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8650A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78650A CN115278650A CN202210834643.0A CN202210834643A CN115278650A CN 115278650 A CN115278650 A CN 115278650A CN 202210834643 A CN202210834643 A CN 202210834643A CN 115278650 A CN115278650 A CN 1152786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ndard
- terminal device
- information
- drb
-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标准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多样化,终端支持的制式越来越丰富,从最早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手机,演变成为2G/3G双模,2G/3G/4G多模等,加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 2,3GPP2)的制式,以及发展到如今的5G,终端支持的制式变得越来越丰富。
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制式是终端设备在出厂前已经配置的,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制式进行修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式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制式集,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第一制式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第二制式为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如此,终端设备在当前支持的制式上发送指示第一制式集的第一信息,终端设备能够将新的第一制式集向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同步,从而终端设备能够更改所支持的制式集,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制式组合的多样性;另外,由于终端设备能够通过当前支持的第一制式通知新的第一制式集,从而终端设备无需通过去注册流程进行去注册,然后再通过注册流程通知新的第一制式集,进而终端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制式集,且减少了由于去注册流程耗费的时间长而导致终端设备处于长时间的无服务状态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式集更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改制式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用户对终端设备制式有多样化需求,例如,在不同国家漫游时,为了减少耗电量,可能会有关闭或打开某些制式的需求。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随着终端设备的形态越来越多,对应终端设备的测试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用户或者测试人员可以自主设置终端所支持的模式。在终端设备所能支持的所有制式中,任意挑选一种或者多种制式,设置成单模或者新的多模。
相关技术中,更新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制式的方法为:通过终端设备去注册再注册完成更新制式的过程。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用户或者测试人员只能在关机或者飞行模式下才允许更改制式。
然而,针对支持单模、双模或多模能力的终端设备,当需要设定新的制式集时,往往通过去注册的方式。例如,终端设备更新当前支持的制式的流程如下:终端设备通过去注册流程将当前支持的旧制式去注册,然后再通过注册流程注册到新的制式。但这个方式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设置的整个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执行该过程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因为需要去注册流程进行去注册,即终端设备从发起去注册流程后,一直到注册到新的制式之前,终端设备处于无服务的状态,所以在去注册期间可能会错过网络发起的被叫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最大能力支持的制式集是A、B、C、D、E以及F,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制式集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_配置(CONFIG)_1包含制式A、B以及C,并且终端设备已经在制式A成功驻留。在需要将该终端设备的制式集重新设定为RAT_CONFIG_2的情况下,其中,RAT_CONFIG_2包含制式D、E以及F。其中,终端设备最大能力支持的制式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预配置确定的,或者,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那么相关技术流程如下: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式集更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述,该方法包括:
S101、终端设备在当前驻留的制式A对应的网络上注册完成。
在注册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当前驻留的制式A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支持制式A、B以及C的信息。
这样,制式A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即制式A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能够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其中,制式A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支持制式A,制式A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与其它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通过接口连接,从而通过接口向其它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和/或,通知终端设备与制式A对应的网络设备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上下文信息,其它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实现终端设备在从制式A对应的小区切换至其它制式对应的小区。其中,其它制式可以包括制式B、C、D、E以及F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重选或者切换到其它制式的小区下,终端设备可以不用向其它制式的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重选或者切换到其它制式的网络下,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初始注册的流程。
在终端设备支持制式A、B以及C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制式可以在制式A、B以及C中切换。
S102、在t1时刻,终端设备确定将当前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D、E以及F。
在实施过程中,终端设备与网络状态不同步,可能导致某些业务,尤其是被叫业务受影响,例如,终端设备在本地将自身支持的制式集从A、B以及C,修改为D、E以及F,没有向网络设备同步终端设备更新后的制式为D、E以及F,即网络设备仍然会认为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为A、B以及C,由于不同制式的频段不同,因此,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使用的制式为D、E以及F中的一个,而终端设备由于本地将自身支持的制式进行了修改,从而终端设备使用制式A、B以及C中的一个监听寻呼,因此,网络设备发送寻呼所使用的频段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所使用的频段不同,从而终端设备无法监听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进而导致终端设备的被叫业务受到影响。这样,终端设备在将旧制式集(对应当前制式的制式)修改为新制式集(对应待支持的制式)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的状态与网络状态同步。同步的过程见S103-S106。
S103、终端设备向当前驻留的制式A对应的网络设备发起去注册流程,完成去注册流程。
S104、在t2时刻,终端设备根据待支持的制式D、E以及F,刷新各层的能力和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本地存储制式A、B、C、D、E以及F的在各层的配置信息(也称各层的制式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式A、B以及C激活,或者制式A、B以及C能够被调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的各层能力为制式A、B以及C对应的能力;在制式D、E以及F激活,或者制式D、E以及F能够被调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D、E以及F,终端设备的各层能力为制式D、E以及F对应的各层能力,或者说终端设备的各层能力信息为制式D、E以及F对应的各层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刷新各层的能力包括:终端设备通过去激活制式A、B以及C,并且激活制式D、E以及F,或者,终端设备通过设置制式A、B以及C不能够被调用,且设置制式D、E以及F能够被调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从制式A、B以及C修改为制式D、E以及F,对应地,终端设备的各层能力为制式D、E以及F对应的能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刷新各层的能力包括:终端设备可以在各层中删除制式A、B以及C在各层的配置信息,并在各层中添加制式D、E以及F在各层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可以存储在终端设备中,且上下文信息为终端设备与制式A、B以及C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网络设备在交互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和/或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固定参数,固定参数在终端设备从一个制式切换至另一个制式时仍然可以使用,例如,固定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全球唯一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等。另一部分是可变参数,可变参数在终端设备从一个制式切换至另一个制式时无法使用,因为另一个制式的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新的参数。可变参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无线能力信息,无线能力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射频参数、上下行接收能力等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刷新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刷新各层的上下文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刷新各层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删除各层中的可变参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另一个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重新分配固定参数,因此,终端设备刷新各层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删除各层的上下文信息,或者说,终端设备删除各层中的可变参数和固定参数。
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各层的能力表示通过各层的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支持制式的能力。
S105、在t3时刻,终端设备更改制式成功。
在S105中,终端设备更改制式成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在本地更改制式成功。然而,终端设备在本地更改制式成功的情况下,需要向网络设备同步待支持的制式,因此,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S106和S107向网络设备同步待支持的制式。
S106、终端设备根据待支持的制式D、E以及F进行搜网,并驻留到制式D、E以及F中的一个。
其中,终端设备驻留到制式D、E以及F中的一个的时刻为时刻t4。
S107、终端设备根据驻留的制式D、E以及F中的一个进行注册。
终端设备完成制式D、E以及F中的一个的注册的时刻为时刻t5。例如,在终端设备驻留到制式D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通过制式D进行注册,在注册流程中,终端设备向制式D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D、E以及F。
在图1中,在终端设备需要将当前支持的制式进行更改的情况下,例如,在终端设备需要将当前支持的制式从制式A、B以及C更改为制式D、E以及F的情况下,首先终端设备在制式A上发起显式的去注册过程,例如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特定的请求消息(例如去注册请求(Deregistation Request))以完成去注册,参考时间段t1~t2;随后根据最新的制式集(即包括制式D、E以及F)刷新各层能力和各层的上下文信息(比如无线能力信息),参考时间段t2~t3;然后再根据新的制式集,选择一个高优先级的制式进行网络搜索并注册成功,参考时间段t3~t5。
从图1可以看出,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至少在时段t1至t4之间处于无服务状态,在无服务状态下,终端设备至少无法处理下行的被叫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在需要重新设定多模终端(或者称多制式终端)的新制式集时,如何避免显式去注册来完成这个过程,并尽可能的将对被叫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或完全消除。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制式可以称为网络制式或通信制式等概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技术用语。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制式不同可以对应系统不同,例如,制式A对应系统A,制式B对应系统B等等。又例如,5G制式对应5G系统,4G制式对应4G系统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制式A可以称为A制式,制式B可以称为B制式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这里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者至少两者的组合: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卫星终端、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服务器、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掌上电脑、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便捷式媒体播放器、智能音箱、导航装置、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项链等可穿戴设备、计步器、数字TV、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以及车联网系统中的车、车载设备、车载模块、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智能家电等。
