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3425B -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3425B CN102263425B CN201010194094.2A CN201010194094A CN102263425B CN 102263425 B CN102263425 B CN 102263425B CN 201010194094 A CN201010194094 A CN 201010194094A CN 102263425 B CN102263425 B CN 102263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wireless charging
- induction coil
- conductive contact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包含有:感应线圈、控制电路、隔离衬垫、至少一导电接点及封装材质。感应线圈将电磁波转换成电能。控制电路利用感应线圈所转换的电能来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隔离衬垫用来隔绝电磁波。导电接点耦接于控制电路,且无线充电封套通过导电接点来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封装材质至少部分覆盖在电池的外部,以使电池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之中,且感应线圈、控制电路、隔离衬垫及导电接点设置于封装材质之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一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通过粘贴的方式或者套束的方式固定在电池上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的技术突破了传统有线充电的思维,让使用者可以亲身体验方便、节能、无缠绕的真正无线生活。不过由于无线充电的成本较高,目前并没有大量使用在手持式装置中。
目前已有无线充电的配件在市面上销售,但大都是将无线充电的接收器设计在手持式装置的背盖(backplate)上,由于此无线充电的接收器必须要连接到手持式装置上(需要额外接脚),因此需要修改手持式装置的设计,这会造成制造成本上的负担。另一种做法是将无线充电的接收器设计成手持式装置的保护套,并连接到原本手持式装置的有线充电接口(wired charginginterface),如此便会占用此手持式装置的有线充电接口,造成使用者另一种困扰。
因此,如何节省成本并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便利性,也是本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与一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揭露一种与一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包含有:一感应线圈、一控制电路、一隔离衬垫、至少一导电接点以及一封装材质。感应线圈用来接收一电磁波,并将该电磁波转换成一电能。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感应线圈,用来控制该感应线圈,并利用该感应线圈所转换的该电能来对该电池进行无 线充电。隔离衬垫设置在该感应线圈的一侧,用来隔绝该电磁波。导电接点耦接于该控制电路,且该无线充电封套通过该导电接点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封装材质至少部分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其中该感应线圈、该控制电路、该隔离衬垫以及该导电接点设置于该封装材质之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封装材质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池上,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封装材质具有可缩性,以及该封装材质以套束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池上,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
本发明揭露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含有一充电板以及一无线充电封套。充电板用来提供一电磁波。无线充电封套用来与一电池相结合,且该无线充电封套包含有:一感应线圈、一控制电路、一隔离衬垫、至少一导电接点以及一封装材质。感应线圈用来接收一电磁波,并将该电磁波转换成一电能。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感应线圈,用来控制该感应线圈,并利用该感应线圈所转换的该电能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隔离衬垫设置在该感应线圈的一侧,用来隔绝该电磁波。导电接点耦接于该控制电路,且该无线充电封套通过该导电接点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封装材质至少部分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其中该感应线圈、该控制电路、该隔离衬垫以及该导电接点设置于该封装材质之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线充电封套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说明将图1中的无线充电封套与一电池结合前与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无线充电封套
110 感应线圈
120 控制电路
130 隔离衬垫
140 导电接点
150 封装材质
E 电能
200 电池
240 第二导电接点
30 无线充电系统
300 充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无线充电封套(wireless charging jacket)1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注意,无线充电封套100用来与一电池相结合,并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封套100包含有(但不局限于)一感应线圈110、一控制电路120、一隔离衬垫130、至少一导电接点(conductive terminal)140以及一封装材质150。其中,感应线圈110用来接收一电磁波(图未示),并将该电磁波转换成一电能E。控制电路120耦接于感应线圈110,用来控制感应线圈110,并利用感应线圈110所转换的电能E来对一电池(如后续的图2A及图2B以及图3所示)进行无线充电。而隔离衬垫130则设置在感应线圈110的一侧,以隔绝该电磁波。导电接点140耦接于控制电路120,且无线充电封套100通过导电接点140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此外,封装材质150至少部分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以使该电池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如后续的图2A及图2B以及图3所示),其中感应线圈110、控制电路120、隔离衬垫130以及导电接点140设置于封装材质150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封装材质150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一电池上(如图2A及图2B所示),以使该电池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但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在另一实施例中,封装材质150具有可缩性,且封装材质150可通过套束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池上,以使该电池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然熟知此项技艺者应可了解,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以其他方式来将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封装材质150固定在该电池上皆是可行的,此皆应隶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畴。请再注意,上述的隔离衬垫130可为高导磁材料,或者可由任何其他可改变磁力 线的材料来实现之,以避免该电磁波被其他金属干扰。
