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21798B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1798B
CN102221798B CN201010591844.XA CN201010591844A CN102221798B CN 102221798 B CN102221798 B CN 102221798B CN 201010591844 A CN201010591844 A CN 201010591844A CN 102221798 B CN102221798 B CN 102221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transferred
toner
unit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18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1798A (zh
Inventor
弓气田晓
加藤正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1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1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1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一保持部件和用色调剂将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的第一显影单元;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二保持部件和用色调剂将保持在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的第二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其将由第一和第二图像形成单元中至少一个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至少一个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第一操作包括将由第一和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第二操作包括将由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允许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停止单元,其当通过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停止第二显影单元的操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3-345101记载了一种具有用于朝感光部件和远离感光部件移动显影辊的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彩色模式和单色模式下的连续打印操作中,使没有被用来形成图像的显影辊远离感光部件移动。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6-184630记载了一种采用串联型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单色打印期间停止向彩色显影装置传递驱动力并且检测感光部件上的彩色色标图像的浓度以判断是否可使用彩色显影装置。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7-011151记载了一种既用于黑白文件又用于彩色文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当要打印的图像为彩色图像时,在彩色模式下形成图像。当要打印的图像为单色图像时,根据是否存储了对应于N图像的图像数据并进一步根据预定数目或更多的单色图像是否连续来选择第一单色模式和第二单色模式之一。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7-079289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判断成像页面对应于彩色模式、单色模式和无色模式中的哪一者,并且如果判断出该页面对应于无色模式,则显影装置按前一页面的成像模式操作。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9-031412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对于标准数目的打印页面而言打印彩色图像的频率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将待机模式设为彩色模式以使中间转印带与彩色感光部件接触,而当该频率小于设定值时,将待机模式设为单色模式以使中间转印带远离彩色感光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当第二显影单元不形成色调剂图像时第二显影单元一直停止操作的构造相比,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时生产率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第二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单元、控制器和停止单元。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一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一显影单元。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二保持部件、以及利用所述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二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控制器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允许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停止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停止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将所述预设值设为大于如下值: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第二图像形成单元、转印单元、控制器和停止单元。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一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一显影单元。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二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二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控制器响应连续执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的指令执行控制以通过所述第一操作和所述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允许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停止单元不停止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操作直到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第二显影单元不停止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进行显影使得转印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所述停止单元具有对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如下停止比率: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以及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高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图像形成期间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二显影单元在图像形成完成后执行如下操作之一,显影操作、混合色调剂的操作以及在后续图像形成期间增加色调剂消耗量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潜像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件上;
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利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以及
当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
与当第二显影单元不形成色调剂图像时第二显影单元一直停止操作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能够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时生产率减小。
与设定值小于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值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能够防止对应的显影剂的劣化。
