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666A - 模板 - Google Patents
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5666A CN102205666A CN2011100519999A CN201110051999A CN102205666A CN 102205666 A CN102205666 A CN 102205666A CN 2011100519999 A CN2011100519999 A CN 2011100519999A CN 201110051999 A CN201110051999 A CN 201110051999A CN 102205666 A CN102205666 A CN 102205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element
- template
- mould
- radial hole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1/00—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 B30B11/02—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a ram exerting pressure on the material in a moulding space
- B30B11/08—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rm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 in particulate or plastic state, e.g. briquetting presses, tabletting presses using a ram exerting pressure on the material in a moulding space co-operating with moulds carried by a turn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2—Dies; Inserts therefor; Mounting thereof; Moulds
- B30B15/026—Mounting of dies, platens or press 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片机的转子的模板,包括:沿所述模板的圆周方向分布设置的多个模孔,在所述模孔中设有模具;以及在每两个相邻的模孔之间径向地延伸的孔,在每个所述孔中设置一个紧固装置,用于紧固所述模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紧固装置包括两个夹持元件和一个张紧装置,所述两个夹持元件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个径向孔中,其中通过使用所述张紧装置能够使所述夹持元件沿径向方向相互地张紧,其中所述夹持元件压靠在与所述径向孔邻接的模具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式压片机的转子的模板,包括:沿所述模板的圆周方向分布设置的多个模孔,在所述模孔中设有模具;以及在每两个相邻的模孔之间径向地延伸的孔,在每个所述孔中设置一个紧固装置,用于紧固所述模具。已知的用于紧固模具的紧固装置具有锥形销和配设于该锥形销的定位螺钉。紧固装置的锥形销分别被插入到模板的径向孔中。紧接着,将定位螺钉拧到径向孔中,其中锥形销分别压靠到与径向孔相邻设置的模具上。
背景技术
所述已知的紧固装置具有一些缺点。例如,定位螺钉被从模板的圆周外侧面拧入到在径向孔中形成的内螺纹中,其中它们沿径向方向将设置在更里面的锥形销压靠在模具上。这种设计在径向方向上需要相当大的结构空间,凭此模板的所需的外径并且从而旋转式压片机的尺寸不合需要地增大。此外,螺纹孔必须设置在模板上,用于定位螺钉,这是费用高的。在螺纹损坏的情况下,它们不能被替换。具体地说,此时常常使用高铬钢工具,螺纹易于增大磨损,特别是粘附。有缺陷的螺纹进而增大了模具可能从模板上松脱的风险,其可能导致机器的破坏。此外,拧有定位螺钉的径向螺纹孔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来清理。除了这些之外,存在这样的事实,在所有情况下,模具通过锥形销仅在其外表面在模具上的两个部段来保持。在相反的情况中,这可能引起模具的倾斜或者翻倒。这进而导致装配误差,并且因此导致增大模具的磨损,并且导致冲压头与模具相互影响。除此以外,已知的紧固装置沿径向方向在模具上施加强的作用力。这对于保持模具的定位是不利的,并且可能引起模具的变形。结果是,旋转式压片机(rotary press)的冲压头摩擦模具的内壁,导致增大的磨损。
发明内容
从所描述的作为背景技术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模板,其在结构上更紧凑、更牢固,并且其能够以一种耐磨的方式均匀且精确地紧固模具。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该目的。有益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出。
