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5827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5827B CN102145827B CN201110005794.7A CN201110005794A CN102145827B CN 102145827 B CN102145827 B CN 102145827B CN 201110005794 A CN201110005794 A CN 201110005794A CN 102145827 B CN102145827 B CN 102145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image
- feeding path
- recording
- recording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0210 abor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8—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single pass duplex copi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2—Priority interrupt; Job recovery, e.g. after jamming or malfu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片材给送路径,其包括常规给送路径和返回给送路径,并且能够容纳多个记录片材;片材排出控制器,用于通过片材出口将记录片材排出片材给送路径。当在双面打印操作期间输入打印作业的取消时,片材排出控制器控制沿着片材给送路径的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片材出口较近的记录片材以使其在沿着片材给送路径的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所述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被排出,在双面打印操作中,连续地在N张记录片材的一侧上形成图像,并且其后在M张记录片材的另一个侧上形成图像,其中M小于或等于N。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在记录片材的任何一侧上形成图像。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在记录介质(例如,纸张)的片材的任何一侧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机。当在片材的两侧上形成图像(即,双面打印)时,打印机可以首先在一个批次中连续地在N张片材(N是正整数)的同一侧上形成图像,并且其后在M张片材(M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的另一侧上形成图像。因此,与交替打印一侧和另一侧相比,在片材的两侧上的双面打印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段中完成。其中多张片材能够同时驻留在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这样的缩短的双面打印操作可以被称为快速双面打印。例如,根据在日本专利临时公布No.H11-160919中公开的打印机,在5张纸的每侧(即,1-10页)上形成图像,可以以下述顺序在第二(偶数)页、第四(偶数)页、第一(奇数)页、第六(偶数)页、第三(奇数)页、第八(偶数)页、第五(奇数)页、第十(偶数)页、第七(奇数)页和第九(奇数)页上形成图像。又如,根据在日本专利临时公布No.H11-284818号中公开的打印机,可以以下述的顺序在第一、第三、第五、第二、第七、第四、第九、第六、第八和第十页上形成图像。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打印机中,可以不总是考虑在快速双面打印期间取消运行的打印作业时的打印机的行为。例如,在取消时,在片材给送路径中传送的多张片材可能被剩下而不被处理。当在快速双面打印操作中处理片材时不被处理的片材通过相同的处理被排出片材给送路径时,片材可能不必要地在片材给送路径中被反转,并且所有不被处理的片材的排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能够改进片材排出处理,以便缩短用于排出不被处理的片材的时间。
鉴于上面的可改进方面,本发明的有利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在快速双面打印期间取消运行的打印作业时的行为得到了改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根据打印作业在记录片材的两侧上打印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记录片材的任一侧上打印图像;片材给送路径,其中记录片材被传送以在其上打印图像,所述片材给送路径包括常规给送路径和返回给送路径,并且能够容纳多个记录片材;片材排出控制器,用于通过片材出口将记录片材排出片材给送路径。常规给送路径引导记录片材以经过图像形成单元,并且到达片材出口。返回给送路径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下游位置的分支点从常规给送路径分支,并且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位置的会入点会入到常规给送路径内。当在双面打印操作期间输入打印作业的取消时,片材排出控制器控制沿着片材给送路径的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片材出口较近的记录片材以使其在沿着片材给送路径的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被排出,在双面打印操作中,连续地在N张记录片材的一侧上形成图像,并且其后在M张记录片材的另一个侧上形成图像,其中,M小于或等于N。
根据上面的配置,当在双面打印操作期间取消打印作业并且记录片材在片材给送路径中停止时,沿着片材给送路径距离片材出口较近的记录片材被较早地排出。因此,在较短的时间中有效率地完成片材给送路径中剩余的片材的排出,并且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减少用户和图像形成设备本身在取消的打印作业上的耽搁。取消可以包括中止和/或暂停打印作业。
可选地,当双面打印操作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而与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的位置关系无关时,片材排出控制器可以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来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
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的打印操作指的是例如排序打印(sort-printing),其中以页面编号的顺序堆叠打印输出。根据上面的配置,在输入取消请求时在返回给送路径中剩余的记录片材可以被较早地排出。如果即使当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时也根据与片材出口的接近程度来排出记录片材,则排出的打印输出可能以错误的顺序堆叠,并且用户可能需要以最初想要的顺序手动地排序打印输出。因此,当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时,片材排出控制器排出记录片材,而与记录片材的位置关系无关,从而排出的记录片材以页面编号的顺序堆叠。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来切换排出剩余的记录片材的顺序。
可选地,当容纳在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被分配给包括在前的打印作业和在后的打印作业的不同打印作业时,片材排出控制器可以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来基于打印作业排出记录片材。
根据上面的配置,常规给送路径中被分配给在后的打印作业的记录片材能够在被排出之前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从而常规给送路径中被分配给在前的打印作业的记录片材能够被较早地排出。因此,能够基于打印作业在不同的批次上堆叠排出的记录片材,并且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代表期望的打印作业的批次。