与当第二显影单元不形成色调剂图像时第二显影单元一直停止操作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时生产率减小。
与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停止第二显影单元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防止对应的显影剂的劣化。
与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在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中不执行显影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够防止对应的显影剂的劣化。
与当检测到与图像形成期间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小于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能够防止对应的显影剂的劣化。
与在图像形成完成后不执行包括显影操作、色调剂混合操作和在后续的图像形成期间增加色调剂消耗量的操作在内的操作之一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能够防止对应的显影剂的劣化。
与当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图像的显影单元不形成色调剂图像时显影单元一直停止操作的构造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能够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时生产率减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
图3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单元的操作状态、以及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
图5示出比较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各单元的操作状态、以及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
图6A示意性地示出色调剂被转印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之间的状态;
图6B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图像后转印色调剂的状态;
图7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A和图8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当显影辊在N次中停止操作数次和一次时各显影辊的操作状态和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
图1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可构造成形成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并包括当在图1中看去时设置在左侧的第一处理单元10A、以及当在图1中看去时设置在右侧并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一处理单元10A的第二处理单元10B。第一处理单元10A和第二处理单元10B的壳体由多种框架材料组成。
构造成对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的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在第二处理单元10B的竖直方向(箭头Z所示的方向)上的上部设置在第二处理单元10B内部。图像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停止单元和作为控制器实例的控制器100,停止单元构造成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单元执行驱动控制和停止控制。下面将结合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描述由控制器100执行的控制。此外,在控制器100下方设置有供电单元230。供电单元230用于通过将从外部供应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而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单元供电。
分别收容第一特别颜色(V)、第二特别颜色(W)、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色调剂(显影剂)的色调剂盒14V、14W、14Y、14M、14C和14K在第一处理单元A内部以可更换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处理单元10A的竖直方向上的上部从而使得色调剂盒14V、14W、14Y、14M、14C和14K在第一处理单元10A的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特别颜色和第二特别颜色选自除了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之外的特别颜色(包括透明颜色),且这种特别颜色的实例包括用于涂布图像的透光色调剂(cleartoner)。在以下描述中,接着数字的字母V、W、Y、M、C和K代表对应颜色V、W、Y、M、C和K,而不带字母V、W、Y、M、C和K的数字总体地代表颜色V、W、Y、M、C和K而不进行互相区分。各种显影剂例如可为包括色调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在色调剂盒14下方沿第一处理单元10A的水平方向并排地设置六个图像形成单元16作为与相应颜色色调剂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以对应于相应色调剂盒14。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6K为第一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而图像形成单元16Y、16M和16C为第二图像形成单元的实例。图像形成单元16以这样的方式排列:沿下述中间转印带34的移动方向(即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从上游至下游顺序地布置图像形成单元16V、16W、16Y、16M、16C和16K。此外,用于各图像形成单元16的曝光单元40设置在对应色调剂盒14的下方。各曝光单元40构造成从上述控制器100接收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并根据色材灰度数据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使得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曝光光线L。更具体地,使用对应于各颜色的曝光光线L照射下述感光部件18(参见图2)的表面以在感光部件18上形成静电潜像。
如图2中所示,各图像形成单元16设有感光部件18,该感光部件18受驱动而沿箭头所示方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在图2中未单独示出,但设置了作为第一保持部件实例的感光部件18K、以及作为第二保持部件实例的感光部件18Y、18M和18C。在感光部件18周围设置有:电晕放电型(非接触充电型)充电器20,其对感光部件18充电;显影单元22,其利用对应颜色的显影剂(色调剂)借助从曝光单元40发射的曝光光线L将形成在感光部件18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清洁刮板24,其清洁转印后的感光部件18的表面;以及静电消除灯26,其使用光线照射转印后的感光部件18的表面以去除电荷。充电器20、显影单元22、清洁刮板24和静电消除灯26沿感光部件18的旋转方向从上游至下游顺序地设置为面对感光部件18的表面。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1中,显影单元22K为第一显影单元的实例,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为第二显影单元的实例。
如图2所示,电压施加单元21施加电压使得感光部件18的表面具有设定电势(带电状态),并且电压施加单元21与充电器20电连接。向充电器20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单元21的ON/OFF状态由控制器100(参见图1)控制,且电压施加单元21在ON状态下施加电压。
显影单元22位于图像形成单元16的一侧(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图2中的右侧),并构造成包括:显影剂收容部件22A,其充有含色调剂的显影剂G;显影辊22B,其允许充装在显影剂收容部件22A中的显影剂移至感光部件18的表面;以及两个螺旋推运器23,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显影剂收容部件22A内部从而以循环方式传送色调剂。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借助设置在自身的一端处的一系列齿轮连接至电动机25,且电动机25在控制器100(参见图1)的控制下被驱动而使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旋转。显影辊22B包括圆筒形显影套筒(未示出)和设置在显影套筒中的磁性部件,且显影套筒旋转。此外,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显影辊22B使用电动机25作为共用(单个)驱动源,而显影单元22K的显影辊22B的驱动源为不同于电动机25的另一电动机(未示出)。
