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48342B -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342B
CN102148342B CN2011100436549A CN201110043654A CN102148342B CN 102148342 B CN102148342 B CN 102148342B CN 2011100436549 A CN2011100436549 A CN 2011100436549A CN 201110043654 A CN201110043654 A CN 201110043654A CN 102148342 B CN102148342 B CN 102148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ompartment
casing
compartment
approac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36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342A (zh
Inventor
马成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436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容易从电池仓内脱出的技术问题。该电池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池仓周围机壳以及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上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对所述电池施加朝向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本发明应用于防止电池从电池仓内脱落。

Description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设有该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通信工具。
现有的便携式移动终端通常均是以电池作为电源的,电池放置于开设于机壳上的电池仓内,电池的电极与电池仓内的连接器相抵靠而形成电连接,电池通过电极以及连接器将电能传输给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池对电路板上电子器件的可靠供电,设置了与机壳之间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盖,电池盖安装于机壳上之后,会罩设于电池以及电池仓之外并压抵于电池远离电池仓的部分上,从而对电池能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依靠电池盖对电池施加的抵压力来防止电池脱落,而电池盖本身与机壳之间的连接力是有限的,用户携带、使用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电池容易在振动或晃动的过程中碰撞电池盖,电池盖在受到来自电池的撞击时容易脱落,电池盖脱落后其对电池所施加的抵压力也就没有了,此时,电池易从电池仓内脱出并脱落,从而对电池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带来较大影响,严重时,电池脱落还会导致便携式移动终端关机,进而影响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设有该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容易从电池仓内脱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池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池仓周围机壳以及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上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对所述电池施加朝向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
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开设有电池仓的机壳、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电池盖以及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所述电池盖罩设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电池防脱落结构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仓周围机壳上以及放置于电池仓内的电池上设置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可对电池施加朝向接近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在卡扣结构对电池所施加的作用力的限制作用下,电池振动或晃动时,对电池盖所施加的撞击力一定程度上会与卡扣结构对电池所施加的作用力相抵消,故而电池撞击电池盖将电池盖撞落,并使电池盖从电池仓脱出的难度更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容易从电池仓内脱出的技术问题;
同时,由于本发明中电池从电池仓脱出的难度更大,故而电池与电池仓内的连接器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更好,进而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可靠性也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中未设置电池盖的机壳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机壳的右视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机壳的后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机壳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机壳沿E-E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放置于图1所示便携式移动终端电池仓内的电池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电池的右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电池沿F-F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3所示电池沿G-G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不易从电池仓内脱落、使用可靠性更好且组装过程简单方便的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设有该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于如图4所示电池仓1周围如图5所示机壳2以及放置于电池仓1内的如图6所示电池3上的卡扣结构4,卡扣结构4可对电池3施加朝向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仓1周围机壳2上以及放置于电池仓1内的电池3上设置有卡扣结构4,卡扣结构4可对电池3施加朝向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在卡扣结构4对电池3所施加的作用力的限制作用下,电池3振动或晃动时,对电池盖5所施加的撞击力一定程度上会被卡扣结构4对电池3所施加的作用力相抵消,故而电池3撞击电池盖5将电池盖5撞落,而从电池仓1脱出的难度更大,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电池容易从电池仓内脱出的技术问题;