本申请实施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其中,接入网设备是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侧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 Generation RadioAccess Network,NG RAN)设备、NR系统中的基站(gNB)、6G系统中的基站、小站、微站、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的接入点、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为4G、5G或其它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4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可以称为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设备,5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可以称为5G核心网(5G Core,5GC)设备。4G、5G或其它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所包括的设备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之外的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式A、B、C、D、E或F等表示某一种制式,不同的字母表示的制式不同。例如制式A可以表示5G制式,制式B可以表示3G制式等。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201、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至少部分相同。例如,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包括制式A,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包括制式A。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的任一制式,可以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中的任一制式均不同,即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无交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称为旧制式或旧制式集,和/或,待支持的制式可以称为新制式或新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与第一制式集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制式至少部分相同。例如,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均包括制式A,或者说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和待支持的制式均可以包括制式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均包括制式A的情况下,第一制式集包括一个制式A,可以理解,在一些场景下第一制式集中的第一制式和第二制式可以为相同制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式集中,至少一个第一制式中的任一制式,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二制式中的任一制式均不同,即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无交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为一个制式或多个制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与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从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选择。例如,在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包括制式A、B以及C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已经向网络设备指示的制式。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未向网络设备指示的制式,在终端设备从当前支持的制式修改为待支持的制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待支持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可以包括:在终端设备需要将当前支持的制式进行更改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例如,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触发终端设备更新其所支持的制式集,也就是由旧制式集切换为新制式集。又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从另一设备接收到的请求或指令,更新其所支持的制式集,示例性的,上述另一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或其它终端设备,请求或指令中可以指示待支持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可以为一个制式或多个制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可以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可以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中选择。例如,在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D以及E的情况下,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可以包括制式A、D以及E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支持的制式可以为制式更新前的制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支持的制式可以为制式更新后的制式,或者,待支持的制式可以为制式更新后的制式中除当前支持的制式之外的其它制式。
例如,在终端设备想要将制式从制式A、B以及C,更新为制式A、D以及E的情况下,制式A、B以及C可以称为制式更新前的制式,即为当前支持的制式,制式A、D以及E可以称为制式更新后的制式,即为待支持的制式,而第一制式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为制式A、B以及C中的至少之一,第一制式集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可以为制式A、D以及E中的至少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在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包括制式A,且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包括制式A的情况下,第一制式集包括一个制式A。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制式和全部的待支持制式集。该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任一个制式。示例性地,该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又示例性地,该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制式。再示例性地,该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之外的另一个制式。例如,该一个第一制式可以不为当前驻留的制式,但是为当前支持的制式与待支持的制式中重合的一个制式。例如,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待支持的制式为制式B、D以及E,而第一制式集中包括的该一个第一制式为制式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制式和一个第二制式。该一个第二制式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二制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制式。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可以包括全部当前支持的制式和待支持的制式(或者称全部的待支持的制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制式集中不包括重合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制式的优先级,可以是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例如,终端设备在出厂配置的,或者,用户通过操作触发终端设备而确定的),或者,可以是另一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另一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另一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均为手机,或者,另一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其中,另一设备的类型可以参照上述的关于终端设备的描述,此处不在赘述。
S202、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向网络设备同步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集为第一制式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制式集中每个制式的标识或字段,从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制式集中每个制式的标识或字段,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集为第一制式集。这样,通过将第一制式集发送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集为第一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一制式中的任一个制式。例如,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第一制式集中包括的一个第一制式。示例性地,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又示例性地,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制式。再示例性地,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之外的另一个制式。再示例性地,S202中的第一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中,与待支持的制式重叠的一个制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向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一制式集包括S202中的第一制式。例如,在S202中的第一制式包括当前驻留的制式的情况下,第一制式集中包括当前驻留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即更新前的制式)为A、B以及C,且终端设备驻留在制式A(对应S202的第一制式),如果终端设备需要将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A、D以及E(即更新后的制式或者待支持的制式),则终端设备在制式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D以及E。进一步,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如果制式A在制式A、D以及E的制式优先级中最高,则终端设备一直驻留到制式A对应的小区即可,如果制式A在制式A、D以及E的制式优先级中不是最高,则终端设备可以切换至制式A、D以及E中制式优先级最高的制式对应的小区。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B、C、D以及E。
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即更新前的制式)为A、B以及C,且终端设备驻留在制式A(对应S202的第一制式),如果终端需要将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D、E以及F(即更新后的制式或待支持的制式),则终端设备在制式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D、E以及F。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B、C、D、E以及F。
在又一些实施场景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即更新前的制式)为A、B以及C,且终端设备驻留在制式B,如果终端需要将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A、D以及E(即更新后的制式或待支持的制式),则终端设备在制式B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B、D以及E。