显影剂收容部件22A与分配器27连接。分配器27包括管道(未示出)和设置在管道内的螺旋推运器(未示出)。管道的一端与显影剂收容部件22A连接,而管道的另一端与色调剂盒14连接。这里,分配器27构造成当电动机(未示出)被控制器100(参见图1)驱动而使螺旋推运器旋转时将色调剂从色调剂盒14供应给显影剂收容部件22A。分配器27设有测量(或检测)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时间的作为检测器实例的计时器39,并且将通过计时器39检测到的驱动时间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00。
色调剂浓度传感器29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显影剂收容部件22A的底部:色调剂浓度传感器29的检测部与收容的显影剂G接触。色调剂浓度传感器29构造成基于检测部检测到的导磁率检测色调剂浓度,并向控制器100(参见图1)发送获取到的关于色调剂浓度的信息。
感光部件18和显影辊22B还与适于在感光部件18与显影辊22B之间产生电势差的电压施加单元(未示出)连接。这里,电压施加单元向显影辊22B施加电压(显影偏压)以在预先接地的感光部件18与被施加电压的显影辊22B之间产生电势差。由于该电势差,色调剂从显影辊22B的外周面移至感光部件18的外周面(表面),并进行显影。
如图1所示,作为转印单元实例的转印装置30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下方。下面将描述转印装置30的细节。容纳作为记录介质实例的纸张部件P的两个大纸张馈送盒48在第一处理单元10A的下部设置在转印装置30下方以便沿水平方向(箭头X所示方向)并排设置,并且能够收容大量的纸张部件P。两个纸张馈送盒48以相似的方式构成。因此,将描述一个纸张馈送盒48,而另一纸张馈送盒48在文中将不进行描述。
纸张馈送盒48构造成从第一处理单元10A取出。当从第一处理单元10A取出纸张馈送盒48时,使设置在纸张馈送盒48中并构造成供纸张部件P置于其上的底板50按照来自控制单元(未示出)的指令降低。当底板50降低时,允许用户用纸张部件P充装纸张馈送盒48。此外,当纸张馈送盒48安装在第一处理单元10A上时,底板50按照来自控制器100的指令升高。
递送辊52设置在纸张馈送盒48的一端的上方以将纸张部件P从纸张馈送盒48递送至传送路径60,并且提升底板50使得堆叠在底板50上的纸张部件P的顶部纸张部件P与递送辊52接触。此外,在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上在递送辊52下游(下文简称为“下游”)设置分离辊56以防止纸张部件P的多页馈送,并且在分离辊56下游设置多个传送辊54以向下游传送纸张P。
设置在纸张馈送盒48上方的传送路径60构造成延伸至二次转印部T2——其被保持在下述二次转印辊62与支撑辊42之间——以允许从纸张馈送盒48馈送的纸张部件P在第一折转部60A折转到相对侧(回到图1中的左边)并在第二折转部60B进一步折转到相对侧(回到图1中的右边)。
对准器(未示出)设置在第二折转部60B与二次转印部T2之间以将传送的纸张部件P适当对齐,并且定位辊64设置在对准器与二次转印部T2之间以使中间转印带34上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的移动定时和纸张部件P的传送定时同步。
此外,辅助路径66从第一处理单元10A的侧面延伸以与传送路径60的第二折转部60B合并。因此,允许从位于第一处理单元10A附近的外部大容量收集单元(未示出)递送出的纸张部件P经辅助路径66进入传送路径60。
多个传送单元70设置在二次转印部T2下游以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部件P传送至第二处理单元10B。传送单元70包括卷绕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的多个带部件(未示出),并且驱动辊被驱动而旋转以使带部件移动。因此,纸张部件P被向下游传送。
位于传送单元70下游的路径从第一处理单元10A延伸至第二处理单元10B,并且通过传送单元70递送的纸张部件P由设置在第二处理单元10B中的传送装置80接收并进一步向下游传送。此外,定影单元82设置在传送装置80下游以通过热量和压力将被转印到纸张部件P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
传送单元108设置在定影单元82下游以向下游传送从定影单元82递送出的纸张部件P,并且冷却单元110设置在传送单元108下游以冷却被定影单元82加热的纸张部件P。冷却单元110包括:相对于纸张部件P的传送路径60设置在上部的上传送单元112、设置在下部的下传送单元114、以及具有用于将传送的纸张部件P冷却的散热器的冷却部120。
上传送单元112构造成包括:环形吸热带116,其与纸张部件P的图像形成表面接触而吸收纸张部件P的热量并传送纸张部件P;以及多个辊部件118,其与吸热带116的内周面接触而驱动或支撑吸热带116。这里,吸热带116可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循环。
下传送单元114构造成包括:环形传送带130,其以如下方式传送纸张部件P,传送单元114的外周面面对吸热带116并接触纸张部件P的背面以将纸张部件P压靠在吸热带116上;以及多个辊部件132,其与传送带130的内周面接触而驱动或支撑传送带130。这里,传送带130可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循环。
去卷曲(decurl)处理单元140设置在冷却单元110下游以校正纸张部件P的卷曲。此外,排出辊198设置在去卷曲处理单元140下游以将一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部件P排出至布置在第二处理单元10B的侧面上的排出单元196。为了在纸张部件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纸张部件P被传送至设置在去卷曲单元140下游的反转单元200。
反转单元200具有反转路径202。反转路径202包括:分岔路径202A,其从传送路径60分岔;纸张传送路径202B,其将沿着分岔路径202A传送的纸张部件P传送至第一处理单元10A;以及反转路径202C,其通过使纸张部件P沿反方向折转以反转纸张部件P而提供沿着纸张传送路径202B传送的纸张部件P的转回传送。在此构造下,转回传送至反转路径202C的纸张部件P被传送至第一处理单元10A,进入设置在纸张馈送盒48上方的传送路径60,并被再次递送至二次转印部T2。
接下来,将描述转印装置30。
如图1所示,转印装置30构造成包括:与感光部件18(参见图2)接触的中间转印带34;六个一次转印辊36,其位于中间转印带34内侧并构造成通过多重转印将形成在感光部件18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驱动辊38,其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对中间转印带34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41;二次转印辊62,其将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34转印至纸张部件P;支撑辊42,其设置成与二次转印辊62对置,且中间转印带34置于支撑辊42与二次转印辊62之间;以及多个支撑辊44。
中间转印带34可为环形部件,并被卷绕在六个一次转印辊36、驱动辊38、张力施加辊41、支撑辊42和多个支撑辊44上。中间转印带34包括:六个一次转印部T1(其中之一在图1中示出),一次转印辊36将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从感光部件18转印在一次转印部T1上;以及二次转印部T2,在该二次转印部T2,经过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辊62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中间转印带34设计成将色调剂图像保持在其外周面上并借助驱动辊38沿箭头B所示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从一转印部T1向二次转印部T2循环。
一次转印辊36设置成隔着中间转印带34面对图像形成单元16的感光部件18。极性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一次转印偏压被馈送单元(未示出)施加在一次转印辊36上。在此构造下,形成在感光部件18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的一次转印部T。此外,清洁刮板46以清洁刮板46的尖端与中间转印带34接触的方式相对于中间转印带34设置在驱动辊38的相对侧上。清洁刮板46构造成除去循环的中间转印带34上的残余色调剂或诸如纸粉末的灰尘。
极性与色调剂的极性相反的二次转印偏压被馈送单元(未示出)施加在二次转印辊62上。纸张部件P被保持在二次转印部T2与中间转印带34之间,并且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在此构造下,利用二次转印辊62将通过多重转印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沿着传送路径60传送来的纸张部件P上。
位置检测单元37在中间转印带34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6K下游并位于与中间转印带34的外周面面对的位置以检测中间转印带34上的标记部件35(参见图4和图5)。这里,标记部件35构造成从其表面上反射光线,并被置于中间转印带34的图像形成区域之外。位置检测单元37构造成用光线照射中间转印带34的表面并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被标记部件35反射的光线来判断基准位置是否移动从而检测中间转印带34的基准位置的状态。虽然标记部件35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4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但图4和图5中仅示出一个标记部件35,而其余标记部件35未示出。
