定时间间隔反转。着眼于在分别供给到CS干线CSVtype1和CSVtype2的辅助电容相对电压VCSVtype1和VCSVtype2中,在对应的任意的栅极配线的电压从VgH变化成VgL后的最初的电压变化,例如电压VCSVtype1的变化为增加,电压VCSVtype2的变化为减少。
图37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D的示意图。在图37中,“明”和“暗”表示各子像素的区域为明亮区域和暗区域的哪一种。另外,“C1”和“C2”表示各子像素的区域与CS干线CSVtype1和CSVtype2的哪一种对应。另外,“+”和“-”表示对液晶层施加的电场的方向(极性)不同。例如“+”表示相对电极的电位比子像素电极高,“-”表示子像素电极的电位比相对电极高。
从图37可知,着眼于某子像素时,一个区域与CS干线CSVtype1和CSVtype2的一个对应,另一个区域与CS干线CSVtype1和CSVtype2的另一个对应。另外,着眼于子像素排列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子像素的极性反转,极性不同的子像素以子像素单位呈相间格子状(checkered)排列。另外,着眼于某行的子像素中与CS干线CSVtype1对应的区域时,区域的明暗和极性按每区域反转。这样,明亮区域和暗区域以区域单位呈相间格子状排列。而且,在图37中,表示的是某帧的液晶显示面板200D的状态,在下一帧中各区域的极性反转,抑制闪烁。
此处,对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不具备校正部300D这一点以外,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同样的结构。
图38(a)中表示输入信号中全部的像素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的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此处,各子像素点亮。在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灰度等级水平不同,但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灰度等级水平相等。另外,极性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以子像素单位反转。在图38(b)中,为了简化,仅表示出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当仅着眼于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子像素时,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相邻的区域的亮度等级(灰度等级水平)不同,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呈相间格子状排列。
接着,参照图37和图39~图41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进行说明。此处输入信号中至少蓝色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等。
如上所述,在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不进行校正。在该情况下,如图39(a)所示,当仅着眼于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的蓝色子像素时,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以区域单位呈相间格子状排列。另外,极性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以子像素单位反转。而且,图39(a)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0D与图38(b)所示的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相同。
另一方面,在色相系数Hb为零以外(例如1)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将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明亮蓝色子像素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亮度的调整,当着眼于蓝色子像素的明暗时,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以蓝色子像素单位呈相间格子状排列。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说蓝色校正部300b对各蓝色子像素如图39(b)所示地赋予明暗。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以及暗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如图39(c)所示那样排列。在该情况下,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明亮蓝色子像素中明亮区域相互接近地排列,像这样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排列,存在产生显示品质下降的情况。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蓝色校正部300b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以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在行方向和列方向的任一方向上均按每个蓝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进行校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蓝色校正部300b也可以以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按每2个蓝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进行校正。
以下,参照图40,对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其他校正的方式进行说明。在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如上所述不进行校正。在该情况下,如图40(a)所示,仅着眼于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的蓝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呈相间格子状排列。
另一方面,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将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在行方向上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按每2个蓝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进行校正。可以说蓝色校正部300b对各蓝色子像素如图40(b)所示地赋予明暗。在该情况下,“+”极性和“-”极性的各个蓝色子像素中不仅有明亮蓝色子像素,还有暗蓝色子像素,所以能够抑制极性和明暗的偏向一方,能够抑制闪烁。另外,通过蓝色校正部300b的校正,在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以及暗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如图40(c)所示那样排列。在该情况下,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呈倾斜的直线状排列,像这样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地排列,存在产生显示品质下降的情况。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蓝色校正部300b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以蓝色子像素成为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的任意一种的方式进行校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蓝色校正部300b也可以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也以蓝色子像素的一部分成为比明亮蓝色子像素暗且比暗蓝色子像素明亮的方式进行校正。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比明亮蓝色子像素暗且比暗蓝色子像素明亮的蓝色子像素称为中蓝色子像素。
以下,参照图41,对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又一其他的校正的方式进行说明。在色相系数Hb为零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如上所述不进行校正。在该情况下,如图41(a)所示,当仅着眼于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的蓝色子像素时,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呈相间格子状排列。
另一方面,在色相系数Hb为1的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将隔着某蓝色子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在图41(b)中将在行方向上并排的4个蓝色子像素表示为B1、B2、B3和B4。蓝色校正部300b将2个蓝色子像素B1、B3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对蓝色子像素B2和B4不进行校正。在该情况下,当仅着眼于行方向的蓝色子像素的明暗时,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在中间隔着中蓝色子像素交替排列。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说蓝色校正部300b对各蓝色子像素如图41(b)所示地赋予明暗。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明亮、中和暗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和暗区域如图41(c)所示地排列。在图41(c)中,当着眼于某行的子像素的明暗时,明亮蓝色子像素、中蓝色子像素、暗蓝色子像素和中蓝色子像素依次排列。蓝色校正部300b像这样进行校正,可防止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的排列,抑制显示品质的下降。
