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8089A -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88089A CN102088089A CN2010106063843A CN201010606384A CN102088089A CN 102088089 A CN102088089 A CN 102088089A CN 2010106063843 A CN2010106063843 A CN 2010106063843A CN 201010606384 A CN201010606384 A CN 201010606384A CN 102088089 A CN102088089 A CN 1020880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 oxygen
- electrode
- humidifier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它的步骤如下:在裁成30mm*50mm大小的碳纸或薄泡沫镍的矩形基板上,分别制备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制成复合电极。以石墨棒或石墨板为阳极,复合电极为阴极,将金属催化剂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顺序先后镀覆在复合电极的表面,镀覆时间为5s~50s,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40度,在复合电极表面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镀覆催化剂层,金属催化剂的粒径为5nm~5μm。本发明采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超薄薄膜和将CVD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丝网印刷制成的薄膜,这两种膜具有超大表面积和导电特性,适合高效担载金属催化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从发明到现在已有很长的历史,60年代,燃料电池已成功地应用于阿波罗(Appollo)登月飞船。从60年代开始,氢氧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宇航领域,同时,兆瓦级的磷酸燃料电池也研制成功。从80年代开始,各种小功率电池在宇航、军事、交通等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燃料电池的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国际能源界预测,燃料电池是21世纪最有吸引力的发电方法之一。
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没有转动部件,理论上能量转换率为100%,装置无论大小实际发电效率可达40%~60%,可以实现直接进入企业、饭店、宾馆、家庭实现热电联产联用,没有输电输热损失,综合能源效率可达80%,装置为集成式结构,容量可小到只为手机供电、大到和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相比,非常灵活。
本发明是利用先进的新型材料单壁碳纳米管薄膜在燃料电池复合电极方面的研究项目,其依据是利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所具有的超大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此项研究对于研发新型、低成本、有商用化前景的燃料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MEA是质子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化学心脏,正是因为它的变化,才使得PEMFC呈现了今天的蓬勃生机。早期的复合电极用Pt量高达10mg/cm2,Pt的利用率很低。后来,为增加Pt的利用率,使用了Pt/C催化剂,但Pt的利用率仍非常低,直到80年代中期,PEMFC复合电极的Pt载量仍高达4mg/cm2。80年代中后期,美国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LANL)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采用Nafion质子交换聚合物溶液浸渍Pt/C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再热压到质子交换膜上形成复合电极。此法大大提高了贵金属Pt的利用率,将复合电极的载铂量降到了0.4mg/cm2。1992年,LANL对该法进行了改进,使复合电极的Pt载量进一步降低到0.13 mg/cm2。1995年印度电化学能量研究中心(CEER)采用喷涂浸渍法制得了Pt载量为0.1 mg/cm2的复合电极,性能良好。据报道,现在LANL试验的一些单电池中,复合电极上铂载量已降到0.05mg/cm2。利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为载体,将进一步降低贵金属催化剂Pt的用量。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贫乏,在目前电网由主要缺少电量转变为主要缺少系统备用容量、调峰能力、电网建设滞后和传统的发电方式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研究和开发微型化燃料电池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发电方式与传统的大型机组、大电网相结合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燃料电池是一种正在逐步完善的能源利用方式。其投资正在不断的降低,目前PEMFC的国外商业价格为10000元/kW,PAFC的价格为21000/kW。国内富原公司公布其PEMFC接受订货的价格为10000元/kW。其他燃料电池国内暂无商业产品。
燃料电池作为先进的新型的能源将有很大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而逐渐进入市场;另一方面,燃料电池供电及汽车、电动车的大量使用,可以有力抑制环境不断污染和地球温暖化。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一样必将受到人们的欢迎。
燃料电池所用的金属催化剂多数为贵金属,由此造成燃料电池成本过高,尽管燃料电池有诸多优势,但是,至今仍难以大规模推广和利用。本发明尽可能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种金属或二﹑三元金属合金,可以降低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有利于燃料电池的在各个领域的大量应用。
目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上的金属催化剂多采用喷涂、涂抹、用胶水粘贴等工艺,由此,多存在贵金属消耗量大和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此外,金属催化剂担载量也难以有效控制,更严重的是采用上述方法有的工艺复杂,有的金属催化剂的效能低下。本发明采用电镀方法,可以简单、快速、有效地将各种金属催化剂镀覆在复合电极上,并能通过对电镀的时间、电压等进行控制,并采用了先进的具有巨大表面积的碳纳米管薄膜等先进材料,实现金属催化剂担载量、催化效能、复合电极制备工艺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采用自行研发的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满足了燃料电池性能测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裁成若干组30mm*50mm大小的矩形基板,利用电弧放电法将单壁碳纳米管直接合成在基板上制成复合电极,并用酒精进行处理;
或者利用丝网印刷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印刷在碳纸或薄泡沫镍基板上制成复合电极;
2)复合电极在0.5V~5V的直流电压下进行电镀,电镀溶液为含有作为金属催化剂的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溶液,阳极为石墨棒或石墨板,阴极为以碳纸或薄泡沫镍基板分别和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组成的复合电极,镀覆时间为5s~50s,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40度,在复合电极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镀覆催化剂层,金属催化剂的粒径为5nm~5μm。