对于开头所述类型的模板,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即:紧固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夹持元件和一个张紧装置,所述两个夹持元件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个径向孔中,其中通过使用所述张紧装置能够使所述夹持元件沿径向方向相互地张紧,其中所述夹持元件压靠在与所述径向孔邻接的模具上。
当然,模板的所有紧固装置按本发明的方式来设计。模板可以设计成整体地成型或者由各部分构成。例如,模板被设计成具有圆环形的形状。它是旋转式压片机的转子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连同转子一起围绕一根通常垂直的旋转轴线可旋转地驱动。用于容纳模具的多个孔(在其中设置有模具)轴线平行于模板和转子的旋转轴线地位于模板中。例如,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模孔中延伸的圆柱形的孔相对于压片机的模板和转子的旋转轴线径向地延伸。具有夹持元件的按本发明的紧固装置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径向孔中,例如设置在全部所述径向孔中。在一个径向孔中分别彼此面对的夹持元件形成了一个夹持元件对。夹持元件对的至少一个夹持元件、优选两个夹持元件在模具插入到模孔中之前已经被插入到相应的径向孔中。
径向孔在两个相邻的模孔中的每一个之间分别形成连接,以便通过将模具插入到模孔中而使一个夹持元件对的夹持元件可以接触邻接于径向孔的或者与径向孔邻接的模具。根据本发明,在一个径向孔中彼此相对的夹持元件在张紧期间借助于配设于它们的张紧装置分别从相对侧压靠到与该径向孔邻接的模具上。沿径向方向观察,夹持元件对的径向内侧的夹持元件在张紧之前以及可能在张紧之后至少局部地位于模孔以内或者位于模孔的中心垂直轴以内。沿径向方向观察,该夹持元件对的另一个径向外侧的夹持元件在张紧之前以及可能在张紧之后至少局部相应地位于模孔的外侧或者位于模孔的中心垂直轴的外侧。当然,夹持元件不必在张紧期间直接与模具接触。还可想象的是,在夹持元件和模具之间设有力传递装置、例如弹性的中间层,其传递在将夹持元件张紧到模具上期间所产生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模具各自在四个部分上被特别是设置在模具两侧上的夹持元件保持。从而,可靠地避免了模具的倾斜或者其他的未对准,并且可以更均匀地引入保持力。此外,通过将设置在一个径向孔中的各夹持元件从相对侧压靠到模具上,所述模具被紧固,而没有径向力作用在该模具上。从而,可靠地排除了模具的扭曲或者未对准。此外,特别是,在模板中的本发明的径向孔本身不具有螺纹。这样,夹持元件可在径向孔中自由地移动并且可以在不扭转的情况下靠在相应的模具上。此外,成形没有螺纹的径向孔简化了生产。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孔内的台阶是不需要的,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径向孔的直径扩展需要台阶。更确切地,径向孔可以以简单方式成为圆柱形的孔。因为径向孔不需要螺纹,所以清理也被简化。此外,在操作中,径向孔实际上不遭受磨损,以便可以避免损坏以及可能所需的对它的替换。最后,根据本发明,特别是在径向方向实现了所需结构空间的减小,特别是径向孔的长度的减小。因此,模板进而还可以被构造得更紧凑。
为了进一步改进模具的紧固,夹持元件可以分别具有两个夹紧面,所述夹持元件通过所述夹紧面压靠在与径向孔邻接的模具上。因此,力更均匀地引入。如果根据进一步的设计,相对的各夹持元件的夹紧面至少局部地沿相应的另一夹持元件的方向渐缩,实现了进一步更均匀地引入作用力并且利用它优化了模具的紧固。所述夹紧面可以特别是成圆锥形地渐缩。利用该设计,在张紧的过程中,在径向孔中出现夹持锥体的自动定心,以便可靠地避免了模具的扭曲以及由于扭曲而造成的模具的未对准。
根据另一设计,两个夹持元件中的第一夹持元件可以设计成套筒形的并且具有内螺纹,并且张紧装置具有带外螺纹的定位销,其中通过将所述定位销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的内螺纹中可以使所述夹持元件沿径向方向相互地张紧。按这种方式可实现夹持元件的特别简单的张紧,并且因此实现模具的紧固。特别是可以从模板的圆周侧面接近径向孔。然后可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定位螺钉从外侧拧紧夹持元件。具有内螺纹的套筒形的第一夹持元件可以特别是两个夹持元件的位于径向内侧的夹持元件。然后可能进一步规定,第二夹持元件也设计成套筒形的,其中定位销被引导穿过第二夹持元件并且可以以其从第二夹持元件中伸出的端部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中,并且定位销具有一挡块,第二夹持元件在夹持元件张紧期间支承在该挡块上。此时,第二夹持元件特别是没有内螺纹。更确切的是,定位螺钉可以简单地插入穿过该夹持元件。例如,第二夹持元件被支承抵靠在挡块表面上,该挡块表面在螺钉头处成形为凸缘状的扩张部。
根据另一设计,可以设有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在从径向孔中移除定位销期间带动第二夹持元件一起移走。所述转移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定位销上的锁紧环,其中第二夹持元件保持在挡块和锁紧环之间。例如,锁紧环可以整体地连接到定位销上。确保在挡块和锁紧环之间设置的第二夹持元件在从径向孔中拉出期间,特别是从第一夹持元件上拧出期间也被带走并且同样被移除。这简化了紧固装置的维护。可选择地,还可以整体地形成第二夹持元件和定位销。
