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8990B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8990B CN102078990B CN2010105617917A CN201010561791A CN102078990B CN 102078990 B CN102078990 B CN 102078990B CN 2010105617917 A CN2010105617917 A CN 2010105617917A CN 201010561791 A CN201010561791 A CN 201010561791A CN 102078990 B CN102078990 B CN 1020789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correction factor
- modified gain
- electric discharge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63 wire-cut ED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B23H7/06—Control of the travel curve of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electrode and workpiece
- B23H7/065—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14—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 B23H7/20—Electr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power supply for programme-control, e.g. adapt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7/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pplicable to both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and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 B23H7/02—Wire-cut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2600/00—Machin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通过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根据加工后取得的工件的尺寸信息求出修正系数,使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乘以求出的修正系数来求出平均极间电压。然后,根据该修正后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多个同一种类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之间修正工件(加工对象物)的加工尺寸和形状精度偏差的功能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支撑线电极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机械移动或线电极的振动举动、加工电压脉冲的波形或强度、加工液的流动、加工屑的举动等非常多的原因影响加工结果。因此,即便使用同一种类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在同一加工条件下对工件进行加工,在这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中有时加工得到的工件的尺寸或形状产生偏差,无法得到完全相同的加工结果。
同一种类的多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之间的工件加工的偏差在粗加工中不怎么成为问题,但是在要求精度的精加工中,因为有可能制造不良品,所以成为大问题。此时,一般在测定工件的加工结果后,对加工条件的一部分进行修正来进行应对。
在精加工中,已知有当改变线电极和工件的相对移动速度(以下称为“加工速度”)时,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变化的情况。在加工速度大的情况下,每单位距离的加工量减少而完成尺寸增大,工件成为其板厚方向的中央部膨胀的形状。相反当加工速度变慢时,每单位距离的加工量增大,完成尺寸减小,工件成为其板厚方向中央部凹陷的形状(参照图7)。图7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加工速度和工件的完成尺寸以及形状的关系的图表。
一般的是,如图8所示,根据电火花加工中的线电极与工件之间(以下称为“极间”)的加工电压的平均值和目标电压的差(以下称为“电压偏差”)来决定加工速度,按照该决定后的加工速度控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平均电压伺服进给。在该平均电压伺服进给中,在无法得到目标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时,通过改变目标电压(即通过改变电压偏差)来调节加工速度。
但是,在这样的加工速度的决定方法中,需要与标准配备的加工条件独立地存储并保存变更后的条件。并且,当变更后的条件的数量增多时,需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控制装置的存储区域留有余地,并且需要管理该变更后的条件的复杂的作业。并且,在利用CAD或CAM生成加工程序时,很多时候在加工程序中还一并记载加工条件,需要由具有多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用户分别对这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中的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生成加工程序等,对于用户来说易用性很差。
因此,尝试不根据加工条件,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一侧,修正电火花加工的加工结果的偏差。
在日本特开平10-13804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在加工前测量非加工时的无负荷电压,为了使该测量值与预定的基准值一致而求出并存储电压修正系数,在实际加工工件时,按照极间的加工电压的测定值乘以所述存储的电压修正系数得到的修正加工电压,控制加工进给速度。但是,在该技术中,虽然可以修正由于加工电源或通电路径的电气常数的偏移导致的变化,但是对于除此以外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机械的原因导致的偏差,得不到效果。
在日本特开平11-4804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测量实际加工中的加工电压、加工速度,根据该测量值,自动地修正加工条,以使加工电压、加工速度进入预先存储的规格范围内。在该技术中,不仅可以抑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电气常数的偏差,还可以抑制机械的原因导致的加工电压、加工速度的偏差。但是,加工中的加工电压、加工速度,在加工槽宽度的变化、线电极的动作、加工屑的密度等影响下始终在变化,电火花加工机通过使加工电压、加工速度变化来消除上述的影响,进行修正使形状保持恒定。因此,即使进行控制,以便简单地使加工电压、加工速度进入规格内,但并不一定得到相同尺寸以及精度的工件。目前现状是难以只根据加工中的加工信息来完全预测加工结果。