以下,参照图41对如上所述那样进行校正的液晶显示装置100D进行说明。图42(a)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D的液晶显示面板200D的示意图。而且,如上所述,在液晶显示面板200D中各子像素具有能够获得不同亮度的多个区域,但在图42(a)中省略区域的表示。另外,在图42中,表示出属于像素P1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属于像素P2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属于像素P3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3、G3、B3;属于像素P4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4、G4、B4。
图42(b)中表示蓝色校正部300b的示意图。在图42(b)中,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与图42(a)所示的属于像素P1的各子像素R1、G1、B1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与属于像素P2的各子像素R2、G2、B2相当。另外,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3、g3、b3与图42(a)所示的属于像素P3的各子像素R3、G3、B3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4、g4、b4与属于像素P4的各子像素R4、G4、B4相当。
在蓝色校正部300b中,使用加法部310b求出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接着,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对一个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接着,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30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α,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β。
另一方面,使用加法部310r求出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另外,使用加法部310g求出灰度等级水平g1与灰度等级水平g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gave。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b。
接着,求出变化量ΔSα、ΔSβ。变化量ΔSα由ΔYbα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变化量ΔSβ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乘法部350进行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法计算,由此,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
另外,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对灰度等级水平b1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1。同样地,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对灰度等级水平b3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3。接着,在加减法部370a中将亮度等级Yb1与变化量ΔSα相加,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1’。另外,在加减法部370b中从亮度等级Yb3中减去变化量ΔSβ,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3’。而且,灰度等级水平r1~r4、g1~g4、b2和b4未被校正。利用这样的蓝色校正部300b,能够防止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的排列,能够抑制显示品质的下降。
而且,优选还进行边缘处理。图43中表示校正部300b’的示意图。校正部300b’除了还具有参照图18所述的边缘判定部390和系数算出部395这一点以外,具有与蓝色校正部300b同样的结构,此处,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边缘判定部390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b4得到边缘系数HE。此处,边缘系数是灰度等级水平b1~b4的差越大则越变大的函数,边缘系数HE由例如HE=(MAX(b1,b2,b3,b4)-MIN(b1,b2,b3,b4))/MAX(b1,b2,b3,b4)表示。而且,边缘系数HE也可以由其他方法求得,另外,边缘系数HE也可以根据灰度等级水平b1和b3求得。
接着,系数算出部395根据在色相判定部340中得到的色相系数Hb以及在边缘判定部390中得到的边缘系数HE得出校正系数HC。校正系数HC由例如HC=Hb-HE表示。灰度等级水平b1和b3的校正使用该校正系数HC与上述同样地进行。也可以这样进行边缘处理。
(实施方式5)
在上述的说明中,将属于位于行方向上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属于位于列方向上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
参照图44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4(a)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100E具备液晶显示面板200E和校正部300E,校正部300E具有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和蓝色校正部300b”。
图44(b)中表示液晶显示面板200E的示意图。在液晶显示面板200E中各子像素具有能够获得不同亮度的多个区域。包含红色、绿色、蓝色子像素R3、G3、B3的像素P3与包含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1、G1、B1的像素P1在列方向上相邻地排列。另外,包含红色、绿色、蓝色子像素R4、G4、B4的像素P4与包含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2、G2、B2的像素P2在列方向上相邻地排列。
即使在蓝色校正部300b”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情况下,蓝色校正部300b”如图39(b)所示地对蓝色子像素赋予明暗时,也如图39(c)所示,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排列。因此,优选蓝色校正部300b”如图41(b)所示地赋予蓝色子像素的明暗。
以下,参照图45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E中的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说明。如图45(a)所示,蓝色校正部300b”具有前段行存储器300s;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和后段行存储器300u。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与图44(b)所示的属于像素P1的各子像素R1、G1、B1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与属于像素P2的各子像素R2、G2、B2相当。另外,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3、g3、b3与图44(b)所示的属于像素P3的各子像素R3、G3、B3相当,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r4、g4、b4与属于像素P4的各子像素R4、G4、B4相当。利用前段行存储器300s,灰度等级水平r1、g1、b1、r2、g2和b2被延迟1行输入到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
图45(b)中表示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的示意图。在灰度等级调整部300t中,使用加法部310b求出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接着,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对一个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其后,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30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α,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β。
另一方面,使用加法部310r求出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另外,使用加法部310g求出灰度等级水平g1与灰度等级水平g3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gave。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b。
接着,乘法部350进行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法计算,由此,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另外,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对灰度等级水平b1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1。同样地,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对灰度等级水平b3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3。接着,在加减法部370a中将亮度等级Yb1和变化量ΔSα相加,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1’。另外,在加减法部370b中从亮度等级Yb3中减去变化量ΔSβ,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3’。利用这样的蓝色校正部300b”,能够防止明亮蓝色子像素的明亮区域偏向一方的排列,能够抑制显示品质的下降。