所述的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催化剂组成为:Pt/Ni、Pt/Ni/Y、Pt/Ni/Co 、Pt/Ni/Mo、Pt/Mo/Co、Pt/Ni/Sn、Pd/Ni、Pd/Ni/Mo、Pd/Ni/Y、Pd/Ni/Co、Pd/Mo/Co 、Pd/Ni/Sn。
用于测试燃料电池复合电极性能的装置包括上电极固定金属板、上石墨电极板、上复合电极、质子交换膜、下复合电极、下石墨电极板、下电极固定金属板、氧气进气管、氧气排气管、催化剂层、电压表、氢气排气管、氢气进气管、支架、手动控制升降阀、热电偶、温控水槽、温控加热器、氢气加湿器出气管、氢气加湿器、氧气加湿器、氢气流量计出气管、氢气流量计、氢气流量计进气管、氧气流量计进气管、氧气流量计、氧气流量计出气管、氧气加湿器进气管、氧气加湿器出气管、氢气加湿器进气管、气槽;支架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电极固定金属板、下石墨电极板、下复合电极、质子交换膜、上复合电极、上石墨电极板、上电极固定金属板,下电极固定金属板上设有氧气进气管、氧气排气管,上电极固定金属板上设有氢气排气管、氢气进气管,上电极固定金属板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升降阀,恒温控水槽内放置有氢气加湿器和氧气加湿器,恒温控水槽下设有温控加热器,氢气瓶与氢气流量计的进气管相连,氢气流量计出气管与氢气加湿器进气管进口相连,氢气加湿器的进口与氢气进气管相连,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计进气管相连,氧气流量计出气管与氧气加湿器进气管相连,氧气加湿器出气管与氧气进气管相连,电压表的正负极分别与下电极固定金属板和上电极固定金属板相连;所述的上复合电极和下复合电极上设有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上设有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设有催化剂层。
本发明采用先进材料和简单工艺制备出氢燃料电池复合电极,并研究利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种金属或多种金属合金作为催化剂,为燃料电池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采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超薄薄膜和将CVD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丝网印刷制成薄膜,这两种膜具有超大表面积和导电特性,适合高效担载金属催化剂。
附图说明
图1(a)是燃料电池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的温控水槽外形图;
图1(c)是本发明的氢气加湿器、氧气加湿器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的氢气流量计、氧气流量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电极石墨电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电极石墨电极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复合电极、质子交换膜和复合电极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裁成若干组30mm*50mm大小的矩形基板,利用电弧放电法将单壁碳纳米管直接合成在基板上(专利号:ZL 200810059552.4)制成复合电极,并用酒精进行处理;
或者利用丝网印刷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印刷在碳纸或薄泡沫镍基板上制成复合电极;
2)复合电极在0.5V~5V的直流电压下进行电镀,电镀溶液为含有作为金属催化剂的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的溶液,阳极为石墨棒或石墨板,阴极为以碳纸或薄泡沫镍基板分别和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组成的复合电极,镀覆时间为5s~50s,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40度,在复合电极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镀覆催化剂层,金属催化剂的粒径为5nm~5μm。
所述的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催化剂组成为:Pt/Ni、Pt/Ni/Y、Pt/Ni/Co 、Pt/Ni/Mo、Pt/Mo/Co、Pt/Ni/Sn、Pd/Ni、Pd/Ni/Mo、Pd/Ni/Y、Pd/Ni/Co、Pd/Mo/Co 、Pd/Ni/Sn。
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复合电极测试装置包括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上石墨电极板2、上复合电极3、质子交换膜4(Nafion117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下复合电极5、下石墨电极板6、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氧气进气管8、氧气排气管9、催化剂层10、电压表11、氢气排气管12、氢气进气管13、支架14、手动控制升降阀15、热电偶16、温控水槽17、温控加热器18、氢气加湿器出气管19、氢气加湿器20、氧气加湿器21、氢气流量计出气管22、氢气流量计23、氢气流量计进气管24、氧气流量计进气管25、氧气流量计26、氧气流量计出气管27、氧气加湿器进气管28、氧气加湿器出气管29、氢气加湿器进气管30、气槽31;支架14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下石墨电极板6、下复合电极5、质子交换膜4、上复合电极3、上石墨电极板2、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上设有氧气进气管8、氧气排气管9,上电极固定金属板2上设有氢气排气管12、氢气进气管13,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升降阀15,恒温控水槽17内放置有氢气加湿器20和氧气加湿器21,恒温控水槽17下设有温控加热器18,氢气瓶与氢气流量计23的进气管24相连,氢气流量计出气管22与氢气加湿器进气管30进口相连,氢气加湿器20的进口19与氢气进气管13相连,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计进气管25相连,氧气流量计出气管27与氧气加湿器进气管28相连,氧气加湿器出气管29与氧气进气管8相连,电压表11的正负极分别与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和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相连;所述的上复合电极3和下复合电极5上设有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上设有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设有催化剂层10。
实施方案按照下表进行。利用电镀的方法将金属催化剂镀覆在不同复合电极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分别改变电镀时间和电镀所用的直流电压,形成12种实施方案。在不同条件下制成的样品,分别组装成燃料电池,安装在测试装置上进行测试,筛选测试出的数据,形成八个实施例。
实施例1:
以实验方案1进行测试,即以碳纸/单壁碳纳米管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Ni /Pd,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0.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8V。
实施例2:
以实验方案3进行测试,即以碳纸/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Pd/Ni/Sn,电镀时间: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 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Sn的时间为5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81V。