因此,如日本特开平6-114637号公报公开的那样,提出了一种方法,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输入加工结果,把该输入值与预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修正加工程序和加工条件,同时探索最佳条件。该技术根据加工结果修正加工条件,因此该修正对于所有偏差的原因是有效的。但是,在该技术中需要直接变更加工条件,所以在具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时等,如上所述对于每个机械使用不同的加工条件,加工程序和加工条件的管理变得非常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按照加工结果进行加工特性的修正,能够消除同一种的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加工结果的偏差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消除该偏差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第一方式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具有:加工结果输入单元,其至少输入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工件尺寸信息,计算对所述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然后,根据把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计算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平均极间电压,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本发明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第二方式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与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具有:加工结果输入单元,其至少输入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以及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工件尺寸信息,计算对所述目标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并且,根据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和把所述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计算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目标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除了输入工件尺寸信息,即加工后的工件的实测尺寸减去目标尺寸求出的尺寸误差数据之外,还可以输入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还可以具有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其存储针对线电极直径和/或工件材质的修正增益。并且,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或所述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进行所述尺寸误差数据除以在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修正增益的值的计算,对该计算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分别存储针对几个工件的板厚大小的修正增益,并且,针对没有存储对应的修正增益的板厚的修正增益,可以通过针对存储有那些修正增益的数据的板厚的修正增益的直线插补来决定。
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或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在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了与多个工件板厚对应的工件尺寸信息时,可以通过各板厚的修正系数的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求出工件的任意板厚的修正系数。
可以分为尺寸误差为正的情况以及为负的情况,来分别存储好所述修正增益。
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第一方式为,使用以下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进行电火花加工,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并且,该电火花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取得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按照所述取得的工件尺寸信息,求出对所述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把所述求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相乘求出修正平均极间电压;以及根据所述求出的修正平均极间电压,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第二方式为,使用以下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进行电火花加工,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与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并且,该电火花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取得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按照所述取得的工件尺寸信息,求出对所述目标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根据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和把所述求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目标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可以提供按照加工结果进行加工特性的修正,能够消除同一种的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加工结果的偏差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消除该偏差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说明工件板厚与尺寸误差的关系。
图2说明修正加工电压时的、加工板厚与修正增益的关系。
图3说明工件板厚与修正系数的关系。
图4说明修正目标电压时的、工件板厚与修正增益的关系。
图5是本发明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主要部分构成图。
图6A-图6C说明在图5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中的控制装置内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修正增益的表。
图7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加工速度与工件的完成尺寸以及形状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说明现有技术的平均电压伺服进给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在任意的线电极直径任意的工件材质的基础下的、工件板厚与尺寸误差的关系,横轴是工件板厚,纵轴是目标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尺寸差。
