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24699B -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699B
CN102224699B CN200980146967.8A CN200980146967A CN102224699B CN 102224699 B CN102224699 B CN 102224699B CN 200980146967 A CN200980146967 A CN 200980146967A CN 102224699 B CN102224699 B CN 102224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packet
acknowledge message
session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9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699A (zh
Inventor
贾展丰
戴维·乔纳森·朱利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3Stop-and-wai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建立会话时间间隔。此外,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一数据包。

Description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大体来说涉及通信,且更具体来说,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装置可经由具有给定射频频带内的频率的信号而彼此通信。提供同步信道计时的传统方法是定义周期性发射。举例来说,装置经同步以与分时隙或超帧结构对准。当设立数据信道时,将周期性时隙的子集指派给所述信道。数据发射接着在经指派的时隙中发生。
例如这些技术的技术可用于个人局域网络(“PAN”)或人体局域网络(“BAN”)应用中的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些无线PAN或BAN应用的接入方案可能需要支持具有显著不同要求的多种装置。举例来说,对于一些装置,消耗尽可能少的电力是重要的。此外,网络中的给定装置或网络中的不同装置可能支持各种各样的数据速率。因此,所述接入方案可能需要提供相对稳健而又灵活的功能性。
发明内容
揭示一种用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建立会话时间间隔。此外,所述方法包含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一数据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通信系统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2为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可经执行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
图3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若干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从发射装置角度看可经执行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与数据包的重新发射相关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从接收装置角度看可经执行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
图7为展示同步信道计时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时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适于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发射处理器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适于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接收处理器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应显见,本文中的教示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体现,且本文中揭示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为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来实施本文中揭示的方面,且可以各种方式来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施一设备或实践一方法。另外,可使用除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之外或不同于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及功能性来实施此设备或实践此方法。此外,方面包含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要素。
在一些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方案使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能够经由共用通信媒体通信。举例来说,可在时间-空间中将无线PAN或BAN的频谱划分成多个信道。可定义这些信道(例如)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数据速率、不同服务质量或一些其它准则。在所述信道化方案中,各种技术可用以设立信道并且使用所述信道。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通信系统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框图100。如图1中所展示,通信系统100包括适于建立与彼此的一个或一个以上通信信道106的通信装置102及104。为降低图1的复杂性,仅展示一对装置。实际上,系统100可包括若干装置,所述装置通过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信道(未展示于图1中)而共享通信媒体。
在一些实施中,装置102及104可包含无线台,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据助理,或个人娱乐装置(例如,音乐或视频播放器)。此外,在特定实施方案中,装置102及104可为头戴式耳机,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装置(例如,麦克风)及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此外,装置102及104可包含医疗装置,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装置(例如,包括心跳传感器的传感器)。装置102及104还可包含手表,其中用户接口显示器具有例如声音、灯(LED)及振动的指示。应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装置102及104可包含其它类型的装置。
装置102及104分别包括用于提供对通信媒体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器108及118。在一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架构涉及定义且实施网络拓扑方案、寻址方案、信道化方案(例如,信道接入方案),及媒体接入控制状态与控制方案。为提供所述功能性,媒体接入控制器108及118可分别包括寻址方案选择器110及120,分别包括脉冲划分多址控制器112及122,且分别包括状态控制器114及124,以及其它组件(未展示于图1中)。
此外,寻址方案选择器110可用以定义给定信道的寻址方案。此处,可为与给定信道相关联的消息提供唯一寻址,同时降低电力及带宽要求。举例来说,在一方面中,用于给定信道的消息接发可使用比相应发射器的网络装置地址短的源地址。此外,用于给定信道的消息接发可使用比相应接收器的网络装置地址短的目的地址。在替代方面中,给定信道的消息接发可不使用源地址、目的地址,或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在此状况下,可为所述信道定义唯一信令方案,使得接收器可通过简单地分析与所接收数据相关联的唯一信令方案来识别以所述接收器为目的地的数据。
在一方面中,状态控制器114可用以定义且维持各种媒体接入控制状态。举例来说,媒体接入控制当未发射数据时可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低电力状态,且当传送数据时可使用较高电力状态。在一些方面中,这些不同状态可与不同等级的工作循环、信道参数的不同知晓及不同等级的信道同步相关联。
装置102及104还分别包括用于处理与信道106相关联的信号的信号处理器116及126。举例来说,信号处理器116及126可处理及/或产生待经由信道发射的信号。此外,信号处理器116及126可处理经由信道所接收的信号。