这里,在各感光部件18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并将感光部件18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操作称为“形成图像”或“图像形成”,而将被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纸张部件P(记录介质)上的操作称为“形成转印图像”。此外,控制器100构造成响应连续执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的指令而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者在纸张部件P上形成转印图像。第一操作是用于将由图像形成单元16K形成的图像以及由图像形成单元16Y、16M和16C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作为转印图像的操作。第二操作是用于将由图像形成单元16K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作为转印图像而图像形成单元16Y、16M和16C不形成被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的转印图像的操作。控制器100还执行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的停止控制。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一系列图像形成步骤。
如图1所示,当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单元进入操作状态时,在控制器100中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相应颜色的色材灰度数据,并被依次输出至曝光单元40。各曝光单元40按对应颜色的色材灰度数据发射曝光光线L,并在经对应充电器20(参见图2)充电的对应感光部件18上执行扫描曝光。因此,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部件18(参见图2)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单元22显影为相应颜色——即第一特别颜色(V)、第二特别颜色(W)、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
随后,利用六个一次转印辊36V、36W、36Y、36M、36C和36K通过多重转印将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16V、16W、16Y、16M、16C和16K的感光部件18上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利用二次转印辊62将通过多重转印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从纸张馈送盒48之一传送来的纸张部件P上。利用传送单元70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部件P传送到设置在第二处理单元10B中的定影单元82上。
随后,纸张部件P上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单元82加热和加压并因此被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色调剂图像已被定影于其上的纸张部件P经过冷却单元110。在冷却单元110中,纸张部件P在被保持在吸热带116与传送带130之间的同时被传送,并且冷却部120冷却纸张部件P。经冷却的纸张部件P被递送至去卷曲处理单元140,并且纸张部件P的卷曲被校正。利用排出辊198将经过去卷曲的纸张部件P排出至排出单元196。
为了在未形成图像的非图像表面上形成图像(在双面打印的情形中),利用切换部件(未示出)将表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部件P递送至反转单元200。递送至反转单元200的纸张部件P经反转路径202反转,并进入设置在纸张馈送盒48上方的传送路径60。然后,色调剂图像通过上述步骤形成在反面上,经定影、冷却,然后被排出至排出单元196。
接下来将参照图3的流程图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图3示出控制器100的控制流程。
各显影单元22的操作由控制器100(参见图1)控制。现将描述控制器100对各显影单元22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方法。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数据,利用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产生的彩色图像(下文称为“特定图像”)和仅利用显影单元22K产生的单色图像(下文称为“非特定图像”)被混合在一起。彩色图像利用Y、M、C和K色调剂产生,而单色图像仅利用K色调剂产生。因此,在图1中,举例而言,预先选择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为第二显影单元的实例,且选择显影单元22K为第一显影单元的实例,而不使用显影单元22V和22W。此外,多次执行图像形成,其次数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
如图3的流程图以及图1和图2中所示,当控制器100接收到图像形成任务时,处理程序开始,然后转入步骤S10。在步骤S10中,控制器100启动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亦即,电动机25和用于显影单元22K的另一电动机(未示出)被启动,并且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被启动。
然后,在步骤S12,判断是否仅利用显影单元22K执行显影。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6。在步骤S14中,判断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图像的数目(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是否达到预设值(这里,举例而言,5)。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8。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2。
在步骤S18中,停止用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电动机25的操作,即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的操作。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0。在步骤S20中,将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非特定图像的数目的计数值(这里为5)重置为0,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2。在步骤S22中,利用显影单元22K执行非特定图像的图像形成(显影),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4。在步骤S24中,将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非特定图像的数目的计数值加1(+1),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30。
在步骤S16中,判断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是否已被启动。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8。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26。在步骤S26中,启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然后,在步骤S28中,利用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执行图像形成,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30。
然后,在步骤S30中,判断是否已完成所有图像形成任务。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32,其中停止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的操作,且结束图像形成任务。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并以相似的步骤执行下一次图像形成。
这样,如果在步骤S14中判断结果为肯定,则由显影单元22K执行图像形成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停止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由显影单元22K执行图像形成而不停止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亦即,显影辊22B惰转。
这里,图5示出比较例,即,当每次由显影单元22K(参见图1)执行非特定图像的图像形成就使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显影辊22B)停止操作时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34上的布置。还示出了感光部件18(参见图2)的旋转的ON/OFF状态、对充电器20(参见图2)施加电压的ON/OFF状态、对显影辊22B施加显影偏压的ON/OFF状态(在所有显影单元22中都相似)、显影单元22K中的显影辊22B的旋转的ON/OFF状态、以及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显影辊22B的旋转的ON/OFF状态。