可选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判定单元,以判定取消请求是否要求将记录片材紧急排出片材给送路径。当判定单元判定取消请求要求紧急排出时,片材排出控制器可以控制距离片材出口较近的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在距离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被排出。当判定单元判定取消请求要求较低的紧急度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时,片材排出控制器可以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来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记录片材。
根据上面的配置,在页面排序的排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时,可以基于紧急度来有效率地切换排出记录片材的顺序。
可选地,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在当输入取消请求时在片材给送路径中剩余并且在输入取消请求后被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的记录片材的另一侧上打印图像。
根据上面的配置,通过返回给送路径排出的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形成有图像。因此,通过返回给送路径排出的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具有完成的图像,并且,可以消除产生未完成的打印输出。
可选地,当片材给送路径中容纳的记录片材被分配到不同的打印作业时,打印单元可以在分配给在前作业的记录片材的另一侧上打印图像。
根据上面的配置,被分配给在前作业的所述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具有完成的图像,并且能够至少完成在前作业。同时,即使在后的打印作业可能被取消未完成,也能够有效地消除用于取消的打印作业的墨粉的浪费。
可选地,片材排出控制器可以将另一侧上打印有图像的记录片材与另一侧上未打印图像的记录片材分离地排出。
根据上面的配置,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在两侧上具有完成的图像的记录片材和具有未完成的图像的记录片材。
可选地,记录片材的一侧可以是偶数编号的页,并且记录片材的另一侧可以是奇数编号的页。
根据上面的配置,能够有效率地在连续地给送的记录片材上打印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的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的时间轴和片材处理行为。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电气构造的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片材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取消流程的流程图的第一示例。
图7是图示打印机的取消流程的流程图的第二示例。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另一示例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打印机100是电子照像彩色打印机,其能够打印双面,其中,在多张片材的同一侧上连续地形成图像,并且之后在片材的另一侧上形成图像。
打印机的整体构造
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0(参见图1)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其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以及,图像读取单元20,其读取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打印机100在图像读取单元20的前上部具有操作面板40,通过操作面板40显示关于打印机100的操作的信息并且输入用户的输入。操作面板40包括:显示单元41,其是液晶显示器;以及,按钮42,包括启动键、停止键和数字键(未示出)。
详细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
图像形成单元10(参见图2)包括处理单元50、固定单元8、片材盒91和排出托盘92。处理单元50显影墨粉图像,并且将墨粉图像转印到正在被传送的片材上。固定单元8将转印到片材的墨粉固定到该片材。片材盒91是用于以堆叠的方式储存未使用的新片材的容器。排出托盘92是其中安放其上打印有图像的排出片材的托盘。此外,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常规给送路径11,其中通过给送辊71从片材盒91拾取的片材被传送以通过处理单元50、固定单元8、排出辊76和片材出口77。传送通过片材出口77的片材被排出并导向排出托盘92中。在图2中,常规给送路径11由虚线表示,并且以S形状弯曲。
处理单元50包括在排成一条线的四(4)个处理器50Y、50M、50C、50K,它们使能彩色图像形成。具体地,处理器50Y以黄色形成图像,处理器50M以品红色形成图像,处理器50C以青色形成图像,并且处理器50K以黑色形成图像。处理单元50进一步包括:曝光单元53,其向处理器50Y、50M、50C、50K发射光束;以及,传送带7,其延伸以缠绕辊73、74以将片材传送经过处理器50Y、50M、50C、50K。处理器50Y、50M、50C、50K是显影器装置,用于以已知的电子照像方法显影墨粉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10逐个地拾取在片材盒91中储存的片材以将片材传送并给送到处理器单元50。给送有片材的处理器单元50将在处理器50Y、50M、50C、50K中显影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片材的表面,并且具有转印的图像的片材被前送到固定单元8,其中片材上的墨粉被热固定到片材。具有固定的图像的片材被进一步传送并被排出以被放置在排出托盘92中。
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可以进行双面打印,其中在片材的任一侧上形成图像。在双面打印操作中,在一侧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被反转以在返回给送路径12(参见图2)中传送,以由同一处理器单元50在其另一侧上形成另一个图像。返回给送路径12在图2中由双点线表示。返回给送路径12在分支点15从常规给送路径11分支,该分支点15位于片材传送方向上相对于固定单元8的下游位置处。此外,返回给送路径12在会入点16会入到常规给送路径11中,该会入点16位于相对于处理器单元50的上游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其上首先形成图像的片材的一侧被称为“侧A”,并且其上其次形成另一个图像的另一侧被称为“侧B”。此外,当在片材的两侧A、B上完成图像时,侧A是读者在侧B之后其次观看的反面页面,并且,侧B是在侧A之前首先被观看的正面页面。
返回给送路径12包括:拉入路径121,其中,将片材暂时拉入以反转;以及,返回路径122,其引导反转的片材再次返回到常规给送路径11。
下面将描述在双面打印期间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的片材反转行为。从片材盒91拾取的片材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被传送以在侧A上形成图像,并且通过固定单元8以将图像固定在其上。借助于转向辊75将片材引导在拉入路径121中,并且将片材停止以在那暂停。其后,转向辊75的旋转被切换以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以便切换传送片材的方向。因此,片材被引导在返回路径122中,并且在会入点16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因此,片材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反转,并且侧B向上面向处理单元50。然而,可以不必以上述机制反转片材,而是可以以不同的即指反转片材,只要实现了双面打印。