根据另一设计,可以设定:第一夹持元件和定位销整体地成形,并且第二夹持元件成形为套筒状的,其中定位销引导穿过第二夹持元件,以使定位销的一端从第二夹持元件中伸出,并且定位销至少在其从第二夹持元件中伸出的端部的一个区域内具有外螺纹,在该外螺纹上可以拧上螺母,用于使夹持元件相互张紧。
为了特别均匀并且限定模具的紧固,夹持元件在张紧期间可以嵌入到环形槽中,所述环形槽成形在与径向孔邻接的模具的外表面上。例如,模具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包括圆柱形的形状。例如,环形槽也可以也以已知的方式设计成横截面为(局部)圆形的。当然,所有模具可以具有这样一个环形槽。还可以设定,至少用于与容纳所述夹持元件的径向孔邻接的模具的模孔具有一环圈,作为所述模具的抵靠面。使用所述环圈确保了在张紧夹持元件之前可靠地保持模具和在孔中的规定位置。当然,所有的模孔可以进而具有所述环圈。
可以进一步设定,容纳夹持元件的径向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与所述径向孔邻接的所述模具的环形槽偏移地设置,使得在所述夹持元件的张紧期间各模具相互地被压靠在其模孔的相应的环圈上。径向孔的中心轴可以相对于环形槽特别是沿模板的轴线方向偏移设置,例如相对于横截面为局部圆形的环形槽的中心轴偏移设置。以这种方式,在张紧夹持元件期间,模具被压靠在环圈上。因而,实现了所有模具在配设于各模具的容纳孔中的精确和规定的紧固。
根据另一设计,可以设有抗旋转的装置,其防止至少其中一个夹持元件在径向孔中旋转。抗旋转的装置包括分别在夹持元件或者径向孔上形成的突起和在相应的另一夹持元件或者径向孔上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在径向孔中沿夹持元件的插入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突起啮合在凹槽中,以便防止夹持元件在径向孔中的旋转。特别是,由于所述抗旋转,仅防止第一夹持元件的旋转,即:例如防止套筒形成形的且设有内螺纹夹持元件的旋转,以便定位销可以被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中。例如,所述突起可以成形为销子形。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片机,所述旋转式压片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特别是垂直的旋转轴线旋转地驱动,所述转子具有根据按本发明的模板;以及所述旋转式压片机包括上冲杆和下冲杆,所述上冲杆和下冲杆配设于所述模板的模孔并且与所述模板同步地运行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使用附图来更详细地阐明发明的实例性实施例。其示意性地显示了:
图1以第一剖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模板的一部分,
图2以第二剖视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模板的部分,
图3以两个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模板的模具,
图4以两个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模板的紧固装置,
图5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模板的一部分的透视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模板的一部分的另一透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指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相同的物件。图1以水平剖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模板10的一部分。图2还以垂直剖视图示出本发明的模板10的部分。模板10是旋转式压片机(未显示)的转子的一部分。在实例中所示的模板10被设计成具有圆形的形状,并且能够和转子一起围绕一个垂直的旋转轴线转动。模板10具有多个模孔12,所述模孔沿模板10的圆周方向以规则的间隔分布地设置。在图1和2中,可以看到,模孔12为圆柱形的孔,它们在图2中的在其下端处分别具有圆环形的环圈14。容纳在各个孔12中的圆柱形模具16在所有情况中以其下侧靠在与它相配的孔12的环圈14上。模具16分别具有一个中心孔18,在该中心孔18中,在旋转式压片机中以已知方式待压制的材料通过配设于模板10的上冲杆和下冲杆(未显示)压制。
图3在上面的示图中以垂直剖视图示出了模具16。下面的示图以俯视图示出了模具16。在图3的上面的示图中可以看到,模具套筒16在其外表面20的区域中具有一个中心的圆周的环形槽22。环形槽22在所示实例中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在所示的实例中的所有模具16都具有这样一个环形槽22。