在同一种类的三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A、B、C中,在要通过NC加工程序进行加工的工件的设计数据(目标值)与通过对该工件进行加工得到的工件的形状数据(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即尺寸误差)中分别存在偏差,但是如图1所示,大体可以看出以下的倾向:随着工件板厚变大,尺寸误差(绝对值)线性增大。此外,该尺寸误差的绝对值由于线电极的直径或工件材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通过实验可以判定,相对于工件板厚的尺寸误差的绝对值的变化的倾向在这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A、B、C之间是相同的。
图2表示修正结果(修正增益)相对于工件板厚的关系。在此,所谓修正增益是指加工电压1%的变动(增加或减少)引起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变动量(μm)。
如图2所示,表示出工件的板厚越大,修正增益(绝对值)大体线性增加的倾向。此外,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修正增益在同一种类的多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中是大体相同的值,对于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没有差别。
根据这些结果,根据某板厚的工件的加工结果求出在该板厚下的尺寸误差,使求出的尺寸误差除以该板厚下的修正增益,对该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然后,在实际对上述板厚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对测定到的极间的电压的平均值(即,平均极间电压)乘以该修正系数,进行加工电压的修正(电压修正)。然后,按照如此进行过电压修正的加工电压控制加工进给速度,缩小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加工的偏差,由此得到接近目标尺寸的结果。
例如,假设板厚60mm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误差为+3μm,并且板厚60mm的修正增益(加工电压-1%的变动引起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变动量(μm))为-1μm。此时,为了使工件的加工尺寸减少3μm来消除上述的加工尺寸的误差量,需要使加工电压减少3%(负变动)。即,把板厚60mm的工件的加工电压的修正系数决定为(100-3)/100=0.97。
然后,在进行下一加工时,如果平均极间电压的测定值为100V,则把该测定值(100V)乘以上述的修正系数0.97得到的97V作为加工电压,来决定进给速度。通过该电压修正,加工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偏差减小,加工速度比修正前降低,所以加工尺寸变小,通过加工得到的工件的尺寸接近目标值。
以上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了对于任意的线电极直径或任意的工件材质,工件的加工尺寸的误差以及修正增益两者都相对于工件板厚线性变化。关于修正系数,如图3所示,通过实验可以判定,即使工件板厚不同在该值中也不会存在大的变动,大体保持恒定值。因此,即使把根据任意的工件板厚下的加工结果计算出的修正系数用于板厚不同的工件的加工,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修正效果。
虽然需要在控制装置1(参照图5)的存储器12中预先存储各个工件板厚下的修正增益,但是几乎不存在每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偏差,如果进行一次调查,可以用于同一种类的全部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
此外,当在存储器12中仅存储有针对几个不同的工件板厚的修正增益时,可以通过针对存储有那些修正增益的数据的板厚的修正增益的直线插补,来近似的计算针对没有存储对应的修正增益的板厚的修正增益。
并且,作为修正增益的、加工电压的-1%的变动(1%的减少)引起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变动量与加工电压的+1%的变动(1%的增益)引起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变动量相比,虽然它们的绝对值没有大的差异,但是分别求出变动量可以提高加工电压的修正精度。
并且,在对于工件的多个板厚分别得到了修正系数时,如图3所示,如果根据这些修正系数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表示工件板厚与修正系数的关系的线性公式,则可以通过该线性公式得到针对任意的工件板厚的修正系数,所以与对于板厚使用恒定的修正系数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加工电压的修正。
到此,说明了通过修正加工电压,可以缩小工件的加工结果(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的偏差。但是,在根据加工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偏差控制加工速度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中,即使代替加工电压修正目标电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4表示修正目标电压时的修正增益相对于工件板厚的关系。在此,修正增益是指目标电压1%的变动(增加或减少)引起的工件的加工尺寸的变动量(μm)。
将图4与图2进行对比可知,在修正加工电压使其增加时,修正增益成为正的值,在修正加工电压使其减小时,修正增益成为负的值,另一方面,在修正目标电压使其增加时,修正增益成为负的值,在修正目标电压使其减小时,修正增益成为正的值。即,修正加工电压时与修正目标电压时相比,修正效果(修正增益)相反,并且,修正增益的值(绝对值)也有若干不同。但是,修正增益针对工件板厚的变化倾向几乎相同。因此,即使修正目标电压,也可以得到与修正加工电压时相同的修正效果。
图5是本发明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主要部分构成图。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由控制装置1和加工机2构成。
控制装置1控制整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控制装置1具备处理器(CPU)10、输入装置11和存储器12。存储器12由ROM以及RAM构成,处理器(CPU)10通过在ROM中存储的系统软件控制整个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输入装置11由键盘等构成,操作者使用该输入装置11可以输入加工条件、例如加工电压的目标值、放电周期、放电电流值、线进给速度、加工液量等各种数据,此外如后所述,可以输入为了执行本发明而需要的数据。
此外,处理器(CPU)10按照在存储器12的RAM内存储的加工程序,分别对X轴用轴控制电路13以及Y轴用轴控制电路15输出与加工条件对应的移动指令。此外,这些X轴用轴控制电路13以及Y轴用轴控制电路15分别对X轴的伺服放大器14以及Y轴的伺服放大器16输出用于驱动X轴用伺服电动机20以及Y轴用伺服电动机22的驱动指令。
加工机2根据控制装置1指定的加工条件,加工作为加工对象物的工件。具体地说,加工机2具备X轴用伺服电动机20以及Y轴用伺服电动机22。此外,加工机2具备在线电极24和工件25之间(极间)供给放电能量的直流电源28、限制从该直流电源28输出的电流的限流电阻器26、开关元件27、以及对该开关元件27进行开关控制的开关驱动电路29。
由线电极24、工件25、电流限制电阻器26、开关元件27以及直流电源28构成的电路,具备在线电极24与工件25之间(极间)施加脉冲电压/脉冲电流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用电源电路。
极间电压检测单元(未图示)检测在线电极24与工件25之间(极间)施加的电压(极间电压)。在检测到的极间电压通过差动放大器30衰减为适当的电压后,在A/D变换器31中在每个规定的周围变换为数字值,并将其输入给控制装置1。控制装置1根据对控制装置1输入的极间电压(数字值)求出极间的平均极间电压值。