实施例3:
以实验方案4进行测试,即以碳纸/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Ni /Pd,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0.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1V。
实施例4:
以实验方案6进行测试,即以碳纸/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Pd/Ni/Sn,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镀覆金属Sn的时间为5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67V。
实施例5:
以实验方案7进行测试,即以泡沫镍/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Ni /Pd,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1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56V。
实施例6:
以实验方案9进行测试,即以泡沫镍/单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Pd/Ni/Sn,电镀时间: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 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Sn的时间为5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4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61V。
实施例7:
以实验方案10进行测试,即以泡沫镍/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Ni /Pd,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0.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1V。
实施例8:
以实验方案12进行测试,即以泡沫镍/多壁碳纳米管薄膜为复合电极,在其上镀Pd/Ni/Sn,电镀时间:镀覆金属Ni的时间为10秒,镀覆金属Pd的时间为50秒,镀覆金属Sn的时间为5秒。电镀温度控制在40℃,电镀选择的直流电压为 5V,测得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63V。
Claims (3)
1.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1)将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裁成若干组30mm*50mm大小的矩形基板,利用电弧放电法将单壁碳纳米管直接合成在基板上制成复合电极,并用酒精进行处理;
或者利用丝网印刷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印刷在基板上制成复合电极;
2)复合电极在0.5V~5V的直流电压下进行电镀,电镀溶液为含有作为金属催化剂的Pt、Pd、Mo、Ni、Co、Y、Sn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溶液,阳极为石墨棒或石墨板,阴极为以碳纸或薄泡沫镍基板分别和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组成的复合电极,镀覆时间为5s~50s,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40度,在复合电极的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镀覆催化剂层,金属催化剂的粒径为5nm~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Pd、Mo、Ni、Co、Y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硫酸盐或硝酸盐镀覆后形成催化剂层的组成为:Pt/Ni、Pt/Ni/Y、Pt/Ni/Co 、Pt/Ni/Mo、Pt/Mo/Co、Pt/Ni/Sn、Pd/Ni、Pd/Ni/Mo、Pd/Ni/Y、Pd/Ni/Co、Pd/Mo/Co 、Pd/Ni/Sn。
3.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上石墨电极板(2)、上复合电极(3)、质子交换膜(4)、下复合电极(5)、下石墨电极板(6)、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氧气进气管(8)、氧气排气管(9)、催化剂层(10)、电压表(11)、氢气排气管(12)、氢气进气管(13)、支架(14)、手动控制升降阀(15)、热电偶(16)、温控水槽(17)、温控加热器(18)、氢气加湿器出气管(19)、氢气加湿器(20)、氧气加湿器(21)、氢气流量计出气管(22)、氢气流量计(23)、氢气流量计进气管(24)、氧气流量计进气管(25)、氧气流量计(26)、氧气流量计出气管(27)、氧气加湿器进气管(28)、氧气加湿器出气管(29)、氢气加湿器进气管(30)、气槽(31);支架(14)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下石墨电极板(6)、下复合电极(5)、质子交换膜(4)、上复合电极(3)、上石墨电极板(2)、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上设有氧气进气管(8)、氧气排气管(9),上电极固定金属板(2)上设有氢气排气管(12)、氢气进气管(13),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上方设有手动控制升降阀(15),恒温控水槽(17)内放置有氢气加湿器(20)和氧气加湿器(21),恒温控水槽(17)下设有温控加热器(18),氢气瓶与氢气流量计(23)的进气管(24)相连,氢气流量计出气管(22)与氢气加湿器进气管(30)进口相连,氢气加湿器的进口(19)与氢气进气管(13)相连,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计进气管(25)相连,氧气流量计出气管(27)与氧气加湿器进气管(28)相连,氧气加湿器出气管(29)与氧气进气管(8)相连,电压表(11)的正负极分别与下电极固定金属板(7)和上电极固定金属板(1)相连,所述的上复合电极(3)和下复合电极(5)上设有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碳纸或压薄的泡沫镍基板上设有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单壁或多壁碳纳米管膜上设有催化剂层(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63843A CN102088089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63843A CN102088089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8089A true CN102088089A (zh) | 2011-06-08 |
CN102088089B CN102088089B (zh) | 2013-05-29 |
Family
ID=4409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63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8089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88089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9569A (zh) * | 2012-06-15 | 2012-10-03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
CN103072393A (zh) * | 2012-12-31 | 2013-05-01 | 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金属币的镭射电化铝烫印箔制备方法及制成的产品 |