在再一些实施场景中,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即更新前的制式)为A、B以及C,且终端设备驻留在制式B,如果终端需要将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A、D以及E(即更新后的制式或待支持的制式),由于当前支持的制式和待支持的制式均包括制式A,终端设备可以先切换至制式A对应的网络,再在制式A(对应S202中的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D以及E。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注册流程中的信令,或者通过附着流程中的信令,或者其它制式(例如6G制式)对应的信令,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例如,在第一制式为5G制式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注册流程中的注册请求(RegistrationRequest)或者移动性注册更新(Mobility Registration Updating,MRU)请求中,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注册流程中除注册请求或MRU请求之外的其它消息中。例如,在第一制式为4G制式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附着流程中的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Update,TAU)请求中。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附着请求中除跟踪区更新请求之外的其它消息中,示例性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能力信息中,能力信息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后,向网络设备反馈的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在注册流程或者附着流程结束后,向网络设备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为单独的信令,或者,第一信息和其它信息可以承载在同一个信令中,例如,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在MRU请求或TAU请求中,MRU请求或TAU请求还可以包括安全参数和/或接入参数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或者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第一制式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对应第一制式的接入网设备和/或对应第一制式的核心网设备,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如果第一制式为5G制式,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4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为4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为5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制式集,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第一制式为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第二制式为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如此,终端设备在当前支持的制式上发送指示第一制式集的第一信息,终端设备能够将新的第一制式集向第一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同步,从而终端设备能够更改所支持的制式集,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制式组合的多样性;另外,由于终端设备能够通过当前支持的第一制式通知新的第一制式集,从而终端设备无需通过去注册流程进行去注册,然后再通过注册流程通知新的第一制式集,进而终端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制式集,且减少了由于去注册流程耗费的时间长而导致终端设备处于长时间的无服务状态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制式集之前,需要在终端设备更新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例如,各层的配置信息或各层的制式配置信息),和/或,在终端设备更新制式对应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各层的上下文信息)。更新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删除属于旧制式集中的制式,且不属于新制式集中的制式,增加属于新制式集中的制式,且不属于旧制式集中的制式;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删除和增加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更新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S104中刷新各层的能力和上下文信息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至少一个第一制式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则可以保持终端设备当前的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若至少一个第二制式中存在任意第二制式不属于当前支持的制式,则终端设备可以先增加该任意第二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后,再发送第一信息。
若至少一个第一制式中存在任意第一制式不属于待支持的制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删除该任意第一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后,再发送第一信息,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先发送第一信息,再删除该任意第一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并且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示例性地,在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第一制式集为A、D以及E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删除制式B和C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增加制式D和E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其中,删除和增加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可以称为制式的能力信息。在终端设备具有某一制式的能力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使用该制式的网络。例如,5G制式的配置信息可以称为5G制式的能力信息,这样,通过终端设备具有5G制式的能力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在驻留到5G小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5G网络。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可以称为制式在各层的配置信息,制式的能力信息可以称为制式在各层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更新为:第一制式集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例如,当前支持的制式包括制式A、B以及C,第一制式集包括制式A、D以及E,则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从制式A、B以及C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更新为制式A、D以及E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这样,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与第一制式集对应的网络通信。示例性地,由于5G制式对应的频段与4G制式对应的频段不同,因此,5G制式和4G制式对应在物理层的配置信息不同。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每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配置信息和/或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配置信息。非接入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储有能够支持最多的多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多个制式包括第一制式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制式集中每个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另一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对应的每层上下文更新为:第一制式集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上下文。上下文信息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通信得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301、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S302、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S303、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制式集,所述第二制式集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待支持的制式集包括第一制式,则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第一制式上发送第一信息,通过第一信息指示第一制式集,第一制式集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制式可以包括全部的待支持制式,从而向网络设备同步第一制式集,以实现终端设备制式集的更新以及向网络设备同步更新后的制式集,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无需执行S30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待支持的制式集不包括第一制式,那么终端设备先通过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向网络设备同步第一制式集,进一步,终端设备驻留至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再通过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向网络设备同步第二制式集,以实现终端设备制式集的更新以及向网络设备同步更新后的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S303可以包括:在终端设备驻留至第二制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第二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中的任一个制式。示例性地,第二制式可以为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个制式。
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去注册/去附着一些制式(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包括显示去注册/去附着制式或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去注册/去附着制式为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在其它实施例中,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包括显示去注册/去附着制式,或者显示去注册/去附着和隐式去注册/去附着结合来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之后,且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进行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制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后,进行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制式。
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去附着所述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
这样,由于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则可以通过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来监听寻呼,这时就不需要再通过属于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属于待支持的制式来进行监听寻呼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属于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属于待支持的制式,从而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信息上报的制式,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同步。
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为制式D、E以及F,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制式A、D、E以及F(可以对应上述的第一制式集)。接着终端设备可以驻留到第二制式(例如制式D)对应的小区,然后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制式D、E以及F(可以对应上述的第二制式集),以实现制式集的更新。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制式之后,且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制式A、B以及C。
又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为制式B、D以及E,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制式A、B、D以及E(可以对应上述的第一制式集)。接着终端设备可以驻留到第二制式(例如制式B)对应的小区,然后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制式B、D以及E(可以对应上述的第二制式集),以实现制式集的更新。示例性地,在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制式之后,且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制式A和C。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注册流程中的信令,或者通过附着流程中的信令,或者其它制式(例如6G制式)对应的信令,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例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注册流程中的注册请求(Registration Request)或者移动性注册更新(Mobility Registration Updating,MRU)请求中,又例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注册流程中除注册请求之外的其它消息中。例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附着流程中的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请求中。又例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附着请求中除跟踪区更新请求之外的其它消息中,示例性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能力信息中,能力信息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后,向网络设备反馈的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在注册流程或者附着流程结束后,向网络设备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息可以为单独的信令,或者,第二信息和其它信息可以承载在同一个信令中,例如,第二信息可以包括在MRU请求或TAU请求中,MRU请求或TAU请求还可以包括安全参数和/或接入参数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向A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或者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第二信息。对应第二制式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对应第二制式的接入网设备和/或对应第二制式的核心网设备,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如果第二制式为5G制式,第二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4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为4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或者,第二制式对应的网络设备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为5G制式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为5G制式对应的接入网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并且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制式集为A、D以及E,待支持的制式集为A、D以及E的情况下,第一制式集和待支持的制式集相同,终端设备无需再更新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这样,终端设备不用执行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更新的步骤。