请参考图2A及图2B,图2A及图2B为说明将图1中的无线充电封套100与一电池200结合前与结合后的示意图,其中图2A代表无线充电封套100与电池200尚未结合的情况,而图2B则代表无线充电封套100与电池200相结合后的情况。如图2A所示,电池200也包含有多个第二导电接点240;如图2B所示,在电池200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后,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导电接点140会直接接触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也就是说,此时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导电接点140会电连接至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
另外,如熟知此项技术者所知悉,当电池200被安装在一手持式装置(例如:一手机、一个人数字助理、一个人数字助理手机、一游戏机或者一相机)之中时,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会电连接至该手持式装置的电池连接器(device battery connector)。换句话说,在电池200与无线充电封套100相结合后之后,再将结合后的电池200、无线充电封套100一同安装在该手持式装置之中时,此时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导电接点140会与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以及该手持式装置的电池连接器电连接(亦即,直接接触)。
由图2A及图2B可得知,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可通过粘贴或者套束的方式固定在电池200上,以使电池200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来对电池200进行无线充电。也就是说,在无需修改原始手持式装置以及电池的设计下,即可让手持式装置以及电池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另外,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设有导电接点140,可用来与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以及手持式装置的电池连接器作电连接,因此并不会占用原先手持式装置的有线充电接口。
请再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封装材质150部分覆盖在电池200的外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封套100的封装材质也可全部覆盖在电池200的外部,此也隶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畴。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系统3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系统30包含有充电板300以及无线充电封套100,其中无线充电封套100用来与电池200相结合。由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以及电池200 的架构及其运作方式已详述如前(请参考图1以及图2A及图2B),为简洁起见于此便不再赘述。充电板300则用来提供一电磁波(图未示)给无线充电封套100。简言之,当使用者将电池200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并将结合后的电池200、无线充电封套100一同放置在充电板300上时,此时无线充电系统30(包含有无线充电封套100以及充电板300)便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来对电池200进行无线充电。
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将与无线充电封套100相结合后的电池200直接放置在充电板300上,来对电池200进行无线充电,但此并非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将与无线充电封套100相结合后的电池200先安装在一手持式装置之中,再将此手持式装置连同结合后的电池200、无线充电封套100一同放置在充电板300上,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充电系统30便可对安装在该手持式装置之中的电池200进行无线充电。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范畴。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一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可通过粘贴或者套束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电池200上,以使电池200安装于无线充电封套100之中。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来对电池200进行无线充电。换言之,在无需修改原始手持式装置以及电池的设计下,即可使得手持式装置或者电池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再者,由于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设有导电接点140,可用来与电池200的第二导电接点240以及手持式装置的电池连接器作电连接,因此并不会占用原先手持式装置的有线充电接口。此外,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无线充电系统30不但可以适用在对结合后的电池200、无线充电封套100直接进行无线充电的情况,更可以适用于将手持式装置连同结合后的电池200、无线充电封套100一同放置在充电板300上进行无线充电的情况。如此一来,本发明所揭露的无线充电封套100、无线充电系统30能够赋予手持式装置更多的附加功能,并可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线充电封套,用来与一电池相结合,该无线充电封套包含有:
感应线圈,用来接收一电磁波,并将该电磁波转换成一电能;
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感应线圈,用来控制该感应线圈,并利用该感应线圈所转换的该电能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隔离衬垫,设置在该感应线圈的一侧,用来隔绝该电磁波;
至少一导电接点,耦接于该控制电路,该无线充电封套通过该导电接点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以及
封装材质,其至少部分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该封装材质以套束或者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池上,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其中该感应线圈、该控制电路、该隔离衬垫以及该导电接点设置于该封装材质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封套,其中该封装材质全部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封套,其中该封装材质具有可缩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封套,其中在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后,该导电接点直接接触该电池的一第二导电接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封套,其中该隔离衬垫为高导磁材料。