在一方面中,脉冲划分多址(PDMA)控制器112可用以定义并且实施脉冲划分多址信道化方案。通过使用脉冲划分多址,媒体接入控制可定义在信道之间有很少干扰或无干扰的情况下同时共存的若干信道。因此,媒体接入控制可在不与协调器或中央控制器协调的情况下独立地定义信道。举例来说,装置102及104可独立地建立若干信道106且经由所述信道106同时发送数据。此外,其它相邻对等装置(未图示)可独立地建立与信道106同时操作的其它信道。
此外,通过使用脉冲划分多址,媒体接入控制可有效地支持具有不同类型的数据及不同数据速率的不同类型的应用。举例来说,一个信道可支持异步(例如,突发)数据,而另一信道支持串流数据,例如,以规则时间间隔接收的音频及/或视频。有利地,这些信道可同时操作,其中每一信道对另一信道的操作具有很小影响或没有影响。
图2为展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可经执行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200。为方便起见,可将图2的操作(或本文中的任一其它流程图)描述为由特定组件执行。实际上,可结合其它组件及/或由其它组件执行这些操作。
在框202中,所述装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可建立(例如,定义)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步信道。举例来说,在一些方面中,装置(例如,装置102)可独立地定义同步信道。或者,装置可与对等装置(例如,装置104)合作以定义同步信道。
在框204中,装置可因此经由支持同步信道计时的媒体接入控制而提供接入。如上文所论述,在一方面中,媒体接入控制器可独立地操作以提供接入。或者,系统100中的所述装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展示于图1中)可充当中央控制器或提供类似功能性以协调对通信媒体的接入。在一些情形中,一个装置可在无线个人局域网络中自然地发挥中心作用。举例来说,用户的手持机可为多个外围装置(例如,头戴式耳机、手机及媒体播放器)的协调器或主控器。在一方面中,可在较高层协议或规范中实施协调器或主控器功能性。
如框206中所展示,信号处理器可处理与所述信道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信号。举例来说,信号处理器可根据如上文所论述的信令方案来处理待经由信道发射的信号及/或处理从信道接收的信号。因此,信号处理器可产生待经由信道发射的数据脉冲及/或从经由所述信道接收的脉冲中提取数据。以此方式,可经由所述信道在对等装置之间发送数据。
还可通过使用脉冲划分多址方案来实现改善的媒体接入控制性能。举例来说,假定可同时且独立地操作多个信道,则媒体接入控制可针对一种类型的信道而维持给定等级的服务质量,而无关于与所述系统中的任何其它信道相关联的任何数据发射。媒体接入控制可能不需要执行多路复用操作,原本在于给定时间仅允许一个装置经由通信媒体通信的媒体接入控制方案中可能要求多路复用操作。此外,媒体接入控制可能不需要执行相关联的可靠度操作,例如,重新发射、确认及错误检查。
鉴于以上综述,现在将在使用若干无线装置的通信系统的背景下论述样本媒体接入控制方案的各种操作的额外细节。具体来说,图3说明系统300,其中若干无线通信装置1至M(其中M为正整数)302、304、306及308适于建立与彼此的无线通信信道1至Z(其中Z为正整数)310、312及314。图4的流程图400说明可用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样本操作。为降低图3的复杂性,仅结合装置302来说明所述装置的选定方面。然而,应了解,其它装置304、306及308可并入有类似功能性。
在图3中,装置302、304、306及308经由基于脉冲的物理层而通信。在一些方面中,所述物理层可利用具有相对短的长度(例如,约数百毫微秒、数毫微秒,或某一其它长度)及相对宽的带宽的脉冲。
装置302说明若干组件,所述组件可用以定义、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时正交信道且经由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时正交信道来通信。举例来说,信道建立器组件336(例如,实施图1中所展示的PDMA控制器112的功能性)可用以为不同信道定义及/或选择不同脉冲划分多址(“PDMA”)信号参数。在PDMA方案中,可使用所述信道的脉冲的计时(例如,时间-空间中的脉冲位置)来区别一个信道与另一信道。此处,通过使用相对窄的脉冲(例如,约数毫微秒的脉冲宽度)及相对低的工作循环(例如,约数百毫微秒或微秒的脉冲重复周期),可存在足够空间以在给定信道的脉冲之间使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信道的脉冲交错。
装置302可独立地或与系统300中的其它装置304、306及308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合作来建立信道(框402)。在一方面中,一装置可经配置以通过初始经由已知的发现信道与另一装置通信来建立与所述另一装置的信道。此处,寻求建立信道的装置可经由已知信道发送初步消息(例如,轮询消息)。此外,所述系统中的每一装置可经配置以周期性地扫描已知信道以寻找任何初步消息。一旦经由已知信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之间建立初步通信,所述装置便可执行关联程序,借此所述装置获悉每一装置的相应能力。举例来说,在关联程序期间,每一装置可被指派有缩短的网络地址(例如,比MAC地址短),所述装置可鉴认彼此,所述装置可协商以使用特定安全密钥,且所述装置可确定可与每一装置进行的交易的等级。基于这些能力,所述装置可协商以建立新信道以用于后续通信。
在一些方面中,装置302可包括用以建立时间间隔的组件338(例如,会话时间间隔、用以发射数据包及接收经发射的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的时间间隔、用以接收数据包及发射所接收的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的时间间隔,及用以重新发射数据包及接收经重新发射的数据包的确认消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时间间隔)。此外,装置302可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装置通信(例如,协商)以发射并且接收数据(或数据包)以及消息(例如,确认消息)。为此目的,组件302可包括促进此发射及接收的通信组件326及/或结合所述通信组件326而操作。
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从发射装置角度看可经执行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供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400。如由图4中的框402所表示,所述装置可建立或分配会话时间间隔。在框404中,所述装置可在所述所建立的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如框406中所展示,所述装置可在经建立或所分配的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数据包。此外,所述装置可在经建立或所分配的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确认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的第一确认消息(框408)。在一方面中,第一确认消息可含有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此外,在替代方面中,可能不与第一数据包相关联地产生确认消息。
在一方面中,发射器装置可在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如框410中所展示。在替代方面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致在第一时间间隔之后。此外,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大致等于会话时间间隔。在所建立的第二时间间隔内,装置可接收第二数据包(框412)。此外,如框414中所展示,装置可发射第二确认消息以确认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类似于与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参看框408及其上文描述),第二确认消息可含有ACK或NACK。此外,在一方面中,可不产生第二确认消息。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与数据包的重新发射相关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500。如框502中所展示,装置可在经建立或所分配的第一时间间隔内调度一个或一个以上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在框504中,装置可在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在一方面中,节点在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以定义数目次尝试重新发射所述数据包。