控制装置1控制加工机2,以便通过遵照极间的平均极间电压的加工速度对工件25进行加工。或者,驱动控制加工机2,以便通过遵照平均极间电压与目标电压的差,即通过遵照电压偏差的加工速度对工件25进行加工。
此外,在X轴用伺服电动机20中安装有X轴用编码器21,此外在Y轴用伺服电动机22中安装有Y轴用编码器23,通过对这些X轴用编码器21以及Y轴用编码器23检测出的量求出矢量和,得到实际加工速度。
使用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一组线引导器(未图示),以规定的张力设置线电极24。通过未图示的供给装置,以规定的速度供给线电极2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控制装置1的存储器12中存储有表示图2~图4所示的工件板厚与修正增益或修正系数的关系的表。
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控制装置1中,通常放入了在工件的加工中使用的线电极24的直径的数据、要进行加工的工件的材质的数据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可以读出这些数据进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或者,操作者可以从输入装置11向控制装置1输入这些值。
图6A~图6C说明在控制装置1的存储器12中存储的修正增益的表。
在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1的存储器12中,存储有根据线电极的直径(例如0.2mm、0.25mm、0.3mm)、工件材质(例如,铁、不锈钢、铜、铝)以及工件板厚(例如,20mm、60mm、90mm)决定的各个修正增益的数据。图6A表示以表的形式存储有线电极的直径为0.2mm时的、每种工件材质以及每种工件板厚的增益;图6B表示以表的形式存储有线电极的直径为0.25mm时的、每种工件材质以及每种工件板厚的增益;图6C表示以表的形式存储有线电极的直径为0.3mm时的、每种工件材质以及每种工件板厚的增益。
当从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的输入装置11分别输入了线电极的直径、工件材质、工件板厚以及尺寸误差的数据时,控制装置1从对应的表中提取修正增益,根据该提取出的修正增益计算修正系数。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各数据是在通过加工程序加工工件时通常输入的数据,所以可以从加工程序中取出这些数据,而不从输入装置输入这些数据。
在上述的说明中,在控制装置1内执行修正系数的计算,但是也代之以通过控制装置1以外的个人计算机求出修正系数,把修正的修正系数存储在控制装置1的存储器12中,在执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使用该修正系数。
如上所述,本发明根据加工结果进行加工特性的修正,所以不仅可以修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电气常数的偏差,还可以包含机械原因在内进行所有的修正,可以有效地修正加工工件时产生的偏差。此外,因为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加工特性的修正,所以不需要变更加工条件,即使存在多个同一种类的机械,也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程序和加工条件,具备易于管理的特点。
Claims (10)
1.一种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的特征在于,
具有:
加工结果输入单元,其至少输入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以及
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工件尺寸信息,计算对所述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
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除了输入工件尺寸信息,即加工后的工件的实测尺寸减去目标尺寸求出的尺寸误差数据之外,还输入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
所述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还具有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其存储针对线电极直径和/或工件材质的修正增益,
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进行所述尺寸误差数据除以在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修正增益的值的计算,对该计算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
根据把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计算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平均极间电压,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分别存储针对几个工件的板厚大小的修正增益,并且,针对没有存储对应的修正增益的板厚的修正增益,通过针对存储有那些修正增益的数据的板厚的修正增益的直线插补来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分为尺寸误差为正的情况以及为负的情况,来分别存储好所述修正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在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了对应多个工件板厚的工件尺寸信息时,通过各板厚的修正系数的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求出工件的任意板厚的修正系数。
5.一种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与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的特征在于,
具有:
加工结果输入单元,其至少输入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以及
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工件尺寸信息,计算对所述目标电压进行修正的修正系数,
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除了输入工件尺寸信息,即加工后的工件的实测尺寸减去目标尺寸求出的尺寸误差数据之外,还输入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
所述线切割电火花还具有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其存储针对线电极直径和/或工件材质的修正增益,
所述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进行所述尺寸误差数据除以在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的修正增益的值的计算,对该计算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和把所述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计算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目标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增益存储装置分别存储针对几个工件的板厚大小的修正增益,并且,针对没有存储对应的修正增益的板厚的修正增益,通过针对存储有那些修正增益的数据的板厚的修正增益的直线插补来决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分为尺寸误差为正的情况以及为负的情况,来分别存储好所述修正增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修正系数运算单元在通过所述加工结果输入单元输入了对应多个工件板厚的工件尺寸信息时,通过各板厚的修正系数的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求出工件的任意板厚的修正系数。