同时,由于本发明中电池3从电池仓1脱出的难度更大,故而电池3与电池仓1内的连接器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更好,进而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的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可靠性也更好。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扣结构4包括固设于如图7、图8或图9所示机壳2上且具有弹性的如图10所示的弹力扣41、设置于机壳2上以及放置于电池仓1内的电池3上如图6所示的限位结构42,其中:
如图10所示弹力扣41可对电池3远离连接器的一端施加朝向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的弹性抵压力;
如图6所示限位结构42可对如图12、图13或图14所示电池3接近电池仓1内连接器的一端施加朝向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的抵靠力。
在如图10所示弹力扣41以及如图6所示限位结构42的作用下电池3的两端在沿远离如图4所示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上均分别受到了来自于弹力扣41以及限位结构42的限制作用,所以电池3能被更为牢固、可靠的限定于电池仓1内,故而电池3难以从电池仓1脱出;
由于如图5所示弹力扣41本身是具有弹性的,所以安装电池3时,可以对弹力扣41施加朝向远离连接器的方向的推力,使得弹力扣41与电池仓1接近连接器的侧壁之间存在足够的空间允许电池3顺利的进入,然后再松开弹力扣41,使得弹力扣41对电池3施加弹性抵压力,从而将电池3限定于电池仓1内,由此可见,弹力扣41的设置还具有便于电池3装配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呈长方体状,且如图6所示限位结构42包括固设于机壳2上且位于电池仓1接近连接器的拐角处如图6或图7所示的限位扣421,限位扣421与电池3远离电池仓1底面的部分相抵靠。
限位扣421位于拐角处时,在电池仓1内安装电池3时,不容易碰到电池3边棱,所以便于将电池3放置于电池仓1内,而且当电池3放置于电池仓1内时,一个限位扣421可以在电池3表面上的较大范围施加抵靠力,从而更为有效的避免电池3从电池仓1内脱出。
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接近连接器且位置相对的拐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扣421。由于便携式电池3多为长方体状,所以呈长方体状的电池仓1可以适用更多电池3,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限位扣421位于电池仓1位置相对的拐角处时,对电池3接近连接器的一端的各处所施加的抵靠力更为均衡,有利于将电池3更为牢靠的固定于电池仓1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2还包括开设于电池3边棱处的如图16所示限位槽422,限位扣421嵌于限位槽422内且与限位槽422的底面相抵靠。限位扣421与限位槽422的配合不仅会使得电池3与限位扣421之间的配合面积较大,电池3的定位位置更为精确,而且由于现有的不少电池3本身存在类似限位槽422形状的凹槽,所以本发明可以直接利用电池3表面本身已有的类似限位槽422形状的凹槽实现对电池3的定位。
如图13、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3远离连接器的一端与电池仓1侧壁相对的端面上还开设有防脱槽43,弹力扣41嵌于防脱槽43内。
弹力扣41与防脱槽43之间的配合结构更为紧凑,而且弹力扣41与防脱槽43配合面积较大,电池3的位置能被固定的更为牢固。除此之外,由于现有的不少电池3本身存在类似防脱槽43形状的凹槽,所以本发明可以直接利用电池3表面本身已有的类似防脱槽43形状的凹槽实现对电池3的定位。
如图5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弹力扣41包括弯曲部411、抵靠部412以及扣位部413,其中:
弯曲部411与机壳2相固连,且弯曲部411朝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内凹;
抵靠部412与弯曲部411远离机壳2的一端相连,且抵靠部412的末端与防脱槽43周围的电池3的端面相抵靠;
扣位部413与抵靠部412相固连,且扣位部413嵌于防脱槽43内并与防脱槽43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侧壁相抵靠。
弯曲部411不仅可以沿长弹力扣41的尺寸,增加弹力扣41的弹性,而且便于手指嵌入,故而方便拆卸电池3时,将电池3从弹力扣41下抓出。
抵靠部412以及连接器分别抵靠于电池3上位置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从而可以将电池3更为牢靠的固定于电池仓1内。
如图5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弯曲部411、抵靠部412以及扣位部413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不仅便于采用一次成型工艺加工制造,而且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强度更为可靠。
本实施例中扣位部413的外表面呈朝接近电池仓1底面的方向逐渐升高的坡面状。这种结构电池3可以逐渐滑动经过坡面状的扣位部413,滑动的安装方式不仅更为省力,而且不会突然对弹力扣41施加太大的力而导致弹力扣41折断。
本实施例中弹力扣41为塑胶材料制成,和/或,弹力扣41与机壳2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塑胶材料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由于塑胶材料是便携式移动终端机壳2常用的材料,弹力扣41使用塑胶材料时,不仅便于弹力扣41取材,也便于一次成型制造出弹力扣41与机壳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包括开设有如图4所示电池仓1的机壳2、放置于电池仓1内的电池3、如图3或图4所示电池盖5以及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电池盖5罩设于电池3以及电池防脱落结构之外。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便携式移动终端与上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重复阐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可以避免如图4所示电池3从电池仓1脱出而冲击电池盖5,电池盖5罩设于电池3以及电池防脱落结构之外不仅可以对电池防脱落结构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且外形上便携式移动终端的结构也更为美观、简洁。
当然,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防脱落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电子设备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池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池仓周围机壳以及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上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可对所述电池施加朝向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作用力;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机壳上且具有弹性的弹力扣、设置于所述机壳上以及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上的限位结构,其中:所述弹力扣可对所述电池远离连接器的一端施加朝向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弹性抵压力;所述限位结构可对所述电池接近所述电池仓内连接器的一端施加朝向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的抵靠力;