将基于指定电力消耗等级、指定可靠度等级,或所述两种等级而选择重新发射尝试次数。如框506中所展示,在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所述节点可接收确认经重新发射的第一数据包的接收的第一确认消息。在一方面中,可能不产生与经重新发射的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确认消息。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从接收装置角度看可经执行以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操作的示范性方面的流程图600。在框602中,装置可建立或分配会话时间间隔。如框604中所表示,装置可在所建立的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如框406中所展示,所述装置可在所建立或所分配的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数据包。此外,所述装置可在所建立或所分配的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确认消息以确认第一数据包的接收(框608)。在一方面中,第一确认消息可含有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在另一方面中,接收装置可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如框610中所展示。在所建立的第二时间间隔内,装置可发射第二数据包(框612)。此外,如框614中所展示,装置可接收确认第二数据包的接收的第二确认消息。在一方面中,第二确认消息可含有ACK或NACK。
图7为展示同步信道计时的示范性方面的简化时序图700。为简化论述,图7说明具有两个节点或装置(装置A 702及装置B 704)的配置的实例。如所述图中所展示,同步信道是在第一节点(节点A)与第二节点(节点B)之间。从节点A到装置B的链路称作主链路;且从装置B到节点A的链路称作次链路。在一方面中,同步信道计时由经调度以接收同步包发射的多个扫描组成。调度包括主链路及次链路两者上的发射及重新发射。信道参数T1、T2、T3及T4用以确定所述调度。在一方面中,在每一T1周期期间发射仅一个主链路数据包及一个次链路数据包。此外,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重新发射进行调度以视需要重新发射数据包。如果在第一发射期间成功地接收到包并且作出确认,则可取消经调度的重新发射。如上文所论述,在一方面中,将基于指定电力消耗等级、指定可靠度等级,或所述两种等级而选择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次数。
此外,状态同步对准装置A 702与装置B 704之间的T1边界。在同步信道的整个寿命期间,装置B 704连续地追踪装置A上的同步信道计时。在一方面中,当装置B获取或接收主链路同步包时,其将重新计算所述计时以补偿任何时钟漂移(clock drift)。
可将本文中的教示并入到多种装置中。举例来说,可将本文中所教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方面并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个人数据助理(“PDA”)、娱乐装置(例如,音乐或视频装置)、头戴式耳机、麦克风、生物测定传感器(例如,心率监视器、智能型创可贴(smart band-aid)、步数计、EKG装置、键盘、鼠标等)、用户I/O装置(例如,手表、遥控器、灯开关等)或任何其它合适装置。此外,这些装置可能具有不同电力及数据要求。有利地,本文中的教示可适于用于低电力应用(例如,通过使用基于脉冲的信令方案及低工作循环模式)中,且可支持包括相对高的数据速率的多种数据速率(例如,通过使用高带宽脉冲)。
在一方面中,这些装置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可独立地建立与彼此的通信以交换各种类型的信息。举例来说,用户可能携带这些装置中的若干装置(例如,手表、手机及头戴式耳机),其中可将由一个装置所接收的数据提供到另一装置以用于较有效地呈现给用户。
可以多种方式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组件。举例来说,参看图8,发射处理器800包括组件802、804、806、808、810、812、814、816、818、820、822及824,所述组件可分别对应于(例如)先前论述的组件108、116、320、114、330、324、326、328、334、336及338。在图9中,接收处理器900包括类似组件902、904、906、908、910、912、914、916、918、920、922及924。图8及图9说明,在一些方面中,可经由适当处理器组件实施这些组件。在一些方面中,可至少部分地使用如本文中所教示的结构来实施这些处理器组件。在一些方面中,处理器可适于实施这些组件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功能性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一些方面中,由虚线框所表示的组件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为任选的。
此外,可使用任何合适装置来实施由图8及图9所表示的组件及功能,以及本文中所描述的其它组件及功能。也可至少部分地使用如本文中所教示的相应结构来实施所述装置。举例来说,在一些方面中,用于发射的装置可包含发射器;用于接收的装置可包含接收器;用于提供接入的装置可包含媒体接入控制器;用于处理信令的装置可包含信号处理器;用于建立信道的装置可包含信道建立器;用于扫描信道的装置可包含信道扫描仪;用于产生序列的装置可包含序列产生器;用于选择寻址方案的装置可包含地址选择器;用于通信的装置可包含通信模块;用于使时隙同步的装置可包含时隙同步器;用于转变状态的装置可包含状态控制器;用于提供拥塞控制的装置可包含拥塞控制器。还可根据图8及图9的处理器组件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来实施所述装置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
可在许多不同装置中实施本发明的以上方面中的任一者。举例来说,除了上文中论述的医疗应用外,本发明的方面可应用于健康及保健应用。另外,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而在鞋中实施本发明的方面。存在可并入有本文中描述的本发明的任何方面的其它多种应用。
上文中已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应显见,本文中的教示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体现,且本文中揭示的任何特定结构、功能或两者仅为代表性的。基于本文中的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可独立于任何其它方面来实施本文中揭示的方面,且可以各种方式来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施一设备或实践一方法。另外,可使用除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之外或不同于本文中阐述的方面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其它结构、功能性或结构及功能性来实施此设备或实践此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及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及信号。举例来说,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可遍及以上描述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及码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揭示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装置、电路及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例如,可使用源编码或某一其它技术来设计的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两者的组合)、并入有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码(本文中为方便起见可将其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在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及步骤。所述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所述实施决策不应解释为会引起脱离本发明的范畴。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及电路可实施于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内或由集成电路(“IC”)、接入终端或接入点执行。IC可包含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电组件、光学组件、机械组件,或其任何组合,且可执行驻留于IC内、IC外或IC内外的代码或指令。通用处理器可为微处理器,但在替代例中,处理器可为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也可将处理器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所述配置。