此外,在图5中,中间转印带34上的色调剂图像(最左边为第一个)由矩形表示,各矩形对应于纸张部件P上的一个色调剂图像。利用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产生的特定图像由CL表示,而利用显影单元22K产生的非特定图像由K表示。由于到显影辊22B的旋转停止为止或从停止的显影辊22B开始旋转直到旋转的显影辊22B的速度达到预设速度为止都可能需要一定时间量,所以在此时间量内难以执行下一次图像形成。因此,在显影辊22B的ON/OFF操作期间下一次图像形成需要跳过期,该跳过期由S表示。
如图5所示,比较例在特定图像CL至非特定图像K或非特定图像K至特定图像CL的每次切换都需要跳过期S,导致图像形成的生产率低于连续地形成特定图像CL和非特定图像K而不存在任何跳过期S的情形下的生产率。
相反,图4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实例,即,当在显影单元22K(参见图1)执行五次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下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显影辊22B)的操作停止一次时色调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34上的布置。在图4中,示出了被执行五次的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的一部分。还示出了感光部件18(参见图2)的旋转的ON/OFF状态、对充电器20(参见图2)施加电压的ON/OFF状态、对显影辊22B施加显影偏压的ON/OFF状态(在所有显影单元22中都相似)、显影单元22K中的显影辊22B的旋转的ON/OFF状态、以及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显影辊22B的旋转的ON/OFF状态。此外,在图4中,与图5中一样,特定图像由CL表示,非特定图像由K表示,且跳过期由S表示。
如图4中所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举例而言,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在执行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期间继续操作直到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被执行五次为止,并且不存在跳过期S。因此,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需要五个跳过期S同时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被执行六次,使得图像形成的生产率高于比较例中的生产率。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执行第六个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时,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显影辊22B)的操作停止。因此,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显影辊22B恒定地旋转的情形相比,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即使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停止操作时,感光部件18的旋转和充电、中间转印带34的操作以及施加的显影偏压的状态也类似于正常图像形成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具有如下构造:除控制器100的控制方法外,该构造在机械方面与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造相同或相似。因此,将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与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部件基本上相同的部件由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且在文中将不进行描述。
同样,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图1中,举例而言,预先选择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作为第二显影单元的实例,并且选择显影单元22K作为第一显影单元的实例而不使用显影单元22V和22W。此外,多次执行图像形成,其次数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
除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控制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100还执行如下控制:基于与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使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停止,以及使感光部件18执行显影使得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4的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
与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的实例包括图像数据的像素数目(覆盖面积)、分配器27(参见图2)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以及通过将色调剂浓度传感器29(参见图2)检测到的色调剂浓度转换成色调剂量而确定的色调剂量的变化量。其它实例包括从图像浓度传感器(例如,将用于照射图像的光线的反射量转换成浓度的传感器)检测到的图像浓度转换成的色调剂量,图像浓度传感器构造成检测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的图像的浓度。虽然可使用任何现有的方法确定色调剂消耗量,但这里将举例描述将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由计时器39检测到的时间)作为与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的方法。
同时,通过在感光部件18上执行显影(经过该显影处理形成的图像称为“色调剂图像T”),并通过如图6A所示将宽度为W2(<W1)的色调剂图像T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的移动方向(箭头B所示方向)上的一个色调剂图像与另一色调剂图像之间(这里,例如为在特定图像CL之间具有间隔W1的区域),可实现上述控制,即使感光部件18执行显影使得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在中间转印带34的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色调剂图像T可被转印到特定图像CL与非特定图像K之间的区域上。由于色调剂图像T被清洁刮板46(参见图1)除去而不会被二次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所以该控制可用作强制排出留在显影单元22中的色调剂的控制。
接下来将参照图7的流程图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图7示出控制器100的控制流程。
各显影单元22的操作由控制器(参见图1)控制。现将描述通过控制器100控制各显影单元22的操作的方法。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数据,利用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产生的特定图像和仅利用显影单元22K产生的单色图像被混合在一起。特定图像是利用Y、M、C和K色调剂产生的,而非特定图像是仅利用K色调剂产生的。因此,在图1中,举例而言,预先选择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作为第二显影单元的实例,且选择显影单元22K作为第一显影单元的实例,而不使用显影单元22V和22W。此外,多次执行图像形成,其次数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
如图7的流程图以及图1和图2中所示,当控制器100接收到图像形成任务时,处理程序开始并随后转入步骤S100。在步骤S100中,控制器100启动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以及第一显影单元22K。亦即,电动机25和用于显影单元22K的另一电动机(未示出)被启动,并且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被启动。
然后,在步骤S102中,判断是否仅使用显影单元22K执行显影。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0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06。在步骤S104中,利用计时器39检测用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作为与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判断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是否为指示色调剂消耗量低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时间。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10。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0。如果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至少一个的分配器27的驱动时间是指示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时间,则判断结果为肯定。这是因为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由共用电动机25启动。