根据本实施例,在快速双面打印时,图像形成单元10能够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连续地在N张片材(N是正整数)的侧A上打印,并且其后,在M张片材(M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的侧B上打印图像。图3图示当例如N是2(N=2)并且M是2(N=M)时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的时间轴和片材处理行为。
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能够在常规和返回给送路径11、12中顺序地传送包括在前片材S1和在后的片材S2的两张(2)片材。根据时间轴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给送并传送在前的片材S1和在后的片材S2,其中时间轴被划分为5个阶段:A、B、C、D和E。在阶段A中,在前的片材S 1被给送到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A上形成图像。在阶段B中,在前的片材S1被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以被反转(侧B向上)。同时,在后的片材S2被给送到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形成图像。在阶段C中,在后的片材S2被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以被反转(侧B向上)。同时,在前的片材S1被传送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并且,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形成图像。在阶段D中,排出在前的片材S1。同时,在后的片材S2被传送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并且,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B上形成图像。在阶段E中,排出在后的片材S2。
在阶段E中,当第三片材S3跟在在后的片材S2之后时,在其中重复阶段A-E的下一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第三片材S3变为新的在后的片材,并且,在后的片材S2现在变为在前的片材。
因此,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中,以下述顺序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A、在后的片材S2的侧A、在前的片材S1的侧B和在后的片材S2的侧B上形成图像。根据这个顺序,与在在后的片材上开始打印图像之前连续地在在前的片材的每侧上打印图像的处理单元的空闲时间相比,缩短了处理单元50被保持为非激活的空闲时间。因此,有效地缩短打印作业的总运行时间。
要在单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连续地打印的片材的数目N的最大允许数目取决于要容纳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片材的数量。基于例如返回给送路径12的长度和片材的长度来确定要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容纳的片材的数量。因此,总共要在单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打印的片材的数目N不限于2,而是可以是3或更大。
根据本实施例,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返回路径122的长度大于常规给送路径11中给送辊71和会入点16之间的长度。因此,在阶段B中,在前的片材S1的前沿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大于在后的片材S2的前沿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当给送辊71和会入点16之间的长度大于返回路径122的长度时,可以控制在前的片材S1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暂停,以调制时序,以便允许在后的片材S2的后沿在在前的片材S1的前沿到达会入点16之前通过会入点。
图像形成单元10被提供有排出托盘93,排出托盘93可以枢轴转动,以相对于打印机100的侧表面打开和关闭。当排出托盘93位于打开位置(参见图2)时,其上打印有图像的片材能够被引导到排出托盘93。此外,图像形成单元10被提供有直线路径13,该直线路径13将其上固定有图像的片材从常规给送路径11引导到排出托盘93。由图2中的三点线指示的直线路径13在相对于返回给送路径12的分支点15的下游点从常规给送路径11分支。
打印机的电气构造
将描述打印机100的电气构造(参见图4)。打印机100具有控制器单元30,控制器单元30包括CPU 31、ROM 32、RAM 33、非易失性RAM(NVRAM)34、ASIC 35和网络接口(I/F)36。控制器单元30与图像形成单元10、图像读取单元20和操作面板40电连接。
ROM 32存储用于控制打印机100的程序和关于打印机100的操作设置和初始设置的信息。RAM 33用作:工作区域,其中,展开(develop)控制程序;以及,存储器区域,其中,暂时存储图像数据。
CPU 31通过ASIC 35来控制打印机100的行为。具体地,CPU 31处理来自控制程序的信息和从各种传感器(未示出)获得的信号,并且在RAM 33和NVRAM 34中存储信息,以驱动打印机100中的组件。CPU31控制例如用于在常规给送路径11和返回给送路径12中驱动辊的驱动电机(未示出)和用于在图像读取单元20中移动图像传感器单元(未示出)的驱动电机(未示出)的启动、用于从曝光单元53发光的时序。
快速双面打印的取消
将描述在快速双面打印的取消时打印机100的行为。当用户按下在操作面板40中的停止键时,打印机100中止运行的打印作业。更具体地,打印机100从用户接收取消的请求,停止打印行为,并且排出在常规给送路径11和返回给送路径12中剩余的片材。
具体地,如果当输入取消请求时打印机100处于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则打印机100确定排出剩余的片材的顺序。例如,当在图3中所示的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的阶段B或C中输入取消请求时,两张片材S1、S2剩余在给送路径11、12中。因此,打印机100基于片材S1、S2的位置和由用户要求的紧急度来确定首先要排出在前的片材S 1和在后的片材S2之中的哪张片材。
片材处理流程
将参考图5来描述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处理片材的流程。当输入用于在片材的两侧上打印图像的打印作业时激活片材处理流程。
当该流程开始时,在S100,打印机100将取消标记设置为“OFF”。例如在RAM 33中的预定存储器区域(未示出)中设置取消标记。在S100后,在S101中,打印机100判定打印作业是否要求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片材。要求片材的页面排序的排出的打印作业可以例如是排序打印,其中以页面编号的顺序堆叠打印输出。如果打印作业不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S101:否),则在S102中,打印机100判定在给送路径11、12中容纳的片材是否被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打印作业。换句话说,判定在给送路径11、12中剩余的片材是否包括用于在前的打印作业中的最后页的片材和用于在后的打印作业中的第一页的片材。如果片材不是用于两个不同的打印作业(S102:否),则在S103中,页面顺序标记被设置为“OFF”。在S101中,如果打印作业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S101:是),或在S102中,如果片材被分配到两个不同的作业(S102:是),则在S121,页面顺序标记设置为“ON”。在片材处理流程中,能够反转步骤S101和S102的顺序。
在S103或S121后,在S104中,打印机1进行包括四个页面的两个片材的快速双面打印循环。具体地,以下述顺序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A(即,页面2)、在后的片材S2的侧A(即,页面1)、片材S1的侧B(即,页面4)和在后的片材S2的侧B(即,页面3)上打印图像。