而且,优选还进行边缘处理。图46中表示蓝色校正部300b’的示意图。蓝色校正部300b’除了还具有参照图18所述的边缘判定部390和系数算出部395这一点以外,具有与图45所示的蓝色校正部300b”同样的结构,此处,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边缘判定部390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b1和b3得到边缘系数HE。例如边缘系数HE由HE=(MAX(b1,b3)-MIN(b1,b3))/MAX(b1,b3)表示。而且,边缘系数HE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求得。
接着,系数算出部395根据在色相判定部340中得到的色相系数Hb以及在边缘判定部390中得到的边缘系数HE得到校正系数HC。校正系数HC由例如HC=Hb-HE表示。灰度等级水平b1和b3的校正使用该校正系数HC与上述同样地进行。也可以这样进行边缘处理。
(实施方式6)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5中,像素使用3个原色进行显示,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像素也可以使用4个以上的原色进行显示。像素也可以具有例如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和品红色子像素。
图47中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6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0F具备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和校正部300F。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中,各像素具有红色(R)、绿色(G)、蓝色(B)和黄色(Ye)子像素。校正部300F具有将2个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子像素分别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的红色校正部300r、绿色校正部300g、蓝色校正部300b和黄色校正部300ye。
图48(a)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F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的示意图。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中,各像素具有红色(R)、绿色(G)、蓝色(B)和黄色(Ye)子像素。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子像素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另外,在列方向上,排列呈现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以下,参照图49,对蓝色校正部300b进行说明。而且,进行实施过多原色转换的灰度等级水平R1、R2的校正的红色校正部300r、进行灰度等级水平G1、G2的校正的绿色校正部300g、和进行灰度等级水平Ye1、Ye2的校正的黄色校正部300ye具有与进行灰度等级水平b1和b2的校正的蓝色校正部300b同样的结构,此处省略其详细情况。
另外,蓝色校正部300b除了还具有多原色转换部400这一点以外,具有与参照图8所述的蓝色校正部同样的结构,为了避免冗长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多原色转换部400根据输入信号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得到与属于液晶显示面板200F中的像素的各子像素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R1、G1、B1、Ye1。另外,多原色转换部400根据输入信号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得到与属于液晶显示面板200F中的像素的各子像素对应的灰度等级水平R2、G2、B2、Ye2。灰度等级水平R1、G1、B1、Ye1与图48(a)所示的属于像素P1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当,灰度等级水平R2、G2、B2、Ye2与属于像素P2的各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相当。
使用加法部310B求出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平均。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灰度等级水平B1和B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接着,灰度等级差水平部320对一个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赋予2个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ΔBβ。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与明亮蓝色子像素对应,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与暗蓝色子像素对应。接着,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30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α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α,将灰度等级差水平ΔBβ转换成亮度差等级ΔYBβ。
另外,使用加法部310r求出灰度等级水平r1与灰度等级水平r2的平均。同样地,使用加法部310g求出灰度等级水平g1与灰度等级水平g2的平均,使用加法部310b求出灰度等级水平b1与灰度等级水平b2的平均。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灰度等级水平r1和r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将灰度等级水平g1和g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gave,另外,将灰度等级水平b1和b2的平均表示为平均灰度等级水平bave。
色相判定部340判定输入信号所表示的像素的色相。色相判定部340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求取色相系数Hb。色相系数Hb是根据色相而变化的函数。
而且,色相判定部340也可以利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和Yeave得出色相系数Hb。在该情况下,由于Rave、Gave、Bave和Yeave与基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平均灰度等级水平对应,所以蓝色子像素的校正间接地根据输入信号所表示的像素的色相进行。但是,色相的判定能够使用平均灰度等级水平rave、gave、bave充分进行,由此,能够抑制处理的复杂化。
接着,求取变化量ΔSα、ΔSβ。变化量ΔSα由ΔYBα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变化量ΔSβ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积表示。乘法部350进行亮度差等级ΔYBα、ΔYBβ与色相系数Hb的乘法计算,由此,得到变化量ΔSα、ΔSβ。
另外,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a对灰度等级水平B1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1。亮度等级YB1例如按照以下公式得到。
YB1=B12.2(此处,0≤B1≤1)
同样地,灰度等级亮度转换部360b对灰度等级水平B2进行灰度等级亮度转换,得到亮度等级YB2。
接着,在加减法部370a中将亮度等级YB1和变化量ΔSα相加,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a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1’。另外,在加减法部370b中从亮度等级YB2中减去变化量ΔSβ,进一步在亮度灰度等级转换部380b中进行亮度灰度等级转换,由此得到灰度等级水平B2’。
这样,在液晶显示装置100F中,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亮度的调整。图48(b)中用箭头表示进行亮度的调整的2个蓝色子像素。而且,严格来说,虽然也可以进行红色、绿色和黄色子像素的亮度的调整,但此处为了避免冗长,仅对进行亮度的调整的2个蓝色子像素进行说明。而且,在图48(b)中,蓝色子像素中没有附带阴影的表示明亮蓝色子像素,附带阴影的表示暗蓝色子像素。
而且,在图48所示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中,排列有在列方向上呈现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排列在列方向上呈现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明亮蓝色子像素位于行方向的方式进行亮度的调整。由此,可防止明亮蓝色子像素偏向一方的排列,抑制蓝色的分辨率的实质上的降低。
另外,在图48所示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中,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排列成1行,但并不限定于此。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也可以跨多行排列。
图50(a)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F1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1的示意图。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1中,一个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呈2行2列排列,属于一个像素的红色和绿色子像素在某行的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属于相同像素的蓝色和黄色子像素在相邻的行的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当着眼于列方向的子排列时,红色子像素与蓝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绿色子像素与黄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如图50(b)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F1中将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2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明亮蓝色子像素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进行亮度的调整。