然后,在步骤S110中,判断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图像的数目(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是否达到预设值(这里,举例而言,为5)。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1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14。
在步骤S112中,停止用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电动机25的操作,即显影辊22B和螺旋推运器23的操作。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16。在步骤S116中,将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非特定图像的数目的计数值(这里为5)重置为0,随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0。在步骤S120中,利用显影单元22K执行非特定图像的图像形成(显影),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6。
在步骤S114中,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在感光部件18上执行显影,并且色调剂图像T(参见图6A)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的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因此,收容在已消耗了小于或等于阈值的色调剂量的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色调剂被强制排出至外部,并供应新的色调剂。因此,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然后,在步骤S118中,将由显影单元22K形成的非特定图像的数目的计数值加1(+1),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0。
在步骤S106中,判断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是否已被启动。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2。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4。在步骤S124中,启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然后,在步骤S122中,利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这里,还利用显影单元22K)执行图像形成,然后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6。
然后,在步骤S126中,判断是否已完成所有图像形成任务。如果判断结果为肯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28,其中,停止显影单元22Y、22M、22C和22K的操作,且结束图像形成任务。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定,则处理程序转入步骤S102,并以相似的步骤执行下一次图像形成。
这样,如果在步骤S108中判断结果为肯定且在步骤S110中判断结果为肯定,则由显影单元22K执行图像形成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停止操作。如果在步骤S108或S110中判断结果为否定,则由显影单元22K执行图像形成而不停止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亦即,显影辊22B惰转。因此,显影辊22B的操作不停止直到形成的非特定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为止,图像形成的过程中未出现跳过期S,使得生产率提高。
此外,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如果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是指示色调剂消耗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时间,则这意味着色调剂被频繁更换。因此,与没有被频繁更换的色调剂相比,可在收容在显影单元22中的色调剂上施加较小的应力,从而在不执行步骤S112中的停止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的情况下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可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单元22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所用的显影单元22时生产率减小(或可增加生产率),并且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具有如下构造,除控制器100的控制方法外,该构造在机械方面与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构造相同或相似。因此,将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0描述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与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部件基本上相同的部件由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且在文中将不进行描述。
同样,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在图1中,举例而言,预先选择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作为第二显影单元的实例,并且选择显影单元22K作为第一显影单元的实例而不使用显影单元22V和22W。此外,多次执行图像形成,其次数对应于纸张部件P的数目。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100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器100(参见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像形成完成后(在步骤S126后),在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已检测其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上执行特定操作。此外,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利用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实现与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在图像形成完成后的特定操作可为如下操作之一:由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显影辊22B执行的显影操作、利用螺旋推运器23混合显影剂的操作以及在后续的图像形成任务中增加显影剂消耗量的操作。增加后续的图像形成任务中的显影剂消耗量的操作的实例包括重置色调剂浓度以及利用电压施加单元21重置经充电器20充电的感光部件18的电势。这里,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举例而言,可将由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显影辊22B执行的显影操作设为在图像形成完成后的特定操作。
当选择利用螺旋推运器23混合显影剂的操作作为图像形成完成后的特定操作时,与不涉及混合显影剂的情形相比,可减少由于色调剂劣化引起的显影剂的不均匀带电,从而提高品质。此外,当选择重置色调剂浓度时,例如,增加色调剂浓度的设定值会导致判断出当前情形中的色调剂量不足,因此新的色调剂被补充给显影单元22。因此,可防止由于劣化引起的低色调剂浓度——其可能是由于未供应新的色调剂而导致的,从而提高品质。此外,当选择重置感光部件18的带电电势时,例如,增加带电电势可能会允许利用显影辊22B将未显影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到感光部件18的表面上。因此,增加了色调剂消耗量从而减少残留在显影单元22中的色调剂的量。因此,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7中,如果在步骤S126中判断出图像形成任务结束,则在对感光部件18执行最近一次图像形成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进一步执行显影(色调剂图像T的显影)。然后,如图6B中所示,将由最近一次图像形成获得的色调剂图像(这里,举例而言,特定图像CL)紧接着的色调剂图像T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4上。由于色调剂图像T被清洁刮板46(参见图1)除去而不会被二次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所以留在显影单元22Y、22M和22C中的色调剂被强制排出。