在S105中,打印机100判定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期间是否输入取消请求。具体地,在S104中,打印机100检查取消标记是否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期间已经被设置为“ON”。当取消标记是“ON”时,打印机100判定输入了取消请求(也参见在图6和7中S153)。如果输入了取消请求(S105:是),则打印机100终止片材处理流程。如果在快速双面打印循环期间未输入取消请求,即如果取消标记已经是“OFF”(S105:否),则在S106中,打印机100判定是否输入了用于新的页面的下一个打印数据。如果输入了下一个数据(S106:是),则流程返回到S101,并且重复片材处理流程。如果没有下一个打印数据被输入(S106:否),则打印机100终止该流程。
取消流程(第一示例)
将参考图6来描述当在片材处理流程(参见图5)期间输入取消请求时激活的取消流程的第一示例。
在S151中,打印机100判定是否在其中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形成图像的时段(即,在图3中所示的阶段B)内输入了取消请求。具体地,当在前的片材S1的前端通过分支点15时,阶段B的时段开始。当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传送在前的片材S1并且将其反转时,阶段B时段继续。此外,在阶段B中,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打印图像。当在后的片材S2的前端通过分支点15以被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内时,阶段B时段结束。
如果在除了阶段B时段之外的时间段期间输入取消请求(S151:否),则在S152,打印机100以迅速方式排出片材S1、S2,其中,沿着给送路径11、12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近的片材比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远的另一个片材较早地被排出。因此,在S152中,迅速地排出片材S1、S2,而没有将其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内,不管侧B上的图像打印的情况如何。因此,在较短的时间中排出剩余的片材S1、S2。在S152后,在S153中,打印机100将取消标记设置为“ON”,并且返回到片材处理流程(参见图5)。
例如,如果在图3中所示的阶段C中输入取消请求(S151:否),则在前的片材S1剩余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在后的片材S2剩余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因此,首先排出沿着给送路径11、12与片材出口77距离较近的在前的片材S1,并且其后排出片材S2。在这一点上,以与初始顺序相同的顺序来排出片材S1、S2,其中,在完成在两侧上的图像形成后排出片材S1、S2。又如,如果在阶段A或在阶段D中输入取消请求,则给送路径11、12仅容纳一张片材(片材S1或S2)。在这一点上,不涉及排出片材的顺序。因此,排出剩余的片材,而没有将其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内。
如果在其中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形成图像的阶段B中输入取消请求(S151:是),则片材S1、S2分别留在返回给送路径12和常规给送路径11中。因此,首先排出留在沿着给送路径11、12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近的位置的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片材S2,并且其后排出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片材S1。在这一点上,以与初始顺序相反的逆序排出片材S1、S2。
为了以上述顺序(初始顺序或逆序)之一来排出片材S1、S2,打印机100执行下面的步骤。即,在S151中的肯定判定(S151:是)后,在S161中,打印机100判定取消请求是否要求紧急排出。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中按下两次或更多次停止键,则打印机100确定取消请求要求紧急排出。替代地,如果停止键被按下预定的时间段或者如果打印机100具有大量的打印作业尚未处理,则打印机100可以确定取消请求要求紧急排出。替代地,打印机100可以具有特定的停止键,以便将其按下来输入要求紧急排出的取消请求。替代地,通过打印机100的操作面板40输入的直接取消请求可以被判定为要求紧急排出的请求,同时在通过与打印机100连接的个人计算机输入的远程取消请求可以被判定为要求具有低紧急度的排出的取消请求。在判定的最后示例中,可以认为基于由在打印机100附近的用户输入的直接取消请求的片材排出被紧急地处理,并且基于由远离打印机100的远程用户输入的远程取消请求的片材排出被不太紧急地处理,因为不论如何,远程用户需要时间来走到打印机100。
在S161中,如果取消请求要求紧急排出(S161:是),则在S173中,打印机100将在后的片材S2与片材S1分离地排出在排出托盘中。其后,在S174中,打印机100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并且将在前的片材S1与在后的片材S2分离地排出。在S173-S174中,为了在较短时间中完成排出片材S1、S2,打印机100首先排出与片材出口77较近的在后的片材S2,并且其后排出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远的在前的片材S1(即,逆序)。在该逆序中,以与其中将在完成在两侧上的图像形成后排出片材S1、S2的初始相反的顺序排出片材S1、S2。因此,打印机100在排出托盘92中排出在前的片材S1,并且与在前的片材S1分离地在排出托盘93中排出在后的片材S2。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两侧A、B上完整地打印有图像的在前的片材S1和仅在一侧A上打印有图像的在后的片材S2。
在S161中,如果取消请求没有特别要求在片材的排出中的紧急度(S161:否),则在S162,打印机100判定页面顺序标记是否为“on”。如果页面顺序标记为“off”(S162:否),则流程进行到S173,其中,打印机100将在后的片材S2与片材S1分离地排出到排出托盘93中。此外,在S174中,打印机100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并且在排出托盘92中排出在前的片材S1。因此,在不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时,以较短的时间排出片材S1、S2。
在S162中,如果页面顺序标记为“on”(S162:是),则要求根据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片材S1、S2。因此,在S163中,留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在后的片材S2被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内。在S164中,打印机100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传送在前的片材S1,并且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其后,排出在前的片材S1。在S165中,打印机100传送在后的片材S2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在没有在侧B上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排出在后的片材S2。因此,虽然在后的片材S2相对于在前的片材S1更接近片材出口77,但是以初始顺序首先排出在前的片材S1,并且其后排出在后的片材S2。换句话说,不考虑片材S1、S2在给送路径11、12中的与到片材出口77的距离有关的位置关系。在S165后,在S153中,打印机100将取消标记设置为“ON”,并且返回到片材处理流程(参见图5)。
在上述的取消流程中,打印机100根据打印条件、剩余片材的位置和排出的紧急度通过处理排出剩余的片材S1、S2,该处理是S152的迅速排出、S173-S174中的较短时间中的分别排出和S163-S165中的页面排序的排出之一。在完成排出剩余片材S1、S2后,打印机100中止取消流程。
可选地,在S165和S173中,打印机100可以根据打印条件在排出之前,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B上打印图像。例如,如果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的图像的打印操作期间或之后输入取消请求,则在后的片材S2可以具有在侧B上打印的图像,以具有在两侧上完成的图像。
取消流程(第二示例)