又示例性地,第一制式集为A、D、E以及F,待支持的制式集为D、E以及F,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更新的步骤包括:终端设备可以删除制式A的配置信息和/或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更新为:第二制式集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储有能够支持最多的多个制式对应的每层配置信息,多个制式包括第二制式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制式集中每个制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另一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对应的每层上下文更新为:第二制式集中的每个制式对应的每层上下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401、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S402、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S403、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连接态可以包括:空闲态(IDLE态)或非激活态(INACTIVE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通过小区重选或小区搜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这样,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发起小区重选或搜网过程,以进行小区重选或小区搜索,使得终端设备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IDLE态可以为RRC_IDLE态,INACTIVE态可以为RRC_INACTIVE态。
S404、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制式集,所述第二制式集为待支持的制式集。
以下对终端设备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如果处于连接态,终端设备如何驻留到支持第二制式的小区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切换到非连接态,并通过小区重选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以下说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切换到非连接态的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所述目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当前驻留小区释放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这样,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如此,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目标请求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将进入非连接态,就不再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息,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自行释放RRC连接,但是网络设备不知道终端设备释放RRC连接,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息,导致下行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请求为TAU请求或MRU请求,所述目标请求包括指示所述NCR的原因的信息。
其中,在第一制式为4G制式的情况下,目标请求为TAU请求;在第一制式为5G制式的情况下,目标请求为MRU请求。
例如,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
示例性地,如果通过其它条件不能切换到非连接态,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之一,并且所述当前驻留小区支持所述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所述目标请求:
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未释放;
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
例如,如果第一制式为5G制式,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未释放,和/或,如果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则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又例如,如果第一制式为4G制式,确定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未释放,和/或,如果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则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到非连接态之前,还包括: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切换到非连接态之前,如果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未释放,终端设备可以确定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是否允许释放,在允许释放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释放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在不允许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切换到非连接态失败,或者终端设备不会切换到非连接态。
这样,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如果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情况下,终端设备如果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终端设备可以释放与当前驻留小区之间的RRC连接,切换到非连接态。
这样,终端设备如果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EPS承载已释放,释放RRC连接,并切换到非连接态,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自行释放RRC连接,切换到非连接态,无需终端设备与当前驻留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交互,从而降低了终端设备切换到非连接态的时间,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地进入非连接态,进而快速地驻留到支持第二制式的小区,减少了终端设备处于无服务的时间。
示例性地,如果通过其它条件不能切换到非连接态,在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EPS承载已释放,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的情况下,若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PDU会话已释放,或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EPS承载已释放,则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非连接态。
例如,如果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如果第一制式为5G制式,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则在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非连接态。
又例如,如果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如果第一制式为4G制式,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则在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非连接态。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包括: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是基于测量得到的报告。例如,若测量结果满足异系统切换条件,则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包括测量结果。又例如,测量结果不满足异系统切换条件,终端设备修改测量结果,使得修改后的测量结果满足异系统切换条件,然后终端设备在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包括修改后的测量结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是非测量得到的报告。例如,终端设备无需进行测量,将直接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包括预配置的满足异系统切换条件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发起针对所述第一制式的异系统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事件报告可以包括或指示以下至少之一的事件:A1事件、A2事件、A3事件、A4事件、A5事件、B1事件、B2事件等等。
其中,A1事件、A2事件、A3事件、A4事件、A5事件、B1事件、B2事件可以对应A1测量报告、A2测量报告、A3测量报告、A4测量报告、A5测量报告、B1测量报告、B2测量报告,以下说明各个测量报告的确定方法:
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高时,输出A1测量报告。A1事件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小区间的测量。
服务小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低时,输出A2测量报告。A2事件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小区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切换等操作。
邻区的RSRP值比服务小区的RSRP值高时,输出A3测量报告。A3事件发生可以用来决定UE是否切换到邻居小区。
邻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高时,输出A4测量报告。
服务小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1低且邻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2高时,输出A5测量报告。A5事件也可以用来支持切换。
异系统邻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高时,输出B1测量报告。B1事件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基站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服务小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1低且异系统邻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2高时,输出B2测量报告。B2事件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包括: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未释放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
其中,如果第一制式为5G制式,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未释放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其中,如果第一制式为4G,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EPS承载未释放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包括: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第一时间段的起始时刻可以为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的末尾时刻。第一时间段对应的时长可以是终端设备预先设置的,或者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协议预先规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在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的末尾时刻,启动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间段对应的时长的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包括: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并且在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已释放情况下,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未释放,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是否允许释放,在允许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释放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并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过程中,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是否已释放,或者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EPS承载是否已释放,在释放的情况下,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另外,在未释放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是否能够强制释放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或者是否能够强制释放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EPS承载,在能够强制释放的情况下,释放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或者释放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EPS承载,然后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另外,在不能强制释放的情况下,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失败,或者,终端设备不会切换到非连接态。