9.一种电火花加工方法,其使用以下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进行电火花加工,该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步骤:
取得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即加工后的工件的实测尺寸减去目标尺寸求出的尺寸误差数据;
取得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
存储针对线电极直径和/或工件材质的修正增益;
进行所述尺寸误差数据除以存储的所述修正增益的值的计算,对该计算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
把所述求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相乘求出修正平均极间电压;以及
根据所述求出的修正平均极间电压,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10.一种电火花加工方法,其使用以下的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进行电火花加工,该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机在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即极间间歇地施加电压使之产生放电来对该工件进行加工,此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与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线电极相对于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该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步骤:
取得加工后的工件的尺寸信息,即加工后的工件的实测尺寸减去目标尺寸求出的尺寸误差数据;
取得线电极直径、工件材质以及工件板厚的数据;
存储针对线电极直径和/或工件材质的修正增益;
进行所述尺寸误差数据除以存储的所述修正增益的值的计算,对该计算结果加1来求出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加工过程中的平均极间电压和把所述求出的修正系数与所述目标电压相乘得到的修正目标电压间的偏差,控制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件的相对进给速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68932 | 2009-11-26 | ||
JP2009268932A JP4734447B2 (ja) | 2009-11-26 | 2009-11-26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機および放電加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8990A CN102078990A (zh) | 2011-06-01 |
CN102078990B true CN102078990B (zh) | 2013-08-28 |
Family
ID=4383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617917A Active CN102078990B (zh) | 2009-11-26 | 2010-11-24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327498B1 (zh) |
JP (1) | JP4734447B2 (zh) |
KR (1) | KR20110058650A (zh) |
CN (1) | CN102078990B (zh) |
TW (1) | TW20112421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26733B2 (ja) * | 2012-07-10 | 2014-02-2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用自動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 |
JP5722290B2 (ja) * | 2012-09-20 | 2015-05-20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軸送り制御方式判別機能を有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JP5638053B2 (ja) * | 2012-11-13 | 2014-12-10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
JP5587963B2 (ja) | 2012-11-13 | 2014-09-10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ピーク電流補正機能を有した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JP5855692B2 (ja) * | 2014-02-26 | 2016-02-09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ーナ形状補正機能を有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DE112014006521B4 (de) | 2014-03-27 | 2019-03-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Drahterosionsmaschine |
WO2016030971A1 (ja) | 2014-08-26 | 2016-03-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Camソフトウェア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JP6227599B2 (ja) * | 2015-08-25 | 2017-11-08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極間距離を一定にする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TWI567516B (zh) * | 2015-12-31 | 2017-01-21 | Excetek Technologies Co Ltd | Machining Accuracy Control Method of Wire - cut Non - uniform Thickness Workpiece |
WO2017138137A1 (ja) * | 2016-02-12 | 2017-08-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加工制御装置、ワイヤ放電加工装置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
JP6680714B2 (ja) * | 2017-03-30 | 2020-04-15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の制御装置及び機械学習装置 |
WO2018189806A1 (ja) * | 2017-04-11 | 2018-10-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
CN107186300A (zh) * | 2017-07-03 | 2017-09-22 | 江苏冬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大型外齿轮的电火花线切割装置及加工方法 |
