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3543A - 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3543A CN102143543A CN2011100319174A CN201110031917A CN102143543A CN 102143543 A CN102143543 A CN 102143543A CN 2011100319174 A CN2011100319174 A CN 2011100319174A CN 201110031917 A CN201110031917 A CN 201110031917A CN 102143543 A CN102143543 A CN 1021435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terminal
- service
- network
- domain
- communic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改善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连线。该方法包含有:分别依附一第一服务域的一第一网络端及一第二服务域的一第二网络端;维持与该第一网络端间的一第一注册及一第一移动程序以及维持与该第二网络端间的一第二注册及一第二移动程序;其中该移动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及相关通信装置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无线通信系统,目前被视为可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分组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的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在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中,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简称E-UTRAN)包含多个演进型无线基站(evolved Node-B,eNB),并与多个移动装置(或称为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信。
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仅支持分组交换服务。然而,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同时为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服务规范一特定的回退技术(fallback)。为此,LTE的架构中需要额外的功能。线路交换回退可定义为使用一现有线路交换网络(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的机制,以配合LTE网络提供语音服务。语音回退提供语音以及传统的线路交换服务,例如:语音通话、短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无结构辅助服务数据(Unstructured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USSD)及辅助服务(supplementary service)。为了提供上述的线路交换服务,当用户端由E-UTRAN服务时,LTE重新利用线路交换结构。
具有多重模式的用户端可同时支持多重无线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例如:GSM、UMTS以及LTE。在LTE中所建立的连线可通过交递转移到GSM或UMTS系统,反之亦然。由于LTE系统仅支持分组服务,因此上述的线路交换服务并不被LTE系统所支持。为了能使LTE网络的用户端可进行线路交换服务,发产出一线路交换回退程序。当用户端在LTE系统中起始一线路交换服务或接收到线路交换服务的传呼时,用户端通过“跨系统交递置GSM或UMTS″、“利用重新导向GSM或UMTS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线″或“变更至GSM或UMTS的蜂窝小区变更命令″,以连接至GSM或UMTS系统。上述的跨系统交递置GSM或UMTS″、“利用重新导向GSM或UMTS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线″或“变更至GSM或UMTS的蜂窝小区变更命令″等程序规范于3GPP TS 36.331v.9.1.0中。
线路交换回退程序使得LTE系统的用户端可持续使用线路交换服务。然而,在线路交换回退程序中,用户端需要花时间从LTE系统连接上GSM或UMTS系统。当用户端执行蜂窝小区变更命令程序或无线资源控制连线释放程序时,用户端需要花时间找寻GSM或UMTS系统中的蜂窝小区,与该蜂窝小区进行同步,并读取蜂窝小区的系统信息,进一步地执行随机存取程序以建立连线。如果用户端对蜂窝小区进行量测,跨系统交递程序可节省连接GSM或UMTS系统的蜂窝小区的时间,却需要LTE网络与GSM或UMTS网络间更多的协调(例如:信号交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善线路交换连线及相关通信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分别依附一第一服务域的一第一网络端及一第二服务域的一第二网络端;维持与该第一网络端间的一第一注册及一第一移动程序以及维持与该第二网络端间的一第二注册及一第二移动程序;其中该移动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来改善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连线。该通信装置包含有一装置,用来分别依附一第一服务域的一第一网络端及一第二服务域的一第二网络端;一装置,用来维持与该第一网络端间的一第一注册及一第一移动程序以及维持与该第二网络端间的一第二注册及一第二移动程序;其中该通信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程序代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12 服务网络
14 目标网络
20 通信装置
200 处理器
210 存储单元
214 程序代码
220 通信接口单元
300 无线资源控制层
310 分组数据聚合协议层
320 无线链路控制层
330 介质访问控制层
340 物理层
40 流程
400、402、404、40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在图1中,一服务网络12及一目标网络14分别使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ies,RATs),且移动装置由服务网络12所服务,且支持两服务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服务网络12支持单一服务域,可为仅支持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ed,PS)服务域的一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或高速分组存取演进(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Plus,以下简称HSPA+)系统网络。目标网络14支持多个服务域,可为支持PS及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服务领域的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以下简称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GSM)或增强数据率GSM演进无线接取网络(GSM/EDEG 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简称GERAN)lu模式系统网络。在UMTS系统中,网络端可称为UTRAN,其包含有一无线网络管控台(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及多个基站。