以下说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的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包括:终端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在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异系统切换,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发起针对所述第一制式的异系统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包括: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在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异系统切换,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这样能够通过切换的方式驻留到第二制式的小区,而在不同制式对应的小区切换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中断延迟能够达到0,从而终端设备能够始终处于服务状态,相较于终端设备先进入非连接态,再通过小区重选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的方案来说,终端将一直能够接收下行服务,从而避免了终端设备从进入非连接态到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之前,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下行服务的情况发生。
以下说明第二制式的确定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按照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所述第二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制式集中每一制式对应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的。例如,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最大能力支持的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顺序,可以与最大能力支持的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顺序一致。其中,预配置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出厂前或出厂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或者,预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用户操作触发终端设备而确定的,或者,预定义信息可以是基于在出厂前或出厂后预先定义的配置信息,以及通过用户操作触发终端设备而确定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之前,终端设备可以测量第二制式集中制式对应的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确定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或者,根据信号强度和预配置信息共同确定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在未驻留至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下一优先级的制式。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首先将第二制式集中制式优先级最高的制式确定为第二制式,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成功驻留至第二制式的小区,在驻留成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在驻留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将第二制式集中制式中优先级第二高的制式确定为第二制式,重新确定是否成功驻留至第二制式的小区,以此类推,直到终端设备成功驻留到第二制式,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驻留至第二制式集中某一个制式的小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将按照第二制式集中制式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驻留到第二制式集中某一个制式的小区上。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第二制式集中每个制式的小区均驻留失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制式集更改失败。
这样,终端设备将第二制式集中制式优先级最高的制式确定为第二制式,并尝试驻留至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在未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或驻留失败的情况下,将第二制式集中下一优先级的制式确定为第二制式,直到成功驻留至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501、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S502、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S503、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所述第三制式集中的制式为所述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
在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无需通过与网络设备的交互,即不需要通过去注册流程或去附着流程,即可去注册或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终端设备设置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状态为去注册状态或去附着状态。其中,在第三制式集中制式为4G制式的情况下,设置该制式为去附着状态;在第三制式集中制式为5G制式的情况下,设置该制式为去注册状态。
这样,在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终端设备将不再使用第三制式集中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支持的制式包括第一制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将不再执行S504的步骤,且S503可以在S502之前或在S502之后执行。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即更新前的制式)为A、B以及C,且终端设备驻留在制式A(对应第一制式),如果终端设备需要将支持的制式更改为制式A、D以及E(即更新后的制式或者待支持的制式),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制式B和C,之后终端设备在制式A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制式集为制式A、D以及E,而不执行S504的步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支持的制式不包括第一制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执行S503的步骤可以在S504之前或者在S504之后。另外,在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制式的情况下,执行S503的步骤。
S504、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制式集,所述第二制式集为待支持的制式集。
这样,由于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则可以通过第二制式对应的小区来监听寻呼,这时就不需要再通过当前支持的制式来进行监听寻呼了,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隐式去注册/去附着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从而能够实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通过第二信息同步的制式,与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制式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制式。例如,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待支持的制式为D、E以及F,则第三制式集可以为制式A、B以及C。又例如,当前支持的制式为制式A、B以及C,待支持的制式为A、D以及E,则第三制式集可以为制式B和C。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制式集包括当前支持的制式中除待支持的制式之外的制式。例如,当前支持的制式包括制式A、B以及C,待支持的制式包括A、D以及E,则终端设备可以对制式B和C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从而终端设备无需通过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终端设备自行去注册和/或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由于通过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进行去注册和/或去附着,会导致终端设备在去附着/去注册之后处于长时间的无服务状态,进而在长时间内无法处理下行业务(例如,被叫业务),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通过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从而终端设备能够通过当前驻留制式的网络接收到下行业务,进而能够较小的影响终端设备的下行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TAU请求或MRU请求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支持的制式、待支持的制式、第一制式集、第二制式集等是针对终端设备的一个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而言的,即一个SIM卡对应至少一个制式。或者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仅有一个SIM卡的终端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多个SIM卡的终端设备,多个SIM卡中每个SIM卡和对应的通信模块,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制式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在需要重新设定多模终端的新制式集时,如何避免去注册来完成这个过程,并尽可能的将对被叫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或完全消除。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如果制式集RAT_CONFIG_1包含制式A、B以及C,并且已经在制式A成功驻留并注册。假如这次需要设定的新制式集RAT_CONFIG_3包含制式A、D以及E,也就是说,如果新制式集包含有当前驻留并注册的制式A,那么只需要在制式A发起一次MRU(移动性注册更新)/TAU(跟踪区更新)流程,通过这个流程来和网络同步一下它的最新能力即可。这样终端设备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去注册、以及网络搜索和重新注册过程了。
然而在这个场景中,新制式集RAT_CONFIG_3包含当前驻留制式,如果新制式集没有包含当前驻留制式,甚至新制式集和旧制式集没有任何交集,就无法单纯的通过MRU/TAU流程来完成整个过程了。
因此,如果新设定的制式集包含当前驻留的制式,那么就有机会直接通过TAU/MRU的流程来完成新制式集的设定过程。如果当前没有驻留制式,或者新设定的制式集没有包含当前驻留的制式的情况,需要考虑其它方式更改制式集。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更改制式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终端设备已经在一个制式集中的某一个制式注册完成。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某个RAT注册完成。S601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已经在当前支持的制式中的某一个制式注册完成。
S602、终端设备需要更改当前支持的制式集。
在S602中,终端设备需要更改的当前支持的制式集为待支持的制式集。在一些实施例中,在t1时刻,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用户通过触发更改制式集而得到指令,从而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更改当前的制式集。
S603、如果终端设备当前有驻留到某一个制式,但需要更改的制式集不包含该驻留制式,则根据终端实现方法,确定一个第二制式,使该第二制式为待支持的制式,并通过切换/重选/搜索等过程驻留到第二制式。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制式上报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集。
S604、如果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无驻留任何制式,或者驻留制式已经属于待支持的制式集。
S605、终端设备隐式去附着不再需要的制式(即属于待支持的制式而不属于待支持的制式),并重新根据待支持的制式集刷新各层的能力和上下文。
S606、终端设备更改制式集成功。
S607、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制式进行搜网并驻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604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制式已经属于待支持的制式集,则在S607中,第二制式仍然为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制式。在S604中,如果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无驻留任何制式,则S607中,第二制式为终端设备重选的制式。
通过S603至S607,终端设备与网络状态实时同步,被叫业务基本不受影响。
S608、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制式进行注册及能力更新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终端设备最终驻留的制式包括在待支持的制式中。例如,新制式集(对应待支持的制式)包括制式A、D以及E,则终端设备最终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D以及E中的一个。如果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无驻留任何制式,或者驻留制式已经属于需要更改的制式集,在t2时刻,终端设备隐式去附着不再需要的制式,并重新根据待支持的制式刷新各层的能力和上下文。在刷新各层的能力和上下文之后,更改制式集成功,此时的时刻为时刻t3。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制式进行搜网并驻留后,进入t4时刻。在t4时刻,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制式进行能力更新过程,然后到t5时刻,流程结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驻留制式已经属于待支持的制式,那么终端设备将通过当前驻留制式向上报待支持的制式,即终端设备根据当前驻留制式进行能力更新过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式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701、将当前制式存储记录为“旧制式集”,将需要设定的制式存储记录为“新制式集”。
其中,旧制式集可以对应于上述的当前支持的制式,新制式集可以对应于上述的待支持的制式。
S702、判断是否当前没有驻留到任何制式。
在S702为是的情况下,即当前没有驻留到任何制式,跳转至S707。在S702为否的情况下,即存在当前驻留的制式(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制式),跳转至S703。
S703、新制式集是否包含当前驻留的制式。
例如,旧制式集包括制式A、B以及C,新制式集包括制式D、E以及F,则新制式集不包括当前驻留的制式。