将参考图7来描述取消流程的第二示例。与第一示例中的取消流程相比,第二示例中的取消流程包括更少数目的图像打印步骤,使得能够在输入取消请求后省略不必要的打印操作。当在在后的片材S2的侧A上形成图像的阶段B时间段期间输入取消请求(S151:是)时,在打印机100的行为方面,第二示例中的取消流程与第一示例不同。第二示例中的取消流程中的打印机100的剩余行为与第一示例相同。因此,相同的行为被称为相同的参考步骤编号,并且将省略其描述。
在S151中的肯定判定(S151:是)后,并且如果取消请求要求片材的紧急排出(S161:是),或如果取消请求不要求紧急的排出片材(S161:否),但是页面顺序标记为“on”(S162:是),则流程进行到S173。在S173中,打印机100将在后的片材S2与片材S1分离地排出在排出托盘93中。其后,在S273中,打印机100判定是否留在给送路径11、12中的片材S1、S2被分配到同一打印作业。
如果片材S1、S2被分配到同一打印作业(S273:是),则在S274中,打印机100将在前的片材S1与侧B上没有打印图像的在后的片材S2分离地排出。在S274后,在S153中,打印机100将取消标记设置为“ON”,并且返回到片材处理流程(参见图5)。根据本实施例,当打印作业被取消时,并且如果剩余的片材S1、S2被分配给同一打印作业,则即使在前的片材S1在两侧A、B上具有完成的打印的图像,包括片材S1、S2的整体的打印输出在任何比率都未完成。当打印输出未完成时,可能丢弃包括在两侧上具有图像的片材S1的打印输出,并且,可能浪费用于在片材上打印图像的墨粉。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墨粉浪费,当剩余的片材S1、S2被分配给同一打印作业时,打印机100将片材S1与片材S2分离地排出,而没有在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
如果片材S1、S2被分配给不同的打印作业(S273:否),则在S174中,打印机100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并且排出在前的片材S1。当片材S1、S2被分配给不同的打印作业时,片材S1是在在前的打印作业中的最后片材,并且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完成了在前的打印作业。完成的打印输出能够被提供给用户以供使用。因此,在S174中,打印机100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以至少完成在前的打印作业,并且排出在前的片材S1。在S174之后,在S153中,打印机100将取消标记设置为“ON”,并且返回到片材处理流程(参见图5)。
在S161中,如果取消请求没有特别地要求紧急的片材排出(S161:否),并且如果页面顺序标记为“on”(S162:是),则在S163中,留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在后的片材S2被传送到返回给送路径12内。其后,在S263中,打印机100判定留在给送路径11、12中的片材S1、S2是否被分配到同一打印作业。
如果片材S1、S2被分配到同一打印作业(S263:是),则在S264中,打印机100传送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在前的片材S1,并且排出在前的片材S1,而没有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如果片材S1、S2被分配到不同的打印作业(S263:否),则在S164中,打印机100传送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在前的片材S1,并且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其后排出在前的片材S1。在S165中,打印机100传送在后的片材S2,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排出在后的片材S2,而没有在侧B上打印图像。
根据第二示例,如果当输入取消请求时被分配给两个不同的打印作业的片材S1、S2留在给送路径11、12中,则打印机100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换句话说,如果剩余的片材S1、S2被分配到同一打印作业,则打印机100不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因此,能够消除在要丢弃的片材上打印图像,并且能够防止墨粉的浪费。同时,在第一示例中,在在前的片材S1的侧B上打印图像,而与打印作业的整体性无关,而在第二示例中,在取消流程中排出的片材包括更少的未完成的打印输出。因此,能够有效率地使用打印输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0响应于取消请求完成排出留在常规给送路径11和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片材。在这一点上,在位于与片材出口77相距较远的片材之前,排出在位置上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近的片材。因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中有效率地完成片材的排出,并且,打印机100能够向用户提供改进的可用性。片材的快速排出能够减少用户和打印机100本身在取消的打印作业上的耽搁。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打印机100能够当页面顺序标记为“on”时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排出片材。因此,当输入取消请求时留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片材(即,在前的片材S1)能够在留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片材(即,在后的片材S2)之前被排出。具体地,在上面的示例中,当打印作业要求排序排出时或当剩余的片材用于两个不同的作业时,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排出在前的片材S1。因此,排出的片材被以页面编号的顺序堆叠,并且,打印机100能够向用户提供改进的可用性。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当在双面打印循环期间取消打印作业并且在给送路径11、12中停止记录片材时,较早地排出沿着片材给送路径11、12与片材出口77较近的记录片材。因此,在较短的时间中有效率地完成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剩余的片材的排出,并且,打印机100可以减少用户和打印机100本身在取消的打印作业上的耽搁。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打印机100通过下述方式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的记录片材: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而不管记录片材在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的位置关系如何。因此,能够较早地排出在输入取消请求时留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记录片材。如果即使当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时还根据与片材出口77的接近度排出记录片材,则可能以错误的顺序堆叠排出的打印输出,并且用户可能需要以初始想要的顺序手动地排序打印输出。因此,当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时,打印机100排出记录片材,而不管记录片材的位置关系如何,从而以页面编号的顺序堆叠排出的记录片材。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来切换排出剩余的记录片材的顺序。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当在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容纳的记录片材被分配到包括在前的打印作业和在后的打印作业的不同打印作业时,打印机100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来基于打印作业排出记录片材。因此,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被分配给在后的打印作业的记录片材能够在被排出之前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从而能够较早地排出常规给送路径11中的分配给在前的打印作业的记录片材。