应理解,任何所揭示过程中的步骤的任何特定次序或层级为样本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理解,可重新排列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次序或层级,同时此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项以样本次序来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级。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方面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于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例如,包括可执行指令及相关数据)及其它数据可驻留在例如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装卸盘、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等数据存储器中。样本存储媒体可耦合到例如计算机/处理器(其在本文中出于便利考虑可被称作“处理器”)等机器,以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例如,代码)及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样本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驻留于ASIC中。ASIC可驻留于用户设备中。在替代例中,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而驻留于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方面中,任何合适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媒体,所述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与本发明的方面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的代码。在一些方面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封装材料。
尽管已结合各种方面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能够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修改。本申请案意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化、使用或调适,所述变化、使用或调适大体上遵循本发明的原理,且包括在本发明所属技术内的已知及习惯实践的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所述脱离。

Claims (60)

1.一种由发射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其包含:
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一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且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以设立同步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以设立同步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调度至少一个重新发射时间间隔以用于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及
允许在所述至少一个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所述重新发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允许基于指定电力消耗及指定可靠度中的至少一者而选择的经定义次数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所述重新发射,使得每一重新发射出现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间期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发射及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及
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取消经调度的重新发射。
12.一种通信设备,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调度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的至少一个重新发射时间间隔以用于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以基于指定电力消耗及指定可靠度中的至少一者而选择的经定义次数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使得每一重新发射出现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间期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发射及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取消经调度的重新发射。
23.一种通信设备,其包含:
用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及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一数据包的装置;及
用于发射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包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且
其中所述用于建立的装置进一步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二数据包,且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调度至少一个重新发射时间间隔以用于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至少一个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以基于指定电力消耗及指定可靠度中的至少一者而选择的经定义次数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使得每一重新发射出现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的不同时间期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发射及重新发射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经调度的重新发射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取消经调度的重新发射。
34.一种头戴式耳机,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头戴式耳机发射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一转换器,其用以产生信号,使得所述所产生的信号呈现为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且其进一步包含: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供所述头戴式耳机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二转换器,其用以处理由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数据表示的信号。
35.一种手表,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手表发射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用户接口,其适于处理指示,使得所述经处理的指示由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表示。