还可以在图1和2中看到,在模板10中,径向孔24分别形成在两个相邻的模孔12之间,并且因此也形成在保持在所述模孔中的各模具16之间。在所示实例中,径向孔24是没有内螺纹的圆柱形孔,所述圆周形孔从模板10的圆周侧面导入到模板中。在图4中放大地示出的紧固装置26设置在每一个径向孔24中。在图4下面的部分的示图中,以侧视图示出了紧固装置26。在图4的上面的部分的示图中,以剖视图示出了紧固装置26。每一个紧固装置具有第一夹持元件28和第二夹持元件30。另外,紧固装置26具有定位螺钉32。所述定位螺钉32包括具有用于工具(例如,六角扳手或者类似物)的接合部36的头部34。定位螺钉32在其远离头部34的端部上具有外螺纹38。第一夹持元件28和第二夹持元件30在所示实例中被成形为套筒形的,并且在其彼此相对的端部各自包括一个锥形的渐缩部40、42。夹持元件28、30沿朝向相应的另一个夹持元件28、30的方向渐缩。特别是,可以在图4中看到,定位螺钉32以其没有外螺纹的且靠近头部34的部分穿过没有内螺纹的第二夹持元件30。第二夹持元件30被保持在一侧由头部34的下侧形成的止动面44和另一侧从定位螺钉32伸出的凸缘状环46之间。相反地,第一夹持元件28包括内螺纹48,定位螺钉32通过其螺纹38拧入到该内螺纹48中。如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例如,两个夹持元件28、30可以通过将定位螺钉32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28中而彼此张紧。
图1和2显示了紧固装置26在模板10中的安装状态。为了装配,紧固装置26在插入模具16之前已经滑入到径向孔24中。在这种状态中,位于径向内部的第一夹持元件至少部分地位于相邻的模孔12或者模具16的中心垂直轴线的径向内部。在这种状态中,位于径向外部的第二夹持元件30相应地位于在模孔12或者模具16的中心垂直轴线的径向外侧。从第一夹持元件28上拧出定位螺钉32足够远,使得锥形的渐缩的夹紧面40、42允许模具16插入到模孔12中。应当指出的是,各径向孔24分别与相邻的模孔12相互连通。
一旦模具16被插入到模孔12中,则紧固装置26的定位螺钉32被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28中。夹持元件28、30分别被相互张紧,并且使其锥形的夹紧面40、42与模具16抵靠,并以这种方式将模具固定到孔12中。特别是,锥形的夹紧面40、42与模具16的环形槽22啮合。以这种方式,模具16被可靠并准确地固定到容纳模具的孔12中。如果为了维护将单个模具16从孔12中移除,例如,靠近所述模具16的紧固装置26的定位螺钉32被再次从相应的第一夹持元件28上拧出,以便模具16可以被从容纳孔12中移除。
在所示的实例中,容纳紧固装置24的径向孔24的中心轴线各自相对于环形槽22的中心和底部偏移,以便在夹持元件28、30的张紧期间每个模具16被压靠在容纳模具的孔12的环圈14上。从而,实现了模具的特别限定且精确的定位。特别是,在所示实例中,在图2中看到的圆柱形的径向孔24的中心轴稍微设置在环形槽22的中心或者底部的下方。
图5和6示出了本发明的模板1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5和6中所示的模板基本上与图1和2中所示的模板相对应,从而对于相同物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参考以上的说明。通过图5和6中的模板10,示出了抗旋转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防止第一夹持元件28在径向孔24中的旋转。当然,这样的或者类似的抗旋转装置还可以设有图1和2的模板。如根据图5的实例性实施例中的抗旋转装置,在径向孔24的底侧面上设置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50。在图5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夹持元件28还在其底面上具有与凹槽50对应的形式为销的突起52。因为夹持元件28、30的最大外径仅稍微小于径向孔的内径,所以第一夹持元件28仅在一个规定的可旋转位置处可以滑入到径向孔24中,在所述规定的可旋转的位置上,突起52与凹槽50对准。在图5中所示的其滑入状态中,第一夹持元件28被以这种方式抗旋转地固定在圆柱形的旋转孔24内部。
根据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在这方面示出了这种抗旋转装置的相反的运动学。在根据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第一夹持元件28中的凹槽54在按根据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凹槽50的方式沿径向方向延伸并且从而沿第一夹持元件28插入到径向孔24中的方向延伸。在径向孔24的底面上设置与凹槽54对应的形式为销的突起56。如在根据图5的实例中,第一夹持元件28仅在一个规定的可旋转位置中可以被插入到径向孔24中,在该规定的可旋转位置中,突起56与凹槽54接合。因此,在图6中所示的插入位置中,夹持元件28不能在径向孔24内部转动。
Claims (16)
1.用于旋转式压片机的转子的模板(10),包括:
沿所述模板(10)的圆周方向分布设置的多个模孔(12),在所述模孔中设有模具(16),和,
在每两个相邻的模孔(12)之间径向地延伸的孔(24),在每个所述孔(24)中设置一个紧固装置(26),用于紧固所述模具(16),