又例如,旧制式集包括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新制式集包括制式A、D以及E,则新制式集包括当前驻留的制式。
再例如,旧制式集包括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新制式集包括制式B、D以及E,则新制式集不包括当前驻留的制式。
在S703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22,在S703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04。
S704、当前制式和新制式集取并集作为“临时制式集”,并将新制式集作为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
其中,当前制式可以指当前驻留的制式。
例如,旧制式集包括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新制式集包括制式D、E以及F,则临时制式集可以包括制式A、D、E以及F。
S705、从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按照优先级排列,由高到低逐一遍历,以确定异系统目标制式(即对应上述的第二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的优先级可以是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或者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或者是根据终端设备检测的每个制式对应的信号质量确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的优先级可以在本地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异系统的目标制式可以为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中优先级最高的制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驻留优先级最高的制式对应的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异系统的目标制式可以为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中优先级第二高的制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驻留优先级第二高的制式对应的小区失败的情况下,异系统的目标制式可以为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中优先级第三高的制式,以此类推,直到终端设备能够驻留到异系统的目标制式集中的一个制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优先驻留至优先级高的制式对应的小区。
S706、终端设备根据“临时制式集”更新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并发起TAU/MRU流程与网络同步的能力。
例如,在终端设备确定临时制式集包括制式A、D、E以及F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更新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为:设置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为制式A、D、E以及F对应的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其中,上下文可以与上述的上下文信息同一理解。
例如,旧制式集包括制式A、B以及C,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新制式集包括制式D、E以及F,终端设备可以删除制式B以及C对应的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增加制式D、E以及F对应的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TAU/MRU流程,与网络设备同步以下内容:终端设备支持的制式为A、D、E以及F。
S707、当前RRC状态是否在空闲态。
在S707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当前RRC状态在空闲态的情况下,跳转至S708;在S707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当前RRC状态在非空闲态的情况下,跳转至S709。
S708、发起小区重选或者搜网过程,驻留到目标制式的小区。
其中,目标制式的小区可以为异系统目标制式的小区。
S709、当前网络是否支持NCR。
在S709为是的情况下,即在当前网络支持NCR的情况下,跳转至S710;在S709为否的情况下,即在当前网络不支持NCR的情况下,跳转至S711。
S710、终端设备通过TAU/MRU请求(对应上述的目标请求)携带原因“NASsignalling connection release(NCR)”来回到空闲态。
S711、终端设备确定所有DRB及其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是否都已经释放。
在S711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12,在S711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13。
S712、终端设备本地释放RRC连接回到空闲态。
S713、终端设备发起针对目标制式的异系统测量并强制上报对应事件,同时启动定时器T_handover。
其中,目标制式可以对应上述的第二制式。
在实施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从“临时制式集”中选出优先选择的制式作为目标制式,强制发起针对该制式的异系统测量并上报对应事件,同时启动定时器T_handover。
S714、终端设备等待网络响应并完成异系统切换。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网络没有响应,则继续等待定时器T_handover。
S715、在定时器T_handover的运行期间网络是否响应并完成异系统切换。
在S715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16,在S715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14。
S716、停止定时器T_handover。
S717、定时器T_handover超时。
S718、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允许强制释放当前所有DRB及其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
在S718为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释放当前所有DRB及其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跳转至S712,之后跳转至S708。在S718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19。
S719、用户发起的制式集更改失败。
在S719之后跳转至S720。
在S708之后,跳转至S720。
S720、终端设备确定目标制式是否驻留成功。
在S720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22,在S720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21。
S721、终端设备确定是否有遍历完新制式集的所有制式。
在S721为是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没有驻留至任何制式,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在驻留到目标制式后再执行S722。在S721为否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跳转至S705,终端设备将根据制式优先级重新选择异系统目标制式。
S722、终端设备隐式去注册/隐式去附着“被旧制式集包含但不被新制式集包含”的制式,删除“临时制式集”,将新制式集直接生效,并根据生效后的制式集更新各层本地能力和上下文。
S723、终端设备是否成功驻留。
在S723为否的情况下,流程结束,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在驻留到目标制式后再执行S724。在S723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24。
S724、终端设备确定本次驻留和上次驻留是否属于不同的系统。
不同的系统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制式对应的小区。
在S724为是的情况下,跳转至S725;在S724为否的情况下,跳转至S726。
S725、终端设备发起异系统的TAU/MRU流程。
在S725中,终端设备通过本次驻留的系统上报新制式集。
例如,旧制式集为制式A、B以及C,新制式集为D、E以及F,终端设备上次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对应的小区,本次驻留的是制式D对应的小区,终端设备通过制式D对应的小区上报新制式集(例如制式D、E以及F)。
S726、终端设备发起TAU/MRU流程与网络同步最新能力。
在S726中,终端设备本次驻留的制式对应的小区和上次驻留的制式对应的小区相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制式对应的小区上报新制式集。
例如,旧制式集为制式A、B以及C,新制式集为A、D以及E,终端设备上次驻留的制式为制式A对应的小区,本次驻留的也是制式A对应的小区,终端设备通过制式A对应的小区上报新制式集(例如制式A、D以及E)。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长期演进和新空口双连接(EUTRA NR Dual-Connectivity,ENDC)下已经有成功添加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则需要断开SCG。这样,如果先前驻留的是ENDC下的网络,则需要断开主节点和辅节点,重新驻留至目标制式对应的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AU/MRU触发原因和流程遵循3GPP规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制式仍然按照预设的制式优先级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临时制式集表示设置过程期间,UE临时使用的制式集,可以用来和网络同步更新能力等行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异系统目标制式集(可以对应上述的新制式集)表示需要发起异系统重选/重定向/切换/搜索时,设定的异系统目标制式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是否支持NCR表示具有支持多个SIM的能力(MUSIM能力)的终端注册过程中,收到的网络是否支持“NAS signalling connection release”标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时器T_handover用来监测在本场景下,RRC连接状态时异系统测量报告上报后,到网络下发切换或重定向命令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否允许强制释放DRB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产品或者用户需求自定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先转移到目标制式集中的某个制式,然后再执行MRU/TAU过程,避免了去注册过程。对于网络来说终端设备几乎是全程在线,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网络被叫业务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缩短了制式集更改流程的时间: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是空闲态的时候,由于不需要去注册,也就不需要重新建立RRC连接跟网络进行交互。从经验来看,去注册过程花费需要至少数百毫秒,至多5s的时间。采用本方法则可以减去这这个过程的时间开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异系统重选或网络搜索期间可能漏掉被叫业务,其他步骤全程在线。在连接态下无需释放连接,能有机会尽快到目标制式直接做MRU/TAU过程完成制式更改流程,终端设备几乎全程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具有多模能力的终端设备执行制式更改流程时,能够利用既有的流程,先驻留到目标制式集的某个小区,然后再通过MRU/TAU的过程与网络进行能力同步。这个过程较传统的去注册的方式更加快速;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还能确保终端设备基本全程在线,不影响网络的被叫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的典型移动性更新方式MRU/TAU对应于新空口(New Radio,NR)/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制式下的流程,也可以扩展到包括但不限于在3GPP的其他制式,如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等制式下的路由区更新(Route Area Update,RAU)/位置更新(Location,LU)流程。同时还可以扩展到3GPP2的制式的位置更新等。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无线通信装置800包括:
确定单元801,用于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通信单元802,用于: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用于: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制式集,所述第二制式集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切换到非连接态,并通过小区重选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所述目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当前驻留小区释放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请求为TAU请求或MRU请求,所述目标请求包括指示所述NCR的原因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在满足以下至少之一,并且所述当前驻留小区支持所述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所述目标请求:
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未释放;
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PDU会话已释放,或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EPS承载已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未释放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已释放情况下,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异系统切换,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单元802,还用于:发起针对所述第一制式的异系统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按照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所述第二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1,还用于:
在未驻留至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下一优先级的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制式集中每一制式对应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TAU请求或MRU请求中;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800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所述第三制式集中的制式为所述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制式传输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示意性结构图,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20,所述存储器920存储有可在处理器9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91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制式传输方法。