在GSM/GERAN lu模式系统中,网络端可称为GERAN,其包含有一基站管控台(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及多个基站。在LTE系统中,网络端可称为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以下简称E-UTRAN),其包含有多个演进式基站。移动装置可称为用户端(User Eqipment,UE)或移动台(mobile stations,MS),且支持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移动装置可为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等装置。除此之外,网络端(如:服务网络12以及目标网络14)及移动装置视传输方向的不同,皆可作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就上链路而言,移动装置为传送端,网络端为接收端;就下链路而言,移动装置为接收端,网络端为传送端。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用户端,其包含一处理装置200、一存储单元210以及一通信接口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存储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存储装置,其用来存储一程序代码214,可通过处理装置200读取以及执行。举例来说,存储单元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带(magnetic tapes)、硬盘(hard disks)、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devices)等等,而不限于此。控制通信接口单元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根据处理装置200的运算结果用来与网络端进行无线通信。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程序代码214用于LTE系统的示意图。程序代码214包含多个通信协议层的程序代码,由上至下为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300、一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310、一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320、一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330,以及一物理(physical,PHY)层340。
请参考图4,图4为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示意图。流程40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一用户端中,用来改善线路交换连线。其中,用户端可同时接收一网络端NT1以及一网络端NT2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网络端NT1或网络端NT2其中一个。流程40可编译成程序代码214且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分别依附一服务域D1的网络端NT1及一服务域D2的网络端NT2。
步骤404:维持与网络端NT1间的注册及移动程序及维持与网络端NT2间的注册及移动程序。
步骤406:结束。
根据流程40,用户端可同时接收网络端NT1以及网络端NT2的信号。接着,用户端分别依附支持服务域D1的网络端NT1以及支持服务域D2的网络端NT2。用户端同时维持与网络端NT1间的注册以及相关于网络端NT1的移动程序,以及与网络端NT2间的注册及相关于网络端NT2的移动程序。因此,当用户端接收到服务域D1服务的传呼时,例如:一线路交换移动发话或一线路交换移动收话,用户端直接于网络端NT1中起始服务域D1服务。网络端D1较佳地可为目标网络14,如:GSM网络或UMTS网络(即,GERAN或UTRAN)。服务域D1可为一线路交换域。网络端NT2可为服务网络12,如:LTE网络(即,E-UTRAN)。服务域D2可为一分组交换域。换句话说,用户端不仅依附至E-UTRAN,也依附至GERAN/UTRAN。用户端分别与E-UTRAN以及GERAN/UTRAN进行注册,且同时维持E-UTRAN的相关移动程序和GERAN/UTRAN的相关移动程序。如此一来,由于用户端已经预先GSM/UMTS系统执行信号交换,因此可在GSM/UMTS系统中直接起始线路交换服务,例如:语音通话、短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无结构辅助服务数据(Unstructured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US SD)及辅助服务(supplementary service),而无需将时间浪费于同步以及蜂窝小区搜寻。此外,LTE网络与GSM/UMTS间的协调亦不在需要。需注意的是,用户端备有两个接收器(一者用于GSM/UMTS网络;另一者用于LTE网络),但仅备有一传输器。另一方面,用户端仅具有一通用使用者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USIM)。也就是说,对于GSM/UMTS以及LTE网络来说,仅有一用户信息(subscription information)存储于用户端中。用户端可传送一讯息至LTE网络指示用户端可同时接收GSM/UMTS以及LTE网络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GSM/UMTS以及LTE网络其中一个。
当用户端在网络端NT1起始服务域D1的服务时,用户端中断与网络端NT2的连线。此时,用户端可关闭用来接收网络端NT2信号的接收器。此外,用户端可传送一讯息msg1以指示网络端NT2用户端由于起始服务域D1的服务,而离开网络端NT2。讯息msg1可为一“通过线路交换回退指示器的扩充服务请求”(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with CS fallback indicator)或一分离请求(detach request)讯息。如果用户端与网络端NT2具有一连线时,用户端释放与网络端NT2的连线。此外,用户端可能在网络端NT1中进行服务域D2的数据传输或服务。在此情况下,用户端与网络端NT2执行服务域D2的注册程序。当用户端结束服务域D1的服务或进入一闲置模式后,用户端于服务域D1被选择时,重新选择网络端NT1以及在服务域D2被选择时,重新选择网络端NT2。
举例来说,当用户端在GSM/UMTS网络中起始线路交换服务,例如:语音通话、短讯服务、无结构辅助服务数据及辅助服务,用户端则中断与LTE网络的连线。此时,用户端关闭用来接收LTE网络信号的接收器。此外,用户端传送“通过线路交换回退指示器的扩充服务请求”或分离请求讯息,以指示LTE网络用户端由于起始线路交换服务,而离开LTE网络。如果用户端在LTE网络具有无线资源控制连线时,用户端释放与LTE网络的无线资源控制连线。众所皆知,GSM/UMTS网络可同时支持线路交换域以及分组交换域。用户端可能在GSM/UMTS网络中传送分组交换数据或者进行分组交换服务。在此情况下,如果用户端在GSM/UMTS网络中需要传送分组交换数据,则用户端与GSM/UMTS网络进行分组交换域的注册程序。分组交换域的注册程序可为一GPRS依附程序或路由区域更新程序(Routing Area Updating procedure)。
当用户端结束线路交换服务或进入闲置模式后,用户端于线路交换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GSM/UMTS网络以及在分组交换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LTE网络。相较于已知技述,用户端无须符合跨系统蜂窝小区重选的准则,可重新选择LTE网络。换句话说,用户端即使在跨系统蜂窝小区重选的准则未达到下,依然可以重新选择分组交换域的LTE网络。
请注意以上所提装置的步骤,包含有建议步骤,可以由硬件、固件或是一电子系统实现。固件被认知为一硬件装置和计算机指令,以及数据是存在于该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硬件的范例可以包括模拟、数字以及混合电路,混合电路被认知为微电路、微芯片或硅芯片。该电子系统的范例可以包含系统单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计算机模块化(computer on module,COM)以及该通信装置20。