所述电池远离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仓侧壁相对的端面上还开设有防脱槽,所述弹力扣嵌于所述防脱槽内;所述弹力扣包括弯曲部、抵靠部以及扣位部,其中: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机壳相固连,且所述弯曲部朝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内凹;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机壳的一端相连,且所述抵靠部的末端与所述防脱槽周围的所述电池的端面相抵靠;所述扣位部与所述抵靠部相固连,且所述扣位部嵌于所述防脱槽内并与所述防脱槽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侧壁相抵靠;所述扣位部的外表面呈朝接近所述电池仓底面的方向逐渐升高的坡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呈长方体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设于机壳上且位于所述电池仓接近所述连接器的拐角处的限位扣,所述限位扣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电池仓底面的部分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接近所述连接器且位置相对的拐角处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扣;和,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电池边棱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扣嵌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面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所述抵靠部以及所述扣位部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扣为塑胶材料制成。
6.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电池仓的机壳、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电池盖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电池防脱落结构,所述电池盖罩设于所述电池以及所述电池防脱落结构之外。
CN2011100436549A 2011-02-22 2011-02-22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Active CN102148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36549A CN102148342B (zh) 2011-02-22 2011-02-22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36549A CN102148342B (zh) 2011-02-22 2011-02-22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342A CN102148342A (zh) 2011-08-10
CN102148342B true CN102148342B (zh) 2013-12-04

Family

ID=4442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36549A Active CN102148342B (zh) 2011-02-22 2011-02-22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8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0363B (zh) * 2016-04-14 2018-07-20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充电宝、充电宝仓及行李箱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0228B2 (en) * 2005-08-12 2010-04-20 Sony Corporation Secondary batt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2642B1 (ja) * 1999-03-12 2000-02-28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保持構造と該バッテリ保持構造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5235579A (ja) * 2004-02-19 2005-09-02 Olympus Corp 電池蓋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WO2008108091A1 (ja) * 2007-03-08 2008-09-12 Nikon Corporation 電池収容装置、携帯装置、出力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0228B2 (en) * 2005-08-12 2010-04-20 Sony Corporation Secondary battery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269655A 2000.09.29
JP特开2005-235579A 2005.09.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342A (zh)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5007731D1 (d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nd spielsteuerung
WO2015169190A1 (zh) 移动终端
CN111430166A (zh) 按键组件、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405108U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102148342B (zh) 电池防脱落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4834939U (zh) USB Type-C免焊接连接结构
CN204230372U (zh) 用于手机的背夹式电池
CN106412189A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及移动终端
CN211858472U (zh) 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
CN201207670Y (zh) 具有电池盖紧固装置的便携式移动终端
WO2019174566A1 (zh) 一种移动终端辅助按键的紧固结构
WO2014012483A1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电池、终端
CN204793456U (zh) 一种通过电子锁开启的插座
CN204327823U (zh) 一种弹性连接部件、pcb板和终端
CN212034176U (zh) 可更换按键的手持装置保护壳
CN219457404U (zh) 一种改良型按键防水结构
WO2018113251A1 (zh) 一种双接口的移动通讯终端
CN201717161U (zh) 键盘膜
CN207427237U (zh) 手机电池fpc压紧盖板
CN201491053U (zh) 一种具有复位键的手机
CN222053505U (zh) 电子设备
CN105826496B (zh) 具有二段式卡扣结构的装置
CN217011109U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的接收装置
CN214154056U (zh)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519577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1, Jiangxi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