其特征在于,一个紧固装置(26)至少包括两个夹持元件(28、30)和一个张紧装置(32),所述两个夹持元件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个径向孔(24)中,其中通过利用所述张紧装置(32)能够使所述夹持元件(28、30)沿径向方向相互地张紧,其中所述夹持元件(28、30)压靠在与所述径向孔(24)邻接的模具(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28、30)各自具有两个夹紧面(40、42),所述夹持元件通过所述夹紧面压靠在与所述径向孔(24)邻接的模具(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地设置的所述夹持元件(28、30)的夹紧面(40、42)至少局部地沿相应的另一夹持元件(28、30)的方向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面(40、42)以圆锥形的方式渐缩。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持元件(28、30)中的第一夹持元件成形为套筒形的并且具有内螺纹(48),并且所述张紧装置(32)具有带外螺纹(38)的定位销(32),其中通过将所述定位销(32)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28)的内螺纹(48)中能够使所述夹持元件(28、30)沿径向方向相互地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元件(30)也成形为套筒形的,其中所述定位销(32)被引导通过第二夹持元件(30),并且以其从第二夹持元件(30)上伸出的端部能够拧入到第一夹持元件(28)中,并且所述定位销具有一挡块(44),第二夹持元件(30)在张紧夹持元件(28、30)期间支承在该挡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转移装置(46),所述转移装置(46)在从所述径向孔(24)中移除定位销(32)期间带动第二夹持元件(30)一起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46)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销(32)上的锁紧环(46),其中所述第二夹持元件(30)保持在所述挡块(44)和锁紧环(4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持元件(30)和定位销(32)整体地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元件(28)和定位销(32)整体地成形,并且第二夹持元件(30)成形为套筒形的,其中所述定位销(32)引导通过第二夹持元件(30),以使定位销(32)的一端从第二夹持元件(30)中伸出,并且所述定位销(32)至少在其从第二夹持元件(30)中伸出的端部的区域内具有外螺纹,在该外螺纹上能够拧上一螺母,用于使所述夹持元件(28、30)相互地张紧。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28、30)在相互地张紧期间啮合在环形槽(22)中,所述环形槽形成在与径向孔(24)邻接的模具(16)的外表面(20)上。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容纳所述夹持元件(28、30)的径向孔(24)邻接的模具(16)的模孔(12)至少具有一环圈(14),作为所述模具(16)的抵靠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容纳夹持元件(28、30)的径向孔(24)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与所述径向孔(24)邻接的所述模具(16)的环形槽(22)偏移地设置,使得在张紧相互面对的夹持元件(28、30)期间各模具(16)压靠在其模孔(12)的相应的环圈(14)上。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抗旋转的装置,其防止至少所述夹持元件(28、30)在所述径向孔(24)中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抗旋转的装置包括在所述夹持元件(28、30)中或者在径向孔(24)中形成的突起(52、56)和在相应的另一夹持元件(28、30)或者径向孔(24)中形成的凹槽(50、54)、所述凹槽在所述径向孔(24)中沿所述夹持元件(28、30)的插入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突起(52、56)啮合在所述凹槽(50、54)中,以便防止所述夹持元件(28、30)在所述径向孔(24)中转动。
16.旋转式压片机,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地驱动,所述转子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模板(10),和,
上冲杆和下冲杆,所述上冲杆和下冲杆配设于所述模板(10)的模孔(12)并且与所述模板(10)同步地运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0010209A DE102010010209B4 (de) | 2010-03-04 | 2010-03-04 | Matrizenscheibe |
DE102010010209.1 | 2010-03-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5666A true CN102205666A (zh) | 2011-10-05 |
CN102205666B CN102205666B (zh) | 2015-08-26 |
Family
ID=44170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51999.9A Active CN102205666B (zh) | 2010-03-04 | 2011-03-04 | 模板以及具有该模板的旋转式压片机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1420B2 (zh) |