综上所述,同时可接收LTE网络及GSM/UMTS网络信号的用户端分别依附至LTE网络以及GSM/UMTS网络。接着,用户端维持与LTE网络间的注册及移动程序,且维持与GSM/UMTS网络间的注册及移动程序。当用户端在LTE网络中接收到用于线路交换服务的传呼时,用户端直接起始GSM/UMTS网络的线路交换服务,而无需耗时于同步以及蜂窝小区搜寻。如此以来,用户端可以节省从LTE网络转换至GSM/UMTS网络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移动装置中,该方法包含有:
分别依附一第一服务域的一第一网络端及一第二服务域的一第二网络端;
维持与该第一网络端间的一第一注册及一第一移动程序以及维持与该第二网络端间的一第二注册及一第二移动程序;
其中该移动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网络端为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或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该第一服务域为一线路交换域;该第二网络端为一长期演进式LTE网络;该第二服务域为一分组交换PS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在该第一网络端中,起始一第一服务域服务;以及
中断与该第二网络端的连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传送一第一讯息至该第二网络端,其中该第一讯息指示该第二网络端该移动装置离开该第二网络端;以及
在该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网络端具有一连线时,释放与该第二网络端的该连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与该第一网络进行该第二服务域的注册程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结束该第一服务域的服务,或进入一闲置模式;以及
在该第一服务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该第一网络端以及在该第二服务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该第二网络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于该第二网络端被选择用于该第二服务域时,执行一路径区域更新程序或一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依附程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传送一第二讯息至该第二网络端,其中该第二讯息指示该移动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的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移动装置仅具有一通用使用者识别模块USIM。
10.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来改善线路交换连线,该通信装置包含有:
一装置,用来分别依附一第一服务域的一第一网络端及一第二服务域的一第二网络端;
一装置,用来维持与该第一网络端间的一第一注册及一第一移动程序以及维持与该第二网络端间的一第二注册及一第二移动程序;
其中该通信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信号至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网络端为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或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该第一服务域为一线路交换域;该第二网络端为一长期演进式LTE网络;该第二服务域为一分组交换PS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
一装置,用来于该第一网络端中起始一第一服务域服务;以及
一装置,用来中断与该第二网络端的连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
一装置,用来传送一第一讯息至该第二网络端,其中该第一讯息指示该第二网络端该移动装置离开该第二网络端;以及
一装置,用来于该移动装置与该第二网络端具有一连线时,释放与该第二网络端的该连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
一装置,用来与该第一网络进行该第二服务域的注册程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
结束该第一服务域的服务,或进入一闲置模式;以及
一装置,用来于该第一服务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该第一网络端以及在该第二服务域被选择时,重新选择该第二网络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一装置,用来于该第二网络端被选择用于该第二服务域时,执行一路径区域更新程序或一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依附程序。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还包含一装置,用来传送一第二讯息至该第二网络端,其中该第二讯息指示该移动装置可同时接收该第一网络端以及该第二网络端的信号,但仅发送该第一网络端或该第二网络端其中一个的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仅具有一通用使用者识别模块USI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9891710P | 2010-01-28 | 2010-01-28 | |
US61/298,917 | 2010-01-28 | ||
US13/014,725 US20110183670A1 (en) | 2010-01-28 | 2011-01-27 | Method of Improving Circuit Switched Connectiv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3/014,725 | 2011-01-2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3543A true CN102143543A (zh) | 2011-08-03 |
Family
ID=4430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19174A Pending CN102143543A (zh) | 2010-01-28 | 2011-01-28 | 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183670A1 (zh) |
CN (1) | CN10214354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99414B2 (en) * | 2011-04-01 | 2014-04-15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both a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a wireless paging receiver |
US9781761B2 (en) | 2011-07-12 | 2017-10-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
US9681480B2 (en) | 2011-08-19 | 2017-06-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non-access stratum procedures in a mobile station to access resources of component carrie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US8855641B2 (en) * | 2011-11-21 | 2014-10-0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effici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asurements |