另外,在图48和图50所示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00F1中像素具有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子像素,但并不限定于此。像素也可以具有白子像素取代黄色子像素。而且,4个子像素的排列并不限定于此。但是,优选至少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子像素(此处为蓝色子像素)遍及多个像素以有规则的周期排列。
而且,在上述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00F1中,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的数量为4个,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多原色显示面板中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的数量也可以为6个。
图51(a)中表示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的示意图。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中,各像素具有红色(R)、绿色(G)、蓝色(B)、黄色(Ye)、青色(C)和品红色(M)子像素。而且,此处虽未图示,校正部300F除红色、绿色、蓝色和黄色校正部300r、300g、300b和300ye以外还具有青色校正部300c和品红色校正部300m。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中,属于一个像素的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子像素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另外,在列方向上,排列呈现相同颜色的子像素。
而且,在图51(a)中,在列方向上,排列呈现相同颜色的子像素,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列方向上排列呈现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属于在列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明亮蓝色子像素位于行方向上的方式进行亮度的调整。由此,可防止明亮蓝色子像素偏向一方的排列,抑制蓝色的分辨率的实质上的降低。例如也可以在某行中,属于一个像素的红色、绿色、品红色、青色、蓝色和黄色子像素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在相邻的下一行中,属于别的像素的青色、蓝色、黄色、红色、绿色和品红色子像素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
而且,在图51所示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中,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排列在1行,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属于一个像素的子像素也可以跨多行排列。
图52(a)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0F3的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3的示意图。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3中,一个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呈2行3列排列,属于一个像素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在某行的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属于相同像素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子像素在相邻的下一行的行方向上依次排列。而且,此处,当着眼于列方向的子像素排列时,红色子像素与黄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绿色子像素与品红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蓝色子像素与青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但也可以红色子像素与青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绿色子像素与品红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蓝色子像素与黄色子像素交替地排列。
如图52(b)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0F3中,将属于在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像素的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单位以明亮蓝色子像素和暗蓝色子像素在行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方式进行亮度的调整。
而且,6个子像素的排列并不限定于此。但是,优选至少进行灰度等级水平的校正的子像素(此处为蓝色子像素)遍及多个像素以有规则的周期排列。另外,在多原色显示面板200F2、F3中,像素具有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和品红色子像素,但并不限定于此。像素也可以具有例如第一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和第二红色子像素。
而且,在上述的说明中,校正部300B、300C、300D、300E、300F具有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和/或品红色校正部300r、300g、300b、300ye、300c、300m,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这些校正部也可以具有参照图19如上所述的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青色和/或品红色校正部300r、300g、300b、300ye、300c、300m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液晶层为垂直取向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液晶层也可以是别的模式。
而且,为了参考,在本说明书中援用作为本申请的基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33524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2009-132500号的公开内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实现视野角特性的改善并且抑制显示品质的下降的液晶显示装置。
符号的说明
100液晶显示装置
200液晶显示面板
300校正部
Claims (16)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包括相互相邻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的多个像素,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各自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点亮,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点亮,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大致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
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其它的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其它的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又一其它的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像素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又一其它的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规定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和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各自具有能够分别呈现相互不同的亮度的多个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其分别规定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各自具有规定所述多个区域的分离电极;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和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所述分离电极对应设置的多个辅助电容配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表示所述多个像素各自所包含的所述多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的色相,校正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表示所述多个像素各自所包含的所述多个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的色相、以及所述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的差,校正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信号中,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一个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第一灰度等级水平,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中的另一个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所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或者比所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高的第二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各自的亮度和与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不同,