EP (1) | EP2363279B1 (zh) |
CN (1) | CN102205666B (zh) |
DE (1) | DE102010010209B4 (zh) |
PL (1) | PL2363279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002361B4 (de) | 2012-02-08 | 2014-04-03 | Fette Compacting Gmbh | Matrizenscheibe für Matrizenbuchsen einer Rundläufertablettenpresse sowie Rotor mit einer solchen Matrizenscheibe |
CN104441752B (zh) * | 2014-12-01 | 2016-01-27 | 燕山大学 | 一种秸秆压块机辊轴式环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65016A (en) * | 1968-04-11 | 1971-02-23 | Manesty Machines | Tablet-making machines |
DE3003238A1 (de) * | 1980-01-30 | 1981-08-06 | Wilhelm Fette Gmbh, 2053 Schwarzenbek | Halterung fuer matrizen der matrizenscheibe einer rundlauftablettiermaschine |
DE4401358A1 (de) * | 1994-01-15 | 1995-07-27 | Korsch Pressen Gmbh |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der Matrizen im Matrizentisch von Tablettiermaschinen |
DE29720204U1 (de) * | 1997-11-14 | 1998-02-05 | Reis, Dieter, 65760 Eschborn | Spannwerkzeug für runde Teile |
US5843488A (en) * | 1994-01-15 | 1998-12-01 | Korsch Pressen Gmbh | Device for positioning facon molds |
JP2001353597A (ja) * | 2000-06-13 | 2001-12-25 | Kikusui Seisakusho Ltd |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形機 |
JP2005028439A (ja) * | 2003-07-11 | 2005-02-03 | Pigeon Corp |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型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錠剤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454820B2 (de) * | 1964-07-17 | 1970-07-16 | Emil Korsen Spezialfabrik f. Komprimiermaschinen, 1000 Berlin |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von Matrizen im Matrizentisch von Rundlauf-Tablettenpressen |
-
2010
- 2010-03-04 DE DE102010010209A patent/DE102010010209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10 PL PL11001064T patent/PL2363279T3/pl unknown
- 2011-02-10 EP EP11001064.2A patent/EP2363279B1/de active Active
- 2011-03-01 US US13/038,033 patent/US880142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04 CN CN201110051999.9A patent/CN1022056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65016A (en) * | 1968-04-11 | 1971-02-23 | Manesty Machines | Tablet-making machines |
DE3003238A1 (de) * | 1980-01-30 | 1981-08-06 | Wilhelm Fette Gmbh, 2053 Schwarzenbek | Halterung fuer matrizen der matrizenscheibe einer rundlauftablettiermaschine |
DE4401358A1 (de) * | 1994-01-15 | 1995-07-27 | Korsch Pressen Gmbh |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der Matrizen im Matrizentisch von Tablettiermaschinen |