CN103904337A (zh) * | 2014-03-04 | 2014-07-0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纸-石墨-CoPd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CN103943869A (zh) * | 2014-03-21 | 2014-07-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石墨涂覆纸负载NiAu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3972485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孔金属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90443A (zh) * | 2014-09-04 | 2014-12-1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电解水制备氢气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807932A (zh) * | 2018-06-26 | 2018-11-13 | 山东科思姆特种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石墨烯电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90559A (zh) * | 2019-11-28 | 2020-03-1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碳化木负载PdCo合金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12968186A (zh) * | 2020-12-26 | 2021-06-1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碳负载PtNiY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050980A (zh) * | 2021-03-08 | 2022-09-13 | 上海轩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13423A (zh) * | 2004-06-23 | 2005-12-28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系统 |
US20060115712A1 (en) * | 2004-11-26 | 2006-06-01 | Hee-Tak Kim | Electrode for fuel cell, fuel cell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WO2006080702A1 (en) * | 2004-10-06 | 2006-08-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arbon nanotube for fuel cell, nanocompisite comprising the same,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
CN1976101A (zh) * | 2006-12-13 | 2007-06-06 | 太原理工大学 | 碳载铂基合金电极的制备方法 |
US20080251390A1 (en) * | 2007-04-12 | 2008-10-16 | Ming-Chi Tsai | Process of electrodeposition platinum and platinum-based alloy nano-particles with addition of ethylene glycol |
US20090072192A1 (en) * | 2003-07-16 | 2009-03-19 |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Inc. |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filled with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using arc discharge in solution |
CN201611387U (zh) * | 2010-01-20 | 2010-10-20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单电池测试装置 |
-
2010
- 2010-12-27 CN CN2010106063843A patent/CN1020880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72192A1 (en) * | 2003-07-16 | 2009-03-19 |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Inc. |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filled with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using arc discharge in solution |
CN1713423A (zh) * | 2004-06-23 | 2005-12-28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系统 |
WO2006080702A1 (en) * | 2004-10-06 | 2006-08-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arbon nanotube for fuel cell, nanocompisite comprising the same,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fuel cell using the same |
US20060115712A1 (en) * | 2004-11-26 | 2006-06-01 | Hee-Tak Kim | Electrode for fuel cell, fuel cell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CN1976101A (zh) * | 2006-12-13 | 2007-06-06 | 太原理工大学 | 碳载铂基合金电极的制备方法 |
US20080251390A1 (en) * | 2007-04-12 | 2008-10-16 | Ming-Chi Tsai | Process of electrodeposition platinum and platinum-based alloy nano-particles with addition of ethylene glycol |
CN201611387U (zh) * | 2010-01-20 | 2010-10-20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单电池测试装置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9569A (zh) * | 2012-06-15 | 2012-10-03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
CN103072393A (zh) * | 2012-12-31 | 2013-05-01 | 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金属币的镭射电化铝烫印箔制备方法及制成的产品 |
CN103072393B (zh) * | 2012-12-31 | 2014-12-24 | 湖北联合天诚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金属币的镭射电化铝烫印箔制备方法及制成的产品 |