因此,能够基于打印作业在不同的批次上堆叠排出的记录片材,并且,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用于代表期望的打印作业的批次。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当在S161中做出肯定的判定时,在距离片材出口77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排出与片材出口77相距较近的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的记录片材。同时,当在S161中做出否定判定时,打印机100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来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的记录片材。因此,虽然页面排序的排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同时,但是能够基于紧急性来有效率地切换排出记录片材的顺序。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在输入取消请求后被传送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的记录片材的侧B上打印图像。因此,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排出的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形成有图像。因此,通过返回给送路径12排出的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具有完成的图像,并且,能够消除产生未完成的打印输出。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当在片材给送路径11、12中容纳的记录片材被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时,打印机100在被分配给在前的作业的记录片材的侧B上打印图像。因此,被分配给在前的作业的记录片材在两侧上具有完成的图像,并且,能够至少完成在前的作业。同时,即使在后的打印作业可能被取消未完成,也能够有效地消除用于取消的打印作业的墨粉的浪费。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侧B上打印有图像的记录片材与侧B上没有打印图像的记录片材分离地排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在两侧A、B上具有完成的图像的记录片材和具有未完成的图像的记录片材。
根据打印机100的上面的构造,记录片材的侧A是偶数页面,并且,记录片材的侧B是奇数页面。根据页面打印顺序,能够有效率地在连续地给送的记录片材上打印图像。
虽然已经描述了执行本发明的示例,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存在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打印机的多种变化和置换。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内容不必限于如上所述的特定的特征或行为。而是上述的特定特征和行为被公开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例如,本发明能够类似地有效地应用到具有快速双面打印功能的其他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多功能外围装置和传真机。此外,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单元可以不必电子照像地形成图像,而是可以以例如喷墨形成。此外,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多色图像形成设备或单色图像形成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单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打印机100连续地在多个片材的侧A上打印图像,并且其后在多个片材的侧B上打印图像。然而,打印机可以连续地在多个片材的侧A上打印图像,以及交替地在侧B和侧A上打印图像。更具体地,例如,当要在单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连续地打印的侧A的数目N在启动快速双面打印时初始为2并且其后数目N和要连续地打印的侧B的数目M都被切换为1时,初始在第一和第二片材S1、S2的侧A上形成图像。其后,在第一片材S1的侧B上形成图像,并且在排出托盘92中排出第一片材S1。此外,在常规给送路径11中传送第三片材S3,以在侧A上形成图像(阶段A)。在这一点上,第二片材S2被保留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并且没有被传送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中。在阶段A后,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传送片材S3,并且,第二片材S2被传送以返回常规给送路径11中,以在侧B上打印图像(阶段B)。其后,交替地重复阶段A和B。当例如在四个片材S1-S4的每侧上打印图像(即,N=4,M=4,8个页面)时,以下述的顺序在第一片材S1的侧A、第二片材S2的侧A、第一片材S1的侧B、第三片材S2的侧A、第二片材S2的侧B、第四片材S4的侧A、第三片材S3的侧B和第四片材S4的侧B上形成图像。因此,本发明也能够被应用到示例处理,以在较短的时间中有效率地排出剩余的片材。
又如,图像形成单元10可以装备有下述功能,即切换在单个快速双面打印循环中要连续打印的片材的数目N和M的最大允许数目。能够通过例如调整给送片材的时序和片材传送速度来改变数目N和M的最大允许数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打印机100根据打印条件、剩余片材的位置和排出的紧急度在下述处理中排出剩余的片材,该处理是S152的迅速排出、S173-S174中的较短时间中的分别排出和S163-S165中的页面排序的排出之一。然而,打印机100可以不必选择上述处理之一,而是可以例如根据在其中较早地排出与片材出口77距离较近的片材的S152中的迅速排出处理来排出片材,而不管打印条件或排出的紧急度如何。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输入取消请求时中止打印操作(即,打印作业),然而,可以不必中止打印作业。例如,可以暂时将打印作业挂起,以排出片材,并且在新的片材的情况下输入恢复请求时恢复该打印作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排出的在后的片材S2通过被引导到与其中放置在前的片材S1的排出托盘92不同的排出托盘93而与在前的片材S1分离。然而,在前的片材S1和在后的片材S2可以通过例如被引导到在同一排出托盘内彼此不同的位置来分离。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键操作来输入取消请求。然而,取消可以不必由用户触发。例如,可以通过打印机100中的诸如片材卡住的操作错误来触发打印作业的取消。此外,排出剩余的片材的紧急度可以取决于错误的类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打印机100被配置为使得在前的片材S1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大于在后的片材S2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因此,当取消要求快速排出时,在后的片材S2在在前的片材S1之前排出。然而,如果打印机100被配置为使得在后的片材S2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大于在前的片材S1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则在前的片材S1可以在在后的片材S2之前排出。例如,如果给送辊71和会入点16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较长,并且在给送辊拾取在后的片材S2之后紧接着,在后的片材S2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可以比在前的片材S1和分支点15之间的距离更长。因此,以这样的时序,可以在在后的片材S2之前排出在前的片材S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打印机100具有用于反转在返回给送路径12中的片材的系统(例如,拉入路径121和转向辊75)。然而,可以以不同的机制反转片材。例如,如图8中所示,可以将转向辊75布置在打印机200中的常规给送路径11中,并且可以在常规给送路径11内反转片材。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根据打印作业在记录片材的两侧上打印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记录片材的任一侧上打印图像;