KR101382043B1 (ko) * | 2012-02-29 | 2014-04-04 | 주식회사 팬택 | 음성 호 지연을 줄이기 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 |
US9420556B2 (en) | 2013-10-09 | 2016-08-16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ircuit switched calls at a user equipment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349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回退到cs域建立语音呼叫的方法、系统及相关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45849B1 (ko) * | 2006-09-29 | 2012-05-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핸드오버시 끊김 없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및 그 제공 방법 |
US7974228B2 (en) * | 2008-01-07 | 2011-07-05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of signaling-free idle mode mobility for an integrated 3GPP and 3GPP2 network |
US20100113010A1 (en) * | 2008-11-03 | 2010-05-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riorit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for reselection to support voice call |
US8676251B2 (en) * | 2009-03-04 | 2014-03-18 | Lg Electronics Inc. | Dual modem device |
CN101835201B (zh) * | 2009-03-11 | 2014-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网络连接环境中保证数据不中断的方法及系统 |
US9252936B2 (en) * | 2009-12-17 | 2016-02-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GSM and LTE multiplexing |
-
2011
- 2011-01-27 US US13/014,725 patent/US2011018367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1-28 CN CN2011100319174A patent/CN1021435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349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回退到cs域建立语音呼叫的方法、系统及相关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S 23.272 V9.2.0》", 31 December 2009, article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in Evolved Packet System"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83670A1 (en) | 2011-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0185B (zh) | 处理发话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
EP3668144B1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 |
CN101754417B (zh) | 设定无线存取能力的方法及相关通讯装置 | |
US915499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duce denial of service during MME overload and shutdown conditions | |
TWI488534B (zh) | 進行註冊程序之方法 | |
WO2017054767A1 (en) | Method of enhanced timer handling for sim or usim change | |
CN101959301A (zh) | 处理定位服务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
CN102685818A (zh) | 处理跨系统无线接入技术交递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
EP2566251B1 (en) |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hange for a mobile device | |
EP2624642A1 (en) | Method of performing attach procedures | |
CN102215466A (zh) |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
CN103686904B (zh) | 结束线路交换回退通话后驻回长期演进网络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2143543A (zh) | 改善线路交换连线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 |
CN103548386A (zh) | 预配置的重定向信息 | |
CN104025665A (zh) | 一种回归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223673B (zh) | 平衡负载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
CN103379557A (zh) | 能力匹配方法、接入网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 |
CN108966300A (zh) | 一种双模模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540991A (zh) | 一种通知用户终端异系统邻小区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5278650A (zh)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
EP2355599A1 (en) | Method of improving circuit switched connectiv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981459B (zh) | 用于在异步网络与同步网络之间进行服务重定向的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260186A (zh) | 存取线路切换服务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
CN116367248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7397352A (zh) | 候选小区配置的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