在输入信号中,所述一个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所述第一灰度等级水平,所述另一个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灰度等级水平为比所述第二灰度等级水平高的第三灰度等级水平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所包含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各自的亮度大致等于与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像素,所述像素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各自具有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包括能够呈现相互不同的亮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像素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点亮,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点亮,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像素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像素显示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像素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各自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像素显示所述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亮度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
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
所述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其分别规定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一分离电极和第二分离电极;和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所述第一分离电极和所述第二分离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和第三子像素电极,其分别规定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并且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第一分离电极和第二分离电极;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分别对应设置的多个源极配线;和
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所述第一分离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电极各自的所述第二分离电极对应设置的多个栅极配线。
1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排列成多行和多列的矩阵状的多个像素,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包括在行方向或者列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和第四像素,
所述多个像素各自具有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多个子像素,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某有彩色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点亮,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像素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点亮,
在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三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大致等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所述第三像素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的平均亮度的情况下,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有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与输入信号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显示所述某无彩色时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三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各自的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等于与所述输入信号或者由所述输入信号的转换得到的信号所表示的灰度等级水平对应的亮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335246 | 2008-12-26 | ||
JP2008335246 | 2008-12-26 | ||
JP2009132500 | 2009-06-01 | ||
JP2009-132500 | 2009-06-01 | ||
PCT/JP2009/007233 WO2010073693A1 (ja) | 2008-12-26 | 2009-12-25 | 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5329A true CN102265329A (zh) | 2011-11-30 |
CN102265329B CN102265329B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228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5271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5329B (zh) | 2008-12-26 | 2009-12-25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70351B2 (zh) |
EP (1) | EP2378509B1 (zh) |
JP (1) | JP5680969B2 (zh) |
KR (1) | KR101245455B1 (zh) |
CN (1) | CN102265329B (zh) |
BR (1) | BRPI0923708A2 (zh) |
RU (1) | RU2483362C2 (zh) |
WO (1) | WO2010073693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0114A (zh) * | 2014-12-26 | 2015-03-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4485077A (zh) * | 2014-12-16 | 2015-04-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620309A (zh) * | 2012-09-13 | 2015-05-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8922490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0166756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
WO2020056839A1 (zh) * | 2018-09-19 | 2020-03-26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
US10714043B2 (en) | 2018-09-19 | 2020-07-14 |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43833B (zh) * | 2010-07-29 | 2012-05-3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像素单元 |
US8786813B2 (en) | 2010-07-29 | 2014-07-22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pixel units thereof |
KR101773419B1 (ko) * | 2010-11-22 | 2017-09-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보상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