DE4401358C2 (de) * | 1994-01-15 | 1995-11-23 | Korsch Pressen Gmbh |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der Matrizen im Matrizentisch einer Rundlauf-Tablettiermaschine |
US5843488A (en) * | 1994-01-15 | 1998-12-01 | Korsch Pressen Gmbh | Device for positioning facon molds |
DE29720204U1 (de) * | 1997-11-14 | 1998-02-05 | Reis, Dieter, 65760 Eschborn | Spannwerkzeug für runde Teile |
JP2001353597A (ja) * | 2000-06-13 | 2001-12-25 | Kikusui Seisakusho Ltd |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形機 |
JP2005028439A (ja) * | 2003-07-11 | 2005-02-03 | Pigeon Corp | 回転式粉末圧縮成型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錠剤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63279A2 (de) | 2011-09-07 |
EP2363279A3 (de) | 2013-09-25 |
CN102205666B (zh) | 2015-08-26 |
DE102010010209B4 (de) | 2013-04-18 |
EP2363279B1 (de) | 2021-12-15 |
US8801420B2 (en) | 2014-08-12 |
DE102010010209A1 (de) | 2011-09-08 |
US20110223277A1 (en) | 2011-09-15 |
PL2363279T3 (pl) | 2022-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01178B (zh) | 一种管材直径修整装置 | |
US9360046B2 (en) | Multiple row combination ball bearing | |
CN103068487A (zh) | 用于高压辊磨机的辊、辊磨机和用于组装辊磨机的辊的方法 | |
CN102205666A (zh) | 模板 | |
KR102490692B1 (ko) | 볼트 장치, 결합 장치 및 결합 장치 해체 방법 | |
KR20200011484A (ko) | 베어링 폐쇄 장치, 그리고 베어링 폐쇄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 |
CN106964966A (zh) | 风电齿轮箱行星轮轴承的拆卸工装 | |
CN107716601A (zh) | 供料机构 | |
EP3002099B1 (en) | Vent piece and pneumatic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5635223A (en) | Device for fixing the dies in the die table of tabletting machines | |
CN102497990A (zh) | 带有可拆卸盘的夹紧辊 | |
CN105722596B (zh) | 回转破碎机主轴和组件 | |
EP2474670A3 (de) | Doppel-Trockentrommel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Asphal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sphalt | |
CN106111855A (zh) | 用于成型机的供给装置 | |
CN205217607U (zh) | 可拆卸轧辊 | |
AU756229B2 (en) | Retractable die clamp for a pellet mill | |
CN102794067A (zh) | 袋式过滤器的滤袋固定装置及方法 | |
KR101619807B1 (ko) | 롤러베어링의 케이지 제조용 상부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케이지 제조방법 | |
US4022563A (en) | Presses | |
CN202461211U (zh) | 一种管材直径修整装置 | |
CN202338571U (zh) | 一种涂布机气胀轴用轴承座 | |
CN215033273U (zh) | 一种易拆装的冷镦模具用金属垫块 | |
CN205371220U (zh) | 一种防窜动高强度的汽车挡圈 | |
ITMI971200A1 (it) | Macchina riempitrice di contenitori dotata di dispositivi automatici di bloccaggio / sbloccaggio rapido degli elementi intercambiabili | |
EP4001140B1 (de) | Vakuumgestützte rundläufer-einheit für ein etikettieraggrega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