6.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含有:
充电板,用来提供一电磁波;以及
无线充电封套,用来与一电池相结合,该无线充电封套包含有:
感应线圈,用来接收该电磁波,并将该电磁波转换成一电能;
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感应线圈,用来控制该感应线圈,并利用该感应线圈所转换的该电能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隔离衬垫,设置在该感应线圈的一侧,用来隔绝该电磁波;
至少一导电接点,耦接于该控制电路,该无线充电封套通过该导电接点来对该电池进行无线充电;以及
封装材质,其至少部分覆盖在该电池的外部,该封装材质以套束或者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池上以使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之中,其中该感应线圈、该控制电路、该隔离衬垫以及该导电接点设置于该封装材质之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中该封装材质具有可缩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中在该电池安装于该无线充电封套后,该导电接点直接接触该电池的一第二导电接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4094.2A CN102263425B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94094.2A CN102263425B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3425A CN102263425A (zh) | 2011-11-30 |
CN102263425B true CN102263425B (zh) | 2014-08-27 |
Family
ID=45009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94094.2A Active CN102263425B (zh) | 2010-05-28 | 2010-05-28 |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634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986169B1 (ko) * | 2012-01-10 | 2019-09-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KR20160038655A (ko) * | 2014-09-30 | 2016-04-0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플립 커버 |
CN107146525B (zh) * | 2017-05-19 | 2023-07-28 | 凡方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具有储存功能的装置 |
CN107546799A (zh) * | 2017-08-28 | 2018-01-05 | 长兴遥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共享电池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6450A (zh) * | 2002-12-16 | 2006-01-25 | 斯普莱希鲍尔有限公司 | 使便携式电气装置适于无线接收电能 |
CN101401312A (zh) * | 2006-03-22 | 2009-04-01 | 鲍尔卡斯特公司 | 用于实施无线电源的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07626B2 (ja) * | 2006-08-11 | 2011-06-2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無接点の充電器とこの充電器と携帯電子機器の組み合わせ |
JP5300187B2 (ja) * | 2006-09-07 | 2013-09-2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磁気誘導作用で充電されるパック電池 |
-
2010
- 2010-05-28 CN CN201010194094.2A patent/CN102263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6450A (zh) * | 2002-12-16 | 2006-01-25 | 斯普莱希鲍尔有限公司 | 使便携式电气装置适于无线接收电能 |
CN101401312A (zh) * | 2006-03-22 | 2009-04-01 | 鲍尔卡斯特公司 | 用于实施无线电源的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3425A (zh) | 201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1887B (zh) | 與一電池相結合之無線充電封套及其相關無線充電系統 | |
CN104253489B (zh) | 汽车方向盘及采用该汽车方向盘的汽车 | |
CN202524124U (zh) | 移动电源 | |
CN107863800A (zh) | 无线充电电池 | |
CN102263425B (zh) | 与电池相结合的无线充电封套及其相关无线充电系统 | |
TW201429105A (zh) | 無線充電傳輸裝置 | |
EP3007317B1 (en) |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held mobile terminal | |
CN212010589U (zh) | 线圈模块 | |
CN109275058A (zh) | 双模式耳机系统、蓝牙设备和线缆 | |
CN100583668C (zh) |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蓝牙通信系统 | |
CN105553043B (zh) |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 |
CN202586515U (zh) |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 |
CN204992657U (zh) |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 |
CN202586422U (zh) | 可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 |
CN208862595U (zh) | 移动充电电源 | |
CN207704405U (zh) | 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鼠标 | |
US20160233704A1 (en) | Telescopic transmission cabl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5610227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结构及移动终端 | |
CN205986257U (zh) |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 |
CN207559620U (zh) | 无线充电行动电源 | |
US20240396106A1 (en) | Battery system with embedded charging coil | |
CN207573041U (zh) | 复合型感应线圈的无线充电行动电源 | |
CN201219202Y (zh) | 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 |
CN209330200U (zh) | 一种保护套 | |
CN207117208U (zh) | 一种可卷缩充电线的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