US9165494B2 (en) | 2010-12-28 | 2015-10-2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igna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multi-primary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US9202422B2 (en) * | 2011-01-07 | 2015-12-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02749751B (zh) * | 2011-04-22 | 2015-09-16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JP2013050679A (ja) * | 2011-08-31 | 2013-03-14 | Sony Corp |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WO2013031770A1 (ja) * | 2011-08-31 | 2013-03-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5849538B2 (ja) * | 2011-08-31 | 2016-01-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TWI449013B (zh) * | 2012-05-22 | 2014-08-1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JP5986442B2 (ja) * | 2012-07-06 | 2016-09-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WO2014038517A1 (ja) * | 2012-09-07 | 2014-03-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多原色表示装置 |
WO2014042074A1 (ja) * | 2012-09-13 | 2014-03-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140218411A1 (en) * | 2013-02-05 | 2014-08-0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a Color Shift of Viewing Angle of Skin Color of an LCD Screen |
JP5811228B2 (ja) * | 2013-06-24 | 2015-11-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
KR102197270B1 (ko) * | 2014-01-03 | 2021-0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의 영상 보정 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
US9270370B2 (en) * | 2014-01-29 | 2016-02-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lot tone modulation by data bias |
CN103854570B (zh) * | 2014-02-20 | 2016-08-1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JP2016024382A (ja) * | 2014-07-22 | 2016-02-0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
KR20160065397A (ko) * | 2014-11-28 | 2016-06-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TWI555409B (zh) * | 2015-03-10 | 2016-10-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器之影像處理方法 |
CN104751767B (zh) * | 2015-04-20 | 2017-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5372884A (zh) * | 2015-12-02 | 2016-03-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应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
TWI598864B (zh) * | 2016-10-21 | 2017-09-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JP2018077423A (ja) * | 2016-11-11 | 2018-05-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10366674B1 (en) * | 2016-12-27 | 2019-07-30 |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 Display calibration in electronic displays |
KR20180133279A (ko) * | 2017-06-05 | 2018-12-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439146B1 (ko) * | 2017-09-26 | 2022-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7799079B (zh) * | 2017-10-10 | 2019-06-1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驱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7919099B (zh) * | 2017-10-10 | 2019-09-1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驱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
JP2020034876A (ja) * | 2018-08-31 | 2020-03-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
US11138944B2 (en) * | 2018-12-06 | 2021-10-05 | Xianyang Caih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matrix driv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489712B (zh) * | 2019-01-29 | 2022-03-11 |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矩阵驱动装置及显示器 |
KR20200144193A (ko) * | 2019-06-17 | 2020-12-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1028801B (zh) * | 2019-12-11 | 2021-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KR102727513B1 (ko) * | 2020-02-20 | 2024-11-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CN113496682B (zh) * | 2020-03-19 | 2022-07-29 |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数据的优化方法、像素矩阵驱动装置及显示器 |
KR102724652B1 (ko) * | 2020-06-25 | 2024-11-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55908A (ja) * | 2002-03-05 | 2003-09-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CN1482593A (zh) * | 2002-06-06 | 2004-03-17 | ������������ʽ����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488124A (zh) * | 2001-01-26 | 2004-04-07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基于液晶显示器中子象素的光亮度特性调节子象素的亮度值 |
TW200425019A (en) * | 2002-01-30 | 2004-11-16 | Sharp K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TW200501035A (en) * | 2003-03-31 | 2005-01-01 | Fujitsu Display Tech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WO2007097080A1 (ja) * | 2006-02-27 | 2007-08-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液晶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00375A (en) | 1986-10-24 | 1989-01-24 | Honeywell Inc. | Four color repetitive sequence matrix array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
US5610739A (en) * | 1994-05-31 | 1997-03-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with a plurality of subpixels |
JP3362758B2 (ja) | 1996-03-15 | 2003-01-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反射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
DE69839892D1 (de) | 1997-06-12 | 2008-09-25 | Sharp Kk | Anzeigevorrichtung mit vertikal ausgerichtetem Flüssigkristall |
JP4034022B2 (ja) | 2000-01-25 | 2008-01-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1306023A (ja) | 2000-04-18 | 2001-11-02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表示装置 |