CN103904337A (zh) * | 2014-03-04 | 2014-07-02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纸-石墨-CoPd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CN103904337B (zh) * | 2014-03-04 | 2015-12-3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纸-石墨-CoPd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CN103943869B (zh) * | 2014-03-21 | 2015-12-0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石墨涂覆纸负载NiAu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3943869A (zh) * | 2014-03-21 | 2014-07-23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石墨涂覆纸负载NiAu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3972485A (zh) * | 2014-05-29 | 2014-08-06 | 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孔金属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90443A (zh) * | 2014-09-04 | 2014-12-10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电解水制备氢气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807932A (zh) * | 2018-06-26 | 2018-11-13 | 山东科思姆特种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石墨烯电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07932B (zh) * | 2018-06-26 | 2021-04-02 | 山东科思姆特种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用于石墨烯电池的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890559A (zh) * | 2019-11-28 | 2020-03-1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碳化木负载PdCo合金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10890559B (zh) * | 2019-11-28 | 2022-11-15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碳化木负载PdCo合金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N112968186A (zh) * | 2020-12-26 | 2021-06-1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碳负载PtNiY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68186B (zh) * | 2020-12-26 | 2022-06-1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碳负载PtNiY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050980A (zh) * | 2021-03-08 | 2022-09-13 | 上海轩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8089B (zh) | 2013-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8089A (zh) | 燃料电池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测试装置 | |
CN103611555B (zh) |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2867967B (zh) | 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用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 |
CN103887531B (zh) | 一种有序化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 |
Ong et al. |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 nano-sheets as anode diffusion layers in passiv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 | |
CN101008087A (zh) | 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用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
CN109037715A (zh)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超低铂含量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Sung et al.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a glue-functioned Nafion layer coating on gas diffusion electrodes in PEM fuel cells | |
CN104701549B (zh) | 一种无碳膜电极组件 | |
CN107681163A (zh) |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007926A (zh) | 一种铂/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制备方法 | |
CN103259023B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 |
CN105047963B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热电管理层的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 |
CN109092332A (zh) | 一种基于溶液法制备碳布负载硒化镍的方法 | |
CN109921034B (zh) | 一种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级有序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Xuan et al. | Development of cathode ordered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based on TiO2 nanowire array and ultrasonic spraying | |
Guan et al. | Effect of graphene aerogel as a catalyst layer additive on performance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 |
CN102122717A (zh) | 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带锥度的圆柱形膜电极 | |
CN107086316A (zh) |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用叠层结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512736B (zh) | 一种电化学沉积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3594474A (zh) | 一种自催化生长的Zn/Co-N-C碳纳米管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047944B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热电管理层的新型燃料电池 | |
Sugano et al. | A biohydrogen fuel cell using a conductive polymer nanocomposite based anode | |
CN102760899A (zh) | 基于活性金属与导电高聚物同轴纳米线的单电极和有序化膜电极及制备 | |
CN106025315A (zh) | 一种改性lscm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