36.一种感测装置,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感测装置发射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其中在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传感器,其适于产生由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表示的经感测的数据。
37.一种由接收装置执行的通信方法,其包含:
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及
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且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及
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以设立同步信道。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以设立同步信道。
43.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44.一种针对同步信道的通信设备,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在设立所述同步信道时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49.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51.一种通信设备,其包含:
用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及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包的装置;及
用于接收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包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且
其中所述用于建立的装置进一步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设立同步信道时建立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54.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适于指示所述会话时间间隔的边界。
55.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总和等于所述会话时间间隔。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会话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及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经建立以设立同步信道。
57.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之后。
58.一种头戴式耳机,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头戴式耳机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一转换器,其用以处理由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表示的信号;且
其进一步包含: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供所述头戴式耳机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二转换器,其用以产生信号,使得所述所产生的信号呈现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数据。
59.一种手表,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手表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用户接口,其适于产生由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数据表示的指示,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用于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60.一种感测装置,其包含:
第一模块,其适于建立会话时间间隔;
第二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一时间间隔以供所述感测装置接收第一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发射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
第三模块,其适于在所述会话时间间隔内建立第二时间间隔以供所述感测装置发射第二数据包,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发射所述第二数据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与所述第二数据包相关联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包含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及
传感器,其适于产生呈现为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数据的经感测的数据。
CN200980146967.8A 2008-11-24 2009-11-20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77,072 US8582539B2 (en) 2008-11-24 2008-11-24 System and method to implement synchronous channel ti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2/277,072 2008-11-24
PCT/US2009/065384 WO2010059972A2 (en) 2008-11-24 2009-11-20 System and method to implement synchronous channel ti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699A CN102224699A (zh) 2011-10-19
CN102224699B true CN102224699B (zh) 2014-07-02

Family

ID=42123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9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99B (zh) 2008-11-24 2009-11-20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82539B2 (zh)
EP (1) EP2359515B1 (zh)
JP (1) JP5502888B2 (zh)
KR (1) KR101245679B1 (zh)
CN (1) CN102224699B (zh)
TW (1) TW201116003A (zh)
WO (1) WO201005997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2690B1 (ko) * 2009-04-14 2016-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Ban에서의 주기 설정 방법
US8565109B1 (en) 2010-01-29 2013-10-2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Of Commercialization Optimization of polling protocols in sensor networks
US9261580B2 (en) 2013-03-06 2016-02-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time of flight range determination
US9743449B2 (en) * 2014-01-14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uetooth low energy secondary data channel with multi-rate streaming
US10142353B2 (en) 2015-06-05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datacenters
US10536357B2 (en) 2015-06-05 2020-0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Late data detection in data cent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62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1179361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5773B2 (ja) * 1999-03-10 2007-1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