片材给送路径,在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传送记录片材以在记录片材上打印图像,所述片材给送路径包括常规给送路径和返回给送路径,并且能够容纳多个记录片材;
片材排出控制器,用于通过片材出口将记录片材排出所述片材给送路径,其中所述片材出口包括第一片材出口和第二片材出口,其中,当在双面打印操作期间输入打印作业的取消时,所述第二片材出口用于接收在沿着所述片材给送路径的片材传送方向中距离所述第一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以及
判定单元,用于判定取消请求是否要求将记录片材紧急排出所述片材给送路径,
其中,所述常规给送路径引导记录片材经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并且到达所述第一片材出口;
其中,所述返回给送路径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下游位置的分支点从所述常规给送路径分支,并且在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位置的会入点会入到所述常规给送路径内;
其中,当在双面打印操作期间输入所述打印作业的取消时,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控制沿着所述片材给送路径的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片材出口较近的记录片材以使其在沿着所述片材给送路径的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被排出,其中,在所述双面打印操作中连续地在N张记录片材的一侧上形成图像,并且其后在M张记录片材的另一侧上形成图像,其中M小于或等于N;
其中,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取消请求要求紧急排出时,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控制距离所述第一片材出口较近的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以使其在距离所述第一片材出口较远的记录片材之前被排出;并且
其中,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取消请求要求较低的紧急度的记录片材的排出时,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所述返回给送路径来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记录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当所述双面打印操作要求页面排序的排出而与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的位置关系无关时,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所述返回给送路径来以页面编号的顺序排出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当被容纳在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被分配给包括在前的打印作业和在后的打印作业的不同打印作业时,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通过将记录片材的一部分传送通过所述返回给送路径来基于所述打印作业排出记录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当输入所述取消请求时剩余在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上并且在输入所述取消请求后被传送通过所述返回给送路径的记录片材的另一侧上打印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当容纳在所述片材给送路径中的记录片材被分配给不同的打印作业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被分配给所述在前的作业的记录片材的另一侧上打印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片材排出控制器将另一侧上打印有图像的记录片材与另一侧上没有打印图像的记录片材分离地排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17677 | 2010-01-29 | ||
JP2010017677A JP5273061B2 (ja) | 2010-01-29 | 2010-01-29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5827A CN102145827A (zh) | 2011-08-10 |
CN102145827B true CN102145827B (zh) | 2014-07-30 |
Family
ID=4322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05794.7A Active CN102145827B (zh) | 2010-01-29 | 2011-01-07 | 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02963B2 (zh) |
EP (1) | EP2352066B1 (zh) |
JP (1) | JP5273061B2 (zh) |
CN (1) | CN1021458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79857B2 (ja) * | 2011-12-08 | 2016-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049298B2 (ja) * | 2012-05-09 | 2016-12-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6116338B2 (ja) * | 2013-04-25 | 2017-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13442606B (zh) * | 2020-03-27 | 2023-06-23 |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双面打印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37756A (en) * | 1979-12-28 | 1984-03-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ouble-sid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4975738A (en) * | 1989-01-25 | 1990-12-04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on both sides of a sheet |
US5103267A (en) * | 1989-04-04 | 1992-04-07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system for performing simplex and duplex recording |
US5257070A (en) * | 1992-09-08 | 1993-10-26 | Xerox Corporation | Selective control of distributed drives to maintain interdocument gap during jam recovery pur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0354A (en) * | 1977-08-30 | 1978-12-19 | Xerox Corporation | Re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duplex job recovery capabilities |