可选地,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930,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9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9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9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所示的芯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处理器1010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10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0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0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03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0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10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04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0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的制式传输方法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芯片、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芯片、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上述无线通信装置、芯片或处理器可以包括以下任一个或以下多个的集成: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 units,N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理解地,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器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以下多个的集成: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终端,如移动电话、计算机、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本申请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些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本申请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些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未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该步骤。除非特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设备执行下述步骤的先后顺序。另外,不同实施例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是终端设备可以独立执行的,即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时,可以不依赖于其它步骤的执行。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互相参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并”不对步骤的先后顺序造成影响,例如,终端设备执行A,并执行B,可以是终端设备先执行A,再执行B,或者是终端设备先执行B,再执行A,或者是终端设备执行A的同时执行B。
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中,可以执行全部的步骤或者可以执行部分的步骤,只要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制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制式集,所述第二制式集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配置信息;和/或,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制式的上下文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上下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的情况下,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切换到非连接态,并通过小区重选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切换到非连接态,包括:
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所述目标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当前驻留小区释放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
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请求对应的确认应答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请求为TAU请求或MRU请求,所述目标请求包括指示所述NCR的原因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驻留小区支持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目标请求,包括:
在满足以下至少之一,并且所述当前驻留小区支持所述NC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所述目标请求:
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未释放;
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非连接态之前,还包括:
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已释放,或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已释放,包括:
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通过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未驻留到所述第二制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PDU会话已释放,或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所述EPS承载已释放。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所述确认信息用于指示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包括:
在当前驻留小区不支持NCR,和/或,在数据无线承载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未释放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包括:
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到所述非连接态,包括:
在所述DRB和所述DRB对应的PDU会话/EPS承载已释放情况下,释放RRC连接,进入所述非连接态。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的情况下,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异系统切换,驻留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包括:
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用于指示从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在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异系统切换,从所述当前驻留的小区切换到所述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包括:
在发送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后的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异系统事件报告对应的确认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异系统事件报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起针对所述第一制式的异系统测量。
20.根据权利要求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所述第二制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未驻留至支持所述第二制式的小区的情况下,更新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第二制式集中下一优先级的制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式集中制式的优先级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确定: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制式集中每一制式对应的信号强度。
23.根据权利要求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TAU请求或MRU请求中;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制式发送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隐式去注册和/或隐式去附着第三制式集中制式的网络;所述第三制式集中的制式为所述当前支持的制式,且不为所述待支持的制式。
2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制式集,所述第一制式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制式和至少一个第二制式,所述第一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支持的制式,所述第二制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待支持的制式;
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制式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制式集。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方法。
2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34643.0A CN115278650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34643.0A CN115278650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78650A true CN115278650A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66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34643.0A Pending CN115278650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7865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59505A1 (en) * | 2023-02-03 | 2024-08-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anagement of capabilities of a client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ation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2889A (zh) * | 2005-12-28 | 2007-07-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流媒体移动终端的适配方法 |
CN101668312A (zh) * | 2009-10-10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网络制式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711236A (zh) * | 2012-05-30 | 2012-10-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力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06255175A (zh) * | 2016-09-23 | 2016-12-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无线终端及无线通信系统 |
CN106304019A (zh) * | 2015-06-04 | 2017-01-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终端的能力更新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
CN108810874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09587701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驻留用户设备及其能力上报方法、测量方法、驻留方法 |
WO2019140646A1 (zh) * | 2018-01-19 | 2019-07-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方法、网络设备、ue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830953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107599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07539A (zh) * | 2018-10-29 | 2020-05-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通信能力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11201810A (zh) * | 2018-01-05 | 2020-05-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12205016A (zh) * | 2018-06-04 | 2021-0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的交互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2218347A (zh) * | 2020-09-27 | 2021-01-12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异系统乒乓的抑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351418A (zh) * | 2019-08-09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终端 |