这样,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可防止当在利用多个显影单元22形成连续图像期间改变所用的显影单元22时生产率减小(增加生产率)。此外,由于收容的色调剂被强制排出,所以显影单元22中未使用的色调剂不会长时间停留。因此,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示例性实施例。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控制器100可在其中预先设定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如下停止比率:在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以及在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在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时获得的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停止比率可大于在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阈值时获得的停止比率。
停止比率是M/N的比值,其中N表示在包括特定图像CL和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任务中形成的非特定图像K的数目,而M(<N)表示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停止的次数。亦即,停止比率是指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停止的次数与形成的非特定图像K的数目的比率。举例而言,当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时停止比率可为60%,当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阈值时停止比率可为20%,并且形成的非特定图像K的数目可为5。在此情形中,当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时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可停止三次,并且当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阈值可停止一次。
这里,控制器100对各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检测与在图像形成期间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例如,分配器27的电动机的驱动时间)。当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时,如图8A中所示,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显影辊22B的操作停止三次,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执行五次。另一方面,如果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阈值,如图8B中所示,则第二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显影辊22B的操作停止一次(这里,在第五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期间),非特定图像K的图像形成执行五次。
这样,如果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阈值,则可频繁更换显影单元22中的色调剂。因此,显影单元22的操作的停止对色调剂的影响较小。因此,减少停止显影单元22的操作的次数可增加生产率。另一方面,如果显影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由于在显影单元22中留有大量色调剂,而增加显影单元22的操作停止的次数以不对收容在显影单元22中的色调剂施加机械应力或施加较小的机械应力。因此,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利用用于涂布图像的透光色调剂实现第一特别颜色V或第二特别颜色W,并且可使用显影单元22V和22W作为第二显影单元。透光色调剂一般用于大面积覆盖实线图像,并且色调剂消耗量可大于Y、M和C的消耗量。因此,即使显影单元22V和22W的操作停止的次数小于显影单元22Y、22M和22C的操作停止的次数,也可防止色调剂的劣化。
此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除在图像形成完成后的显影外,如上所述,还可执行如下操作之一:通过螺旋推运器23混合显影剂的操作、重置色调剂浓度的操作和重置感光部件18的带电电势的操作。此外,可使用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组合。例如,可执行色调剂图像之间的色调剂图像T的形成,并且此外,可执行如下操作之一,包括图像形成完成后的显影、通过螺旋推运器23混合显影剂、重置色调剂浓度和重置感光部件18的带电电势。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一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一显影单元;
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二保持部件、以及利用所述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二显影单元;
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控制器,其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允许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
停止单元,其在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停止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操作;以及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将所述预设值设为大于如下值: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值。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一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一显影单元;
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其包括保持潜像的第二保持部件、以及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第二显影单元;
转印单元,其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控制器,其响应连续执行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的指令执行控制以通过所述第一操作和所述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和由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由所述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允许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
停止单元,其不停止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操作直到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为止;以及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第二显影单元不停止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进行显影使得转印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进行显影使得转印图像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所述停止单元具有对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如下停止比率: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以及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停止比率,并且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高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停止比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与图像形成期间所述第二显影单元的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二显影单元在图像形成完成后执行如下操作之一,显影操作、混合色调剂的操作以及在后续图像形成期间增加色调剂消耗量的操作。