JPH08286586A (ja) * | 1995-04-18 | 1996-11-0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324350B2 (ja) * | 1995-08-28 | 2002-09-17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複写装置 |
JPH09244322A (ja) * | 1996-03-13 | 1997-09-19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160919A (ja) | 1997-11-28 | 1999-06-18 | Kyocer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1284818A (ja) | 1998-03-27 | 1999-10-1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JPH11327216A (ja) * | 1998-05-13 | 1999-11-26 | Toshib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2014575A (ja) | 2001-05-22 | 2002-01-18 | Canon Inc | 画像記録装置 |
JP3721151B2 (ja) * | 2001-09-21 | 2005-11-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制御方法 |
JP3720749B2 (ja) | 2001-10-02 | 2005-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782236B2 (en) * | 2001-10-02 | 2004-08-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3935788B2 (ja) * | 2002-07-03 | 2007-06-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271633A (ja) * | 2003-03-05 | 2004-09-30 | Canon Inc | シート処理装置 |
JP4546059B2 (ja) * | 2003-09-26 | 2010-09-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04680B2 (ja) * | 2004-04-20 | 2010-01-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2008203498A (ja) * | 2007-02-20 | 2008-09-04 | Seiko Epson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2010
- 2010-01-29 JP JP2010017677A patent/JP5273061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1-04 EP EP10014304.9A patent/EP2352066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1-16 US US12/947,370 patent/US830296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1-07 CN CN201110005794.7A patent/CN1021458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37756A (en) * | 1979-12-28 | 1984-03-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ouble-sid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4975738A (en) * | 1989-01-25 | 1990-12-04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on both sides of a sheet |
US5103267A (en) * | 1989-04-04 | 1992-04-07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system for performing simplex and duplex recording |
US5257070A (en) * | 1992-09-08 | 1993-10-26 | Xerox Corporation | Selective control of distributed drives to maintain interdocument gap during jam recovery pur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87039A1 (en) | 2011-08-04 |
CN102145827A (zh) | 2011-08-10 |
JP5273061B2 (ja) | 2013-08-28 |
EP2352066B1 (en) | 2015-09-09 |
US8302963B2 (en) | 2012-11-06 |
EP2352066A1 (en) | 2011-08-03 |
JP2011158504A (ja) | 2011-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189786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2642741B (zh) | 后处理装置以及包括该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145827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11201082A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7210797A (ja) |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CN102476512B (zh) | 打印设备 | |
JP200227473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リンタ及び複写機 | |
JP201508337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01816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13356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59910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給紙装置 | |
JP669644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64155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3846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621515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106339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33685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201100616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68466A (ja) |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7433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17657A (ja) |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2547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6163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306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21497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