CN109465507B (zh) * | 2017-07-20 | 2020-11-17 |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 工件测定方法 |
CN108941812A (zh) * | 2018-09-12 | 2018-12-0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一种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参数自动设置装置 |
EP3711886A1 (en) * | 2019-03-22 | 2020-09-23 | Agie Charmilles SA |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ethod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5555A (zh) * | 2004-10-28 | 2006-05-03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用于放电式线切割机的控制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14637A (ja) | 1992-09-29 | 1994-04-26 | Sodick Co Ltd | 形彫放電加工方法 |
JP3375500B2 (ja) | 1996-10-31 | 2003-02-1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放電加工方法および放電加工装置 |
JP3780649B2 (ja) | 1997-08-05 | 2006-05-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放電加工機及び放電加工方法 |
-
2009
- 2009-11-26 JP JP2009268932A patent/JP47344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9-01 EP EP10174930.7A patent/EP232749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9-28 KR KR1020100093773A patent/KR20110058650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0-10-12 TW TW099134746A patent/TW201124219A/zh unknown
- 2010-11-24 CN CN2010105617917A patent/CN1020789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5555A (zh) * | 2004-10-28 | 2006-05-03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用于放电式线切割机的控制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平10-138048A 1998.05.26 |
JP特开平11-48042A 1999.02.23 |
JP特开平6-114637A 1994.04.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27498A3 (en) | 2011-10-26 |
JP4734447B2 (ja) | 2011-07-27 |
TW201124219A (en) | 2011-07-16 |
EP2327498B1 (en) | 2019-01-16 |
CN102078990A (zh) | 2011-06-01 |
EP2327498A2 (en) | 2011-06-01 |
KR20110058650A (ko) | 2011-06-01 |
JP2011110649A (ja) | 2011-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8990B (zh)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以及电火花加工方法 | |
Puri et al. | An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geometrical inaccuracy due to wire lag phenomenon in WEDM | |
Sarkar et al. | A novel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wire lag for enhanced profile accuracy in WEDM | |
CN1765555B (zh) | 用于放电式线切割机的控制器 | |
KR960031041A (ko) | 방전가공방법 및 그의 장치 | |
EP2272613B1 (en) |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with function to suppress local production of streaks during finish machining | |
Altpeter et al. | Relevant topics i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control | |
CN101947675B (zh) | 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控制装置 | |
US4837415A (en) | Wire electrode typ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apparatus | |
CN102639273B (zh) | 金属线放电加工装置 | |
Selvakumar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of tapered parts | |
JP5771212B2 (ja) | ツール補償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KR20190124158A (ko) | 와이어 방전 가공기 및 방전 가공 방법 | |
CN103658887B (zh) | 具有轴进给控制方式判别功能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 | |
EP4324584A1 (en) | Numerical value contro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3801775B (zh) | 线切割机的控制装置、线切割机和线切割方法 | |
JP2008036720A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 |
JPS597523A (ja) | ワイヤカツト放電加工機 | |
JP5307696B2 (ja) | 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カット放電加工装置 | |
CN104439572B (zh) | 电腐蚀加工系统和方法 | |
EP3354404B1 (en) | System comprising a wire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and a numerical controller | |
JP6266192B1 (ja) |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およびワイヤ放電加工方法 | |
Uday Kiran et al. |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during wire EDM taper cutting on AISI D2 steel using desirability function | |
Aghdeab et al. | Surface roughness evaluation in WEDM using Taguchi parameter design method | |
JP2005279847A (ja) | 形彫放電加工方法および形彫放電加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