JP3601786B2 (ja) | 2000-08-11 | 2004-12-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TW540022B (en) * | 2001-03-27 | 2003-07-0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n image |
WO2002101644A2 (en) | 2001-06-11 | 2002-12-19 | Genoa Technologies Ltd.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or display |
AU2003219505A1 (en) | 2002-04-11 | 2003-10-27 | Moshe Ben-Chorin | Color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with enhanced attributes |
JP4248306B2 (ja) | 2002-06-17 | 2009-04-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1133761B1 (ko) | 2005-01-26 | 2012-04-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4650845B2 (ja) * | 2005-10-31 | 2011-03-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ガンマ補正方法 |
KR101206724B1 (ko) | 2006-02-23 | 2012-11-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TWI356222B (en) * | 2006-09-18 | 2012-01-11 | Chimei Innolux Corp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 |
US8451302B2 (en) * | 2007-01-25 | 2013-05-2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ulti primary color display device |
JP2009132500A (ja) | 2007-11-30 | 2009-06-18 | Brother Ind Ltd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記録装置 |
-
2009
- 2009-12-25 KR KR1020117017082A patent/KR101245455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25 EP EP09834499.7A patent/EP237850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12-25 RU RU2011131047/07A patent/RU2483362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12-25 CN CN2009801527175A patent/CN10226532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25 JP JP2010543905A patent/JP568096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12-25 WO PCT/JP2009/007233 patent/WO201007369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2-25 BR BRPI0923708A patent/BRPI092370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12-25 US US13/142,041 patent/US857035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8124A (zh) * | 2001-01-26 | 2004-04-07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基于液晶显示器中子象素的光亮度特性调节子象素的亮度值 |
TW200425019A (en) * | 2002-01-30 | 2004-11-16 | Sharp Kk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3255908A (ja) * | 2002-03-05 | 2003-09-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CN1482593A (zh) * | 2002-06-06 | 2004-03-17 | ������������ʽ���� | 液晶显示装置 |
TW200501035A (en) * | 2003-03-31 | 2005-01-01 | Fujitsu Display Tech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WO2007097080A1 (ja) * | 2006-02-27 | 2007-08-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液晶表示装置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0309A (zh) * | 2012-09-13 | 2015-05-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620309B (zh) * | 2012-09-13 | 2017-09-22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485077A (zh) * | 2014-12-16 | 2015-04-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485077B (zh) * | 2014-12-16 | 2017-04-2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460114A (zh) * | 2014-12-26 | 2015-03-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66756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处理方法与装置 |
CN110166756B (zh) * | 2018-02-13 | 2021-06-22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处理装置 |
CN108922490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08922490B (zh) * | 2018-09-07 | 2021-05-2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WO2020056839A1 (zh) * | 2018-09-19 | 2020-03-26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器 |
US10714043B2 (en) | 2018-09-19 | 2020-07-14 |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PI0923708A2 (pt) | 2016-01-19 |
US20110254759A1 (en) | 2011-10-20 |
RU2483362C2 (ru) | 2013-05-27 |
RU2011131047A (ru) | 2013-02-10 |
KR101245455B1 (ko) | 2013-03-19 |
EP2378509A4 (en) | 2012-08-01 |
KR20110096176A (ko) | 2011-08-29 |
JPWO2010073693A1 (ja) | 2012-06-07 |
CN102265329B (zh) | 2013-11-06 |
JP5680969B2 (ja) | 2015-03-04 |
WO2010073693A1 (ja) | 2010-07-01 |
EP2378509A1 (en) | 2011-10-19 |
EP2378509B1 (en) | 2017-06-28 |
US8570351B2 (en) | 2013-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532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26521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246222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523478B (zh) | 显示装置和信号转换装置 | |
CN10138999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9318075B2 (en) | Image driving using color-compensated image data that has been color-scheme converted | |
WO2010061577A1 (ja) | 多原色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信号変換回路 | |
CN102472907A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2713747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20090102769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ed for same | |
CN106683627A (zh) |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7068102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显示装置 | |
US20150015600A1 (en) |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signal proces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ignal processor | |
CN102160111B (zh) | 信号转换电路和具备该信号转换电路的多原色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714000A (zh) | 显示装置 | |
WO2012005170A1 (ja) | 多原色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1221172A (ja) | 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