US6335933B1 (en) * 1999-05-21 2002-01-01 Broadcom Homenetworking, Inc. Limite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for frame-bas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6487689B1 (en) * 1999-07-08 2002-11-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ceiver initiated recovery algorithm (RIRA) for the 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 (L2TP)
CN1146261C (zh) * 2000-10-27 2004-04-14 清华大学 一种在衰落信道中重传丢失分组的方法
US6954448B2 (en) 2001-02-01 2005-10-11 Ipr Licensing, Inc. Alternate channel for carrying selected message types
US7349691B2 (en) * 2001-07-03 2008-03-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roadcast and localcast communications
US7327735B2 (en) * 2002-11-27 2008-02-05 Alcatel Canad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ost messages transmitted between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382754B2 (en) * 2003-03-14 2008-06-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sharing a slot descriptor block between multiple users
US7420950B2 (en) * 2004-04-05 2008-09-02 Dspg Ltd.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with slotted retransmission on demand
KR100678894B1 (ko) 2004-09-03 2007-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할당된 채널 시간 동안 소스 디바이스와 목적지 디바이스간에 양방향으로 통신하는 방법
KR100757260B1 (ko) 2004-12-14 2007-09-11 전자부품연구원 개인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스캐터넷 구현 방법
KR100615139B1 (ko) * 2005-10-18 2006-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구간의 할당 방법과 장치및 그 시스템
US8160001B2 (en) 2006-05-25 2012-04-17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US20080045255A1 (en) 2006-08-21 2008-02-21 Motorola,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384078B1 (ko) 2007-01-10 2014-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 채널 자원을 할당하고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179869B2 (en) 2007-03-06 2012-05-15 Intel Corporation Redundant multicast service in wireless network
JP2009044581A (ja) * 2007-08-10 2009-02-26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
US20100172287A1 (en) * 2007-10-25 2010-07-08 Krieter Marcus Temporal network server connected devices with off-line ad hoc update and interaction cap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62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1179361A (zh) * 2006-11-08 2008-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的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9515A2 (en) 2011-08-24
WO2010059972A2 (en) 2010-05-27
US8582539B2 (en) 2013-11-12
JP2012510209A (ja) 2012-04-26
KR20110089874A (ko) 2011-08-09
EP2359515B1 (en) 2020-01-01
CN102224699A (zh) 2011-10-19
JP5502888B2 (ja) 2014-05-28
US20100128700A1 (en) 2010-05-27
TW201116003A (en) 2011-05-01
KR101245679B1 (ko) 2013-03-20
WO2010059972A3 (en) 201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0412B (zh) 一种音频同步播放方法、装置及扬声器设备、无线耳机
JP5757679B2 (ja) 聴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トコル
CN102047594B (zh) 多个数据宿的信号同步
US11950066B2 (en) TWS earphon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residual slots
CN102224699B (zh) 用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施同步信道计时的系统及方法
TWI618370B (zh) 經由藍芽低能量傳達之多通道音訊之同步化
US9571144B2 (en) Synchronised radio transceivers
CN103987124A (zh) 一种配置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15226080B (zh) 音频数据接收、发送方法、音频接收装置和音频发送装置
CN109587666B (zh) 蓝牙设备、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03369662A (zh) 适配器、基带处理单元和基站系统
US9287998B2 (en) Broadcast device for broadcasting payload data, network device for receiving broadcasted payload data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broadcasting payload data
CN114007211B (zh) 一种无线蓝牙音频系统多连接调度方法
JP541326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28675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2304211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hip
JP2002247019A (ja) フレーム同期制御方式
WO2025045163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芯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2232901A (zh) 無線通訊跳頻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JP2010011234A (ja)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060034957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링크 효율 향상 방법 및 장치
JPH07221695A (ja) 携帯無線電話装置における時分割多重通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