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将潜像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件和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件上;
利用色调剂将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件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者;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执行控制以通过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中的至少一种操作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转印图像,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作为转印图像而不利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被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
当通过所述第二操作形成的转印图像的数目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以及
在图像形成期间检测与将保持在所述第二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潜像显影的色调剂消耗量相关的物理量,
当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将所述预设值设为大于如下值:在检测到与色调剂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阈值的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时获得的值。
CN201010591844.XA 2010-04-19 2010-12-09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221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6489A JP5510021B2 (ja) 2010-04-19 2010-04-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6489 2010-04-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1798A CN102221798A (zh) 2011-10-19
CN102221798B true CN10222179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477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1844.XA Active CN102221798B (zh) 2010-04-19 2010-12-09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21042B2 (zh)
JP (1) JP5510021B2 (zh)
CN (1) CN102221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8674B2 (ja) * 2013-07-19 2017-04-1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731B2 (ja) * 2013-08-30 2016-05-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9040B2 (ja) * 2016-07-13 2021-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35898A (ja) * 2017-08-18 2019-03-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15473B2 (ja) * 2018-02-27 2022-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173A (zh) * 2007-03-29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1769B2 (ja) * 1998-03-09 2005-1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62999A (ja) * 2002-03-12 2003-09-1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45101A (ja) 2002-05-29 2003-12-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23472B2 (ja) 2004-12-28 2009-02-1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2006323271A (ja) * 2005-05-20 2006-11-3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698303B2 (ja) 2005-07-01 2011-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929A (ja) * 2005-08-25 2007-03-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トナー補給方法
JP4844059B2 (ja) 2005-09-15 2011-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画像出力装置
JP4967848B2 (ja) * 2007-06-25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1412A (ja) 2007-07-25 2009-02-1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566A (ja) * 2008-04-21 2009-11-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173A (zh) * 2007-03-29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21042B2 (en) 2013-08-27
JP2011227268A (ja) 2011-11-10
US20110255885A1 (en) 2011-10-20
CN102221798A (zh) 2011-10-19
JP5510021B2 (ja)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93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a forcible toner consumption process
US110862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ntrol circuitry to execute a warm-up operation
US931071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762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217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082683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8574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26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753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11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79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259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338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731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10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536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21745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0558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291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異常検知方法
JP50395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836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04102281A1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16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0036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670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