WO2021023080A1 (zh) * | 2019-08-05 | 2021-02-1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移动性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2398626A (zh) * | 2019-08-15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WO2021062805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2672388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用户终端 |
CN112789874A (zh) * | 2018-12-28 | 2021-05-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225755A (zh) * | 2021-04-27 | 2021-08-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优化异系统变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228730A (zh) * | 2018-12-29 | 2021-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329464A (zh) * | 2021-05-21 | 2021-08-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驻网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596810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基于双卡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WO2021223620A1 (zh) * | 2020-05-08 | 2021-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3647144A (zh) * | 2019-07-05 | 2021-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条件切换指示方法、终端设备、源基站及存储介质 |
WO2022036601A1 (zh) * | 2020-08-19 | 2022-02-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终端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
WO2022068371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通信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390612A (zh) * | 2020-10-06 | 2022-04-22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移动通信设备 |
WO2022126641A1 (zh) * | 2020-12-18 | 2022-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
-
2022
- 2022-07-14 CN CN202210834643.0A patent/CN1152786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2889A (zh) * | 2005-12-28 | 2007-07-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流媒体移动终端的适配方法 |
CN101668312A (zh) * | 2009-10-10 | 201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网络制式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711236A (zh) * | 2012-05-30 | 2012-10-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能力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06304019A (zh) * | 2015-06-04 | 2017-01-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移动终端的能力更新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
CN106255175A (zh) * | 2016-09-23 | 2016-12-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无线终端及无线通信系统 |
CN108810874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上报、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09587701A (zh) * | 2017-09-28 | 2019-04-0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驻留用户设备及其能力上报方法、测量方法、驻留方法 |
CN111201810A (zh) * | 2018-01-05 | 2020-05-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WO2019140646A1 (zh) * | 2018-01-19 | 2019-07-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处理方法、网络设备、ue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205016A (zh) * | 2018-06-04 | 2021-0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的交互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0830953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107539A (zh) * | 2018-10-29 | 2020-05-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通信能力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CN112789874A (zh) * | 2018-12-28 | 2021-05-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能力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228730A (zh) * | 2018-12-29 | 2021-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647144A (zh) * | 2019-07-05 | 2021-1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条件切换指示方法、终端设备、源基站及存储介质 |
WO2021023080A1 (zh) * | 2019-08-05 | 2021-02-1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移动性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2351418A (zh) * | 2019-08-09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终端 |
CN112398626A (zh) * | 2019-08-15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WO2021062805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3826370A (zh) * | 2019-09-30 | 202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1107599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1218494A1 (zh) * | 2020-04-30 | 2021-11-0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基于双卡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3596810A (zh) * | 2020-04-30 | 2021-11-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基于双卡的网络制式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WO2021223620A1 (zh) * | 2020-05-08 | 2021-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22036601A1 (zh) * | 2020-08-19 | 2022-02-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终端能力的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
CN112218347A (zh) * | 2020-09-27 | 2021-01-12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异系统乒乓的抑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068371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通信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390612A (zh) * | 2020-10-06 | 2022-04-22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移动通信设备 |
WO2022126641A1 (zh) * | 2020-12-18 | 2022-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
CN112672388A (zh) * | 2020-12-21 | 2021-04-16 |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用户终端 |
CN113225755A (zh) * | 2021-04-27 | 2021-08-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优化异系统变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329464A (zh) * | 2021-05-21 | 2021-08-3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驻网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R2-2109865 - Running RRC CR for QoE measurements"", 3GPP TSG_RAN\\WG2_RL2 * |
ERICSSON: "R2-2101286 "Miscellaneous non-controversial corrections Set IX"",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 |
HUAWEI, HISILICON: "S2-172241 "TS23.502 NF services supported by SMF - System procedures"", 3GPP TSG_SA\\WG2_ARCH, no. 2 * |
于洋;王伟京;纪钢;周彤昕;高应龙;: "5G共建共享边界优化案例与探讨", 邮电设计技术, no. 06 * |
许钞;罗国明;史军;: "反向SRVCC切换控制技术研究", 通信技术, no. 11 * |
赵子彬;戴国华;刘兆元;: "CDMA向LTE演进方式及对终端的影响分析研究", 电信科学, no. 01, 15 January 2011 (2011-01-1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59505A1 (en) * | 2023-02-03 | 2024-08-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anagement of capabilities of a client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97346B2 (en) | User equipment hav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with improved suspend / resume operation | |
AU2022202970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 |
US12214099B2 (en) | User equipment hav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with improved suspend / resume operation | |
US2024034924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ag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10418329B (zh) |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2005614A (zh) | Rrc_inactive状态下的ta更新 | |
US11445355B2 (en) | RRC inactive state optimization | |
CN111083752A (zh) | 不活动模式操作 | |
JP2020115694A (ja) | 端末状態の切り替え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8632922B (zh)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179512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JP2015523800A (ja) | セルラー接続の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6368940A (zh) | 中继ue辅助的ran通知区域更新过程 | |
CN115278650A (zh) | 制式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 |
WO2013111191A1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16567604A (zh) | 灾难漫游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4342471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316859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EP4181548A1 (en) | 5g-guti deletion time considering registration status over accesses | |
RU2777484C1 (ru) | Аппарат, способ и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 |
CN119052895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FI20215829A1 (en) | Improved forwarding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15211223A (zh) | 无线网络中的通知区域管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12 Address after: 6th Floor, No.1 Chongqing Road, Banqiao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Applicant after: Weigua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amoa Address before: Room 1501, 15 / F, building 2, No. 10 yard, Chaoyang Park Sou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Zh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